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投诉举报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doc
点击下载文
文档为doc格式
下载本文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1、下载的文档为doc格式,下载后可用Word文档或者wps打开进行编辑;
2、若打开文档排版布局出现错乱,请安装最新版本的word/wps软件;
3、下载时请不要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否则会导致无法下载成功。
4、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语文教案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语文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及重点】

1、有感情地进行朗读,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体会本文的语言风格。

2、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

【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

【教学设计】

本文是一篇美文,可以向学生提供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采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画面上的比较和配乐朗读。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利用课件分别出示杜甫《绝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画面。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就多了。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利用多媒体,提供秋天、冬天与春天的画面比较,并出示两首诗的。教师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引起学生共鸣,让学生感受回忆,调动他们的`直接经验,进行情感上的铺垫。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又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情境。)

二、学习目标

利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三、教师范读,整体感知

1、范读前请学生思考:

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

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教师讲述后明确:盼春(第1自然段);绘春(2~7自然段);颂春(8~10自然段)

四、导读促学,授知授法

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1、简析“盼春”:

出示问题组:春天来了没有?(通过“近”字可以看出春天还没有来)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去迎接春天的?(“盼望着”)为什么叠用“盼望着”?(作者心情急切)这一小节有两个词“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给人柔和的感觉)

2、分析全文第二自然段:

接下来作者就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描绘春天的美景。

从哪儿可以看出是总写呢?(“一切”)

在这一小节里,作者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他们?

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分别用“朗润”、“涨”、“红”来描述他们。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朗润”、“涨”、“红”的特点。朗润是明朗润泽的意思,因为阳光照在上面,明亮起来了,山清水秀。冬天的水是枯的,冰雪消融之后,所以水“涨”起来了。“红”字不仅写出了太阳的颜色,也写出了太阳的温暖。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两幅画面的比较,加深学生的印象。

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1、 能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并结合课文认识汉字10个。

2、 能正确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3、 能根据课文和图片内容展开想象,木棉树长大以后,小动物们会对它说些什么。

4、描写“努、力、受、爱”4个字。

5、懂得要勇敢、坚强、不怕困难。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指定段落,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理解种子在土壤里发芽的过程及条件。

教学准备:

课件、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1、出示木棉树的图片,提问: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树吗?(木棉树)

2、木棉树的种子要离开妈妈了,让我们一起来为它送行吧!揭示课题。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想想:木棉树妈妈对种子说了些什么?

3、出示句子,请学生自学生字。交流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

4、指导朗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学习课文2——4小节

1、木棉树的种子离开妈妈后,遇到了什么困难,它记住妈妈的话了吗?它是怎么做的?

2、小组交流

木棉树遇到的`困难是:泥土里很黑,他感到有些害怕。可是它想起妈妈的话,它努力向上顶,很快就长成了小木棉树。

3、指导朗读

4、 尝试背诵课文

5、 学习课文第5小节

1)自读课文第5小节,思考:小木棉树长大后怎样了?

2)小组交流,抽生回答。

3) 学习生字,受。

4) 指导朗读

四、复习拓展

说话练习,想一想,小动物们看见枝叶繁茂的小木棉树会怎么说?

小鸟飞来说:“——————。”

小蜜蜂飞来说:“——————。”

五、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努、爱”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旅夜抒怀:通过课文题目鉴赏诗歌的内容与情感。

2、客至:学会抓住关键词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今天我们来学习杜甫的两首律诗,《旅夜抒怀》和《客至》。读诗要从“头”开始,说明诗的题目对理解诗歌很重要。今天,我们试着通过题目来鉴赏一首诗。

二、文本研读

1、通过“旅”字看背景

思考:题目中的第一个字是“旅”,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呢?

明确:“旅”是旅居之意。 杜甫在唐代宗广德二年(764)的春天携家人自阆州折回成都,入严武幕。本来有这位好朋友的帮助,他满可以在成都住下去,却不料严武在第二年四月忽然死去。他不得不再次离开成都,乘舟东下,经嘉州(乐山)、戎州(宜宾)、渝州(重庆)、忠州(忠县),于九月到达云安(四川云阳)。《旅夜书怀》就是在这次旅行中写的。

小结:这一年,杜甫已满53岁,他一直患有肺病和风痹,不时发作。再加上这回严武之死,他决心离开四川,转作潇湘之游,其实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此,一路上心情十分沉重,不知一生漂泊何时才是个尽头。这首诗就集中的表现了他这种心情。

2、通过“夜”字察实景

⑴第二个关键词是“夜”。 给我们带来什么信息?

