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文档下载 >心得体会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争端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当观看作品时,我们会沉浸在情节之中,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你想知道观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

我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影片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雷锋不仅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时期一代新人的光辉典范。在雷锋短短的一生中,我们看到了他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看到了他刻苦钻研科学知识的钉子精神;看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看到了他助人为乐、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更看到他艰苦奋斗,忘我工作的优良作风。这一切给我们军人一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并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雷锋说:“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几乎所有的人都记住了雷锋,而却很少有人会记住或在意这位一直生活在他身后的人—乔安山。乔安山在一次开车过渠沟上的窄石板时,不慎把渠沟边的电线杆碰倒了,不巧打在了站在一旁引路的雷锋的头部,雷锋就这样离开了人世。雷锋在人们心中,扮演的是一个多么重要的角色,是一个多么伟大的英雄,而这正代表着乔安山之后背负着多么重的包袱。他被人另眼相看、被人挖苦甚至侮辱。常人也许都会无法承受、悲痛欲绝,永远地生活在雷锋的阴影下。但乔安山,他用自己的行动去证明,用雷锋精神去感化一个又一个不信任他的人,最终得到了众人的肯定。

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场伊始,便陷入常人无法忍受的困境,给人造成了一个巨大的悬念,直觉告诉有一段悲伤的记忆在他心里,始终割舍不下。离开雷锋的日子,乔安山当了长途汽车司机。但雷锋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就这么 一句话,指引着他几十年的言行,影片讲述了疾恶如仇的他和以权谋私的孙科长的面对面的斗争。

随后影片进入高潮,乔安山救助被汽车撞伤的梁老头,由于老头的.子女不肯交纳医疗费,反被梁家亲属无耻地冤枉为肇事者,此刻乔安山有口难辩。除了妻子,连亲生儿子也一时间站到对立面。他再次陷入比当年无意撞死雷锋更深重的绝境。他感到无比孤独,甚至绝望。乔安山周围,几乎无人相信,现今社会还有雷锋式的乔安山这样无私无畏的人!

我不得不感叹:“他与雷锋一样,是了不起的,是我们军人的模范!”他生命中有着一段坎坷的经历,乔安山受了许许多多的委屈。但是他没有就默认了他人对他的侮辱和诬陷。他为自己的尊严讨回了公道,为自己的人格作出了担保。这也是我们应该学习的一点!当别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时,不应该默默地接受,这样反而会使误解加深;当无理由被诬陷时,要光明正大地为自己辩护,为自己的尊严站起身。我们要直起腰做人,不能让自以为强大的人欺负我们!当今社会上,像雷锋和乔安山这样的人是不是少了许多?其实我认为,并没有这样。每个人的心中始终有一块是愿意去帮助别人、去发扬雷锋精神的!只不过,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扰乱了我们。瞧,当我们动员大家捐书给农民工子弟学校,所有的人都积极地参与,踊跃地伸出援手!是的,雷锋依然活在我们的心中,促使我们在别人需要时热心地帮助,同时也感到无比的快乐!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雷锋已离我们远去,他却永远活在了我们的心中。

一个雷锋倒下去,千百万个乔安山站起来!

最后,我希望我们每位军人都能像雷锋那样热爱祖国、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以及为人民群众、为社会做出有用的贡献。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2

是谁让人们的心灵由自私自利到助人为乐?是谁让人们的心灵有所感动?是雷锋,是弘扬雷锋精神的人!

