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爱护有情如眼目,胡奴来供滤水囊。
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直指。
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爱护有情如眼目,胡奴来供滤水囊。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直指。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是宋代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探讨了人生和修行的主题,表达了对佛法的崇敬和对道德的追求。
译文:
佛光映照下,南山罗汉多,
八万细行消除尘劳。
珍爱有情众生,如同眼中的明珠,
胡人供奉滤水囊。
手中持着洁白的拂尘,带起一阵清风,
恭敬传达所听闻的佛法。
小心根魔子欲挑战,弓折箭尽皆消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以南山罗汉为题材,通过描绘罗汉的形象和修行之道,表达了作者对佛法的赞颂和对人生境界的崇高追求。诗中通过对佛光、罗汉、拂尘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和追求清净的心灵状态。
作者首先描述了南山罗汉的众多形象,凸显了佛教的弘大影响力和众生对罗汉的崇敬。接着,他提到八万细行,暗示修行的艰辛和对纷杂尘世的超越。诗中的"八万细行"可以理解为八万种众生,也可以理解为修行者要对一切微小琐碎的事物保持慈悲心态。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有情众生的珍爱与关怀,将其比喻为眼中的明珠,强调了慈悲与爱的重要性。胡人供奉滤水囊,指的是外来的异族人将供奉献给佛教的水汲取为喻,意味着众生对佛法的虔诚。
诗的后半部分,作者以手持白拂的形象,表达了自己恭敬敬仰佛法的心态。他将所闻佛法传达给人们,象征着他以身作则,将佛法引导给他人的愿望。
最后两句"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表达了修行者面临魔障和困境时的坚定和勇敢。即使面对困难,修行者也能以坚定的信仰和毅力战胜诱惑,化解魔障。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佛法的美好境界和修行者的追求,展现了黄庭坚对佛教的热爱和对人性的思考。通过对佛教符号的运用,他传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的理想和追求,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宁静和高尚的道德境界。
nán shān luó hàn zàn shí liù shǒu
南山罗汉赞十六首
fó guāng yǐng zhōng dà dù duō, bā wàn xì xíng miè chén láo.
佛光影中大杜多,八万细行灭尘劳。
ài hù yǒu qíng rú yǎn mù, hú nú lái gōng lǜ shuǐ náng.
爱护有情如眼目,胡奴来供滤水囊。
shǒu chí bái fú qǐ qīng fēng, fèng chí suǒ wén fú zhí zhǐ.
手持白拂起清风,奉持所闻佛直指。
xiǎo gēn mó zi yù héng gē, gōng zhé jiàn jìn jiē xiāo yǔn.
小根魔子欲横戈,弓折箭尽皆消霣。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