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政治-思想品德 - 立足学科基础 抓好研究性学习 培养综合能力

政治-思想品德 - 立足学科基础 抓好研究性学习 培养综合能力

冷兮め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政治-思想品德 - 立足学科基础 抓好研究性学习 培养综合能力

如何适应高考的综合能力测试,提高综合能力,是摆在综合学科教师面前的重大课题。如何通过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同样是摆在政治教师面前的重要议题。从2001年起,我们在实践、探索、反思总结的基础上,结合本学科本学校的实际,采用了以下措施,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一、立足学科基础知识,搞好学科本位综合。综合能力是指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知识和方法去考察和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能力。综合能力根据问题的核心差异,可分为:学科本位综合(以学科为中心的综合),社会本位综合(以社会现实存在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中心的综合),以及发展本位综合(以促进主体发展为中心的综合)。综合能力不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既不是先天遗传,又不是神灵启示。而是建立在扎实学科基础之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 由低到高的后天习得;是知识的整合,思想方法的磨合,是精神境界的提升与融合。如果超越能力形成的阶段,只以应考的态度重视综合能力的培养,只能是空中楼阁,拔苗助长。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而且违背规律,会给教育事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用基本概念,原理,规律构筑的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大厦。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就必须站到学科体系的高度,统揽全局,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打通知识的关节点。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形成学科内综合,达到学科本位综合的目的。二、抓好研究性学习,搞好社会本位综合。学以致用,这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学习的实质在于促进知识的转化、迁移、和运用。掌握知识不是目的,其目的是运用知识,指导实践。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就在于指导人们的实践,认识和改造社会。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理论与实践想结合,才能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果仅仅满足于学科本位的综合,那还是处于认识世界的阶段,也仅仅是完成了认识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认识的目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政治课时关注社会热点,贴近学生生活。开展研究性学习,搞好社会本位综合。研究性学习,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综合实践课程,是<<中国基础 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规定的必修课。这个课程,它突破了课堂教学的局限,由课内走向了课外,由校内走向校外,由理论走向实践。它打破了学习途径的单调性,开辟了学习文化知识的新通道。它是联结学科能力与跨学科能力的桥梁,是内化学科知识,进行体验和感悟,实现知识融合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之一。三、开展课外活动,抓好发展本位的综合。发展本位的综合,是指以学生的直接经验、动机、兴趣、和心理发展为整合的核心,其目的是促使学生勤于动手,乐于探究,获得体验和感悟,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以健全人格,获得全面发展。发展本位的综合,是综合的最高层次,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的,它反映了教育教学的本质要求,体现了新高考的根本方向。它与学科本位综合、社会本位综合一样,都是综合能力的一种。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区别。学科本位综合是以学科为中心,对知识的有机整合,它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有利于知识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加深对知识本身的理解。社会本位综合是以问题为载体,运用不同学科知识,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达到适应社会,改造社会的目的。发展本位的综合,它是以人本思想为核心,把知识的整合与社会问题的解决都当作主体发展的手段。为促使学生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一定要坚持开展课外活动,使课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让它与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形成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使它们相互补充,共同完成育人任务。综上所述,要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质量,提升综合能力,完成任务,必须把课堂教学、研究性学习、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
标签:性学品德

政治-思想品德 - 立足学科基础 抓好研究性学习 培养综合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