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

作为一名老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1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邱少云严守革命纪律,勇于牺牲的崇高精神。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3、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归纳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4、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从邱少云在特殊环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至8自然段。

教学重点:

课文第三段(第4——8自然段)

教学难点:

从邱少云在特殊环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崇高的精神境界。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时代背景,查字典并结合课文内容理解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按时间顺序或事情发展顺序划分段落层次。

3、学习第一(第1自然段)、二(第2、3自然段)段。

教学过程:

(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三段(第4——8自然段),通过邱少云在险境中的外在表现体会他的内心世界。

2、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复习第一、二段内容

二、放录像(邱少云同志被烈火烧身的情景)

三、自由轻声读第三段,边读文字边想录像画面,能读懂的地方句末画“ ”,读不懂或产生疑问的地方句末画“?”

四、交流读懂的内容,在读懂的基础上抓重点句、段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1、幻灯出示写“火势大”的语句,指导读出火势“大”。

2、逐句指导,反复练读第7自然段,读出当时“我”矛盾、紧张、痛苦的复杂心情。

3、幻灯出示下列句子,在比较读中体会比喻句的作用。

(1)邱少云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2)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不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3)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

五、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师生共同理解。

六、观察图画,换位体会邱少云的`内心活动。

布置作业:把你体会到的邱少云时的内心活动写下来。

附:板书 9、我的战友邱少云

火势人

“我”的内心 (外表) 邱少云(内心)

矛盾 像千斤巨石 为了

紧张 没挪动 严守纪律

痛苦 没呻吟 甘愿牺牲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第四段(第9、10自然段)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概括中心,总结写法。

3、背诵第6至8自然段。

教学过程: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2

一、 学习要点

1、 重点:

从周围环境及人物外表体会人物内心。

2、 难点

写邱少云的内心活动的片段练习是另一个难点。

二、 训练要求

1、 练习写作片段;说说邱少云在烈火焚烧时所处的环境及表现,想象他的内心活动。

2、 通过学习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自觉的严格遵守纪律的崇高精神,教育学生严格遵守纪律。

三、 课时安排

1课时

四、 学生活动设计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交流。

五、教学步骤

(1)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2理解文章内容,突破难点。

3围绕重点、学习表达。

(2)目标完成过程

1、 导入: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了找到人生的意义,为了心中的信念,为了那句誓言,做了一些值得我们永远去尊敬、学习和记忆的可歌可泣的事。他们到底是一群怎样的人?做了哪些事而值得我们去追忆呢?请看其中的一位—邱少云。

2、 从课题中,你们能否看出本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主要人物是谁?

3、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4、 讲解第一自然段。

5、 重点讲解第三部分。

问题设计:

1)我是如何表现的?我是如何观察邱少云的?

2)邱少云在烈火中是如何表现的`?

3)我的心理活动有什么变化?

6、 假如你是邱少云,你会如何做?写一段心理描写。

7、 课堂及兴写作

8、 找出不懂的字、词、句,提出来集体解决。

9、 同学之间说一说收获。

10、 布置作业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3

【教材分析】

《我的战友邱少云》是一篇革命回忆录,该文记叙了邱少云在执行潜伏任务时,潜伏的地方被敌人炮火打着,自己被燃烧了起来,但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他一动不动,在烈火中牺牲的经过,歌颂了邱少云烈士顾全大局,遵守纪律,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革命精神。

课文先交代了“我们”潜伏的环境、潜伏的要求及潜伏的情况,然后讲邱少云被烈火包围直至壮烈献身的过程,最后讲战斗的胜利及邱少云留给“我”的深刻记忆。

课文的重点、难点在第11、12、13自然段。

第11自然段着重说明,在烈火烧身之后,邱少云完全可以自救,别人也可以救他,但这样一来,整个潜伏部队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次作战计划就“完全落空”。

第12自然段借助“我”的心理活动,反映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受着怎样的煎熬,忍受着何等难以忍受的痛苦。

第13自然段正面写邱少云在烈火中的伟大壮举——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多钟头里,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故事。

2.抓住课文中有关描写“我”的内心活动的语句,体会邱少云是怎样一位“伟大的战士”。

3.品读课文,理解课文中邱少云和战友潜伏的山沟环境与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两者之间的联系,了解作者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中邱少云和战友潜伏的山沟环境与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纹丝不动两者之间的联系,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邱少云图片等。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中华民族英雄辈出,为了人类的解放事业,前辈们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他们是我们民族的脊梁,他们用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课件出示:课文插图)

师:你知道这位英雄是谁吗?

学生齐答:邱少云。

师:谁能讲一讲邱少云的事迹?

教师补充背景资料:1952年10月11日,抗美援朝中,朝鲜391高地反击战前夜,邱少云随部队潜伏,以待次日傍晚配合大部队进攻。

2.板书课题。(课件出示课题)

师:李元兴记录了他所目睹的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最后英勇牺牲的事迹。现在我们就怀着敬仰的心情来学习这篇课文,

一起缅怀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对话情境,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师生近距离地接触文本,感受邱少云的英勇顽强和自我牺牲精神,同时注重对语言文字的揣摩。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2.学生默读后,简要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按什么顺序写的?

3.你感觉邱少云是一个怎样的人?

