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范文大全 > 作文大全 > 我的成长作文

我的成长作文

执手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合集)我的成长作文8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一般作文是怎么写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的成长作文8篇,欢迎大家分享。

我的成长作文 篇1

我自己认为我还是个孩子。

可是面对那些天真可爱的孩子时,我认为我是个大人。

我已经15岁了,我失去了童年。失去了应有的天真。

我有了烦恼,有了忧愁,有了脾气,有了一切不应该属于我的东西。

我开始有了流不完的`眼泪。我认为自己变的更加懦弱。

我讨厌自己的眼泪,讨厌自己的不敢面对。我希望自己变的更加有勇气,学会坚强。

或许在我是个孩子的时候我认为眼泪是一种懦弱。但是慢慢长大了我才发现,有时候眼泪也是一种倔强

也是一种坚强。

我在懦弱中学会了倔强不屈,在倔强中学会了不屈不饶。坚强引领着我成长

我的成长作文 篇2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爱读书,我认为:读书,要讲究,不像某些人读书时走马观花,只寻求爽。读书的过程,是审美的过程,应当全身心地投入,不受环境的影响。书读人,会越读越死;只有人读书,才会越读越活。

书的用途成千上万:移植生命,保持记忆,激发思想,传播知识,交流信息,表达灵感。

读书是一种享受,我读书时,感觉仿佛是久旱逢甘露,那会让我感觉心旷神怡。知识也需要新陈代谢,每当我看完一本书时,那里面丰富多彩的内容与知识,将会在智慧中被筛选,每当看到更新更科学的内容,我便将以前书的内容删去,灌输新的知识。"以铜为镜,可知仪表;以古为镜,可晓历史;以天为镜,可知风云;以木为镜,可断春秋;以书为镜,可知真我!"

"读美文如饮醇酒。酒,越酿越纯;文,愈久愈香。"这句话出自儿童文学20年经典选刊《岁月留香》,书如其名,在20年风风雨雨,坎坎坷坷中,磨练出了经典,这是我的爱书之一。"岁月流转,情怀依旧",它令我感觉到了书的伟大。博大精深的文学告诉了我以前写作的方法,时代的变迁,当之无愧的群书之首。读书中:笑、叹、痛、愤、苦,感觉诸态纷呈。品书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品得深,品得真。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从小到大,书就像我形影不离的伙伴,伴我成长。

在我小的时候,妈妈常常给我读我喜欢的《幼儿画报》、《100个经典童话故事》‘《古诗三百首》等,每天晚上,我都是在妈妈的读书声中进入梦乡的。稍长大一些的时候,我认识字了,自己会读书了,渐渐地尝到了读书的乐趣。

现在,我已上小学三年级了。在老师的引导下,我读书的`兴趣更浓厚了。而且,我也不再满足于那些童话和漫画之类的书了。我已经读了《西游记》、《三国演义》、《童年》等中外名著。我的书很多,在家里,我的书有满满一书柜,桌子上、床上、沙发上到处都堆放着我的书。我对书爱不释手,只要一有空,我都会读书。我还经常到书店里看书、买书,有时在书店里看书、买书,有时在书店里一呆就是几个小时。

读书使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比如:读《中华上下五千年》,是我了解了中国悠久的历史。读了《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惊人的毅力,不屈不挠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读《中国国家地理》中一篇篇优美的文章,我仿佛游览了我国的名胜古迹和旅游胜地。

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由于我读的书多,所以我的作文写得好,语言表达能力也不错。平时,凡是我感兴趣的书或是名句名篇,我总是认真地、有感情地读,有时还读给爸爸妈妈听,读给同学们听,让他们也分享我读书的快乐,我还被同学们称为"读书大王"呢!

书,是我的良师益友。读书是我快乐,读书让我进步,读书伴我成长!

我的成长作文 篇3

时间不停地转着,却永远无法转走那花钱也买不来的亲情。高一的到来让一切变得忙碌,变得浮躁,我总是抱着那一大堆提单埋怨个不停。是你一次又一次敲开我的房门又蹑手蹑脚的给我一杯牛奶,生怕打断我的思路,又毫无声息地走出我的房间,这样的情况已经持续了几年,这已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情节。

“奶奶……”有什么事第一个想要求助的就是他。

一片叶子,轻轻地落进了视线,飘舞的身子和一只残蝶在秋风中无可奈何的逝去,每一块石头都闪着深秋的寒光。像一位老者的脸,布满沧桑。而偏偏在这时,年幼的我非缠着奶奶出门,我东奔西跑,看到秸秆就要踩上两脚。奶奶眉间流淌出他极力遮掩的疲惫。

