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

|唁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年三十的年味,真足!忙碌的生活总有机会让你偷闲,细细品年味。置身于合家欢乐的场景中,总能让你在不经意间体味人生喜乐,人间暖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年味作文700字初三,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1

早晨,阳光悄悄地进了屋子里。我揉了揉眼睛,看看时间还早,就翻了翻身准备继续睡下去。忽然我猛地坐起来,拍了拍头,小声咕嘟到:“今天可是除夕啊,我怎么忘了!”

因为这天是除夕,家家户户都早早起了床。吃过饭,帮我们家弄对联的大爷来了。看着大爷正分开那些还未弄好的对联,我也跃跃欲试。在我和大爷的合作下,圆满完成!接下来是贴对联了,我们还帮助了附近的邻居呢!其中有一位老爷爷最让人印象深刻,他家的对联和我们与众不同,那些对联都是他亲手写上去的。字体龙飞凤舞、笔力劲挺,简直比电脑打印出来的好多了!更是有一家小孩,见我们将“福”字贴倒了,奶声奶气的地说:“不对不对,这个字倒了。”惹得大家哄堂大笑。

不知不觉,太阳几经高挂在天上,在笑眯眯地看着我们呢!回到家,妈妈和姐姐早已和好面,正在包饺子哩!瞧,这些饺子由外到内一圈一圈地摆放着,这俗称是“圈福”。说起饺子,那可是有由来的。从前有一位叫张仲景的“医圣”,在一次冬天见乡亲们饥寒交迫,耳朵冻僵溃烂,他让弟子把羊肉、辣椒和驱寒药材一锅同煮,后捞出切碎,用面皮包住。想乡亲们吃后两耳发热,寒气顿消。最初的饺子便是这么来的。

悄悄地,夜幕降临,无数的星星撒满了空中,银光闪闪,美极了!一家人都围在桌子面前,吃香喷喷的年夜饭。大家磕着瓜子,看着春晚,外面的星星也一闪一闪,准备迎接着最让人兴奋的除夕守岁。除夕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之一,在我们这儿,可有点不一样哦!当钟转向十一点半时,屋内沸腾了!奶奶焦急地说到:“快快,下水饺。快快,摆好鞭炮……”于是有的在下水饺,有的在摆放鞭炮,还有的在点香烛,以“敬天”之意。“五、四、三、二、一”钟指向十二点,我们准时放鞭炮。在同一时间,整个山村每家每户都在放鞭炮,整个天空顿时亮起来了。瞬间“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如像爆豆一样的声音,如同星星般的红点一颗颗炸裂开来,连成一片,响成一片,已经分不清是谁家放了。一时间,整个山村,笼罩在欢乐的海洋中!弟弟蹦着,跳着,拍着手高兴地说:“哦,过年啦,放鞭炮啦!”在这样的环境中,不由得让我想起王安石的《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梦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不就是描写现在这样的场景吗?

从十二点到四点,鞭炮声连绵不断。除夕匆匆而来,又匆匆而走。而我们,又长大了一岁!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2

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节日之一,它就像西方的圣诞节。每逢春节,在外工作、生活、学习的人都会赶回家与家人团聚。

今年春节,爷爷奶奶、大伯、二伯都到我们家过除夕,吃团圆饭。这一天,爷爷和奶奶他们下午早早的就来到我们家,准备一起包饺子。

贴春联是除夕最重要的“仪式”。爷爷奶奶刚到到我们家放下手里的东西,我就喊着爷爷奶奶一起贴春联。我把去年春节贴在大门上的春联撤了下来,用湿抹布仔细地把大门好好“清洁”了一遍。当我正准备把新春联贴上去的时候,爷爷问我:“你能用一句古诗形容此刻的心情么?”,我脱口而出:“总把新桃换旧符”。此时我品味出了浓浓的年味。我仔细地在爷爷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把新春联贴在我家大门上,唯恐贴歪了。

饺子是春节不可缺少的节目食品,听爷爷说:一是饺子形如元宝。人们在春节吃饺子取“招财进宝”之音,二是饺子有馅,便于人们把各种吉祥的东西包到馅里,以寄托人们对新的一年的祈望。一家人在一起包饺子是一件其乐融融的事情,这也让我品出了浓浓的年味。爷爷奶奶在那天上午就发好了面也准备了好几种饺子馅儿,有韭菜鸡蛋、白菜肉……我的任务就是帮奶奶擀饺子皮,虽然我也会包饺子,但是我包出来的饺子比较难看。奶奶包的饺子大小均匀,很有看相。就像一个个整齐挺立在案板上,就像士兵站岗守卫家乡一样。

