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反馈

复制字帖

língㄌㄧㄥˊ

阝部共10画左右结构U+9675
汉语字典

阝部

10画

8画

左右结构

ling

líng

形声字

BFWT

NLGCE

YBOR

74247

7117

3374

9675

[5212134354] 横折折折钩/横撇弯钩、竖、横、竖、横、撇、点、撇、横撇/横钩、捺

陵字概述

折叠展开

〔陵〕字拼音是líng部首是阝,总笔画是10画。

〔陵〕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火。

〔陵〕字仓颉码是NLGCE五笔是BFWT四角号码是74247郑码是YBOR中文电码是7117区位码是3374

〔陵〕字的UNICODE是9675。十进制为38517,UTF-32:00009675,UTF-8:E9 99 B5。

〔陵〕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陵〕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陵〕字的异体字是

陵的笔顺

折叠展开

陵的意思

折叠展开

língㄌㄧㄥˊ

基本解释

大土山。山~。丘~。~谷迁变(简作“陵谷”)。

高大的坟墓。~园。~墓。~寝。

古同“”,侵犯,欺侮。

详细解释

名词

1.形声。从阜( fù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 líng )声。本义:大土山。

2.同本义high mound

陵,大阜也。 —— 《说文》如山如阜,如冈如陵。 —— 《诗·小雅·天保》殽有二陵焉。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陵阜陆墐。 —— 《国语·齐语》鸿渐于陵。 —— 《易·渐卦》古陵蔚起。 —— 《聊斋志异·促织》循陵而走。

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

3.引申指帝王陵墓mausoleum

乐游原上望昭陵。 —— 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 —— 《聊斋志异·促织》举一滴可包陵谷。 —— 唐· 李朝威《柳毅传》

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

4.山,山头mountain; top

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 —— 《孙子·军争》山无陵,江水为竭。 ——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

5.姓。如:陵尹(复姓)

动词

1.升,登ascend

陵重巘。 —— 张衡《西京赋》

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

2.超越,逾越surpass

陵水经地。 —— 《史记·秦始皇本纪》

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

3.欺侮;欺压bully

在上位,不陵下。 —— 《礼记》为巡缴所陵。 —— 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见陵之耻。 —— 《战国策·燕策》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 —— 《加急记·外戚世家》

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

4.日渐衰微decline

帝王之道,日以陵夷。 —— 《汉书·成帝纪》

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

5.凌驾override

(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 —— 《史记·酷吏列传》

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língㄌㄧㄥˊ

详细解释

1.大土山。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殽有二陵焉。”三国魏•曹植〈𫚥䱇篇〉:“驾言登五岳,然后小陵丘。”

丘陵、山陵。

2.帝王的坟墓。

唐•杜牧〈登乐游原〉诗:“看取汉家何事业,五陵无树起秋风。”《儒林外史•第三○回》:“中间坐一个看陵的太监,穿著蟒袍。”

陵寝、十三陵。

3.姓。如明代有陵茂。

1.登、升。

《左传•成公二年》:“齐侯亲鼓,士陵城。三日,取龙。”北魏•温子升〈为西河王谢太尉表〉:“将短翮难以陵高,驽乘无由致远。”

2.超越、逾越。

《礼记•学记》:“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文选•陈琳•檄吴将校部曲文》:“自以兵强国富,势陵京城。”

陵驾。

3.欺侮、侵犯。

《左传•隐公三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汉•王符《潜夫论•忠贵》:“而乃欲任其私知,窃君威德,以陵下民。”

陵辱。

4.淬砺。

《荀子•君道》:“兵刃不待陵而励。”王先谦•集解:“陵谓厉兵刃也。”

língㄌㄧㄥˊ

详细解释

1.大土山。

丘陵、陵壑、陵谷变迁。

2.陵墓。

中山陵。

3.〈书〉欺侮;侵犯。

陵辱、陵压。

4.姓。

陵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戌集中 部首:阜部

武英殿刻本: 第3241頁,第2

同文書局本: 第1354頁,第6

標點整理本: 第1342頁,第17

古文: 夌 、 𨻪 、 䧙

唐韻》:力膺切;《集韻》、《韻會》:閭承切,𡘋音凌。
爾雅・釋地》:大阜曰陵。
釋名》:陵,崇也,體崇高也。
書・堯典》:蕩蕩懷山襄陵。

又,《爾雅・釋丘》:後高陵丘。〔又〕如陵陵丘。

又,東陵,地名。
書・禹貢》:過九江,至于東陵。

又,《玉篇》:冢也。〈齊語〉:陵爲之終。〔註〕以爲葬也。

又,《玉篇》:犯也。
廣韻》:侮也、侵也。
易・賁象》:永貞之吉,終莫之陵也。
書・畢命》:以蕩陵德。〔傳〕陵,邈也。
禮・學記》:不陵節而施之謂孫。〔註〕陵,躐也。

