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

花心症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捉妖记》是一部由许诚毅执导,白百何 / 井柏然 / 姜武主演的一部喜剧 / 奇幻/ 古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1)

真不明白为啥现在动不动就整个3D特效。是怎样,穷疯了圈钱么?

周五去影院看的,唉呀妈呀,电影院素质太高了。尼玛看个电影观众声音此起彼伏的。

哎,我比较烦看个电影还要讨论。。孩子看不懂大人在讲解。。你妹啊,看不懂来看干嘛?

我这人比较较真观影环境。比较喜欢安静的环境下观看。这样才能入戏。。

我没觉得两位主演演技有多大爆发。。这些妖怪有的好像驯龙高手里面的龙。唱歌的部分有点往外国动画上靠。。没有感觉有多惊喜。一般。吴君如和曾志伟挺出彩的。白百合演技还那样啊。她演啥都一样。。井宝就是台词挺逗的。没了。

为啥咱们中国拍捉妖,衣服就不能华丽点么?画皮里孙俪的衣服,捉妖记白百合的衣服。。非得很破么?捉妖师就莫有钱么?

剧情的话,还是老套的剧情。也创新不出啥了。总体来说,适合在家,电脑上看,电影院,算了,太浪费钱了。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2)

看到胡巴的形象,总感觉像是一个白萝卜,修炼成精。于是想起那个知乎上的问题。大意是古代神话里,为什么柳树槐树这种植物可以成精,甚至还有没有生命的琵琶,而萝卜白菜水果蔬菜就不能成精?得到赞同较高的一个答案是:上午发愿修炼,中午就给炖了……

好在这个萝卜还比较会卖萌,所以票房大卖。不过查资料时,发现电影的另一个名称:《聊斋之宅妖》或《聊斋之捉妖记》,就完全是画蛇添足了。首先聊斋里没有这样妖与人之间的故事,倒是有《宅妖》这一篇文章,但是跟电影的内容完全没有关系,完全看不出《捉妖记》从哪里取材的《聊斋》。《画皮》再烂,至少妖怪形象还是来源于《聊斋》,所以就别什么鬼怪的故事都往《聊斋》上靠了。对于《捉妖记》,倒不如说是编剧袁锦麟把《宝贝计划》的故事妖怪化而已,白百合和井柏然的角色对照成龙和古天乐,最终BOSS也都是以得到萌娃为目的,反正《宝贝计划》已经是这个香港人作为编剧最好的作品了。

开场片名出现时是《山海经》的即视感,还以为是故事出自《山海经》。群妖场景真是吓到我了,瞬间《指环王》的即视感,心想真的是大制作,这结局岂不是老妖王军与人族联盟,大战终极BOSS。然后,就没有然后了,抱歉,我脑洞开大了。然后,只剩一群青蛙出来跳舞,从好莱坞一下跌到宝莱坞的即视感。

暂且不说导演许诚毅到底算不算“史瑞克之父”,单看这群妖怪的造型设计,就知道他的确深受梦工厂的真传。可惜别的设计没学到,只学到“史瑞克”的造型,除了胡巴,每一个妖怪形象都丑陋无比。好在,还有胡巴这个萝卜,成了精,可以哭,可以笑,可以卖萌,可以搞怪,就是一个标准熊孩子。就是头上的绿叶,真的像一根萝卜。胖莹和竹高,一胖一高,完全没有交代他们的身份,难道是妖后身前带刀侍卫?反正他俩最大的作用就是来搞怪的。最后的BOSS背后一堆小蘑菇,这是什么造型?妙蛙种子吗?这一堆堆小蘑菇简直要害死密集恐怖症患者。还有那个绿色飘来飘去的空气凤梨是个什么鬼?致敬《哆啦A梦》的竹蜻蜓吗?

真人角色就更别提了。前天看完《煎饼侠》,回过来再看《捉妖记》,发现怎么又是吴君如和曾志伟。白百合永远都是一副“黄小仙”的样子,接下来要上映的《滚蛋吧,肿瘤君》,估计还是这副样子。闫妮还是“佟掌柜”式的碎碎念,姚晨只好用讲东北话搞笑,顺便展现中国饮食文化。钟汉良和保剑锋就是来摆造型耍帅的,姜武和汤唯不温不火,基本完成各自角色的任务。唯一意外的是井柏然,在代替柯震东重拍这部电影之后,我们可以确信,他应该比原片中的柯震东更出色。对于这个纠结的保长角色,既要当爹,又要当娘,井柏然成功塑造了一个良家妇男的形象,最后时刻还英雄的断舍离了一回。可转念一想,这不是《虎妈猫爸》的即视感吗?

