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忘爱。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精选】语文教案合集9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初步感知大猫、小猫的可爱。

2、认识7个生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尽职、枝折花落”等词的意思。

3、品读小猫的可爱,知道因为生气勃勃而可爱,感受作者的爱猫之情。

【教学难点】

能正确认识小猫的可爱表示为淘气、生气勃勃。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板书:

师:猫是一种极可爱的小动物,很多同学都仔细观察过它,对它有深厚的感情。

2、说说自身对猫的了解。

3、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近猫,去认识老舍爷爷笔下的猫。

4、介绍老舍。

二、初读

1、要求自由读课文:

读准带拼音的字,读通顺课文。

2、指导读音:

乖巧 开辟 的确 暖和 解闷 没完没了 枝折花落

3、组织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笔下写了几种猫?

4、交流:

⑴ 写了几种猫?

板书:

大猫

小猫

⑵ 引导找到描写大猫、小猫的语段。

指生读,正音。

⑶ 引导再读:

找到大猫、小猫的特点,划出相关的句子。

⑷ 幻灯出示:

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小猫满月的时候更可爱。

① 读正确句子。

② 找到特点词交流并板书:古怪 更可爱

③ 引导理解“更”,了解大猫可爱,小猫更可爱;作者爱大猫,更爱小猫。

三、品读,感受小猫的可爱

1、自由读,想:

小猫的可爱表示在哪些方面?

2、读自身认为它可爱的句子。

3、引导品读句子1:

一玩起来,它不知要摔多少跟头,但是跌倒了马上起来,再跑再跌。

⑴ 从这个句子中,你读出了什么?

⑵ 交流。

⑶ 小结:

所以,这是一只勇敢的小猫,不怕失败的小猫,敢于尝试的小猫……小猫就是因为这而可爱!

⑷ 指导朗读:

抓住“不知多少”“马上起来”“再”读出小猫的勇敢,读出作者对它的疼爱、怜惜。

4、品读句子2:

它在花盆里摔交,抱着花枝打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

⑴ 读正确,正音:

枝折花落。

⑵ 引导想象:

枝折花落的情景。

(花枝断了,叶子破了,花朵也掉了……)

⑶ 引导联系实际:

假如这事发生在你家,你会怎样做?

(生气,拎起小猫揍一顿……)

5、过渡:

是啊,很多人都会这样做,更何况这些花草是老舍爷爷的“心肝宝贝”。可老舍爷爷却──

6、引导读最后一句,感受作者的爱猫之情。

7、小结:

所以,小猫的可爱是因为它的淘气、它的生气勃勃!

8、引导朗读:

读出小猫的淘气,小猫的.生气勃勃,作者的爱猫,还有自身学文后油然而生的对小猫的喜爱。

四、总结拓展

1、刚才,我们从文字中感受了小猫是如此的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现在,你喜欢上这只小猫了吗?

带着自身的喜爱之情,再读读小猫的语段。

2、带着爱猫的心情欣赏可爱的小猫图片。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0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3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树叶的美,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懂得要找正自己的位子,为集体服务的道理。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好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所蕴含的道理。(“做一片美的叶子”的含义)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问引思

1.同学们,植物的叶子你们看得一定不少,知道叶子有什么作用吗?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一篇课文,题目就是:做一片美的叶子。(板书)

3.问:这题目里最重要的词是什么?

4.学生根据课题提问。

5.就让我们学习课文来弄懂这两个问题。

二、初读课文

1生自读课文,(揭示要求:

(1)反复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尝试理解。

(3)按照“远望——近观——联想”把课文分为三个部分。)

2和小组的同学合作,轮读课文,解决问题。

3检查初读效果

(1)出示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读音。指读,领读,开火车读,齐读。

注意正音

(2)出示词语卡片,轮读,理解部分词语意思。(注意理解词语的方法)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读自己最喜欢的那一段。

三、感知全文

1、分自然段读课文,说说分为几个部分?

2、问: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小组内交流学习生字。

3.指名说说这几个字怎么记,在田字格里怎样摆好看。

4.学生描红练习。

五、作业

1.用钢笔描红;

2.比较下面各组字,并组成词语。

异()汁()间()各()

导()计()问()备()

3.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课文分为怎样的三部分?各部分写了什么主要内容?板书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第一、二部分

1、欣赏FALSH画面,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叶子?心里有什么感觉?

