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旧模样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通用20篇)

《回忆鲁迅先生》通过在生活中对鲁迅先生的观察,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体现了鲁迅先生的随和豁达的性格和对亲友的深情厚谊。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作品、鲁迅,识记字词。

2、能力目标: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细节描写,体会作者自然、细腻的描写。

3、思想目标:学习鲁迅先生性格中率真、诚挚,对青年作家关心和爱护。

教学重点:

研读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感受鲁迅先生的质朴、真诚的个性。

教学难点:

理解体会作者自然细腻的语言特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设计:

自主式、探讨式学习方式。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鲁迅先生是一位叱餷风云的伟人,他的倔强、他的批判精神给世人留下了很深的影响,而我们对他的了解也只限于这些方面。鲁迅先生有没有我们不熟识的一面呢?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展现鲁迅先生的作为一位长者、恩师,一位普通人亲切平和的一面。

二、介绍作者——萧红

1911—1942年,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女作家之一,也是鲁迅先生培养的青年作家中最具有才华的一位。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

三、检查预习效果

1、字词

鉴赏 混浊 窘掠 旷代

深恶痛绝 抽屉 阖眼 搭讪 了然

2、学生速读课文。

四、研读课文

1、理清文章思路。

学生讨论后明确:课文节选自萧红的散文《回忆鲁迅先生》,萧红是鲁迅先生十分欣赏的文学青年。在她的文学道路和人生旅途上,鲁迅先生是最重要的领路人,文中作者倾入了自己对鲁迅先生的无限深情。

2、分析课文内容。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在速读课文的'基础上思考。

①课文中的哪些细节描写给你的印象较深?

②作者描写了鲁迅的哪些事情?详略如何?

③通过这些描写我们能看出鲁迅的什么品质?

④萧红对鲁迅先生十分崇敬,这种感情在文中如何流露?

小组讨论,相互交流。教师指导,学生概括

明确:

(1)这道题是引导学生感受细节描写的独特作用,只要学生在文中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句子,并说出具体感受就可以。比如在写鲁迅先生评判“我”的衣裳时,本来是“许先生”和“我”“为着取笑”,将“桃红色的”发卡“放在我的头发上”,没想到“鲁迅先生这一看。脸是严肃的”,这一场景,细腻地刻画了鲁迅先生的一贯的率真诚挚和特定时刻的微妙的情感变化。

(2)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

①“笑声是明朗的”

②“走路很轻捷”

③不大注意人的衣裳却对“我”衣裳细加评判

④热心待客

⑤拼命工作

⑥病中静卧

⑦阖然长逝。

其中第三至第六件事详写,其余略写

(3)说明:此问题旨在引导学生从文中寻找依据并判断对鲁迅的认识.“以文解文”

学生应该能看出鲁迅的认真负责,能看出鲁迅的平凡,或许能看出鲁迅的长辈形象.但鲁迅的充满生活情趣以及他的智者、学者型向不易看出,不宜判断,需要教师适时引导。

明确:鲁迅的平凡是因为鲁迅招待客人、鲁迅走路姿势等;鲁迅的认真负责是因为他对年轻人的严厉要求;鲁迅的充满热情却因为他对“我”衣服的评价,体现了他对美的认识;鲁迅的长者、智者学者的形象是因为他对年轻的教育和他对时局的认识以及他对工作的认识。

(4)作为自己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恩师,鲁迅先生在萧红心目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文中大多称“鲁迅先生”充分表现萧红对先生的崇敬和爱戴。更多的表现在对鲁迅先生的语言、动作等客观细致的描写上。

五、精读课文,局部揣摩

1、精读课文最后几段,讨论以下问题

这几段写了鲁迅先生病危逝世情形的叙述非常简略而前面写到鲁迅先生生活中琐事却又不厌其详,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2、搜集整理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进一步体会鲁迅先生的文风和人格魅力。

讨论总结:

明确:

(1)鲁迅先生逝世使作者十分悲痛,这是她不愿意多提及的事情,所以她不多表现自己的内心世界,而是采用了概括记叙的笔法客观的表现事实,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而详细记叙自己与鲁迅先生交往中发生的事情,是因为那些往事是作者记忆中的珍宝,值得回味,值得记念,从而感受萧红对鲁迅先生的深厚的感情。

(2)了解鲁迅生平事迹,体会伟人的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感觉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进一步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六、布置作业

1、小写作:你最崇敬的人

2、阅读其他写鲁迅先生的文章,分析作品异同。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长者恩师智者平凡的人

鲁迅

充满情趣的人认真负责的人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2

一、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深厚感情。

分析萧红笔下的鲁迅先生形象,学习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理解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分析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

难点:学习作者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

三、教学准备

课文《回忆鲁迅先生》全文。

鲁迅先生的相关图片或生平资料。

萧红的生平简介及作品风格介绍。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展示鲁迅先生的图片或生平资料,简要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鲁迅先生的哪些事迹?对鲁迅先生有什么印象?

(3)过渡到课文,介绍作者萧红及其与鲁迅先生的关系。

自主阅读

(1)学生自读课文,勾画出生词和不理解的句子。

(2)小组讨论,解决生词和疑难句子。

讲解课文

(1)分段讲解课文,让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2)重点讲解鲁迅先生的性格特点,如幽默、严肃、关心他人等。

(3)分析萧红如何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鲁迅先生形象,如鲁迅先生的言行举止、神态表情等。

讨论与交流

(1)学生分组讨论:鲁迅先生的哪些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2)小组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拓展延伸

(1)引导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的一位尊敬的长辈或老师,谈谈他们对自己的影响。

(2)鼓励学生尝试运用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篇关于这位长辈或老师的`短文。

课堂总结

(1)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强调鲁迅先生的品质与影响。

(2)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身边的人,学会感恩和尊重。

五、作业布置

完成课文的背诵。

完成拓展延伸部分的短文写作。

六、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鲁迅:幽默、严肃、关心他人

萧红:细节描写、怀念之情

学会感恩、尊重他人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3

知识与技能

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过程与方法

学习本文善于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重点

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

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朗读法、导读法、合作交流法。

课文朗读文件、多媒体课件。

1课时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勇毅、果敢……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今天我们就来通过萧红的视角,了解一个不一样的鲁迅先生。

萧红(1911—1942),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迺莹,另有笔名悄吟,黑龙江呼兰人。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1936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不久发表了中篇小说《马伯乐》和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了香港。重病的萧红陷落在九龙,在一所临时医院里去世。

这位自传型的、抒情型的女作家,一直沿着反封建的思想道路前进,她用自己那些具有独特风格的优美散文及散文化的小说,丰富了我国现代文坛的花苑。成为中国新文学史上一位有风格的杰出的女作家。

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奋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鲁迅和萧红之间的动人情谊已经成为文坛佳话,被千千万万的读者传诵……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灵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表现鲁迅的性格特点的?

作者选取了鲁迅的日常起居、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的生活片段来表现鲁迅的平凡与不平凡之处。

2.初步感知: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鲁迅先生是一个乐观开朗、平易近人、幽默风趣、童心未泯、博学广识的人。

1.细节赏析,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作者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然后小组交流,并说说喜欢的理由。

(1)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寥寥几句,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这是萧红用自己心灵感受的非常个人化的鲁迅,是一个使常人敢于走近并能够伸手去触摸的可亲的鲁迅。

(2)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

作者形神兼备地描绘了鲁迅走路很轻捷,淡淡几笔,就画龙点睛般地勾画出一个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鲜灵生动的“活的鲁迅”。

(3)饺子煮好,一上楼梯,就听到楼上鲁迅先生明朗的笑声冲下楼梯来,原来有几个朋友在楼上也正谈得热闹。

可见鲁迅绝不是一个不可亲近的人,与朋友相处的融洽、愉悦可见一斑。

(4)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转身坐在躺椅上才自己笑起来,他是在开着玩笑。

孩子化的语言,透着风趣,透着玩笑;鲁迅先生也有幽默风趣、可爱可亲的一面。

(5)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间。

表现了鲁迅先生对青年严格要求,同时又深切关爱。

(6)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

这个细节展现了鲁迅先生实事求是的一面。

2.课文记叙了一件件细小的生活琐事,看似杂乱,但有一条情感上的线索贯穿全文。请你找出本文的线索。

对鲁迅先生的爱戴、赞美和景仰。

3.深入探讨,回味悟旨。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青年人和热爱祖国、勤勉工作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4.有人说这篇回忆鲁迅的“琐记”是流水帐,你如何看?

(1)文中撷取凡人琐事,表现了鲁迅先生平凡中伟大的特点,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2)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

(3)提供局外人所无从了解的生活细节,再现一个真实而又富有人情味的.伟人。

通过对本篇课文的学习,你对鲁迅有没有新的认识?请谈谈你的体会。

这篇散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读书、写作等生活细节的描述,展示了伟大的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鲁迅先生的审美情趣以及魅力气质,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1.片段一(1),明朗的笑声。开篇直接描写,别具一格。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便跃然纸上。

2.片断二(2),写鲁迅先生走路轻捷快速。

3.片断三(3~13),写作者到鲁迅家中做客的事情。

4.片断四(14~17),鲁迅先生开玩笑。

5.片断五(18~23),受鲁迅先生的影响,“我”也乐观起来。

6.片断六(24~26),写鲁迅先生关心、帮助青年。

7.片断七(27~30),写鲁迅先生对随意使用校样纸不以为意。

8.片断八(31~34),写许先生的忙碌,侧面表现鲁迅先生的生活。

9.片断九(35~40),写看电影。

10.片断十(41~42),写鲁迅先生的休息。

11.片断十一(43~54),用白描手法描写了鲁迅先生的三件小事,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

12.片断十二(55~60),写吃鱼丸的事情。

13.片断十三(61~63),写鲁迅先生包书也要包到整整齐齐。

14.片断十四(64~67),写鲁迅先生拼命工作,无暇休息。

1.语言朴实。

文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在文中,作者很少用“他”来指称鲁迅,多称“鲁迅先生”,更多的时候,作者将这种崇敬和爱戴不露痕迹地融在了对琐事的叙述中。

2.详略得当。

课文记叙了鲁迅先生的几件琐事,有详有略。作者以朴实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个平易近人的鲁迅先生。

回忆鲁迅先生(节选)

神情姿态:乐观爽朗,平易近人饮食起居:简单随和,体恤他人工作习惯:不同寻常,忘我精神休闲娱乐:幽默风趣,童心未泯日常琐事:严谨认真可亲可敬热爱感念

在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其成功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萧红与鲁迅先生有很深的情意,更主要的是因为萧红善于撷取生活琐事,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塑造人物、表现人物性格。这些能力,也正是我们学生在写作中所欠缺的。因此,我在教学中,力求引导学生体会萧红散文创作的技巧,并力争学以致用。在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能力,我采用问题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质疑、认真探究,实践证明:效果较好。但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课堂上往往顾及不上,课堂上讨论的问题,往往也是经过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来解决的,因而难免有“牵着学生的鼻子走”的嫌疑,这也是今后的教学中,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4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

2、学习本文使用细节体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教学重难点

1、学习本文使用细节体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印象中的鲁迅是怎样的?