老实讲,真人与动画相结合的电影,早就是老外玩剩下的。像《加菲猫》、《蓝精灵》等影片,以及根据华纳和迪斯尼的卡通形象制作的电影,这些电影原本就是动画片,有着独立的动画形象。这部《捉妖记》也算是开创国内此类题材的先河,这一点值得称赞。我们也终于发现,在特效上,我们并没有那么差。在原创故事上,我们也没有那么不堪,可总觉得少了很多。一些桥段要么成人化,要么老套,你无法单单定义为一部儿童片,因为中国导演不会花上亿制作儿童片,况且结局还这么用力煽情。电影的3D感几乎没有,还不如别追求3D,老老实实做2D。票房的确不少,营销也做的好,但好票房不等于好口碑。在7月国产保护月下,前后有《小时代4》《栀子花开》作差评保证,再之前有《汽车人总动员》的质疑。同期相比之下,作为动画片,《捉妖记》就显得很用心了。至少胡巴的形象,还算是中国原创,出自最平常的萝卜(如果灵感的确是萝卜的话)想一想,那只熊猫,动画片都被人拍了两部。那个花木兰协会,不知道《花木兰》早就被迪斯尼拍成动画片了吗?他们早就该道歉。再想一想,这些年我们还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动画电影,这么一比较,《捉妖记》真的是良心之作。

当影迷们用电影票作为对中国动画诚意的回报时,也希望许诚毅们下回请别拿萝卜当干粮,也能拿出更好的作品,作为你们的诚意。对于中国动画,我们一直期待。

如果你喜欢我的评论,可以关注胡说电影,添加微信公众号hushuodianying。这是一个影迷的自娱自乐,玩票性质,我会不定期更新对于院线新片的长评,同时也会推荐好的电影给大家,希望你们能喜欢。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3)

从来没有一部电影有过这样的经历:还没上映已经看过三遍,一遍2D,一遍3D,一遍IMAX......或许这就是胡巴的魅力吧,让你觉得即使看过三遍却还是忍不住想要再次去发现其中值得关注却被自己忽略的点滴讯息。

关于《捉妖记》的剧情不多赘述,大概就是井柏然饰演的斩妖天师后代跟菜鸟天师白百何保护萌妖的故事。因为暑期合家欢的考虑,所以电影剧情设定并不复杂,看点自然落在欢乐和特效上面。欢乐是无需多言的,胡巴出生之前主要靠井柏然、白百何跟姜武三人奉献,天师之间争名夺利以及天然呆萌的宋天荫(井柏然饰)总被惊呆的桥段交替上演,其实观众的反应多少有些像刚出场还没反应过来的宋天荫,看着人能变妖,妖能变人,总是忍不住想要脱口而出的惊叹:你们城里人真会玩。

看的次数多了,感触也就深。《捉妖记》从技术上讲无疑将成为华语电影的里程碑,实拍跟CG特效的切换让人眼花缭乱。特别是在IMAX大银幕观影,真正感受到IMAX的宣传语所言:看电影还是进入电影。作为最终极的观影体验,个人当然推荐大家在IMAX巨幕感受井柏然跟胡巴带给大家两个小时的欢声笑语。你是看井柏然生胡巴,还是进入井柏然生胡巴?自己选择吧。

巨幕看特效,《捉妖记》必然不会令观众失望。曾志伟跟吴君如饰演的胖瘦二妖的变身迎来第一次特效大爆炸。特别是IMAX3D大银幕上,观众清晰可见由人变妖的全过程。之后再有白百何跟血妖在树林大战的热血桥段,姜武跟血妖血拼的桥段......大银幕扑面而来的震撼让人目瞪口呆。选择进入这样一部电影,也必然是最难忘的观影体验。