雷锋从小就是孤儿,他虽没得到父母的爱,但他却用自我的爱来温暖别人。在工作上,他兢兢业业,在生活中,他勤俭节俭,处处为他人着想。他的精神感染了很多人,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可就是那天,他被战友用车不细心撞倒的衣服杆撞击头部而因公殉职了,年仅22岁。

不细心使雷锋去世的那位战友,他自责、他后悔,恨不得也走了算了。在朋友的相劝之下,悲痛欲绝的他振作起来,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同时,国家也给雷锋建了很大的纪念碑,毛泽东主席亲自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忏悔的那位战友去开车了,有一天,他的上司要他走后门让他的亲戚先上车走,可他却把上司亲戚赶下车跑了。朋友劝他何必为这点小事而与上司闹翻脸。他却说:“如果是雷锋,他也会这样做。”上司被他给急坏了,打电话让检查站不让他过。他又碰巧带了一位快生的孕妇,他不管结果如何,强行过去了,奔往医院,孕妇和孩子都平安。当他受到他人表扬与称赞时,他又重复那句话:“如果是雷锋,他也会这样做。”

之后,他又改开运货的车了。有两辆黑色的车,一辆撞了一位老人后逃跑了,还有一辆准备把老人送去医院。可老人却说撞他的人是开的黑色车,他又害怕老人家把他当成了撞车的人,于是,他也逃跑了。这时,碰巧他也从这儿走过,见了老人,连忙把它送去了医院老人家人不仅仅不拿钱给老人看病,并且还冤枉他是肇事司机,还要老人撒谎证明。他一次又一次解释着,又有谁听?他只好去公安局里说明情景,这事让第二个开黑色车的人明白后,去广播台说明了情景,老人听了也哭了。老人的子女们都不讲道理,逮谁赖谁,咬着他不放。还用雷锋的死来擢他的心。就在警察说肇事司机找到了,老人也说出了真相。老人儿子还演戏,假惺惺地责怪老人不早说,还说这是误会。

那次,他与儿子在运货途中差点上了坏人的当。坏人用他人的同情心来抢他人财物。在晚上,他们的车轮被卡住了,车上还有很多货物。凭他们父子二人,是没办法了。走过的车明白后都说自我拉不动而扬长而去。第二天正当他们找算把货搬下来再推车时,来了一大堆人。领头的.说自我原是雷锋叔叔抚导过的学生。他们都是学雷锋做好事的,车,就这样地被推了出来。

他站在雷锋墓前笑了。

此刻,科学不断发展,雷锋精神也传遍天南地北。如今,又是三月,又是学雷锋的日子。但此刻,学雷锋不是在三月,而是在每一天每时。无论男女老少,都学雷锋,学雷锋大公无私、助人为乐的精神;只要我们都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都有助人为乐的思想,社会上又是阳春三月。无论大困难小困难,都迎刃而解。

温暖的阳光,笑开的鲜花,茁壮的小草,参天的大树都生机勃勃。

雷锋精神的阳光洒满了大地。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3

那天我看了一部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它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雷锋经常帮助他的战友和人民,特别是他助手乔安山.然而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一次倒车过程中不幸被倒下来的电线杆砸在太阳穴上,当场晕倒在地,昏死过去,经全力抢救无效,不幸牺牲.乔安山很心痛,在党的宣传下,许多人深受其影响.一天,一位老人被车撞了,撞车者逃之夭夭,这里虽有过路人,可都不愿伸出援助之手.后来乔安山来了,将老人送进医院.可是在老人昏迷时,老人的家属却反咬一口,非但没有感谢乔安山还说他是肇事者.最后老人醒来了澄清了事实,这件事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那乔安山也成了模范,原来他是受了雷锋的影响与关怀才如此的通过他,雷锋的名字更加响亮,传遍了大江南北.为了感恩,老人的家人也成了助人为乐的.人.

其实乔安山是感恩,雷锋给予了他关怀,他受到了雷锋的影响.他便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回报社会.事实上雷锋也是一位感恩之人.他7岁时,便成了孤儿.在穷乡亲们的拉扯和社会上好心人的关怀下艰难地活了下来.如今,他所做的好事,不能不说是他对好心人以及社会的回报.他曾发表过《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表露的就是这样的思想.

我觉得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学生,我们也要学雷锋的感恩之心,还有他的助人为乐精神.雷锋受到社会关怀,做过的好事不计其数.我们也受到过许许多多的关怀,我们要学会感恩,将温暖与关怀给予更多的人.比如搀扶老奶奶过马路,帮助同学学习功课,这点点滴滴就是助人,这是双方都快乐的事,何乐而不为呢?

