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8学校会变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8学校会变

执手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8学校会变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世纪---21世纪,随着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和互联网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逐步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信息素养作为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那么,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内容是什么,怎样对高中学生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呢?

一、信息素养的定义

信息素养概念是从图书检索技能演变而来的。1998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正式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为“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已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最基本的信息素养是信息能力。

二、信息素养的内容

信息素养主要由信息意识、信息品质、信息知识以及信息能力四部分构成。信息素养这四个方面的内涵存在由一般到特殊,由低级到高级的内在联系;同时,这四部分又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信息意识在信息素养结构中起着先导的作用,信息知识是基础,信息能力是核心,信息品质是保证信息素养发展方向的指示器和调节器。

三、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表现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从信息素养的表现,可以将对中学生信息培养的要求总结为三点:(1)知识与技能的培养;(2)过程与方法的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

四、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措施

1、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关键

培养学生素养的关键是提高教师的素养。教师集体的信息素养状况对学生的信息意识的启发和学习热情有直接的影响。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与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并使学生对所讲的知识感兴趣。而在网络教学中,教师的作用更像一个教练、 指导者而不是呈现者、表演者。学生自主性学习的程度提高了,需要教师提高他们学习兴趣的程度降低了。信息可来源于数据库或协作学习,指导者不必要成为知识专家。另外,网络课程给教师协作提供了许多机会,小组教学正成为网络教学课程中的一个通用形式。

只有老师们掌握一定的计算机网络操作技能,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性软件,更重要的是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和强化信息意识,开发和利用网上信息为教学服

务,才能努力创设培养信息素养的学习环境,组织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手段,全方位地感知,认识学习对象,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注意培养学生信内容息能力

信息能力是人们成功地进行信息活动所必须具有的个性心理特征,它是构成信息素质的核心。在教育环境逐渐信息化的趋势下,需要学生具有很好的信息能力去实现知识的探索、发现与运用。学习者的信息能力,按应用途径及方式可分为如下八个方面: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创新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其中运用信息工具的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处理信息的能力、表达信息的能力是个人信息的一般能力;而创新信息的能力、发挥信息作用的能力、信息协作意识与能力、信息免疫能力是个人信息的综合能力。高中信息技术学科在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主要侧重学生个人信息的一般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部分信息综合能力,即操作计算机的能力、运用计算机网络获取信息的能力与意识、表达发布信息的能力、利用应用软件进行信息的加工与处理能力等。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对学生信息能力的形成、发展起到主导的作用。

3、培养学生动手处理信息、形成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高中学生的信息学习比传统课程更注重实践和动手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要让全体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多视角观察和多方位探讨,进而形成创造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这些能力是学生接受信息技术文化后并形成意识和自然需求在学习

实践中表现,是信息素养形成的质标志。把信息技术融入到学生学习生活中,化为学习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素养。

4、把信息教育整和到各科学科中

课堂教学作为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方面同样具有"主渠道"和"主阵地"的作用,把信息素养的精神、意图整合到课程和教学的要求中去,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使学生从小受到信息知识的熏陶和信息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8学校会变》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现代教育需要学生有良好的信息素养 ,而良好的信息素养的形成需要其他学科知识做基础,离开基础的知识,信息素养的形成就会变为空谈。反过来,信息素养在学生各科学习中和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将会越来越重要,它慢慢地影响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同时不可忽视基础文化的学习。

5、客观评价,正确引导

老师的评价和引导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上让同学们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交流,同学的赞扬、老师及时的肯定会使其更加自信,对收集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更有兴趣。学校、年级、班里,少先队各级组织不断组织各种活动,加强网络道德教育,为同学们搭建展示自己信息能力的舞台,有利于将信息活动迁移到同学们的各类学习活动中去,有利于学生信息素养的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每个个体之间有很多个性化的地方,信息素养形成应该有广阔的个性空间,多开展一些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的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和课外活动,组织各项信息技术竞赛活动,推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走上信息技术专业之路。

总之,信息素养是信息社会人的整体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信息素养的培养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需要大量的时间以及人力物力。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信息的增大,信息渠道的拓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需要通过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为中学生信息素养的形成奠定前进的方向。

在信息技术课中如何培养学生信息素养2017-03-20 20:54 | #2楼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教学中要时刻注意信息技术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更不是片面追求“学而致用”的职业培训,而是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来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他们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能力。

一、要积极创设信息氛围,增强学习兴趣,为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打基础。

在上信息技术之初就应该通过图片、视频等大量的信息资料,让学生懂得信息的概念以及从国家对信息课程的重视、计算机工具性的特点、信息课程越来越向综合性课程方向发展等方面来讲述信息技术课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学习信息技术课不仅仅是学习计算机,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引起学生的重视。另外要充分正视教育性游戏作用。教育性游戏对学生吸引力很大,如果我们适当在课堂引入一些教育性游戏,会事半功倍。例如《金山打字通》软件中的打字游戏“青蛙过河”“警-察抓小偷”“吃苹果”“打地鼠”等教育性游戏学生兴趣非常浓,再如windows98b、windowsxp附件自带的“扫雷、纸牌等”。 学生看似“沉溺”于游戏,其实指法训练、中英文录入已在不经意间完成。只有学生在强烈的信息意识的引导下,产生强烈的发现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使学生自觉地追求信息,才能增强信息的感染力和教育效果。