井柏然奉献了从影以来最好的表现,无论是搞笑的生妖桥段,还是最后送别胡巴的催泪剧情,他对细节和节奏的把握都令人叹服。跟白百何的银幕情侣,将目前市面最常见的女强男弱诠释的淋漓尽致,霍小岚看似蛮不讲理却心思缜密,宋天荫表面百无一用,但却是隐藏的绝世高手......这俩人也算绝配。

各个大咖的客串为影片加分不少。钟汉良很少演反派,却在《捉妖记》中饰演帅人一脸血的终极大BOSS,姚晨饰演的大厨、闫妮饰演的贵妇、汤唯饰演的老板娘.....每个人都自带萌蠢属性出场。特别是天天跟森碟饰演的胡巴的师兄师姐,尽管出场时间不多,但却绝对萌翻一票人。“出门连张人皮都不穿,怪不得被抓”......森碟教育胡巴的台词我都可以原封背出来,简直是洗脑彻底。

个人第一次有了这样的感受,好怕这部电影不能赚钱。因为安乐老总江志强这些年扶持华语电影新类型,在各个方面的尝试有目共睹。《捉妖记》的口碑我并不担心,如果再能获得票房上的巨大成功,那便是华语电影的胜利,也是观众的胜利,相信我们才有机会将来不被烂片包围,而能看到真正的好电影。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4)

作为资深外貌协会会员一枚,曾经坚决排斥看史莱克,什么鬼!王子和公主不是应该阳春白雪的跳着圆舞曲吗?结果意外被带入坑,竟然觉得两个绿怪物一起滚泥潭也那么妙不可言!就是这么出其不意,就是这么反传统,谁说只有王子公主能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史莱克就偏偏告诉你,每个人都有找到真爱的权利!

捉妖上映之际,作为资深外貌协会会员的我,再次打上了问号?妖要不是应该美如聂小倩,凶如树精姥姥吗!那一个圆滚滚的,萌呆呆的又是什么鬼!有了上次的入坑经验,终于怀抱着,看你这次怎么作妖的谨慎心态,再次走进电影院,结果……又入坑了,已经放弃努力乖乖呆在坑里来给大家安利,因为血槽已空!被胡巴萌的一脸血不说,更是被一群妖怪萌的不要不要的!影片让我想起近期追的两部日本动漫《东京喰种》《进击的巨人》,人有坏人,妖有好妖,日漫向来把这种“人、妖混世”主题处理的血腥残酷,虽然故事非常好,但我从来不敢安利任何一部给家里的孩子看。《捉妖记》又解决了我的一大难题,它诙谐幽默讲故事的方式,无比正能量。

《捉妖记》在力求打造一个新世界,这里人有人法,妖又妖规。影片开始,妖后就展示了妖的独特语言系统,对宋天荫临终托孤。出生后的胡巴,形如萝卜,虽不会说人话,却能懂人心,那一声声“wuba wuba”跟皮卡丘的声音一样让人中毒(声优也是一项技术活)。小岚和宋天荫以卖小妖王为目标,踏上斩妖除魔护送小妖王的道路,这过程中,一家三口,其乐融融,笑料百出。其实这个故事主干跟《指环王》非常类似,以佛罗多为首的一群精灵、巫师、哈比人踏上了以销毁魔戒为目的征途,一路上被各种渴求魔戒能力的恶势力前来抢夺阻挠。影片上映之前,听闻该片是以打造中国的《指环王》为目标的,所以身边不少苛刻的朋友,虽然在影院内看《捉妖记》笑的花枝乱颤,还是一出影院便撇个嘴说跟《指环王》差远了。经过激烈的辩驳,我总结出以下三点内容:

1.人物:《捉妖记》以喜剧类型为主,其次才是奇幻,既然作为喜剧类型,需要创作出喜剧性的人物——强势的女捉妖师,柔弱的生子男主,以及一个萌暖天下小妖王。更别提充满港片即视感的小配角们,神志不清的奶奶,会让人想起《九品芝麻官》里每次都把咸鱼当尚方宝剑的奶奶。而吴君如和曾志伟演的竹高和胖莹,不就是《鹿鼎记》里的胖头陀和瘦头陀吗!还有钟汉良演的一心想成人的老妖怪,一直戴着伪善的面具混迹在所为正派之中,其实不断的残杀自己的同类。这不就是《倚天屠龙记》的混元霹雳手成昆吗?还有麻将女神汤唯,如同郭芙蓉2.0版的姚晨,《爸爸去哪儿》名CP“佳偶天橙”。观影经验的叠加,和演员大胆突破的表演,都在不断的为该片增添喜剧的元素。主线人物形成传奇故事,副线的人物和主线有机的结合了起来,形成了“笑果”显著的化学反应。《捉妖记》的喜剧人物塑造是非常成功的。