雷锋不仅感恩社会,还感恩党,感恩国家.雷锋虽然只读了小学,可他在工作时,忙里偷闲,不忘充电,随身带着书籍.他在工作上有着“钉子”精神,力争做哪行,懂哪行,成为这一行的精英、能手,用自己的行动报效祖国对他的关爱.我们也应该如此,在学习上,也要有这样的精神,这样才有好的学习成绩回报祖国与党、以及关心爱护我的人们。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4

今天下午,我们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主要讲了雷锋叔叔的战友乔安山叔叔开着卡车需要开过一段很窄的地方,旁边正好是晾衣架,雷锋叔叔站在晾衣杆旁边,指挥乔安山叔叔通过这里,结果因为路太窄,卡车撞到了一根晾衣杆,晾衣杆倒下正中旁边雷锋叔叔的太阳穴,雷锋叔叔当场晕倒,结果送去医院时,还未等到专家来抢救,他就离开了人世,他离世时只有22岁。

这部影片也讲了乔安山叔叔是如何做现实世界中的另一个“雷锋”,我越看越感动,可是看到后面,我的心情变得很沉重,我想问一下,为什么现在的一些人看钱办事,而变得不再乐于助人。而且还有一些人胡乱冤枉人,甚至还想骗人家的钱,就像影片中的那家人,他们那些子女的爸爸被别人的车撞了,明明是乔安山叔叔救的,那些人却不去找真正的肇事者,却说是乔安山叔叔撞的,把全部责任都赖在乔安山叔叔的头上,要乔安山叔叔赔偿所有的医疗费用。但是乔安山叔叔还是心甘情愿的帮他们支付所有的医疗费用,总共要一万多元,在当时那个年代这么多钱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他们连想都不敢想的,而且那些人还逼迫他们的爸爸说撞他的人就是乔安山叔叔。

最后通过社会各界好心人的帮助,终于把真正的肇事者找了出来,然而那一家人看见穿帮了,就想敷衍了事。之前乔安山叔叔帮他们垫付的一万多元医药费却只字不提,只是随便道个歉,就想走人。对于这种人我真想冲上去踹他两脚吐两口吐沫,因为他们连做人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了,根本不配做一个人,连动物都不如,拿动物和这些人比,真是委屈了动物,正应了那句话:“禽兽都不如”。

然而有许多人都跟这部影片里的另一位司机很相似,他本来想帮助一个被另外的司机撞倒的老大爷,结果一听到这位老大爷说撞倒他的车和这个人的'车一模一样,结果这个人就把老大爷又放回了地上,开车走掉了。

然而现在的许多人和这位司机一样有警惕性,都怕自己救了别人,别人反而冤枉自己,这些人有警惕性固然很好,但他们在提高警惕性的同时也能不能提高一下辨别性呢?不要再让我在报纸上看到的这种事情再发生:一位老婆婆在菜市场摔倒了,但是没有人过去扶她,有一个人刚想走过去又掉头回来了,结果这位老太太因为摔倒太久,而没有人扶,最终离开了人世。

我在此声明这是一件完全真实的事件。现在虽然有很多人是视钱如命的,甚至认为金钱比生命还重要,都是钱作怪,让好人越来越少,坏人越来越多。但现在社会上的好人也不少,钱代表一种文明,但我万万没有想到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钱没有错,但是人有错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5

当黎明的太阳升起时,一大群头戴志愿者红帽子的学生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助乔安山推车,领头的女校长深情地向乔安山汇报:“您不认识我,可是我认识您,您是雷锋叔叔的战友,雷锋叔叔是我当年的校外辅导员……明年的清明节我们一起去看雷锋叔叔好吗?”音乐声响起,让人荡气回肠……鼻头一酸,泪水不住地在眼里打转,看得整个屏幕都是模糊的。我又一次地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学习学习雷锋真的傻吗?雷锋精神到底值不值得弘扬呢?这引起了我深深的思索。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历史。时间可以磨练一个人坚定的毅力,时间可以塑造出伟大的精神。回首乔安山的这段历史,我仿佛领略到的这种坚定的毅力和伟大的精神。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雷锋”的影子,他们默默地为我们奉献,那么我们也应该有所回报,所以更应该努力学习,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做个雷锋一样的人。我相信雷锋精神会一直传承下去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6

