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端午节的作文

端午节的作文

折枝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精华】端午节的作文集锦九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对作文都再熟悉不过了吧,作文是人们以书面形式表情达意的言语活动。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端午节的作文9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1

今天风和日丽,万里无云,我站在窗边,左思右想,突然我想起今天是端午节,要吃粽子和赛龙舟,我立刻跑到餐桌边,用口袋装了几个粽子和馒头,一边装一边问妈妈:“妈妈,我们能去看赛龙舟吗?”妈妈说:“当然可以。"于是我把果果妹妹和香香妹妹也叫了起来。果果懒洋洋地说:“我还要睡一会儿。”我说:“我们去看赛龙舟。”果果马上起床。拿几个苹果和桃子,还拿了一把小刀。我拿了几瓶水。把小背包塞得鼓鼓的。我们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火速赶到现场。找了地方坐下来。几分钟过去了,我等得不耐烦了,开始抓耳挠腮。就在这时,不远处传来轰轰的声音,我心想:“比赛开始了吧!”人们开始议论纷纷。我看见了一条条巨龙浮在水面上,比赛的人上了船,准备好。广播里传来倒计时:五,四,三,二,一开始!在龙头的人敲锣打鼓,好像在给船员们加油打气。先是红色的龙领先,紧接着是黄龙,之后是蓝龙,最后是绿龙,人们跑到岸边,有的交头接耳,有的拍照,有的欢呼雀跃,有的目瞪口呆……我也冲进摩肩接踵的人群中,总算看见了,我也大呼小叫地喊加油。船上的人好似听见了,几乎使出九牛二虎之力向终点冲去。人们屏着呼吸,我看得目不转睛。连手里的`馒头都掉了。最后红色的龙胜利了,人们高声欢呼。

啊!过端午节真的快乐的一天,也让我更加尊重中华民族的传统和习俗了,你们过端午的经历是怎样的呢!快来与我分享一下吧!

端午节的作文 篇2

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节到了,这是一个特别的日子。

五月初五那天是纪念屈原以身殉国,跳入汨罗江的日子。为了不让鱼虾把屈原身体上的肉吃掉,人们就用粽叶包着糯米,投到汨罗江里,我们家乡端午节主要风俗是包粽子和插艾叶。

到了端午节就开始包粽子了,妈妈拿了几片事先泡好的粽叶,把粽叶卷成圆锥体,把糯米放进去,中间再放上几颗蜜枣,一会一个粽子就包成了,妈妈包的可好看了,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包好后,把粽子放进锅里煮,一锅香喷喷的粽子就出锅了,清香四溢。

在妈妈包粽子的'时候,我和爸爸也忙个不停,那就是插艾叶,我把艾叶用红毛线捆好,爸爸把捆好的艾叶插在屋门上,传说这样可以辟邪福。艾叶还可以做药材用,每年大伏天的时候,奶奶用艾叶烧一大盆热水,给我泡澡,可以治疗皮肤病。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端午节的作文 篇3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这首民谣表达了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端午节是夏季里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一般传统的说法,认为“端午节”源自于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代的楚国大臣,由于敌国实施反间记,朝中的奸臣又对他进行无耻的误解,使屈原遭到国君的冷淡并被放逐。但是,屈原的爱国之情并没有因此而受影响,反而变得更加激烈,当他听到国家沦亡之时,愤而无奈的屈原投江自杀了。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到了。划龙舟、吃粽子、悬艾草,这是端午节重要的活动。只要到了端午节,街上就更加热闹了,卖各种各样东西的商贩们恨不得喊破喉咙。每家每户也都在忙着打扫院子,采艾草,包粽子。走到哪家都能闻到粽子的香味。我家当然也不例外,到了端午节,奶奶就会把早买来做粽子的材料拿出来,于是,一家人就围坐在一起开始包粽子。

刚开始,我不会包粽子。奶奶就手把手的教给我。先拿两片包粽子的粽叶,弄成像勺子一样,把糯米用勺子舀进去,但糯米不能太满,一些肉或者豆沙之类的材料放在糯米中,然后把糯米包起来,再用绳子系好。这样一个粽子就做好了,最后把包好的粽子放在锅里蒸。我按照奶奶说的方法做了起来。第一次,做的不是很好,可

到了第二次,我就做出了一个漂亮的粽子。然后把粽子放到锅里蒸,熟了之后,只要你一揭开锅盖,浓浓的粽子香味就会飘出来,让你垂涎欲滴。一家人边看电视边吃粽子,一派其乐融融的'景象……