以影片类型来看,《捉》和《指》是不能放在一起比的,因为一个是喜剧类型片,一个是典型的剧情片,类型不同,对于片中人物的塑造要求也就不同。

2.背景世界:《指环王》来自北欧神话,《捉妖记》则来自《山海经》。从这两个故事起源来看,根基的稳固程度就不一样,西方的神话体系,是相对完整严谨的,对于之后故事的创作,该体系提供了更加扎实的结构框架。而中国的神话体系,向来是走写意松散风,跟中国国画一样,讲究的是留白。它所能提供的素材仅仅是一个创意点,有更多细节上的东西需要现在的故事创作者来完善。

时至今日,不得不承认,古人的想象力比今人要丰富许多,我们又的确没有那样北欧神话那样稳固的根基。所以《捉妖记》既然要笃定的做中国的惊世传奇,想与《指环王》比肩,那在故事的各个层面都要加强,尤其是故事背景的建立上,因为奇幻片卖的就是想象力,构建了一个什么样的世界,能够让观众信服,并且代入找到共鸣,是需要更多的技巧的。

在构建世界的能力上,《捉》确实比《指》弱,但是比绝大部分院线大片还是强出百倍的。毕竟,想要进步,想要更好,跟中国环境里的片子比,是没有意义的,《捉》7.16现世,它的CG效果,瞬间成为业界标杆,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是,就像一个班有100个同学,《捉妖记》就是那个第二名,我们肯定要跟NO.1《指环王》比!坐在那洋洋自得,说自己身后还有98人呢,我已经很牛逼了,那就糟糕了。江老板和许导演已经把爬到了这个高度,只能给他们更大的压力,希望他们攀的更高更好。

3.细节:影片中,捉妖、卖妖、烹妖的全是一水的女性(姜武除外),洗衣、缝补、生孩子的却是男人。不禁想起了《大话西游》里唐僧的台词:人是人他妈生的,妖是妖他妈生的!但是,胡巴是他爸井柏然生的!就是这么任性,不走寻常路。想当年,猪八戒也不过喝了女儿国井里的水,怀了孩子而已,也没见他生小猪啊。这回居然真生了,还生了小妖王,还上演父子情深,这么会玩!真的好吗?导演和编剧的敢想敢编,真是让我佩服!关键是,居然一点都不违和!

胡巴被出售后,天荫拗不过小岚,不舍离开,胡巴以为天荫跟自己开玩笑,几次三番的想要上前拥抱天荫,却都被贴了符咒的笼子烫了回去,胡巴那可怜的小表情,简直让我心都碎了,完全失去了理智跟着胡巴大哭起来。好在周围观众,都多少有所触动。

还有最后一幕为了做父子情的更迭,井柏然成长了,理解了当年父亲的行为,狠心驱赶胡巴,两人挥泪告别。那一刻,让我想起了上大学那年,父母一起来北京送我,告别之后,我便和梗着脖子往学校里冲,我怕我对未知生活的恐惧都写在脸上,让他们看见。直到走到大楼拐角,才敢余光偷瞄一眼,父母一直站在大门口注视着我离开。我瞬间就酸了鼻子,因为那一刻我突然明白,无需恐惧,无论如何,一直会有这样两个人守护你的,他们就是你坚强的靠山。虽然故事的结局,是胡巴和小岚、天荫分开了,但是我坚信,只要胡巴有难,小岚和天荫一定会来守护他!