随着饺子的下锅,晚饭也就准备好了。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餐桌旁,有说有笑,谈论爷辈的养生、谈论父辈们的工作,不可或缺的就是谈论我的学习,他们勉励我要好好学习,勤勉做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虽然为了保护环境,城市里已经禁止放鞭炮了,使得春节有点缺乏节日的喧嚣。但是我们在贴春联、包饺子、一大家人的亲情里也能品味出浓浓的年味。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3

鞭炮,人群,灯笼,这是我给新年的三个标签。

小时候,一到过年啊,家里总是大大小小一群人,忙里忙外,角落里年货准备一大堆,这头是干货,这边是装饰品,分的清清楚楚。厨房里大人们忙忙碌碌,年糕汤圆饺子丸子准备的停不下来。而我们小孩子就被打发到客厅打扫,说是帮忙其实也算不上什么,说不过就是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而已。

但我们小孩子最惦记的不是这个,而是放在仓库的糖块和衣柜里的新衣服。每逢大人们不注意,我们便偷偷跑到仓库偷几块糖块出来或是试一下新衣服,所以到了过年原来储备充足的糖块所剩无几,干净整洁的衣服袖子粘上了几粒灰尘,这时候大人们也就笑笑,任我们去了。

那时候的家乡,晚上都是鞭炮声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我们就算超级困也还是努力睁着眼睛,仔细盯着天空上的烟花,仿佛那就是我们的全世界。

渐渐的,高楼林立,学习设施越来越好,但是年味却淡了。

大人们再也不会提前一个月就开始着手准备了,也不会拉着大小一家出去制备年货,新衣服好像也没有那么神圣,年糕之类的东西也不在自己做了,只有红包和聚餐这两个习俗还在继续,但是红包也没有那样包含着大人们的祝福,聚餐也只是在一起吃顿饭,年味淡了。

究竟是什么让我们中华民族延续了几百年的东西渐渐变得不重要了?又是什么让中国习俗被其他取代?

以前从没想过这些问题,但是今年的年,不经意的打入我心,让我意识到年味。

是日益发达的科技吗?是轻易便能打通的电话吗?还是传统手艺的失传?

不,都不是的,让年味淡了的,是我们啊!我们早已不重视我们的传统文化了,也不再想去了解,我们感兴趣的是酷炫的科技,我们不再想着踏踏实实的用心去做好一样东西,我们想着的是速度与盈利。

中国传统的文化快要消散了,只有偏僻的小村庄里淳朴的农民还在延续着,延续着我们文化的精髓。

幸好,在传统文化消失之前,国家意识到了,开始大力宣传,频繁搞活动,这下,更多的中国青年又开始对其感兴趣了。也算是挽救了中国。

那么,希望,多年以后,中国龙的传人还能找到爸妈从前过年的味道。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4

很多人认为,现在中国在时代的潮流中选择了融合,而将自己的传统文化抛之脑后,在国际的大交汇中迷失了自己五千年的优秀精粹。例如韩国的端午祭就是国人不珍惜尊重自己文化的表现,随之而来的是质疑:作为中国最传统节日的春节,是否也在渐行渐远呢?

在我这边,农历二十六至二十九,各家各户就将自己的门楣装扮的红红火火,争相邀请别人家来自家吃分岁酒,象征着去年与今年的分界,也意味着新的一年将携手度过。到处都是一股过年的喜乐融融。大年三十,则要贴春联,撕下去年的,让今年遒劲的笔力来相伴一个春秋。浆糊,刷子的挥舞间,这家人的精气神就得了完全的体现。晚上一家人团坐在一起,看看春晚,嗑嗑瓜子,静候着倒数的到来。