今年,是学习雷锋五十周年,在三月五日那天,我们怀着敬畏的心情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影片。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在1961年8月15日,雷锋生前最好的战友乔安山因为倒车时不慎撞倒电线杆,撞到雷锋,使雷锋被撞倒而脑溢血死亡之后发生地一系列事情。

这部影片想告诉我们的'是:雷锋并没有死,我们身边有着千千万万的学习雷锋的人,他们就是千千万万的活雷锋!但也有一些人,他们为了钱而不顾一切。

我看完这部影片,想起了真实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事不也经常发生的吗?就拿去年的徐老太的事来说明吧,徐老太昏倒在马路上,一个过路的司机见了就好心扶起徐老太,把她送进了医院。可是,当徐老太醒来时,却和她的家人一起诬陷是那个司机撞得她,要他承担所有责任。幸亏交警及时赶到,否则,那个司机就付出全不医药费了。

在现在这个黑暗蔓延的世界里,有着一丝光,就是像雷锋这样的人。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7

今天三月五日是学习雷锋日下午老师给我们看《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看了这部电影后,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影片讲述了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雷锋牺牲了,年龄只有22岁。乔安山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做什么事都用雷锋精神要求自己。

影片中让我最觉得感动的事是:那天大雪纷飞,一辆车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来把一位老人给撞倒了,司机却怕老人找他要医疗费,就逃跑了。乔安山开着货车路过看见了倒在地上的老人连忙停下来,走过去毫不犹豫地把老人扶了起来,并把老人送去了医院,但是老人醒后却违心指认是乔安山撞了他,就是因为老人的儿女不想付医药费,而诬赖乔安山。乔安山有口难辩。连儿子埋怨他,但他并不后悔救人,因为他心有一个坚定的信念,那就是——“雷锋精神”。最后,警察还是把司机找到了,还了乔安山一个清白,老人双腿跪在地上道歉。看到这里,我和同学们都很同情乔安山,也很敬佩他,在如此棘手的逆境中,依然能坚持“雷锋精神”,他的行动使所有人心中洋溢着温暖。

在生活中,我也要像雷锋叔叔一样主动帮助别人,像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坐,在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看见有人跌倒也要把别人扶起来……

雷锋叔叔是我的榜样,学习雷锋精神是我的荣幸,雷锋的一小步是我们的一大步。我一定会把雷锋精神发扬光大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8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说起雷锋,大家应该都知道吧,他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这个星期就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这个影片这部影片讲述一位雷锋生前的战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锋的头部,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雷锋的战友乔安山,为雷锋的离去而深深自责。影片主人公乔安山,他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决定把雷锋精神传下去,做了很多好事。

我最看不下去的地方:乔安山正在开大巴,大巴上来了一位老大娘,大巴管理员让一个人让位,而那个人一动不动地坐在那儿,不肯让位,还说他给坐钱。大巴上有一个小偷,偷好了钱想趁机换个座位,就

假惺惺地说把那个座位让给老大娘,年迈的'大娘相信了。我最看不惯那个以为钱就能解决一切的人,很多东西是用钱买不到的。

我最喜欢看的一部分:乔安山和他儿子去送货,不料车子的轮胎开进泥坑里了,路过好几个人都没有帮他们。天亮了,一群志愿者热情地帮他们推车和拉车,成功了。而这些志愿者的老师正是雷锋生前教过的其中一个学生。乔安山证明了世界也有不要钱就会帮助别人的好心人。