2、轻声读读第一、二部分,想想文中哪些句子写出了树、叶的美?用铅笔划一划。

3、指名读读划到的句子,说说你读时脑海里出现了怎样的情形?

(1)指导朗读好重点句:“像一朵绿色的云,从大地上升起。”

显示FALSH画面,学词“根深叶茂、枝繁叶茂”,并有感情地读好句子。

(2)、指导朗读好第4节(抓重点词理解“形态各异”,显示FALSH画面,说说叶子的姿态有何不同?给你什么感觉?)

(3)指导朗读好第5节(说说叶子的作用,知道奉献是一种美)

(4)配音范读第6节,让学生谈感觉、谈画面,并观赏美的画面,体会散文诗的意境,读出诗的韵味。

指导朗读,读出美的意境。

(5)再读课文,深入体会树和树叶的关系。

(6)假如你是大树上的'一片叶子,你想对大树说些什么?

(7)从课文中的“大树”和“叶子”,你想到了什么?

(二)学习第三部分

1.出示第9节,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段话。

(学生漫谈:假如三(1)班的每位同学是一片叶子,就是大树;假如万红的每位同学……)

2.小结

A、这是作者的联想。人跟社会的关系就像叶子跟大树一样。

B、“大树站在太阳和土地之间”大树不能凭空生长,上靠阳光照耀,下靠土地滋养,才能茁壮成长。

C、“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社会是一棵大树,我们每个人都做品质善良、工作勤奋的人,社会就会发展、进步。社会发展进步了,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也就会越来越幸福!

3、填空练习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为了-------,做一个-----的---吧!

三、作业

1、朗读课文

2、完成练习

板书设计:

4 做一片美的叶子

远望一棵大树(社会)

近看每片叶子(每个人)

(为了我们的大树,做一片美的叶子吧!)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随文认识"飘""装",学习新部首"风""衣"。

3、了解水乡的一些特点,感受水乡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音乐磁带

教学过程:

一、观看水乡图片,激发审美情感

小朋友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很漂亮的图片,想看吗?(示:江南美景)

二、进行文本对话,升华审美感知

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最喜欢哪一自然段?

板课题:21 水乡歌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找出体现水多的词句,标出相关词语。

2、指名读、评。

3、想象:如果给你一张纸,你想画什么来表现水多。

4、课件显示,理解"渠"。

5、男女赛读第一自然段。

6、齐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出示第二自然段,指名读

2、听了他的`朗读,你知道了什么?(师板书:船多)

3、从哪儿看出船多呢?相机指导朗读

4、学习生字"飘"

5、指名读这一自然段,其余学生闭目倾听,听完后告诉大家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6、美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你还喜欢水乡的什么呢?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欣赏乐曲《太湖美》

2、自学本段,你读懂了什么?(板:歌多)

3、哪些句子使你觉得歌多呢?

指名读、评

4、学习生字"装"

5、质疑、解疑

6、齐读

[以上三个自然段根据学生提出的喜欢哪个自然段进行变序教学]

三、引导实践活动,进行审美创造

1、配乐齐读

2、自由选择练背

3、编诗:家乡什么多?

_______多。

千______,万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会读会写5个生字,认读6个生字。

2.理解诗句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来。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生字、朗读并背诵课文是重点。

2.指导理解诗句意思是难点。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或CAI课件)。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打开挂图、激发兴趣

(打开挂图)春天到了,田野里到处都有野草。春天、夏天,它长得多么茂盛!秋天,它就枯萎了。年年如此,生生不息。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草》,就写了草的这种现象。

这是一首古诗,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板书课题)

二、范读课文

听准读音和速度。想一想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停顿和重音。

三、学生自读,学习生字词

1.自由朗读,数数有几行几句(四行两句),找出生字,看拼音,认生字,同桌互查。

2.学生书空练习生字,并组词。说说记生字的方法。教师重点指导:

原:yuán,半包围结构,“厂”字里面是“白”、“小”上下构成。岁:suì,上下结构,由“山”、“夕”上下构成。读平舌音。火:huǒ,独体结构。注意写好笔顺。吹:chuī,读翘舌音,左右结构。又:yu,独体结构,两笔写成。笔顺: 又