冬日阳光,躺在云层上,蜷缩着身子,不肯出来。一株柳树站在窗外,瘦成了驼背老人。在寒冷的冬日,年少的我又怎么会感到冷呢。奶奶总会顺着我的意满足我贪玩的心。

夏日,顺着小路沿着那一抹永恒的绿意。奶奶家的'老屋总在那儿盼望着我归家的脚步。那时我总喜欢在树荫下玩耍,摸摸它那盘曲嶙峋的枝干。和伙伴们任性地在小河边嬉闹着,调皮的蜻蜓一阵风般的打了个旋,挑衅似的追赶着摇曳的花草。我们便不服输的追着,直到满头大汗,归家却又空手而归。

奶奶的大蒲扇,散发着古旧而又淳朴的气息。我时常贪婪的吮吸着那好闻的味道。它仿佛记载着些被汗水似已浸透的岁月。那一成不变的蝉鸣和那把大蒲扇的悠悠清风,使我安然地枕着盈盈月光入睡。

如今奶奶的手已经像那古树的枝干布满了岁月的沧桑,然而那把蒲扇,那缓慢的节奏和蝉鸣,却终究没有改变,结实力的手并没有因为时光而吱呀作响,反倒载着曾芬芳的爱。直到现在,那把蒲扇还依旧保存着。它似乎有一种魔力,将我引向清凉,闻见蝉鸣,嗅到芬芳。

儿时的陪伴左右,到现在的支持和鼓励,奶奶一直伴着我成长,她的身影持续出现在我成长的道路上。那杯温热的牛奶模糊了镜片,牛奶的香味在房里弥漫开来,抿一口,亲情的香浓在唇齿漫延。

我的成长作文 篇4

月琴是我亲密的伴侣,一位不可缺少的知己。它的脸如同十五的月亮,老圆老圆的,头上有一条不长不短的硬辫子,辫子上方长就一个美丽的如意,两侧各长两只灵角,真惹人喜爱。就是它,给我带来无限的生机和童年的乐趣,它用悠扬的琴声垫铺着我人生的金光大道,每当我弹起它,全身觉得朝气蓬勃,阳光灿烂……

记得三年前的一个暑假,爷爷觉得我有些音乐的天赋,进城给我买了一把最好的月琴,到附近有名的潘老师那儿去学弹。第一次到那儿,看到那几个小姑娘练得正欢呢!她们个个精神抖擞,那节奏明快,扣人心弦的琴声犹如高山流水,钢珠落地,听了令人赏心悦目。我不由得产生了几分欣喜和担心——我学得会吗!?潘老师先向我介绍了月琴的各个部位,什么覆手、品、弦……弄得我眼花缭乱,我耐心听着,细心练着基本功。起初一个月内,我的手不大灵活,我咬紧牙关、勤学苦练,一遍又遍,遍遍用心练,我一鼓作气练了两年多,不知用了多少心血,流了多少汗水,手上磨出了层层老茧。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从简到繁,从高到低,从慢到快把A、B、C、D、E、F、G七种曲调弹得滚瓜烂熟,那跌荡起伏的琴声从我的琴弦上流泻出来,以后我练得更认真了,真和月琴成了对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每天做完功课后,便端着小板凳上到门外场上练琴,而且总会引来许多邻里好友听琴凑热闹,还有一些小朋友总用羡慕的目光聚精会神地看着我手指在琴弦上跳动。爷爷得空时,就会用二胡与我合奏,此时此刻,我弹得如痴如醉。去年敬老节,爷爷带我到横山桥学校去参加退休老师庆祝会,与爷爷一起上台合奏《走进新时代》、《喜洋洋》等名曲,博得了爷爷奶奶们的一片热烈掌声。

我打心眼喜爱我的.月琴。每当我莫名烦恼时,弹一首美妙的歌曲,便会把一切不愉快的事抛到九霄云外;开心时,弹一首流行歌曲,那就更别有一番风味了。月琴充实了我的童年生活,将对我的一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它用荡气回肠的乐声激起我奋发向上的豪情,它用优美动人的旋律为我开启音乐王国的大门,照耀我人生的旅程。

现在,我更加努力地练习二胡,二胡将忠诚伴随我,走向一个崭新的人生舞台!

