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教案大全 >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小学美术教案

薇糖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美术教案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美术教案10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学美术教案 篇1

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较多表现的是生活中找到的三角形及三角形的运用,如:船帆、三角形的地砖图案、北京故宫角楼、滑梯和埃及的金字塔等。通过学生观察和寻找周围的三角形,让他们发现生活中三角形的众多存在和作用,让学生能发现三角形的异同,比较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给人不同的感受:尖头向上的三角形显得稳定、坚硬;倒立的三角形给人危险和锐利的感觉。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物体可以用多种方法来表现,并尝试用一种方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启发学生说说、猜猜、看看和画画,让学生找到三角形,了解三角形并巳。画画三角形的物体。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寻找、发现和观察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发现它们的异同,体会不同三角形给人的不同感觉。

2、技能目标:引导学生用画、剪、撕、帖、折等多种手法来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热爱生活和积极创造生活美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难点

寻找、发现和观察三角形的物体,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能力。

采用不同的手法表现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添加细节组成有趣的画面进一步来美化生活。

教学课时:1课时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三角形生活用品或图片、三角形的作业纸、绳子。

学生准备:准备彩笔、彩纸、剪刀、胶水等工具材料。

教学过程

A.导入

a.教师提问:你们知道三角形是什么样的吗?

b.出示三角形的`纸片,教师补充三角形的特征。

c.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找一找生活中有趣的三角形物体,并且把它们表现出来。

B.新授

启发学生了解、寻找、观察三角形:

a.教师出示不同三角形形态的图片,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三角形。

和大师一起画三角形:米罗、毕加索。他们两个都是大画家。

b.为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教师带领他们来到操场开展活动:请学生们用身体的某个部位或和其他同学合作表现出不同形态的三角形,由此感受不同三角形给人产生的不同感觉。

c.在学校中、教室中寻找有趣的三角形:红领巾、三角尺…

d.欣赏课本中古今中外典型的三角形物体:建筑、玩具、设施等。让学生们更进一步地发现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及作用,从而产生表现三角形物体的欲望。

猜猜看:滑梯为什么要做成三角形呢?

引导学生观察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a.出示三角形物体,尝试用多种手法来表现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b.教师示范:在实物投影仪上画三角形。讨论:你们还有什么手法来表现三角形的物体呢?激发学生表现的兴趣。

c.出示图片:用多种手法表现的有趣的三角形物体:色彩画、剪贴画、线条画等。

d.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自己想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什么有趣的三角形物体。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们在三角形的作业纸上制作:剪贴或绘画等。

C.

小组合作,把三角形的作业“串”在绳上作彩旗,既展示作业又装饰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 篇2

一、课时:

二课时。

二、目标:

1、到商店去观察各种设计新颖的帽子,注意与影视作品、图书中的帽子相比较,分析它们的形状、色彩和图案的异同。

2、培养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造形概括能力,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作业。

4、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三、重点:

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作业。

四、难点:

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五、准备:

1、教师:欣赏作品、实物照片数件。

2、学生:准备好各种制作工具。

六、过程:

第一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欣赏、讨论。

1、书本上的设计制作有何特点?看后有何感想?给你什么启示?

2、如果让你设计,你该设计怎样的`?

1、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来设计?谈谈你的看法。

(三)分组讨论。

1、1——4人组成一组,把所带工具放一起,讨论如何利用这些工具?

2、试一试,还有更巧妙的方法吗?