四、熟读课文

巩固生字读音,熟读课文。先齐读一二遍;再指名读;最后自由读两遍。

五、课堂练习

1.练写生字三遍,注意笔顺间架,写正确、写工整。

2.在正确的读音后面画“√”。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认读生字,释义组词。

2.试读课文,注意读音正确。

二、导读全诗,逐行理解

第一行:教师讲解“离离”、“原”的.意思。指名读,说说这行诗讲什么。还可以怎么讲?(茂盛的野草长满了整个原野。或:多茂盛啊!原野上的野草!或:原野上的野草长得多么茂盛啊!)学生练说。

第二行:“岁”是什么意思?“一岁”呢?(一年)“一枯荣”的意思:一次枯萎,一次茂盛。谁能把这行诗的意思讲出来?讨论,叙述:野草每年的秋冬都枯萎一次,春夏季节又一次茂盛地生长起来。

同桌互讲第一句的诗意,再齐读两遍。

第三行:“尽”是完的意思。野火指荒山野地燃烧的火。“烧不尽”呢?(烧不完)讨论后叙述:野火是不能把野草完全烧掉的。

第四行:为什么说“野火烧不尽”呢?(春风吹又生)第四行讲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春风一吹,野草又会生长起来。)

同桌把第二句串起来说一说,再读两遍。

三、齐读全诗,整体理解

齐读,指名把全诗的意思串说一遍。

这首诗第一句讲野草的什么?(讲野草生长的特点——一年生的植物,春夏生长茂盛,秋冬枯萎。)

诗的第二句赞扬野草的什么?(赞扬野草的生命力很强——野火烧不尽。)

四、指导朗读,背诵全诗

1.教师放朗读录音。学生跟读,朗读时要注意读出节奏、重音和韵脚。

离离 / 原上 / 草,一岁 / 一 / 枯荣。

野火 / 烧 / 不尽,春风 / 吹 / 又生。

(“一岁一枯荣”中的两个“一”,读时声调不同,前面的读第二声,后面的读第四声。)

自由轻声读三遍。齐读三遍,练习背诵,检查效果。

五、课堂练习

1.完成课后练习第4题。填空:

离离( ),( )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

2.朗读、背诵课文。

板书参考

探究活动

1.课后收集有关白居易的材料。

2.开展一个古诗背诵比赛。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1、认知“矗凹”等七个字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说出这条路被称为“丝绸之路”的原因,激发同学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3、让同学采用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学会收集、整理、加工信息,能从网上查阅关于丝绸之路的其他知识,能用简洁的话介绍,从而培养他们的信息素养及语言组织、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丝绸之路的重要意义

教学难点:

丝绸之路的价值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挂图

同学准备:搜集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导语:有一条路,东起俺国的汉唐古都长安,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这条路,承载了无数的骆驼与商旅;这条路,传达了东方的古老文化;这条路,传承了东西方的友谊与文明。它是东西方文明交往的通道。今天,让俺们一起随着一座古朴典雅的巨型石雕,穿越时空的阻隔,一起走近──丝绸之路。

2、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同学自由提问,板书比较主要的问题。如: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对于比较简单的问题可由同学互相解答)

4、带着同学们的问题,读一读课文,看看能否在文中找到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选择一种你最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你特别喜欢的地方,或者读得不太通顺的地方多读一读。

2、和同学交流一下你最喜欢的局部,读给他听一听,假如能说说理由,就更好了。

三、阅读课文,交流体会

(一)体会丝绸之路东西方物质文化交流的价值。

1、出示句子:“没想到,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2、读读这个句子,你体会到了什么?

3、你是怎样理解“联系”这一词语的。文中描写“俺们”是怎样“联系”的?