通过观看《离开雷锋的日子》这部电影,我更加深刻地了解了雷锋精神,并觉得在新世纪我们更需要雷锋精神。现在我们是学生,不但要把各科功课做好,更重要的是学好做人的道理。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吧,纪念雷锋,守住“雷锋精神”。相信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9

近日,通过教室内的“班班通”,我们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主人公乔安山的感人事迹令我热泪盈眶、思潮翻滚……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雷锋的战友乔安山在雷锋牺牲后继续把雷锋精神发扬下去的故事。在发扬雷锋精神的过程中,乔安山受到了种种挫折,比如他自己的亲生儿子就一直反对他在外面“学雷锋做好事”,还有当他把一位被车撞倒的老大爷送到医院时,却被老大爷的子女诬陷为肇事司机……但所有这些都没有扑灭他心中的希望!

没错,影片中所讲述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的.确时有发生,现在的社会,“乐于助人”的人越来越少,“袖手旁观”的人越来越多。“不是不想帮,而是不敢帮”。每个人都在为自身的利益而奔波,处处以“防人之心不可无”来提醒自己。

在这里我想问所有人一些问题:帮助别人有那么难吗?难道你不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会有人过来帮你一把吗?

不要怕帮助别人会给自己惹上麻烦,因为乌云遮不住太阳,真理定会战胜邪恶,风雨之后的彩虹会显得格外地美丽和绚烂!人都是以心换心的,希望别人帮助自己首先要学会帮助别人,帮助别人就等于在帮助自己!

雷锋不仅是一个名字,更是一种精神、一种力量。因为雷锋,世界变得更加温暖和美丽。让我们接过传递英雄精神的火炬,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投入到“学习雷锋同志、弘扬时代精神”的滚滚洪流中去!只要我们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就一定能点燃全人类学习雷锋、奉献社会的熊熊烈焰!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0

近一段时间,“扶?”还是“不扶?”的问题在网络上引起广泛热议,起因是“南京彭宇案”和天津的“天津许云鹤案”——先是南京的年轻人彭宇出于好心,扶起一位倒在地上的老人并送去医院,却遭到老人及家人的起诉,被判一次性给付原告人民四万余元;后是天津出租车司机许云鹤案出于爱心,搀扶起一位横跨马路中心护栏而摔倒在地的老人而被判处赔偿10.86万元……

“如果你今后路遇摔倒在地的老人,是‘扶’还是‘不扶’呢?”参与网上投票的1883人中,44%的网友表示今后不会搀扶老人,38%的网友选择了‘不好说’,表示‘肯定会扶’的只有339人人,占比仅仅为18%!笔者也对自己做起拷问:如果是我遇到摔倒在地的老人,做出怎样的选择呢?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还是尽自己的力量,无私地伸出善良、热情的双手呢?

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我找到了答案。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上演了主人公乔安山与南京的彭宇、天津的许云鹤相类似的境遇:1988年的一个冬天,开车从沈阳返回铁岭,途径辉山,遇到一位被车撞倒在地的老人。当时前边的汽车全都绕开老人而行,乔安山见到后,出于好心,立刻把他送到了医院并垫付了住院押金。之后老人的儿女找到了乔安山,指责他是肇事者,夺去了他的驾驶执照,要他赔偿所有的损失,医疗费误工费,加在一起一共四万元。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那位老人面对这种情形,也不置可否。做好事的乔安山因此惹上了麻烦。

但这个麻烦,没有让乔安山改变自己的做事原则。从1988年以后的几十年时间里,乔安山还是乔安山,乔安山仍然默默地为群众做着好事,并教育儿子坚持学雷锋:乔安山的儿子在路上见到别人丢失的东西,乔安山就让儿子在风雪中站在路边等着失主回来找。虽然做好事迎来的不都是感激的泪光,做好事换来的也不都是象征着荣誉的鲜花,乔安山几十年来坚持做好事,时常换来不解甚至是经济损失。然而面对林林总总的非议、矛盾、波折与坎坷,他总能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宽容与忍让。是什么能让乔安山这个一个几十年不为人知的很普通的人,胸中有丘壑,容易下许许多多的不公正待遇,一直坚持着善良和正义,坚守着他高尚的人生准则,弘扬舍己为人的共产主义美德呢?是他的战友雷锋!是雷锋以22岁短暂的生命闪现的光华!是雷锋精神展示给社会的强大生命力!

