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反馈

复制字帖

zhìㄓˋ

氵部共14画左右结构U+6EEF
汉语字典

氵部

14画

11画

左右结构

zhi

zhì

IAQH

EKPB

VEWL

34127

6EEF

[44113221545252] 点、点、提、横、竖、竖、横、撇、竖弯钩、点、横撇/横钩、竖、横折钩、竖

滯字概述

折叠展开

〔滯〕字拼音是zhì部首是氵,总笔画是14画。

〔滯〕字是左右结构

〔滯〕字仓颉码是EKPB五笔是IAQH四角号码是34127郑码是VEWL

〔滯〕字的UNICODE是6EEF。十进制为28399,UTF-32:00006eef,UTF-8:E6 BB AF。

〔滯〕字的异体字是

滯的笔顺

折叠展开

滯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ìㄓˋ

基本解释

凝積,不流通,不靈活。停~。~留。~銷。~空。呆~。~產(產婦臨產後總產程超過30小時者)。~針。~下(痢疾的古稱)。

遺落:“此有~穗”。

详细解释

1.形聲。从水,帶聲。本義:水流不暢。

2.同本義stagnant

滯,凝也。 —— 《說文》凡珍異之有滯者。 —— 《周禮·廛人》淹回水而凝滯。 —— 《楚辭·涉江》流而不滯。 —— 《淮南子·時則訓》

3.積壓。長期積存,未作處理overstock

斂市之不售,貨之滯於民用者。 —— 《周禮·泉府》尚書省滯訟不決者,詔徵平治。 —— 《新唐書》

滯獄(指因積壓或拖延未予審決的案件);滯訟(積壓的訟案);滯積(積壓);滯貨(積壓的貨物)

4.停止;阻塞;靜止stop; be motionless; be at a standstill

是故能天運地滯,輪轉而無廢。 —— 《淮南子·原道訓》

滯用(停止運用);滯淹(閉塞,不通暢);滯越(阻塞);滯著(阻塞;不能宣泄)

5.鬱積smolder

氣不沈滯。 —— 《國語·周語》。注:“積也。”得此佳作,終日喜快,滯悶冰釋。 —— 宋· 蘇軾《與王定國書》

滯念(凝結在心中的思念);滯思,滯想(凝聚心頭的想念);滯怒(積於心中的憤怒);滯氣(鬱積之氣);滯憤(積憤)

6.凝聚,積聚condense; congeal; coagulate

慼慼多滯念,置酒宴所歡。 —— 晉· 陸機《擬青青陵上柏》

滯念(心中凝結的思念);滯血(淤積的血液);滯底(凝集)

7.陷入;沉抑land oneself in

卿方當富貴,必不容久滯屈。 —— 《南史》

滯羽(喻陷於困境不能施展才能的人);滯抑(受壓制);滯屈(賢人沉抑,不得升進);滯淹(人沉抑於下而不得升進)

8.暫時停留於某處;逗留stay

幾宵因月滯三湘。 —— 姚鵠《送黃頗歸袁》

滯淫(長期曠廢;長久停留;久雨不停);滯遊(久遊未歸);滯客(久處下位而未得升遷的人)

9.遺落;遺漏leave over

此有滯穗。 —— 《詩·小雅·大田》

滯器(遺漏未用的人才)

形容词

1.久,長期long-term

敢告滯積以紓執事。 —— 《國語·魯語》。注:“久也。”且眩瞀滯疾,不堪久待。 —— 《後漢書·韋彪傳》

滯病(久病);滯疾(久病);滯役(長期供職);滯恥(久未洗雪的恥辱)

2.反應遲鈍;缺乏活力、生氣或成效sluggish

卿年少壯,而心力多滯。 —— 《金史·宗尹傳》

滯碾人(言語、行爲愚笨的人);滯夯(不靈便);滯拙(遲鈍笨拙);滯色(面帶晦氣);滯晦(呆滯而暗淡)

