浔阳三题 并序

浔阳三题 并序朗读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
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夫物以
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
竹,白眼于莲花者。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
以唁之。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浔阳三题 并序译文及注释

《浔阳三题 并序》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
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之贞劲秀异者,
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夫物以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竹,白眼于莲花者。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以唁之。

诗意:
这首诗词以庐山、湓浦、东林寺的景物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植物的珍贵之情以及对北方缺少这些珍贵植物的遗憾之情。作者观察到庐山上桂树茂盛、湓浦中修竹成林、东林寺里盛开的白莲花,它们都是植物中贞劲、秀异的代表。虽然在宫囿、省寺中也有这些植物,但并不一定能完全拥有这种丰富。作者认为,人们通常认为物品多就不珍贵,所以南方人并不重视这些植物。然而,有些人却因为不懂得欣赏,而将桂树烧来蒸煮食物,将修竹剪掉,对白莲花漠视不闻。作者对这种行为感到惋惜,并且遗憾北方无法生长出这样的珍贵植物,因此以三首诗来悼念它们。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庐山的桂树、湓浦的修竹和东林寺的白莲花,表达了作者对南方珍贵植物的钦佩和遗憾之情。诗中的桂树、修竹和白莲花都被赋予了贞劲、秀异的特点,强调了它们的珍贵和美丽。作者通过对这些植物的观察,抒发了自己对北方缺少这些珍贵植物的遗憾之情。诗中也流露出对一些人不懂得欣赏植物之美的遗憾和惋惜。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植物的美丽和珍贵,通过对南北植物差异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南方植物的喜爱和北方缺失的遗憾之情。

浔阳三题 并序读音参考

xún yáng sān tí bìng xù
浔阳三题 并序

lú shān duō guì shù, pén pǔ duō xiū zhú, dōng lín sì yǒu bái lián huá, jiē zhí wù
庐山多桂树,湓浦多修竹,东林寺有白莲华,皆植物
zhī zhēn jìn xiù yì zhě, suī gōng yòu shěng sì zhōng, wèi bì néng jǐn yǒu.
之贞劲秀异者,虽宫囿省寺中,未必能尽有。
fū wù yǐ
夫物以
duō wèi jiàn, gù nán fāng rén bù guì zhòng zhī.
多为贱,故南方人不贵重之。
zhì yǒu zhēng cuàn qí guì, jiǎn qì qí
至有蒸爨其桂,剪弃其
zhú, bái yǎn yú lián huā zhě.
竹,白眼于莲花者。
yǔ xī qí bù shēng yú běi tǔ yě, yīn fù sān tí
予惜其不生于北土也,因赋三题
yǐ yàn zhī.
以唁之。

白居易

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白居易诗文推荐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忽闻水上琵琶声,主人忘归客不发。寻声暗问弹者谁,琵琶声...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教东海一时平。

江南忆,其次忆吴宫。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早晚复相逢。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1]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2]能不忆江南。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西还有几家。却到帝都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