雷锋在乔安山的心中,已经深深的扎下了根,雷锋的操守,在乔安山的思想意识深处,那就是做人应该坚持的原则。也正是如此,乔安山遇到事情,他总要扪心自问:如果是雷锋,会怎么做呢?心中有了雷锋这把正义的尺子,乔安山就有了胆量,就有了气度,就有了坚韧与执着——他做到了对待同志象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象夏天一样的火热,对待个人

时光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面对社会上潜滋暗长的拜金主义现象,乔安山深刻意识到,社会需要雷锋!于是他结束了33年平静的隐居生活,开始到大江南北巡讲,他以雷锋亲密战友的身份,讲述雷锋故事,传播雷锋精神。乔安山成了雷锋精神的职业传火人。20xx年8月13日2时至8月14日8时,抚顺辖区内的浑河、社河、东洲河、红河、太子河等主要流域骤然发生洪水,进而泥石流和滑坡等灾害相继而来,抚顺清原学雷锋基地1044名军训学生被洪水围困,除了一千多个生机蓬勃的生命,还有作为辅导员乔安山。在这场抗洪抢险的生死较量中,乔安山看到了无数雷锋的影子,影片上映的真实故事着实感人!

在几代党和国家的领导人倡导下,在乔安山身体力行的传播下,雷锋已成为善良、坚韧、无私、高尚、伟大等褒义的代名词,雷锋的名字,在空间上已经跨越了国界,为五大洲的人们赞颂传扬;在时间上跨过了世纪,并将永远流传下去。

尽管,随着社会的发展,公民的意识形态中除了那一份善良和纯朴之外,增加了医学、法律的内容,人们在决定做一件好事之前,思维中除了“良心”,还习惯于考虑到“责任”,但是,只要你是出于爱心,没有私心,就会得到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就可以积极地去做!

不是吗?网上关于“扶”与“不扶”的热议和明显偏颇的“结论”,20xx年3月5日,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谈方教授发起成立了“搀扶老人风险基金”的主张,要给做好事而受损失的人以物质补偿与精神鼓励!

无独有偶,中央电视台20xx年“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也是依托网络评出的结果,而对高楼上坠落下来的孩子,那位忘掉个人安危伸出双臂的青年妇女榜上有名!“最美大妈”薛明秀、“最美女孩”余书华、“最美妈妈”吴菊萍、“撑伞仙女”……无数平民英雄的`义举得到主流媒体的弘扬,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传统美德仍是社会主流,基本的价值观和善恶判断标准一直存在,我们的社会充满着阳光和正气!

生活在这个充满阳光和正气的时代,作为基层央行职工,更应该积极去追求崇高!要从我做起,树立崇高的理想,坚持正确的世界观,摒弃狭隘的观念。要敞亮,要敢于担当,要做一个对家庭、对单位、对社会有用的人。要积极把自己的理付诸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民族正处于伟大复兴时期,经济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期的中心任务,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人民银行的金融宏观调控任务十分繁重。而恰恰在这时,县支行员工队伍老化,相当一部分职工因为年龄偏大,难以跟上现代工作节奏,难以及时完成本职工作。在人手少、工作项目繁多、工作任务繁重的现实情况下,很多很多工作,如果你接手做下去,就会越做越多,相反,如果不接手做,而是躲过去,自己就会轻闲一些。那么我们是遇到矛盾绕着走呢?还是不计个人得失,不分份内份外,不怕费力不讨好,知难而上呢?乔安山以他的始终不渝,秉承崇高,追求不懈的精神告诉我们,要有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在困难时期敢于站出来,别怕非议,别患得患失;要象乔安山那样,牢记雷锋,要甘于奉献。牢牢地记住雷锋,就如同守望一片灿烂的阳光;甘于奉献,就是在弘扬正气,传承美德。