3、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

4、观察、分析书本与示范的作品,感悟原理。

(四)学生作业。

1、制作形式、材料不限。

2、鼓励学生制作大胆,作品的巧妙构思、别出心裁。

3、走下位置,相互学习、相互切磋。

(五)巡回指导。

1、为一部分组出谋划策。

2、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作品。

(六)。

1、展示作品,并请小作者自由评说。

2、学生间相互欣赏作品。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二)交流。

1、就学生的半成品,让其解说自己的创意及成品将出现的效果。

2、鼓励学生用多种形式表现画面。

(三)继续上节课作业。

1、完成你设计的昆虫,加进自己的想象。

2、表现帽子的角度、材料、方法别具一格。

(四)巡回指导。

1、面观察学生作业。

2、运用自己已学过的各种方法,来完成作业。

3、鼓励学生创作出与众不同的、精彩的作品。

(五)。

1、以小组为单位发表作品的设计意图。

2、展评学生作品,自己和他人的作品。

小学美术教案 篇3

【教材分析】

参观券的产生是随着社会文明、文化生活不断提高、旅游市场日渐升温而迅速发展,尤其是其中的设计理念和印刷水平也随着科技的进步、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我国的参观券种类繁多,其中蕴含了深厚的政治、历史、文化、艺术等多领域、多学科的知识。本课在带领学生欣赏和观察参观券的前提下,了解生活中票券设计的基本要素、方法和规律。通过文字的排列和图案设计,以学习设计参观券方法,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通过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的想象和创造,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来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加强情感态度、认知态度等的引导,并将美术和生活紧密的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找原型,并沿着生活的轨迹充分的发挥想象,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让学生喜欢美术课堂。课中设计运用了话剧表演,营造了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的氛围,引导学生观察、猜想,验证、操作、交流等活动,发展的学生的创新意识,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参观券的组成。主体图案的多种表现形式:摄影、绘画、电脑组合、文字的主次、大小、字体的变化、统一、色彩的主、辅、主劵、副劵、存根的比例,票面的纵横等。

2。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展览,设计实用,美观,新颖的参观劵。

3。通过本课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设计在方便生活,服务生活,美化生活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了解参观劵的组成及表现形式,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设计,制作精美的参观劵。

【教学难点】

设计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使用功能的完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课前准备。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今天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新引进一批动物,喜欢动物的小朋友们急急忙忙的跑过来观看,下面请看学生表演并思考:为什么工作人员让那位女同学进而没让这位男同学进呢?

学生回答:因为这位男同学没带门票。

由此揭出课题。门票也叫参观券。教师总结:参观券是参观展览、观看演出、比赛或游览名胜古迹时,用来表示已付参观费的凭证和留作纪念的卡片。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设计参观券。

板书课题:参观券的设计。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兴趣的源泉在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丰富性。”本课从一开始通过话剧表演,让学生很容易投入到创设的情景中,深刻体会到参观券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想更深层次的了解参观券的兴趣。

三、课中研讨、体验探究。

课件上出示同学们课前准备的参观券,分组研究回答相关问题:

一组:参观券由哪几部分组成?

二组:参观券的图案有哪些形式?

三组:参观券的文字由哪些特点?

四组: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的凭证以外,还有哪些用途?

四个小组比赛看那个小组观察的最仔细,回答的最全面。学生可结合课本中对参观券进行分析、讨论和总结。请各小组派代表起来汇报:

一组:参观券的组成

参观券主要是以图案为主,再配上必要的文字而构成。

二组:图案是指参观券的图案纹样,其内容一般是供参观的内容或景点,具有纪念意义。

三组:文字主要由地点、名称、票价等组成,字体可采用美术字、行书、隶书、篆书等。

四组:参观券的色彩

颜色鲜艳,对比强烈(课件演示)。

参观券的色彩,图案设计要协调,不影响主要文字。

各小组的观察的都很仔细,回答的都很全面,同学们掌声鼓励一下自己,你们都很棒。课件演示各种各样的参观券让学生欣赏,通过各小组的汇报,体会到票面的图案、文字、色彩设计与参观内容是紧密结合的。

设计意图:通过综合学习和探究学习,引导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探究与发现,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小组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潜能,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学生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能力。请学生起来汇报,培养学生归纳、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提升设计理念

老师问:同学们想一想参观券除了作为入场券的凭证外,还有哪些作用呢?(学生讨论)

1.使用价值(是一种参观旅游的凭证)

2.收藏价值(是景点的名片、知识的卡片、历史照片。在我国夏朝就有了,明代有了正式的旅游门券。)教师问:既然参观券除了作为入门凭证外,还有收藏、欣赏、宣传广告的作用,那么在设计时又该如何创新和突破呢?请同学们大胆想象,提出好的'建议和设计思路?(学生讨论)

