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顺反馈

复制字帖

zhī

丶部共3画独体字U+4E4B
汉语字典

丶部

3画

独体字

zhi

zhī

会意字

PPPP

INO

WA

30302

0037

5414

4E4B

[454] 点、横撇/横钩、捺

之字概述

折叠展开

〔之〕字拼音是zhī部首是丶,总笔画是3画。

〔之〕字是独体字五行属火。

〔之〕字仓颉码是INO五笔是PPPP四角号码是30302郑码是WA中文电码是0037区位码是5414

〔之〕字的UNICODE是4E4B。十进制为20043,UTF-32:00004e4b,UTF-8:E4 B9 8B。

〔之〕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一级汉字

〔之〕字属最常用字

〔之〕字在《通用规范汉字表》常用字

〔之〕字的异体字是

之的笔顺

折叠展开

之的意思

折叠展开

zhī

基本解释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心。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计。不速~客。莫逆~交。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度外。等闲视~。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

往,到:“吾欲~南海”。

详细解释

动词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grow

之,出也。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 《说文》如语焉而未之然。 —— 《礼记》。俞樾平议:“此之字乃其本义。未之者,未出也。”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go to; leave

之,适也。 —— 《广雅》自伯之东。 —— 《诗·卫风·伯兮》之沛公军。 —— 《史记·项羽本纪》之虚所卖之。(“”同“”) —— 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佯狂不知所之者。 —— 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吾欲之南海,何如? ——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之如(前往);之往(去;到);之官(上任;前往任所);之国(前往封地);之适(前往)

代词

1.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this; that

宣王说之。(之:指南郭处士来吹竽。) —— 《韩非子·内储说上》虎因喜,计之曰。(之:这,指上文所说驴生了气只能踢的情况。) —— 唐· 柳宗元《三戒》当分明记之。(之:指共读情景。) —— 清· 袁枚《祭妹文》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之:代词,指天下事。) —— 清· 彭端淑《为学一首示子侄》

较之中学时代;因之,他将自己的整个心血都放了进去。

2.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he; her; it; they; them

郑商人弦高将市于 周,遇之。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3.又。

蹇叔哭之。巫医乐师百工之人。(“”是指示代词,指代“巫医乐师百工”。) —— 唐· 韩愈《师说》

取而代之;战而胜之;为之感叹;使之顺利发展;与之见面。

4.指示代词,相当于“”、“他的”、“其他的”its; his; other

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 —— 《武王伐纣平话》

助词

1.of

2.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表示领属关系或一般的修饰关系。

谢庄少年之精技击者。 ——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开火者,军中发枪之号也。

钟鼓之声;一家之长;原因之一;夫子之文章。

3.用于主谓结构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吾见师之出。 ——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4.用于实词与介词之间。

口之于味,有同耆也。 —— 《孟子》

形容词

具有字母S的形状的,“”字形 zigzag。如:之江(江流曲折如“”字者);之字路(曲折如“”字形的路)

zhī

详细解释

同“”。

zhī

详细解释

1.的、底。

《论语•公冶长》:“夫子之文章。”《左传•襄公十四年》:“余弟死,而子来,是而子杀余之弟也。”

2.于。

《易经•比卦•象曰》:“比之匪人,不亦伤乎?”《礼记•大学》:“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3.诸、之于。

《孟子•滕文公上》:“禹疏九河,瀹济、漯而注诸海;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

1.与、及。

《书经•立政》:“文王罔攸兼于庶言、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吕氏春秋•仲夏纪•适音》:“乐之弗乐者,心也。”

2.而。

《战国策•秦策二》:“臣恐王为臣之投杼也。”

3.若、如果。

《书经•盘庚上》:“邦之臧,惟汝众,邦之不臧,惟予一人有佚罚。”《论语•子张》:“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4.则。

《左传•僖公九年》:“东略之不知,西则否矣。”《吕氏春秋•仲春纪•功名》:“ 故民无常处,见利之聚,无之去。”

用于强调或补足语气,无义。

《书经•西伯戡黎》:“殷之即丧!指乃功,不无戮于尔邦?”《史记•卷四八•陈涉世家》:“怅恨久之。”

