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

颜若惜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编写教案时,教案中教学步骤要具体、明确,各步骤衔接要自然、紧凑。写一年级的活动教案要注意什么?这里给大家提供一年级的活动教案下载,供大家参考。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1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书写6个生字。学会一个部首,掌握“走”字的笔顺。

理解文中的主要词语,知道“连忙、只好、笑眯眯、危急”等词语的意思;能区分“是、在”等词语的意思。

喜欢读课文,能准确表现人物对话的语气。

能够在读懂课文内容,明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越是在危难之时越要挺身而出,进而对“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教学重点、难点:认字和写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3分】

生活中我们都需要朋友,你有朋友吗?谁愿意说说你的朋友是谁吗?你为什么愿意和他交朋友?正准备交好朋友的同学能不能说一说你愿意和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了朋友之后怎样与朋友相处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学完之后你就会找到答案。

拼读生字,少清朗读障碍。【15分】

认读生字。

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和词语。

玩耍(shuǎ)有(yǒu)人停住(zhù)笑眯(mī)眯

说(shuō)话好呀(ya)告诉(su)都(dōu)好

注意提示“住”“说”都是翘舌音,“说”是三拼音节,“呀”要读轻音。

抽读识字卡。

在学习小组内,由组长抽读生字卡片,其他同学抢答。

初步理解字、词在本课的意思。“住”在本课是停住、止住的意思;“告”本课指把事情说给别人的意思;“都”在本课是所有、总括的意思。

给生字组词,并练习运用。

灵活多样,助复习。【9分】

玩听音拍卡片的游戏。

玩词语接龙游戏。

做巩固练习。【5分】

读出下面词语

玩具住处说话微笑告诉走路

选字填空。

你()做什么?

它们都()我()好朋友。

试读课文。【5分】

把这些字词放回到故事中。看同学能不能读准确。

找同学分自然段读一篇课文。其他同学听后评价谁读得最棒。

[设计意图:让学生喜欢读课文,并能准确的表现人物对话的语气]

作业:【3分】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导入新课【2分】

这节课我们来继续学习《朋友》这篇课文。齐读课题。

朗读课文,复习生字。【8分】

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

自读课文,标明自然段序号。

找同学分段读课文。

边读边理解。【13分】

学习第一自然段。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两个朋友在森林里玩耍时,发生了一件什么意想不到的事?你是从哪句话知道的?试着读这句话。

学习玩耍“玩”字和“在”字。“在”是平舌音,表示两个朋友所在的位置。“王”字旁的最后一笔横变提。

在这样紧急的时刻,两个人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学习“是”字。“是”是翘舌音,又是整体认读音节。意思是联两种事物,表示等同。书写时注意字的下半部分。

学习第二自然段。

从树上下来的那个人是什么样子?读一读描写他的句子。

学习什么的“么”“呀”两个都读轻声。书写是注意“么”的第二笔和“牙”字的第二笔。

读这个自然段,从他笑眯眯的样子我们可以知道他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习第三自然段。

读躺在地上那个人的话,你读懂了什么?

撇下是什么意思?

学习“走”字。“走”是平舌音。本课既有来到的意思,又有离去的意思。书写时要注意笔顺。

讨论: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做?

认认真真,学写字。【10分】

本课中最容易出错的.是“在”和“是”两个字,指导书写时,重点指导“在”字的第三笔“竖”,提醒学生不要忘写。在写“是”字时,先复习“足”字,对比观察两字的异同后在动笔书写。“走”字提醒学生书写时注意按正确笔顺来写。“的”字要突出左窄右宽,左小右大的特点。“玩”字书写时要注意王字旁的写法。“么”字的第二笔是“撇折”,提醒学生别写成“竖提”。[设计意图:注意培养学生正确的执笔姿势、正确的坐姿、保护本薄的好习惯、按笔画规矩写字的好习惯,把字写得规范、端正、整洁。#]

完成活动与练习。【7分】

“连线成字后,读一读”

认读4个部首和4个租子部件。

引导学生明白用一个部首与一个部件组成一个字的方法。

小组讨论组字。

答案不求统一。识字多的人可能组成多字。对他们要给予肯定和鼓励。

“读一读”。

引导学生们复读词语,以巩固新学的生字。

选字填空。

引导学生明白两句话的大概意思。选字填空,使句子更完整。

说一说学完课文之后,同学一定有很多感受想与伙伴交流,组织学生到自己的朋友的身边和他说些心里话。[设计意图:明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越是在危难之时越要挺身而出,进而对“伙伴之间应该如何相处”的问题有一个全面的理解。※]

板书设计:8——3朋友

玩具住处说话微笑告诉走路

在朋友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应该这样做?