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你对鲁迅又有哪些新的理解?

二、资料链接

1.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1942年1月22日,因肺结核和恶性气管扩张病逝于香港,年仅31岁。

2.鲁迅名片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是笔名,本名周树人,是浙江绍兴人。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学运动的基石。1918年到1926年间,陆续创作出版了小说集《呐喊》、《彷徨》、论文集《坟》、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

3.写作背景

1934年(民国二十三年)11月,萧红、萧军与作家张梅林离开青岛抵达上海。在上海,萧红、萧军经常到鲁迅家做客,向鲁迅请教。鲁迅特意将两人介绍给茅盾、聂绀弩、叶紫、胡风等左翼作家。这些人后来都成为萧红的好朋友,对她的创作和生活产生一定影响。鲁迅和许广平不但在创作上指点他们,还十分关心他们的生活。不久,萧红、萧军、叶紫在鲁迅的支持下结成“奴隶社”。

三、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一)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明确: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二)本文主要写了鲁迅先生的哪些小事?请给每一部分加上一个小标题(能够用文中的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学生思考、讨论并概括。

按自然空行,共有十四件小事。小标题能够概括为:

1、鲁迅的笑;

2、鲁迅走路的姿态;

3、我到鲁迅家做客(夜谈沉思、饮食习惯)(详写);

4、鲁迅开玩笑;

5、我受鲁迅的影响变得乐观;

6、鲁迅读青年来信;

7、鲁迅不在意校样;

8、许先生的忙碌;

9、看电影;

10、鲁迅翻书休息;

11、鲁迅夜里工作(详写);

12、吃鱼丸;

13、包书;

14、病中工作。

四、深入研读,分析人物。

本文记叙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四件小事,选择其中的几件小事,说说分别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什么品质或特性?学生讨论展示。教师引导明确:

1、鲁迅的笑:突出“明朗”,发自内心的“欢喜”,可见其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2、鲁迅走路的姿态:突出“轻捷”,快,表现鲁迅先生干练敏捷的性格特征和不顾一切、勇往直前的坚毅精神;

3、饮食:喜欢吃硬的东西(详写):表现鲁迅先生坚毅、倔强的性格;

4、开玩笑:突出鲁迅先生的风趣幽默;

5、关心协助青年:严格要求青年、关心青年成长,宽以待人、和蔼可亲。

6、对随意使用校样纸不以为意:谦逊、淡泊名利。

7、看电影的路上:突出鲁迅先生的礼让,为他人着想的品质。表现对他人对亲人的爱;

8、休息:突出“翻一翻书就是休息”,表现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9、工作时间(详写):写一天的时间安排,突出与常人不同的作息习惯,表现鲁迅先生抓紧一切时间工作,表现了他“我以我血荐轩辕”的伟大情怀;

10、吃鱼丸(详写)包书:突出“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表现鲁迅先生做事认真,一丝不苟,深入实际的严谨品质;

11、病中工作(详写):突出鲁迅病情的严重,表现他为了工作不顾身体疾病的奉献精神。

五、难点探究,品味写法

(一)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这与我们通常了解的作为“民族魂”的鲁迅是否背离?

文中所写的鲁迅是一个很生活化、很人性化的鲁迅。(或:善解人意、心细如丝、对小辈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富有生活情趣、好客健谈、关心爱护青年……)

不背离。长久以来,鲁迅在我们眼中的形象定格于“民族的伟人”、“圣人”,我们总是将他一味抬高,仿佛他的一言一行都饱含深意,生活中的每一点细节、玩笑,都要从事关民族和人民利益的.高度去考量,这样一来,鲁迅人格的丰富性就被削弱和破坏了,他的很多真实的人生经历反而没法解释了。这实际上是对鲁迅的歪曲。很多年轻人对误解鲁迅、不喜欢读鲁迅的作品,恰恰就是从这种歪曲中产生的。鲁迅的很多个人行为、家事、脾气、趣味,甚至他的弱点和缺点,本来都不会有损于他的光辉,反而使他更可信、更可亲、更可爱。

(二)鲁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大量细致地记叙他的工作、生活琐事,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学生交流讨论。教师明确:

大量细致地记叙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有以下几个好处:

1、更真实。伟人也像凡人一样会生病,会害怕,也聊天、看电影,也有自己的生活特点和习惯,这就给了读者一个活生生的、真实的鲁迅。这样的鲁迅,更让人觉得可亲。

2、更直观。通篇都是对鲁迅的工作生活琐事的记叙,让我们直接感受到鲁迅的为人、做事、对待生活、对待工作方面的很多感人之处,以及他思想、性格方面的很多特点。而这些都不是通过作者的抽象说教中来的。

3、更真挚。通篇的细节描写,基本上都是白描,几乎无一评论,无一直接抒情,而真情毕现。尤其是写到鲁迅生病之后的各个细节,写到海婴的“明朝会”,看似完全平静的叙述,无一“悲”字,但悲剧色彩流溢其间,读来令人心酸。

4、更有趣味。关于鲁迅的很多富有趣味的生活细节的描叙,能够引起读者的浓厚的阅读兴趣。

5、更有表现力。也就是所谓以小见大的写法的最大的妙处。文中许广平的一句话十分恰当:“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看似轻描淡写,实则意味深长。(板书:琐事,正面描写)

(三)本文除了写鲁迅之外,还写了其他的什么人?写这些人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明确:还写了“我”(作者萧红)、海婴、许广平。

写他们的作用,是从侧面烘托鲁迅,起到烘云托月的表达效果。但因为三个人的身份不同,所以作用也不一样。

本文是回忆性散文,写“我”的亲见、亲闻,一是使所叙之事更为真实,二是使情感的抒发更有感人的力量(抒情的张力)。例如平静的叙述中饱含的深刻的情感,尤其是“悲”感。

写海婴,主要是通过海婴的年幼无知,童言无忌,从侧面表现鲁迅对孩子的慈爱;而且,海婴的无知、无忌,也与大人的内心的担忧形成对比。写许广平,是更典型的侧面烘托。例如,写许广平的忙碌,对客人的招待,寄邮件等从侧面表现出鲁迅的热情。(板书:侧面描写烘云托月)

六、小结

这篇文章,让我们感受到萧红通过采撷生活细节而描写的鲁迅更可亲可敬,更具有生活的气息。所以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

它不但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感谢萧红,让我们深刻理解到了鲁迅先生的平凡与伟大。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萧红

正面描写写鲁迅先生的琐事以小见大侧面描写写“我”、海婴、许广平、保姆

写环境(太阳、夹竹桃)烘云托月

教学反思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5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说明: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无怪乎,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说明:

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所有这些是需要在阅读中需要细心体会的。

二、理清思路体会情感

1、提问:本文作者选取了哪些生活场景来表描写鲁迅先生?

2、思考,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3、如果把第二自然段和第一自然段倒置,你觉得是否可以?

三、思考,交流

1、有以下生活场景:

(1)笑声明朗;

(2)、走路轻捷;

(3)、品评衣着;

(4)、待人饮食;

(5)、调侃玩笑;

(6)、感染快乐;

(7)、接待商人;

(8)、回复来信等,这些生活场景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

2、这篇怀人散文内容设计多个方面,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有时会形成某种断裂。这表明:这是一篇情绪化的文章,感情的红线将素材织成一幅清晰的画面。

3、既锻炼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使学生从吃、穿、住、行多侧面了解鲁迅,感受鲁迅的平易近人。

4、因为萧红这篇文章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是真实情感的表现,所以文中的鲁迅先生才更显得真实而有个性。所以写文章必须有真情实感受。深入文本体悟有血有肉、平凡中见伟大的真鲁迅。提问:大家通过初步探讨课文,都感到鲁迅是非常平凡可亲的。但这篇文章不仅写出了鲁迅的平凡可亲,也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试从文中找出这些细微处加以分析。

请同学讨论有关句子的含义。

1、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2、以后,我们又做过韭菜合子,又做过合叶饼,我一提议鲁迅先生必然赞成,而我做得又不好,可是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者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

3、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4、鲁迅先生很有意思的在地板上走几步,而后向我说:“他是贩卖私货的商人,是贩卖精神上的……”

5、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四、讨论、交流

1、鲁迅不太注意人的穿着,但并不缺乏审美观,那些美学的诊断足见他独到的眼光。而这一句简单的语句,体现了鲁迅先生的人情练达。

2、鲁迅先生虽然胃不好,但对萧红亲手做的点心,就算做的不好,鲁迅先生还是在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言辞间自然流露出对妻子敬重与依赖,还有对小辈的体恤。

3、萧红受着鲁迅爽朗的笑声的.感染,学会用好心情回报鲁迅,这一句充满着温馨和谐和其乐融融。

4、鲁迅戏称冯雪峰先生是贩卖精神武器的“商人”,显得诙谐幽默,自然和谐,对青年人的爱护,对革命的支持在文中进一步体现。

5、他严格约束自己,却能宽容对待别人,对青年人的爱体现无遗。使学生仅仅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要让他们在阅读、交流等学习活动中,去感受的鲁迅先生睿智的头脑,开阔的胸襟、乐观的精神等个性品质。让学生感受到平凡中的伟大更显伟大。对比研究感受通过描写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而表现的鲁迅更为真实伟大。

提问:阅读唐弢的《琐忆》,谈谈这两篇文章的异同,说说哪篇文章里的鲁迅,你感到更真实?为什么?讨论,交流。同:都是表达了对鲁迅先生的敬爱之情;表现了鲁迅先生幽默风趣的性格;对青年的提携关爱之情;以及对革命的支持。异:相对《回忆鲁迅先生》而言,《琐忆》采撷的生活场景比较单调,而《回忆鲁迅先生》却从“吃、住,待人接物”等各方面描写鲁迅先生,显得比较充实。而且《回忆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尤其具体生动,为我们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鲁迅先生。

通过对比阅读,让学生感到萧红通过采撷生活细节而描写的鲁迅更可亲可敬,更具有生活的气息。因此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五、揭示主旨

1、为什么要把这篇文章选入教材,而不是其他篇目?文章表现了鲁迅先生怎样的个性特点?

