𣍧
字义反馈

𣍧

复制

fěiㄈㄟˇ

月部共9画左右结构U+23367
汉语字典

月部

9画

5画

左右结构

fei

fěi

BMEG

UUB

ZIZQ

23367

[522523511]

𣍧字概述

折叠展开

〔𣍧〕字拼音是fěi部首是月,总笔画是9画。

〔𣍧〕字是左右结构

〔𣍧〕字仓颉码是UUB五笔是BMEG郑码是ZIZQ

〔𣍧〕字的UNICODE是23367。十进制为144231,UTF-32:00023367,UTF-8:F0 A3 8D A7。

〔𣍧〕字的异体字是

𣍧的意思

折叠展开

𣍧

详细解释

同“”。

𣍧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辰集上 部首:月部

武英殿刻本: 第1206頁,第1

同文書局本: 第505頁,第11

標點整理本: 第453頁,第5

集韻》:朏,古作𣍧。註詳本畫。

注解

𣍧〕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辰集上,康熙部首是月部

𣍧〕字拼音是fěi,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出、月

𣍧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查字网整理。𣍧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𣍧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七上反切普乃切、芳尾切頁碼221頁,第11

異體𣍧

朏月未盛之明。从月、出。《周書》曰:「丙午朏。」

附注徐灝注箋:「月朔初生明,至初三乃可見,故三日曰朏,从月、出,會意,出亦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三反切剖海反頁碼565頁,第2行,第2

朏月未盛之明也。從月出聲。周書曰:「丙午朏。」

鍇注臣鍇曰:「本無聲字,有者誤也。」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七上反切普乃切、芳尾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1251頁,第2許惟賢549頁,第3

朏月未盛之朙也。

段注《律歷志》曰:《召誥》曰:惟三月丙午朏。周公七年復子明辟之歲三月甲辰朔之三日也。畢命豐㓝曰:惟十有二年六月庚午胐。王命作策豐㓝。康王十二年六月戊辰朔之三日也。志引古文月采篇曰:三日曰胐。按《尙書・正義》曰:《周書・月令》云:三日粵胐。疑卽取諸《漢志》。而月采作《月令》。未知孰是。《逸周書・月令》弟五十三。據牛𪪺傳。蔡邕,王肅時巳亡。孟堅時未亡也。小顔《漢書》采字當從孔沖遠作令。小顔讀孟注而不察耳。

从《月出》。

段注會意。普乃切。又芳尾切。十五部。

《周書》曰:丙午胐。

朏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436頁,第2字
2陳昌治本第561頁,第1字
3黃侃手批第431頁
4說文校箋第281頁,第6字
5說文考正第270頁,第3字
6說文今釋第971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1669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3571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1434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72頁,第6字
11標注說文第277頁,第10字
12說文注箋第2259頁,第2字
13說文詁林第6964頁【補遺】第17040頁
14通訓定聲第2473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589頁【崇文】第2353頁
16說文句讀第900頁
17古字詁林第六冊,第498頁,第1字
18古字釋要第670頁,第2字

𣍧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𣍧(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𣍧(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