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送伯龄过江

扬州送伯龄过江朗读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扬州送伯龄过江译文及注释

《扬州送伯龄过江》是卢仝创作于唐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卢仝送别朋友伯龄过江的场景。伯龄不畏艰险,他愿意离开山区去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山区无法滋养伯龄这样的人才。在山顶上,松树的顶端有砍柴的人摔下来,山石上却没有庄稼生长。伯龄不忍心将自己六尺的身躯(指人的身躯)束缚在山区,于是决定向东南方向前行。他希望能够在外面的世界寻找更广阔的发展机会,而不局限于山区。

诗中提到了诸侯们吃肉喝酒,壮气横溢,这与伯龄的境遇形成鲜明的对比,显示了他渴望在外界追求更好生活的决心。诗中还指出了伯龄不愿成为庸碌无能的人,他渴望名声传扬。诗人通过引用夷齐(指远古时期的部落)因饥荒而饿死的事件,以及武王因为其圣明的统治而受人尊敬的事例,表达了伯龄对于追求成就和名誉的渴望。

诗人在最后两句中提到,那些忠于节义的士人却常常冤死,他们的牺牲被人轻视,就像鸿毛一样微不足道。诗人表示,他将努力追求自己的事业,但内心却始终不平静。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伯龄追求更好生活的决心和对名誉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士人忠义难得到认可的悲愤情绪。通过对比山区和外界的生活状况,诗人生动地描绘了伯龄的选择和对未来的期望。整首诗词意境深远,通过寥寥数语,展现了人们对于追求更好生活和追求名誉的不懈追求,同时也反思了社会对于真正有贡献的人的轻视。

扬州送伯龄过江读音参考

yáng zhōu sòng bó líng guò jiāng
扬州送伯龄过江

bó líng bù yàn shān, shān bù yǎng bó líng.
伯龄不厌山,山不养伯龄。
sōng diān yǒu qiáo duò, shí shàng wú hé shēng.
松颠有樵堕,石上无禾生。
bù rěn liù chǐ qū, suì zuò dōng nán xíng.
不忍六尺躯,遂作东南行。
zhū hóu jǐn shí ròu, zhuàng qì tūn bā hóng.
诸侯尽食肉,壮气吞八纮。
bù jī liū dùn hàn, hé yóu tōng xìng míng.
不唧溜钝汉,何由通姓名。
yí qí è sǐ rì, wǔ wáng chēng shèng míng.
夷齐饿死日,武王称圣明。
jié yì shì wǎng sǐ, hé yì hóng máo qīng.
节义士枉死,何异鸿毛轻。
nǔ lì shì gān yè, wǒ xīn zhōng bù píng.
努力事干谒,我心终不平。

卢仝诗文推荐

自君之出矣,壁上蜘蛛织。近取见妾心,夜夜无休息。妾有双玉环,寄君表相忆。环是妾之心,玉是君之德。驰情增悴容,蓄思损精力。玉簟寒凄凄,延想心恻恻。风含霜...

萧乎萧乎,忆萧者嵩山之卢。卢扬州,萧歙州。相思过春花,鬓毛生麦秋。千灾万怪天南道,猩猩鹦鹉皆人言。山魈吹火虫入碗,鸩鸟咒诅鲛吐涎。就中南瘴欺北客,凭君...

昨夜霜月明,果有清音生。便欲走相和,愁闻寒玉声。

客行一夜秋风起,客梦南游渡湘水。湘水泠泠彻底清,二妃怨处无限情。娥皇不语启娇靥,女英目成转心惬。长眉入鬓何连娟,肌肤白玉秀且鲜。裴回共咏东方日,沉吟再...

夜半沙上行,月莹天心明。沙月浩无际,此中离思生。上天何寥廓,下地何峥嵘。吾道岂已矣,为君倾兕觥。

我有水竹庄,甚近嵩之巅。是君归休处,可以终天年。虽有提携劳,不忧粮食钱。但恐主人心,疑我相钓竿。

蛇毒毒有形,药毒毒有名。人毒毒在心,对面如弟兄。美言不可听,深于千丈坑。不如掩关坐,幽鸟时一声。

忽见除书到,韩君又学官。死生纵有命,人事始知难。烈火先烧玉,庭芜不养兰。山夫与刺史,相对两巑岏。干禄无便佞,宜知黜此身。员郎犹小小,国学大频频。孤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