终于,不用再看青春兜售的那点破事儿,不用再看段子陈旧的低俗喜剧。人、妖混世,真人和动画无缝衔接,当歌舞段落出现时,我一度以为自己在看一部好莱坞大片,恍惚之后,才蓦地高兴起来,原来我们真的可以做到那样的水准了,难怪《捉妖记》被称作业界新标杆!我看的这场,座无虚席,大家有笑有泪,统统满意离场。

江老板用showhand的姿态,打造了一个电影人的梦想,他的胆量、眼界都令人佩服的五体投地,所以这部《捉妖记》一定大卖,我更相信之后的续集会越来越好!因为江老板不仅是大导演们的伯乐,更是影片品质的良心保证。

综上所述,《捉妖记》在各个方面都表现的相当优秀,而且有空间可以更优秀,作为居家带孩子过暑假必备佳品,《捉妖记》绝对会不负所望,值回票价。

友情提示:千万不要被粗糙的周边商品欺骗了,特效绝对高大上,胡巴绝对萌死你!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5)

感谢捉妖记这个夏天给我带来了温馨、搞笑和感动。

最初是被片中的萌物小胡巴和大咖云集的演员阵容吸引了,没想到看后吸引人的地方还有很多。

首先,特效做的相当不错很逼真,身临其境的感觉,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影片结束后我是看完幕后阵容才走的,当时真是满满的自豪!这是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魔幻大片,做的如此逼真毫不逊色国外大片。

故事不复杂但是讲述的很流畅,寓意也很深,里面也有很多伏笔;小胡巴被关到笼子里痛哭流涕的时候,真是戳死人了。那种感觉就像现实中自己要离开家很长时间宝宝没人照顾一样;最后天荫狠下心要小胡巴回到妖的世界,胡巴流泪转身离去的时候眼泪哗哗的止不住了。好希望天荫最后能带走胡巴。

最后再说说片中的大咖们,他们的戏份不算很多但很吃重,对影片发展起到了很关键的作用;吴君如曾志伟一如既往的搞笑,姚晨更不用说了超级带感;汤唯的老板娘演的很到位;钟汉良的反派大boss演出的那股子狠劲儿简直不能更棒!

感谢幕后团队,感谢所有演员,萌萌的小胡巴,继续奔跑吧!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6)

从电影院出来脑海里一直回响着《道、道、道》里的一句台词:妖亦有道。

当时想看《捉妖记》是冲着汤女神去的,结果看完发现吴君如才是女神啊!⁄(⁄ ⁄•⁄ω⁄•⁄ ⁄)⁄ 请原谅我这个港片喂大的孩子,当年一部《洪兴十三妹》让我过目难忘,至今想起仍是感慨万千。

说回捉妖,前面100分钟都在让观众笑得东倒西歪的节奏中度过,最后10分钟所有情绪铺垫完毕,瞬间爆发,让人措不及防的拿纸巾去擦已湿的眼眶。胡巴求抱抱却被井宝用剑划开彼此的一幕更是扎心,试想一个孩童还在撒娇的年纪却被迫于家人分开是件多残忍的事(是否是续集的铺垫也未可知)。

电影其实是通过人类对妖的理解从而映射人类自身,妖有好有坏,人亦然。说妖狡猾,要捕杀他们,结果呢,一群“上层名流”却拿着筷子妄想吃妖肉滋阴补阳、长生不老?多么滑稽的设定,却又让人心酸。就好像有人天天抱着狗说宝宝乖,粑粑麻麻爱你哟,可转身就将狗肉吞进肚子。

呵,其实,这世上最不讲道义、最狡猾卑鄙的是人类自己。

说实话,捉妖的配角阵容强大到令人发指!从姜武、曾志伟到吴君如,又有闫妮、汤唯和姚晨,最后天天和Cindy更是让人感叹导演的用心,虽然两小只演技略显稚嫩,可这也更符合他们的人设不是么(呃,妖设?)

最后要着重说说钟汉良,小哇真是眉毛都带着演技好么,我大Boss不能更帅好么,小哇饮酒前的那一眼角带邪笑就值回票价啊有没有!

大萝卜做错事知道低头对手指,喜欢和井宝玩捉迷藏,把百合的布偷走咬出一幅全家福,有进步会抬头求虎摸、求抱抱,对着井宝胡巴胡巴叫个不停,哦,我想在妖话里“胡巴胡巴”该是娘亲娘亲或者爹爹爹爹吧。

笑中有泪,温馨却不让人乏陈。

那么,大萝卜,我们今晚炖汤可好?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7)

