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碧瑶树。
一树忽先摧。
海内故人泣。
天涯吊鹤来。
未成霖雨用。
先失济川材。
一罢广陵散。
鸣琴更不开。
王家碧瑶树。一树忽先摧。海内故人泣。天涯吊鹤来。未成霖雨用。先失济川材。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王家碧瑶树,
一树忽先摧。
海内故人泣,
天涯吊鹤来。
未成霖雨用,
先失济川材。
一罢广陵散,
鸣琴更不开。
诗意:
这首诗是李白哭王炎的第三篇。诗中描述了王家的碧瑶树突然倒塌,引起了国内外的故友们的悲伤。他们纷纷前来悼念,即使天涯海角也有人前来吊唁。然而,这场哀悼过程未能引来及时的雨水,使得济川的土地失去了滋润。广陵散(一种古琴曲)也因此而中止,琴声再也无法奏响了。
赏析:
这首诗以王炎的碧瑶树倒塌为背景,通过描写悲伤的场景和对自然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事物的哀思与无奈。诗中的王炎可以理解为一位重要的朋友或文人,他的碧瑶树象征着生命和美好的事物。树倒塌后,故友们的悲伤之情表达了对友谊和美好事物消逝的痛惜之情。
诗中的"海内故人泣"和"天涯吊鹤来"揭示了故友们的哀伤之情不受地域限制,他们纷纷前来吊唁,表达了他们对王炎以及逝去之物的深深思念和敬意。
诗中的"未成霖雨用"和"先失济川材"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的期望,希望逝去的事物能够得到补偿和滋润,但这种期望却落空了。这里的济川指的是杨子草堂的位置,可见李白对于故友和逝去之物的关注和关怀。
最后两句"一罢广陵散,鸣琴更不开"表达了作者对于美好事物的失去和无法再现的遗憾。广陵散是一种古琴曲,其中止象征着美好的音乐和艺术也随着逝去的事物而消失。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事物的哀伤和无奈,通过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友谊的思考,表达了人们面对逝去和消逝的事物所产生的情感和思考。这首诗具有深沉的情感,以及对生命和美好事物的珍惜和思考,展示了李白独特的诗歌才华。
zì lì shuǐ dào kū wáng yán qí sān
自溧水道哭王炎其三
wáng jiā bì yáo shù.
王家碧瑶树。
yī shù hū xiān cuī.
一树忽先摧。
hǎi nèi gù rén qì.
海内故人泣。
tiān yá diào hè lái.
天涯吊鹤来。
wèi chéng lín yǔ yòng.
未成霖雨用。
xiān shī jì chuān cái.
先失济川材。
yī bà guǎng líng sàn.
一罢广陵散。
míng qín gèng bù kāi.
鸣琴更不开。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
四月上泰山,石屏御道开。六龙过万壑,涧谷随萦回。马迹绕碧峰,于今满青苔。飞流洒绝巘,水急松声哀。北眺崿嶂奇,倾崖向东摧。洞门闭石扇,地底兴云雷。登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