2、请学生朗读本文中比较精彩的生活细节。

探讨,交流,朗读。因为这篇文章通过捕捉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了鲁迅幽默、睿智、热情、宽容等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人物刻画充满人性,使鲁迅的形象栩栩如生。

通过朗读,更使学生体会,感悟鲁迅先生独特的魅力和个性特征。

布置作业:

1、观察和自己比较亲近的人的行为举止,采撷具有个性的生活细节,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

2、上网浏览,增进对鲁迅的了解。完成作业。把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提高学生语文能力。充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通过网络开拓视野、增加累积。

六、思路点拨

还可以这样的方式展开教学:直接和唐弢的《琐忆》进行对比,品味作者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并指导学生进行写作。

七、练习举隅

1、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充分展现人物性格个性,请选择一处进行作简单评析。

2、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全文,说说读后的感受。

3、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先生真君子》为题,撰写一篇800字左右的文章。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6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2、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性格和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点拨法

教学思路:

1、整体把握——深入了解——讨论课文

2、走近鲁迅——学习鲁迅——反思自己

3、鲁迅的形象:伟大——平凡——伟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思考:让我们一同走近鲁迅,请同学介绍你所了解的鲁迅。

三、深入研读讨论

1、请大家默读课文,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可以归纳为几类?

明确:共10个6类,分别围绕外貌行动、待人接物、饮食起居、读书写作、休闲娱乐、与青年们交往6类生活场景来描写和塑造鲁迅先生的,使之具体、形象、生动。

2、哪一个片段最能打动你或者你认为写的最好?联系自身或现实生活谈谈你的认识?

(1)、外貌行动

第1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笑”的情态,突出其“明朗”的特点;概括写鲁迅先生“走”的情态,突出其“轻捷”的特点。

(2)、待人接物

第2个片段,具体写鲁迅先生对“我”和许广平的衣着批评一事,充分显示出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既严肃批评其缺点,又不倦地给予帮助。

(3)、饮食起居

第3个片段,概括写鲁迅先生的饮食情况,喜欢北方饭菜,赞美萧红做的饭菜可口;鲁迅的胃不好。

第7个片段和青年交往中咖啡、可可、汽水之类家里都不预备,家里“饼干”,“向日葵子”;

第8个片段,鲁迅简易而两用的台灯;

第9个片段,和青年的交往,一次外出吃福建菜,海婴说菜不新鲜,全座的人都不相信,鲁迅确信孩子的判断,事实证明的确如此,说明鲁迅先生不会轻易抹杀孩子的天性。

(4)、与青年交往

第6个片段,读青年人的来稿,直至深夜

第9个片段,泡一壶红茶,和青年们一谈就一两个钟头,谈论当时中国的局势,如“伪满洲国”

(5)、休闲娱乐

第7个片段,看电影,介绍“珂勒惠支”的版画,以及史沫特烈援助当时的中国的事情;

(6)、读书工作

第4个片段,帮助瞿秋白先生校订《海上述林》,联系出版社。

第5个片段,与冯雪峰交往,支持革命,热爱祖国;

第8个片段,写先生夜间工作的情景,饱含了作者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感念之情.

第10个片段,详细写鲁迅先生生病的情景,概括写鲁迅先生病中笔耕不辍。

3、请就文中描写的鲁迅背影,写一段你的`感悟,80字。

四、小结 :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也一如他在诗歌中所说的那样: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7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把握细节,沉浸感悟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小说《社戏》《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谈谈自己印象中的鲁迅。(学生可能因为阅读鲁迅的文章大都比较深刻,含蓄,因此感到鲁迅是深邃的、沉重的、严厉的。)

教师总结:提起鲁迅,总会想起很多词语:深邃、沉重、严厉、倔强……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但在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这样吗?提起鲁迅我们还会和伟大睿智联系在一起,但日常生活中的鲁迅也是不苟言笑的吗?他有没有平凡的一面?我们经常说伟大往往寓于平凡之中,这句话适用于鲁迅吗?我们是否能从他平凡生活中发掘出他伟大的一面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起探究一下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

二、默读课文,初步感知

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

1、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完善,板书)

明确:笑声

步伐

品评衣着

真诚待友(四处)

与青年们交往

2、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哪些字词来描写的?让我们从先生的笑声开始吧

(学生回答,师生共同品词识人,适时板书)

明确:笑声 明朗 (乐观开朗 平易近人)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 豁达爽朗的形象跃然纸上

步伐 轻捷

“刚” “一” “同时” (行为描写)

品评衣着 ( 细致 随和 善解人意)

“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

真诚待友 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 “一定” “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笑”--冲

第43小节 “一提议” “必然” “还是” “举着筷子问:‘我再吃几个吗?’以及第44小节,流露出鲁迅对对小辈的体恤,还有妻子敬重与依赖。

之三:两次来访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 不乏幽默

“笑”--一种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之四:冯雪峰来访

与青年人交往:宽容 赤子之心

“深恶痛绝” “但” “每封” “不同角落”

“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睛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三、 作业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二、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感悟真人鲁迅)

如果说体贴、明朗的笑、幽默体现了他和我们一样也是拥有喜、怒、哀、乐的“普通人”。然而在文章的最后部分似乎品出了异于常人的鲁迅,有些感动,我们仿佛又看到了 “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

请学生们再细细品读挖掘文字背后的鲁迅,在那些看似平凡的言行中是否蕴含着不凡之处。

(同学再次研读课文,回答,教师引导深入,适时补充背景)

明确:“心里的欢喜” “ 仿佛不顾一切” “旷代的全智者的催逼”的“眼光”“幻想” “安顿” “沉思” “谈得热闹” “……

(要点)明朗背后的澄澈,轻捷背后的坚定,细致背后的宽厚,体贴背后的原则,以及不是流露的天真、处逆境而不弃追求,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鲁迅,即真人鲁迅,而“真”恰恰不易做到,尤其在那样的年代难能可贵,实可谓一字千钧,凡人鲁迅因坚持真实而铸就伟大。

三、深入探讨,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教师总结: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8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撷取生活琐事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关爱青年、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本单元所学篇目《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有的人》,请同学谈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

2.课前同学们根据填空题做了总结,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鲁迅,原名(),字()。从《少年闰土》一文中,我们知道幼时的鲁迅();从《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我们知道在动荡的时局中鲁迅();从《一面》一文中,我们知道鲁迅()。鲁迅走了,但他给后人留下了很多怀念和深深的思考,臧克家写的诗《有的人》赞扬鲁迅()。鲁迅以笔为武器,战斗了一生,被誉为“”。他的座右铭是:()。

3.提起鲁迅,我们总会想起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吸着烟斗、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他似乎很严厉,但那却不是他的全部,他活着的时候,周围有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一面》中的阿累是一个,著名女作家萧红是另一个。(出示美文《回忆鲁迅先生》(节选)萧红著)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课堂交流课前收集的创作背景及萧红的生平事迹。

(1)创作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许多名篇佳作。在零零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典范,是敬献于鲁迅墓前的一个永不凋谢的花环。由于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跟回忆对象鲁迅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2)关于萧红

原名张遒莹,“萧红”是她发表《生死场》时使用的笔名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也曾被鲁迅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主要作品有:《生死场》、《呼兰河传》。

2.默读课文5分钟,速度快的多读几遍。

(1) 标上自然段序号,把全文划分为若干部分,想想看文中写了鲁迅的哪些事。

部分 自然段 内容 详略

第一部分 自然段1 鲁迅的笑声是明朗的 略写

第二部分 自然段2 (鲁迅走路轻捷直率)

第三部分 段3-()(鲁迅虽然痛恨青年人写信草率,但还是每封都读,看到深夜。)

第四部分 段() 鲁迅陪客人到夜深必吃些点心

第五部分 段()-()(鲁迅和夫人陪我在长桌旁喝茶夜谈,不知疲倦,还坚持送我出门,教我记住他的房子。) 详写

(2)由学生交流反馈答案,教师小结:散文形散神不散,只要细细地读,能找到一件件事情。文章从回忆入手,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三件事,其中第三件事写得最为详尽,显得有享有略,重点突出.

三、感知细节

1.再读全文并思考:文中的鲁迅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2.全文所写生活片段中哪些细节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从中能看出鲁迅先生怎样的性格特征?请你用直线划出来,在一旁作注释。

比如:鲁迅先生待客热忱,在陪客人到夜深是必吃一些点心,从“鲁迅先生一边抽着烟一边剥着瓜子吃,吃完了一碟鲁迅先生必请许先生再拿一碟来。”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来。我在这个句子旁边写上“待客热忱”。

3.小结:正如同学们所说,萧红的回忆里,鲁迅是爽朗直率的,生活也十分简朴,但他对待客人热情和蔼,对待青年人更是爱护有加。他坚持带病工作,生命不息,战斗不止。同学们一定发现了,通过写一件事来写人物,可以直接写主人公的细节,比如动作、语言、神情等,这些都是直接描写,可以让主人公的形象一下子丰满起来

三、合作探究

1.默读第10自然段,用波浪线画出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想一想:这些句子告诉了我们什么,又传递出怎样的情感?独立思考后2人小组讨论,并使用小短句写在纸板上。

2.交流展示,每个小组将自己的纸板贴在黑板上。

3.学生评价:相同内容的纸板去掉,留下有价值的纸板

4.教师补充,并总结道:像这样,在写人的事件描写中,不直接写主人公,而是通过写他人来传递出对主人公的'情感,叫做侧面描写,也叫衬托。直接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衬托出主人公的品质,传递对主人公的情感,是写人文章中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四、语言赏析

1①“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笑得咳嗽起来”,写鲁迅笑的神态,形象生动。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

②“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这些动作表现出鲁迅做事敏捷果断、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2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五、小结:阅读鲁迅的著作,读者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鲁迅是一个可爱的人,他的饮食、起居非常简单,他自己带带病工作,待客却十分热情真诚,尤其是对待像萧红、阿累这样的青年人,把他们当成是自己的子女一样去要求、去关爱。正如他的诗歌所说的那样:“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六、作业设计

查找有关资料,以《鲁迅踢鬼》为题,参照原文扩写成一篇不少于300字的小短文。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9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课文的研读,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会作者在字里行间中流露出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说明:

对于普通人来说,伟人似乎总是高高在上,令人不可触及。但实际上,伟人也和普通人一样,拥有喜怒哀乐。本文作者通过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可亲可敬的个性品质。无怪乎,有人说: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模,是敬献于鲁迅灵前一个永不凋谢的花圈。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理解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说明:

语文学习需要沉浸,要给学生思考活动的时空、让他们在对具体文字段落的品味感悟中,加深理解,表达各自见解,不断提升能力。

作者笔下的鲁迅先生对妻子敬重与依赖,对小辈的体恤关怀,乐观幽默,宽容别人,严格要求自己,支持革命进程等,所有这些是需要在阅读中需要细心体会的。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己默读课文,给全文段落标上序号。

