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慈寺

大慈寺朗读

佛陇光沉茂草平,树林犹作诵经声。
一心三观休分别,秋静山高海月明。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主题:树林休分别月明
相关诗文:

大慈寺译文及注释

《大慈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叶清臣。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佛陇光沉茂草平,
树林犹作诵经声。
一心三观休分别,
秋静山高海月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宁静祥和的景象,描绘了大慈寺的景色和氛围。诗人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传达了对佛教的敬仰和对宁静心境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词以大慈寺为背景,通过描绘山寺的景色和氛围,展示了诗人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向往。下面逐句进行赏析:

"佛陇光沉茂草平",诗人以"佛陇"指代大慈寺,形容佛寺庄严肃穆的氛围。"光沉"意味着寺庙内光线昏暗,给人以庄重严肃的感觉。"茂草平"则表达了寺庙周围茂盛的草木和平坦的地面,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

"树林犹作诵经声",诗人通过形象的描写,表达了树林中传出的佛经诵读声。这句意味着整个山寺都充满了虔诚的佛教气息,给人以宁静和庄严的感受。

"一心三观休分别",这句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追求。"一心"指的是专注心境,"三观"则是指佛教中的三个重要观念:空观、假观、中观。诗人通过"休分别"的表达,表示要超越对这些观念的分别和纠结,达到心境的宁静和超脱。

"秋静山高海月明",这句以秋天的景象作为背景,描绘了寺庙周围的宁静与高远。"秋静"形容了山寺周围的宁静和寂静,"山高"则表达了山势的峻峭和高耸入云,"海月明"则象征着寺庙所处的境地高远如海,月光明亮。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修行者境界的追求,希望达到超脱尘俗、宁静高远的境地。

总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大慈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和修行的向往,以及对宁静心境和超脱的追求。同时,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语言,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庄严和高远的感受。

大慈寺读音参考

dà cí sì
大慈寺

fú lǒng guāng chén mào cǎo píng, shù lín yóu zuò sòng jīng shēng.
佛陇光沉茂草平,树林犹作诵经声。
yī xīn sān guān xiū fēn bié, qiū jìng shān gāo hǎi yuè míng.
一心三观休分别,秋静山高海月明。

叶清臣

叶清臣

叶清臣(1000─1049) 北宋名臣。字道卿,长洲人(今苏州市)。天圣二年(1024)榜眼。历任光禄寺丞、集贤校理,迁太常丞,进直史馆。论范仲淹、余靖以言事被黜事,为仁宗采纳,仲淹等得近徙。同修起居注,权三司使。知永兴军时,修复三白渠,溉田六千顷,实绩显著,后人称颂。著作今存《述煮茶小品》等。皇祐元年卒,年五十(一作四十七)。《宋史》、《东都事略》有传。《全宋词》录其词一首。...

叶清臣诗文推荐

理剧慙心计,承颜念远游。时情自轻外,天幸复临州。霜馆残梨晓,风淮水桂秋。官勤诗意减,先愧谢公楼。

旧见恩初渥,新游刃久虚。官曹鹊树下,民版象耕馀。山迥人逢麂,江清客厌鱼。送君多怅望,云外是亲居。

仙峰多灵草,近在东北维。僧绍昔捨宅,总持尝作碑。高风一缅邈,废宇亦陵迟。清泉潄白石,霏雾蒙紫芝。松萝日萧寂,猿鸟自追随。游人尠或诣,隐者谁与期。支郎笃...

进士不读书,明经不根义。诟病君子儒,于今作文弊。礼部右词赋,诸生窃科第。从道不违人,追趋斯近利。李生何为者,力学务逊志。羞耻事章句,深湛刺经艺。常惟天...

觉雄示入灭,尊者俱授记。现彼声闻身,护此浊恶地。他方自感通,此地真灵秘。一路指桥西,谁明导师意。

江水望不极,杨花江面飞。春风自无定,远客又言归。景胜诗逾老,心冥语亦稀。从来林下意,为谢北山薇。

园林日将暮,缅怀池上酌。轻烟隐孤屿,绿水摇虚阁。人闲山鸟静,风馀岸花落。稚子晚盪归,扁舟自飘泊。

绀宇初成国已清,千灵慈护属仁明。山僧了得真空观,好续炉薰傲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