3.固執;拘泥stubborn

故良知不滯於見聞,而亦不離於見聞。 —— 明· 呂坤《別爾贍書》

滯固(固執而不變通);滯執(固執;不通達);滯隅(謂偏執一端);滯痼(拘執);滯疑(拘泥和疑慮)

4.深奧;不易通曉abstruse

弘正特善玄言,兼明釋典,雖碩德名僧,莫不請質疑滯。 —— 《南史》

滯例(難解的條例);滯說(難理解的說法);滯義(疑難的意義)

zhìㄓˋ

详细解释

1.停留、静止。

《淮南子•原道》:“是故能天运地滞,轮转而无废。”《文选•何晏•景福殿赋》:“鸟企山峙,若翔若滞。”

2.凝聚、积聚。

《周礼•地官•廛人》:“凡珍异之有滞者,敛而入于膳府。”《新唐书•卷九七•魏征传》:“尚书省滞讼不决者,诏征平治。”

不流通。

凝滞、积滞。

zhìㄓˋ

详细解释

1.停留。

滞后、滞留。

2.不流通。

滞销、滞货。

3.不灵活;迟钝。

呆滞、迟滞。

滯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巳集上 部首:水部

武英殿刻本: 第1533頁,第23

同文書局本: 第643頁,第29

標點整理本: 第591頁,第25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𡘋直例切,音彘。
說文》:凝也。〈周語〉:震雷出滯。

又,積也。〈魯語〉:敢吿滯積,以紓執事。

又,漏也。
詩・小雅》:此有滯穗。

又,《周禮・地官・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斂而入于膳府。〔疏〕謂沈滯不售者。

又,《左傳・成十八年》:晉悼公命百官振廢滯。

又,《集韻》:尺制切,音摯──音敗不和也。或作懘,亦作慸、𢤔

又,丑例切,音跇──水灑散貌。

又,《韻補》叶直帶切,音與𦤧近。
楚辭・九章》:乗舲船余上沅兮,齊吳榜以擊汰;船容與而不進兮,淹回水以凝滯。

注解

〔滯〕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巳集上,康熙部首是水部

〔滯〕字拼音是zhì,左右结构,可拆字为氵、帶

〔滯〕字造字法是形聲。从水,帶聲。本义是水流不暢。

〔滯〕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ì] ⑴ 凝積,不流通,不靈活⑵ 遺落:“此有~穗”。

滯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查字网整理。滯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滯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例切頁碼372頁,第19

滯凝也。从水帶聲。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二十一反切直例反頁碼911頁,第7行,第1

滯凝也。從水帶聲。

鍇注臣鍇按:《楚辭》:「聖人不凝滯於物。」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十一上反切直例切古音第十五部頁碼2234頁,第3許惟賢972頁,第5

滯凝也。

段注凝俗冰字。《周禮・廛人》。凡珍異之有滯者。鄭司農云:貨物沈滯於廛中不決,泉府貨之滯於民用者。故書滯爲癉。杜子春云:癉當爲滯。

从水。帶聲。

段注直例切。十五部。

白话解释

滞,水不流动。字形采用“水”作边旁,“带”是声旁。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篆文。篆文之字形從水,表示與水相關;帶聲,表示音讀。隸變作、楷定作滯。在六書中屬於形聲。規範字作「滞」。

滯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737頁,第9字
2陳昌治本第942頁,第6字
3黃侃手批第710頁
4說文校箋第488頁,第2字
5說文考正第444頁,第20字
6說文今釋第1627頁,第2字
7說文約注第2763頁,第1字
8說文探原第5518頁,第2字
9說文集注第2378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293頁,第29字
11標注說文第470頁,第12字
12說文注箋第3936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11073頁【補遺】第17682頁
14通訓定聲第2618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977頁【崇文】第3905頁
16說文句讀第1590頁
17古字詁林第九冊,第190頁,第2字
18古字釋要第1037頁,第4字

滯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block up, obstruct; stagnant
  2. blockieren, verhindern, stauen, stagnieren (V)
  3. stagner

滯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滯(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滯(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滯(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滯(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滯(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