𢸨
字义反馈

𢸨

复制

tuōㄊㄨㄛ

扌部共19画左右结构U+22E28
汉语字典

扌部

19画

16画

左右结构

tuo

tuō

RGKS

QJBD

DAGF

22E28

[1211251245132511234]

𢸨字概述

折叠展开

〔𢸨〕字拼音是tuō部首是扌,总笔画是19画。

〔𢸨〕字是左右结构

〔𢸨〕字仓颉码是QJBD五笔是RGKS郑码是DAGF

〔𢸨〕字的UNICODE是22E28。十进制为142888,UTF-32:00022e28,UTF-8:F0 A2 B8 A8。

〔𢸨〕字的异体字是

𢸨的意思

折叠展开

𢸨

详细解释

拼音tuò。同“”。推。

𢸨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卯集中 部首:手部

武英殿刻本: 第1101頁,第11

同文書局本: 第462頁,第27

標點整理本: 第410頁,第20

𢷌字之譌。

注解

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卯集中,康熙部首是手部

𢸨〕字拼音是tuō,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扌、橐

𢸨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查字网整理。𢸨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𢸨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之石切頁碼405頁,第12

拓拾也。陳、宋語。从手石聲。

摭拓或从庶。

附注邵瑛羣經正字:「今經典从或體作摭……拓字經典不見。子、史多以『拓』為『開拓』之『拓』;又『拓落』亦作此:蓋截分為二字矣。」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三反切貞石反頁碼972頁,第6行,第1

摭拾也,陳宋語也。從手石聲。

反切………頁碼972頁,第6行,第2

拓或從庻。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二上反切之石切古音第五部頁碼2417頁,第4許惟賢1051頁,第1

摭拾也。

段注《有司》徹篇。乃摭于魚腊俎。俎釋三个。其餘皆取之。摘下云:拓果樹實也。《儀禮》摭古文作摕。此實非一字。因雙聲而異。

陳宋語。

段注《方言》。摭,取也。陳宋之閒曰摭。

从手。石聲。

段注之石切。古音在五部。

拓或从庶。

段注石聲庶聲皆古音五部。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從手、石聲。篆文、隸書、楷書同。字從「手」為義符,表示是手部的動作;從「石」為聲符,應該有兼義功能。依《說文》,「石」字本義為「山石也」,與「拓」字的意義關係比較複雜,以下分別說明。「拓」字有四個義項,其一為「拾也」,此義與「石」似無關,不兼義。其二為「丟擲」,此義與「石」有關,初民丟擲最容易的工具就是石頭,因此從「石」聲應該有兼義功能。其三為「開展、開墾」,開墾往往要去除土中的石頭,因此也可能有兼義功能。其四為「拓碑」,最早的「拓」是從石碑上把字摹下來(銅器、甲骨等的摹拓是較晚才出現的),因此也有兼義的功能。除了第一義外,在六書中屬於形聲兼會意。

拓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800頁,第6字
2陳昌治本第1023頁,第4字
3黃侃手批第768頁
4說文校箋第533頁,第20字
5說文考正第480頁,第6字
6說文今釋第1766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98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97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2565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318頁,第30字
11標注說文第511頁,第11字
12說文注箋第4237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11889頁【補遺】第17813頁
14通訓定聲第1862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1057頁【崇文】第4225頁
16說文句讀第1741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687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1121頁,第10字

𢸨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𢸨(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𢸨(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