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

忆离人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一般人提到铁人纪念馆,会说这是个美丽的地方,但具体铁人纪念馆怎么样,很多人答不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铁人纪念观后感作文,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精选篇1)

这是一段不忍回眸却又令人荡气回肠的日子,这是一段构建后代新的精神与文化的历史。曾经,在天寒地冻的松嫩平原上有一位“铁人”,他与其他钻井工人一道,顶着凛冽的寒风,冒着鹅毛般的大雪,克服极端的困难和恶劣的环境,用“人拉肩扛”的方式和不屈的拼搏精神为新中国的石油事业添上最为浓重的一笔,他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也是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帜。1960年3月,玉门闯将王进喜带领1205钻井队抵达萨尔图车站,下了火车,他关心的不是吃住问题,而是钻机到了没有、井位在哪里、这里的钻井纪录是多少,恨不得一拳头砸出一口井来,把“贫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在之后的奋战中,他的脚被砸伤,但他还是拄着拐杖,坚持奋斗在工作第一线。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钻井发生井喷,可是又没有重晶石粉压井,铁人当机立断,采用水泥来压井,投入了大量水泥,但池内的水泥一时也不能和泥浆混合。铁人不加思索,扔掉拐杖,奋不顾身的跳进泥浆池,用自己的身体搅拌泥浆,在他的带动下,在场工人也都纷纷跳入池中,井喷终于被止住了了,钻井保住了。在“铁人”身上,我们看到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这些都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源泉,是我们的祖宗刻在我们身上的文化符号。老一辈的杰出工人都有一种坚定的信仰——祖国的繁荣富强。这是他们前进的不竭动力,为使祖国早日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他们在工作中斗志昂扬、无私奉献,甚至愿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这种信仰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带着对祖国母亲深深的热爱,克服内外部重重困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他们把爱化为力量,让世人我们在他们的人品、辛苦、努力和才华面前,不得不低下我们的头颅。坚定的信仰,其力量是巨大的。从理论上讲,信仰是人的一种精神状态,它的最终指向是对人生的终极关怀。如果进一步对信仰作概括的话,信仰也可以说是人们关于自己应该这样活着而不那样活着的一种内在的精神价值模式。西方著名哲学家卡西尔说,人“用以与死相对抗的东西就是他对生命的坚固性、生命的不可征服、不可毁灭的统一的坚定信念。”可见信仰是对人自身生命价值的自觉,是生命价值实现的一种方式,她对人们的行为所产生的指导性作用不言而喻。在新时代,在风沙扬起的沙漠,虽然石油工人面临的工作环境也很恶劣,但其物质基础和各方面条件已远远优于王进喜的年代。同样是踏实工作、无私奉献,新时代的劳范却很难像老一辈劳模那样受到周围崇敬的目光,“语言重于实际行动”和“更多的物质享受”几乎成为了当下的流行。的确,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己的生活选择有了更多的自主性,“好”与“正确”的标准也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这也从一定角度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但是,在新时代,我们依然需要一个相对传统的信仰来指导我们的行为和生活,传统的真善美仍应成为今天的主流价值。可惜的是,现在言“信仰”似乎被视为不正常乃至异端,《铁人》中的回忆者正是遇到了这样的问题。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使我们放弃了曾经的坚持,我们有时也会在茶余饭后的闲谈中嘲笑我们曾经坚信的价值,我们有时也开始学习麻木不仁和世故,我们开始变得复杂,我们正在丧失单纯的`力量。我们能否将自己真正宁静下来,问一下我们的内心,我们到底该信仰什么?我们还有真的理想吗?面对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我们应该以何种方式参与今天的伟大变革,去面对我们的祖宗和我们的子孙?  2006年2月24日,李嘉诚先生在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嘉诚图书馆开幕典礼《在形与实之间》致词,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我认为,今天我们面对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怎样在具备前瞻进取思维的年青人心中,培植意志与能力,来承传每个民族未来真正的希望。男男女女均屹立不摇、博学多闻、具文明意识、能慎思明辨及理想崇高,不会只向往个人成就,或满足於被视为经验丰富、懂得捕捉商机的工业家、企业家和专业人士的社会新地位;这些闪耀着独立思维、创意及胸怀大志的一颗颗年青的心,对自身及世界应更具有深层的责任感,珍惜个人及社会的共同尊严。”李先生的每个字都令人震撼,这位华人商业领袖让我们感受到,“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缀满没有遮挡的天空”,和欣赏《铁人》一样,仿佛丝丝清泉正灌入我们的心灵,滋润我们的灵魂。如今不能也不必再用身体来当搅拌机,今天全社会物质资源的充沛程度、法律的完备程度和对生命的尊重程度,都远远高于王进喜的那个时代,我们有理由做得更好。半个世纪前会战大庆,这些先行者们用自己的血肉,浇注出一个一个已经被我们记下还拍成了电影的故事,再过半个世纪,我们会有什么样的故事流传呢?或许这也是当今这个时代除了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在具备前瞻进取思维的年青人心中,培植意志与能力”挑战以外,我们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今天物质丰富但心灵却并不充沛,漫步在这荒原和沙漠上,感受着铁人的精神,诵读前辈们的经典,回眸我们民族的历史,真令人感慨、惆怅又兴奋。仰望满天的群星,我知道,此刻真正的社会精英们,正以他们的血肉与灵魂,塑造着被未来传诵的新故事,建立一个中正、和谐的社会,陶冶东西国学问精髓,传承我们民族未来真正的希望。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精选篇2)

