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颜若惜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初现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崇尚创新已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因此,国务院把实施跨世纪素质教育过程、整体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和民族创新能力作为基础教育振兴的奋斗目标。国家教育部提出要实施以培养创造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的素质教育。那么,历史教学如何融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并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呢?下面谈谈本人在这方面的一些尝试和粗浅认识。

一、充分利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所谓非智力因素,是指除智力因素以外的全部心理因素的总称。它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情感、意志和性格等心理成分。它和智力因素构成影响学生学习过程的两大类心理因素。智力因素直接参与学生的认知活动,而非智力因素是学习活动的直接发动者和推动者,是激发、维持、调节和控制学习状态和趋向的内部力量。因此,它实际上是一种内驱力,是学生从事一切活动的内在动力。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至关重要。那怎样去做呢?

1、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习热情

当前部分学生对历史课厌学,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点就是缺乏学习热情,无求知欲望。求知欲是一种积极认识世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强烈要求,是强大的动力源,被科学家誉为“人类的第一美德”。也可以说是良好学习的第一心理品质,学生有强烈的求知欲才会在历史学习中积极思考,不断激发自己学习热情,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首先,教师创造一些问题情境或主动提出系列有趣生动的问题,发展学生对事物的敏锐感,启发学生思考,培养勤动脑筋的习惯。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培养和巩固学生的求知欲、学习热情。例如教学中讲四大发明时,我这样来引导学生:中华民族是富有创造性的民族,在古代,我国的科技成就有许多位居世界之最,特别是四大发明令我们自豪。但19世纪我们却落后挨打了,西方参考我国火-药-配-方创制成TNT炸药,制成火力威猛的枪炮,不但摧毁了欧洲的封建城堡,而且打开了清朝的国门;用指南针的原理创造了先进的罗盘针,装备军舰和飞机对外侵略扩张;在中国印刷基础上首创古登堡印刷机,使传教士们得以有大量的宣传品撒向神州大地......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很复杂,归根结底在于我国晚清腐朽、落后的封建政治制度。

其次,在教学中,教师可适当注意拓宽学生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求知欲,激发他们的学习历史的兴趣。比如在讲授《抗日战争的胜利》“日本帝国主义投降”一目时,我首先布置了一则历史谜语:日本投降,猜两-个-中-国古代的历史人物。对猜谜,学生都很有兴趣,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这则谜语的谜底是“屈原”和“苏武”,为什么呢?抗战反-攻阶段,美国向日本广岛、长崎投掷了原子弹,苏联百万红军出兵东北。但同时也指出,日本投降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人民八年的艰苦抗战和全世界人民同仇敌忾对法西斯主义的打击。这样一来,学生不仅有学习兴趣,而且对老师提出的一些问题开始积极思考,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毫无疑问是有利的。

2、端正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理想抱负

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光依靠教师的刺激、诱发难以持久。正确的学习动机和远大的理想抱负才是驱使学生能够长期勤奋学习,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潜力的力量源泉。这一点,我们历史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历史科学教育性强的特点,通过历史上大量的史实,特别是中外历史的发展加以对比来激发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树立远大的志向。比如讲到鸦片战争清政府失败的原因时,可先由学生归纳,老师再画龙点睛地指出:鸦片战争清政府的失败归根结底在于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窒息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导致科技落后、经济停滞、国力衰败。讲到美国霸权政策时,联系沙漠风暴行动、北约轰炸南联盟指出:当今世界国际竞争靠的是国家综合实力,美国在全球推行扩张主义、霸权主义就是依靠其无与伦比的国力。国力要增强,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大力培养人才,特别是需要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二、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大量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知识点,如我国的四大发明、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三次工业革命等。教师如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创新教育的知识点并立足于时代具体分析、科学讲解,就能适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发动学生搜集素材,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对某些历史知识点展开课堂讨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创新的重要。如讲授“唐朝时期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一目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发展的有关历史材料,如耧车、翻车、秧马等,然后让学生围绕曲辕犁、筒车这两种生产工具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农具的改进以及广泛采用对唐朝农业生产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为唐朝的繁荣稳定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创新在改进生产工具、促进生产力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2、运用教材插图、挂图、录像、幻灯片等直观材料,展示科技成就、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直观形象的材料,能再现历史表象,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使历史教学更加形象、生动。特别是在讲科技史时因为教材内容比较枯燥难懂,若能充分利用图片、幻灯使学生身临其境,就更能感受到创新力。如讲“隋唐文化”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书中插图“李春设计的赵州桥”、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等展示隋唐时期科技的辉煌,从而使学生感悟到前人的创新成就。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时教师可以收集一些录象材料,介绍中国的科技成就,并讲述其没有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的原因,激发学生为振兴祖国的科学事业而创造性地学习,以达到激发学生创新欲望的目的。

