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那本上,满是回忆

那本上,满是回忆

何必等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那本上,满是回忆

那本上,满是回忆1

诗词一本,开篇就是张牙舞爪的两个字——“智慧”。旁边一纸铿锵,“温暖”二字有力地立着,从此坚定了我的步伐、见证了我的成长。

午后暖阳,碎碎透过玻璃,在那本诗词上留下流金的颜色。我瞥见扉页上的一句话,“经过磨难才能开出人生的花。”脑中闪过荒岛鲁滨逊、西天孙悟空,抬手就在旁边写下“智慧”两字,嘴上念着:“果然还是要靠自己的智慧。”“错!是温暖”父亲遥遥地传来一句话,斩钉截铁。

这勾起了我的好胜心,随意翻开一页。“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陶渊明啊,想起几千年前,陶潜归隐。草庐中是自己的五个孩子,脸色蜡黄。哭声呜呜咽咽,饿得喊不出来,家中早已揭不开锅。将这一场景添油加醋讲给爸爸了,并且着重强调:“但他还是靠智慧写出来了采菊东篱下的生活,家喻户晓。”爸爸不作声了,我便以为我胜了半场。又是一页,“卷我屋上三重茅。”遥想公元770,那天是滔天的巨浪裹狭暴雨而来,一片茫茫。杜甫忧愁地看着远方,北征尚且有桃李充饥,如今断粮三天,该如何是好?想得这场面,我也惆怅起来,对爸爸讲:“这是绝境了,有智慧也没办法,但温暖的'确未出现过。”

爸爸终于开口:“为什么没有温暖?绝境是不错,饥饿也是现实。但陶潜有颜延之亲,杜甫有县令之情,这不是温暖?”上述二人我是后来查的资料。那天陶潜一脸愁苦,却忽听得敲门声,颜延之亲骑着驴车,上面是美酒与二万钱。那天船无处停泊,天水茫茫,有一船渐行渐近。一人探出头:“前方可是杜拾遗?”聂县令手提牛肉,喜开颜笑。我恍然大悟,伟人之所以是伟人,不仅仅是智慧,那些温暖温润了他们的心,才得以走下去。在铭记他们的同时,我们不应该遗忘那些出现过或即将到来的人。

与父亲的争辩早已冥冥中结束,但是回忆不曾离去、我的感悟不曾离去。看着那诗词本上的四个字,我想,不管世间变幻几何,这份记忆我始终珍藏,它还要继续见证我的成长。

那本上,满是回忆2

我留给大多数人的印象,大概是安静的坐在某处听着音乐、用铅笔或是彩笔在厚厚的速写本上画着一张张记录细节的女孩。想了解我的人便会翻开那速写本,看画的同时,也是在看画背后属于我的影子。

翻开我的速写本,是一株带有清晨露水的叶子。这是我与朋友的初次相遇。在早晨的操场上,清晨的雾还未散去,我蹲着大树下记录着一株幼小生命的萌发。操场上,少年们在晨练,时不时发出整整齐齐的口号声。潮湿的空气让人身心舒畅,嫩芽儿上的露珠滚动着,树木青翠欲滴。一阵风吹来,我打了个寒噤。突然一个排球打到了我的手臂,速写本掉了。一个女孩儿跑来捡球高叫着对不起,我抬眼望去,高马尾小麦色皮肤,一口整整齐齐的白羊牙,是她的模样。这样相逢的'一场友谊,还留在我的速写本上。

翻开我的速写本是一棵高大的老桂树,这是奶奶家的标志。我是奶奶养大的。小时候,我总喜欢抓一把小米在木马上喂小鸡,看奶奶用竹箕捡起在地上完整的,或是老桂树上的桂花,听奶奶讲她童年在这颗树下的深秋往事。长大后,我再次回到奶奶家。虽然老桂树依旧香气扑鼻,但奶奶似乎腰更弯了,木马似乎又小了,奶奶坐过的门槛似乎又矮了,整个宅院好像小了一圈。不过没变的还是奶奶欣喜慈爱的笑容和她每年亲手酿造的桂花蜜,那蜜滴在酿糯米团上,别提多好吃。是这棵老桂树牵着我与奶奶的温情天长地久。我拔开笔盖,伴着秋色风声,将古朴、高大、香甜的老桂树画在速写本上,将奶奶的温暖印在心里。

翻开我的速写本,坐落在乡村里的平房,这是我第一次体验生活,朴素却不失美好的那人那景,是我的经历;一只灰白的美国短毛猫,孤独时给我温暖失意时给我安慰,是我的“亲人”;夜空中的繁星,见证了我旅途中的欢乐,也记录着我苦读的汗水,是我生命中出现的美好瞬间。

这一个看似普通的速写本,却见证了一个逐梦的少年,帮助我追寻着那个梦想中的自己,也让我时刻回味着那一幕幕感人的回忆。

那本上,满是回忆3

那数学作业本上,满是我同老师一次次交流一遍遍思维碰撞的回忆。它见证了我的进步。

“你这作业不行,上面的题目不是空着就是错了,快好好改改!”“可老师,这题目我真的不会了。”“不会就来问呀!只要是你仔细思考过产生的问题,我一定解答。”这一页是关于改错的回忆。我拿着那批满了问号的笔记本,来到老师身边,弯下身,侧着耳朵向他请教。老师见我来了,忙放下手中的水杯,为电脑中的事务按下了存档键,拿起一旁的红笔,看向我那让人不忍直视的作业本。在听清我的疑问后,为我讲解了起来。他手中的红笔像是黑暗丛林中的一盏灯,指引我找到正确的方向。一会功夫,作业本上已铺满红色的笔迹,基本图形的,组合图形的',修正我错误的,列式计算的。不知过了多久,百般追问后的我终于明白了。老师长舒一口气,眼角的纹路与干涩的声音,无不在诠释着他的疲惫。我向老师道了谢,捧着那承载着他思考过程的本子,一边琢磨,一边来到自己的座位,拿起我的蓝笔,修正起来……蓝与红的交织,是迷途知返的幸运,是思维的共舞。

翻到下一页,这一页是我关于偷懒和逻辑不清而受到的教训。那时的我似是摸到了一些学习数学的门道,会写的题目越来越多了。可因为思考时的草稿潦草,我便养成了一个极坏的习惯——不愿写过程。犹记得我拿着本子,有一些不服气地去找老师“理论”。这里明明就是一步得出的,没有别的依据了呀?哦,原来切线判定的两个要素要一次写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条件要归整到一起,原来……我悻悻地回到教室,提起紫色的中性笔,一点一点填补起逻辑上的漏洞。便有了这“姹紫嫣红”的一页。

下一页,再下一页,红对勾频频出现在本子上,偶有小小的疏漏,也早已用蓝笔一一标注上了。这一行行批注,是我同数学老师一起交流,不断进步的最好见证,如今翻来,满满都是回忆。

那一本作业,教会我在学习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求教,警示我思维逻辑清晰的重要,包含着老师和我共同的心血,体现着老师对我的关心与帮助,见证着我成绩一步一步地提升,翻起来,满是回忆。

标签:回忆满是

那本上,满是回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