4.交流反馈,整理提取。

5.教师小结。

(1)课文主要写在抗美援朝的一次战争中,“我”和邱少云在连队执行潜伏任务,通过“我”的细致观察和内心活动,记叙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以惊人的.毅力、顽强的意志,严守纪律,忍受烈火烧身的剧烈痛苦而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

(2)本文是按事情的发展顺序写的。邱少云是个自觉、严格遵守纪律的年轻的伟大战士。

板块三 研读语段,品悟写法

1.学生根据阅读提示,同桌互学:默读课文,找到课文中运用点面结合写场面的地方。

(1)聚焦“面”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晒干了我们身上的寒霜,早上冻麻了的腿也开始暖和起来。

我发现这条干涸的小山沟并不十分隐蔽。我们离敌人太近了,前面几十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我们不但可以看见敌人设置的铁丝网和胸墙,而且可以看见敌人主阵地上的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的谈话声都听得见。可以想见,敌人居高临下,发现我们当然更容易。我们必须僵卧着一动不动,一声低低的咳嗽或者轻轻地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①学生交流反馈,谈感受。

预设:描写邱少云和战友们在执行任务时的环境就是一个面,表明执行任务时环境相当恶劣且非常危险,一不小心可能就会暴露自己。

②指导朗读环境描写的场面,读出环境的险恶及危险。

(2)聚焦“点”,关注写法。

①指名读第12、13自然段,比较两者的异同。

内容

相同之处

不同之处

第12自然段

第13自然段

a.小组讨论,发现异同。

相同之处:都抓住了人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不同之处:第12自然段抓住了“我”的心理活动进行描写,烘托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的危险处境和“我”的痛苦心情。

第13自然段通过对邱少云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描写,直接表现出邱少云的人物特点。

b.小结。(出示课件)

特写镜头,就是“点”的描写,不仅要关注整个活动场景,更要注意“主要人物”的表现,可以通过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展现。

②重点批注,体会英雄气概。

a.学生自读第12、13自然段,圈画出能表现人物特点的关键词,独立批注自己的体会。

b.交流反馈。

预设1:“心紧缩着”体会到“我”紧张的心情。

预设2:“不敢”“不忍”“忍不住”等体会到复杂的心情。

预设3:“纹丝不动”直接表现出邱少云英勇顽强的意志力和伟大的自我牺牲精神。

c.朗读指导:通过抓关键词读出邱少云是一位伟大的战士。

小组合作分别读“点”和“面”的描写。

2.小组交流,总结写法。

预设:如课文通过点面结合,多点罗列的描写方法,描写战士们潜伏的山沟环境,这是场面描写中的面;描写邱少云任凭烈火烧身的纹丝不动,这是对个体的聚焦,是场面描写中的一个点;对“我”心理活动的描写也是聚焦典型,也是场面描写中的一个点。对于“点”的描写,可以通过抓住“主要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描写来展现。

【设计意图】

在学习《开国大典》这篇课文时,学生已经了解了多种点面结合描写场面的方法,这一环节重在引导学生如何运用方法描写场面,深化认识点面结合的写法。

板块四 朗读全文,领悟写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我的战友邱少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大量利用图片和歌曲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课程倡导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因此,将教学方法确定为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的“情境教学法”。

2.本课我设计了这样的结束:同学们,战斗结束后,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悲痛但却又无比崇敬的心情,用挖战壕的铁锤和钢钎在391高地上刻下了一句碑文。如果让你们写,会怎么写这句碑文呢?这样结束课文,能给学生留下一个思维空间,既发挥了他们的想象能力,又提高了其写作能力,既为下节课作了铺垫,也能和学生在他们已有的思想认识中产生共鸣,从而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

3.引导学生通过“我”当时的内心活动,去理解邱少云的危险处境。体会邱少云的伟大精神世界。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语文课必须以读为本,但对学生而言,要将书读通读顺却也并非易事。教师充分放手,让学生在切实而有效地读书活动中“潜心会文”、感同身受,追求的正是求真务实、返朴归真的“‘读’占鳌头”。应该明确,学生只有在反复地读书实践中方能实现与文本间零距离的“心灵对话”。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4

【设计理念】

一堂好的阅读课应该做到:书声琅琅,议论纷纷,情意浓浓。新大纲也强调指出:要在读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本课蕴含着丰富而伟大的情感因素,如何让学生通过读来体验课文情感,进而抒发自我情感、升华自我情感?

【设计特色】

以读感悟,读中熏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

一、诵读课题,启动情感

用课件呈现题目及丰碑的画面,教师动情诉说:“同学们,这是一座为纪念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而高高耸立的丰碑。这座丰碑是由千千万万个为祖国、为朝鲜、为和平而壮烈牺牲的烈士的英灵筑就的。在这些英灵当中,就有这样一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呼唤他的名字。”

二、整体感知,体验情感

1.学生齐读后,教师引入:“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个词语深深地打动了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上来板书。”(估计多数学生会板书“纹丝不动”这个词。)

2.教师:“请大家再读课文,想一想,划一划,你是从哪些地方读懂‘纹丝不动’这个词的。”学生快速默读,教师随机点拨,并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和感情。例如:

(l)“太阳渐渐爬上山头……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看见我们。”(这是从原因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2)“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这是从表现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3)“但是这样一来……这一次作战计划就会全部落空。”(这是从后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4)“为了整个班……没发出一声呻吟。”(这是从结果的角度读懂了“纹丝不动”的意思。)

三、潜心会文,领悟情感

1.教师范读第7、8两段课文:“请同学们也像老师这样,怀着无比崇敬、无比悲壮的心情,深情地读读这两段课文。边读边体会,你觉得课文中的哪些描写深深地打动了你。把这些地方划下来,想一想为什么会被感动。”

2.对第7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担心?我为什么只能盼望不可能出现的奇迹,难道就没有办法救出自己的战友吗?我为什么痛苦?烈火不难扑灭却不能会扑,自己明明能救却不能相救,看着朝夕相处、亲如手足的战友被烈火烧灼着、煎熬着、炙烤着,我怎能不悲痛欲绝啊!”