1.他、彼。

《书经•皋陶谟》:“安民则惠,黎民怀之。”《论语•颜渊》:“爱之欲其生。”

2.其、他的。

《武王伐纣平话•卷中》:“纣王令推上法场,斩之老母。”清•王士祯《池北偶谈•卷二四•谈异五•女化男》:“乃以聘礼还之夫家。”

3.此、这个。

《诗经•邶风•日月》:“乃如之人兮,逝不古处。”《庄子•知北游》:“知以之言也,问乎狂屈。”

1.往。如唐朝李白有〈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诗。

《诗经•鄘风•载驰》:“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2.至、到。

《西京杂记•卷五》:“此自少之多,自微至著也。”

3.是、为。

《公羊传•宣公十五年》:“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汉•扬雄《法言•吾子》:“羊质而虎皮,见草而说,见豺而战,忘其皮之虎也。”

4.取用。

《战国策•齐策三》:“故物舍其所长,之其所短,尧亦有所不及矣。”

姓。如汉代有之马宇。

详细解释

1.代词:(1)代替不固定的人或事,无具体所指。

久而久之、景观为之一改。

2.代词:(2)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宾语)。

取而代之、操之过急、置之不理。

3.介词:(1)用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组成偏正短语,表示领属和修饰关系。

千里之外、赤子之心、媒妁之言、缓兵之计。

4.介词:(2)用在主谓语之间,使变成偏正短语,让谓语具名词性。

山河之壮美、战斗之惨烈、影响之深远。

5.助词:(1)用在单音节语素之前,组成名词或名词性短语。

之后、之类。

6.助词:(2)〈书〉用于句中,表示宾语提前。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宋‧周敦颐〈爱莲说〉)?。

7.〈书〉往。

庄子之楚,见空髑髅,髐然有形,撽以马捶,因而问之(《庄子‧至乐》)。

8.〈书〉取用。

舍其所长,之其所短(《战国策‧齐策三》)。

9.〈书〉这。

乃如之人兮,逝不相好(《诗经‧邶风‧日月》)。

10.姓。

之的康熙字典

折叠展开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子集上 部首:丿部

武英殿刻本: 第173頁,第4

同文書局本: 第82頁,第4

標點整理本: 第7頁,第7

古文: 㞢

唐韻》、《正韻》:止而切;《集韻》、《韻會》:眞而切,𡘋音枝。
說文》: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
玉篇》:是也、適也、往也。
禮・檀弓》:延陵季子曰:若䰟氣,則無不之也。

又,於也。
禮・大學》:之其所親愛而辟焉。〔註〕之,適也。〔朱傳〕猶於也。

又,語助辭。
書・金縢》:禮亦宜之。
禮・文王世子》:冬亦如之。
正字通》:凡之字,或句中、或語尾、或層出,如《毛詩》「我之懷矣,共武之服」,及〈女曰雞鳴章〉「知子之來之」六句九之字,〈常華章〉「左之左之」六句八之字,可以例推。

又,此也。
詩・周南》:之子于歸。〔註〕之子,是子也。

又,變也。
易傳》:辭也者,各指其所之。孫奕《示兒編》:之字訓變,《左傳》「遇觀之否」,言觀變爲否也。

又,至也。
詩・鄘風》:之死矢靡他

又,遺也。揚子《法言》:或問孔子,知其道之不用也,則載而惡乎之?曰:之後世君子。〔註〕言行道者貴乎及身,乃載以遺後世。

又,姓。出《姓苑》。

又,郝敬《讀書通》:凡言之者,物有所指、事有所屬、地有所往,連屬之辭也。通作旃。
詩・唐風》「舍旃舍旃」,又〈魏風〉「上愼旃哉」,𡘋與之同,通作至。往彼曰之、到此曰至,音義互通。

又,《韻補》叶職流切,音周。
楚辭・九章》「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不逢堯舜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叶上牛下求。

