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

|唁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

别林斯基公正地称(哈姆莱特》是戏剧诗人之王灿烂王冠上面的“一颗最光辉的金刚钻”。的确,《哈姆莱特》体现了作者高度的创作才察和囊括一切的聪慧,是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地位最高的一部,他以十二世纪丹麦历史故事为基本轮廓,以点石成金的手法加以发展和充实,创造出许多有血有肉、声情并茂、栩栩如生、千姿百态的人物形象和现实主义舞台奇迹。情节曲折跌宕、思想深邃细密、激 情感人肺腑。而主人公哈姆莱特身上则凝聚了时代特征及悲剧性内涵,是莎士比亚典型塑造的最高成就。

莎士比亚笔下的哈姆莱特是伊丽莎白时代具有人文主义思想的高尚青年的典型,他勇敢、慷慨、有学识、能言善谑、举止风稚、兴趣高尚、爱好音乐和戏剧、对人类前途充满信心,是深受人民爱戴的能文能武的青年。在面临危险挑战的情况下,他的头脑敏捷睿智、思想活跃复杂。作品里奥菲利亚眼中的他,具有“朝廷人士的眼睛、学者的辨舌、军人的利剑”是“国家的期望和花朵、风流时尚的镜子、文雅的典范、举世瞩目的中心”(三幕一场)。总之,哈姆莱特是天才的艺术家深刻而周到的手笔所雕塑的一个真正的人。然而作为典型塑造的最高成就的哈姆莱特,他的性格又是多重的、复杂的,他究竟坚强还是软弱;是勇敢无畏、热情奔放的,还是延宕、优郁的;不能简单的一言以蔽之。

关于哈姆莱特的性格,莎士比亚是把他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具体的情节环境中来加以刻画的。戏剧一开场,他便被置人尖锐的冲突之中。留学普鲁士威登堡的丹麦王子大学生哈姆莱特突然接到父王暴死、叔叔匆忙继位并娶了他的新寡母亲(送葬时的鞋子还没有破旧)的消息,开始动摇了他对人性善良的信心。(“脆弱呵,你的名子叫女人!”)因此,他第一次出现在我们面前的形象就是心情沉重而优郁的。正在这时,父亲的鬼魂告诉了他叔父杀兄、篡位、夺嫂等逆不道的真-相并伤他复仇的任务。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替父报仇只是一种个人行动;但在王室之中,新王的拭兄娶嫂和王子的为父复仇,便都蒙上了社会政治色彩。父仇必报、邪-恶必除,“时代”必须“重新整好”,这便是哈姆莱特所面临的重大任务。任务要求行动,对于兼具学者和军人特点的哈姆莱特来说,他一方面毅然担负起这样的任务并采取了相应的行动,另一方面却必须弄清楚一系列问题:鬼魂所言是否是真,行动是否合乎正义等。同时,面对着这样一个败坏伦常、嗜杀贪淫、万恶不赦的强大的奸恶对手,他也感到复仇任务的艰巨。于是他在郁闷优伤的同时,为了获得克劳迪斯罪行的全然人间现实的证据,趁势装疯,借此抒发内心的愤做,也好骗过对他心存戒备的对方的耳目。通过“戏中戏”,新王的惊惶不安暴露了心虚,证实了奸王的罪行,但哈姆莱特为了寻找适当的时机,却误杀了波洛涅斯替自己招致被放逐的命运,奸王设计将哈姆莱特送往英国,企图借刀杀人,结果导致哈姆莱特推迟了复仇的任务。在哈姆莱特的心目中,他的父亲不但是“父亲”和“丹麦的统治者”,而且首先是一个“人”,是一个堂堂男子,体现了人所有的一切美德。父亲的被害,意味着人的被毁灭。他被父亲遭受逆伦惨恶的杀身之祸的消息震惊了,他感到世界如同“一个荒芜不治的花园,长满了恶毒的芬草”、“世界是一所很大的牢狱”、“丹麦是其中最坏的一间”,他一再控诉“这是一个颠倒混乱的时代”,而他则要负起“重整乾坤”的责任。正如我们看到的,“哈姆莱特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为个人的—为死去的父亲报仇;另一个是为大众的—重整乾坤。个人的目的容易实现,但第二个目标却很难实现。”①正是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哈姆莱特在复仇的过程中,时常感到压抑,经常处于痛苦和犹豫不决的状态之中。但我们不能就此认为哈姆莱特的性格象以往传统的评价所言从根本上仅仅是软弱的、延宕的,他之所以迟疑,除了客观上对手势力的强大外,更因为他思想深邃,看到了在个人的责任后面有着另一种社会的责任,而他却