我的成长作文 篇5

图书是他最好的伙伴儿,他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图书。特别是放牛的时候,每每两裤袋都揣上书本。把牛往山坡一扔,拣一席荫地,便掏出图书津津有味地看。一入神,那当然,牛儿也顾不着了。天黑了方记着牛儿,才火燎心急地找牛、唤牛。——往往,这是常事。有时候,漫山遍野找不着,那就得一路小跑哭着回家,那又得必全家动员撑着灯去找牛……。往事怀旧——想来真是可笑,那时他也真太痴迷于图书了。在他十岁左右的时候,就博览了大量的故事书、小说、刊物。从秦始皇统一天下到西汉刘邦称帝,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三顾茅庐求得诸葛亮,武则天争权夺位……从茹毛饮血的古代到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中国从古代到今代的发展……。他所知非少,图书给了他所没有看到的`、所没有听到的……。图书给他受益匪浅,丰富了他的人生,他感悟到生活是如此充实,如此美好。如今,他跨入了高中的门槛。

图书更离不开他,还坚持读很多的刊物,如《青年博览》、《青年文摘》、《做人与处世》……,他觉得这些书对他有很大的帮助。英国学者培根曾说:“知识就是力量”读书是最直接、最迅速地吸收新知识的方法。书中的营养是最丰富不过的了,一个人良好的修养源于汲取知识的份量。往往,书上的知识教会了他如何做人,如何处世;他懂得感悟生活,珍惜生活,每天都有一份灿烂的笑脸面对人生;他善解人意,乐于助人,有袒荡的胸襟,与世无争,默默无闻,为前途无折无挠。——这都是图书教会他、给予了他。从一个小小的穷山村,他就这么顽强地走出来。全是图书给了他力量,要不他还会被愚昧的封建所束缚,也不会再踏着世代遗留下那贫瘠的穷土地。图书给了他广袤的视野,为他树立了博大的志向、确立了人生观、世界观……。——那个穷孩子,便是我。图书育我成长,教我如何做人,领悟人生;图书给我知识,传播人类文明,是它打破了时空的概念、超越了时代的局限,让我畅游在历史的长河又吮吸着异域的文化异养,让我认识了这绚丽多姿的世界。我从小嗜书如命,多少年来,书给予我的是欢乐、激动。图书在我生命中形成一部分,我感恩生命,更感恩图书。图书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有着无可比拟的作用,给了我巨大的力量,给一个穷孩子不穷的高贵论言。

我的成长作文 篇6

我们都会迎来成长,走在成长路上的我们,应当明白生活中没有谁的成长会一帆风顺,只有在经历过一些挫折后,我们才会得到更快速的成长。

我的成长也是充满着坎坷的,所幸在我的成长路上,我的身边一直都有父母、老师,还有朋友的陪伴,是他们在我成长路上不断给我勇气,让我能够跨过我成长道路上的一个又一个坎。

记得一年,那一次我生了一场大病,也因此我学习上的课程落下了不少。我的这一次生命对我的学习上的影响是很大的,这也让我焦急了一段时间,因为若我的病还不好,我还不能出院,那么我落下的学习与新知识点就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我的学习成绩也定会一落千丈。

在我对我学习上产生焦虑的时候,是我的父母在我身旁开导着我。因为万事都要以我的身体为重,只有身体好了,我才会有精力去学习。在我生病的这段时间,我的老师还有我的朋友们都来探望过我。他们也都一直在鼓励着我,并且我的老师还对我说学习上的事要我放心,等我病好了,他会给我补习,一定将我这段时间落下的知识全都补回来。还有我的同学朋友们,他们都纷纷说,等我病好了,之后一定会尽他们所能的.帮助我。

感动,就在他们一次次的对我的鼓励之中从我的心头涌了出来,我的成长路上能够有他们的陪伴是我之所幸。

后来,等到我病好了之后,父母一直关心着我的饮食,老师贴心的每天放学后抽出一些时间专门给我补习,班上的同学们也都对我很有照顾,还有我的朋友们,在很多事情上也都很依着我。

我们的成长路上虽然会遭遇不幸,但是,在这些挫折之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很多温暖的真情。

我的成长作文 篇7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五岁时,我认识了电子琴,它陪伴着我度过了许多时光,和我共同努力,克服一处处难点,完成一首首乐曲。她既是我共患难的朋友,也是我成长中的老师。