2.想一想,课文讲了鲁迅先生哪几件事情。

3.全班同学交流一下,说说写了哪几件事。

4.自己再读一读,看哪些段落写的是一件事情。

二、逐件事学习

1.先学到鲁迅先生家做客这件事。

①找出写这件事的相关段落。写了作者几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②依次学习作者两次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的不同情况。(这两次做客反映鲁迅先生同样的性格)

③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因为这不仅仅是性格的问题,而且还涉及鲁迅先生的思想和情感问题。

2.学习鲁迅先生对待青年人写信的问题。

①找出文中哪几段写的这件事。

②读一读这段文字,想一想,鲁迅先生的态度和行为有什么不同。

③深入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和性格。

④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3.学习鲁迅先生不怕鬼的故事。

①自己读课文,找出这件事的起止段落。

②自己读一读这个故事。

③用自己的语言向大家讲这个故事。

④师生一起探究鲁迅不怕鬼的原因,体会鲁迅先生的性格。

⑤师生共同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三、学习课文前三段

1.自己读课文。

2.勾出自己认为写人物外貌写得好的地方。

3.读一读传神的外貌描写,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四、回顾全篇,深化认识

1.朗读全篇课文。

2.讨论一下,自己认识的鲁迅先生是怎样一个人。

3.老师补充时代背景,帮助学生进一步全面认识鲁迅先生。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0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概括事件。

2.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3.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教学重点: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教学难点: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教学方法:自读法

教学准备

1.学生查找有关鲁迅的资料;

2.课堂选择有关鲁迅的图片;并设计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展示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自读课文,概括事件。

2.品读课文,分析人物。

3.精读课文,学写批注。

二、作者简介

萧红,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1911年出生于黑龙江省呼兰县一个地主家庭。

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

主要作品:《生死场》、《马伯乐》、《呼兰河传》、《小城三月》。

三、文题背景

鲁迅说过:“想看好花。一定要有好土。”又曾表示:“只要能培一朵花,就不妨做会朽的腐草。”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中国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之后,萧红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一枝独秀。

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四、自读课文,自主学习

1.自学学习单之一

预习检测单

标题

作者

会读红色的字揩舀咳嗽调羹绞肉薪金校对草率

疙瘩深恶痛绝

文中的鲁迅给你的总体印象

2.自学学习单之二

自读思考单

要求:

1.自主阅读,整体理解。

2.在课本上相应的地方找出词句来,用笔画上波浪线。

3.概括每个片段的主要事件。

在课文中找出表示人物、事件的`词语,并进行概括。

3.自学学习单之三

品读思考单

要求:

1.品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

2.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并进行分析归纳。(写在课本上)

语句特点

萧红眼中的鲁迅

许先生眼中的鲁迅

海婴眼中的鲁迅

读者眼中的鲁迅

4.自学学习单之四

细读思考单

要求:

在课本上相应的地方写批注。(从内容、情感、语言等方面入手。写在课本上)

片段二

片段三

片段十一

片段十四

五、学习小结

学习本文后,从内容和写法上,你有哪些收获?

六、作业:

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写在笔记本上。

板书设计

回忆鲁迅先生

小事——平凡伟大

平易近人

做事认真

慈爱关心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1

一、教材分析

《回忆鲁迅先生》是选自萧红在鲁迅逝世三年后写的回忆文章,主要对鲁迅先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记述。作者以女性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鲁迅许多零散的生活细节,将鲁迅置身在日常生活中去描写,使他的形象生活化、真实化、不仅可敬更加可亲。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作者及鲁迅的文学常识,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

2.自主阅读课文,梳理文章内容,思考批注中的问题。

3.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形象特征和精神品质的写作方法。

【过程和方法】

1.通过自主阅读,学习归纳文中回忆鲁迅先生的生活事件。

2.运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抓住关键字词句的描写,学习批注出人物精神品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认识生活中鲁迅先生的品质,体会作者字里行间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平凡生活中伟人鲁迅真实而又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四、教学理念、方法和技术

教学理念:阅读教学应注意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评价的能力。自主阅读课,进一步强化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

教学方法:朗读品味法 圈点勾画法 批注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ppt

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教学要点:】学习归纳文中所写鲁迅先生的事件,认识生活中鲁迅先生的形象,体会作者对鲁迅的感情。

一、创设情境

本单元,我们认识了“两弹元勋”邓稼先,(ppt)他为核武器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认识了诗人、学者、民主战士闻一多,他言行一致,“口的巨人,行的高标”。今天,认识两位名人:下面这段文字是谁的作品。(PPT)

祖父戴一顶大草帽,我戴一顶小草帽。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祖父拔草,我就拔草。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个地溜平。其实,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二、检查自学

(1)人物简介:

1.学生展示搜集资料:萧红资料;鲁迅资料。

2.教师补充资料。(PPT)

(2)解题:题目,回忆性散文,怀念、崇敬之情。

(3)字词检测

咳嗽( ) 揩桌子( )

薪金( ) 草率( )

调羹( ) 疙瘩( )

吩咐( ) 深恶痛绝( )

三、阅读指导

【本文共67个自然段,分14个部分,编排时用空行隔开,在上自学预习的基础上我们画出段落,标出了序号:】

1.默读:用简介的语言概括文章各部分所写鲁迅先生的生活事件。

【方法指导:抓住重点句子,抓住关键词。】

【教师示例】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这段中,“笑声明朗”为关键词,整段写鲁迅先生的笑,因此归纳为:笑声明朗)

【学生默读,交流归纳事件,教师点拨】

学生交流:

学生1:第13部分,中心句“鲁迅先生包一个纸包也要包到整整齐齐,他常常把要寄出去的书,从许先生手里拿来自己包。”整段写鲁迅先生包书,因此归纳为:鲁迅先生包书。(板书)

学生2:第十部分,中心句子“鲁迅先生的休息”为中心句,可以归纳为:鲁迅先生的休息。(板书归纳ppt)

【小结】14个片段,14件生活琐事,萧红以一个女性细腻的视觉捕捉日常中的鲁迅,展现了他的神情姿态、会见朋友、与家人相处、读书写作等全方位生活化的鲁迅,这些生活小事展现为人什么性格品质呢?

2.品读思考:速读文章,结合具体的段落或语句分析文中所写事件表现鲁迅什么品质。

【学习方法:批注法,一句精妙的话,一个精准的字,细节性描写等】

【教师示例】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深恶痛绝之的。……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批注:(从 (段、词、句)中,看到鲁迅先生对青年严格要求的同时又深切关爱。)

【学生阅读,做批注,分享交流,教师指导】

生1:第九部分,“鲁迅先生一定不坐,一定让我们坐。鲁迅先生又一定不肯坐”可以看出鲁迅先生关心家人,一个慈祥的长者。(学生板书)

生2:第七部分“鲁迅先生出书的校样,都用来揩桌子,或做什么的”可见鲁迅先生生活节俭、淡泊名利。(学生板书)

……

四、分享展示

1、学习本文之后,说一说你心目中的鲁迅先生。

生1:在我心中鲁迅先生是一个珍惜时间、关爱家人、关心亲人的长者。

生2:这篇文章改变了以往我了解的伟人鲁迅形象,作品中的鲁迅更生活化,更有人情味,我觉得他更像一个普通人。

……

【归纳】14件小事,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直率、随和、知识广博、善解人意、胸襟开阔、做事认真、可亲可敬的鲁迅,一个凡人:可敬的长者、可爱的父亲、爱护青年的导师,伟人平凡生活的一面。这一切皆因作者用心体察生活,捕捉了鲁迅先生的生活细节,字里行间处处流露出作者的崇敬、怀念之情。

五 、实践巩固

【结束】亲爱的同学们,发国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它的眼睛。希望你们学习作者,用心感悟生活的美,发现自己身边的人、事、物,大胆的表达出来。

【作业】观察身边一个人,学习文中某一片段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品质。

六、板书:伟人——凡人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2

学习目标:

1、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学习鲁迅先生克己待人待客、关爱亲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学习重点:

了解课文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伟人鲁迅日常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学习难点:

学习本文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明确、拓展练习

学习过程:

一、明确目标(自读目标,明确本节课的方向,课堂上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二、课前热身(充分利用提前学习学案的时间,对课文进行预习,感知。)

(一)背景说明及人物介绍

1、创作背景

2.关于萧红

3.关于鲁迅 (结合资料,整理这些内容)

(二)自读课文,做好预习批注。

1、标明本文的18个小节。(每小节以自然段之间所空一行为标志)

2、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工具书解决并掌握,默写在下面)

三、课堂探究

(一)自主学习(先自主学习以下问题,疑难问题在题号上做出标记。)

1、从文题《回忆鲁迅先生》可以看出这是一篇 的散文。

2、读完课文,鲁迅留给你的最初印象是什么?

3、文章记述了鲁迅的那些小事? 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可用文中语句,也可自己概括),看看谁的小标题更恰当。

4、从这些生活小事中,找出你认为最受感动或最受启发的细节或语句,与同学交流,品味从中得到的启发。

5. 除了写鲁迅,还写了其他什么人?写他们有什么作用?作用一样吗?

6.鲁迅是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但本文却是细致记述了鲁迅的生活、工作中的琐事。从自己的阅读感受出发,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二)合作研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赶快参加吧!)

小组长组织组员研讨自主学习时解决不了的问题。

(三)展示讲解(机会总是垂青有准备的人,抓住机会,亮出风采!)

由已经掌握的学生或老师在黑板前进行必要的讲解,其他学生补充质疑。

四、巩固提升(真金不怕火炼,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必做题

1、看清字形给加点字注音。

虔( )诚 紊( )乱 肋( )膜 抽屉( ) 解剖( ) 遭殃( ) 踌躇 ( )( ) 喘( )着 窘( )迫 鉴( )赏 阖( )一阖眼睛

2、识记作者。

本文作者是 ,现代著名女作家。其代表作有 、,等,她被 誉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3、分析下面加点动词所表现的人物特征。

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4.鲁迅先生说;“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脚就立刻变成了人。”这句话妙在哪里呢?文中记述了好些鲁迅说的话,再举一例,谈谈其中的妙趣或隐含的道理。

选做题

结合课文内容及自己对鲁迅的了解,补充对联:

上联:俭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五、课堂反思(有反省才能有发展,有思考才会有提高)

《回忆鲁迅先生》教学构想(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有人说,散文是老年人的文学。要让初中生读《回忆鲁迅先生》这样的“记流水账似”的散文,我可以说,他们的兴趣是不会很浓的,甚或会有学生说,这也是经典散文么?记事它零零碎碎,一会写这,不会记哪,没有对一件事进行描述;看不出文章的整体结构,毫无章法可言。对学生的这种怀疑,教者会采取怎样的对策?