不知道完成这一重大责任的途径,吏确切地说是他在积极寻找而暂无出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使那个时代的人文主义者看到了自身的软弱,产生了深深的痛苦。但这种痛苦和优郁恰恰又是哈姆莱特追求真理、不满现实,头脑清醒和觉醒的表现。“哈姆莱特的悲剧感受,源于一个诚实人对邪-恶和人生灾祸的憎恨之情,这是替全人类的苦难所发出的惨叫,这是心灵的呼喊,他的心灵不能容忍生活变成地狱,人们道德沦丧。”②尽管为了复仇,哈姆莱特舍弃爱情,几经磨难(被遗英国奸王设计想用毒剑和鸿酒置他于死地等等),理想幻灭使他精神极度的苦楚和愤愈,但他终于在临死之前实现了复仇的愿望。如果对于个人不幸的“痛切敏感”和“全然不敏”同样产生悲枪的话,那么莎士比亚正是用奥菲利娅“全然不敏”的真疯与哈姆莱特“痛切敏感”的佯狂,来生动展现主人公不向邪-恶屈服、积极行动的决心的。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那段著名的哲理性独白“生存还是毁灭”是整个悲剧的核心,同时也是我们理解主人公典型形象的思想和行动的复杂性的重要一环。通过这段独白我们可以看到客观上对手的强大和任务的艰巨,主观上对鬼魂的疑虑和手段上的选择,都使他们不得不慎行其事、一步步妥善安排。一方面他急于完成复仇的任务;另一方面又缺乏必胜的信念,这一切构成了他性格的复杂性。在独白的开头,哈姆莱特问自己“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③是对邪-恶忍气吞声还是奋起反抗:逃避斗争,不沾染生活的脏污而退出人生;还是投身“无边的苦恼”以反抗邪-恶,这是哈姆莱特面临和要解决的问题。哈姆莱特的性格决定了他是不可能默然忍受和漠然旁观的。但是,挺身反抗无涯的苦难是无益的,这意味着自取灭亡。他看到了“人世的鞭挞和嘲弄、压迫者的凌-辱、傲慢者的冷眼、被轻蔑的爱情的惨痛、法律的迁延、官吏的横暴和费尽辛勤所换来的小人的鄙视”(第三幕第一场)。哈姆莱特精神烦恼、心灵苦闷,是他对邪-恶生活清醒认识的结果。尽管在复仇的过程中哈姆莱特表现出怀疑、动摇、意志薄弱,但这并非他的天性别林斯基正确断言说:“从天性上说,哈姆莱特是一个强有力的人,他的愤怒的讽刺,他的一刹那的感情暴发。他和母亲谈话时的充满热情的狂暴议论,对叔父的傲慢和蔑视和无法掩盖的憎恶。——这一切证明他精力充沛,灵魂伟大。”哈姆莱特时而表现的精神软弱,是理想与现实不相和谐以及由此导致的性格分-裂的必然结果,并不

是天性造成的。同时,他并不满足于自己的沉思,反之,使他激动的思想令他感到苦闷,因为填密的思虑使他不能马上行动。他经常振作起全部心灵的力最为反抗本人的软弱而斗争。可见,王子的自我责备,并不是思想薄弱的表现,而是他正视自己,无情地鞭策自己,不容许自己逃避复仇的责任。哈姆莱特不仅长于思考,也不短于行动。事实上,他是全剧中最积极和主动的行动者。他的烦恼和失望、矛盾和仿徨,正是莎士比亚时代人文主义者的缩影,具有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共同面貌和时代特征,同时也带有鲜明的个性。