4、再读文章,用笔勾一勾你认为有价值的地方。

5、集体交流

(预设:同学会找出中国使者和安息国互相交流的地方。找到中国使者为安息国带去了“绫罗绸缎”,而安息国则将自已国家的”驼鸟蛋”,以及特色文化“魔术”、“杂技”等献给了中国。假如个人同学没有找到,可以再讨论)

(二)体会丝绸之路在东西方精神文化交流方面的作用。

1、安息国与中国在进行交流的时候,两国人民都是怎样的心情呢?小组内进行分角色朗读,注意模仿一些动作与表情,体会一下两国人民的心情。

2、小组汇报扮演,再读文章。

3、通过分角色朗读,你体会到了两国人民怎样的心情?同学充沛交流。

(预设:同学通过文章对两国人民一些动作表情的描写,例如:安息国臣民等待时的.“浩浩荡荡的大军在边境迎候”,刚出现骆驼队时人们的“欢呼”“奏乐”“欢腾”。中国使臣的”大跨步上前”“满面笑容”;安息国将军的“翻身下马”“高兴得连连点头”等地方可以看出两国的友好与融洽)

4、引读:这一场景的实现,多亏了一条道路呀!──一条道路将远隔千里的俺们联系在了一起,这真是一条伟大的路。

(三)结合资料,深入理解

1、其实,今天俺们看到的这一幕,只是通过丝绸之路发生的一个小小的故事。这样的故事还有好多好多。你还知道些什么呢?把你搜集的资料和大家一起交流交流吧。

2、交流小组内搜集到的有关丝绸之路的故事。

3、老师也有一个小小的资料和大家交流。由于公元前1世纪,古罗马执政官恺撒,衣着中国丝袍进入剧场,轰动一时,从而,出现了中国的丝绸热效应。从此以后罗马城内的豪华市区,就设有专售中国丝绸的店铺。而当时中国的丝绸,全部都是经过这一条道路进入罗马城内的,而这丝绸之路的开辟者就是著名的──张骞。

4、齐读课文13自然段

5、你有什么体会?

6、再读13自然段。

7、回答课前两个问题

(1)为什么称作丝绸之路?

因为在这条道路上,主要的贸易物品是丝绸。

(2)丝绸之路有什么价值或意义?

丝绸之路是东西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交流的通道。同时板书。

四、小结

古代的丝绸贸易,骆驼与商旅的情形,俺们没有机会再看到。而现在耸立在西安市玉祥门外的巨型石雕,在默默地给俺们讲述着丝绸之路上那古老而美丽的故事。(出示挂图)让俺们再来看看这一幕古老的风景,重温那动人的一幕幕。齐读第一自然段与最后一自然段。

板书:

东西方友谊交流之路

丝绸之路、东西方经济交流之路

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

教学反思:

同学对《丝绸之路》的内容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铺垫,因此本节课主要采取了同学自主学习合作的方法进行教学。比方在丝绸之路的线路教学中,不只要求同学了解大致的线路,经过哪些区域,而且要求同学通过古今对照,了解经过现在的哪些国家和地区。考虑到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因此采用了一次小组的合作学习,让同学感受到历史其实离俺们很近。另外,在丝路上的交易活动,应该说是本节课的一个重点,俺采用了小组合作扮演的形式,对中原和西方之间进行交易的货物作了区分。这种教学方式比以前单一的记忆要强很多,三位同学的精彩扮演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不只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让每一位同学身临其境感受到了当时丝绸之路上的繁荣景象。此外,也协助他们理解丝绸之路在古代中西方交流上所起到的重大作用,使学习更加贴近历史。贴近历史,感受历史正是俺的期望,在这节课上,俺和俺的同学们都做到了。

语文教案 篇6

一、教材分析 本次练习共有6道题,分别进行了字、词、句、阅读的训练。

第1、 2两题是字的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辨析音形相近、意思不同、易混淆的字,正确地连字组词,认识一字多义的现象,依据不同语言环境给多义字据词定义。这样的训练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对于基础好的班级,教师可以更加放手一些,侧重规律的指导。 第3、4、5题是词句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正确辨析意思相近、使用时极易混淆的词,找出它们的不同点,选词填空,遣词造句,按例句揭示的规律,用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前的方法改写句子。懂得省略号在不同语言环境中的不同作用。选词填空虽然常练,但仍应重视,因为这是学生经常遇到且经常不能把握的学习内容。后两题是本册新知识点,应该学扎实。 第6题是阅读训练,目的在于训练学生通过读短文,回答问题,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主要内容的能力。这是本单元阅读训练重点。