这篇读后感结构不大合理,但比之我小学二年级时候尴尬,总算写出来了呀。当然,能写出来还有一个重要原因:雷锋这个六十年代国家的领导人树立楷模及其他的助人为乐思想,我从心里接受了。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1

星期五上午,老师带领我们全班同学一起观看了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回来的路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雷锋的故事,从小到大耳熟能详我已知道了许多,但是对乔安山却了解的少之又少。

作为雷锋的战友,乔安山曾多次受雷锋的帮助,乔安山对他感激不尽。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好战友,最后却由于自己的失误而意外死去,这令乔安山倍受煎熬。

雷锋的离去,带给人们无尽的悲伤和惋惜,也给乔安山心头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雷锋用22年短暂的生命给人们树起一座道德丰碑,而乔安山决定:他要用自己余生的所有时光默默无闻地延续雷锋精神,这样才能无愧于班长雷锋,更无愧于自己的内心。

作为一名公交司机,乔安山为难产的`妇女改变行驶路线,面对众人的赞扬,他只是哽咽地说了一句:“如果班长在,他会比我做的更好!”多么淳朴的人啊!那一刻,我的眼睛湿润了。

冬夜,乔安山的车子在野外陷入泥潭后,面对路过人的一次又一次无情拒绝,乔安山又想起了雷锋在的日子。他坚信雷锋的精神会一直流传下去的,即使他已经离开了我们。清晨,一群天真无邪的孩子在阳光中出现,志愿者们来帮助他们了,乔安山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千千万万个像乔安山一样的活雷锋还在。乐于助人、舍己为人,让我们坚信雷锋精神永垂不朽。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2

电影中的乔安山救下老大爷的这段情节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近几年媒体上所报道的众多类似事件,如:彭宇事件,小悦悦事件。可能我们会说救人于危难之中本来就是人之常情,但是发展到了现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伸出援救之手,而是考虑是否会被讹诈?代替他们的不再是助人的热忱之心,而是是否会惹上麻烦的担忧之心。试想,是什么使这一切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病人家属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自己良心的背叛,不仅仅给好心人以巨大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妨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导致社会道德的缺失。从而"小悦悦"就成了这一病态社会的牺牲品。

这样的事件可能令我们唏嘘不已,但有也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在我们的.社会上也有很多令人感动的好人好事:如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中的那些志愿者们,还有我们身边的小志愿者们,虽然我们做不了多大的事情,但同样可以帮助别人脱离困境。但丁说过:人不能象走兽那样活着,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任何一个时代,都需要道德力量来引领我们的时代精神,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容忍传统美德与民众渐行渐远。

做善事并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情,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举手之劳就可以解决别人的一些困难,朋友们,不要害怕做好事,对于这个社会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3

三月五日是学雷锋纪念日,那天,我们上了一节生动的学习教育课,老师组织我们观看了《离开雷锋的日子》,看完这部电影,我深受感动。

影片讲述的`主人公不是雷锋,而是雷锋生前的一位战友---乔安山的故事。乔安山在一次倒车时,不小心车尾撞在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雷锋的太阳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雷锋因抢救无效而死亡。乔安山深感愧疚,决定继承雷锋精神,将雷锋精神发扬光大。

影片里乔安山一直以雷锋为榜样,力所能及得帮助别人,他因为帮助一位老人,受到了冤屈也不改初衷。最让我感动的是乔安山和儿子一同出车,结果陷入泥潭,在这荒山野岭的地方停留了一夜。第二天,一群戴小红帽的中学生路过这里,帮助乔安山把车推出泥潭。()乔安山正准备给钱当做谢礼,可那些中学生拒绝了,他们说:“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是呀,世上还是好人多,雷锋虽然死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向雷锋叔叔一样主动帮助别人:为公园捡起一张纸,为车上的老人让一个座,为家人做一下家务……

只要我们有雷锋精神,去帮助别人,就会多一份微笑、一份欣慰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4

