訨
复制訨字概述
〔訨〕字拼音是zhǐ部首是言,总笔画是11画。
〔訨〕字是左右结构
〔訨〕字仓颉码是YRYLM五笔是YHG四角号码是01610郑码是SII
〔訨〕字的UNICODE是8A28。十进制为35368,UTF-32:00008a28,UTF-8:E8 A8 A8。
訨的意思
訨
zhǐㄓˇ基本解释
①诈。
②揭发明人阴私。
訨的康熙字典
康熙字典原文
卷别 :正文・酉集上 部首:言部
武英殿刻本: 第2752頁,第5字
同文書局本: 第1150頁,第14字
標點整理本: 第1125頁,第13字
音《集韻》:渚市切,音止──訐也。
例又,人名。
《宋史・宗室表》:承節郎不訨。
音又,《玉篇》:諸是切,音紙──義同。
注解
〔訨〕字收录于《康熙字典》正文・酉集上,康熙部首是言部。
〔訨〕字拼音是zhǐ,左右结构,可拆字为訁、止。
〔訨〕字的汉语字典解释:㈠ [zhǐ] ⑴ 诈。⑵ 揭发明人阴私。
訨的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大徐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書之切頁碼第69頁,第15字續丁孫
詩
志也。从言寺聲。
古文詩省。
《说文解字系传》(小徐本)
卷别卷五反切式其反頁碼第195頁,第1行,第1字述
志也。從言寺聲。
反切………頁碼第195頁,第2行,第1字述
古文詩省。
《说文解字注》(段注本)
卷别卷三上反切書之切古音第一部頁碼第359頁,第1字許惟賢第161頁,第4字
志也。
段注《毛詩・序》曰:詩者,志之所之也。在心爲志。發言爲詩。按許不云志之所之。徑云志也者。序析言之。許渾言之也。所以多渾言之者,欲使人因屬以求別也。又《特牲》禮詩懷之注。詩猶承也。謂奉納之懷中。《內則》詩負之注。詩之言承也。按《正義》引《含神霧》云:詩,持也。假詩爲持。假持爲承。一部與六部合音冣近也。《上林賦》葴持。持音懲。
从言。寺聲。
段注書之切。一部。
古文詩省。
段注左从古文言。右从之,省寸。
白话解释
诗,是心志的流露。字形采用“言”作边旁,“寺”作声旁。“訨”,这是古文是“诗”的省略写法。
字形解说
此字始見於戰國文字。戰國文字從言、寺聲。篆文、隸書、楷書同。「詩」的本義為詩歌,因此從「言」表義;從「寺」聲沒有兼義的功能,依《說文》,「寺」的本義是官府廳堂,和「詩歌」無關。在六書中屬於形聲。
詩字的相关索引
# | 书籍 | 索引 |
---|---|---|
1 | 汲古閣本 | 第137頁,第15字 |
2 | 陳昌治本 | 第195頁,第4字 |
3 | 黃侃手批 | 第158頁 |
4 | 說文校箋 | 第93頁,第10字 |
5 | 說文考正 | 第88頁,第16字 |
6 | 說文今釋 | 第306頁,第2字 |
7 | 說文約注 | 第527頁,第2字 |
8 | 說文探原 | 第1259頁,第1字 |
9 | 說文集注 | 第458頁,第1字 |
10 | 說文標整 | 第56頁,第14字 |
11 | 標注說文 | 第93頁,第14字 |
12 | 說文注箋 | 第701頁,第1字 |
13 | 說文詁林 | 第2909頁【補遺】第16426頁 |
14 | 通訓定聲 | 第637頁,第2字 |
15 | 說文義證 | 第191頁【崇文】第761頁 |
16 | 說文句讀 | 第267頁 |
17 | 古字詁林 | 第二冊,第729頁,第1字 |
18 | 古字釋要 | 第251頁,第2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