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张仪楼》是唐代诗人岑参所作,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古老的楼阁,表达了岁月的无情和时间的流逝。
译文如下:
传说这是秦时建造的楼阁,壮丽雄伟至今依然存在。
楼阁南临两江之水,千古流淌不变。
曾经听闻,过去的人们曾对这座楼阁赞叹不已,然而岁月不等人。
这首诗通过描绘古老的张仪楼,表达了时间的无情和万物流转不息的主题。楼阁作为一个象征性的存在,代表了人类的力量和智慧,但无论它多么壮丽,也无法抵挡时间的流逝。楼阁南临两江之水,象征了时间的流转和万物的变迁,而这两江水却始终保持不变,与时间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诗人提到,过去的人们对这座楼阁赞叹不已,但时间不会停留,它不会等待任何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时光和机会。
这首诗深沉而含蓄,通过对古老楼阁的描绘,表达了充满哲理的意味。它提醒人们去珍惜时间和机会,同时也表达了人类的力量和智慧是有限的,面对时间的流逝,我们无法抗拒。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深邃的思考,通过对楼阁的描绘,让人们对时间和生命产生思考。
zhāng yí lóu
张仪楼
chuán shì qín shí lóu, wēi wēi zhì jīn zài.
传是秦时楼,巍巍至今在。
lóu nán liǎng jiāng shuǐ, qiān gǔ zhǎng bù gǎi.
楼南两江水,千古长不改。
céng wén xī shí rén, suì yuè bù xiāng dài.
曾闻昔时人,岁月不相待。
岑参(约715-770年),唐代边塞诗人,南阳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1-2] 岑参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