事实上,散文并没有一个现存的模式。写得精致的是散文,但结构上显得松散的又何可不谓之散文。这是散文的另一个面目。

教学这散文很可能太费累,怎样找一个切入点来理解文章又很难,文章又比较长,一课时是很能完成的,还得用两课时教学。

第一课时,其教学步骤:

(1)通读全文,找出文中记叙了鲁迅先生的“琐事”,从这些琐事的记叙中你看出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参考:对萧红穿衣的评论,表现出鲁迅的生活情趣;白天陪客人,只能晚上工作,表现出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关于鬼故事,表现出鲁迅先生的智慧与幽默;疏于保健,很不注重自己的身体;重病中怜子,有情;重病中不忘工作,看木刻画片渴望生命。以上只是对所记的一些重要事情的理解,或许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

(2)这篇文章主要细致记述鲁迅生活、工作的琐事,说说自己的阅读感受,这样纪实伟人的琐事有什么好处?

(详见教师用书。)

第一课时花一部分时间自读,对以上两个问题进行讨论,有助于理解这种“散漫”之散文的特点。

第二课时教学:

(1)圈点勾画出文中你认为值得咀嚼的词语或句子,在书上记下你的认识,并与同学讨论。

这里一是强调词句品味,看哪些词用得有味,可以把练习结合起来,另外,也要强调学生个性化的阅读,能找出一些句子来品味。结合练习三,说说记述的鲁迅一些话的妙趣或隐含的道理。

(2)品读“鲁迅通宵工作”“明朝会”两个小节,说说这两个片断的描写为什么动人?

这是开放性的讨论,“主编导读”的一些观点可以参考,但要注意,一定要结合词语的运用,体会用词的独特韵味。这个问题的讨论或可与前一个问题有重复,重点理解白描手法、反衬手法的运用。

(3)比较:这篇文章记人与前几篇写邓稼先,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的传记文有哪些不同?

(开放讨论,学生能说出多少就是多少,教师也要能总结出几点不同,与学生一同阅读文本,对话文本。)

反复地读了这篇散文,如是教学还不知行得通否。再思或可有更好的方法。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3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回忆鲁迅先生教学设计。

2.能通过读课文,了解表现鲁迅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4.学习鲁迅关心爱护他人、坚信科学、勇敢无畏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了解表现鲁迅性格特点的几件事情。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习鲁迅关心。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收集鲁迅先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谈到鲁迅也许我们对他并不陌生,你对这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有哪些了解呢?

学生汇报自己收集资料的情况,教师总结:

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本文的作者是他的学生萧红,有人说她写这篇文章是带着一个女儿对父亲的崇敬来写的,下面我们就伴随着作者一起去看看日常生活中的鲁迅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吧。

下面我们边读边思考课后第一题,并且自学本课的生字词语。

二、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学

1、 教学鲁迅喜欢笑的特点。

①结合生活中的人说说喜欢笑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②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写到了鲁迅先生的笑?这种写法叫什么?有什么好处?

2、教学鲁迅先生走路的特点。

①课文用了那几个动词来写走路快的特点的?向学生讲解鲁迅这个笔名的由来,(鲁迅自谦:取取愚鲁而迅行)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朗读。

②结合生活实际说说,走路快的人有哪些性格特点?

3、教学鲁迅先生不讲究穿着的特点,①你如何理解“谁穿什么衣裳我是看不见的。”

“你的裙子配的颜色不对,并不是红上衣不好看,各种颜色都是好看的,红上衣要配红裙子,不然就是黑裙子,咖啡色的就不行了;这两种颜色放在一起很浑浊……你没看到外国人在街上走的吗?绝没有下边穿一件绿裙子,上边穿一件紫上衣,也没有穿一件红裙子而后穿一件白上衣的……”

人瘦不要穿黑衣裳,人胖不要穿白衣裳;脚长的女人一定要穿黑鞋子,脚短就一定要穿白鞋子;方格子的衣裳胖人不能穿,但比横格子的还好;横格子的胖人穿上,就把胖子更往两边裂着,更横宽了,胖子要穿竖条子的,竖的把人显得长,横的把人显的宽……”

4、教学鲁迅先生接待客人的部分

①作者写了自己几次到鲁迅先生家里做客,第一次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目的是为了表现鲁迅的什么性格特点?

②怎样理解“天晴了,太阳出来啦”“鲁迅先生和他的夫人都笑了,一种对于冲破忧郁的'崭然的会心的”这句话?

教师讲解时代背景。

分角色读读这一部分。

5、教学鲁迅先生怎么对待青年部分

①体会鲁迅先生对学生严格要求,结合同学们的书写谈谈。

②在鲁迅先生的看似矛盾的做法中,体会学生关心青年,教师补充讲解阿累《一面》

6、教学踢鬼部分

①结合变化无常、踌躇两个词语,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文章内容理解鲁迅相信科学,勇敢无畏的品质。

②“倘若是鬼,常常让鲁迅先生踢踢倒是好,因为给了他一个重新做人的机会。”

文中的鬼在课文中指哪些人,为什么鲁迅能够改变他们?

③教师补充讲解鲁迅弃医从文和鲁迅的《药》以及《纪念刘和珍君》

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是怎样的哀痛者和幸福者?

从踢鬼这件事,你看出鲁迅先生身上具有什么样的品质?

三、总结鲁迅先生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师生共同总结。

观察图片鲁迅,用自己的话来叙述。

四、这一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写作方法,怎么来写“活”一个人?

写人要抓住特点,而且要通过具体的事情来体现。

作业设计:写一个你熟悉的人,抓住一个方面的特点。(片段)

师生相互评论,然后交流。

板书设计:

笑声——乐观爽朗

走路——雷厉风行

衣着——朴素为美

待客——平易近人 幽默风趣

读信——关心青年 爱憎分明

踢鬼——相信科学 勇敢无畏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4

教材分析

《回忆鲁迅先生》是节选自萧红的这篇“怀人散文”大体上可以分为十四个片断,短的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少的病中生活。读者眼前可以浮现出一个血肉丰满、形神兼备的“活的鲁迅”作为“人之子”的鲁迅。《回忆鲁迅先生》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

作者动笔之前对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鲁迅先生中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大思想和人格。萧红在《回忆鲁迅先生》一文中采用中国历代怀人散文的传统手法。撷取凡人琐事刻画悼念的对象,收到了刻骨铭心、感人至深的艺术效果。 教学目标

1.感受鲁迅先生平易温和的一面和丰富细腻的情感世界。

2.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3.体味鲁迅先生克己爱人、“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理解体会伟人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教学难点

学习本文通过捕捉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课前预习

本篇文章较长,为了提高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帮助学生养成积极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布置如下预习作业:

1.自读课文,查工具书,解决阅读时遇到的生字生词。

2.学生上网查找关于萧红的资料。

3.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教学过程

一、了解一曲文坛佳话——感受鲁萧师徒情深

1.关于鲁迅:

同学们,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为了疗救愚弱的国民,弃医从文;为了揭露“吃人”的社会,他上下求索。他是一位不屈的斗士,是一位当之无愧的伟人。这就是鲁迅先生。

对于鲁迅先生,同学们都不陌生,一起来回顾一下曾经学过的关于先生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拿来主义》等等。鲁迅的作品大家记得很清楚,先生的外貌特征给你留下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浓黑的一字须,根根向上的头发,面目严肃冷峻。这是鲁迅通常留给我们的印象:严厉的、尖锐的,犀利的。那么生活中的鲁迅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走进一个更为真实、更有血有肉的`鲁迅。

2.关于萧红过渡语:

让我们把目光重新放到作者身上,本篇文章的作者萧红是鲁迅先生的徒弟,二人师徒情深,已成为一曲文坛佳话。正是鲁迅悉心的指导和帮助,才成就了萧红不朽的文学成就,关于萧红大家又了解多少呢?让我们共同分享一下搜集的资料,了解这一曲文坛佳话。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幸运的是:他们受到了鲁迅先生的帮助,先生指导萧红进行文学创作,使其在文坛上拥有一席之地,被称为“民国大才女”。

可以说为了培育萧红这朵文学园圃中的奇葩,鲁迅先生甘作春泥甘做人梯;先生去世后,萧红悲痛万分,三年之后才从悲痛中振作起来,陆续创作和发表了了散文集《回忆鲁迅先生》、中篇《马伯乐》、和长篇《呼兰河传》等名篇佳作。

二、回眸一段生活往事——感知文本主要内容

过渡语:鲁迅先生的死,不仅使中国失去了一个最勇敢的青年领导者,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个最真挚最热忱的朋友。这样“伟大”的人物,在生活中又是怎样的,让我们快读全文,在读的过程中:注意字词、标清小节,划出好句段,当然最主要的是要然后谈一谈对鲁迅先生的印象与以前的认识有何不同!

整体感知文本内容

过渡语:谁先来谈谈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印象与以前的认识有何不同?

学生自由讨论。

◆学生发言,教师点评

◆教师总结:鲁迅是严厉的、尖锐的,甚至是可怕的,而这只是鲁迅先生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即“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方面;在先生活着的时候,对亲人、对朋友、对进步青年确是满怀慈爱的,很多热血青年都受到他的帮助,许多文学青年愿意“亲近”他,萧红就是其中的一个,这也可以说是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

三、领略一种人格魅力——走进先生磊落心灵

过渡语:大家应该发现:这篇回忆性散文是由一些生活场景组成的,能不能给每个事件加一个小标题呢?大家来讨论一下,可以用文中的原句,也可以自己概括,开始吧。

1.撷取生活花絮 具体步骤:

这一环节首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然后在学习小组内讨论交流,学生各抒己见,拓展思维;最后,每小组推荐一个人,在班上说说自己小组的主要观点,教师整合集体智慧,归纳总结,以幻灯片的形式提供参考。(以填写表格的形式完成)

成果展示:

2.展现人物性格

问题:萧红写的都是先生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小事,但这些平平凡凡的小事中却彰显着先生伟大的人格魅力,这就需要我们用心来体会。

事件

鲁迅的笑

鲁迅走路的姿态

先生家作客(详)

鲁迅开玩笑

一起会心地笑

展读青年来信

样稿随意用

许先生的忙碌

看电影

翻书就是休息

陪客和休息(详)

吃鱼丸

包书皮

病中拼命工作(详)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5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鲁迅先生的文学常识,体会鲁迅先生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2、梳理文章思路,学习本文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3、品味具有代表性的通言,分析人物品质。

3、学习鲁迅先生忘我工作的精神,感受鲁迅先生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梳理文章思路,体会鲁迅先生生活中平易温和的一面

难点:品味具有代表性的通言,学习本文通过对生活细节的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文章导入