二、教学目标 1、 会区别8组形近、音近字的字义和用法。给“热”字据词定义。 2、 会区别2组近义词的.意义,选词填空,并用带点的词造句。 3、 学会把表示时间的状语提到句子的前面,仿写句子;懂得省略号的三种用法。 4、 会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用连接问题答案的方法,归纳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难点:会给“热”字据词定义;恰当地组织语文字、连接问题的答案,归纳短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准备:《新华字典》,投影仪,小卡片。

五、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1-4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1题。 (1) 明确要求。本题要求学生选字连词。第(1)题供选择的四组字是形近字;第(2)题供选择的四组字是音近字。 (2) 练习: ① 区别每组两个字的音、形、义:形近字通过字的部首区别字义;音近字则要知道字的意义区别用法。 ② 用“\”划去一个不合适的字。 (3) 完成作业,交流反馈。汇报时要说明划去某一字理由。 2指导练习第2题。 (1) 根据词句定义。 ① 查字(词)典了解带点字有几种意思。 ② 根据句意应选择哪一种意思?还要注意词语意义的区别,从而确定带点字的意思。 ③ 根据语言环境推敲,组织文字填入空格。 (2)尝试练习第(1)题。 ① 查《新华字典》“热”有6种意义项; ② 根据第(1)句的意思,可选第(1)意义项:“情意深”; ③ 根据具体语言环境加以推敲,可写:感情非常激动。 (3)完成作业,交流反馈。出示答案: ① 感情非常激动; ② 气氛活跃; ③ 感觉温度比较高 ④ 形容非常羡慕。 3指导练习第3题。 (1)“选词填空”中供选择的词往往有意思相同或相近的部分,所以要辨析每一组两个词的不同意思。那么怎样辨析呢?特别要注意区别词语中不同的那个词素,词义侧重点往往在这个字中。 (2)完成作业。 ① 辨析每一组两个词的不同意思; ② 根据句意选用合适的词填空; ③ 有带点词语造句。 (3)交流反馈。汇报答案时一定要学生辨析每一组词语,说说自己选用的道理,出示正确答案:①清秀 清香 ②悲痛 悲愤 4指导练习第4题。 (1) 读题审题。分析例句后明确改写的方法是调整词语的项序,将表示时间的词语“每到这一天”提到句了前面。改写后的句子与原句意思相同。 (2) 完成作业,交流反馈。出示答案:①有天晚上,贝多芬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 早几天,姑娘们就在比试谁心灵手巧了。 (3) 想一想,把这样的词语提到句子前面有什么用意? (4) 我们在写一个句了时,如果要突出时间的重要性,就可以用这种形式。如《狼牙山壮士》中句子“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决定向龙王庙一带转移,把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的任务交给了六班。”把时间写在句了最前面,是强调七连与敌人作战的时间长,和前一句子中的“坚持”相应。 (5) 在课本里找一找类似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第2课时

(一) 教学目标 指导并完成5、6题。

(二) 教学过程 1指导练习第5题。

(1) 教师指点。举例说明少略号的三种用法。例子可在关关课文中找。

(2) 学生练习。先读读省略号的三种用法和3个句子,根据教师举例指点的方法完成作业,在括号里写上省略号3种用法的序号。有余力的学生可以在学过的课文里再找一些带有省略号的句子,分别标明省略号的作用。

(3) 交流反馈,小卡片出示正确答案。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知道琥珀的形成和发现的过程及在科学上的价值,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

2、体会科学家是怎样进行合理想象的。

3、完成思考·练习的第二题。作者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4、指导学生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爱好。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家是怎样根据这块琥珀进行想象的,体会科学家想象的合理性是本课的重点。通过课后思考·练习中第二题解决重点。

三、教学过程

课前一说。

揭题、引读

1.揭题。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化石?(学生可能回答在博物馆中见过恐龙化石、海龟蛋化石、类人猿头骨化石等。)你们见过松柏树脂的化石吗?松柏树脂的化石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琥珀。随之板书课题。指导学生根据拼音读准课题。

2.引读。课文中讲的是一块什么样的琥珀?请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来读一读。(课文最后一段的前三句话)录像机出示琥珀的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特别注意它们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发挥想象,练习表述