(2)“此时此刻,战友的紧张也就是我们的紧张,战友的担心也就是我们的担心,战友的矛盾也就是我们的矛盾,战友的痛苦也就是我们的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撩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

3.对第8自然段中有关内容的点拨。

(l)“烈火中的邱少云与千斤巨石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2)“对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他们都不怕烈火焚烧,都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请同学们注意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呀!而我们的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啊!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够忍受这样的痛苦啊?”(用课件播放电影片断《烈火中的邱少云》。学生观看。)

4.学生交流感受以后,教师引入:“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把你此时此刻的感受和体会尽情地表达出来?你觉得怎么读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你就怎么读。”

四、延伸表达,抒发情感

1.学生齐读第8自然段后教师引入:“战斗结束了,邱少云的战友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用邱少云生前挖坑道时用过的铁锤和钢钎,在陡峭的‘391’高地的`石壁上,刻写了一句纪念他的碑文。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也是潜伏部队中的一员,你也亲眼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你会写一句怎样的碑文来纪念、来歌颂这位年轻而伟大的战士?”

2.指名学生朗读自己撰写的碑文。

3.学生交流以后,用课件呈现:“为整体、为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教师引入:“同学们,这就是邱少云的战友在‘391’高地上刻下的碑文。这句碑文,是邱少云精神的生动写照,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精神的生动写照,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让我们一起,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深情地朗读这句碑文!”(学生起立,齐读。)

4.教师高声总结:“同学们,有了这种精神的军队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有了这种精神的民族是伟大而不可战胜的!老师相信,这句碑文,一定会世代相传!这种精神,一定会永放光彩!”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5

一、听歌引入。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英雄赞歌》多少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英雄,齐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二、学习4—8节。

1、听老师读,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幻灯出示:

① 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② 能说:说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③ 能读:读出你心中的感情。

① 指名读。

② 小组讨论。

2、反馈:

(一) 其它。

(二) 重点句子。

出示: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① 说理由:

a、作者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板书,他们有什么相似点?(没有发出声音,没有挪动的地方,经得起火烤。)

b、比较:

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邱少云像千斤石头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c、男女分读,这两句意思相同吗?哪句好,为什么?(这样写出了邱少云高大形象。)

② 读:指名—→生评—→指名—→齐读。(可用两个同学作比较来评。)

③ 我们知道,千斤巨石是一块石头,是没有感觉,没有生命的。而我们邱少云,他是一个人,一个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谁能针对这句话提问。

☆讨论:什么力量使他能这样做?(从正反两个方面解决。)

a、反馈:

b、此时,你觉得邱少云是怎样一个人?(不怕牲牺、严守纪律、顾全大局)

一句话,当一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时,哪怕是用生命去换,邱少云也要以集体的利益为重。(板书)

3、学习第7节。

邱少云那伟大的举动,让我亲眼看到,有能力去救战友,却不能去救,这种心情是多么复杂呀!让我们来感受战友的心情。

① 听我读第7节,同桌交流心情。(难受、紧张、担心、痛苦、满腔怒火……)

② 带着这种心情自由朗读。体会打动自己的地方,也要能说明读。

③ 学生交流(说说打动你的句子。)(喜欢这句的同学还有什么补充吗?)

随机点拨:“是什么像刀子一样在绞着我的心?”(我的'担心:看自己的战友被烈火熬着;能救自己战友又不能去救的那种矛盾。)—→自由读。

④ 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战友的心,此时战友的心情就是我们的心情。让我们怀着这种心情齐读第7节。

⑤ 老师心中有个问题,这课文重点写邱少云,为什么把“我”的心情活动写得那么详细?

三、齐读碑文。

邱少云走了,但他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在“391”高地上,竖立着一块石碑,让我们站起来,面对邱少云,齐读碑文:

为整体的胜利而自我牺牲的伟大战士邱少云同志永垂不朽。

四、作业。

查找有关英雄资料,举行“说英雄,学英雄”的活动。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6

教学目的:

1、体会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而壮烈牺牲的伟大品质和高尚情操。

2、学习通过分析人物言行、心理活动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文章。

教学过程:

一、听歌引入。

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一首歌,让我们来欣赏一下。《英雄赞歌》多少英雄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现在我们继续学习英雄,齐读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

二、学习4—8节。

1、听老师读,找出令你最感动的句子。

课件出示:

① 找出令你感动的句子。

② 能说:说出令你感动的理由。

③ 能读:读出你心中的感情。

① 指名读。

② 小组讨论。

2、反馈:

(一) 其它。

(二) 重点句子。

出示:

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7

【难句讲解】

1.我们志愿军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敌人控制的“三九一”高地,就像一颗毒牙插入我军阵地。只有拔掉这颗毒牙,才能把战线向南推移。本课围绕“拔毒牙”展开故事的情节。

2.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部队潜伏的地点离敌人前沿阵地太近了,近到什么程度呢?用了一个表递进的关联句式作了交代。这句一是说我军潜伏的危险性,稍有一点动作和声音就会暴露目标;二是说隐蔽的要求非常严格,必须有铁的纪律作保证。

3.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

“纹丝不动”就是一点儿也不动。这句话点出了隐蔽地点容易被发现,说明对隐蔽的要求很高。为什么用“必须”呢?因为不那样做不行。不那样做,就会暴露目标,就完不成任务,就会影响整个战役的部署。“必须”两个字强调了纹丝不动的必要性,强调了对隐蔽的要求很高。

4.敌人……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譬戒”拿出来了。

“火力警戒”就是用打枪打炮等办法来防止对方的袭击。本课指打炮和使用燃烧弹。为什么叫“看家的本领”呢?所谓看家的本领就是最擅长、最拿手的本领。这个词语用在这里,是说敌人已经没有别的办法阻挡我军前进,只得使出他们最后的一招来。

5.这怎么忍受得了呢?