分析:

目的:我希望能够做一个开场白,因为鲁迅先生已经学了太多次了。让学生对他有一个了解就好。

原则:我希望能做到直观性。使用图片或者影像。

方法:如果有作者和鲁迅的照片放上就好了。或者鲁迅对作者的照顾,以及作者对鲁迅先生的尊重。

正文:初中课文中关于鲁迅先生的文章很多,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

鲁迅:《少年闰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周晔:《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阿累:《一面》

臧克家:《有的人》

今天一起学习: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

作者简介

名字:萧红,原名张乃莹。

时间:(1911—1942)

地址:黑龙江呼兰人

评价:中国现代女作家。

作品:

(1)1933年与萧军自费出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

(2)在鲁迅的帮助和支持下、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蜚声文坛。

(3)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二、初读课文,理解感知

(一)字音字形

1、学习方法:

(1)课后内容

(2)课下注释中加拼音的内容

(3)课文中比较难写的内容。

2、具体字词

筵会虔诚紊乱肋膜掠夺抽屉草率

解剖遭殃噢的一声阖一阖眼睛校对

舀揩碟捆咳嗽调羹绞肉薪金

洗澡悠然吩咐抹杀疙瘩深恶痛绝不以为然

3、词语解释:

【鉴赏】鉴定和欣赏(艺术品、文物等)。

【筵(yán)会】即“宴会”,指宾主在一起饮酒吃饭的聚会(指比较隆重的)。

【窘(jiǒng)】①贫穷。②为难。③使为难。课文采用的是第二种解释,难堪。

【旷代】当代没有人比得上。

【听子】用镀锡或镀锌的薄铁皮做成的装食品、香烟等的筒子或罐子。

【踌(chóu)躇(chú)】①犹豫。②得意的样子。课文中用的是第一种解释。

【抹(mǒ)杀】一概不计;完全勾销。也作“抹煞”。

【紊(wěn)乱】杂乱;纷乱。

三、理清楚文章思路

(一)整理文章思路的方法:

1、本文段数较多,以自然空行为标志,分段落。

2、根据中心句的方法,对内容进行概括。

(1)段首

(2)断尾

(二)段落划分的方法

1、鲁迅的笑

2、鲁迅走路轻捷

3、我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4、鲁迅先生开玩笑

5、受鲁迅先生影响,我也乐观起来

6、鲁迅先生关心帮助青年人

7、鲁迅先生对纸张随意使用,不在意

8、写鲁迅先生的忙碌

9、通过看电影,表现出鲁迅先生体恤关心他人的品质

10、写鲁迅先生休息

11、写鲁迅先生的三件小事,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

12、通过写吃鱼丸的故事,反映出了鲁迅先生遇事而不盲从和身体力行的精神

13、通过写鲁迅先生包书的细节,表现出了他的细心严谨的做事态度

14、写鲁迅先生拼命工作,无暇休息。

四、通过文章段落,分析鲁迅先生的人物特点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方法:)

表现人物的品质,可以通过两个角度去表现:

1、是通过事情去表现

2、是通过语言去表现

段落主要事件人物性格

1、鲁迅的笑乐观爽朗,平易近人

2、鲁迅走路轻捷做事敏捷果断,性格坚毅

3、我到鲁迅先生家中做客

(1)嘱咐许先生给我付车钱

(2)饮食情况,介绍一起吃饭的'事情

写出鲁迅对小辈的关心

4、鲁迅先生开玩笑幽默开朗

5、受鲁迅先生影响,我也乐观起来写出我受鲁迅的影响很大

6、鲁迅先生看信关心帮助青年人

7、鲁迅先生对纸张随意使用,不在意淡泊名利

8、写许先生的忙碌侧面表现鲁迅先生的辛苦

9、通过看电影,表现出鲁迅先生体恤关心他人的品质

10、写鲁迅先生休息表现了鲁迅先生对时间的珍惜

11、写鲁迅先生的三件小事

(1)花时间陪客人

(2)鲁迅和作息和大家不同

(3)家人都很小心

表现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爱戴之情。

12、通过写吃鱼丸的故事,反映出了鲁迅先生遇事而不盲从和身体力行的精神

13、通过写鲁迅先生包书的细节表现出了他的细心严谨的做事态度

14、写鲁迅先生拼命工作,无暇休息。争分夺秒的工作态度

五、对关键位置的句子进行分析。

(一)学法指导:什么是重点句子?

所谓重要的句子,是指在文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关键性句子。

它通常指以下几种语句:

1、结构比较复杂,对理解文章有关键性影响的句子。

2、使用了特殊的修辞格、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等。

3、揭示文章脉络层次的句子,即文中段首的总起句、段末的总结句及过渡句等。

4、统摄全篇,即人们常说的文眼或者是揭示文章中心、主旨、观点、情感的句子。

5、表达形象生动、独出心裁的句子。

(二)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内容:

(1)描写:细节描写

(2)概括:鲁迅先生笑的神态。

(3)关键词:明朗+咳嗽+烟卷都拿不住

(4)中心:写出了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形象。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的走去。

分析:

(1)描写:动作描写

(2)概括:走路的状态

(3)关键词:轻捷+不顾一切

(4)中心:表现出了鲁迅先生做事敏捷果断,以及他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坚毅性格。

一点钟以后,送我(还有别的朋友)出来的是许先生,外边下着蒙蒙的小雨,弄堂里灯光全然灭掉了,鲁迅先生嘱咐许先生一定让坐小汽车回去,并且一定嘱咐许先生付钱。

分析:

(1)概括:鲁迅嘱咐许先生帮我打车

(2)关键词:两个嘱咐+两个一定

(3)中心:流露出了鲁迅先生对朋友的关心和爱护,但他还是展读着每封由不同角落里投来的青年的信,眼睛不济时,便戴起眼镜来看,常常看到夜里很深的时光。

分析:

(1)概括:鲁迅先生一边对写这草率的书信深恶痛绝,一边仍然认真的阅读

(2)关键词:还是+戴眼镜+很深的时光

(3)中心:说明了鲁迅不但严格要求青年人也严格约束自己,体现了他的宽容和蔼,严格律己的性格和品质

许先生说鸡鸣的时候,鲁迅先生还是坐着,街上的汽车嘟嘟地叫起来了,鲁迅先生还是坐着。

(1)写法:间接描写

(2)概括:写出了许先生对鲁迅工作状态的一种介绍。

(3)关键词:还是+还是

(4)中心:体现了鲁迅工作时间长。

许先生又给海婴一个,海婴一吃,又是不好的,他又嚷嚷着。别人都不注意,鲁迅先生把海婴碟里的拿来尝尝。果然是不新鲜的。鲁迅先生说:

“他说不新鲜,一定也有他的道理,不加以查看就抹杀是不对的。”

分析:

(1)写法:语言描写

(2)概括:鲁迅品尝海鲜,做出评价

(3)关键词:道理+不对

(4)中心:体现了鲁迅的务实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鲁迅先生感到自己的身体不好,就更没有时间注意身体,所以要多做,赶快做。

分析:

(1)概括:写出了鲁迅的工作状态

(2)关键词:多做+赶快做

(3)中心:写出了鲁迅先生知道自己的工作时间不久了,表现了他不去死亡的淡然和争分夺秒的工作态度

六、文章总结

本文通过对鲁迅先生的笑声、走路、待人接物、关心他人、带病工作等生活细节的回忆,展现了鲁迅先生的平凡生活,表现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的非凡气质和精神,抒发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6

教学目标:

1、学会抓住“关键”做批注,自主学习课文,表达个性感悟

2、体会人物传记的特点,理解凡人小事中蕴含的伟大情怀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着眼“会意”,抓住关键段、句、字揣摩品味精彩,学会从细微之处把握鲁迅先生的人格风貌,理解作者的深挚情感。

难点:

对鲁迅先生不同身份的转换认识,感受鲁迅形象的生活化、真实化丰富化。

教学过程

一、巧导入,比较身份引思考

1、比较作品,引出作者与鲁迅的关系

(屏显)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看到这段文字,同学们都很熟悉,这是鲁迅先生描写百草园的片断。有一个人也写了我家的后花园,有鲁迅作品的影子。

我家有一个大花园,这花园里蜜蜂、蝴蝶、蜻蜓、蚂蚱,样样都有。蝴蝶有白蝴蝶、黄蝴蝶。这种蝴蝶小,不太好看。好看的是大红蝴蝶,满身带着金粉。蜻蜓是金的,蚂蚱是绿的。蜜蜂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乎乎,圆滚滚,就像一个小毛球,停在上面一动不动了。

(《后花园、祖父和我》)

鲁迅先生曾在《社戏》中写下:

(屏显)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

(鲁迅《社戏》)

这个人也写下了类似的文字:

(屏显)祖父把那小猪一撕开,立刻就冒了油,真香,我从来没有吃过那么香的东西,从来没有吃过那么好吃的东西。

(萧红《后花园、祖父和我》)

看来这个人受鲁迅先生影响很深,她就是鲁迅先生的学生萧红。

比较作品

比较作品

2、作者简介:(屏显作者简介、作者照片)

萧红:原名张莹,民国四大才女之一。为了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在鲁迅先生的关爱和帮助下来到上海,与鲁迅一家结下深厚情谊。她是鲁迅先生精心培育的文学青年之一,受鲁迅影响很大。主要作品:《生死场》《呼兰河传》《小城三月》等。在鲁迅先生逝世三周年的时候,写下了一篇文章《回忆鲁迅先生》。就是我们今天要阅读的文章。(屏显课题)

说起鲁迅先生,(屏显鲁迅图片)他的身份很高大尚了:中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那么生活中,鲁迅先生还有没有别的身份呢?

萧红撷取了多个与老师一家朝夕相处的普通生活场景,在她的笔下,鲁迅先生又会以哪些身份鲜活地出现在我们面前呢?

二、抓关键,字斟句酌品人物

(一)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归纳人物身份

在萧红笔下,鲁迅先生是一个( )

明确:父亲、丈夫、男人、老师、长者……

小结:原来,鲁迅先生还拥有这么多身份,生活中的鲁迅先生是充满爱与温情的。那么文章是如何通过细小的生活场景和细节描写来展现鲁迅先生这些身份的特点呢?需要进一步品读。我们还是运用做批注的方法品读感悟。今天老师要和大家分享一招做批注的好方法――抓关键。(PPT)

归纳身份

(二)分享批注好方法――抓关键

大家注意到,并不是文章每处都有批注,那么哪些地方值得我们批注呢?(学生回答)

陶渊明先生给了我们答案:

(屏显)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会意”之处,便是值得批注之处,它可能是一个精彩的段落、一个精妙的句子或者一个精准的字词。它往往含义丰富、表达巧妙。尤其在人物传记里,就是展现人物风貌、表达作者情感的关键之所在。今天的学习我们就着眼于自己的“会意”之处,在关键的段、句、字的品味批注中表达自己的独特感悟。

批注方法

(三)着眼“会意”,阅读精彩,感悟人物形象,理解作者情感

活动一:爱的纪念册

1、那我们就先从关键段开始吧。前面说到鲁迅先生的这么多身份,你对哪个身份最感兴趣呢?文章哪些段落表现这个身份的特点最充分?如果我们要编辑一本“爱的纪念册”,你会选哪个画面拍成照片并为它命名呢?

