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念旧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何悟能

(浙江省义乌市望道中学)

摘 要:通过阐述在初中课堂中实施开放性教学的必要性和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原则,较为细致地呈现出初中科学开放式教学的基本模型。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一些初中课堂中开放式教学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初中科学;开放式教学;必要性;原则

初中科学是需要学生动脑和动手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在不停的实验中发现真理,是初中科学的主要宗旨。大自然在不断地变化,科学就是要透过客观理性的思维去发现其中的奥妙。科学是一门比较开放的学科,实施开放式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一、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必要性

1.传统教学方式的闭塞性

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比较看重以教师为主体,教师将教材中的内容原封不动地传达给学生。导致学生在参与学习的过程中,处于一种弱化的、被动的状态,不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只知道一味地去听课、记忆,而不是动脑筋思考。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是一种比较消极的学习状态,已经严重影响了其创新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对其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2.新课改的要求

新课改在延续传统教学优秀的一部分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发展主张:就是以学生为主体,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初中科学这一门课程,并不是只靠牢记课本就能够全面掌握的。学生只有通过观察生活点滴,亲身体验自然界的奥妙,才能从其中学习到科学的内涵。所以,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是十分有必要的。学生可以在课堂中自由发挥,亲身体验,积极探索,最终发现科学真理。

二、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

在初中科学课堂实施开放式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言论自由,注重学生的特长发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教师要将“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带到平时的备课、授课中,引导学生去主动思考问题,从原先被动学习的局面转为主动。

2.运动性原则

知识的传授过程并不是固定的、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运动的过程。在初中科学课堂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平常上课的时候重视和学生的互动,要有灵活的反应能力,讲课的时候,能够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需求,随时调整教学进程。

3.探索性原则

学生要有积极探索的能力,才能够发现、寻找、研究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初中科学课堂上实施开放式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研究问题的能力。学生通过探索去主动了解新知识,最终解决问题。

三、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相关策略

1.学生分层教学,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的接收程度,制订教学目标。还要学会分层教学,制订不同的教学目标。一个班级有几十名学生,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情况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学生接收新知识的能力比较慢,学习欲望比较弱,教师就要循序渐进地制订相应的教学目标,不能要求“一口气吃成个胖子”。反之亦然,比如说在八年级下册的第四章植物与土壤的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对植物的根与物质吸收无法掌握,教师就可以减缓他们的教学进程,要求他们继续巩固和全面了解透彻前两节的内容:土壤的成分,各种各样的土壤。另外的学生则是继续接收新内容。

2.充分利用资源,增添学生的体验趣味

新课改之后,教师传授学生新知识的方法已经不再局限于课本教材了,而是有了更多的教学资源,让教师去利用。在平时的上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学生了解了一定的课本知识以后,带领学生去实验室做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可以鼓励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多多动手,善于发现,将普通的生活用品制作成所需要的实验器材。既扩大了科学的教学资源,也让学生得到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另外,单一的课堂教学容易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科学教师可以每半个月带领学生参加户外体验活动,可以去天文馆观察星空,可以去田野里观察天气与气候,也可以在博物馆里探索生命活动的调节。学生多了体验的过程,能够快速地接收新知识,详细地了解科学内容。

3.合理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去积极探索

科学教师在一个学期开始的时候,就布置下任务:学生在每一节上课之前,都要做到提前预习课本中的知识,练习下一节课的习题。学生在预习、做题的时候,面对陌生的新知识,肯定会查找资料、动脑思考,对新知识有一定的掌握。每次下课之后,教师也要布置一定的作业,让学生对这节课学到的新知识进行巩固。初中的科学教学课中,很多实验都需要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去完成,所以说教师对于教学时间的安排尤为重要。

4.科学安排作业,促进科学教学的多样化

每节课之后,教师都要留相关的作业来让学生进行课堂知识的复习与巩固。作业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并不能仅仅局限于书本。教师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学生分为几个实验小组,由小组长负责,在课后完成相关的科学实验任务、动手制作等任务;也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小组讨论,等到下一节课的时候上台回答;还可以让学生走上街头,走进社会,让学生去参与科学内容的相关调查。作业的布置比较新颖独特,学生就会产生兴趣,促使他们更好、更快地参与到科学作业的完成中来。有利于学生将课本中的知识带到课外的活动中,随时随地进行思考和探索。

5.评价多元化

开放式教学应该实行评价的多元化。教师评价学生的方法要考核到学生的平时表现,例如,学生的课堂反应能力、小组团结合作能力、创新能力、个性的发挥等方面因素;还要考虑学生平时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例如,学生科学制作的完成情况、实验的灵敏度、科学调查的进展、问题讨论时候的表现情况等因素;当然,学生平时的书面测试也是重要的考量环节,例如,期中期末的考试成绩等。从各个方面评价学生,能够让学生及时地改正自己的不足之处,也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初中科学课程是一门比较开放的课程,实施开放式教学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学生在课堂中能够更加自由地发挥自己的特长爱好,更好地参与到课堂的互动中来,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黄伟坚。提高初中科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探析[J]。教育界,2011(17)。

[2]周智健。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J]。科教文汇,2011(03)。

在初中科学课堂中实施开放式教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