雷锋是一个孤儿,出生于1940年,他在1959年参军,在1960年,他因公殉职。当时才22岁。

3月5日是“学雷锋日”,我看了这部电影,而它是通过雷锋的战友乔安山来写的。电影先是讲了乔安山严词拒绝了站长要他先送自己亲戚的无理要求,而他却在路上帮助了一些真要帮助的人。后来,又讲了乔安山热心帮助别人却又被冤枉的事。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当乔安山送货时,发现一位老人被车撞伤后没办法自己去医院。乔安山看到了老人痛苦的表情,和那多次挣扎却怎么也起不来的身体,也不顾自己急着送货,马上把老人抬上车并带他去医院。到了医院,乔安山先帮老人付了医疗费用,可老人的.家人却不想付医疗费,说是乔安山撞伤了老人。虽然乔安山被冤枉了,但他不觉得自己不该帮助那位老人。他认为如果雷锋发现了,肯定也会这样做,会义无反顾地帮助哪个着急的老人,做了好事,也不求别人的回报。

后来,老人的家人才承认不是乔安山撞伤了老人。乔安山说:“我的班长雷锋感染了我,让我知道要助人为乐,急别人所急,也不求回报。他时时刻刻在为他人着想,最后牺牲在自己的劳动岗位上,我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让大家去学习、模仿。”

看完了这部电影,我的脑海里还是不是浮现出乔安山助人为乐的身影。我想:现在,也有很多人在帮助我们,就像电影中的雷锋和乔安山一样。我们也可以和他们一样,助人为乐,急别人所急,但不求回报。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15

《离开雷锋的日子》比较尖锐地触及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社会生活里,对于人们的道德状况的热切关注。——这是时代的话题,历史性的话题,能够唤起人们共鸣的话题。在艺术欣赏中,美感是复合体,是道德感、理智感(求知欲得到满足等引起的情感)和审美知觉的复合体。其中,道德感经常起主导作用。《离开雷锋的日子》由乔安山折射出来的雷锋精神,其巨大的道德力量,激起欣赏者强劲的道德感,使他们不知不觉地置身于影片的特定情境,移情银幕,自我审视,在善与恶,无私与自私的较量中,内心世界波澜起伏,欲罢不能。与剧中人共同体验善最后战胜恶的观众,灵魂得到了升华,正面的道德感得到了满足,从而肯定了这部影片的艺术价值。须知,在优秀的艺术作品中,正面的思想道德力量,或曰思想内涵,是作品艺术性和观赏性的基础缺乏思想道德力量的作品,或许能够引起观众的兴趣,但是绝对无法引起他们的兴奋和共鸣。显然,《离开雷锋的日子》的创作者们自身早已被他们所描述的对象深深打动,才能以如此深厚的真诚和充沛的激情,挥毫泼墨。——艺术创作一旦丧失这种真诚和激情,精品便无从产生。

影片结尾,是乔安山与儿子的载货大卡车在运输途中陷入了泥泞,不能自拔。几辆汽车相继擦身而过,但无一伸出救援之手。儿子很得意,因为这似乎证实了他对现实社会的看法和利己主义的价值观。泥泞之中的大卡车是一种艺术隐喻。天亮了,远方传来阵阵自行车清脆的铃声。一群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员来到那里,同心协力把卡车拖出泥泞。乔安山从年轻人手中接过一顶作为青年志愿者标志的小红帽,脸上绽出会心的微笑:毕竟好人还是多数!无疑,这是一个光明的尾巴。但我以为,青年志愿者所代表的,既是雷锋精神的延续,又是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发展。这天,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无数像孔繁森、李国安这样的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离开雷锋的日子》,讲述的是乔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个新时代开拓者的故事。我们欣赏《离开雷锋的日子》,不仅仅在于它提醒人们不要忘记过去,更主要的在于,它充满向上精神,鼓舞人们奋进。或许,能够用一部老影片来概括我的观后感,它的名字叫:期望在人间。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