踏上琴童之路前,我在生活中是那样缺乏毅力,一点点小困难就会让我放弃、退缩。是练琴锻炼了我,每当在乐曲中遇到难点,我便会一个音符一个音符地练习,反复核对乐谱,一遍遍地弹奏,寻找乐感,克服它。就连生病时,我也会坚持坐在琴凳上练习一个小时。我不再是遇到困难便退缩的小女孩了。

刚入学时,我是一个羞涩的`小女孩,既不活泼又没有主见。是键盘让我的性格变开朗,变活泼,那些激情的乐曲使我如曲调一般火热,体育运动也变成了我的最爱。我不再是那个娇气的小女生了。

在转学双排键后,乐曲难度增加,再加上脚下的键盘,使得练习时间也随之增加,像原来那样慢吞吞的是不行了。功课在变难,乐谱在变复杂,需要的是速度和效率。我写作业的速度渐渐地开始变快了,练琴效率也提高了,每首乐曲练得也更加精细。双排键使我学会了控制时间,我不再是那个做事慢吞吞的小少女了。

键盘和音乐伴随我走过了许多时光,它们教给我了很多道理和技巧,也带给了我弹奏中的快乐,她们是我人生中的好朋友,好老师!我爱它们!

我的成长作文 篇8

我几乎天天都看央视的《国宝档案》,对一些收藏鉴宝类节目也感兴趣,但我主要是想了解点儿这方面的知识,没有身体力行的意思。

我上班的时候也曾收藏过请柬和新闻单位的信封,不过那是搂草打兔子——捎带脚儿,因为不收藏就白扔了。二线之后接触不到这些玩意儿,我的收藏也就不了了之。

我本来就对动用真金白银搞收藏不感兴趣,看到《一槌定音》里的模拟交易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就更不敢想了。不过我总想弱弱地问一句:“真的拍卖也是那样吗?人家怎么那么有闲钱?”

我一直认为咱的祖上不是官绅,不会有什么传家的宝贝,也没闲钱去买,是没资格当藏友了。可后来听说,我小时候攅的那些小人书已成了炙手可热的藏品,身价已翻了几百倍,几千倍。听说今年8月全国连环画拍卖会上,一套《山乡巨变》连环画就卖了8.5万元。现在的藏友中,就有专门收藏连环画的,就叫“连友”。这么说来,如果当年那些小人书能保存下来,我也就可忝列在藏友的行列之中了。只可惜1969年我去内蒙兵团时,把我一百大几十本小人书都交给了小弟弟,而他不像我那么脸皮厚,借出去一定追着屁股往回要,所以大多散失了,现在保留在我手里的老版小人书就剩一本《谈迁》了。

我之所以要厚着脸皮坚持追要借出去的小人书,实在是因为我太喜欢小人书了。那个年代别说电视,家里连收音机都没有,看小人书就跟看电视连续剧差不多。而且看了小人书就可以跟小伙伴们讲,显得自己特有学问。

说实在的,看小人书还真能长学问,比如我留存下来的那本《谈迁》,介绍的就是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与厄运抗争最终完成史学著作的故事。书中说道,谈迁历时26年才撰写好明代编年体史书《国榷》,可写好后竟然被小偷偷了。此时他已届暮年,喟然曰:“吾手尚在,宁遂已乎?”又振作起来重新撰写,4年后终于完成了这部400多万字的史书。

当然,也是最主要的,那些小人书都是我一分一分地攒钱买的,父母给个钱儿,我是不吃不喝,都买了小人书,可以说,那时小人书就是我的全部财富,我看它们像命一样重要。

不过我的第一本小人书却是父亲主动给我买的。那时我还没有上学,大概父亲想搞一点儿学前教育,就给我买了一本幼儿图画书。是近似正方形的开本,彩色画图下面配着文字。由于我还不识字,父亲就念给我听,我也就知道了书的内容。大意是狗熊、兔子和狐狸交了朋友,狐狸嘴上说是要做真正的朋友,可行动上却是想方设法占小便宜,最后狗熊和兔子看清了狐狸的真面目,果断地将它赶走。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可能就是《真正的朋友》。

很快,我对这本书就没了兴趣,感觉它是哄小孩的。我喜欢上了喜子他爸爸看的小人书。喜子的爸爸经常拿回一些小人书在家里看,不过很快又会拿走。我觉得那些书可能是理发馆给等候的顾客准备的,就像现在的美容店里放一些杂志一样。