明确:夜,指作者写作这首诗的时间是在夜晚。

⑵诗中哪些诗句和“夜”是相对应的的?

明确: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⑶体味一下作者这二句诗里所描绘的意境。首先找一下其中的意象有哪些?

明确:共有两组:细草 、微风、岸、危樯、舟 ,星 、平野、月、 江流。

⑷这两组意象分别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意境),具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第一组:孤弱的细草在无边的风里飘摇不定,孤立突兀的危樯和孤独的小舟对抗漫漫的长夜。(凄冷)

第二组:星空低垂愈显原野辽阔无边,明朗的月空下江水汹涌澎湃奔流不息。(雄浑阔大)

⑸诗三、四句写景,明星低垂、平野广阔、月随波涌、大江东流,这两句写景雄浑阔大,历来为人称道。请分析这两个写景句中寄寓了诗人的什么感情?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此诗写的是诗人暮年飘泊的凄苦景况的。实际上,诗人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正是为了反衬出他孤苦伶仃的形象和颠连无告的凄凉心情。这是采用了以乐景写哀情的手法。

3、通过“书怀”悟实情

⑴“书怀”,亦即书写情怀,抒发感情。把诗中“书怀”部分朗读一遍。

明确: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⑵写了“名著”“官休”二事,概括了诗人后半生的生活,那么在诗中“名著”和“官休”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名声”不是因为”文章”而”著”的,不做”官”是因为”老病”而休的。

⑶诗人名满天下,是因为什么?

明确:韩愈写诗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这决非过誉之词。

⑷那么作者为什么还要说这样呢?

明确:这很明显的是激愤之下的反话,既然“名声”是因“文章”而著的,那么,“官休”也就不是因为“老病”了。

联系杜甫一生的经历可知:杜甫此时确实是既老且病,但他的休官,却主要不是因为他的老和病,而是由于被排挤。这里表现出诗人心中的不平,同时提示出政治上的失意是他飘泊、孤寂的根本原因。

⑸尾联:诗人自况,以什么自况的呢?

明确:以”飘飘”喻己则有一种自伤漂泊之感,后以广阔的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作比。

(6)除了比喻,尾联还有什么手法?达到什么效果?

明确:茫茫的天地和一只孤独的沙鸥作比,就更显得孤独和凄凉了。

三、拓展延伸

杜甫的这种自感身世孤苦漂零的沉郁之作你还能举出其它的例子吗?

明确:在其后两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的《登高》。

在他去世前两年所作《登岳阳楼》中也有这样的诗句“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四、诗歌小结

读起这样的诗歌,我们不免都要随着抒情主人公一起哀叹泣涕了。我们知道,成都郊外浣花溪畔有一个著名的杜甫草堂,这是杜甫在亲友的帮助下获得的一个暂时安身的栖身之所。在这里,杜甫度过了一段恬静而又安宁的生活。同时也创作了一些清新自然风格的诗歌。《客至》就是其中的一首。

语文教案 篇4

一、导入课题

教师板书“鞋”字,引导学生用“鞋”字组词,板书“修鞋”;引导学生谈对“修鞋”的认识,随机板书“钉、绱”,强调“钉”是一个多音字,并引导学生,练读课文中“用钉子订”一句话,加深对“钉”的印象;同学们请看老师这还有一个词语,引导学生对“姑娘修鞋”和“修鞋姑娘”进行比较,感悟顺序变了,课文的重点也就变了,由此可见,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重点是写小姑娘这个人物,那她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39页,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了课文,下面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谁愿意起来给大家展示一下。

2、读完课文了,谁能概括一下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那这篇文章用了怎样的写作手法?(倒叙)

三、重点感悟,渗透学法

读完课文后,你认为修鞋姑娘是个什么样的人?

