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读《爱心树》有感

读《爱心树》有感

罪名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读《爱心树》有感

读完某一作品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后感了。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爱心树》有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读《爱心树》有感1

《爱心树》是一本只有26页的漫画书,我只用了3分钟就看完了,但我却被这本简短的漫画书中的大树深深地感动了。

故事就是讲一棵大树和一个小男孩。大树很爱小男孩,小男孩天天跑到大树底下玩,玩得很开心,大树也很快乐。可时光流逝,转眼间小男孩长大了,好久都没有去看大树,大树很寂寞,终于有一天,男孩回来了,大树想和他玩,可男孩没玩的心情,他想要钱,于是大树让他把自己身上的苹果都摘下来,拿到城里去换钱,男孩很高兴,大树很快乐;他想要房子,大树让男孩把自己身上的枝干拿去盖房,男孩很高兴,大树很快乐;他想要船,大树又让他把自己的树干拿去做船,最后,大树只剩下一个老树墩了,男孩也已经是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想休息,大树还尽量把身子挺高,让男孩坐下。

看到这儿,我的眼眶不禁被泪水模糊了,这是多么伟大的一棵树呀!它用自己的身体给男孩带来了快乐和幸福,而是自己最后却变成了一个老树墩,这是多么感人啊!而男孩却只索取大树给自己的一切,却没给大树任何回报;这让我想到了爸爸妈妈,他们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他们总是帮我洗衣服、洗裤子……他们总是在我考试考砸时鼓励我……他们总是像大树一样默默地为我付出,我就像那个小男孩,只知道接收爸爸妈妈的`爱,却从来都没想过回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读了这个故事,让我感受到在接受父母的爱的同时,我们也要懂得、学会报答父母对我们的爱。

读《爱心树》有感2

从前有一棵树喜欢上了一个可爱的小男孩,这个小男孩也很喜欢这棵树,经常到大树下玩。饿了,爬上树摘个苹果吃;累了,在树下打个盹儿。但随着时光流逝,孩子渐渐长大,经常对大树进行索取,大树每一次都欣然地答应了,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男孩。这就是《爱心树》的故事。

我很喜欢这本书,因为它深深地打动了我,让我感受到父母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无私。故事中的小男孩在需要帮助的时候,这棵平凡的苹果树总是一次又一次去帮助这个小男孩,直到把自己所有的一切都给了这个小男孩。

这个故事使我想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生活中,爸爸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吃好的,穿好的,事事顺着我,把我放在第一位。我都觉得是理所当然的事。有时我做错了事,一旦妈妈批评我几句,我就顶嘴、唱反调,让妈妈伤心。现在想想是多么后悔啊!我不就像《爱心树》里的小男孩吗?只知索取,不知回报。我应该深深反省,是爸爸妈妈给了我生命,是他们把我养育长大。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父母都不爱,还能去爱谁呢?百善孝为先,古人就为我们树立了榜样,如温席的黄香,百里负米的子路……现在我终于明白了,无论对待什么事都要有一颗感恩的心。我决定从现在开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让爸爸妈妈为我操心。我还要感谢曾关心过我的朋友,他们带给我许多快乐。感谢我亲爱的老师,她们教给我许多知识……就让我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吧!

读《爱心树》有感3

一棵树能干什么?开枝散叶、遮阳……不,一棵树能当一个尽心尽职的好伴侣。

一个可爱的小男孩,爬在树上玩耍;一个英俊的青年,摘下苹果卖钱;一个成熟的男人,折下树枝造房;一个年迈的老人,砍下树干造船;最后是一个几乎死亡的老人,坐在老树桩上得到一片宁静。

爱心树的一生都在奉献着。它用无私的爱,让一个男孩快乐地成长。它又很孤单,因为它等不到男孩回来陪自己,也就等不到仅有的快乐。它无怨无悔,似乎就是为了男孩而活着。它那轻描淡写的几句话让人感受到了它对男孩刻骨铭心的爱。