生1:文字方面要具有宣传性,为旅游、参观者提供更大便利,如联系电话、乘车路线、提示等。

生2:印刷要更精美、清晰度要更高、选用材料要更贴切。

生3:参观券的发行要更灵活多样,如春、夏、秋、冬四季选用不同色彩的底色,节日参观券要更加突出喜庆气氛。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特别重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积极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创新精神的学习环境,通过思考、讨论、对话等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创作活动中,创造性地运用美术语言。学生对参观券的用途进行探究交流,引导学生挖掘知识的意识,培养学生欣赏感知能力,提升设计理念,拓宽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五、学生作业

提出作业:为自己喜欢的公园或博物馆设计一张参观券。

作业要求:

1.主题明确。

2.主题图案充满主券,引人注意。

3.参观券的名称色彩醒目(一般用强烈对比方法进行主题与背景的色彩设计)。

出示几张范画粘于黑板,供学生设计时参考。

教师巡回指导,对设计得较好的同学及时提出表扬并展示其作业。

六、展示评价作业,总结全课。

学生把作品汇总在一起,固定在4开纸上,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在黑板上。每一小组派一代表评价其他小组的作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先自评,再进行互评,可以比造型,比色彩,比谁的最有个性,谁的最漂亮。

2.提出修改意见

3.谈感受和收获

设计意图:评价标准要体现多维性和多级性,适应不同个性和能力的学生的美术学习状况,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鼓励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和能力。学生动手实践,自由创作,培养学生设计制作能力。开展互动式参观、交流,增强学生对创作的自信心与评价能力,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力。

通过学习本课让我们知道了参观券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希望同学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留意身边的参观券,养成收藏的好习惯。

教后反思:

本课是一节“设计·应用”课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基本了解参观券的一般知识、特征,并掌握有关设计知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艺术创新能力,扩展审美情趣。我在课前布置学生收集参观券,通过观察、比较、借鉴,帮助学生解决图案、文字、色彩的协调统一。由于学生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老师有的放失的引导,学生对参观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都迫不及待的投入到参观券的制作中,作品质量还挺高,部分学生作品较有创意。“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课的美术活动中再次得到验证。再好的课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不足之处是有些学生作品受书上作品形式影响较大,有明显的相同之处,缺少创新。

小学美术教案 篇4

一、组织教学:稳定同学情绪。

二、 引导阶段:

1、启发谈话:

出示杯子,问:它是什么?用来做什么的?你喜欢哪个?为什么?

通过设计的杯子受到了同学们的喜欢,鼓励同学设计来送给老师。

板书:杯子的设计

2、想更进一步的了解杯子,现在随老师一起到博物馆中欣赏一下不同时代的古董杯子。

3、课件出示:你最喜欢哪个杯子,为什么?(引导观察花纹、色彩、造型、材质)

4、小结:这些古董杯子刚开始只是为了生活方便而设计,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的提高,对杯子的设计也越来越精美,充沛显示出古人先进的设计水平。

5、现在我们每天都要用到杯子,谁来说说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杯子?

6、现在就随老师一起开开眼,欣赏现代设计师们设计出的杯子作品。

7、课件出示各种杯子:你最喜欢哪个作品,并根据提示说说为什么? (师根据同学回答引导)

1)杯子的形状,你有什么发现?

2)杯子的盖子,你有什么发现?

3)杯子的把子,你有什么发现?

8、小结:这些杯子都很美观,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我们的`生活中也有许多杯子,样子一般,却仍为许多人喜爱。

(课件 出示课本上的手指形异形杯,问这个杯子的侧面弯弯曲曲的,有什么作用?)