三、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随时诱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及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给学生思维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和更多的机会。如讲高中古代史“焚书坑儒”时,教师可诱导学生扩散思维:每个历史问题从不同角度看都可以做出不同的评价,对“焚书坑儒”也可以做出各种评价,请大家想一想到底可以做出哪些评价?再比如我在指导学生进行战争史专题复习时,没有一上课就搞“流水帐”式分类串线,而是以探索性的问题为切入点,问学生贯穿中外历史决定战争胜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通过这样做,学生的思维才能打开,其创新意识、潜力才能体现出来。

四、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历史结论、历史规律,评价历史事件,提出新观点、新看法

创新就是打破常规,标新立异。历史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位思考,打破惯有的思维定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发散思维可以增强、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学生创新素质培养中占主导地位。比如讲中国古代史“落后就要挨打”这一命题时,可进一步发问学生:“落后是否一定要挨打?”它可以得出6个结论,教师可以启发两种结论:一是落后一定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二是落后可以不挨打。如我国古代辽夏金之入侵中原。再如讲到清末“新政”时可引导学生“清末新政有何影响?”学生思维相当活跃。有的说“新政”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壮大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有的说“新政”造就了一个新型的现代知识分子群体,为民-主思想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有的说“新政”对推进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不可低估的作用;有的说“新政”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引起了人民的反抗;有的说“新政”强化了清朝的国家机器等等。

2、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逆向思维即“反过来想一想”。人们思考问题通常只注重已有的联系,习惯于沿着合乎习惯的传统方向正向“顺推”,如果注意“倒过来”看问题,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见解或突破性效果。如中学历史在讲到孔子在教育上的成就时,教师总要介绍孔子有三千弟-子七十二贤,这时老师提出:“三千弟-子,只有七十二个成材,不足四分之一。而我们现在提倡人人上大学,人人成材,两相比较,对孔子的教育成就是否值得怀疑?”再如“九·一三”事件中林彪是摔死的,反过来问“你怎么知道在九·一三事件中摔死的人当中会有林彪呢”。教师可引导学生查阅《林彪遗骸是怎样鉴定的》、《九·一三事件始末》等资料,问题就有了明确的答案。再比如,中英鸦片战争是因为鸦片问题而引起的,那为什么战后在《南京条约》中只字不提鸦片呢?

总之,人贵在创新。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已成为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素质的方法很多,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师要抓住时机,努力培养社会、时代需要的高素质人才,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市级发表: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2017-03-21 08:53 | #2楼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见端倪,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今世界,崇尚创新已成为奔腾全球的滚滚潮流。因此,江-泽-民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特别强调“创新”,并告诉国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么,历史教学如何融进知识经济发展的大潮流并培养出大批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一、创新意识的培养

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可以用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知识点。教师若能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充分挖掘教材中创新教育的知识点,并立足于当代社会具体分析、科学讲解,就能适时适当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着手:

1.发动学生搜集素材,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感受到创新的重要性。中学生有一定的阅读、搜集、整理材料的能力,且能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到各种历史材料。对于历史教材中有关创新方面的知识点,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搜集材料,组织材料,展开课堂讨论,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创新的重要。如《两汉的经济》一课,可以让学生搜集两汉时期我国在世界上的各项首创生产工具、生产技术材料,学生将搜集到:西汉时发明了井渠,在耕犁上安装了犁壁,利用温室栽培蔬菜;东汉杜诗发明了水排。然后让学生围绕上述搜集到的材料进行讨论,使学生认识到这些发明创造对两汉经济的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又如教学“东晋南朝时造纸业有很大的进步”时,可以放手让学生搜集两汉时发明的造纸术材料,组织学生讨论,从而有力地证明东晋南朝时的造纸业的确有很大的进步:原材料更多样化,质量、产量提高,还会染色、防虫蛀。至东晋末竹木简完全被纸所代替。从而,让学生体验到创造在革新生产工具、生产技术,促进生产力发展及推动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2.通过史实的对比分析,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例如:孔子创办私学,广收平民子弟入学,使更多的人得到教育,打破了西周以来“学在官府”,只有贵族子弟才能在官府办的学校中受到教育的垄断局面。通过创办私学前后史实的对比分析,就能油然而生地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又如学习毕昻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可先联系隋唐时期发明的雕版印刷术,再联系发展到当今的印刷术(如电脑打字印刷等)。通过对比,使学生认识到社会要发展,必须不断改革。从而,点燃了学生的创新之火。

二、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意识仅仅是创新素质的起点,创造性思维才是创新素质的“内核”。调查研究表明:“创造力是后天培养和造就的,故人人能创造。”因此,开展创造性思维训练要面向全体学生,让他们都有机会进行思维创造力的训练,真正具备创新素质。那么,历史教学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呢?