我一下子想起了日日夜夜为我操劳的.父母。他们不正是两棵活生生的“爱心树”吗?一日日渐渐弯曲的背脊,将永远映在我心里。请记住:有空多陪父母说说话。

读《爱心树》有感4

这本书很薄,故事很简单图但图文并茂,含义深刻,令我受益匪浅。这本让我回味无穷的书就是——《爱心树》。

绘本中的小男孩每天都去找大树玩耍,做皇冠,荡秋千,吃苹果,捉迷藏......他们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的快乐,那么的悠闲。渐渐地,小男孩长大了,他们在一起的时间就少了,大树感到很孤寂。小男孩第一次向大树要钱,大树把苹果全给了他,第二次向大树要一座房子,大树就献出了自己的树枝,第三次小男孩想造一艘船,他就把树干砍断,只剩下一个树墩。每一次大树为了满足孩子的要求,都把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献给了小男孩,即使最后只剩下一个残缺的自己。过了许多年,当年小男孩回来时,已经是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当他想要一个歇息的地方,大树依然献出自己最后的`力气让他坐......

读了这本书,我想到了妈妈,妈妈就是大树的化身,我就是小男孩。大树的无私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无数次地打动了我。因此我更爱妈妈了,生活中我每次跟妈妈要东西,妈妈就会很慷慨地给我。我没去体会过妈妈的感受,我们只顾及自己的要求和欲望。读了这本书,我暗暗告诫自己,做任何事都要先考虑别人感受,不能一味地去索取。

我要向大树学习,做一棵小小的爱心树,用自己的爱回报妈妈,回报爱我们的人。

读《爱心树》有感5

从前有一棵树,它是一棵苹果树,还是一棵有爱心的树,它喜欢上了一个小男孩。

儿童时期的小男孩喜欢在大树上荡秋千、爬树、捉迷藏,喜欢收集爱心树的落叶,喜欢吃树上的苹果,吃饱了就在树上打盹。

青年时期的小男孩已经长大了,好久没来看爱心树了。一天,小男孩向爱心树要钱买玩具。树说:“我没有钱,但是你可以把我身上的苹果带走,拿到城里去卖。”于是小男孩把爱心树上的苹果都摘下来了,拿去城里卖了,树很快乐。

中年时期的男孩已经长成大人了,树很想念男孩。男孩回来了,爱心树很高兴。男孩说:“我要一幢房子,妻子和孩子需要一个住的地方。”爱心树说:“孩子,你把我身上的树枝砍走吧。”男孩把树枝砍走了,树很高兴。

老年时期男孩回来了,爱心树高兴得几乎都说不出话来。男孩说:“我想要一艘船离开这里。”树说:“孩子你把我的树干砍走吧。”男孩想也不想直接把爱心树的树干砍走了,树非常开心。

很久以后,男孩又回来了。树说:“抱歉孩子,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只有这个矮小的树墩。”男孩说:“我现在只需要能坐的`地方。”男孩在矮小的树墩上坐了下来,男孩对爱心树说他一路上的经历,呆呆地在那坐了好久好久……

有一棵大树,我们春天倚着它幻想,夏天我们靠着它谈心,秋天我们绕着它收获,冬天我们依着它看雪。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呵护人心灵的庇护所……

读完这篇作文,我感觉心里暖暖的,这棵树就是我们的父母,但是我们不要让父母像爱心树那样为我们付出一切却一直忍受着孤独,我们要多陪伴他们,孝顺他们。

读《爱心树》有感6

有一棵树,它将它一生的爱都奉献给一个小男孩,它平平凡凡却又是那么伟大,今天请让我带你走进他的世界——《爱心树》。

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谢尔.希尔弗斯坦,这本书主要讲:从前有个小男孩爬上树抓着枝条荡秋千,有时爬上树摘苹果吃。小男孩长大了,他不需要其他东西只想要钱,大树看出了他的心思对男孩说:“你可以摘我的苹果到市场上去换钱。”于是小男孩拿着苹果去市场卖,回家之后他把树枝砍去盖房子,把树砍了当船划。男孩老的时候,把树当成板凳坐。

读完这本书,我想:大树为小男孩奉献了它的一生,而小男孩却不知报答。我觉得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员,作为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知恩图报,生活中我们不仅要孝顺父母以报答他们的养育之恩,而且也要感恩生活中帮助过我的人们,做一个有爱的好少年!

