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

栗子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本杰明·巴顿奇事》是由美国华纳兄弟、派拉蒙影业联合出品的159分钟奇幻爱情影片。该片由大卫·芬奇执导,布拉德·皮特、凯特·布兰切特、塔拉吉·P·汉森等主演,于2008年12月25日在美国上映。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方便大家学习。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精选篇1)

《返老还童》是去年的一部新作,其实我早就看到宣传了,只是一直没有心思去看。正好,这次学校放假,就和室友一起去看了。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用念日记的形式叙述了整个故事。年迈的舞蹈家躺着床上,让她的女儿读者她丈夫的日记本,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男主角从小生下来,可以说是一个错误。作为新生婴儿的他,全身老化,一身的老年病,皮肤更是没有新生儿的弹性。他被父亲抛弃,却被一个好心的女人收养。表面上衰老的他,心里的年龄却是个小孩儿。相反的是他却一天天的变得年轻。在他8岁时遇到了他生命中的女孩儿。

故事的变化让大家都无法预料,女孩儿的离开,父亲的相认,面貌的年轻。当他正当壮年时,他和迈克船长一起出海,并正好赶上2战的爆发,船长和船员都牺牲了,唯独他幸存着。船长在闭上眼睛的那一刻对他说:“你可以像疯狗一样抱怨你身边的一切,但当最后一刻来临时,你只能轻轻松手。”

我很喜欢这句台词,因为人的一生面对着太多的无奈,而太多的无奈我们都无法预测和解决,只能是无能为力。

我们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改变不了自己的命运,我们唯独能做的只是顺从。

我顺从了自己的意思,却不能顺从自己的心。百般无奈下,我还是解不开心里的那个结。

打开手机,电源已经充满了。那就像一个循环,完了又充,充了又完……

一个人只有一生,有多少人承诺着来世,可是我想问,如果有来世,你真的还记得吗?

我珍惜着今生,珍惜着所有属于我的一切,珍惜我所拥有的一切。

怀着那份思念,凭借着仅有的那么一点动力,生活……

养母帮助衰老的男子站起来。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精选篇2)

比起直呈于观众面前的电影影像,《返老还童》的原著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带来的文字震撼力,恐怕不在于爱情故事的令人心碎,也不在于幻想和结构的独出心裁,而是熟稔的菲式反讽与调侃中,充满了世事沧桑人生如梦的轻轻慨叹。“人生一大憾事是其始也至善,一日不如一日,至其终则坏无可坏”——小说与其说是对马克·吐温这句话灵机一动的脚注,不如让人觉得更能见出克尔凯廓尔式的嗟叹:母腹中的十个月足以使我成为老人。一部不起眼的短篇作品,被想象力不知是太丰富还是太贫乏的好莱坞电影人,演绎成一个赚人眼泪的爱情故事,幸耶不幸,都很难说。

但是这本中英双语对照的精装小书,即便不在乎“81届奥斯卡强片原著小说”的粗体字,单就“爵士时代文体巨匠的梦幻小品”这组词,也会被它的密集信息量和背后编辑的良苦用心所打动。美国历史上的“爵士时代”,横跨一战结束(1918)到经济大萧条(1929)。这是个迷茫混乱的年代,又是个浮华享乐的年代:私酒贩卖PK禁酒令,爵士乐VS默片电影,短发平胸的美女、福特汽车、三K党风行一时。《本杰明·巴顿奇事》的作者F.S.菲茨杰拉德一言以蔽之:“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会纵乐、最绚丽的时代,关于这个时代将大有可写。”他笔下的盖茨比便是爵士时代悲剧的主角,“进入我头脑的故事都包含着某种灾祸,在我的长篇小说里,可爱的青年走向毁灭。”

除了大名鼎鼎的《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一生还创作了160部左右的短篇小说,《本杰明·巴顿奇事》和《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都收入了《爵士时代故事集》,二者虽都属于阐释人生如梦的“幻想故事类”,但从内容风格上看,这却是一个“最不菲茨杰拉德”的故事和一个“最菲茨杰拉德”的故事的奇妙组合,很有意思吧。