这是一块与众不同的琥珀,两个小东西是怎样被关到里面的,你能发挥想象讲述一个小故事吗?指1-2名同学试说。

(三)看看作者是怎样想象的,把想象的部分找出来做上记号,再指名读出来

(四)理解脉络,讨论分段

1.仔细分析一下作者的想象分哪两部分内容(一是琥珀的形成过程,一是琥珀的发现过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

2.这两部分内容作者描写较细致的是哪一部分?(琥珀形成的过程。)边读边想琥珀形成需要哪两个阶段?(①松脂球的形成;②松脂球变成化石。)

3.讨论分段。全文可分为四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讲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

第二段(从一个夏天到那些松脂球成了化石)讲这块琥珀形成的过程。

第三段(从海风猛烈地吹到这是很少见的)讲这块琥珀的发现过程。

第四段(最后一个自然段)讲这块琥珀在科学上的价值。

(五)学习重点内容,教师点拨

完成思考·练习的第2题。

科学家是怎样想象这块琥珀的形成经过的?按照提纲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可同位互说,后集体交流,教师适时点拨。)

1.约摸算来,总有一万年了。

(约摸大概估计。因为这个时间是推测、估算的。总有一万年了的意思是:至少有一万年了,不会少于一万年。这个推算、估计是有根据的,因为松脂球变成化石,需地壳变动,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变成化石至少也得一万年之久。)

2.夏天,晌午的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是要有松树、柏树,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松树林里。光有松树还不够,还要松树渗出树脂来。所以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炎热的夏天。松树渗出的一滴松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树脂一定是很大的,只有在非常热的时候松树才能渗出这样一大滴树脂,所以科学家想象这是在太阳光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森林的晌午。)

3.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

(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还需要具备一些条件,这就是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海在翻腾怒吼,后来发生地壳变动陆地渐渐沉下去,海水渐渐漫上来,逼近那古老的森林最后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变成了化石。)

4.蜘蛛刚扑过去,一大滴树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

(这块琥珀与一般的琥珀不同,它里面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因此,这块琥珀的形成必须具备特殊的条件,那就是事情非常凑巧,苍蝇和蜘蛛正巧在一起,而且挨得非常近,一大滴松脂正巧滴下来,而且正好把它们一齐包在里面。从刚、刚好、一齐等词语看出事情真是巧极了。如果不是凑巧,就不可能形成这样一块琥珀。)

(六)按照上面的学习方法,先列出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提纲,再说说科学家这样想象的根据

参考下列提纲:

1.风吹浪涌,卷到岸边。

2.孩子赤足踏着,挖出。

3.渔民认出琥珀。

(首先是澎湃的波涛把海里的泥沙卷到岸边,也把埋在泥沙中的琥珀卷到了沙滩上,这才有了被发现的可能。发现琥珀的是渔民父子俩:孩子好奇心强,踏着一块硬东西就把它挖出来;父亲经验丰富,认出是块少见的琥珀。)

(七)感情朗读,深化理解

(八)质疑问难

(九)总结全文

作者通过一块裹有苍蝇和蜘蛛的`琥珀,运用有关这方面的科学知识,展开了合理地想象,想象出这样一个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虽然是推测出来的,但有科学的根据,因此是合乎情理,令人信服的。文章先写这块琥珀是怎样形成的,是在什么条件下形成的,接着写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最后写这块琥珀的特征以及它的价值。说明在远古时代,世界上早已有苍蝇和蜘蛛了,点明文章中心。

教学后记

一、电教手段的运用

所设计的配音、影片巧妙。随着生动的解说词与逼真动化影像的展现,将每个小读者引入古老的森林进行遨游,小小课堂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呈现在孩子们眼前的是: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字有形、五彩鲜明、形象具体的情景,寓教于乐,充分体现了观察表达的教学要求。能遵循儿童心理学规律,运用认识论进行教学,通过幻灯投影,使学生初步感知,继而默读全文,给予材料的复现,加深感性认识,再通过表达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样的课教学设计,即使学生学懂了琥珀形成的过程这个重点,而且也突破了琥珀的科学价值这个难点。