喜子的爸爸拿回的那些小人书讲的多是大人的故事,我觉得特别有意思,也想要这样的小人书。一个星期天,父母带我去转马号,我想起了小人书的事儿,就拉着他们进了红星影剧院南边的那家新华书店,并直奔那个专门卖小人书的柜台。柜台里赫然摆着一本封面上画着孙悟空的小人书,我已经听过父亲讲的孙悟空的故事,觉得特别有意思,就缠着父亲给我买。父亲让售货员拿出那本翻了翻,二话没说就给我买了。父亲告诉我这本书的书名叫《大闹天宫》。回家一看,书里的画儿画得棒极了,都跟活的一般。之后我几乎我天天捧着看。

因为有了这本小人书,我在胡同孩子中的地位也大有提高,他们想看就得客客气气地跟我借,看不明白还得虚心地向我请教。

此后,我非常愿意跟父母逛街,因为可以借机拉他们进书店,让他们给我买小人书。好像不久又给我买了孙悟空的小人书《火焰山》。

大概在上学不久,我又软磨硬泡地让父亲给买了孙悟空的小人书《假西天》。由于已经认识了几个字,我开始试着念图画下面的文字,见到不认识的字就念“什么”,意思呢,就根据上下文瞎猜。看过之后还一页一页给别的孩子讲,在讲到孙悟空变成西瓜钻到妖王肚子,弥勒佛让孙悟空出来那页时,我将“悟空吃了妖王不少苦头”,说成“悟空吃了妖王不少骨头”,有孩子就问,妖王被吃了骨头还能活吗?我想也是,就去问父亲,才知道念错了。

大概在1958年,我跟父亲逛街时,又把父亲拉进了西大街稻香村边上的新华书店,柜台中摆着一本书名为《十三妹》的小人书,那封面画着一个带着孙悟空那样金箍的凶神恶煞的大汉,挥棍砸向一位红衣女侠,那女侠侧身跃起躲过攻击,似乎打斗得非常激烈。我觉得这本书一定好看,就让父亲给买。可父亲翻了翻,硬说没意思。我又看上了一本叫《三千里江山》(好像是这么个名字)的打仗的小人书,他还不给我买,于是我就生气了,跟父亲嚷嚷起来。父亲赌气不再理我,叫着母亲去了马号,我就赌气自己回了家。此后父亲再也不给我买小人书。

父亲不给我买,我就自己攒钱买,父母给个零钱儿我都存起来。另外,母亲让我帮助买东西,我也要工钱,剩下一分二分的就不再给母亲。有时候还报花账,买的东西降价了,处理了,我都按原价报账。母亲多精细,一般都能识破,但她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跟我计较。我只要攒到一两毛钱,就往新华书店跑。那时候的小人书一般2角左右一本,薄一点儿的就几分,印象中我买过一本聊斋故事《牛飞》就几分钱。我的这种精神感动了父亲,看到我有特别想买的,也会赞助一点儿。

到我上三四年级的时候,我的小人书就买到了近百本,母亲专门腾出迎门桌的1个抽屉让我放小人书。

我买的小人书主要是神话故事、民间故事、历史故事,现代战争的基本不买。有西游记系列的《无底洞》、《通天河》、《真假猴王》、《狮驼国》(图画没有边框)、《怒打假国丈》等。有三国演义系列的《董卓进京》等。有水浒传系列的《清风寨》等。有聊斋系列的《辛十四娘》、《小谢》、《画壁》、《白秋练》、《青虚石》、《青凤》(方本的)等。有杨家将系列的《杨业归宋》、《杨七郎打擂》、《双龙会》、《李陵碑》和单本的《穆桂英》。岳飞传系列的《岳飞出世》、《黄天荡》、《双枪陆文龙》、《大破金龙阵》等。东周列国系列的《诛石厚》、《掘地见母》等。西汉演义系列的《鸿门宴》等。有民间故事《白蛇传》。有历史体裁的《虞允文》。有封神演义故事《哪吒闹海》。有公案小说内容的《窦尔敦》。还买过一本动画片《机智的山头》。能想起的就这些吧。

从买小人书开始,我就成了新华书店的常客,总关注着有什么好的新书上架。除了光顾书店,我还经常光顾小人书铺、小人书摊,因为书铺书摊有好多我没有的好书。

那时候保定有多家小人书铺,其中规模最大的一家在马号西巷南头路东,有两间大屋子,里边摆满板凳,书也特别多。小人书摊则是保定电影院附近摊点最多,每天出摊的都有三四家。一般都是在地上铺一块大布,把小人书在布上依次摆开,供人挑选。虽然没有物价局的给定价,但看书的.价钱却是全市统一的,普通的一分一本,厚的2分一本。有的摊点还准备一些小板凳供看书的人坐,一般不会很多,谁赶上谁坐。