初一全家出游,徜徉于山水之乐,惊叹于鬼斧神工,这一天就欢快的流逝过去了。正月初二初三还是吃酒,不过改了个名儿,叫正月酒。红包该收的收,在大人的不好意思间,孩子的脸上洋溢着欢乐的微笑。初四初五,我就被强行拉去划龙船。这可不同于端午的龙船,而是更偏向于装饰龙的一种。一长条扁木上固定着各种各样的木刻人物,大多来自四大名著和隋唐演义,形态神色栩栩如生。那一个关羽千里走单骑的木雕,飞扬的长髯,紧迫的神色,都仿佛让人身临其境感受三国乱世。过不多时,龙船开动了,主要由龙头卖力,我在21号位只用象征性的提着就行了。话虽如此,在早春的蒙蒙细雨下走路也是很难的事。间或着龙船被领跑了起来,后面跟着龙身,每个位置上挂着的铃铛叮叮作响,好不壮观!每经过一家门前,那家人都会出来放鞭炮庆祝,并燃起一堆稻秆,名为“踏红”,寄托新的一年如火焰般红火。讲究点的人家还会撒些糯米以示对划龙船者的祝福。

跑到祖祠前,龙船还得停上一会祭祀祖先。虔诚的进祠跪一跪,拜一拜,祈福来年。当队伍重新整装待发,还要再划一会儿龙船,直到指定人家后停下。接着专门的先生出来,陈列按顺序的每一户人家的功绩(当然事先付过钱的),对龙船一拜再拜,对祖宗祈福。

中国的年味难道真的越来越淡了吗?我不这么认为。试看这边的龙船,春节、过年,这些与中华民族紧密联系的字眼儿,永远镶嵌在每人的心中。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5

每年过春节时,总听到有人感慨:“这年味越来越淡了。”年味真的淡了吗?

其实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年味并非不浓。当你在除夕之夜听到“噼噼啪啪”响个不停的鞭炮声时,你一定感受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的热闹;当你在走亲访友拜年时,看着家家户户门前的春联,你会感受到“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喜庆;当过年最后一天正月十五赏花灯时,你会感受到“东风夜放花千树”的欢快......这些场景,都散发着浓浓的年味。

年味也存在于过年时的生活习俗之中,比如贴春联、挂年画、放鞭炮、耍龙舞狮、守岁......还有一些看起来古怪的习俗,例如初一不倒垃圾,打碎了碗碟要说碎碎(岁岁)平安,“福”字要倒着贴等。这些习俗是中国人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反映的是人们对新的一年平安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祈盼,也是一代代人对过年的记忆。

最有年味还是除夕夜的年夜饭。人们无论工作再忙、离家再远,也会在除夕前赶回家,全家团圆一起吃年夜饭。这是一年中最丰盛的宴席,鸡鸭鱼肉,各种美食应有尽有,全家人欢聚一堂,其乐融融。吃过饭,春节联欢晚会就要开始了。大家坐在电视机前欣赏节目,欢声笑语在每家每户响起。除了很小的孩子和精力不济的老人,大家都会守岁到新年的钟声敲响,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除夕过后就是正月新年了。人们穿着新衣,走亲访友,互相拜年。路上遇见相识的人也互祝“新年好”。最高兴的就是我们这些孩子了,因为可以收到很多压岁钱,还有很多零食等礼物。虽然压岁钱最后大部分都被爸爸妈妈收去“存着交学费”了,但我们还是很高兴。过年期间街道很干净,路上车流少了,店铺大部分都放假关门了,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节日的喜庆,年味在大街小巷中飘荡。

新年的庆祝会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满月未免有些遗憾。也许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人们在元宵节要吃元宵,寓意“团团圆圆”,晚上要从家里来到街上,逛花灯,猜灯谜,闹元宵。一轮明月挂在天上,花灯如繁星点点落在地上,天上人间交相辉映,炫彩夺目。年也就在元宵节热热闹闹的夜晚中过完了。

年过完了,年味也就慢慢散了。大人们又要去努力工作,孩子们又要去学校认真学习,更有那些要离家的游子泪眼婆娑地告别亲人,奔向远方。也许随着时代的发展,那些烘托节日气氛的礼仪、符号和习俗终究会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让一些人觉得年味会越来越淡,但中国人向往团圆、期待新年美好的情感长久不会改变,这是我们民族的性格和文化认同,也是浓浓年味的源泉,因此年味不但不会消失而且未来还将更加醇厚。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

标签:年味初三

年味作文700字初三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