“这”指的是烈火烧身。烈火烧身这样的巨大痛苦怎么能受得住呢?我的`这一内心活动,说明邱少云所经受的痛苦是一般人难以忍受的。

6.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为什么这里用“年轻的”?邱少云当时只有21岁,确实很年轻。这个“我”,看来是个老战士。他担心年轻人由于经受的锻炼少,无法忍受这样巨大的痛苦。

7.这个伟大的战士……

这里为什么用“伟大的”?因为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极度痛苦的情况下,为了战友的安全和整个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在这里,这个年轻战士表现了惊人的毅力。他一心想着战友,想着战斗的全局;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思想品质是伟大的。

【佳句赏析】

1.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了。我的心像刀绞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这几句话是写“我”看到邱少云被烧时焦急而又矛盾的心情。“心绷得紧紧的”是怕他忍受不住,暴露目标而心情紧张。自己不能救他,又不忍心看着战友活活烧死,所以“不敢朝那儿看”。但是,“我”又抱有幻想,希望出现奇迹,所以又“忍不住不看”。“我”的这些心理活动,烘托了邱少云被烈火烧身时的那种令人难以忍受的痛苦状况,表现了他为了战斗的胜利,坚毅顽强,不惜献身的精神。

2.为了整个班,为了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

“像千斤巨石一般”,这个比喻描写出了邱少云在烈火中岿然不动,表现了他巨石般顽强的意志。为什么他这样坚毅顽强呢?“为了……为了……为了……”,这三个分句组成的排比,有力地突出了邱少云英雄表现的力量源泉——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他牺牲了自己。他是真正的英雄。

3.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1952年 10月 12日”,这是一个特定的时间,既关系到抗美援朝的时代背景,又照应课文前面的“那一天”,还突出了邱少云牺牲的纪念日和邱少云精神所具有的深远的教育意义。把这一时间写在课文的最后更能引起读者的注意,加深读者的印象,耐人寻味。

【句式变化】

一、缩句:

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

地堡被掀翻了。

二、将“把”字句改成“被”字句:

一团烈火把他整个儿包住了。

他整个儿被一团烈火包住了。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8

教学目标:

学习第二、三段,感受邱少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品质。训练朗读和运用递进句式。

感受邱少云严守纪律、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品质。训练朗读和运用递进句式。

1、学习第二段。

(1)默读。思考课后习题1(1)题。邱少云和潜伏部队的战士为什么必须纹丝不动地趴在地上?划出有关句子。

(2)“纹丝不动”是什么意思?(落实“纹”的意思。纹,很细的线条。词语形容一点儿也不动。)

什么是“必须”?(一定要,非这样不可。)

为什么潜伏必须纹丝不动?(要点:①距离近,距敌人六十几米。②敌人居高临下。)

(3)理解句子,体会潜伏处境危险,要求高。

①小黑板揭示填空句。引读。口头填空。

我发现前面60多米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还(),甚至()。

②填空的内容把什么写具体了?60米有多远?

③仔细体会,填空部分的位置能调换吗?为什么?(胸墙和铁丝网是大目标,地堡和火力点是小目标,人是更小的目标,句子是为了强调距离近,所以不能调换。)

④联系潜伏“必须纹丝不动”,想想这样层层递进写离敌人距离近是想告诉我们什么。(说出理解依据要点:①部队处境危险;②潜伏要求高,纪律严。)

⑤小黑板揭示词语:咳嗽蜷腿挪动微微摇头试用上“不但......还......甚至”的句式组织这些词语,说明潜伏必须纹丝不动。

(4)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得怎么样?“更好”说明什么?

(邱少云更严格要求自己,执行潜伏纪律。)

(5)朗读第二段,归纳段意。(试归纳不当的,分析原因订正,以下同。)

2、学习第三段。

(1)中午,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梳理内容。)

理解:

①“火力警戒”指什么?为什么称它为“看家本领”?

(课文指敌人打排炮,打燃烧弹。“看家本领”本义指最擅长最拿手的本领。课文嘲讽敌人没有胆量,只得使用量后一招。)

②课文怎么描写火势凶猛?

归纳:

看到火苗蔓延

听到呼呼毕毕剥剥

闻到棉布焦味

出现意外烈火包住邱少云

③指导朗读第5节。速度逐步加快,音量逐步加强,读出紧张气氛。

(2)在烈火烧身时,邱少云是怎么做的?阅读第叫、节,划出描写邱少云神情、动作的句子。(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般,趴在火堆里一动咀不动。)

①读这句句子,理解:

为什么用“千斤巨石”作比?(设想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至死不拂动一寸地方,发出一声呻吟。)

②“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句子中的“才‘’是什么意思?(剐刚。)”才“放在时间词半个多钟头后面,强调什么?(忍受烈火烧身的时间之长;烘托邱少云意志坚强o)。

③”千斤巨石“、”半个多小时“与哪些句子中的数量词相互照应?(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直到最后一息,没挪动了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

④是什么力量使邱少云能在烈火中纹丝不动?”为了......为了......为了......“排比句说明生死关头邱少云想的是什么?(潜伏的纪律、部队的安全、战斗的胜利。)

⑤朗读第8小节。(多种形式,要求感情到位。)

(3)学习第7小节。划一划”我“看见火烧在邱少云身上时心理活动的句子。

①句子写出了”我“哪些心情?(紧张一担心一盼望一刀绞般难受。)

②我对邱少云的称呼与第8小节有什么不同?

‘’年轻的战士”和“伟大的'战士”能不能交换位置?能不能统一称“年轻的战士”或“伟大的战士”?为什么?(不能。年轻是实情。“年轻”在前,才有担心。年轻而经受住考验,更显出“伟大”。)

③朗读第7小节,感情到位。

④试论“我”的心理活动起了什么作用。(烘托邱少云的英雄形象,表达了战友间的关切之情。)

(4)自由读第三段,概括段意。

(5)说话练习。联系第二段内容,用“不但......还......甚至”说一句或几句话。(鼓励多角度展开。如围绕敌人看家本领说,围绕火势说,围绕“我”的心理说,围绕忍受烈火烧身说,说时注意纠正递进关系的错误。)

3、作业:完成作业本4、5两题。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9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蜷、伪、挪、呻、歼”5个生字,学会“制、堡、咳、嗽、伪、轰、仗、蔓、棉、扭、熄、挪、呻、激、歼”15个生字,正确读写“控制、咳嗽、伪装、轰击、蔓延、棉布、扭转、熄灭、挪东、呻吟、激动人心、歼灭、纹丝不动”等词语。