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身份来讨论。

活动一:自由跳读最能表现鲁迅先生某个身份的片断,选择印象最深的画面把它拍成一张珍贵的旧照片,并为它命名。时间5分钟

学生可能选取:

(1)朋友――先生的笑(明朗、顽皮、会心)、对朋友的热情等);

(2)亲人:温馨的家(对妻子的依赖尊重、对孩子的疼爱理解、对弟妹的谦让、);

(3)老师、长者:关爱(嘱咐坐小汽车、吃东西给面子、读青年的信等);

(4)战士:灯下背(剪)影(工作、用手中的笔唤醒民众、独自在黑夜奋斗,却把光明留给我们等)

老师小结:同学们选的照片都不错,命名也很有特点。表现鲁迅先生身份的片断故事也许很琐碎,但读着这些故事,就仿佛翻开了一本爱的纪念册,鲁迅先生的形象在我们的脑海里也更清晰鲜活起来。

活动二:“爱的留言板”

2、在这本“爱的纪念册”里,字里行间蕴含作者着对先生的真切感情。尤其是一些细节的描写很有意思,先生的个性品质也许就体现在一个句子里,作者的情感也许就体现在一个字里。透过细节品读关键字句,你会有更多新发现。

老师批注示例(PPT):

第12段:“我再吃几个吗?”(老师范读)

批注:鲁迅先生好给萧红面子哦!同时又表达了对妻子的尊重和依赖,真是一个可爱的人!

第45-48段:(老师范读)

批注:一个“坐”字――极言工作时间之长,先生在黑夜里孤独而坚韧战斗的雕塑般的身影,正倔强地迎接着黎明。“坐”字里有敬仰、有爱戴,更有学生对师长的心疼、担忧之情。

活动二:同学们自主选择最喜欢的一二处进行批注,可以是一句精彩的话,也可以是一个精彩的字。重点透过细节品味鲁迅形象,体会作者情感。

温馨提示:

①批注写在留言卡上,时间5分钟。

②和编者的.批注可以“英雄所见略同”,也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③按类自由组合,交流,时间5分钟。然后推选代表在全班交流,并张贴批注。

关键句的学习批注,学生可能批注的内容:

明朗的笑,走路的轻捷,开玩笑的风趣,天晴的温馨和乐,读青年的信,关爱萧红,家庭的民主等。

关键字的学习批注,学生可能批注的一个字:

“笑”――多处涉及,表现鲁迅先生的爽朗、平易近人,表达亲近、爱戴、回报分享之情和发自内心的喜爱。

“冲”――表现鲁迅先生的爽朗、好客,作者亲近、信赖、敬仰之情。

“扣”“伸”――崇敬、缅怀其一往无前、义无反顾的大无畏精神。

“必”――对先生的敬仰、亲近之情。鲁迅先生把其当作一家人的关爱之情。

“亮”――缅怀悼念之后的信念、决心。亮是鲁迅“睡”的背景和衬托,寓意我们会沿着鲁迅先生的步伐继续前行,迎来光明的世界、明亮的未来。

“正”――崇敬、热爱、向往。细微之处的方正、认真,是一辈子要学的。

3、全班交流展示,朗读精彩句段,品味深意妙处

老师小结:透过细节,我们字斟句酌,揣摩与品味让我们走近了鲁迅,认识了鲁迅先生生活中真实可爱、富有人情味的一面。看似零散的背后是对鲁迅深刻的了解,细小琐碎的内里是对鲁迅炽烈的情感。原来在萧红眼里,先生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还是:

一个疼爱了解孩子的好父亲、一个尊重体贴妻子的好丈夫、一个热情好客、朋友众多的主人、一个温和宽厚、风趣睿智的长者、一个要求严格、教诲耐心的老师 ……

三、拓展,走进作品悟丰富

在其他人眼里,鲁迅又有着怎样的身份呢?我们来听听大家的看法。

1、拓展链接:大家眼中丰富的鲁迅(视频)

众说鲁迅

2、拓展练习:我们眼中的鲁迅

老师小结:鲁迅不只是我们心中的神,他更是有温度的、真实的人。我们眼中的鲁迅又是怎样的呢?只有走进他的作品,(屏显鲁迅作品)才能深入认识他,让我们一起多读点鲁迅吧,走进他的心灵世界。我们将开展为期两周的鲁迅作品读书活动,请以《我眼中的鲁迅》为题写一篇读书报告!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7

学习目标:

1.学习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语言和善于生活琐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日常生活中的爽朗与温情,以及作者由衷的爱戴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萧红笔下的鲁迅形象,体会鲁迅丰富而细腻的感情世界。

难点: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设想:

本课教学采用“问题教学法”。“问题教学”的核心是“问题”与“启发”,要求教师设计的问题本身就要有启发性,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只有到位有效的启发,才能使学生走出“愤”“悱”的状态,达到认知的“生成”。启发的过程,也就是使学生的学习实现内化的过程,优秀的教师都是启发的高手,没有启发不可能让学生实现短时间的顿悟。

教学过程

一、走进文本

导入一:先从回忆学习过的鲁迅作品开始,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小说《一件小事》《故乡》等,老师经常给我们介绍到鲁迅先生,考试也经常考到鲁迅先生,大学、媒体也经常谈到鲁迅先生的事情,那么,你平时对鲁迅是如何认识的,请同学们说说你所了解的鲁迅先生。

导入二:教师朗诵鲁迅的散文诗《立论》。

二、熟悉文本

1.检查预习。

指名朗读课文中的某一部分,比如第二部分,第四部分等。

2.鲁迅是伟人,我们平时学习的伟人故事大都是轰轰烈烈的`,可是本文作者却并没有写鲁迅先生轰轰烈烈的大事,而写的都是——生活琐事(这四个字让学生概括说出来)

3.请大家用简短的词语(最好是四个字概括,以加小标题的方式)。

小标题 内容范围 备注

笑声明朗 第一部分

步履轻捷 第二部分

鉴赏服饰 第三部分

真诚待友 第四-七部分

认真读信 第八部分 舐犊情深

(这是概括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是高考测试要求的重要内容)

三、解读文本

1.通读全文,再请同学谈谈此文中的鲁迅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明确:乐观爽朗、平易近人、幽默、博爱、倔强、关爱他人

2.上面分析发现,作者是用生活琐事来表现出上面这些特点的,可我们在写作的时候大都喜欢写一些大事情,因为总觉得大事情人人看得见,才能表现人物特点,这是一种写作的误区。其实,最有表现力的是细小,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印象的也是细节,而平时同学们的大都写一些概括的事情,所以缺乏表现力,下面我们就通过分析本文内容来认识细节的重要作用。 请举例说明。如步履轻捷部分,写鲁迅“走路很轻捷”、“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如果是同学们来表现鲁迅“走路很轻捷”那一般是这样写的“走起路像飞一样”或“像离弦的箭”,这些语言是既写得很概括,让人想象不到具体的形象,又十分陈旧叫陈词滥调,没有表现力。

再比如,“鉴赏服饰”部分。一开始写道鲁迅对别人的穿着“不大注意”,但又写到“这拉手据鲁迅先生说是放在裤子下边的?”“你不穿我才说的,你穿的时候,一说你该不穿了”等等,足以看出鲁迅是观察仔细,是很注意别人的言行举止的,是一个细致、随和、善解人意的人。许广平先生的最后一句话说明鲁迅先生涉猎广泛,记忆力惊人。

再如开头一部分。“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笑得咳嗽起来。”寥寥几笔,一个乐观爽朗、平易近人的鲁迅形象便跃然纸上,令人印象深刻。

这就是细节的魅力所在。那么,什么是细节?

细节:

(1)细小的动作或情节;

(2)文艺作品中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自然景物、社会环境等最小的组成单位。细节描写要求真实、生动,并服从主题思想的表达。

讨论作者萧红:

本文的魅力来源于萧红的文字功夫和女性特点。

解决难点,体会作者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写作风格的。为什么是浅白质朴、清新隽永的,因为我们平常心目中的鲁迅和萧红笔下的鲁迅大相径庭,用严肃的笔写鲁迅先生的思想、作品,了解鲁迅用匕首、投枪向敌人斗争的战士形象。但,今天的鲁迅是他的日常生活,是丰富而平淡的,因为是日常生活与每个人都接近,所以让人感到很亲切,也给人一种耳目一新、清新隽永的感觉。举例说明。

四、升华文本

深入讨论:

①请同学们继续阅读课文,说说鲁迅是一个怎样的父亲(海婴一看到我非拉我到院子里和他一道玩不可,拉我的头发或拉我的衣裳。为什么不拉别人呢?所周先生说:“他看你梳着辫子,和他差不多,别人在他眼里都是大人,就看你小。”许先生问着海婴:“你为什么喜欢她呢?不喜欢别人?”“她有小辫子。”说着就来拉我的头发。这些内容说明鲁迅是一个非常了解自己孩子的合格的父亲,了解是理解的前提。这些内容让学生去找去分析,教师只做引导提示,不能强加或简单告知)?鲁迅是一样怎样的丈夫(鲁迅先生还是在饭桌上举着筷子问许先生:“我再吃几个吗?”一句问语,就把鲁迅先生对妻子的尊重爱谑之情表现得活灵活现,同时又展现了先生性格中幽默而富有童心的一面,看了以后让人忍俊不禁,显得很有生活情趣。)?鲁迅又是一个怎样的朋友(与冯雪峰)?又是一个怎样的师长(与“我”,对待青年作者)?

②如何看待伟人?

伟人首先是“人”,是活生生的,具有人的一切优点与缺点,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社会化进行比一般人要好要快,他们在关键时候能够克服人性的弱点,克制身上的一些缺点,更好地为人类做贡献。伟人更注意向社会奉献自己的智慧劳动,给予社会的多,向社会索取的少。

伟人的成长过程就是为社会培养自己优秀品质的过程:鲁迅冷酷、严肃的一面就是他深刻思索社会、思索人生,关注社会底层人民的写照。但这不能说明鲁迅先生就是一个冷冰冰的人,是一个没有正常人物感情的怪物。

今后我们了解一个人,要全面地了解他,不能只看一面不及其余,那样容易犯片面的错误,容易捧杀或者骂杀一个正常的人。

五、回味文本

提出两个问题:

①为什么有的同学不喜欢鲁迅先生的作品?

