髃
笔顺反馈

复制

ㄩˊ

骨部共18画左右结构U+9AC3
汉语字典

骨部

18画

9画

左右结构

yu

MEJY

BBWLB

LWLZ

76227

9AC3

[255452511251125214] 竖、横折、横折、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横、横、竖、横折、横、横、竖、横折钩、竖、提、点

髃字概述

折叠展开

〔髃〕字拼音是yú部首是骨,总笔画是18画。

〔髃〕字是左右结构

〔髃〕字仓颉码是BBWLB五笔是MEJY四角号码是76227郑码是LWLZ

〔髃〕字的UNICODE是9AC3。十进制为39619,UTF-32:00009ac3,UTF-8:E9 AB 83。

〔髃〕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三级汉字

髃的意思

折叠展开

ㄩˊ

基本解释

肩前骨;肩头。

[肩~]针灸穴位名。

详细解释

名词

肩前骨;肩头 front shoulder髃微起者曰小髃骨,小髃骨之前岐出者曰肩端。——清· 沈彤《释骨》

髃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亥集上 部首:骨部

武英殿刻本: 第3468頁,第29

同文書局本: 第1450頁,第17

標點整理本: 第1445頁,第35

廣韻》:遇俱切;《集韻》、《韻會》:元俱切,𡘋音虞──與腢同。
說文》:肩前也。
詩・小雅・大庖》不盈〔傳〕:自左膘而射之達於右腢爲上殺。〔釋文〕腢,本亦作髃,謂肩前兩閒骨。

又,《廣韻》:五口切;《集韻》、《韻會》、《正韻》:語口切,𡘋音偶。又,《集韻》:吾回切,音嵬。又,五公切,音㟅──義𡘋同。

注解

〔髃〕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亥集上,康熙部首是骨部

〔髃〕字拼音是,左右结构,可拆字为骨、禺

〔髃〕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yú] ⑴ 肩前骨;肩头。⑵ [肩~]针灸穴位名。

髃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查字网整理。髃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髃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四下反切午口切頁碼128頁,第12

髃肩前也。从骨禺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八反切五斗反頁碼331頁,第5行,第1

髃肩前也。從骨禺聲。

鍇注臣鍇曰:「《詩》傳:上殺中髃。」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四下反切午口切古音第四部頁碼657頁,第1許惟賢293頁,第5

髃肩前也。

段注《士喪禮》記。卽牀而奠。當腢。注曰:腢,肩頭也。腢卽髃字。《毛詩傳》曰:自左膘而䠶之達於右髃。爲上殺。膘,脅後髀前肉也。何注《公羊》云:自左膘䠶之達於右髃。中心死疾鮮絜也。髃本謂人。亦假爲獸骨之偁。凡肩後統於背前爲髃。髃之言隅也。如物之有隅也。

从骨。禺聲。

段注午口切。四部。

髃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254頁,第7字
2陳昌治本第338頁,第8字
3黃侃手批第265頁
4說文校箋第168頁,第10字
5說文考正第160頁,第11字
6說文今釋第570頁,第3字
7說文約注第985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2316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827頁,第4字
10說文標整第101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164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1275頁,第3字
13說文詁林第4428頁【補遺】第16662頁
14通訓定聲第1437頁,第2字
15說文義證第337頁【崇文】第1345頁
16說文句讀第494頁
17古字詁林第四冊,第407頁,第3字
18古字釋要第423頁,第6字

髃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shoulder bone

髃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髃(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髃(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髃(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髃(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髃(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