9、同学观察书中的同学作品,说出自身喜欢的作品,并且说说理由。

小结:可以不同人的需要进行设计。

10、出示由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联想到的杯子图。

闭上眼睛,想想你眼前浮现出来的东西,能联想出杯子来吗?或者你平时用杯子时有什么不方便的,可以趁现在表达出来。

二、同学作业。

我看大家都已经跃跃欲试了,那就动起手来设计一个造型独特、功能方便的杯子吧。

提示设计步骤:设计外形-----涂上颜色-----写上设计意图。

三、 师生评价。

褒扬有创新的同学作业。

将作品粘于黑板之上,同学之间互相欣赏各自的杯子作品,并向同学介绍制作的杯子的特殊功能。并鼓励同学写上广告词加以宣传。

四、拓展

同学们,我们的衣食住行,无一不与设计有关。瞧,小到一块橡皮,大到园林景观,建筑都渗透了设计师高超的设计水平。你们再找找,找找生活中还有哪些东西像杯子这样具有设计意识的?只要我们善于寻找、发现、欣赏、尝试,相信未来在我们中间也会诞生水平高超的设计者。

小学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通过做电视、画电视、演电视,来培养学生的美术综合素质和能力,让他们在动手、动脑、娱乐的同时各种能力也得到发展。

  教学重点:绘制电视内容。

教学难点:设计、勾画演电视的内容。

  教具准备:纸盒、纸、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

一、观察实物,揭示课题。

组织教学:师生互相问好;请学生按常规坐好。

二、讲授新课

l、认识冷色。蓝色、青、偏蓝的绿是冰雪。夜晚、植物、湖水、海洋的额色,给人宁静。寂寞(没有声音、清静)、寒冷的感觉我仍称这类颜色为冷色。

2、介绍海洋:(看地图或地球仪)我们生活的地球,面积最大的是蓝色,这里是广阔的海。在这蓝色量界的下面,到处生活着丰富的动物、植物,它们美丽、奇特。请看录像片《海中生物》(或看课本第12页)。我国就有很长的海岸线,生活着近20xx种鱼类。让我们想象并描绘一下《海底世界》。如果能潜入海底看看各种生物,将看到什么景象呢?如同进入一个梦幻世界:海水闪烁着朦陇的蓝光,成群的小鱼和慢悠悠的大鱼游来游去,温柔美丽的色和凶猛怪诞的鱼在水中共存。海底有地壳裂缝,有乎坦的沙滩,生长着美丽的珊瑚、硕长的海草、海菜,飘动着游离的海藻。我们认识的螃蟹贻贝、龟等动物上下出没,也有从未见过的怪物,活像陆地上的蒲公英。

3.演示;用基本形—圆、半圆、椭圆、半椭回、方、三角、梯形、扇形等,想象组合海中生物的形态。

三、学生作画:

1、定位构图。用铅笔轻轻画出海中生物的基本形,用基本形组织画面,表现出幻想的海底物象。

2、画具体形象用单色彩笔将基本形勾画成具体形象。再用点、直线、曲线、折线、不规则的线添画海中生物身上的花纹。形象的描画富有任意性和稚招感,让学生无拘束地抒发自己的天真和质朴。

四、这一课,我设计了玩游戏、看电视、猜电视、做电视、演电视这五个环节。

一、玩游戏

1·小朋友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为大家准备了一个很特别的故事。你看它就藏在这几幅图片里面。可是它们的顺序乱了,我们来把它们重新排一排,好吗?

2、指名排列图片顺序。教师根据回答把图片贴入事先准备好的长纸带上。

3、随机点拨:原来每张图片都是故事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把它按先后顺序排列好了,看看象什么?(取出长纸带)

4、学生联系生活交流,教师点明这就是连环画。

设计意图:洛克说,儿童学习任何事情的最佳时机是他们兴致高,心里想做的时候。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这样的学习才会最主动、最有效。此环节教师遵循该原则,通过排一排贴一贴看一看来诱发学生的天赋的好奇心,在具体形象的操作中初步了解连环画的含义及表现形式。

二、看电视

1、这一组连环画讲了什么故事呢?