读《爱心树》有感7

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叫:《爱心树》讲的是从前有一棵大树,就像妈妈一样它喜欢上了一个男孩,每天和这个小男孩一起玩。让男孩在树枝上荡秋千,吃它的`果实。小男孩也爱上了这颗大树,大树很快乐。渐渐的男孩长大了,他很少来看大树,大树很伤心。终于有一天男孩子来了,说:他需要钱,大树说:,我没有钱。我只有苹果你拿去卖了,你就会有钱了。男孩子爬上树摘走了苹果,大树很快乐,读后感《读《爱心树》有感150字》。后来男孩继续拿走大树的树枝,和树干,分别盖了房子和做了一条小船。大树仍然很高兴!

这棵大树就像妈妈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奉献自己!

读《爱心树》有感8

《爱心树》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个男孩和一棵大树的故事。大树和男孩很友好,大树给了他生活所需的东西,男孩非常快乐。文章写对的'生动有趣,是沿着时间线来写的。

在《爱心树》里,大树非常关心男孩,男孩也喜欢大树。书中的男孩从小就和大树是伙伴,他们每天一起玩游戏,荡秋千,捉迷藏.......都很开心,很快乐。渐渐地,男孩长大了,他向大树提出了种种问题,大树也尽力地帮他解决困难,大树多么关心男孩啊!大树奉献出了无私伟大的爱。文章结尾,“大树挺直了身体”,体现了大树一心想着男孩,舍己救人,值得我们学习。生活中,爸爸妈妈也是无私奉献出的爱,比如在我们睡着时踢了背着,深夜,爸爸妈妈会轻轻地帮我们盖被子,这好比书中的大树一样。爸爸妈妈这么关心我们,我们难道不认真学习回报吗?

“读一本好书就像和一个高尚的人说话。”我完全相信这句话,我应该用全部的精力努力学习,多读书,读好书!

读《爱心树》有感9

今天,廖老师让我们读了一篇名为《爱心树》的文章。文中的那棵大树倾尽全力帮助一个男孩,却毫无所求,最后只剩下一截老树桩,还在尽量满足男孩的要求,可老树自始至终都很快乐。

文中的大树和男孩其实就像是天下的父母和做儿女的我们。父母辛勤劳动,含辛茹苦不就是为了让我们能健康成长吗?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对父母的索求也越来越多。父母毕竟已不再年轻,为了”养家糊口“却依旧努力地工作。这,难道不就是大树那无私奉献可贵品质的一个写照吗?而那个小男孩,也就是我们,动不动就要父母买这要那的,一点也不会体谅父母,经常挥霍父母的血汗钱,而且还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这难道不正像是文中那男孩的所作所为吗?可我们的父母在为我们付出时总是很快乐。因为他们认为,儿女的快乐就是他们的快乐。在如此伟大无私的爱的面前,我们能不惭愧吗?

由此,我不禁想到不久前去世的丛飞叔叔。他是一名歌手,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先后收养和资助了一百多名山区贫困学生、失学儿童重返校园,同时还向慈善机构捐赠数额巨大的现金。可这样的好人却得了癌症。临终前,他把所资助的`孩子都叫到病床前,叮嘱他们要乐于助人,多社会作贡献。在孩子们含泪点头后,他才含笑离开了人间?

在我们的生活中,具有老树这种高尚品格的不只是父母、丛飞叔叔,还有许许多多默默无闻的无名英雄,他们每时每刻在我们的背后为着社会为着他人着想?