又,《荀子・宥坐篇》:百仞之山,任負車登焉,何則,陵遲故也。〔註〕王肅曰:陵遲,陂阤也。
史記・平準書》:選舉陵遲。
前漢・成帝紀》:日以陵夷。

又,《玉篇》:慄也。

又,馳也。

又,草名。
爾雅・釋草》:苕,陵苕。〔註〕一名陵時。

又,淬也。
荀子・君道篇》:兵刃不待陵而勁。

又,《荀子・致仕篇》:凡節奏欲陵,而生民欲寬。〔註〕峻也。

又,州名。
唐書・地理志》:劒南道陵州仁壽郡。

又,姓。
正字通》:永樂中濼州同知陵茂,高郵人。

又,《廣韻》:漢複姓六氏,吳季子之後有延陵氏,《高士傳》有於陵子仲,《戰國策》有安陵丑,《呂氏春秋》有鉛陵卓子,漢有高陵顯──秦高陵君之後,楚有公子食采於鄧陵,後以爲氏。

又,叶力中切,音隆。胡廣〈侍中箴〉:國有學校,侯有泮宮;各有攸敎,德用不陵。

又,叶落胡切,音盧。柳宗元〈佩韋賦〉:雲岳岳而專强兮,果黜志而乖圖;咸觸屛以拒訓兮,肆隕越而就陵。

又,與鯪同。
楚辭・天問》陵魚何所,一作鯪。

又,與凌通。
史記・秦始皇紀》:陵水經地。〔註〕《正義》曰:陵作凌,歷也。

玉篇》或作𠡭,《𥠇天子傳》作䧙。

注解

〔陵〕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戌集中,康熙部首是阜部

〔陵〕字拼音是lí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夌,五行属

〔陵〕字造字法是形声。从阜( fù ),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 líng )声。本义是大土山。

〔陵〕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líng] ⑴ 大土山⑵ 高大的坟墓⑶ 古同“凌”,侵犯,欺侮。

陵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查字网整理。陵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陵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力膺切頁碼479頁,第3

𨻪

異體

𨻪𨸏也。从𨸏夌聲。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此字象人梯而升高,一足在地,一足已階而升。」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八反切力膺反頁碼1118頁,第4行,第2

𨻪𨸏也。從𨸏夌聲。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四下反切力膺切古音第六部頁碼2921頁,第3許惟賢1270頁,第3

𨻪𨸏也。

段注《釋地》、《毛傳》皆曰:大阜曰陵。《釋名》曰:陵,隆也。體隆高也。按引申之爲乘也,上也,躐也,侵陵也,陵夷也。皆夌字之叚借也。久部曰:夌,越也。一曰:夌,徲也。夌徲,卽陵夷也。

𨸏。夌聲。

段注力膺切。六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夌越。侵夌。

白话解释

陵,高大的山阜。字形采用“左耳旁”,“夌”是声旁。

字形解说

字始見周金文,春秋後有增從土,一般用為人名和地名。地名如「長陵」、「陵亭」、「東陵」、「句陵」、「襄陵」等是,似仍未有作為山阜的用法。字亦見於戰國秦簡和楚簡文字,但亦只作為地名,如「坪陵」、「陵尹」是。明確理解作大山的泛指,見於篆文。字從阜、夌聲。《說文》:「陵,大阜也。」段注:「〈釋地〉、《毛傳》皆曰:『大阜曰陵。』《釋名》曰:『陵,隆也。體隆高也。』按,引申之,爲乘也,上也,躐也,侵陵也,陵夷也,皆夌字之叚借也。夊部曰:『夌,越也。一曰夌,徲也。』夌徲,即陵夷也。」隸楷字形均因承篆文而來。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陵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949頁,第3字
2陳昌治本第1225頁,第2字
3黃侃手批第909頁
4說文校箋第640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569頁,第9字
6說文今釋第2122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3538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7098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3023頁,第2字
10說文標整第380頁,第2字
11標注說文第615頁,第2字
12說文注箋第5072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3923頁【補遺】第18085頁
14通訓定聲第290頁,第3字
15說文義證第1267頁【崇文】第5065頁
16說文句讀第2097頁
17章授筆記第597頁,第1字
18古字詁林第十冊,第772頁,第1字
19古字釋要第1314頁,第1字

陵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hill, mound; mausoleum
  2. Abwurfstelle, Aufschüttung (S)​, Hügel; hügelige Landschaft (S)​, Mausoleum; große Grabanlage (S)
  3. coline, tombeau

陵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陵(金文·西周·西周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早期

陵(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陵(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陵(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陵(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陵(简·秦·关沮) 关沮

陵(简·秦·里耶) 里耶

陵(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陵(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陵(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陵(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陵(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陵(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陵(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陵(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陵(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陵(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