2、指名讲述,教师跟着讲述与学生演电视。

3、学生交流感受。教师随机点拨揭题:演电视。

设计意图:什么是演电视?在这里教师一改以往告诉式填鸭式教学,通过师生合作演电视来营造吸引学生的情景,架设好学生亲身感悟与学习新知之间的'桥梁,水到渠成的揭开了演电视的课题。

三、猜电视

1、一边看一边演的故事肯定很精彩,你想来试试吗?老师给每小组准备了一个电视机,人人都有机会。演完后允许你们拆开奇妙的电视机,看看它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电视,探究电视的组成。

3、大堂交流,教师先板书:电视机壳、连环画片子,然后小结演示:当机壳和片子大小适合时,把片子插入机壳,通过机壳上的窗口我们就能上演自己的连环画片子,看起来真过瘾啊。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整体上感知电视机的组成部分,为制作服务。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学生对所学知识有兴趣的重要条件。所以此处设计了演演拆拆拼拼的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自主学习积极感悟,从而促进对电视机认知的发展。

四、做电视

1、创设情境:小朋友们真聪明,电视机家族很想请你们去作客。

2、(实物演示)看。主人来迎接我们了,第一位是谁呢?出示信封做的机壳,你们认识它吗?

学生交流,根据交流展示机壳制作过程--画框、挖空、剪口、装饰。第二位出现了,出示纸盒机壳,你们认识吗?第三位呢?(出示动物形的机壳)第四位瓶子机壳。

3、小朋友,还有哪些材料也可以作机壳呢?指名交流。

4、小结:机壳世界真是多种多样,虽然制作方法都是画框挖空剪口装饰。但是制作的材料形状可以完全不同。

5、那我们就用这些不同的机壳也来为大家演电视好吗?

6、小组上台演(适当指导演电视),其余观看。(信封的片子横向抽拉、纸盒的片子是实物、动物的片子纵向抽拉)

7、引导学生发现片子也有不同的展示方式。

8、猜猜瓶子机壳的片子怎么表演连环画故事?小组讨论交流。

9、小结:小朋友,电视机家族欢迎我们和它们表演一个节目,(揭开儿歌),我们先来念一念:电视机呀电视机真稀奇,信封纸盒呀样样都有趣,挖挖剪剪打扮一下真美丽;连环画的片子抽抽拉拉,拉拉抽抽,方法都不同。大家靠在一起看演戏,看演戏。(先指名念,再配上动作念,最后加上欢快的音乐集体表演。)

10、做做电视机:电视机家族还在不断发展,你们能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它们做一个自己喜欢的电视机成员吗?

11、提出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

设计意图:此处设计采用了以下方法,第一,欣赏。目的是通过它使美术课堂摆脱纯粹学习技能的理性怪圈,让学生在形神具备的范作前感受了解生活中存在的美妙,培养审美情趣。第二,合作。现代德育的一个很重要方面就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对精神。美术课堂上的一些探讨研究性实践活动的开展为此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另外,通过合作给学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学习上的进取心,也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培养其创新意识和能力。第三,综合。合美术、音乐、表演等于一体,综合多学科特点,使学生轻松愉快的高质量的多元化的生活在课堂里。

五、演电视

1、明确表演要求,开展比赛。

2、学生准备演电视。

3、表演评比。

4、联系生活谈谈还可以怎么表演?表演些什么内容?(比如:演给亲戚朋友看,开展班队活动表演身边的好题材,晨会课播演新闻,课后把它当游戏等)

5、祝愿学生在生活中快乐。

设计意图:突出演,提供学生展示才能的机会,让学生树立自信发展个性,陶冶情操热爱生活。

小学美术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一)综合分析

本课与第三课构成一个单元:水墨游戏。水墨游戏贯穿于小学美术低中高三个阶段,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内容是在前两次学习基础上的安排,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笔墨体验,所以本课水墨游戏相对提高笔墨要求。但是这并不等于要上成纯粹的技法课,要在水墨游戏中尝试、体验,得出一点笔墨技法。

不同于以前,本课题《水墨游戏》后还缀以“山水”二字。但它不同于山水画教学,更不同于专业的山水创作。大可信手涂来,或峰、或岭、或云、或谷、或石、或木,随意表现一颗幼稚的心对山水的新奇感知。

本课教材选取了两位著名山水画家石涛、傅抱石的作品各一幅,要引导学生欣赏它们都各自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山水,水墨表现大异其趣,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创新,是另一种境界的水墨游戏。教材中还选取了若干幅儿童水墨山水,画面显得舒展、自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水墨游戏中对山水的笔墨表现感兴趣并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难点是在水墨游戏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能完成一幅比较满意的水墨山水习作。