2、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3、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蜷、伪、挪、呻、歼”5个生字,学会“制、堡、咳、嗽、伪、轰、仗、蔓、棉、扭、熄、挪、呻、激、歼”15个生字,正确读写“控制、咳嗽、伪装、轰击、蔓延、棉布、扭转、熄灭、挪东、呻吟、激动人心、歼灭、纹丝不动”等词语。

2、了解作者及故事发生的背景。

3、初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并交流预习后的初步感受。

教学准备:与课文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我们已经进行了课前预习,先来看看大家的预习情况。

1、指名读课文,正音解词。

(1)正音:歼jiān潜qián袭xí

(2)多音字:剥(bāo)剥开剥(bó)毕毕剥剥

(3)解词:

揳入:本课指敌人控制的高地插入我军阵地。

袭击:出其不意地打击对方。

潜伏:隐藏、埋伏。潜:隐藏。

居高临下:处在上方,俯视下方。形容处于有利地形。

纹丝不动:一点儿也不动。

漫山遍野:“漫”是到处都是。漫山遍野就是遍布山野,形容很多。挪动:移动。

2、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通顺。

二、我们来交流一下课前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

简介作者:这是一篇革命回忆录,故事发生在朝鲜战场上。作者李元新同志是邱少云生前所在班的副班长,邱少云的亲密战友,二级英雄。他曾和邱少云一起参加“391”高地的战斗,亲眼看到邱少云英勇牺牲的全部情况,本文是作者对当时情景的回忆。

社会背景:一九五○年,新中国刚刚成立,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朝战争,战火烧到了我国的鸭绿江边。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雄纠纠,气昂昂地跨过了鸭绿江,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打败了美国侵略军,把以美国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赶到“三八”线以南,迫使美国在停战协定上签了字。在这场战斗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发扬了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战斗英雄,被祖国人民誉为“最可爱的人”。邱少云烈士就是其中的一个。

三、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主要记叙了邱少云执行潜伏隐蔽任务,他被敌人的燃烧弹打中,烈火包围了邱少云,他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整个潜伏部队,趴在火堆里一动不动,直至在烈火中英勇牺牲。)

四、在小组内合作朗读全文,并讨论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事情发展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志愿军战士潜伏隐蔽的情况;

4--8自然段:邱少云严格遵守潜伏纪律,在烈火中牺牲;

9-10自然段:战斗胜利了。)

(时间顺序:1自然段;志愿军发动突然袭击的原因;

2、3自然段:天还没亮,志愿军战士的潜伏情况;

4--8自然段:中午时分,邱少云身上着火了,他牺牲了;

9-10自然段:黄昏时分,战斗胜利了。)

五、我们先来读读1自然段,了解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六、布置作业:

1、写生字新词。

2、继续熟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课文,学习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2、启发学生体会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的阅读方法,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7、8自然段。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邱少云为了战友的安全,为了战斗的胜利,自觉严格遵守纪律而英勇献身的伟大精神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

教学难点:

感受本课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突出中心的作用。

教学过程:

一、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邱少云这位英雄,体会作者的心情。我们先来回忆上节课了解的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志愿军战士为什么要夺取391高地?

二、为了夺取这么重要的高地,志愿军战士是怎样隐蔽的?读读相关的描写,体会这是怎样的一次潜伏任务?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体会我们举敌人的阵地非常紧,潜伏任务十分艰巨。)

三、离敌人的阵地很近,面对十分艰巨的潜伏任务,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隐蔽得很好,从天还没亮直到中午时分都没有暴露目标。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还是发生了,请同学看自学提示:

出示课件:

(认真阅读第三段,边读边思考:在潜伏过程中发生了什么情况?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是怎样做的?)

1、学生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2、教师小结;是呀,邱少云和千斤巨石一样,都在烈火中不会挪动一寸地方,都不会发出一声呻吟,但是,千斤巨石是没有生命的,而邱少云他是一个活生生的人哪,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一个人在烈火烧身的时候,怎么能忍受这样的.痛苦啊!

四、“我”作为邱少云的战友,亲眼目睹了这感人的一幕,当时“我”的心情怎样?课文哪一部分集中描写了“我”的心情?我们找出相关内容读一读。出示课件: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的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不忍眼巴巴地看着我的战友被活活地烧死。但是我忍不住不看,我盼望出现什么奇迹——火突然间熄灭。我的心像刀较一般,泪水迷糊了我的眼睛。

(一)从这段话中,我们能感受到“我”此时有怎样的心情呢?

1、担心:“我”都会担心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个担心?

(担心年轻的战友不能忍受烈火烧身的痛苦;担心会被敌人发现;担心或越来越大;担心……)读出这份担心。

2、矛盾、“我”不敢朝他看,又忍不住不看,这是一种什么心情?怎么理解“我”这种矛盾的心情?读出这种矛盾。

3、期盼:“我”盼望出现奇迹。真的没有办法使战友死里逃生?但是为什么没有这样做?你想怎么读这句话呢?

(二)从这段“我”的心情中能体会出什么?

(邱少云自觉严格遵守纪律和钢铁般的坚强意志;“我”和邱少云的那份浓浓的战友情。)

(三)课文明明是要表现邱少云的坚强意志,可为什么把“我”的心理活动写得这么具体?