二、教师要紧跟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给学生及时补充最新知识。

21世纪是一个信息万变的时代。仅靠书本上的知识是没有办法教好学生的。教师要从报刊、杂志以及电视节目上及时了解现在整个世界信息产业的现状,特别是我国信息技术的发展近况。由于学生也很想了解计算机发展的一些最新动态,了解一些网络知识,一些新的软件,所以教师可以经常给大家讲讲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信息,这样不仅激发起学生学习这门科目的兴趣,而且使同学能一同了解课本以外的信息、一同进步,紧跟时代脉搏。

三、积极学习,领会课改精神,探索合适的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上,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比较适合信息技术课的一种常用的教法。这种教法使我们的学习目标十分明确。在某个学习阶段,紧紧围绕这一既定的目标,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操作方法,其他的可以先不涉及。这样做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当然,一个“任务”完成了,一个目标也达到了,会产生新的任务,新的目标。随着一个个任务的解决,初学者将逐步消除对电脑的神秘感,而且会不断地体会到使用电脑的乐趣。“任务驱动”教学法,符合计算机的层次性和实用性,为我们提出了由表及里、逐步深入、逐步求精的学习途径,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学好计算机的知识和技能。符合探究式教学模式,适用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相对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8学校会变》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现在的我市用的武汉市教学教研室、华中师范大学组编信息技术课教材保持了“任务驱动、课题解决”的模式,通过对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图文并茂的描述,激发学生参与信息社会的兴趣,培养小学生初步处理信息的能力。我们要很好的用好教材。

另外,我们可以尝试采用学导式教学法引入信息技术课。“学导式”教学法,要求善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让学生自学,让学生主动看教材、看帮助和别人合作学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让学生成为自己学习的主人;学生自学中能独立领悟,读了教科书、帮助、合作学习就能理解和掌握,可以无师自通之处,全部不需要教师再去重复讲解。反而可以由学生自己复述或讲解操作方法,教师从旁检查验收,教师只思考和把握教材的关键处、学生的疑难点发挥引导作用和把关作用。“学导式”教学法的基本程序是:自学、解疑、精讲、操练,以上四个环节构成了一个有机的统一体。

四、学校要开设活动课、选修课,作为课堂教学的拓展和延伸。

信息社会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计算机的许多专业知识和应用技术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他们通过多种渠道学到了很多知识,他们渴望学到更多更新的。这些涌现出许多电脑爱好者已经不满足课堂所学,我们要有计划的课外实践活动对这些学生的爱好者能给予培养和正确引导。课程改革明确要求开设活动课、选修课,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两门课,从以下方面入手开展活动。①结合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创作作品,让学生自己交流,可推选出好的作品展示。②开展“系列信息技术应用竞赛”活动,可以我组织学生参加市教育局每年举办电脑作品大赛和科协、教育局等单位举办的科技节,培养学生探索和驾驭信息技术的能力。③学以致用,提倡用信息技术去解决一些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鼓励学生使用计算机。④积极创造环境,让学生在学用信息技术的氛围中潜移默化,并成为一种习惯。

通过活动课、选修课的延伸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能力,在整合各科所学知识的基础上的创作更是他们的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从而促进素质教育。

五、加强信息规范教育,优化学生的信息道德。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和信息流的比特化,人们面对的信息越来越多,一些不良的信息也夹杂在其中,它们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黑客”和“毒枭”天外来客般入侵人们的生活,骚扰着公安部门和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系统,这一切都是由于信息道德低下造成的。现在中小学生信息道德的如何直接关系到未来信息社会的信息安全。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对小学阶段的教学目标中明确提出“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地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由此可见信息道德的培养是中小学一个重要的教学目标,这也是信息素养的一个方面。我们可以1、引导学生看一看《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了解相关法律法规,知道哪些做法是违法犯罪行为。并通过一些实例,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犯罪的后果。2、开展上网对错的大讨论。使学生知道了互联网在日常生活中的积极意义,并让学生通过预先收集有关资料,进行讨论、发言,认识互联网的巨大作用,让他们知道为什么要上网,上网可以帮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同时也让学生通过身边例子知道在一些网络活动中的不良现象所造成的危害,告诉学生如何善用互联网资源,并学会如何分辨其中有害信息的内容。3、学生交流自己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使大家自觉遵守使用计算机的道德规范,未经许可,不要动用别人的计算机,不能复制别人的文件,更不能修改或删除他人的文件。爱护计算机。不随便插计算机的器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持计算机教室的安静和整洁。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习惯和责任意识。不使用来历不明的光盘、不打开可疑的邮件。

21世纪是信息的社会,信息素养是每个人都必须具备的,中小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他们是否具备信息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是否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这是对我们教师的要求,更是对我们信息技术课教师的要求,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新途径。

信息技术课如何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08学校会变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