是啊!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简评:我们在读文章时,会被其中的人或事感动,也就会自然地联想到自己及身边的人,二者的结合就是读后感的内容。习作由读《爱心树》,想到了父母、丛飞和自己,悟出了人间需要爱和报恩。(指导老师:廖华锦)

读《爱心树》有感10

在这短暂的寒假当中,我读许多书,有:《爱心树》、《青铜葵花》和《秘密花园》这三本书。这几本书都让我受益匪浅。但其中令我感慨最深的书那当然就是《爱心树》啦!这本《爱心树》虽然能说是小婴儿看的低幼儿的书,可是我想:张老师让我们看肯定有些什么意图的呀。于是,我就认认真真得看了一遍,果真的让我懂得了许多道理。

《爱心树》主要讲得是一个小男孩和一棵树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时候男孩和大树一起玩耍、嬉戏,可是小男孩长大了之后,却一直再向大树索取东西,而大树却一直满足了他的心愿,从不说一句怨言,还不求回报,到最后竟然使用自己唯一的身躯去完成男孩的心愿坐一会儿。可见大树是多么的爱那个男孩,多么的`无私呀!

读完这本书,我深有感慨:生活中,我也经常帮助别人,哪怕只是帮了一点忙,自己心中也会感到快乐的。这让我更深一步的了解了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含义了,又让我想起了高尔基说的一句话:给永远比拿愉快。还让我知道了,人类和其他植物、动物是一样的,出生到老都是一样的过程。

生活中也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例如:爸爸妈妈一直在我们的身边帮助我们,却一直不求回报,而且还默默无闻,这种送人玫瑰,手有余香的精神是多么的可贵呀!

读《爱心树》有感11

近日,和孩子们一起读了《爱心树》,感慨良多,它虽然是本儿童读物,只有简洁的黑白画面和寥寥数语构成,却透露着点点滴滴的道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爱心树》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小男孩小时候经常跑去和一棵大树玩耍,采集树叶,藏猫猫,荡秋千。只要小男孩快乐,大树就会感到幸福!男孩渐渐长大了,他要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情,不和大树做伴了,大树感到孤寂。有一天男孩来了,他向大树要钱,大树无怨无悔给小男孩自己的果实,让男孩卖掉换钱生活;很多天过去了,小男孩因为结婚,又来要房子,这棵大树让小男孩砍走树枝造房子,小男孩满足了,大树很快乐!后来,小男孩又想去远游,大树又让小男孩砍掉树干做船。船驶走了,大树很快乐,但是心里有些。(我想大树可能更多的是对孩子的眷恋)。过了好久,这个身心疲惫的男孩又回来了,大树说:“我什么都不能给你了,我只有老树墩”。看着孩子坐在自己的树墩上休息,大树很快乐。

文中的大树奉献了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甚至是自己的`生命,它无怨无悔,不求回报的付出,为的却只是能让小男孩快乐,希望小男孩能获得他所想要的幸福。这样的爱多么伟大,多么无私,多么令人感动。想想在我们的身边不也存在着许许多多这般伟大、无私的爱嘛。可曾想,我们的父母就是这样一棵“爱心树”。可曾想,我们的老师就是这样的“爱心树”,为了能让孩子们健康茁壮地成长。老师们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给了学生,不求半点儿回报。还有警察、医生。很多很多的人,让我们感受到了这样无私、伟大的爱。付出了,他们从来没有想到过回报。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我们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爱,我们是如此的幸福与快乐!

但在感动的同时,我对文中的小男孩不管不顾一味索取,不懂关心,不懂感恩的行为有着一种心痛的感觉。怎样爱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要让孩子获得真正幸福,就必须让孩子们真正懂得做人的道理。我们在付出爱心的同时,也要教孩子学会知足,学会感恩,学会做人的道理,教他们以同样的方式去爱社会,爱自然,爱身边的一切,这才是真正的爱!伟大的爱!在得到爱的同时,也要学会传递爱。

读《爱心树》有感12

今天我看了一本名叫《爱心树》的绘本,书中的故事深深地打动了我!

《爱心树》讲了一棵大树很喜欢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每天来爬树、摘树叶、吃苹果、做游戏……男孩很开心,大树也很开心。可是,男孩渐渐长大,不再与大树一起玩耍。男孩希望获得金钱,大树把苹果给他去换钱;男孩需要建立家庭,大树把树枝给他造房;男孩希望去远航,大树把树干给他造船……当那个已经变成老人的男孩再回到大树身边时,大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给他。不过它还有个树墩,可以让男孩坐下来休息……

看完这本书,我想到了我的.爸爸妈妈对我无私的爱,爸爸妈妈总是想方设法满足我的要求,他们的付出从来不奢求回报,不正如书中的大树吗?而我不正是书中的小男孩吗?不,我不要做书中那个贪得无厌的男孩!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做一个好孩子,长大以后好好孝敬他们!爸爸妈妈,你们爱我,我更爱你们!

