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字概述
〔邛〕字拼音是qióng部首是阝,总笔画是5画。
〔邛〕字是左右结构五行属金。
〔邛〕字仓颉码是MNL五笔是ABH四角号码是17127郑码是BIY中文电码是6713区位码是5886。
〔邛〕字的UNICODE是909B。十进制为37019,UTF-32:0000909b,UTF-8:E9 82 9B。
〔邛〕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是二级汉字。
〔邛〕字的异体字是卭
邛的笔顺
邛的意思
邛
qióngㄑㄩㄥˊ基本解释
①〔~崃〕a.地名,在中国四川省;b.山名,在中国四川省。
②〔~都( dū )〕古地名,在今中国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
③病,劳:“匪其止共,维王之~”。
详细解释
名词
1.故地名。邛城Qiong city。
邛,邛地在济阴县。从邑,工声。按汉书外戚侯表,邛城属济阴,此地字盖城字之误。…在今山东东昌府。 —— 《说文通训定声》
2.中国古州名 Qiong prefecture。汉置临邛县,南朝梁改置邛州。唐初治所在今邛崃东南的依政,显庆中移治临邛(今邛崃)。在今四川省成都市西南。
3.山名。即邛崃山 Qionglai mountain。在四川省荥经县西。
匪其止共,维王之邛。 —— 《诗·小雅·巧言》
邛
qióngㄑㄩㄥˊ详细解释
名
1.小土山。
《诗经•陈风•防有鹊巢》:“防有鹊巢,邛有旨苕。”汉•毛亨•传:“邛,丘也。”唐•孔颖达•正义:“美草多生于高丘也。”
2.劳、病。
《诗经•小雅•小旻》:“我视谋犹,亦孔之邛。”汉•毛亨•传:“邛,病也。 ”
3.参见“邛崃山”条。
4.姓。如周代有邛疏。
邛
qióngㄑㄩㄥˊ详细解释
1.〈书〉小土山。
防有鹊巢,邛有旨苕(《诗经‧陈风‧防有鹊巢》)。
2.〈书〉劳;病。
我视谋犹,亦孔之邛(《诗经‧小雅‧小旻》)。
3.姓。
邛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下 部首:邑部
武英殿刻本: 第3036頁,第1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268頁,第16字
標點整理本: 第1254頁,第22字
音《唐韻》、《集韻》、《韻會》𡘋渠容切,音蛩。
《說文》:地名,在濟隂縣。
例又,縣名。
《玉篇》:蜀郡有臨邛縣。
《史記・司馬相如傳》:素與臨邛令王吉相善。
例又,水名。
《韻會》:邛水出嚴道邛崍山,入靑衣江。
例又,丘名。
《詩・陳風》:邛有旨苕。〔註〕邛,丘也。
例又,《廣韻》:勞也、病也。
《詩・小雅》:匪其止共,維王之邛。〔註〕讒人不能共職,徒爲王病也。〔又〕我視謀猶,亦孔之邛。〔註〕惑於邪謀,不能斷以從善,故致亂也。
例又,姓。
《列仙傳》:周有邛疏。
例《韻會》:从邑、从工。俗作卬,非。卬卽俯仰之仰。又,卩與阝別。
注解
〔邛〕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下,康熙部首是邑部。
〔邛〕字拼音是qióng,左右结构,可拆字为工、⻏,五行属金。
〔邛〕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qióng] ⑴ 〔~崃〕a.地名,在中国四川省;b.山名,在中国四川省。⑵ 〔~都( dū )〕古地名,在今中国四川省西昌市,亦作“筇竹”。⑶ 病,劳:“匪其止共,维王之~”。
邛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渠容切頁碼第210頁,第30字續丁孫
邛
邛地。在濟陰縣。从邑工聲。
附注苗夔繫傳校勘記:「『邛地』當作『邛城』,《外戚侯表》作『邛成』,正屬濟陰。」段玉裁據《外戚侯表》、《玉篇》改「地」為「成」,刪「在」。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十二反切俱重反頁碼第541頁,第1行,第1字述
邛地,在濟陰縣。從邑工聲。
鍇注臣鍇曰:「又,蜀臨邛縣。」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六下反切渠容切古音第九部頁碼第1178頁,第3字許惟賢第518頁,第5字
邛成,
段注逗。成各本作地。今正。
濟陰縣。
段注各本衍在字。今刪。今本《地理志》曰:山陽郡郜成,矦國。宋氏祁云:郜當作邛。外戚矦表。邛成屬濟陰。與山陽相距不遠。玉裁按。宋說是也。《玉篇》邛字下曰:山陽邛成縣。此邛成之確證。希馮葢以《前志》正《說文》。而不知《說文》與表合。前漢時容有改屬。故志表不符耳。志云矦國,卽表之邛成共矦王奉先也。邛成之誤郜成者,以莽曰告成之故也。《郡國志》成武有郜城。與此無涉。又按《水經注・泗水》篇曰:黃溝又東逕邛城縣故城南。《地理志》山陽縣也。王莽更名之曰郜城矣。故世有南郜北郜之論也。此可證《漢志》本作邛。《水經注》版本譌作卬。戴先生校注文乃依《漢志》誤本。改卬城爲郜成。改郜城爲告成。非是。郜城本在成武縣東南。自莽改邛城曰郜城。於是謂在成武者北郜。此曰南郜。今本《漢志》作莽曰告成。亦誤也。《地理》中成城二字多淆。猝難審定。
从邑。工聲。
段注渠容切。九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或為窮。
邛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416頁,第2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536頁,第1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413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268頁,第8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258頁,第17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927頁,第6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1604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3455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1371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164頁,第18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265頁,第16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2143頁,第2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6679頁【補遺】第16994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169頁,第1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563頁【崇文】第2249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857頁 |
17 | 章授筆記 | 第277頁,第10字 |
18 | 古字詁林 | 第六冊,第332頁,第1字 |
19 | 古字釋要 | 第642頁,第6字 |
邛字的翻译
- in distress; a mound
- Abwurfstelle, Aufschüttung (S), Berg und Stadt in Sichuan (S), Krankheit; Elend; Not (S)
- fatigue
邛的字源字形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
汉 简 张家山
唐 石经 开成石经
宋 印刷字体 广韵
宋 印刷字体 增韵
宋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明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清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