(二)教学目标

①观察或回忆看过的山山水水,以树木、山石、水流、人家等为素材,画一幅山水画。

②注意点、线和墨块、色块的合理运用,培养对水墨画的兴趣。

③通过体验,发表对水墨山水作品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准备:

1、笔、墨、纸、调色盒、颜料、盛水盒。

2、山水图片。

●教学策略:

从真正的水墨游戏开始(自由画心中的.一座山或一片云或一棵树),引入对水墨名作的欣赏,理解水墨游戏的最高境界。了解笔墨变化规律,着重摸索水墨表现技法,不怕失败,鼓励创新。

●注意事项:

水墨游戏不等于让学生凭空涂抹,要先视图资料,让学生眼中有山,心中有山,才能启发他们笔下摸索出不同笔墨的山。

●作业过程:

先尝试笔墨变化,再进行水墨习作。

●课后拓展:

留意不同场合所见到的水墨画,仔细揣摩笔墨技法:画家是通过什么笔墨来表现不同特点的山水的。

三、学习建议:

●能否在水墨游戏中表现出对传统绘画材料和方法的兴趣。

●能否完成一幅水墨山水作业。

●能否对别人的、自己的水墨作业发表见解。

小学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运用彩泥和小棒等材料,搭建立体形构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重点:掌握利用线材搭建立体形的组合方法。

教学难点:构成式样美→观有创意。

教学过程:

一、看图讲故事导入新课。

1、看图(1):人们为了便于认识和研究星星,用线将星座里的星星联起来,是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如我们在图片中看到的点联成线后的狮子座、大熊座等。

2、看图(2):比利时的原子球博物馆简介:

这个馆是由12个球形建筑物连接而成,设计独特。

3、揭示课题。

二、学生自学尝试搭建简单的立体形。

分别由两位学生上台来用泥球、牙签组构三角锥体、正方体。

三、教师示范,师生交流制作步骤。

1、准备统一的.“点”和足够的“线”。

(搓出大小统一的泥球多个)

2、在垫板上组合平面形。

3、在平面形的基础上朝纵向、横向添加发展。(板书:平面形→简单的立体形→复杂的立体形)

四、利用制作成品和图启发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使其作品构成样时更丰富。

1、简单的几何形体与复杂的立体形比较。

2、图利启发:如线的平行排列,同一点上线成发射状排出等。

3、教材中学生作品的欣赏与启发。

五、提出作业要求,学生做做玩玩,教师辅导。

作业要求:运用彩泥和小棍,搭建出一种有趣的立体形。

六、作业展评,课堂。

小学美术教案 篇8

教学目的:1、学习用纸带进行穿编,编织成各种物品2、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

教学重点:如何用彩带编织成各种物品

教学难点:彩带编织的.穿插

教具准备:编织工艺品彩条电教资料

学具准备:彩色纸条,(旧挂历纸.广告纸.各种彩条)

教学过程:

一、欣赏各种编织工艺品(实物与电教结合)

1.编织的材料:藤.竹.纸.塑料.铁.草芒.木片.毛

2.编织工艺应用:实用.装饰.摆设

二.欣赏少数民族.编织的工艺品

三、出示教师编织的工艺品.1平面2立体

四、介绍简单的编织方法:

1.纸条经纬穿插一上一下

2.不同颜色彩条的搭配形成不同图案

3.图案的组织

五、立体纸带的偏织,结合课文技巧图例

1.先编织底部

2.放入形状物体,向四边往上编织

3.收尾及绑带

4.完成

5.回一,先编织底部,两头合拢,便成船形

六、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所带材料,编织成各种物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大胆创新

七、学生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注意刀具的安全使用,保持教室整洁)

八、展示学生作品,学生互相交流

九、教室

小学美术教案 篇9

教学内容:第4课 真情对印(活动二)

教学目的:(1)寻找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形,感受对称在生活各个领域中的应用,体会其特点。

(2)在学习活动中掌握相关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耐心的工作习惯,发展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想象、创造思维。

教学过程:

一、欣赏感受

每当办喜事和过盛大节日时,同学们往往看到窗户上贴有剪纸窗花,还记得它们是什么样子的.吗?