众所周知,《哈姆莱特》所演绎出来的是一幕高于社会平均道德水平的理想破灭的悲剧。莎士比亚的现实主义艺术的力量,正在于他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式人物,放在尖锐的社会冲突之中。因而他们的命运和结局才能产生震撼人心的戏剧效果。哈姆莱特对人的品质怀有无限美好的理想,因而理想破灭后也就无比的失望,性格具有多样性和变化性,这一点从人物的对照中可揭示。首先是哈姆莱特同克劳狄斯的对比,克劳狄斯阴险奸诈、毫无人性、笑里藏刀,善于笼络臣僚,是一个很难对付的卑鄙奸贼。同这样狡猾的敌人进行斗争,显出了哈姆莱特复仇任务的艰巨。(但哈姆莱特从一出场,他对克劳狄斯的无限蔑视和憎恨溢于言表,使克劳迪斯狼狈惊恐,惶惶不安,进而对他心存疑忌。)于是他只好“装疯”、安排“戏中戏”,拖延了复仇的行动。其次是哈姆莱特同霍拉旭、雷欧提斯、小福丁布拉斯等人性格上的对比。霍拉旭是一个性格“始终一贯、遭受一切而不受半点伤痛,无论受命运的打击或是照拂都能处于泰然”的人(第三幕第二场),他没有肩负起不共戴天的复仇任务,自然不会有哈姆莱特那样激烈的内心斗争。但哈姆莱特所钦佩和缺少的又正是他身上的淡漠冷静。另一方面,同是为父报仇,雷欧提斯变显得简单鲁莽,只问目的,不择手段,不顾后果,他只有为贵族的荣誉而进行血腥复仇的个人恩怨,缺乏哈姆莱特的深思熟虑及扭转乾坤的大志。而小福丁布拉斯为了夺去父王失去的国土,扩军备战,准备兴兵复仇,在个人私怨上似乎也带上了一点国家兴亡的色彩、但却禁不住叔王的一顿训斥,轻易放弃了复仇的打算,转而给自己提出了一个建立军功以恢复其父当年不智的挑战所失去的国土的任务。总之,他们都缺乏哈姆莱特性格的深沉、缺乏哈姆莱特身上潜在的激情,又没有哈姆莱特复仇时的坎坷:牺牲学业、放弃爱情、被人陷害等等。相形之下,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善于思考、长于内省、矛盾冲突之后的付诸行动的性格,更加

鲜明而突出了。另外剧中大段的内心独白,提示了人物的性格,表达出作者对现实、对人生的深刻认识和高度概括,可以说是友物的一种出声的思想。《哈姆莱特》第三幕第三场的最后,有哈姆莱特的一长段独白:这时,哈姆莱特正走在王后寝宫的路上,碰见克劳狄斯正跪在那儿祈祷。这是演戏之后,哈姆莱特肯定了国王的罪行,决心要行动,克劳狄斯也深感哈姆莱特的威胁,决心抢先一步把他送走,这是全剧扣人心弦的高-潮和转折点,“克劳狄斯独自在析祷,他的灵魂向着天”,正是哈姆莱特复仇的好机会,他完全可以凭着一时的冲动一剑刺死国王,但随之而来的对暴-力之情的苏醒阻止了他,放弃了这个难得的机会、哈姆莱特的大段独白说明了他当时的内心思想和情绪波动以及放弃这一时机的原因:正义的目的不应通过不义的手段去完成。如果此刻杀了国王,那就是对一个毫无自卫能力的人所进行的卑鄙的暗杀活动,那就同克劳狄斯干的勾当没有两样,应该等到国王在“干什么一点也没有得救希望的勾当的时刻,杀死他”。(对他来说,任务不单是向国王报杀父之仇,以谋杀对付谋杀,而在于“时代整个脱了节”,应当重整乾坤,一开始,复仇的任务就同反对邪-恶的斗争结合在一起。)通过这段独白,把他的内心斗争、自我矛盾、内容繁杂深远的沉思和疑虑等等强烈地集中凝聚在三十一句诗行之内。从而深刻、明白地表现主人公形象的一个重要特征:哈姆莱特的思想并不仅仅专注在对克劳狄斯的复仇上。相反,却深深思虑到各种带根本性的社会道德、行为意志、生存死亡等重大问题上。这本身就蕴含着悲剧性。莎士比亚清醒地认识到人类自身的种种弱点和缺陷,执着地探索着一条通向完美的途径,然 而他越是了解人、了解生活,就越是会在自己的探索中将一个个理想人物推向毁灭。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要真正全面正确地理解哈姆莱特的形象,还要从当时的时代背景、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作品深湛的思想蕴含出发。