周伯琦曰:古人因物制字,如之本芝草、乎本吁氣、焉本鳶,後人借爲助語,助語之用既多,反爲所奪,又制字以別之,乃有芝字、吁字、鳶字。

注解

〔之〕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子集上,康熙部首是丿部

〔之〕字拼音是zhī,独体字,五行属

〔之〕字造字法是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是出,生出,滋长。

〔之〕字的汉语字典解释: [zhī] ⑴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⑵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⑶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行也,天下为公”。⑷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⑸ 代词,这,那:“~二虫,又何知”。⑹ 虚用,无所指⑺ 往,到:“吾欲~南海”。

之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查字网整理。之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

之的说文解字

折叠展开

《说文解字》(大徐本)

徐铉 (宋)

卷别卷六下反切止而切頁碼197頁,第4

𡳿

異體㞢、之

𡳿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之屬皆从𡳿

附注羅振玉《增訂殷虛書契考釋》:「按:卜辭从止,从一,人所之也。《爾雅・釋詁》:『之,往也。』當為『之』之初誼。」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徐锴 (南唐)

卷别卷十二反切真而反頁碼505頁,第2行,第1

𡳿出也。象艸過屮,枝莖益大有所之。一者,地也。凡之屬,皆從之。

鍇注臣鍇曰:「按《春秋傳》:『將之晉』、『將之齊』。是之谓出也。之者,枝也。象艸木之枝,東西㫄出,而常連於根本也。孔子在齊曰:『歸歟?孔曰奈何去墳墓也。』象形。」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段玉裁 (清代)

卷别卷六下反切止而切古音第一部頁碼1088頁,第2許惟賢481頁,第4

𡳿出也。

段注引伸之義爲往。《釋詁》曰之往是也。按之有訓爲此者。如之人也。之德也。之條條。之刀刀。《左傳》。鄭人醢之,三人也。《召南・毛傳》曰:之事,祭事也。《周南》曰:之子,嫁子也。此等之字皆訓爲是。之有訓爲上出者。戴先生釋《梓人》曰:頰側上出者曰之。下垂者曰而。須鬛是也。

象艸過屮。

段注過於屮也。

枝莖漸益大。有所之也。

段注莖漸大,枝亦漸大。勢有日新不巳者然。

一者地也。凡𡳿之屬皆从𡳿

段注止而切。一部。

章太炎说文解字授课笔记

章太炎 (近代)

出也。引申為人出所之。

白话解释

之,长出。像植物过了发芽的阶段,枝茎日益茁壮,有所扩张。字形底部的指事符号“一”,代表地面。所有与之相关的字,都采用 “之”作边旁。

字形解说

甲骨文作,上體從「止」,止義為足掌,在此表示向外邁出的腳。下體一橫筆,表示出發的地點。金文三例承之甲文,前二例從止之形猶見,第三例止形已變異難認。戰國文字承金文第三例。篆文上體止形,左右兩邊對稱。隸書三例,前二例承之篆文而上體略有變異;第三例上體止形變作二小點,一撇筆,已失其原形。楷書沿之而定體。在六書中屬於合體象形。

之字的相关索引

#书籍索引
1汲古閣本第390頁,第1字
2陳昌治本第503頁,第3字
3黃侃手批第389頁
4說文校箋第252頁,第3字
5說文考正第242頁,第7字
6說文今釋第866頁,第1字
7說文約注第1512頁,第2字
8說文探原第3271頁,第1字
9說文集注第1279頁,第1字
10說文標整第153頁,第12字
11標注說文第249頁,第3字
12說文注箋第2001頁,第1字
13說文詁林第6315頁【補遺】第16926頁
14通訓定聲第629頁,第1字
15說文義證第523頁【崇文】第2089頁
16說文句讀第794頁
17說文新證第498頁,第1字
18章授筆記第261頁,第2字
19古字詁林第六冊,第49頁,第1字
20古字釋要第603頁,第2字

之字的翻译

折叠展开
  1. marks preceding phrase as modifier of following phrase; it, him her, them; go to
  2. dieser, <Attributivpartikel&gt
  3. (remplaçant une personne ou une chose comme complément)​, (particule possessive dans différentes expressions)​, aller, se rendre