读《爱心树》有感13

爱心树是一个感动的绘本,我看了以后眼睛里湿漉漉的爱心树是一棵不求回报的树,爱心树把他的一且都奉献给了那个孩子,它却没有得到一丝回报,后来他什么也没有了,他还想着还能给孩子什么呢?

而孩子是个贪婪的.人,什么都向大树要,可最后他把大树东西都拿走了,我就想起了一个童话故事叫:看不见的龙,它把他身上的所有器官都给了别人,可自己却没有的得到一丝回报。

爱心树就像妈妈一样,他无私奉献,也代表着妈妈对孩子爱。他也和其他的树不一样,他还会说话。当孩子把他的树干看下来做成船使走了的时候,大树很快乐,可心坎里却有失望,因为孩子离开了着个地方就等于离开了他。我觉得爱心树是真心爱小男孩的,就是这样,他才能把他的一切给小男孩,而且不求一丝回报。

爱心树就想一个母亲,一个儿子,母亲对孩子的爱是无私的,而孩子对母亲的爱是不能计算的。如果我是爱心树,孩子第一次想我有东西的时候,我就要给他讲道理,让他明白,东西是有自己用劳动来获取的。

来吧!让我们拉起手,心连心,用劳动来获取自己想要的一切吧!

读《爱心树》有感14

“给予”?“索取”?读了《爱心树》这本书,这两个词一直在我的脑子里徘徊。

这本绘本主要讲了小男孩小时候跟大树亲密,可慢慢长大了,男孩只回来了四次,每次只知道贪婪地向大树索取。大树一次次无私地给予,却很快乐!

小男孩,你怎么能只知索取,而不懂得回报呢?大树为了你,付出了自己的一切,他有抱怨过吗?他有向你倾诉过吗?而你没有丝毫抱怨,甚至连一句感谢都没有说过,你不觉得惭愧吗?我们身边,这样的男孩也不在少数,有时甚至觉得自己就像这个男孩。

暑假里,妈妈和我一起逛超市,我跟着妈妈,并没有半点声响,妈妈也没有理我。可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东西时,我站住了,指着那样东西。妈妈却若无其事地继续往收银台走去。我就站在那儿,大喊道:“妈妈,妈妈,快回来,我想买这样东西!”妈妈还是没有理我,径直地走到那儿排队。我跑到妈妈那儿,有点儿想哭:“妈妈,带我去买吧,好不好?”

“想买的自己去买,自己买的东西才能心里踏实,不是靠自己努力换来的东西,怎么能要?我以前宠你是因为你小,现在你已经长大了,应该懂事了,想得到的东西不能靠别人!”

我很生气,不理妈妈,就这么点要求都满足不了我,那我为什么要这么听话。可想着想着,自己竟然想通了,妈妈不轻易给予我东西,是想让我明白,自己用劳动换来的`东西,才是最有意义的!原来她是不想让我成为《爱心树》的那个男孩,只会一味索取。

“给予”、“索取”这两个词已深深刻入我的心中,时刻提醒我,要做“大树”,无私给予,不图回报。莫学男孩,只知索取,不懂感恩。

读《爱心树》有感15

今天我读了一本《爱心树》,读到一半的时候哇哇大哭,不知道为什么我会很难过,读不下去了,后来妈妈坚持让我读下去,读《爱心树》有感150字。妈妈问我为什么哭,我说很难过,他把大树砍了。妈妈又问那么大树难过吗?我说大树很开心。我哭的越来越厉害了,我觉得爸爸妈妈就像大树。

妈妈说他们永远很爱我,不管怎么付出他们都很开心,我不太明白,但是我知道爸爸妈妈很爱我。

标签:心树有感

读《爱心树》有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