从哪些句子中你可以看出这个姑娘具有的品格?下面请同学们拿出笔来,画出这些句子,并在后面写上你的想法,开始。

2、指名朗读划出来的句子,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重点句子、词语的含义,渗透通过人物外貌、动作、语言描写体会人物的思想品质,并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1)、句子1:而她却坦然地接过去,自信地对我说:“不用绱,钉几个钉子就行了。”这是对人物的动作和语言的.描写,说明这个姑娘非常的有自信。(板书:坦然,自信)

(2)、句子2:她只是打量我一眼,也不管同意不同意,吧吧吧,三个钉子钉进去,接着一手拽着鞋底,一手扯着鞋帮,冲我使劲扯了扯,那意思是说:“这下你该放心了吧?”说明姑娘修鞋技术非常的娴熟,动作利索。

(3)、句子3:借着她干活的机会,我看了看这个不起眼的姑娘。她矮乎乎的身架,胖乎乎的脸蛋,蚕眉下,一双圆圆的眼睛,一眨也不眨地盯着手上的活儿。她那冻肿了的手背,记录着她经历的风霜艰辛。(板书:艰辛)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体会修鞋姑娘生活的艰辛。

(4)4、6两段说明姑娘非常的主动、热情,周到。

(5)9到14自然段,角色互读,突出姑娘诚实、善良。

分角色朗读“修鞋姑娘”和“我”对话部分。

1、小组合作,练习分角色朗读。小组探究“我真惭愧。是她诚实,还是我诚实?是她相信我,还是我相信她呢?”引导学生阐述自己的观点。

2、学生展示读,去掉提示语的朗读,但要在对话中把提示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四、这样一个诚实而有善良的好姑娘,课文中的我从一开始就相信她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他不相信这个姑娘。文章中有许多描写作者这种心里活动的描写,你能找出来吗?

句子1:我还有点怀疑她能否用锥子扎透我这牛皮鞋底。

句子2:我不放心的提醒她要修结实点,花钱多点不在乎。

句子3:7、8两段怀疑

后面的尴尬、惭愧

五、一个诚实善良的姑娘,让作者从怀疑到惭愧,到苦苦寻觅这个姑娘。

教师想问:作者苦苦寻觅的仅仅是修鞋姑娘吗?他还在寻觅什么?

4、实际上,这是作者发自内心的心灵的呼唤,他在呼唤诚信,那这句话应该怎样读呢?

六、结尾

同学们诚信就在我们身边,一个约定,一个承诺,一个美好的心灵。我们的社会呼唤诚信,我们的生活更需要拥有美好心灵的人,愿我们每位同学都……

七、板书

修鞋姑娘

我 怀疑不放心怀疑尴尬惭愧

姑娘坦然自信 真诚

教学反思:

《修鞋姑娘》是本学期语文组的举行的第一次同题研讨。整个教学思路由五年级语文老师集体备课。我先执教了第一节课,课后非常的有幸的得到了全国特级教师支老师的点评。

本节课,由于准备时间不足,所以对于教学参考书没有读透,对于课文的认识不够深刻。这篇课文歌颂的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信任的美好品质,教育孩子要讲诚信。而我在整个教学中对于孩子的诚信教育讲解得比较少,没有达到教书育人的效果。

课文的讲解比较的凌乱,指导朗读的部分太少。课下经过支老师的点评,如果讲课时能从人物的外貌、行为、语言等方面让孩子一点点地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那整篇文章的讲解就会非常的有序。听了支老师的点评,我顿觉的茅塞顿开,思路变得异常清晰,这节课的收获真得很大。

语文教案 篇5

一,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

2、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37个词语的意思,能依据问题理解难句与重点句的意思,会用"既……又……"写句子。

3、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用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内容。

4、知道茶叶的种类,饮茶的好处,知道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的茶具质地好,造型优美,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继续学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的方法;理解用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

教学难点:学生对我国的"茶文化"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对我国是"茶的故乡"的含义,对茶的价值,品茶的乐趣等较难理解。

三,教学准备

六大种类的茶叶些许;若干套透明茶具;一瓶热水。让学生了解有关茶的知识,有条件的组织学生参观浙江茶叶博物馆。。

四,教学时间:3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通读课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部分新词。