莎士比亚时代的人文主义者摆脱了把人仅仅看成是上帝的驯服工具的中世纪意识,认识到了人的尊严。“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多么优美的仪表!多么文雅的举动!在行动上多么象一个天使!在智慧上多么象一个天神!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第二幕第二场),在作者的笔下,受了维登堡大学熏陶的哈姆莱特心性卓越高贵,思想新颖敏锐。他热爱荣誉、热爱国家、同情苦众、向往理想社会,他认为真正的伟大不是“轻举妄动”,

如果仅仅看到他身上的消极、优郁、向往死亡,那就抹杀了人物的时代特征和悲剧性内涵。

一方面,哈姆莱特是苦闷、优郁的。那些骇人听闻和不可思议的行为世事强烈地震撼着他的身心,周围世界的“醉生梦死”、“无聊、乏味”和冷淇无情使他难堪和厌恶,他从美丽幻想的云端,猛然跌进了丑恶现实的万丈深渊。正是由于哈姆莱特年青单纯、幻想过多,有高度的道德教感和热切向往一种理想的“人”与社会,而终于发现生活真-相那样黑暗,他才震惊到了绝望的地步,禁不住产生了强烈的幻灭感。对于人与“人性”、自己的生命以及人类生存的意义都产生了疑问,在孤独、悲苦中陷人了沉思和冥想,厌烦怅惘、悲观失望和不断的反省与自责,以至于拖延了复仇的计划;但另一方面,同时应看到哈姆莱特一直在挑着理性的灯笼寻找着大写的人,面对黑暗和邪-恶,他自愿承担双重的复仇大任。但任务的委实艰巨、严重以及社会历史的局限使他脱离人民,只知同不平现象进行个对个的斗争,导致他感到渺茫无力、孤立无援。他的犹豫、翻橱使他自责自恨和加倍的优伤。“生存还是毁灭”的独白中显露出他渴望死亡的心灵的无限悲苦。然而,重要的是,哈姆莱特并没有死,而是始终挣扎着、抗拒着、苦苦执著于肩负的责任。作品中我们可以时时着到闪现在他身上的决心和智慧的赤热的光彩。哈姆莱特这种绝望复杂的心情以及对事业的向往,显示了十六世纪英国甚至欧洲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特色,也是莎士比亚的化身。

总之,莎士比亚给中世纪一个残酷的血腥复仇传说故事投入了无比丰富的内容。对生与死、善与恶人的坚强和软弱、理性与正义为反对统治人世的邪-恶所进行的斗争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思素,“把为父报仇的任务一下子提升为整顿时代,替一切无辜受害者报仇雪恨的大任,尽管是幻想,却同样透露出他对封建复仇习俗的不自觉的否定,而所包含的矛盾,正是哈姆莱特艺术形象所具有的时代和阶级的烙印——即世袭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在那过渡时期的相互交杂和对抗。”④通过哈姆莱特形象,作者揭露和控诉了现实的黑暗,歌颂了哪怕有缺陷和弱点,仍在艰苦和失望中挣扎、抗-议,执着探求真理并为之而奋斗的正义之士及其坚持理想的崇高精神。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可以看到一切对哈姆莱特形象简单化、抽象化、片面性的理解,都是不切实际的。要充分领会哈姆莱特形象的思想内涵和人格魅力以及