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在危难之挺身而出。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2

活动目的:

通过比较小学与学校生活的不同之处,让学生从情感上认识到自己长大了已经成为一年级小学生。

活动准备:

录制一段家长对孩子提出期望的录音,印制寄语卡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小朋友们,你每天背上书包,蹦蹦跳跳地来上学,你知道自己已经是什么身份了吗?对!你已经告别那无忧无虑的学校生活,进入另一个崭新的天地——小学,真正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了,我们该怎样适应新的环境呢?

二、回忆比较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忆自己的学校生活,想想现在的小学生活和以前的学校生活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2、对呀,学校中的时间安排和学校完全不一样,还有许多和学校不同的新鲜事。请你说说你在学校中感到新鲜、新奇的事吧。

3、和学校生活相比,小学生的主要活动已不是游戏,而是学习,我们再也不能光凭兴趣做事,而要学习更多的知识和本领。

三、跟学生一起做游戏“击鼓传球”,增进师生间的感情。

1、刚刚成为了一名小学生,你的心里一定有着许多的感想和打算,现在我们一起来做个“击鼓传球”的游戏,来说说你的心里话。这个游戏的规则是:请出一名同学负责击鼓,其他同学听到鼓声后开始传球,当鼓声停止时,球在谁的手里,就请捧球的那位同学按照黑板上的句式向大家说说自己的心里话。

2、通过刚才“击鼓传球”的游戏,老师听到了你们作为小学生的心声。

四、聆听寄语

1、在你们成为小学生的那一刻,你们的爸爸、妈妈对你们寄予了很多的期望。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位爸爸(妈妈)对他(她)提出的期望,其实,我们每个人的爸爸妈妈都对我们抱有很多的期望。

为了让孩子们尽快适应学校的环境,建议家长从以下三个方面帮助孩子:

一、提升孩子自信心。孩子刚从学校转到小学,人生地不熟,容易产生自卑感。如,害怕自己的言语被别人取笑,害怕自己的成绩跟不上等,所以不敢与别人交往。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有所差异,有的性格内向,有的外向,所以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出现问题。但是,只要老师、家长及时地多鼓励孩子,适度提升孩子的自信心,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就能克服其盲目自卑的心理。

二、鼓励孩子多与同学、老师交流,多参加集体活动,多结识新朋友。同时,家长也要多与老师保持联系,密切关注孩子情绪变化。

三、在家里,家长应多与孩子交谈,通过交谈,传授给孩子更多的社会信息及正确的指导思想,帮助其更快的适应新环境。节假日,也可多带孩子出去游玩,使其更深入地了解周边的环境。

课后作业:

请你回家问一问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对你有着怎样的期望?并请他们把对你的期望写在这张“寄语卡”上。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大意,了解神话传说中十二生肖的来历。

3、正确认读本课课后的十七个生字,会写六个生字。

二、教学设计及说明: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谁知道自己的属相是什么?属相一共有十二个,也称为十二生肖,十二生肖是我们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设计说明:教学伊始,先让学生沉浸于传统文化氛围中,调动学生对生肖的认识,以激发学习兴趣。)

十二生肖是怎么来的?这里有这样一个神话传说……

(二)认读课文:

1、教师范读,让学生看着课文中的每个字认真听。(设计说明:欣赏故事的同时无意识记生字字音。)

2、学生自由认读课文,要求:借助拼音,把每个字音读准,看谁读得正确又流利。

3、指名分自然段读,其他学生纠正字音,只作纠正,强调正确的,不强调错误的。(设计说明:多正面指导,目的是强化正确的读音,同时也避免挫伤学生的自信。)

4、认读单字:

将生字做成卡片或抄在黑板上,让学生开火车认读,如有困难,可以请读得准的学生教大家认读。

(三)理解与朗读课文:

同学们真是了不起,很快就能把课文读熟,还认识了这么多生字朋友。

1、请同学们自己快速地读一遍课文,然后想一想,这课文讲了什么事?