之的字源字形

折叠展开

之(甲骨文·商·𠂤组) 甲骨文 𠂤组

之(甲骨文·商·𠂤宾间) 甲骨文 𠂤宾间

之(甲骨文·商·花东子卜辞) 甲骨文 花东子卜辞

之(甲骨文·商·宾组) 甲骨文 宾组

之(甲骨文·商·历组) 甲骨文 历组

之(甲骨文·商·出组) 甲骨文 出组

之(甲骨文·商·何组) 甲骨文 何组

之(甲骨文·商·无名组) 甲骨文 无名组

之(金文·西周·西周中期) 西周 金文 西周中期

之(金文·西周·西周晚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

之(金文·西周·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西周 金文 西周晚期或春秋早期

之(金文·春秋·春秋早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早期

之(金文·春秋·春秋中期) 春秋 金文 春秋中期

之(金文·春秋·春秋晚期) 春秋 金文 春秋晚期

之(金文·春秋·春秋) 春秋 金文 春秋

之(玉书·春秋·侯马盟书) 春秋 玉书 侯马盟书

之(篆书·春秋·石鼓文) 春秋 篆书 石鼓文

之(金文·战国·战国早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早期

之(金文·战国·战国晚期) 战国 金文 战国晚期

之(金文·战国·战国) 战国 金文 战国

之(简·楚〔战国〕·包山) 楚〔战国〕 包山

之(简·楚〔战国〕·仰天湖) 楚〔战国〕 仰天湖

之(简·楚〔战国〕·信阳) 楚〔战国〕 信阳

之(简·楚〔战国〕·九店) 楚〔战国〕 九店

之(简·楚〔战国〕·秦家嘴) 楚〔战国〕 秦家嘴

之(简·楚〔战国〕·天星观) 楚〔战国〕 天星观

之(简·楚〔战国〕·雨台山) 楚〔战国〕 雨台山

之(简·楚〔战国〕·望山) 楚〔战国〕 望山

之(简·楚〔战国〕·曾侯乙墓) 楚〔战国〕 曾侯乙墓

之(简·楚〔战国〕·子弹库) 楚〔战国〕 子弹库

之(简·楚〔战国〕·郭店) 楚〔战国〕 郭店

之(简·楚〔战国〕·夕阳坡) 楚〔战国〕 夕阳坡

之(简·楚〔战国〕·砖瓦厂) 楚〔战国〕 砖瓦厂

之(简·楚〔战国〕·新蔡葛陵) 楚〔战国〕 新蔡葛陵

之(简·楚〔战国〕·上博) 楚〔战国〕 上博

之(简·秦·青川木牍) 青川木牍

之(简·秦·放马滩) 放马滩

之(简·秦·睡虎地) 睡虎地

之(简·秦·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

之(简·秦·龙岗) 龙岗

之(简·秦·关沮) 关沮

之(简·秦·里耶) 里耶

之(简·汉·张家山) 张家山

之(石经·汉·熹平石经) 石经 熹平石经

之(石经·魏·三体石经) 石经 三体石经

之(传抄·魏·三体石经) 传抄 三体石经

之(传抄·魏·春秋僖公石经) 传抄 春秋僖公石经

之(石经·唐·开成石经) 石经 开成石经

之(传抄·唐·唐代石刻篆文) 传抄 唐代石刻篆文

之(印刷字体·宋·广韵) 印刷字体 广韵

之(印刷字体·宋·增韵) 印刷字体 增韵

之(传抄·宋·隶释 隶续) 传抄 隶释 隶续

之(传抄·宋·汗简) 传抄 汗简

之(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之(传抄·宋·三体阴符经) 传抄 三体阴符经

之(传抄·宋·集篆古文韵海) 传抄 集篆古文韵海

之(传抄·宋·墓志盖文) 传抄 墓志盖文

之(传抄·宋·古文砖) 传抄 古文砖

之(传抄·宋·古文四声韵) 传抄 古文四声韵

之(印刷字体·明·洪武正韵) 印刷字体 洪武正韵

之(印刷字体·清·康熙字典) 印刷字体 康熙字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