二、掌握规律和方法

1.欣赏中理解对称纹样:

(1)老师这有一些窗花作品,仔细欣赏,看看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什么叫对称纹样?相同的纹样,围绕中心向四面重复展现,或在中心线两侧出现相同的纹样,这就是对称。)

(2)教师再出示一组相同的剪法,因折法不同旱现出不同样式的剪纸团花作品,提问:这一组作品又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剪纸团花因折叠的层数不同而呈现出对称面的多少变化。)

2.领会制作步骤和方法:

(1)折。用正方形的色纸,折叠时要对齐、抹平。

(不同的折法影响着剪出的团花的对称面,教师可出示多种折叠示意图让学生尝试。)

(2)设计纹样。团花的外形大致要偏圆.内部纹样要做到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3)剪。剪弧线时,纸的转动与剪刀的移动要紧密配合,做到剪痕流畅、干净。

(4)展开。展开抹平,最好隔纸压抹。

(5)贴。

三、自主表现

1.学生自行设计、制作,可4~6人一组,组内每人设计的纹样最好不同,每组的剪纸纹样贴在同一张纸上。

2.教师巡视指导。

四、迁移

1.作业展示、讲评。

2.迁移:

(1)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对称现象数不胜数,对称的形式也多种多样。人也具有独一无二的对称美,所以人们又往往以是否符合“对称性”去审视大自然,并且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具有“对称性”美的艺术品,不仅在服饰、雕塑和建筑物、绘画等中采用了对称式的结构方法。而且在音乐和文学之中,也运用了这种方法,你能根据你的理解举例说说吗?

(2)在你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你准备运用“对称”

这一结构方法吗?

(3)同学们,对称有许多的优点,但它也有它的不足,如有时会显得呆板、静止、缺少变化,对称的景物司空见惯了,给人的视觉刺激不强烈。大家在以后的美术课学习中还可以继续领悟其他的结构方法。

小学美术教案 篇10

课 题:布贴 风景

课 时:2课时

课业类型:工艺制作课

教学目的: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

1. 检查学具准备情况

2. 稳定学生情绪

(二) 复习旧课,引入新课

1、 提问:布贴画和一般的绘画有什么不一样?

答:布贴画是工艺品,但它们都是艺术品,布贴画有一种简洁、概括的美感。

2. 导语:布贴画不仅可以表现人物画,还可以表现祖国,家乡的许多美丽风景。

(三) 讲授新课

1. 出示范画 ① ②

2. 引导学生分析,欣赏范画。

问:①画面表现了什么内容?

答:祖国、家乡的美丽风景

问:②这些画面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这些画面运用了不的的颜色、质地的布料,表现了不同的景物

小结:使学生从中了解、分析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美感及学习兴趣,并对表现手法做一步了解。

3. 出示风景图片。讲解风景中的.三景及色度。

近、中、远三景,由于层次的不同,其色度也不一样,在布料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他们的差别,如近中景的树林,要选择前绿、深绿色的布块,远山要挑选浅灰色的布块,近景要强烈,而远景要浅淡

小结:使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更好的进行选择

第二节

教学反思:通过布贴风景画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教育,同时培养学生进一步认识布贴画的美感

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布贴风景画的工艺激发知识,比感受简洁、概括、粗犷的形式没感。

教学难点:布贴风景画的制作方法

学具准备:各种质地不同的布料、剪刀、浆糊,风景图片

教具准备:范步骤图、彩色布、剪刀、浆糊、风景图画片。

作业要求: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一) 讲解制作过程(板演):

(1) 构图:确定要表现的风景内容。

(2) 画草稿(有主景、有背景)

(3) 根据画面要表现的景物,选择布料的颜色、质地

(4) 按照风景的远近层次进行粘贴

次序:远景——中景――近景

(二) 布置作业

1. 作业内容:用不同质地、颜色的布料。粘贴一幅风景画

2. 幻灯出示3-4幅风景画图稿,供学生参考

(三) 学生做作业,老师巡回指导,发现问题,个别指导

(四) 小结:选择有意境,巧用布料的作业进行平讲

小学美术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