二、创设情境活动

为学生提供生动活泼的视听形象,加强语文信息刺激,使学生眼、耳、口、手协调识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印象理解,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记忆效果。创造良好的情境,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激发了学生爱自然、学科学、用科学的思想感情。

三、不足之处

本节课中学生的朗读训练不够,真对部分学生朗读基础差的情况,教师应多指导,范读,就一个自然段的朗读训练,不应茫目的多读,也会受到训练的效果。

语文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

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掌握文章的中心。从精妙的语言中揣摩文章的写作用意。

2、过程和方法:

把握人物的形象,体会前后对比的写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诚信为本的做人理念。

【教学设计】

1、导入:三教九流、五行八作,各有各的行业规范。诚信不仅应该是职业道德的'基础,更应该是为人处事的根本。今天我们来共同学习余秋雨的散文《信客》,看看我们应从主人公身上学习哪些品格。(引出课题)

2、整体感知:让学生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从业缘起

脉络 信客生涯

转行之后

⑴ 从业缘起:

老信客自感失去了信誉,做不下去了,找到落魄返乡的青年。这个青年为老信客的诚心所动,终于接受了这份差事。

⑵ 信客生涯:

① 新老信客叙谈从业之苦。(总领)

② 工作极其繁忙,除收发信、物,捎带口信,还须听凭顾主絮叨;遇有噩耗,自然承当发泄幽怨的出气筒;传递遗物,难免遭受无端的猜疑;代人读写书信,每与人同生悲切;揭穿顾主败行,惨遭打骂诬陷……

③ 道路凶险,加之腿脚有病,信客终于无奈卸却差事。

⑶ 转业之后:

① 人们终于想到他的好处,在生活上接济他。打过他的人,幡然醒悟,在乡里设了代办处,并向他道歉。信客以代人写书信为生,后来当了小学教师、校长。

② 信客死后,葬在老信客的墓旁,前来吊唁的人很多。

3、依据情节,归纳信客品格。(任劳任怨、诚心无私、待人宽厚、通达事理)

4、研读结构:

⑴ 在结构上,作者是怎样安排信客和老信客的材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⑵ 怎样理解作者对老信客的态度?老信客对表达主题起什么作用?

⑶ 本文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你对哪些句子感兴趣?读一读,议一议。

5、深入探讨:

⑴ 作者为什么要为信客树碑立传?

⑵ 随着社会的发展,信客这种职业早已消失,但诚信永远是做人之本。请结合现实生活,谈谈你对诚信的理解。

6、课后拓展:

试写一段话,作为信客墓碑上的文字。

语文教案 篇9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观察图片,借助实物图片学习积累词汇,初步分清画面上的几类主要内容,对这些内容进行必要的了解。

3、认识太空、了解太空的基础上,了解人类在探索太空奥秘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并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全面了解太空知识。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查阅与太空和太阳系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播放——20xx年10月12日9点整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的精彩瞬间。同学们飞向太空是人类千年的梦想。你有过探索太空奥秘的想法吗?好,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乘坐“希望号”火箭飞向太空去旅行。

二、创设情境,认读词语。

1、认读词语:我们的火箭速度可真快呀,一转眼就来到了外太空,请看窗外,你看到了什么?知道他们是做什么用的吗?出示课件:(76页图片)看图片读词语,并相机介绍学生查到的相关资料。人类正是借助这些航天探测器观测到了太阳系的九大行星。出示课件:(77页图片)看图片读词语,介绍相关资料。

同学们快看呀,宇航员和机器人向我们走来了,谁知道他们在做什么?请你们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出示课件:(宇航员和机器人的.图片)看图片读词语。

2、朗读词语:

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此次太空旅行就要结束了,现在,“希望号”火箭已经回到了地球上,还记得刚才看到的图片内容吗?读一读词语。出示课件。

3、了解了这些航天知识你有什么体会?

三、识记生字:

出示课件:这是本课要求掌握的生字,你认为哪些是形或者音重点,用什么方法记忆这些字?

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的课件连接。

重点强调音重点的字:贞、侦、宙

形重点的字:贞、侦、讯、彗、察、器

四、巩固生字;

读词语,课件出示:

五、质疑:

关于太空你还有哪些疑问?

六、作业:

用搜集的图片和资料制作《飞向太空》手抄报。

标签: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