悲剧所包涵的政治性。《哈姆莱特》的悲剧意义在于主人公具有崇高的理想和雄伟大志,企图通过个人的力量实现扭转乾坤或“整好时代”的理想,而这虚幻的理想,在当时是无法实现的。他的深刻的思想有行动的目的,现实又使他不能行动;池既想抓住复仇的时机,又放弃了难得的机会;深爱奥菲利亚,又对她极为严酷;企图寻求生命解脱又热切向往人生;厌恶丑恶的现实又心存留恋和向往;他的的内心煎熬和斗争、他的深沉精僻、充满哲理的内心独白、他的不断自责和机智的交锋、他的延宕动摇、犹豫不决、他的敏锐观察积极行动、他的时而充满强烈事业心和时而软弱无力的精神冲突等等都深刻体现了心灵无比伟大的悲剧主人公性格的多样性和形象内函的丰富性,以及对周围世界的透彻感受和无比憎恶。

[注释]

①③[苏]M.英洛佐夫:《莎士比亚传》,湖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6月第一版,第142页,第140页。

②阿尼克斯特:《莎士比亚的创柞》,山东教育出版社1985年8月第一版,第418页。

①《莎士比亚评论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9年版,第436页。

④孙家秀:《诊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中国戏剧出版社1988年5月北京第一版,第54页。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 [篇2]

1、老哈姆雷特——哈姆雷特之父

哈姆雷特的父亲,虽然只以鬼魂的身份出现过两三次,说过两三次话,却对哈姆雷特的思想变化极有影响,这对于戏剧情节的发展变化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对于哈姆雷特来说是理想君主,可是哈姆雷特一开始就着重强调了他是理想的“人”,作为斗士,他以英武闻名遐迩,他亡魂第一次出场时穿了盔甲,带了怒容,使霍拉旭想起了先王当年的英勇模样:先王当年就穿了这一副盔甲/同野心勃勃的挪威王进行了一场决斗/就带了这一副怒容,恨流判决裂/在冰天雪地中,痛击了波兰的雪车队。作为丈夫,他对待妻子,可以说是非常地温柔。哈姆雷特在剧中说:“对我的母亲又这样地恩爱,简直不容许天风吹痛了她的脸庞。”在最初就叫哈姆雷特不要伤及他的母亲。后来,到哈姆雷特把母亲骂得无地自容了,还要把谋杀罪将给她听时,怕她受不了折磨,还出现在哈姆雷特的面前,替她挡一挡驾,而也正是因为爱她之深,所以才骂她“堕落”到“吃人家垃圾”吧。

而这些,对于天真的哈姆雷特,也就产生了问题:他父亲既是理想君主,却为何这样无能,不但改善不了自己统治下的罪恶环境,反而自己都成了这种环境下的牺牲者了呢?

2、克劳狄斯——哈姆雷特的叔父

克劳狄斯简直就是社会罪恶的化身,用哈姆雷特的话说,他就是“戕害人性的毒疮”,他和哈姆雷特的父亲恰好是一个鲜明的对比,人家是“海庇亮”,他是“萨徒”,他淫嫂,杀兄,篡位,窃国,什么坏事一下子都做尽了。

他处处都是自私自利的。他对莱阿替斯说:“我爱你的父亲,我也爱自己。”可是当这位波乐纽斯第一名大臣为他服务到送了命,他都只想到为自己打算,连埋葬都没有好好埋葬他。莱阿替斯为他执行比剑阴谋,如果照预计把哈姆雷特暗算死了,自己安然无恙,那么该怎样收场呢?这个卤莽的青年没有问一问,许多故事中都有主谋人杀人灭口的范例,估计在克劳狄斯的一贯毒手下,前途也不可乐观。

尽管在他爱皇后乔特露德时,他好象是说了真话:“我的生命和灵魂都与她分不开/正像是星球的运行离不开轨道/我也寸步离她不了。”可是到紧要关头呢?皇后误饮毒酒,毒发倒下时,听到哈姆雷特追问:“王后怎么了?”克劳狄斯却只想到阴谋要败露,只顾到自己安危,欺瞒说;“她看见血就晕倒了。”他只爱他自己!