2、根据学生的回答,追问:那么十二生肖究竟是怎么来的呢?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述一下?

(设计说明:如果学生能够讲出故事梗概,就说明他已经理解了课文大意。)

小组内互讲,全班推荐学生讲听。

3、让学生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读课文,指导朗读。(设计说明:此时学生正在讲故事的兴头儿上,趁热打铁指导朗读,将会事半功倍。)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教师再度出示六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王、母、住、万、足、定。

2、学生再次认读。

3、指导生字字形记忆:

(1)如:“王”字,三横一竖就是王;

“母”字,最后三笔“横、点、点”,先画“鼻子”后画“眼”;

“住”字,一个人做了房子的主人便就是住下了。

(2)还可以通过象形字演变的方法讲解字形,如本课的“足”字,教师可以把古文字中的“足”字写在黑板上,与今天的“足”字做比较。

4、学生书写,教师指导学生占格位置与整体布局。(设计说明:汉字的占格与布局也是一门艺术,把握汉字的布局,也就把握了汉字的形与神的审美统一。)

(五)扩展活动:

1、背一背《十二生肖歌》。

2、课后教师给学生推荐阅读一些有关生肖的神话与传说,如《十二生肖中为什么没有猫》、《鼠怎么成了生肖之首》等等。

3、闹花灯活动,让学生每个人用纸制作生肖灯笼,开个灯会,也可以加入猜灯谜等活动。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4

《架桥》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情境导入

1、播放多媒体课件:一条水流湍急的河,河上没有桥……

这是一条水流湍急的小河,河上没有桥,怎样才能过河呢?让我们一起想想办法吧!

(生自由发言)

2、师小结导入。

是啊!如果在河上架一座桥,那就方便多了。我们的朋友小猴和小熊也是这样想的。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感知,学习生字

1、自己读读课文,画出生字。

2、学习生字

(1)师带读生字,齐读,比赛读。

(2)师重点提示“森、便、划”的读音。

(3)说说音节的特点。

(4)游戏巩固。

课件出示架桥游戏:将木板上的词语读出来,读对一个就在桥上架一块木板,全部读对就架好了一座桥。

(5)将生字宝宝带入课文,比一比谁能将课文读得更流利。

(三)指导写字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2、小组内说说字的偏旁部首和间架结构。

3、将你认为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轻轻地提醒你的同桌。

4、师重点指导“桥、要、没”,师范写,生描红。

5、展示优秀作品。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课文。

3、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懂得做事要有实际行动,不要光说不做。

重点难点

1、认、写本课生字,背诵课文。

2、理解“因为他的桥架在嘴上,而小熊的桥架在河上”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巩固生字词

课件出示词语,认读。

(二)熟读课文,情境学文

1、播放课文录音。

思考:谁和谁想要架桥?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句子。

3、读句子,谁来说说,他们为什么要架桥呢?

4、理解:方便。

5、学习第2自然段。

(1)要是有了桥,过河就方便多了,那么小猴和小熊又是怎样架桥的呢?谁能给大家读读第2自然段?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

(3)继续出示课件。

读一读,想一想:如果你是小熊,你会准备些什么东西来造桥?

(4)表演读上面两句话:男生读写小猴的话,女生读写小熊的话,边读边演。

6、学习第3、4、自然段。

(1)课件出示:河上架好了桥,是谁架的呢?

(2)课件出示:大家都在夸奖小熊,只有小猴很不好意思地站在河边。

此时此刻,小猴心里怎么样呢?为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你想向谁学习?为什么?

(三)再读全文,总结拓展

1、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读了课文,我想对小熊说什么?想对小猴说什么?