而在《一颗像里茨饭店那么大的钻石》(下文简称《钻石》)中,“富有”和“为富不仁”这两个菲茨杰拉德偏爱的主题被发挥到了想象的极致。在《了不起的盖茨比》里,富人们还都只是“粗心大意的人——他们砸碎了东西,毁灭了人,然后就退缩到自己的金钱或者麻木不仁或者不管什么使他们留在一起的东西之中,让别人去收拾他们的烂摊子……”到了《钻石》里,那些在菲茨杰拉德其它小说中至少能活得体体面面的中产阶级,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家庭眼中,只是一次性的娱乐用品,使用完毕后都不必亲自动手,专门负责“清扫”的仆人会殷勤体贴地把他们处理掉,甚至都不需要主人屈尊耗费一丁点注意力。

如果说《了不起的盖茨比》是自我奋斗的美国梦破碎的“醒世恒言”,那么《钻石》中破碎的,是一个更具“普适性”的梦想——攀附权贵。当刚开始接触上流社会、习得一双“势利眼”的大学生约翰接到富有而神秘的同学珀西的邀请,去他家度暑假时,一次踏上“黄金国”的梦幻之旅开始了。

说到对富人生活的想象,大部分人穷人给出的回答大概也不比民间笑话里一个坏脾气的老头好多少。据说这位大爷每天早晨都起床去村里的土路上拾牛粪,有一天起晚了,一个牛粪也没拾着,对老伴发脾气说:等老子哪天当了皇帝,全村的牛粪都是我的,谁也甭跟我抢!按说,穷人对富人生活的幼稚想象是受到社会鼓励的,它是阶级矛盾的缓冲剂。菲茨杰拉德在小说《阔少爷》中说它是那种“穷人所说的有关富人的和富人所说的有关他们自己的一切谎话——他们已经建立起这样一种荒谬的结构,使我们每拣起一本谈到富人的书,都会有一种直觉来预先告诉我们,看到的会是不真实的东西。即使是明智地和冷静地报道生活的人也已经把这个富人的国家写得像虚幻的仙境一般。”

《钻石》反其道而行之。菲茨杰拉德通过塑造一个“虚幻的仙境一般”的富人国,恰恰叙述了一个明智而冷静的寓言故事。当约翰带领读者在珀西家享受最奢华待遇而忘乎所以时,一股隐隐的不安已经显露出来。世故些的读者会发现约翰已经深陷危境,不过我们可以耐着性子追随约翰抵达志得意满的高峰,然后像坐过山车一样体验情节的急转直下。故事最后,出现了惊人的一幕——盖茨比也只不过相信有钱可以让他重温爱情的旧梦,而珀西的老爸,走投无路时竟然搬出稀世珍宝向上帝行贿!

艺术上讲,《钻石》是一部比《本杰明·巴顿奇事》更值得拍成电影的小说,其中奢华的场景,也正是好莱坞展示其财大气粗的好机会。只不过在这个人的心情指数和经济发展指数同步波动的年代,这样的故事显得不合时宜。虽说把所有文化都看成同一个坐标轴上前后相继的点显得草率或者别有用心,但生在当代中国而读菲茨杰拉德的小说,的确时常有一种可怕的亲近感。他笔下那些野心勃勃想要发迹的小伙子,那些把嫁一个有钱人视为一生最重要事情的姑娘们,仿佛正化身黄皮肤黑眼睛,在中国城市的街巷里漫游着寻找机会。即便没有刚刚上映的电影《返老还童》,菲茨杰拉德的梦幻爵士曲,也来得正是时候。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精选篇3)

一直喜欢布拉德皮特的作品,从《燃情岁月》到《夜访吸血鬼》到《史密斯夫妇》。成熟男人的魅力被他演绎的自然而贴切。不仅仅是完美的外型,即使是眼神和动作的刻画,也体现出所示人物的细腻情感。还有他身上所拥有的贵族气息,是其他花瓶男人所不能练就的。

《返老还童》从故事情节上立意新颖,但前半段稍显沉长。而后半部分使整个故事达到了高潮,让人潸然泪下。男人的对家庭,对儿女的责任感、使命感促使其放弃了天伦之乐。自己宁愿贫困的流浪,也不愿给自己的爱人和儿女带来一点点的负担。所谓爱,不再仅仅是享乐的代名词。

故事末了,女主人公面对自己的爱人,而对方浑然不觉的时候,亦让我哽咽不已。想起:世界上最痛的莫过于,爱你的人在你面前你却不知的痛苦感受。历练过的感情是那么朴实无华,轻声一句“晚安,本杰明”昭示出多么平静而又幸福的心情。《返老还童》中的男女主人公的幸福生活,只是各自生命中短暂的交集,却足以照亮各自的一生。