(因为邱少云正在执行潜伏任务,他既不能说话,也不能动。但通过对“我”的心理描写,突出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战友的安全,具有高度组织性和纪律性,能忍受常人不能忍受的痛苦,具有顽强毅力和勇于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这就是通过他人心理活动的描写来表现英雄形象的写法。)

(四)就让我们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第七自然段,并试着背下来。

五、伟大的战士邱少云离开了我们,他去得无声无息,而又壮烈豪迈,他的精神鼓舞着战友们,战斗打响了,战士们怀着为邱少云的报仇的心情冲向敌人的阵地,让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来读读课文的最后两个自然段。

六、这是一篇写法很独特的课文,不仅可以让我们感受到英雄的好思想、好品质,还可以让我们从作者的写法中感悟到一种独特的表达方法。

七、布置作业;

1、试写自己的心理活动。

2、背诵7、8两个自然段。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10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写法。通过”我”焦灼不安的心情,理解邱少云的处境;通过邱少云的外表描写,理解邱少云的内心世界。

2.理解并掌握生字词,会用“不但……还……甚至……”、“只要……就……”等关联词语和双重否定句式造句。

3.通过本课教学,教育学生学习邱少云同志为了战斗的胜利,不惜牺牲自己,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教学重、难点

第三段是教学的重点。本文描写的环境特殊,这决定了邱少云烈火烧身时, 不能说、 不能动。文章只能通过“我”的焦灼不安的心情来突出邱少云的危险处境;通过邱少云的外表描写来表现他的内心世界,理解这一写作特点,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教学过程

一、师述;上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了文章的条理。哪位同学用一句话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生答)文中哪一个词最能突出地表现邱少云严守潜伏纪律,直到壮烈牺牲的英雄行为?(生答)(板书;纹丝不动)

问:什么叫“纹丝不动”?(生答)

问:邱少云在哪些情况下做到了”纹丝不动”?请两位同学朗读第二、三段(2-3、4-8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拿笔把有关的句子作上记号。(生答)

分析: “比较”一词说明了什么?

女生齐读“不但……还……甚至……”句式,这一组层层递进的关联词突出地说明了什么?(生答)师述:正是这种环境,要求潜伏的战土必须做到纹丝不动。那么邱少云和他的战友是怎样做到的呢?(指名读句子)

分析: “更好”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是什么?(男生齐读句子)

问:这一描写说明了什么?(生答)(板书:严守纪律)

二、师述;潜伏到了中年时分,敌人似乎感到自己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有哪位同学知道“火力警戒”在课文中指什么?(生答)敌人除了打枪打炮,还使用了什么武器?请齐读第五节第一句。

分析: “竟”用在这里说明了什么?(生答)

问:这种火力警戒给我军潜伏部队造成了什么危险和后果?请小组齐读第五节。火迅速向四周扩展,文中用了一个词来描写,找出这个词。

问:谁能用四个字概括邱少云当时的处境?(生答)

三、师述:邱少云身上的熊熊烈火有办法扑灭吗?能不能这样做?请同学们默读第六节,然后同桌互相说说。(指名讲)

四、师述:有办法扑灭邱少云身上的火,但却不能这样做。作为战友的我,内心是怎样的呢?请同学们看课文的第七节,叫老师朗读,同学们思考。(出示思考题,指名读)拿笔把重点词句作上记号。

分析思考题:”这怎么忍受得了呢”句中的“这”指什么?(生答)

问:在这里,用反问句式起什么作用?

师述:所以,“我担心……叫起来” “担心”是不是不放心?(不是)请同学们回想一下,当你不小心被火或滚烫的东西烫了一下,你会怎样傲?(生答)更何况邱少云还是一位年轻的战士,经受的考验并不多。

问:那么“我”为什么不敢朝他看,但是又忍不住不看呢?(生答)讲“双重否定句式、破折号”。(小组齐读这个句子)

师述:学到这里,我看同学们的心都绷得紧紧的。请大家带着与作者同样的感情轻声地朗读这一节。注意朗读时声音须略带颤抖,给人以忍着巨大的内心痛苦、含泪叙述之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五、师述:作者在为危难中的战友担忧,心里有说不出的悲愤苦痛。这种心情不仅表现了我和战友邱少云之间的深厚感情,更突出了邱少云在烈火烧身时令人难以忍受的巨大痛苦。那么,邱少云是怎样做的呢?请大家结合课文第八节再看图,仔细观察邱少云的外表神态。(生看图说话)根据邱少云在烈火中纹丝不动的英雄行为,同学们想一想,他当时是怎样想的?(生答)通过细致的外表描写来展现邱少云的内心活动,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在今后的写作时学习和运用。(板书:外表内心)

师述:是的,正是这一崇高的内心境界支撑着他在烈火烧身时能做到纹丝不动。请同学们齐读课文中的描写。语气要沉稳有力,速度稍慢,要充分表现作者被烈士的悲壮举动所感动,内心激起的无限崇敬的感情。(生齐读第八节)(板书:像……,一般为了…… 不挪动、没呻吟)

问:这段中哪一个词最准确地反映了邱少云忍受烈火烧身时的煎熬?(生答)

分析: “才”用在这里的.意思。

师述:正是因为邱少云有这种崇高的内心境界和伟大的献身精神,所以课文中称他为“伟大的战士”。(板书;伟大的战士)

六、师述:在英雄精神的鼓舞下,战士们向敌人发起了猛攻,战斗迅速取得了胜利。请同学们齐读第四段,注意这一段中的“才”字又说明了什么?(生答)

师述:让我们永远怀念这位英雄,更让我们学习邱少云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严守纪律的革命精神。

七、作业:请同学们从课文中找出一两处描写邱少云外表的句子,写出他的内心活动。

[教案述评]

湖北省嘉鱼县教委教研室 赵邦学

程飞燕老师是湖北省咸宁地区的教坛新秀,以上《我的战友邱少云》的教案是她1995年参加咸宁地区第五届小学语文优质课竞赛获奖的教案。

教案按照语文学科工具性和思想性辩证统一的原则,课堂上教学目标集中,重点突出,训练有序;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教师巧妙地引导学生推文入情,深刻理解课文。其主要特点是:

1.抓住重点,读思结合。这节课突出的一个特点是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阅读理解课文,进行语盲和思维训练。首先扣住“纹丝不动”理解并弄清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做到“纹丝不动”。接着指导学生理解“不但……还……甚至”层层递进的关联词,让学生体验当时潜伏部队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艰难困苦。然后要求学生用四个字的词语概括当时的处境。在抓重点句子方面,教者紧紧抓住第七自然段中“这怎么忍受得了呢”联系上下文指导学生思考议读,并结合理解“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忍不住不看”这个双重否定句式。一方面眼巴巴地看着战友被烧而心如刀绞,另一方面又担心这个事关重大的潜伏任务作战计划能不能完成。让学生理解“我”极为痛苦矛盾的心情,理解邱少云忍受着一般人难以忍受的痛苦,从而让学生懂得邱少云为什么任凭烈火烧身、纹丝不动的精神力量,在学生的心目中建起一座“伟大战士”的不朽丰碑。

2.指导朗读,体验情感。程老师的朗读与指导以及她的学生的朗读,把评委们带入了那种万分危急和紧张的情境,使我们与作者的感情产生了共鸣。

另一个特点是紧扣外表和内心,培养阅读能力。教者根据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即外表和内心的要求,在本课时教学中予以充分的体现。如教者引导学生看图,仔细观察,启发想象:邱少云的外表神态及通过外表的描写展现他内心的什么活动等。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11

学习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感受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为了集体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伟大精神。

3.用有感情的朗读去体会人物的精神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无(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文

师:在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华民族有无数的英雄儿女长眠在了朝鲜的国土上,在这些英烈中就有这么一位,请同学们饱含深情地呼唤他——(指黑板课题)。

师:请再自豪地喊一声。

二、整体认识与感悟

师:同学们想认识他吗?请同学们放声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流利。

师:课文写了邱少云什么事?

生:课文写了……(学生点到及止,不要求面面俱到)

师:同学们刚才读书非常认真,投入,说明邱少云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大家,那课文中哪些地方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来读读。

生:(读出印象深刻的句子或自然段,老师实时追问当你读到这时,怎么想的)

师:总结 通过刚才的读书和交流我们对邱少云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带着问题来读课文。

三、进一步感悟并有感情朗读

师:请一个孩子来读阅读提示,其他孩子勾画问题。

抽生明确三个问题:

1、想想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

2、邱少云在烈火中的表现怎样?

3、“我”当时心情怎样?

师: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这三个问题,自学完毕后在学习小组里交流,并有感情练习朗读。

师:谁来说说火是怎样烧到邱少云身上的?(抽生答)

生?读5自然段。

师:追问 通过读你体会到火势怎样?

生:快,猛、大…

师:从哪里体会到火势又快又猛?

生:我从“乱窜 一团烈火…”中体会到的。

师:又快又猛的火势怎么读?(抽生读、练习读、齐读)

师:一团烈火把邱少云包住了,我作为他的战友心情怎样?

生:读7自然段。

师:听你读完,大家的心情一定像大海一样不断翻滚,不断起伏,孩子们你们有没有一种特别的感动,一种流泪的冲动,有吗?

师:同学们自己读这段,读出自己的感情。

师:最令你感动的地方在哪里?

生:“我的心像刀绞一般…”

师:“刀绞”什么意思?

生:“像刀割、刀砍一样”

师:同学们有没有看见过绞肉机,这就像把自己放进绞肉机一样那样痛苦难耐,是什么让我们的.感觉像刀绞?

生:是邱少云身上的火

师:烧在邱少云身上的火就如同烧在我们的身上一样,像刀绞一样,让我们找到痛心如刀绞的感觉在读(抽读、齐读)

师:无情的烈火正灼烧着这位年轻战士的身躯,他让我们紧张,他让我们揪心,他让我们矛盾,他让我们痛苦,邱少云的生死抉择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心,也牵动着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情呀!再来读(齐读)

师:我们这样的痛苦、等待、煎熬,烈火中的邱少云又是怎么做的呢?

生:读8自然段

师:课文把邱少云比作什么?为什么这样比?

生:把邱少云比作“千斤巨石”因为……

师:对呀!邱少云同这千斤巨石一般,不怕烈火焚烧,不会挪动一寸地方,不会发出一声呻吟,可是千斤巨石没有生命而我们的邱少云却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啊!

师:让我们来看看烈火中的邱少云,看插图,看到了什么?

师:熊熊烈火在邱少云身上疯狂地燃烧着,它妄图摧垮这位年轻战士的意志,可是我们的邱少云忍受着钻心的疼痛,有如千斤巨石一样紧紧地伏在草丛里一动也不动,他的双手十指深深地插进泥土里,他怒目圆睁,仇视地看着敌人,他要战胜痛苦,战胜烈火,他是一位真正的钢铁战士,一位真正的英雄!忍受烈火烧身需要多么顽强的毅力,需要多么巨大的勇气,是什么力量鼓舞着他,支持着他呢?

生:读“为了…为了…为了…”

师:邱少云需要力量,需要支持,让我们给他力量,全班来读,一次一次加重语气。

师:在这种力量的支持下,邱少云在烈火中坚持了整整半个小时,多么了不起的战士,多么英勇的战士,多么伟大的战士,让我们对英雄表达我们的崇敬之情,再读。

师:邱少云在烈火中英勇牺牲,让我们怀着满腔怒火为邱少云同志报仇,齐读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师:从冲锋到战斗结束只有二十分钟,这胜利是由谁换回的?让我们响亮地呼喊他的名字——指板书课题。

师:今天我们目睹了这惊天动地、气壮山河的一幕,胸中有千言万语想要说,看看我们空荡荡的黑板似乎该写点什么,同学们请你用一个词,一句话写出你对英雄的赞颂。

师:这样的战士不可战胜,这样的军队不可战胜,这样的祖国不可战胜,我们永远怀念共和国的英雄——邱少云,邱少云永远活在我们的心中。

下课。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12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理解邱少云为了战斗的胜利,严格遵守纪律,英勇牺牲的革命精神,教育学生向邱少云同志学习。

2.理解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3.学习本课用第一人称记叙的写作特点。通过人物的表现以及周围的环境了解人物的内心。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6至第8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文中含义深刻的重点词句。