“把我国石油落后的帽子甩到太平洋里去!”这是铁人王进喜的话。

王进喜十五岁时当上了石油工人,他勤快、能吃苦、各种杂活抢着干。后来,王进喜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又担任贝乌五队队长,带领工人为中国石油做出了大贡献。

他对自己和家人的要求都非常严格,他说“我从小放过牛,知道牛的脾气,牛出力最大,享受最少,我要老老实实地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

他乐于助人,勇于奉献,他说“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我一直认为自己也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早晨,我会把同学们的椅子从桌子上搬下来,放学时,我会把教室里的灯和窗户关掉,班级里有东西打碎了,我会及时把它打扫干净,轮到我们组做值日时,因为我个子高,力气大,我会挑同伴作文//Www.ZuoWEn8.Com/够不到的活,如擦窗台、擦黑板、拖地等,在家里,我有时间了就会帮洗碗、洗衣服。

就在前几天,学校组织学生给南疆贫困地区的孩子捐衣物,我把我自己和哥哥的衣服整理了一大袋,爸爸妈妈担心我提不动,准备开车送我呢,可我坚持自己提到了班里,一路上有好几位叔叔阿姨要帮我提,我都拒绝了,东西很重,我提得很吃力,但想到爸爸妈妈说南疆很多孩子都吃不饱,穿不暖,我就不觉得累了。还有一次,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位叔叔因腿部受伤上台阶行走困难,我立刻跑上前去,扶着叔叔过了台阶,叔叔夸我是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但今天我读了铁人王进喜这篇课文后,才觉得我平时做的这些事是多么微不足道呀,我们都应该向铁人学习,做一名勤劳、勇敢、愿意为他人服务、为国争光的好学生!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精选篇3)

记得在我小时候常和家里人去铁人广场,休闲玩耍,在铁人广场上有一座雕像,自己老在雕像前学着雕像的样子做。那时候觉得这只是一座普通的`雕塑,还好奇的问妈妈这是谁呀?妈妈告诉我,这是铁人王进喜爷爷,是石油会战的大英雄。

现在我长大了,知道了些关于铁人的事迹,觉得这雕塑不是普通的雕塑了,而是带有灵魂的。王进喜爷爷雕像眺望的地方出现了一座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我有幸参观到了,那不只是一个人的纪念馆,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的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的草地,充满生机。我的右侧是一个小型雕像叫作“北京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拾阶而上,这石阶可有大秘密,一共有47个石阶,代表了铁人和他的战友们奋斗了47年终于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进了序厅,宏伟的“石油魂”展现在面前展现了52个人物,这可是我一个一个数的。他们面带微笑,喜悦和兴奋。在会战的硝烟中走出来的,抖落历史的尘埃,迈着坚定、刚毅、自信的步伐。

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走进展区,与铁人的物品近距离接触,馆里静静地,觉的那些文物有轻微的呼吸声。有王进喜的雕像,还有马灯,摩托车等。

再仔细看这些文物,每一个纹痕都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马灯上一块块胶布已经泛黄,但抹不去铁人勤俭的痕迹。那时铁人必须要勤俭,因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铁人精神,大庆的铁人精神!是物品都要腐烂的,但是铁人精神永不腐烂,它会千年百年的在大庆传承下去!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精选篇4)