2、认真默读课文,初步学会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3、初步培养爱茶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揭题,释题。

(1)"说"是什么意思你能给它换一个词吗

(2)想想,课文会向我们介绍茶的哪几方面的知识

2,自学,要求:

(1)通读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

(2)自学生字新词。

(3)逐段默读,想想该段介绍了茶的什么知识。

3、检查生字词。

(1)出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交流哪些字音,字形需要注意,为什么

字音:占,暑,尚,兽(翘舌音),族(平舌音),曾(后鼻音),玻璃(轻声)

字形:享(下面是"子")区别曾,兽。

(3)提出不理解的词,酌情处理。

(4)选择难写易错的字写一写,记一记。

4、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从课文中,你了解到关于茶的什么知识交流中引导学生朗读并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茶乡,种类,实用价值,精神享受,增进友谊,讲究茶具)

(2)回忆本单元的学习重点及具体方法。

(3)根据课后习题2,思考哪几个自然段描述同一方面的内容,进行归并,分段。

(4)交流分段,重点点拨:第1,2自然段都讲我国茶的特点(历史悠久,种类繁多),归并为一段;第3。4自然段都讲饮茶的作用与好处,并为一段。

5、作业。

(1)通读课文,质疑间难。

抄写生字新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一,二段,了解过渡句的作用,理解总起分述的方式记叙的段落内容。

2,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3,进一步理解课文初步培养爱茶,爱祖国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一段。

自由读第1自然段,思考课后习题1(1)。

交流讨论,出示实物,认识6大种类的茶叶。

带着自豪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2,学习第二段。

自由读第二段,根据自己的兴趣确定下一步学习重点。

你们希望重点品读哪个自然段(第4自然段)

重点品读第4自然段。

自学,思考:

A这段主要写什么,怎么写的

B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C选择好词佳句反复朗读。

交流,重点理解:

A品茶讲究茶叶的色,想,味,顺序应是先观,再闻,后尝。

B区别"饮茶"与"品茶"的不同。(饮茶即喝茶,品茶须细细品尝,讲究茶叶的色,香,味,讲究程序,讲究茶具,是种精神享受。)

学生分组尝试品茶,用上"先……再……最后……"介绍品茶经过

④感情朗读第4自然段,读出品茶的乐趣。

(4)依照第4自然段的学法,自学第3,5自然段。

(5)重点交流:

①这两段与第4自然段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②质疑问难,相机理解课后重点句,朗读。

3、作业(任选一题)。

(1)摘抄描写品茶过程的句子,读读背背。

(2)以《品茶的乐趣》为题,用上"先……再……最后……"写一个总分段式。

第3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了解中国茶具的特点。

2、深化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

3、感情朗读课文,深切感受茶文化的悠久历史,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过程

1、学习第三段。

(1)回忆第二段的学习方法。

①这段主要写什么怎么写的

②提出不理解的词句。

③选择好词佳句反复朗读。

(2)按照上述方法,学习第三段,完成填空练习。

这段介绍()。先总说(),然后从()和()两个方面具体介绍,最后一句话点明品茶讲究茶具的()。

(3)交流填空题,了解内容,体会写法。

(4)结合质疑,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5)感情朗读这一段。

2、总结全文。

(1)学习课文,你对我国的茶文化有什么新的认识

(2)课文6个自然段中,哪几个自然段写法基本相同,

小结:这种先总起后分述的记叙方式,条理清楚,有助于我们理解层次,并按照这一顺序理解段落的内容。我们今后可以把这种表达方法用于自己的写作中,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

3、扩展阅读。

(1)学生回顾总结按事物几个方面分段的方法。

(2)默读一,二篇课外读物(如《选学读本》上的《松鼠)),按事物的几个方面给课文分段。

(3)交流。

作业:(1)听写词语。(2)阅读有关介绍"茶"的文章。(课外延伸)

板书:

9说茶

我国是茶的故乡,茶叶种类多。

实用价值

2,喝茶好处多精神享受:观闻尝

增进友谊

质地

3,品茶讲究茶具形状

造型

图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