很长时间没有看所谓的爱情片,觉得那是给20岁年轻孩子们美好憧憬的美丽故事。是理想化的感情,甚至可以定义为励志类的教科书。虽然,这部内容虚幻而奇特的爱情故事,从本质上也未脱去理想化爱情的特性。但无论从演员演绎到离家、相对的刻骨铭心,都让我深深被打动。推荐大家值得一看。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精选篇4)

《返老还童》这部电影可以说得上是一部史诗级的巨片。它所讲述的故事构思非常精巧——一个人反向的人生。我们都知道,人的正常生长规律是从小到老,而这部影片的主人公的生长规律却是反向的,他是从老到小。从一个迟暮的耄耋老人直到变成一个看似刚刚呱呱落地的婴儿,最后死去。

在新奥尔良,一家医院当中,垂暮老人黛西让女儿拿出一本日记,并让女儿朗读,故事就从那本日记开始。一战战火刚刚吹熄的1918年,在美国新奥尔良州的纽扣大商汤马斯的家里,一个男婴呱呱坠地,可母亲却难产而死。当医生看到这个新生命的面容时,不禁吓了一跳,那满面皱纹的脸和严重变形的手脚,根本不像一名新生婴儿,而更像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汤马斯认为这个孩子是个怪物,于是将他扔在了养老院门口,结果被养老院好心的黑人大婶看见,将他抱养,并给他取名为本杰明。渐渐长大的本杰明样子像个小老头,和养老院的老人们在一起显得并不突兀。然而,奇怪的事情发生了——本杰明居然渐渐变得年轻!人们才意识到他的生理时钟是倒着转的。十七岁时,本杰明打算出去闯一番天地,于是结识了拖船船长迈克,他跟随迈克在大海上驰骋着,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的码头,还参加了一次海战,将日本潜艇撞沉,可是船长不幸身亡。于是他结束了海上漂泊的生活,重新回到家乡,遇见了儿时的青梅竹马黛西。两人经过几段感情纠葛,终于走到一起,还有了一个女儿。本杰明自知自己终有一天会变成小孩,成为妻儿的累赘。于是孤身外出流浪来到印度,但最后又回到了新奥尔良,在黛西的陪伴下在自己儿时生活的养老院中慢慢变小,最后以婴儿的形态在黛西的怀抱中死去。

《返老还童》不仅给我们很好地讲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同时也更好地给我们表现了人生的真实意义所在——一切都没有永恒。很多人惧怕死亡,而人的衰老会让人更加接近死亡。所以很多人也害怕衰老,总想回到年轻的时候,认为那样就能让自己永远地活下去,实现永恒。可是,年轻并不代表不会死亡,《返老还童》就为我们很好地诠释了这点,片中主人公本杰明就是越活越年轻,可是他最终还是以婴儿的形态离开了这个世界。由此可见,世上没有所谓的永恒,哪怕你让时钟倒着转,让他从黄昏一直转回到清晨,它照样还是会转回黄昏,所以,死亡是人类唯一的归宿。

片中有一句经典的话:“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人的命运是不可预测的,有些事情,假如事情当中的某个人物发生了某些改变,哪怕是小小的、微不足道的改变,可能就会改变整个事情的发展,甚至会改变一个人的人生。就像片中所说,如果一个男人早起了五分钟,如果一个女人记得拿了大衣,如果一个出租车司机没有停车去买咖啡,那黛西就不会被撞,也就不会因腿伤而再也无法跳舞,同时,也就不会和本杰明在一起,自然也就没了下文。这也告诉人们,永远不要对自己的人生绝望。因为,奇迹可能就发生在下一秒钟,所以我们应该永远保持着乐观向上的心态,无论多么困难,都要坚持下去,等待奇迹的到来,正因为本杰明的养母,黑人大婶奎妮有着这样的信念,坚信上帝会赐予本杰明奇迹,才有了本杰明如此不平凡的一生。

令我印象深刻的,还有令本杰明受益终身的迈克船长临终前给本杰明的忠告:“你可以像疯狗一样对周围的一切愤愤不平,你可以诅咒命运,但是等到最后一刻,你还得平静的放手而去。”是啊,人生在世,总会发生许多事情,你会欢笑,会流泪,会悲伤。会被你的敌人打败,也可能被你的朋友出卖。可是无论是什么人,不管他长相如何,不管他身份贵贱,他终究还是会和平凡人一样死去。所以,没必要谴责命运对你的不公,要知道,命运对谁都是公平的。就好像是人都会生病,都会死一样。所谓的荣华富贵只是人生在世的短暂享受罢了,毕竟裹尸布上可没有口袋,你没办法将你生前的财产带走,那仅仅只是过眼烟云。

