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翻译
酒泉太守持剑翩翩舞起,高堂置酒夜间鼓声敲击。
胡茄一曲令人肝肠欲断,座上客人相对泪下如雨。
琵琶长笛曲曲互相应和,胡家儿女齐声唱起歌曲。
全牛野驼烧好摆在桌上,交河美酒斟满金酒杯里。
三更醉后卧在军帐之中,梦中无法向那秦山归去!
注释
⑴酒泉:郡名,即肃州,今甘肃酒泉。
⑵高堂:指高大的厅堂。
⑶胡笳:古代管乐器。
⑷胡雏:即胡儿。
⑸浑:全。炙(zhì):烧烤。犁牛:杂色牛。
⑹叵(pǒ)罗:酒杯。
⑺秦山:即终南山,又名秦岭。
这两篇作品记叙的是宴会的场面和醉后的归思。
这是一个富有边地特色的军中酒会。第一首诗开头两句在点出酒会及其时间地点的同时,便以“剑舞”、“击鼓”写出戎旅之间的酒会特色,点染着边地酒会的气氛,为“醉”字伏笔。紧接着两句写席间胡筋声起,催人泪下。何以“泪如雨”,这里没有交代,但隐含的情调却是慷慨悲壮的,这种气氛也为“醉”准备了条件。《全唐诗》将以上四句列作一首七言绝句是有原因的,因为它们可以勾划出一幅完整的、情景交融的意境。这在这组诗中也起到笼罩的作用。
第二首诗的前四句写宴席间情景。上两句从所闻方面写歌曲,下两句从所见方面写酒肴。乐器是“琵琶长笛”,歌者为“羌儿胡雏”,菜是“犁牛”“野驼”,酒为“交河美洒”,这一切可以看出主人的热情,宴席的高贵;而它们所点染的边塞情调又使归途中的诗人感触良多。这也为“醉”准备了条件,遂引出诗的最后两句。醉后吐真言,梦中见真情,诗的最后两句写醉后梦中归家,描写十分真切。用“无奈”写出归思之难以摆脱,也许这正是“座上相看泪如雨”的重要原因。
这两首诗写宴席场面,罗列边地物产以渲染边地情调;同时,把酒席场景的描绘与座上客人的感情交织起来,使诗歌情景交融。第二首诗最后两句直写乡思,显得十分深沉。这两首诗格调慷慨悲凉,从中可以看到戍边将士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
jiǔ quán tài shǒu xí shàng zuì hòu zuò
酒泉太守席上醉后作
jiǔ quán tài shǒu néng jiàn wǔ, gāo táng zhì jiǔ yè jī gǔ.
酒泉太守能剑舞,高堂置酒夜击鼓。
hú jiā yī qǔ duàn rén cháng, zuò shàng xiàng kàn lèi rú yǔ.
胡笳一曲断人肠,座上相看泪如雨。
pí pá cháng dí qū xiāng hè, qiāng ér hú chú qí chàng gē.
琵琶长笛曲相和,羌儿胡雏齐唱歌。
hún zhì lí niú pēng yě tuó, jiāo hé měi jiǔ guī pǒ luó.
浑炙犁牛烹野驼,交河美酒归叵罗。
sān gēng zuì hòu jūn zhōng qǐn, wú nài qín shān guī mèng hé.
三更醉后军中寝,无奈秦山归梦何。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