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士谔

羊士谔

羊士谔(约762~819),泰山(今山东泰安)人。贞元元年礼部侍郎鲍防下进士。顺宗时,累至宣歙巡官,为王叔文所恶,贬汀州宁化尉。元和初,宰相李吉甫知奖,擢为监察御史,掌制诰。後以与窦群、吕温等诬论宰执,出为资州刺史。士谔工诗,妙造梁《选》,作皆典重。与韩梓材同在越州,亦以文翰称。著集有《墨池编》、《晁公武郡斋读书志》。...(95篇诗文)(796条名句)

羊士谔介绍

羊士谔的思想追求

  前期的政治思想,反映了中小地主阶级的利益,对当时经济、政治和军事等方面的严重危机,有较清醒的认识。大力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怪僻晦涩。他不仅能够从实际出发,提出平实的散文理论,而且自己又以造诣很高的创作实绩,起了示范作用。

  他在文学观点上主张明道致用。他强调道对文的决定作用,以“道”为内容,为本质,以“文”为形式,为工具。特别重视道统的修养,他反对“务高言而鲜事实”。在对待“道”与“文”的关系上,主张既要重“道”,又要重“文”,认为“文”固然要服从于“道”,但非“有德者必有言”,并且列举了许多例子说明“自诗、书史记所传,其人岂必能言之士哉”,指出:“言以载事,而文以饰言。事信言文,乃能表见于世”。所谓“事信言文”,就是内容要真实,语言要有文采,做到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羊士谔的籍贯考证

  河南洛阳是羊氏一处世居地。曹魏、西晋及北魏均于洛阳建都,羊氏出仕者皆尝居此。晋初羊祜更赐葬地于洛阳。由是之故,一部分羊姓子孙遂定居于此城。据《羊祉墓志》记载:北魏羊氏居宅建于洛阳城之徽文里。隋代羊玮、羊本等人卒后都归葬洛阳,说明当时羊族已多视洛阳为故乡。唐代诗人羊士谔,虽题署乡贯为“泰山”,但实居洛阳,他尝作有《过三乡望女几山早岁有卜筑之志》诗,其欲卜居之女几山,即去洛阳不远(今属河南宜阳)。根据江苏淮安《羊宗史志》的记载:洛阳羊氏的世居在“洛阳县东安乐乡”,淮安羊氏便系出于洛阳。除了汝、洛两支,南阳(今河南南阳)羊姓也颇有声名。

羊士谔的评价

  擅长委婉含蓄地表达女子情怀,如献衷心:见好花颜色,争笑东风。双脸上,晚妆同。闭小楼深阁,春景重重。三五夜,偏有恨,月明中。情未已,信曾通,满衣犹自染檀红。恨不如双燕,飞舞帘栊。春欲暮,残絮尽,柳条空。如此间景间情,曲曲折折、层层深入地揭示人物惜春怨别的内心感受。重视歌词的形式,也重视歌词的内容,只是他认为,曲子词主要是为上层社会游乐歌唱用资羽盖之欢的,词是艳曲,而文人词又不同于民间词。这种主张有进步意义,也有局限,但它却代表着部分词人的看法,他们的创作实践也与此基本一致。

珍树寒始花,氛氲九秋月。佳期若有待,芳意常无绝。袅袅碧海风,濛濛绿枝雪。急景自馀妍,春禽幸流悦。

虫思庭莎白露天,微风吹竹晓凄然。今来始悟朝回客,暗写归心向石泉。

汤沐成陈迹,山林遂寂寥。鹊飞应织素,凤起独吹箫。玉殿中参罢,云輧上汉遥。皇情非不极,空辍未央朝。授册荣天使,陈诗感圣恩。山河启梁国,缟素及于门。泉向金卮咽,霜来玉树繁。都人听哀挽,泪尽望寒原。

月满自高丘,江通无狭流。轩窗开到晓,风物坐含秋。鹊警银河断,蛩悲翠幕幽。清光望不极,耿耿下西楼。桂华临洛浦,如挹李膺仙。兹夕披云望,还吟掷地篇。凤池分直夜,牛渚泛舟年。会是风流赏,惟君内史贤。圆景旷佳宾,徘徊夜漏频。金波徒泛酒,瑶瑟已生尘。露白移长簟,风清

晓风山郭雁飞初,霜拂回塘水榭虚。鼓角清明如战垒,梧桐摇落似贫居。青门远忆中人产,白首闲看太史书。城下秋江寒见底,宾筵莫讶食无鱼。

壮龄非济物,柔翰误为儒。及此斋心暇,翛然与道俱。散材诚独善,正觉岂无徒。半偈莲生水,幽香桂满炉。息阴惭蔽芾,讲义得醍醐。迹似桃源客,身撄竹使符。华夷参吏事,巴汉混州图。偃草怀君子,移风念啬夫。翳桑俄有绩,宿麦复盈租。圆寂期超诣,凋残幸已苏。解空囊不智,灭景

东风朝日破轻岚,仙棹初移酒未酣。玉笛闲吹折杨柳,春风无事傍鱼潭。雨馀芳草净沙尘,水绿滩平一带春。唯有啼鹃似留客,桃花深处更无人。

百雉层城上将坛,列营西照雪峰寒。文章立事须铭鼎,谈笑论功耻据鞍。草檄清油推健笔,曳裾黄阁耸危冠。双金未比三千字,负弩空惭知者难。

结缆兰香渚,柴车上连冈。晏温值初霁,去绕山河长。献岁冰雪尽,细泉生路傍。行披烟杉入,激涧横石梁。层阁表精庐,飞甍切云翔。冲襟得高步,清眺极远方。潭嶂积佳气,荑英多早芳。具观泽国秀,重使春心伤。念遵烦促途,荣利骛隙光。勉君脱冠意,共匿无何乡。

登高何处见琼枝,白露黄花自绕篱。惟有楼中好山色,稻畦残水入秋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