两个人截然不同的生活轨道,也可能会有交集的那一天。这也是《返老还童》传达给我们的一个理念,就好像本杰明和黛西,一个是患有先天性早衰的“残疾人”,而另一个却是拥有着超常艺术天赋的美丽女子。这两个看似截然不同的人,最后竟然生活在了一起。这就是佛教当中所阐述的“缘份”的一种理念,一切冥冥之中自有安排,我们没必要刻意杞人忧天地去想些还无法确定的事情,不如顺其自然地生活。该来的总有一天会来,不该来永远不回来,当人们能看破了这一点,那么生活就不再充满那么多烦恼。人的苦恼中很大一部分就是因为对未知事物的恐惧,这又何必呢?我们与其去琢磨这些令人头痛的事情,倒不如把握好当下,这样反而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有意义。

电影末尾说,有的人注定是在河边长大,有的人注定被闪电击中过,有的人注定对音乐有超凡的天赋,有的人注定是船长,有的人注定是舞者,也有的人注定是母亲。可见每个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带着使命而来的,每个人都注定会对这个世界有所帮助,只是或小或大而已。现在很多自卑人士都认为自己无用,这其实是没有道理的。纵使是蟑螂老鼠这些平日里不招人喜欢的动物都有自己的作为,何况是人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有点,有些只是尚待发掘而已,只要你肯去努力,努力去实现自己的价值,那么有一天成功就将会不期而至。如果你首先对自己都失去了信心,那么成功也就对你事去了信心,不会再青睐你,那样你就注定一辈子都消沉下去。所以,请坚信,你是上帝派来的造福于世的天使,而并非是一无用处的草包。

《返老还童》所带给我的心灵和思想震撼,远高于我以前看过的任何一部电影。它所诠释的是一种崇高的哲学意义,所讲述的是一段精彩缤纷的人生故事。而它所呈现给我们的更是一部磅礴的反向人生画卷。我尤为希望看过此篇文章的朋友也能去欣赏一下这部史诗级的作品,享受一次思想的洗礼,感受一下人生的真正意义所在。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精选篇5)

快到四月了,屋子里还是那么冷!

边骑健身车边看《返老还童》,只是因为大卫芬奇,布拉德皮特。

看了二十多分种了还没有看进去,唯美的画面,平静的叙述,光线都那么暗,然后让我感到些压抑。大卫芬奇要告诉我些什么呢?

直到本杰明当了水手,暗夜的海上,死神降临。没有过份的慌乱、恐怖,燃烧、炮火然后一切恢复平静。暗夜的海被大卫芬奇拍的那么如让人身临其境。有一束光通向无边黑暗的天际和着单调重复的海浪的声音然后光束里的海波光鳞鳞映出起伏不停的船的剪影。这个时候,一个个曾经鲜活却又已逝去生命的面孔同名字一起平静的出现然后大卫芬奇用船长的临终遗言告诉我:你可以肆无忌惮的生活,发毒誓诅咒命运,但是到头来你还是得坦然接受。

我被感动了,而且和本杰明一起在又一个黎明来临之时和船长和所有曾经有过梦想的人们道别,望着蓝天望着一只远去的蜂鸟。

感动我的还有爱情,本杰明和黛丝的爱情。

黛丝第一次回来找本杰明,那个晚上黛丝月光下起舞,本杰明盲然不知怎么把握,他看着黛丝离去而得出

我们的人生由机遇决定,包括那些被错过的结论。

黛丝终于回来了,可是既使终日缠绵本杰明还是有“没有什么会天长地久是多么悲哀”的感慨。不过黛丝相信“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一如我曾经因为生活,因为所有折磨我让我欲罢不能只能无可奈何接受的所有现实而必须妥协,必须学会安静的生活,但仍然坚信“总有一些东西是不会改变的”一样。

大卫芬奇的每一个镜头都拍的很美,他总是在黑夜,在月光下展开故事让我看着看着生出一种想起年轻时往事的虐心的忧伤。

就像他在影片结尾让我明白的:不管你经历过什么,时光总是会被历史的长河湮没,无论美好痛苦忧伤命运早就安排好了,都会平静的逝去,我们要做的应该是坦然接受。

《返老还童》电影观后感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