2.学习从人物的表现及周围环境中了解人物的内心。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板书课题:我的战友邱少云

2、学生交流预习资料。了解邱少云:

3、从本文的题目看,既有“我”,又有“我的战友”,那么,是写“我”呢?还是写“我的战友”?是以写“我”为主呢?还是以写“我的战友”为主?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认真学习课文,认真思考。

二、检查预习。

1、说一说邱少云最突出的事迹。

2、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3、查字典,解释新词。

三、分析阅读第1段课文。

齐读第1段。这一段只有两句话,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第一句是个比喻句,写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揳入我军阵地,对我军十分不利。第二句交代了我军作战的目的、方法和时间。这两句是因果关系,“揳入”和“拔掉”这两个词突出地反映了这种关系。)

四、学习第2段课文。

1、指名读第2小节:

说出这一小节主要写什么?(主要写我军隐蔽的情况。)这一小节可以分几层意思?先让学生默读课文,在书上画出来,然后分小组讨论。(第1层写我军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第2层写潜伏的.环境不利于我军隐蔽;第3层写战士隐蔽得好,邱少云隐蔽得更好。)

2、指名读第3小节。

“看着这种情景”指的是什么情景?

战士们“只盼望天快点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说明了什么?

3、小结第2段课文。这段课文对战士们执行伪装潜伏任务的情况写得比较详细,这是作者细致观察的结果。这样写也为后面情况的发展做了铺垫。

五、学习第3段课文。

1.指名读第4、5小节。

(1)什么叫“火力警戒”?敌人使用他们的看家本领“火力警戒”,说明了什么?

(2)敌人施行火力警戒,使用了燃烧弹,对我军的潜伏部队有什么威胁?

(3)在书上画出描写邱少云当时处境的语句。你能用四个字概括吗?(烈火烧身)

2、指名读第6小节。

邱少云同志当时是怎样想的?作者是怎么想的?他为什么没有那样做?

3.学生默读第7小节,边读边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分小组讨论。

(1)一小节中的“我”指的是谁?“我”在这一小节中连续出现几次?

(2)“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指的是谁?“担心”是不放心吗?

(3)“我不敢朝他那儿看......,但是我忍不住不看......”为什么?

5.指名读第8小节。

(1)作者担心邱少云会突然跳起来,叫起来,邱少云是怎样表现的?

(2)“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地熄灭”,这个“才”是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什么力量能使邱少云做到“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小时”而一动不动?

六、第4段课文。

1、齐读第四段。

2、交流文章的中心。

3、文章的思想感情是怎样从字里行间体现出来的。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6至第8自然段。

语文教案——我的战友邱少云13

教学设计思路: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写法,具体的继续了邱少云同志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严守纪律、在烈火中壮烈牺牲的英雄事迹。全文充满了对邱少云高尚品质的无比崇敬之情。

教学目的:

1、体会邱少云严格遵守纪律,在烈火中纹丝不动而壮烈牺牲的伟大品质和高尚情操。

2、学习通过人物外表去体会人物内心的读写方法。

3、学习按时间的先后顺序分段的方法。

教学准备:

邱少云烈火烧身的图片、若干问题所组成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小结上节课内容。

同学们,后天就是国庆节了,今年我们的祖国迎来了她五十岁的生日,全国人民为此而自豪。为了建立新中国,为了保卫新中国,无数革命先烈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邱少云就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壮烈牺牲的一位英雄。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我的战友邱少云》这篇课文,并且把文章划分成了四个部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大家知道,这篇文章主要是写邱少云的,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用铅笔在书上做记号。(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严守纪律,不怕牺牲)你认为文中哪几个部分最能集中体现邱少云是一个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人呢?(敌前隐蔽、壮烈牺牲)邱少云到底是怎样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呢?

二、师:为了夺取“391”高地,我们志愿军在敌人眼皮底下隐蔽起来准备发动突然袭击。请一位同学把文章第二段朗读一遍,同学们边听边用铅笔在书上划出最能表现邱少云自觉遵守纪律的句子。重点词下打点。你是从哪几个词体会到的?在这里“隐蔽得更好”是什么意思?全连战士都隐蔽得很好,用书上的一个词概括就是做到了……?什么叫“纹丝不动”?为什么这次隐蔽要做到“纹丝不动”呢?

三、战士们都隐蔽得很好,可预料不到的事情发生了,为了严守纪律,邱少云壮烈牺牲。请同学们跟学习上一段一样,自读课文后,先找出最能表现邱少云严守纪律、不怕牺牲的句子,再体会这个句子,先自己学习“壮烈牺牲”这一部分,然后交流。(出示投影)(你从哪些词体会到的?谈谈你的体会?)

师:作者不仅通过“我”所看到的表现了邱少云的英雄行为,还从侧面通过描写“我”复杂的内心活动反衬出了邱少云的英勇不屈。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第三段,看一看文中是怎样描写“我”当时的内心活动的?体会一下当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焦急、紧张、担心、矛盾、痛苦)大家一起把“我”的这种复杂心情读出来。

四、师:看着自己朝夕相处、并肩作战的战友烈火烧身,“我”的心情十分复杂,这就是当时邱少云烈火烧身时的情景,他当时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学生回答)此时此刻的邱少云心里可能在想些什么?

小结:此时邱少云一定会想:哪怕牺牲我自己,也要纹丝不动,保证战斗的胜利。所以在阅读写人的课文时,我们不仅要弄清楚人物做了些什么,还要进一步了解人物在这样做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五、此时,学完这两个段落,你认为邱少云是个怎样的人?

教师总结:邱少云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在烈火烧身时,他内心不是想自己生命的安危,他想的是战友的安全,想的是战斗的胜利。邱少云至死都不忘严守“纹丝不动”的潜伏纪律,真是自觉遵守纪律的模范,伟大的战士。邱少云虽然牺牲了,但他的这种崇高精神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