②为什么鲁迅直到现在还在受到别人的非议与攻击?

布置作业:

课外进一步阅读萧红《回忆鲁迅先生》的其它内容;

②进一步阅读鲁迅的作品。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8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2.感受鲁迅先生超群的智慧、广阔的胸襟和平易近人的个性品质。

3.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鲁迅先生的怀念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学习本文通过生活细节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难点:

体味鲁迅先生丰富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学过哪些关于鲁迅的文章呢?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你印象中的鲁迅是怎样的?

鲁迅先生憎恶旧社会、同情和关怀劳动人民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看看你对鲁迅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二)初读课文

预习与交流

1.作者简介

萧红(1911-1942),中国近现代女作家,“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1933年,以悄吟为笔名发表第一篇小说《弃儿》。1935年,在鲁迅的支持下,发表成名作《生死场》。1936年,东渡日本,创作散文《孤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1940年,与端木蕻良同抵香港,之后发表中篇小说《马伯乐》、长篇小说《呼兰河传》等。

2.背景链接

本文选自《萧红全集》第二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有改动。为了培育萧红这朵中国三、四十年代女性文学园圃的奇葩,鲁迅甘作春泥,甘为人梯,在她的作品中倾注了大量心血。鲁迅去世后,萧红陆续出版和发表了《马伯乐》《回忆鲁迅先生》等名篇佳作。

在林林总总的鲁迅回忆录中,萧红的《回忆鲁迅先生》是一枝独秀。它不仅是鲁迅回忆录中的珍品,而且可谓是中国现代怀人散文的楷范。由于作者萧红跟回忆对象鲁迅之间有着直接交往,对回忆对象充满着缅怀崇敬之情,素材又来自于亲历、亲闻、亲见,因此作品不仅富于史传性,而且也富于文学性。

(三)精读

1.学生速读课文,读完本文,鲁迅先生给你留下的总体印象是什么?

【交流点拨】

可敬的长者,可亲的父亲。有血有肉的伟人,幽默风趣的智者。

2.划分文章层次。

【交流点拨】

第一部分(1-13):写鲁迅先生的日常起居。

(1)写鲁迅先生的笑声。

(2)写鲁迅先生轻捷的步伐。

(3-13)写鲁迅先生和朋友夜谈、吃饺子和韭菜合子。

第二部分(14-34):写鲁迅先生与青年朋友的日常交往以及与许先生的日常生活。

(14-23)写“我”对先生的两次访问。

(24-26)写鲁迅先生对青年人的批评及他细致展读每位青年的来信。

(27-30)写校样纸用作它用,但先生却“不以为稀奇”。

(31-34)写许先生的繁忙,支持鲁迅先生的工作。

第三部分(35-66):写鲁迅先生与家人相处的情景,及他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的精神。

(35-54)写鲁迅先生一天中繁忙的工作。

(55-59)写鲁迅先生验证鱼丸是否新鲜。

(60-62)写先生认真包裹好每一本要寄出的书。

(63-66)写先生竭尽全力,辛勤工作,为人类留下更多财富。

(二) 整体感知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思考下列问题。

1.鲁迅先生既然看过美学书,对着装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为什么文章开头说他不太注意人的衣裳,“谁穿什么衣裳我看不见的”?

【交流点拨】

说明比较尊重别人:说明他的注意力不在这些方面。

2.萧红从先生的饮食起居写到待人接物等许多日常小事,为什么单单从笑写起?

【交流点拨】

表现鲁迅先生乐观开朗的`性格。

让人觉得他亲切、可亲,拉近了伟人与读者的距离。

(四)研读。

深层探究

1.课文描写鲁迅的性格用了哪些描写方法?

【交流点拨】

A动作描写

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得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得咳嗽起来。 夸张的写法,豁达爽朗的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B语言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用语言直观地表现了鲁迅幽默风趣的形象。

C神态描写

许先生和鲁迅先生都笑着,一种对于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

出神地勾画先生冲破忧郁心境的展然的会心的笑容。

D侧面描写

以后我想起这件事来,私下和许先生谈过,许先生说:“周先生的做人,真是我们学不了的。哪怕一点点小事。”

从许先生的角度表现了鲁迅的求真、务实。

E细节描写

“好久不见,好久不见。”一边说着一边向我点头。

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他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通过神情、语言、动作的描写,把一个伟大的人物回忆得有血有肉,可知可感,令人亲近。

2.“假如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交流点拨】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身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假如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

3.本文不只在内容上较之一般的传记高出一筹,语言也毫不逊色,有着自身的独到之处,同学们试试看,能否有所发现。(同学合作研讨)

【交流点拨】

(1)辞手法的运用

①对比第三局部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②引用第二局部中描述邓稼先的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 已”;第五局部对《吊古战场文》和《中国男儿歌》的引用。

③排比第一局部中2~5段,第三局部中第3段,第六局部中所引述的话。

其作用是:语言凝练,增加气势,给人以强烈的震撼。

⑵句式的多变

①句式十分整齐。 第一局部中列举1898年“任人宰割”的四个例子;第二局部以时间为序介绍邓稼先简历和贡献的句子;第五局部第3段等。

②长短句交错使用。 第三局部第4段介绍奥本海默的性格与为人。

选择什么样的句式,是根据思想感情的表达需要决定的,前者有气势,读来琅琅上口,后者则形成一种交错美,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⑶文章无华丽词藻,平实的语言中饱含感情。

第四局部的末段一个“热泪满眶”将作者的感情震荡表示得淋漓尽致;第五局部第二、三段两句询问对朋友流露出的深情。

(五)小结。

这篇回忆性散文,以女性特有的细腻感觉,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在我们眼前展现了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平凡而伟大的精神,先生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的崇高形象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布置作业

运用本文的写作技巧,选择你身边最熟悉的人,写一篇表现亲情的文章。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19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记忆本课中出现的新的生字、生词,了解萧红其人及与鲁迅的关系。

(2)能够有感情地、流畅地朗读课文。

(3)能够理清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进行概括。

(4)学习作者选择生活中的点滴来表现人物的特点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自读,梳理事件。

(2)小组探究,分析人物特点。

(3)品悟白描的描写特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鲁迅先生温和平易的性格和细腻的精神世界。

(2)感受鲁迅克己爱人、奋斗不息的精神。

二、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导入新课

教师谈话导入:1936年10月19日,鲁迅因病去世。伟人的去世令许多人悲伤不已,其中有一位年轻的女性作家,她曾经得到过鲁迅的帮助和扶持,在万分悲痛中,她用清新、冷静的笔触勾勒了一位普通却又绝不普通的亦师亦友的鲁迅先生。引入课文。

预习准备:自读课文,学习课内生字词;查找资料,了解萧红其人及其作品,了解萧红与鲁迅的.交往。

课堂交流:教师检查预习,学生汇报学习所得。

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师友互助

教师提出合作要求:

1、文章形式上以空行分段,文章讲到了哪些事,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出来。

2、作者的选材有什么特别之处?在我们的印象中,鲁迅先生是那个带着伟大光环的革命家、思想家和文学家,而在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了他的更多的身份,这篇文章中的鲁迅都有哪些身份?哪一个事件中的鲁迅是你喜欢的,说说自己的理解。

3、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文章却大量地、细致地记述他生活中的琐事,为什么要这样选择?

学生分小组按要求进行探究学习。汇报、交流。

参考小标题:笑,走路,谈穿着,公园的印象,看电影,纸烟,休息,工作,踢鬼,吃鱼丸,病中,海婴的自豪,明朝会,病好了,木刻画,若没有我呢,病“好了”,鲁迅休息了。

培养学生的概括、分析能力,培养学生捕捉选材的能力。

3、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小结:

1、全文写了这么多事件,是否杂乱?

2、若要写一写我们身边的亲人、朋友,你会仿照本文选一些小事例吗?

学生自由发言。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1、回顾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回顾生字词,鲁迅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学生回顾课文内容。

2、分层提高

教师提出探究要求:

1、读一读“明朝会”,你能理解此刻的海婴吗?这段文字读来有什么感受?为什么会这样?

2、细读课文,还有哪些内容打动了你,说说自己的感受。

3、你能想象鲁迅先生喜欢的画吗,为什么鲁迅就喜欢这幅木刻画呢?

4、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分组探究,在课文旁边坐批注。

交流。

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3、归纳总结

教师介绍白描手法。

学生笔记。

4、拓展提高

片段练习。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20

学习目标:

1.沉浸品读文字,读出字里行间中鲁迅平凡的一面。

2.感悟鲁迅在平易温和的性格中蕴含的深厚的爱国情感、孺子牛般奉献精神。

3.体会作者多种描写手法的艺术效果。

4.学习本文善于从撷取生活琐事中去展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

体会作者通过细节、日常生活点滴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感悟平凡生活中鲁迅之真实而又丰富细腻的心灵世界。

学习过程:

一、预习

1.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词。

2.用几个词,或几句话来评价鲁迅先生。

二、课堂展示

(一)预习展示

(二)小组探究

1.请同学在课前预习的基础上,迅速浏览课文,进行圈画(若加注则更佳)。

2.总结课文共写了几个有关鲁迅的片段并加以概括

明确:笑声步伐品评衣着真诚待友(四处)与青年们交往

3.这些片段、生活场景,让你看到了一位怎样的鲁迅?作者是通过哪些细节

哪些字词来描写的?

明确:

(1)笑声明朗

(2)品评衣着细致随和善解人意

(3)真诚待友体贴而真挚

之一:夜谈:嘱咐一定一定嘱咐

之二:吃韭菜合子:

之三:两次来访

之四:冯雪峰来访

(4)与青年人交往:宽容赤子之心

(三)感悟平凡鲁迅之中蕴含的不平凡:

4.回味悟旨,学习写法

(1)深入探讨鲁迅:伟人→凡人→真人

(2)同学可发表质疑

(3)学习作者看似随意,但倾注满腔真挚,善用细节等生活琐事勾勒出真实的人物性格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三、教师总结:

阅读鲁迅的著作,我们可以感知作为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鲁迅;今天又通过萧红的回忆,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个生活化真实化的鲁迅。让我们亲临到鲁迅伟大而平凡的精神,他的关心、扶持青年人和热爱祖国、支持革命是寓于平凡而真实的日常生活中的。

或许正如人们所说:“伟大正是寓于这种平凡之中吧。”

四、当堂检测

任意选择文体,表达对鲁迅先生的钦佩之情。

萧红《回忆鲁迅先生》教案设计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