用一句话来形容这个电影的话:这是一部可以缓解压力、轻松幽默、充满温情的电影。

与其说是电影,倒不如说是魔术更加合理一些。

魔术是假的。但我们明知是假的,仍然会佩服魔术师的功力,可以欺骗我们的眼睛,把它变成真的一样。

电影也是假的,好的电影就会带给你信服的感受,让你体验了一遍不一样的世界。一个充斥着妖,却并不可怕的世界。

这部电影有两个世界,一个是人的世界,一个是妖的世界。这里有两类的界限,一类是好的,一类是坏的。仿佛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人生在世,不能一概而论,究竟是好的还是坏的。看似一致的道理中,其实未必合理。就如同电影里开篇标明的。属于人的世界,妖就是不合理的。看到妖就应该去除掉。仿佛证明了弱肉强食的道理,其实残酷无比。

电影很巧妙的交待,妖界内也生出矛盾,新的奇大无比又残忍的妖占领了妖界。为了巩固地位,对旧的势力,斩草除根。即将分娩的妖后为了能让骨血得已留存,竞将胚胎放入了井博然饰演的天荫嘴里。由天荫代为发育分娩。天荫也经历了生子的过程。跟小天师一起经历了,由生育到贩卖,由贩卖到保护的过程。

盘点一下该电影的几大优点:

1、电影的情节曲折离奇,让人紧跟着并忍俊不禁。可以说没有尿点。我们也跟着主人公经历了一个对妖界的认同以及对小萝卜胡巴了解并喜爱的过程。

2、对于男人生孩子,显然是件开天辟地的事儿,这要是让白百合演的小天师生的话,戏剧程度就大打折扣了。而井宝的饰演真是让人忍不住发笑。原来男人生孩子,这么好玩儿!

3、外界有小黄人,有大白来侵占萌的世界。我们有大圣。可大圣有点高大上,怎么办呢?于是,现在我们有胡巴了!一类类似萝卜的小妖,我们也经历了它的成长过程,仿佛如同己出一样爱上了它,并为它的命运担忧。

4、井宝的表演很有说服力。开始呆呆的,萌萌的。后期的勇敢也并没有开了外挂,就像我们身边人一样。而其它像姜武、吴君如、曾志伟、闫妮和姚晨,甚至是汤唯,都充满了小特色。仿佛是特别的调味料,令这顿饭活色生香。

5、如果说这部片是部风景片也不为怪,我大中国这么些美丽的山川景色,总算在《大圣归来》、《捉妖记》这样的片子里用个够。对此我要说,不要紧,继续啊!那美景仿佛让片子顿时高大上接近于艺术片了简直。记得上个把美景用得好的导演是胡金铨的《画皮之阴阳法王》,那美景的利用真是让人膜拜之。

6、背景音乐有进步。当我们听到哪首曲子就能想到哪部电影,这说明音乐也是能印证电影质量的一个环节。这部电影的音乐虽没有达到鲜明的标识性,但对气氛的烘托,情绪的处理。都有所帮助。不要紧,只要是进步,慢一点也无所谓。

7、印象最深的一个情节是,天荫为了保护胡巴,让胡巴离开。在他与胡巴之间做了一道火墙。这令他想到了自己的父亲。他一直不能接受父亲的离开。而同样的情景,令他突然明白了,父亲同样是为了保护。这种深沉的父爱,更令人动容。

优点说完了,也不能不提下缺点。中国的电影,不缺人,不缺钱,唯独缺的是一个好的剧本。这恰恰是一个电影的核心。捉妖记是一部令人愉快的电影。但剧本在环节上的硬伤以及深度都让这部电影止步于经典电影的行列。一个好的剧本是需沉淀的。希望好的票房不要让电影人闪坏眼,我们要的不止是昙花一现的票房,更是万世流芳的经典。我们更希望做好电影的见证者。

电影即将尾声的时候,影院有一个小观众,模仿胡巴喊了句:胡巴!逼真程度犹如原声。我却不住的感动。好的电影是有回声的,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我们看到了进步,为电影人鼓掌!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8)

起初是被小妖王胡巴的形象萌到才去看得点映,谁知里面的妖怪真得都各有特色,听说取自山海经,还挺有意思的。

小妖王的各种动态做得都很细致,微表情也很生动,包括哭、笑、生病、拉。。。。屎。。。。。。。。放。。。。屁,哈哈哈哈,总之萌的你肝颤,分分想把胡巴拉过来戳脸,同时也看得出导演下了很大功夫,做得真得不错,国产片里面我见过的最佳了。