铁人纪念馆观后感1

记得在我小时候常和家里人去铁人广场,休闲玩耍,在铁人广场上有一座雕像,自己老在雕像前学着雕像的样子做。那时候觉得这只是一座普通的`雕塑,还好奇的问妈妈这是谁呀?妈妈告诉我,这是铁人王进喜爷爷,是石油会战的大英雄。

现在我长大了,知道了些关于铁人的事迹,觉得这雕塑不是普通的雕塑了,而是带有灵魂的。王进喜爷爷雕像眺望的地方出现了一座铁人王进喜纪念馆,我有幸参观到了,那不只是一个人的纪念馆,而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进入铁人纪念馆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灰色的铁人纪念馆,旁边是绿油油的草地,充满生机。我的右侧是一个小型雕像叫作“北京红”,展现了那个时代的风貌。

拾阶而上,这石阶可有大秘密,一共有47个石阶,代表了铁人和他的战友们奋斗了47年终于把“中国贫油”的帽子扔进了太平洋。进了序厅,宏伟的“石油魂”展现在面前展现了52个人物,这可是我一个一个数的。他们面带微笑,喜悦和兴奋。在会战的硝烟中走出来的,抖落历史的尘埃,迈着坚定、刚毅、自信的步伐。

向左转,就进入了一个展区。我看见了这样一个牌子,上面写道:王进喜6岁拉着盲人父亲去讨饭,9岁同父亲出劳役,10岁给地主放牛,15岁在油矿当童工。王进喜就是在这艰苦的环境下生存的。走进展区,与铁人的物品近距离接触,馆里静静地,觉的那些文物有轻微的呼吸声。有王进喜的雕像,还有马灯,摩托车等。

再仔细看这些文物,每一个纹痕都是那个时代的一部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马灯上一块块胶布已经泛黄,但抹不去铁人勤俭的痕迹。那时铁人必须要勤俭,因为“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这就是铁人精神,大庆的铁人精神!是物品都要腐烂的,但是铁人精神永不腐烂,它会千年百年的在大庆传承下去!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精选篇5)

当我们到达铁人纪念馆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醒目的“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八个镏金大字。抬眼望去,铁人纪念馆沐浴着朝阳的霞光,巍然屹立在这片肥美的土地之上,门前是高高四十七级台阶,它代表着铁人四十七年艰辛的人生历程;整个纪念馆雄伟壮观,气势逼人,犹如一座巨大的丰碑在向人们昭示着无私无畏的铁人精神。

随着解说员声情并茂的解说,我们踏着铁人的足迹开始了意义深刻的参观。进入纪念馆的正门,铁人队伍向我们迎面走来,这是一组铁人带领的石油工人队伍所组成的雕塑,他们形成了排山倒海之势,组成了技压群雄的铁人队伍,他们是祖国石油战线上的一堵铜墙铁壁,是一面面不倒的红旗!

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如此的艰辛,让王进喜同志为了国家的繁荣昌盛而奋斗的壮丽人生,不畏艰险、排除万难的英雄形深入展馆,我们看到了铁人王进喜同志艰辛的童年生活。王进喜同志的父亲双目失明,年幼的他早早地担起了沉重的家庭重担,六岁赶车百里送羊毛,十岁给地主放牛,更加熠熠生辉。

参观过程中,让我感受最深刻的就是铁人那种孜孜不倦的求学精神。因为小的时候家里穷,没有过上学念书的经历,他就利用工作闲暇时间学习认字,他用自己的语言写日记,一步一步地提高。他在日

记本中这样写道:“我学会一个字,就搬掉一座山,我要翻山越岭去见毛主席!”多么朴实的语言,表达出自己一生的追求!正是这种执著的追求,才能有“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也要上”的创业精神;正是这种不懈的努力,才能有“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勇气。

铁人纪念馆以翔实的史料生动地再现了大庆油田波澜壮阔的创业历程,突出反映了大庆油田会战的优良传统和以“铁人”为代表的老一辈石油人的感人事迹。是新时期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对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继承和发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切实肩负起维护国家石油战略安全的神圣使命,全力以赴创建百年油田,搞好二次创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

铁人纪念观后感600字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