因此,他是个极端利己主义者,所以他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正是“谋害别人,反害了自己。”

3、波乐纽斯——丹麦第一御前大臣

这位“襄理国家”的重臣,两朝元老,对于克劳狄斯顺利和兄嫂结婚,把王位篡夺,有过功劳,所以相当得到新主的信任。他没有道德观念,只有功利主义,只有世故,充满了市侩气。他收集了说不完的格言拿来教训儿子,女儿。一切的处世哲学,经过他的处理,

就都变得不堪和庸俗。典型的有这么两句:“多听人意见,少对人发表意见/有批评都接受,自己的判断要保留。”而庸俗的趣味使他颠倒了道德价值,他一边赞同儿子“搞女人,逛窑子”,一边却又反对女儿和哈姆雷特交往,把他们春节的爱情当作是阔公子玩弄女性的花样,他为了讨好克劳狄斯,不顾女儿痛苦,还以为这一切是爱惜她。

波乐纽斯扮演的,不过是一个可笑又可气的小丑角色。他虽然没有在克劳狄斯和哈姆雷特的斗争中起多大作用,却在客观上给哈姆雷特添了不少麻烦,最后还以横死绊了对方一脚。

4、罗僧克兰兹和纪尔顿斯丹——帮忙的好手

如果说波乐纽斯只是个帮闲的角色的话,那么罗和纪则可以说是被克当作帮忙的“好手”的。当然他们也并没有起比波更大的作用。他们为了巴结克,就不惜出卖同学加好友的哈。只要看见克脸色一变,就虎借虎威,对王子也声色惧厉。这种人的命运,也只能被克玩弄死。

5、莱阿提斯——新贵族家庭的代表

作为新贵族家庭的下一代,莱显示了十足的贵族气。他在巴黎的繁华世界里,受一般贵公子的教育,主要过骑马,击剑,玩女人的冶游生活。他装腔作势,实际上他并不爱他的父亲,爱他的妹妹,他不但没有感情,而且没有思想,他只想到也只爱自己的面子,虚荣。

他不将道义,不求光明正大,他只讲卑鄙下流的暗算诡计。因此他只是一个极端个人主义者,为了达到个人目的,他不择手段,他运用冠冕堂皇的理由,利用人民,煽起暴-动,为他自己来推翻国王。恰好,克在这个关头找到一个得力的帮凶,给了哈致命的一击。

6、霍拉旭——哈姆雷特的患难之交

穷学生霍是哈的患难朋友,在罗和纪的对照之下,他更显得善良。哈因为自己容易激动,特别赏识他的稳重,称赞他“始终一贯”:“遭受一切而不受半点伤痛/无论受命运的打击或是照拂/你都能处之泰然,同样谢谢。”然而,他同时也就不是一个积极的社会战士,他是了解哈的,因此,他很合适地接受了哈临终教给他教育人民的任务。

7、乔特露德——哈姆雷特的母亲

乔不能算是一个坏女人,她只是不够坚强,主要是环境和性格决定了他的变化。他爱丈夫是真挚的,可是她抵抗不了克的诱-惑;她哭丈夫暴死也是真挚的,可是她不知道谋杀事件,所以她屈服了克,跟他结了婚。她一直是爱儿子的,比如在儿子杀死波时,替他骗克说哈疯了,所以误杀了老头儿,而且替哈说:“只消一会儿他就会安静下来的/就像耐性的母鸽子一巢抱出了/一对金黄的小雏儿。”

而她最后喝毒酒身亡的结果,看似偶然可是只要想想,她在克和哈之间所处的尴尬地位,那么她代儿子喝毒酒而死的可能性也就比较大了。

8、俄菲利亚——妇女中最伤心悲惨的女子

俄是一个纯洁的少女,可是也不够坚强,她太单纯了,她不了解周围社会问题的复杂。她是深爱着哈的。可是,她却无意中成为她的父兄反对哈的工具。她虽然也没起到太大的帮凶作用,然而她带给哈精神上的打击却是很大的。她是在父兄的封建压力之下教养起来的,她太单纯,太脆弱,所以等到灾祸接二连三地来了她就受不了了,丧失了理性,发了疯。

我们在剧本里看到哈的周围,除了这些人物(和他面对面过的)之外,还有或远或近的围绕着他的兵士,水手,跑码头戏子,掘坟人以及起义的平民。他们,直接或间接地,都烘托了哈姆雷特这个中心人物。

哈姆莱特个人形象分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