血妖则是蠢萌蠢萌的,像个很有能力的体重太重的笨笨球滚来滚去的,面相凶恶却总是透着萌。

吴君如和曾志伟饰演的妖怪则承包笑点,一起出现很有经典港片Feel。

男女主人设也是近年来比较新颖的,而且角色完成度也很好,一个是女汉子,一个是胸无大志但心地善的瘸子,两个逗萌的欢喜冤家。

姚晨的段落影院全场哈哈哈哈,非常搞笑,演绎的很出彩,而汤唯的老板娘也是风情万种,呆萌的闫妮保剑锋,各个角色都是个性鲜明,相当出彩。

总之是一部动态和人都很出彩的一部电影,从男女主特出到特效配乐画面场景都不错,是今年看过的电影目前最佳的一部。

《捉妖记》观后感(二):終於有屬於中國的奇幻動畫

特技一流,不比荷里活電影差。當見到妖怪的口形能對上配音時真的很感動,因為這齣戲是拍給中國人看的。原本覺得胡巴不好看,看完電影後發現他真的很萌。不過戲中的妖與我想像中不同,連壞妖都是萌萌的。

找的演員都很合適,表演全在水準上。何井柏然演技自然,配角們有亮點。姚晨很搞笑,沒有很多笑片都有的尷尬感。鍾漢良的表演很細緻,是個有魅力的演員,很適合大螢幕。湯唯的角色有趣,可惜戲份太少,沒有更多空間給她發揮。

電影劇情流暢、架構大,但支線沒有交代清楚,應該是為下集作鋪墊。反派葛千戶的角色有點單薄,人物設計不夠立體。前半段劇情有驚喜,可惜後半段情節落入俗套,變成同類片中的典型情節,可能考慮到合家歡的市場定位。不過瑕不掩瑜,捉妖記是一齣好看的商業片,制作精良,有笑有淚。很久沒有看電影時全場觀眾都同哭同笑,短短兩小時看得很享受。很想快點有第二部。

多給一星給江老闆許導演及所有工作人員,向所有堅持夢想的電影人致敬。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精选篇9)

看完大圣归来,莫名的被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的欲望,就跑去看了捉妖记。捉妖记这部电影,从名字到海报,看起来就像浑身自带地雷的烂片,可是没想到口碑那么好。我想,一定是导演找到了一种叙事方式让荒谬变得可信。所以,还没看,就已经对导演产生了敬意。谁成想,捉妖记成为了我第一部看睡着了的电影。走出电影院的时候我甚至都不敢说出自己的感受,因为和我从微博上看到的口碑相差太远。其实,这种电影看完就可以把它忘了,没有必要来特别说它的不好。只是铺天盖地的夸赞让人忍不住小声说一句,捉妖记离“诚意之作”还很远。不是敢花钱就叫诚意之作,不是有特效就让人感动,不是被卖萌就足够开心。不够,远远不够。

捉妖记的剧情松散,前言不搭后语,人物性格不丰满。最典型的就是对宋天荫的塑造。最开始铺垫宋天荫只喜欢缝衣服做饭,让人对这个人物的性格产生期待。为什么喜欢缝衣服做饭,这个特点对情节有什么作用,为什么他奶奶性格那么怪。这些在影片开头都是让人默默期待的伏笔。结果居然是......然并卵。

电影出乎意料的让宋天荫生孩子,这又是一个可以大做文章的地方。让男性角色生孩子,这里面可以衍生出很多可以玩儿的议题。比如性别期待,母性和男性性格的冲突等。又因为他生的胡巴是个妖,那这个情节就更好用了。可以用诙谐的方式讲种族,平等。通过生孩子这一件事,就可以完成让男一号宋天荫体验性别差异,种族融合这两个大议题,又不会太过严肃。这么好的题材,结果又是......然并卵。而且,这么一个合家欢的电影,居然在“生孩子”的当口,开擦边球的黄色玩笑。性别对调的场面,居然只是为了几个不合时宜的段子服务。