晚上,我们一家人去江边看风景。看着看着,又想起当年屈原投江时的情景。我就问奶奶:“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奶奶笑着说:“是为了不要让鱼吃屈原的尸体,人们就把粽子抛入江中给鱼吃。”“哦,那为什么要赛龙舟呢?”我的问题仿佛总也问不完似的。“因为人们要去寻找屈原的尸体。”奶奶讲完后轻轻地抚摩

着我的头。我突然觉得我现在的生活好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应该好好珍惜才对。

端午节的作文 篇4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

这天,我和妈妈到街上去买菜,我闻到一股粽子香。回到家,我突然想知道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又有哪些风俗?我便想去问妈妈,而妈妈却说:“你自己去查书就知道了。“我心里暗想:求人不如求自己,说干就干。“

我找到了百科全书,翻开它,它说:“端午节这天,人们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学者闻一多认为,端午节是龙节,是四五千年以前南方少数民族纪念龙神的日子。南方一些少数民族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无论南方北方,这一天还要用雄黄在儿童的额头上画个“王“字,还要佩戴五颜六色的香囊。

这时,妈妈叫我吃粽子。我看见香喷喷的粽子,情不自禁的唱着关于端午节的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作文 篇5

端午节这天,听说离家不远的“将军湖”上有“高杆船技”表演,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看表演。

下午一点左右,我们来到了“将军湖”,看到湖的两岸早已人山人海,但表演还没有开始。湖边的一条龙舟上插着一面旗帜,上面写着“高杆船技”四个大字。四个老伯扶着一根大毛竹,还有几个人在龙舟上敲锣打鼓。

龙舟慢慢地撑到了湖中央,今天的风很大,吹得毛竹东倒西歪,我心想:这人要是爬到这根竹子上岂不是很危险!

“嘭——啪——”,随着一阵爆竹声响起,“高杆船技”表演正式开始了。只见一个年轻的小伙子双手抱住大毛竹,两腿一蹬,迅速爬上了毛竹的顶端。他像一只灵活的猴子,在上面翻起了跟斗。竹竿一会儿往左晃,一会儿往右晃,看得我胆战心惊。可是不到五分钟,这人就爬下来了,难道这么快就结束了?

这时,一位扎着辫子的老伯爬上了毛竹,下面掌声雷动,观众们又纷纷掏出了手机拍摄起来,原来他才是今天表演的主角。只见他双手握在竹竿上,来了一个480度大旋转,身体笔直倒立在竿顶。接着,他又使出一招“大鹏展翅”,身体完全平躺在了竹竿之上。不一会儿,他突然一个翻身,身体好像就要掉下来了,但他的右手马上抓住了竹竿……

“哎呀!”众人发出了一阵尖叫声,我吓得连忙捂住了眼睛,随之而来的却是一阵喝彩声,原来这是他故意表演的一个惊险的动作。老伯又一连翻了二十个空中跟头,我们看得目瞪口呆。之后,老伯又双手叉腰躺在了竹竿上,不知道从哪里来的一支香烟已经叼在嘴里,他开始优哉游哉地“兴云吐雾”了。这时,湖面上又响起了喧天的锣鼓声……

“高杆船技”是家乡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到端午、中秋等传统节日的时候都会进行表演,已经逐渐成为了家乡的一项文化盛会。

端午节的作文 篇6

每年的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我翻了翻日历,呀,今天就是端午呢!

端午节是怎么来的呢?我很好奇。妈妈跟我说,传说端午节是人们为纪念屈原而设立的。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诗人和大臣,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后,他不忍离弃自己的祖国,便抱着石头跳江自尽了。楚国的百姓非常哀痛,就自发地去打捞屈原的尸体,这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划龙舟的习俗。他们认为,把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江里,喂饱了江里的鱼虾蟹,它们就不会啃咬屈原的尸体了。后来,人们怕饭团被蛟龙吃了,就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这样就慢慢发展成粽子。

原来,端午节还有这么一段凄凉感人的爱国故事呀。可是我又有一个疑问了,我们台州的习俗好像很不一样啊!为什么我记得我们这里端午节从来不吃粽子呢?你知道我们吃的是什么吗?告诉你吧,它叫食饼筒,这可是我们台州的特色食品。每到端午,家家户户就擀面皮,再炒些红烧肉、绿豆芽、炒面、洋葱等,然后把面皮摊开,把这些炒好的菜一层层夹到面皮上叠起来。最后,用面皮裹着菜慢慢卷成小筒,注意,卷的时候可要把边缘的面皮折进来,做成一个底哦,不然里面的菜可都要掉出来了。你看它的.形状,是不是很像一个放着许多食品的竹筒呢?所以啊,它的名字就叫食饼筒,味道可好了,既有荤菜又有素菜,既方便又营养,这可是我最爱吃的一种食品呢!