看小人书也能上瘾,许多小人书都是成套的,就像现在的电视连续剧,让你看了这集想下集。我看小人书上瘾之后,手里有几分钱就想去小人书摊,而且迫不及待,不愿等到星期天,于是就逃学。逃了学就请大孩子冒充家长写个后补的请假条,再后来就是自己模仿家长笔迹作假。

三四年级时我多次逃学,有钱就去看小人书,没钱就去书场听书(收钱就跑),都是用假请假条对付的老师。可竟然没有一次被识破过,不知是老师眼拙,还是懒得管。

一次,我到小人书摊看书时看了一本叫《绝龙岭》的小人书,一下就被迷住了,闻太师竟然骑着神兽墨麒麟,还能驱使黄巾力士,那力士真是力大无边,能搬起一座山,还压住一个长翅膀像雷公的人,我是闻所未闻。后来得知这本书与我已有的小人书《哪吒闹海》一样,都是《封神演义》中的故事,就觉得《封神演义》的其它故事也一定特别有趣,再转书摊时就格外注意这类的书。后来终于看到了一本,书名叫《反冀州》,里边也有骑麒麟的。后来还看到一本,内容是黄飞虎反五关,可书名想不起来了。之后,就再也找不到其它的了。

我又想买书,又想看书,父母哪会给那么多钱,我看别人摆书摊赚钱,就也想摆书摊。跟母亲一说,母亲很支持,还给我找了一块旧布。

于是星期天的时候,我也到保定电影院那儿摆了个摊儿。可看我的书的人很少。我分析一是我的书少,没有多少选择余地,二是我的书都是当时流行的书,没有冷门,喜欢看小人书的基本都已看过。摆了一上午,只挣了一毛多钱。可一数小人书,还丢了一本,丢的竟然是我最喜欢的《哪吒闹海》。这本书2毛多钱,我挣的那点儿钱还不够买这本书呢,更重要的是有钱也没处去买了。我很懊丧,就再也不摆小人书摊了。

我集中财力买小人书,大体买到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那时又迷上了无线电,有点儿钱就买无线电的书和无线电零件,能留给小人书的钱就很少了,除非看到极为喜欢的,一般喜欢的也就不买了。到我1969年离开保定去兵团的时候,我买的小人书一共得有一百大几十本。

现在知道,我买的那些小人书基本都是小人书的巅峰之作。连环画创作在建国后获得新生,1954年步入繁荣,并迅速进入持续10 多年的黄金时代。中国的连环画经典之作基本都产生于这一时期。而我买小人书几乎与这一进程同步,所以买的基本上都是第一版,有的还是第一次印刷。由于我钱少,买的时候要精挑细选,基本上都是画得最棒的,所以大多数都是精品中的精品。可惜啊,俱往矣,数老版佳作,只看《谈迁》。

那时候转新华书店,偶尔也看一看字书,但基本不买。回想起来可能只买过两本,一本叫《小布头奇遇记》,写一个叫“小布头”的布娃娃历险的故事,印象很深的是里边有“鼠老大”、“鼠老二”。这本书写得特别好,我来回看了好几遍。这样,我对字书也有了好感。正好父亲买了本《一千零一夜的故事》,我翻了一下,也觉得有意思,就整天抱着看。那本书中《神灯》的主人翁不叫阿拉丁,而叫“尔辽文丁”(音),以致后来看到阿拉丁都觉着是翻译错了。

对字书有好感之后,我又买了一本,叫《小苍蝇是怎样变成大象的》。我是冲着它的书名买的,觉得里边一定有什么神奇变化的内容。可一看,写得竟然是一个学生不改正小错误,最后犯了大错误的事儿,真没劲,我看了几页就再也看不下去。花这么多钱买了这么本破书,让我对字书格外地不放心了,之后基本没有再买过。

直到上了中学,学校有了图书馆,我借过几本字书之后,才对字书有了兴趣。上了兵团之后,我就只买字书不买小人书了。

小人书与我再续前缘,是我女儿上小学之后的事了。我觉得我小时候喜欢小人书,就也给她买了几本,可她并不像我那么痴迷,似乎是可有可无,我买着也就不上劲了。前前后后大概给她买过二十几本。

现在我手里的小人书,就是这些书加上那本《谈迁》了。

标签:作文成长

我的成长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