更让人受到一万点惊吓的是,电影开始好久了,正当你觉得你已经知道这是一个什么种类的电影的时候,居然开始唱歌了。被绑架的两只妖居然招唤来了一堆不知道哪里来的小妖配合唱歌,然后就在它们的掩护之下逃跑了...... 姜武看到那一堆小妖居然没受到惊吓,继续沉浸在那首不合时宜,不合历史,不合剧情,拼命学百老汇风格的歌曲里,然后就这么被这几个小妖给绑了......就这样,每当你以为电影正常进行了,当你忘记这不合时宜的歌舞的时候,电影里又会蹦出来一段歌舞,就好像剧情片里突然插播了一段歌舞片一样吓人。

当看到井柏然和白百合把胡巴送到汤唯那里的时候就知道,哎哟哟泪点来了。果真,小胡巴可怜得让人眼眶湿润。可是,这同时又让人失望至极。都要挑战人和妖共存的话题了,居然又绕回亲情去赚眼泪。导演和投资人敢于花钱固然让人敬佩,可是这种中心立意的故事根本不需要真人动画,不需要做那么好的特效,失孤的故事都比这个耐看,还便宜许多。

其实以上内容本不值得写出来,口头吐槽一下就好了。捉妖记真正让人从失望走向心寒的是结局。既然触碰了人妖共存的话题,那好歹也该展现一下人的反思,警醒一下从人妖共存影射的种族融合问题。结果最后居然是井柏然白百合代表的善良的人把坏妖打死之后,又“放走”好妖和胡巴,故作善良的告诉胡巴人类太坏了不会接受你的,所以你还是走吧。这种善良就好像随手转发的鸡汤一样,让人被自己的善良感动了一把,又巧妙的回避了真正的问题。最让人不舒服的是,最后被允许“自由”的妖,都是改了吃素的妖。捉妖记对于不同族群的冲突所给出的解决方式,就是居高临下的驯化和淡然的伪善。商业片或许不需要太深刻的探讨这么严肃的问题,但是基本立意错得这么离谱的还是需要警惕。阿凡达的故事也比较简单,也比较鸡汤,可是它起码反思了人类的自私和控制欲。而捉妖记,作为给小朋友看的电影,最不可原谅的就是在结尾对于整个电影所提出的人妖共存的问题所提供的解答。

我们不能因为这是商业片,是给小朋友看的电影,就对剧情,对人物塑造,尤其是对电影立意如此降低要求。相反的,正是因为捉妖记是个合家欢的电影,才更需要注意它里面到底传递了什么信息。哈利波特是给小孩子看的书,可是里面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讲了很多长大以后回头看,会让人受益终生的话。巫师被麻花排挤和屠杀,所以转而避世。巫师中纯血统歧视麻瓜出身的巫师。所有巫师都可以奴役家养小精灵,排挤妖精,巨人,马人。而这些几个世纪以来根深蒂固的歧视,到了正邪对抗的时候,给巫师界找了大麻烦。被压抑被歧视的其他种族,自然而然的团结在了伏地魔身边。而消灭歧视,绝对不是善良就能够做到的。家养小精灵早已丧失自我意识,痛恨被解放;妖精即使被尊重也不信任人类;马人即使看破未来也甘愿袖手旁观。在哈利波特的故事里,编织在童话,奇幻,笑料中的,是改变面孔的现实世界。而故事又给这些盘根错节的问题提供了最终的解答,是爱,是相信,是努力。现实的黑暗,都改了奇幻的面孔出现在了故事中,而现实世界里也有的美好,则真真切切的保留原貌呈现给了读者。把难解的问题都当作小怪兽吧,爱和友谊会给你解答的。就好像故事中把抑郁症化作可怕的摄魂怪,然后告诉读者,当你感到一切的快乐和希望都被吸走的时候,记得想想美好的记忆,它们就是你的守护神。再回头看捉妖记里伪善面孔下对异类说的话,首先你要驯化,吃素,然后你要走得远远的,这是为你好。什么鬼。

其实不是说捉妖记不应该有好的票房。暑期档本来就是热门档期,轻松而制作过关的电影也理应有票房。但是,因此而鼓吹赌徒式的砸钱拍电影,大赞因为盲目投资而产生的诚意,而忽视捉妖记的投机取巧的故事,和对人妖冲突所提出的完全不负责任的解决方式,则更是盲目的狂欢。江老板早年间还能挑到卧虎藏龙来赌,现在只能赌给捉妖记,难道不是另一种无奈么。

捉妖记贺岁电影观后感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