1.思维观察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教师要充分利用插图、彩页、挂图、投影仪等直观教具,引导学生学会观察,让他们能透过重重迷雾“一眼看穿”事物的本质。观察力是人类智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敏锐的观察力是创造性思维的起步器。在教学中,对于一些插图、彩页等,特别是关于科技成就方面的插图、彩页,要多引导学生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去观察。这样他们就会成为知识的“发现者”、问题的“创造者”。所以,教师要随时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如教学“张衡和地动仪的发明”一目时,可以利用插图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地动仪的构造,进而说明其测报地震的原理,使学生从观察中认识到地动仪的科学性、先进性。又如讲“李春设计和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时,可充分利用彩页,引导学生观察桥的构造,分析这种设计的妙用。这样,学生通过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进行观察,自然感悟到隋朝科技的辉煌及前人创新的伟大成就。

2.启发反推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突破传统常规的思考方法,采取启发反向逆推的思维方式,从而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来。例如:中国近代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是“落后要挨打”。我针对上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落后一定要挨打吗?”教师通过启发得出两种结论,让学生思考、议论:①落后一定挨打,理由是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会发生弱肉强食;②落后可以不挨打,如我国古代辽夏金元入侵中原。这样,学生的思维有了用武之地,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

3.发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从一基本史实生发开去,让学生来个“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以打破思维定势,突破陈腐观念的束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求异、扩散的创新思维能力。高中历史教材引入了一些史学界的争议,这有助于学生了解史学研究动态,拓宽思路,开展独立思考,形成自己一定的看法。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分析这些不同观点形成的原因,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多方位地评价历史事件,多法解答历史现象,多重思考历史规律,多层认识历史结论。如教材中关于哥伦布及其航行美洲的评价,列举了史学界的三种不同观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阅读介绍这三种观点的文字,分析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事件或同一人物的不同评价,鼓励学生评价历史事件多换一换角度,多一些发散思维,力图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指导下,提出新观点、新看法。

4.换位创新能力的培养。此能力的培养,就是变换位置,活用教材,冲出思维定势的束缚,培养学生活泼开放的创新思维能力。如中国古代史有一幅插图“宋代《耕获图》”,其画面有一处展现了这样的情景:方块稻田,插秧正忙;一着长衫,打伞遮阳,站立桥头,目扫农夫。这个人是谁,他在干什么?对画中此人仅从阶级关系来看,就会认为他是地主田庄的狗腿子,严密监视稻田里农夫的劳动。如果换个位置来思考,从加强经济管理的角度来分析,他就是一位懂得农活的大管家。他管的任务,除了监视农夫干活别偷懒之外,主要的职责就是调配劳动力,督促生产进度,检查农活质量了。这真是“横看成岭侧成峰”,对史实进行换位思考和分析,创新思维能力就自然会“远近高低各不同”了!

5.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及时鼓励他们的“标新立异”。学生在独立思考的时候,往往会产生一些超出人们意料之外的观点,人称“标新立异”。如《江南地区的开发》中有一个问题:南方政局虽然动荡,经济却在迅速发展,这是为什么?按课文内容只能回答为:①江南温暖湿润,土地肥沃;②西晋末年以后,北民南迁,充实了江南的劳动力,带去先进的生产技术;③东晋南朝时期,南北方人民共同开发江南。但个别学生大胆提出质疑:南方政局虽然动荡,但是,如果南方社会没有相对的安定,经济能迅速发展吗?学生的质疑是很正确的,教师应该充分给予肯定,当场表扬学生,鼓励学生的质疑,“标新立异”,提出自己的看法。这样,学生对问题的解答就更加完整了。

6.辩证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在辩证唯物主义指导下,来观察认识历史。辩证法认为事物都是处在不断运动、发展变化之中,相互之间都有一定的联系。因此,观察事物必须把握、研究它的总和,从事物本身矛盾的发展、运动、变化来看待它。只有这样,才能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质,新的发现才会层出不穷。如明清时期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观念,主张“工商皆本”就是一例。中国封建专制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特别是清朝前期,严禁海上贸易,推行闭关自守政策,限制了中国正常的对外贸易,在国内设立许多关卡,对商品征收重税,还对手工业生产规模进行严格的限制。这些政策的实施,一方面,使原来部分工商业者不得不改行,从事农业生产,刺激了农业的发展;另一方面,阻碍了同外国进行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交流,抑制了工商业的发展,严重地阻碍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使中国逐渐在世界上落伍了。黄宗羲针对上述弊端提出了创新性的见解,是很正确的。因为,工商业发展起来了,经济搞活了,便有更多的资金购置较先进的设备投资农业生产,反作用地推动农业的发展。这种新认识,就是辩证的创新。

7.想象力的培养。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可用历史上一些具有丰富想象力而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的事迹来教育学生。如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其次,应根据教材潜在因素,创设想象情景,提供想象材料,诱发学生创造性想象。如讲“‘一国两制’的构想”时,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问题:港澳回归祖国后,实行了“一国两制”的政策,你们能否想象其发展趋势?五十年后,中国将变成怎样的情形,你们敢不敢设计一下中国理想的社会制度?让学生充分展开翅膀,在想象的王国里遨游。

人贵在创新,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师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为已任,为他们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历史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