说到食饼筒,我的口水都快流下来了,我不停地催促妈妈,可以去奶奶家吃食饼筒了。一到奶奶家,我就发现了不同,咦,这大门上挂了绿绿的叶子,这是什么呀?奶奶说,这是菖蒲,可以趋吉避凶。奶奶说着,端出了一碗雄黄酒,用手蘸着往我头顶、额头上抹雄黄,说是抹了雄黄,也能趋吉避凶。原来,挂菖蒲、抹雄黄也是端午的习俗啊!今天还真学到了不少知识。

我国有很多的传统节日,任何一种节日和习俗都需要传承与发扬。越来越多像我这样的小朋友可都不认识它们了,更不要说了解它们了,你们说对吗?

端午节的作文 篇7

在我们的中国有着许许多多古老的传统节日,现在我为大家说说端午节吧!端午节又称为端阳节,是我们中国十分隆重的节日。端午节是我国二千多年前的旧习俗,直到现在人们还在过端午节,它是纪念我国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农历五月初五就是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还有有趣的划龙舟比赛呢!奶奶在家已经煮好了香喷喷的粽子,打开锅盖满屋都飘着粽子的清香,让我闻得口水直流个不停。我迫不及待地剥开粽子叶津津有味的吃了起来,真是回味无穷呀!

吃完粽子后,爸爸带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这里人山人海,车水马龙的可热闹了!比赛开始了,各个队伍都蓄势待发,随着一阵枪声一条条龙舟飞快地划过水面,犹如一支支箭向前飞去;在场的观众们兴奋喊道着加油加油,在为参赛者加油鼓励,参赛者们听了心里充满了信心使劲地划桨,水花到处飞溅。各条龙舟你追我赶的,最后,落后的一号终于追上了遥遥领先的二号第一个冲过了终点,观众们不禁欢呼起来,到处都是一片欢乐的`海洋。啊!这真是我最难忘的一天了。

中国的传统节日真是丰富多彩呀!他就像一座巨大的宝库,还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等着你去找呢!

端午节的作文 篇8

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涯中,发生过许多令我难忘的事情,最让我难忘的.要属四年级的那次端午节了。

今天是端午节。家家户户都热热闹闹的。每当到了端午节,人们都要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挂艾草、香袋和在孩子的身上写“王”字,这是为什么呢?我在网上查了一下。原来这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和一位楚国大夫知道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最后,他们抱着一块大石头跳江了。当地的老百姓知道后,就往里面扔粽子,希望鱼儿不吃屈原的身体,只吃他们扔的粽子。所以就有了吃粽子这个习俗。老百姓到了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比赛龙舟,赢了就上岸把粽子扔进江里,所以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

那在家门口挂艾草和菖蒲,还有挂香袋和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又是怎么回事?原来是因为古时候没有蚊香,花露水和纱窗,所以人们就在门口挂艾草、香袋,在孩子身上挂香包可以防止蚊子、虫子来咬。在孩子身上写“王”字就是虫子中的国王,虫子都不能咬他。喝雄黄酒是为了让蛇不来咬,就又有这个习俗了。

端午节的作文 篇9

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的诗人屈原出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是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逐出宫中。他气的不得,跳下汩罗江。当地的渔夫划着小船去把竹筒里的米撒下汩罗江给屈原。后来,大家把盛着竹筒的米改为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船来纪念屈原。大家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才每年都过端午节。我们全家都非常敬佩屈原,因此,我们家每年都过端午节。

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就是吃粽子。因此,我们家有一个名副其实的包粽子好手——我妈妈。所以每年过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许多粽子。我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子包粽子最香。所以,她用芦苇的叶子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等芦苇的.叶子凉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她先取三片叶子,把两片叶子正着放,一片反着放,夹在中间,把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雉体的模样,然后在里面放上糯米,中间夹几个枣,最后把叶子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她包得又肥又大,活像一个老佛爷在睡觉。等她把粽子包完后,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四十分钟,再放三四个小时,使其入味后,就可以吃!虽然我妈妈包的粽子的原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香得使你只要一闻到味,就会挑起你的食欲;只要你的餐桌前一有粽子,你就会大口大口地吃起来。所以,我每当吃粽子时,总是吃得很多,可能是因为粽子太合我口味吧!说到合我的口味,我也不知道我妈妈包粽子有什么“秘决”,每次包的粽子总是香喷喷的,吊人的胃口,使人馋诞欲滴,不得不吃得很多。

我爱吃粽子,爱过端午节,爱享受节日的气氛!

端午节的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