3、师小结。

我们做事情,不能光说不做,要有实际行动。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5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字形

教师背儿歌(课文最后两行)。

出示老朋友“日”字。

点明今天所要认识的新朋友都是在“日”的基础上“加一加”。(板书课题)

以“加什么呢”激趣。老师先用活动卡片组成“旦”、“电”,剩下的新字请几个同学上台摆一摆。同学讲解自身的摆法。

二、质疑读文,掌握字音字义

只加一笔就变出了这么多的字,而且模样还真有点相像,那它们的读音,它们的意思相同吗?以此问质疑,引导同学自身借助拼音读课文。

检查同学自学效果。

通过请小老师、“开火车”等形式检查字音,注意强调区别“由”、“甲”、“旧”的读音。

同学说说书上的组词,小组讨论交流词义,指出哪些还不太理解,集体交流,老师适时点拨。

同学口头扩词。

拓展:给“日”字加一笔,还可以变成什么字?(田、申、目、白)

三、朗读短文,明确构字规律

小结方法:一个“日”加上一笔就变出了这么多个形不同、音不同、义不同的汉字,大家觉得汉字有趣吗?齐读书上短句。

谈谈读后感受(引导同学归纳本课生字的构字规律)。

四、指导书写,掌握汉字结构

在课后的田字格中书写这6个生字,注意“日”的位置和变形。

记忆组词中引出的生字的字形。同学先自身记忆,然后全班交流难字。

完成课后第二题的`组词。

五、自主实践,迁移识字方法

运用本课学到的“加一加”的构字方法,进一步给学过的简单的汉字(如:大、土)进

添加笔画组成新字的游戏。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 通过购物活动,感受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2.结合具体情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计算。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第二单元的第一课时,是在学习了加、减、乘、除的基础上进行的混合运算教学。

本节课可以分成五部分:一是创设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紧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是从情境图中获取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三是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掌握有乘法和加法的两步式题的计算方法,并尝试解决一些数学问题,在这里要注意让每个学生都真正参与进来,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和掌握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四是自我参与解决实际问题,拓展练习,巩固应用;五是课外购物,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习惯。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本校地处大庆市中心区,学生生活在城市,经常接触购物活动。本校是第一批国家级课改实验校,在计算教学方面重视与生活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多种方式学习,学生养成了记数学日记的好习惯,这些都有利于学生解决本节课的问题。由于部分家长提前让学生接受了两步题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可能会影响到学生在课堂上的思考,但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和应用,因此本节课的重点是鼓励学生探索先乘后加的运算顺序。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寒假生活结束了,你的寒假是怎么过的?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师:你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有一个文具超市刚刚开业,想去看看吗?

(反思学生在现实、有趣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习兴趣,更主动地进行探索。书中原来的情境是小熊购物(食品),也联系学生的实际,但购买文具的情境与学生实际联系更紧密些,那么学生的主动性也就会更好地发挥出来。)

(二)获取信息,提出问题

师:观察图片,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了这个超市有日记本、橡皮、橡皮泥、笔、格尺。

生:我还知识了这些文具的价格分别是

师:你想买什么?你能算出一共要付多少钱吗?是怎么算的?

(学生相互说一说,再指名说一说。)

师:小明也来买文具,可是他遇到问题了,你们愿意帮助他解决吗?

出示问题:买3本 和1枝 ,该付多少钱?

(反思问题是生长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因此,我努力让学生学会看图,从中获取需要的数学信息,引发学生提出问题,从而对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三)探索交流,构建新知

1. 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师:你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板书学生的不同算式,并让学生分别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生1:35=15(元),15+4=19(元);

生2:35=15(元),4+15=19(元);

生3:35+4=19(元);

生4:4+35=19(元);

生5:5+5+5+4=19(元);

)

师: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学生思考,并请不同算法的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意思,是怎么想的。其他学生分别对每种列式进行讨论,体会35+4是把35=15(元)与15+4=19(元)两个算式合在一起,用来计算总钱数的。)

(反思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对于学生不是很陌生,有很多学生能直接列出综合算式。这样,将学生的不同算式列出来,结合情境大家一起讨论算式的合理性,对于学生理解综合算式与分步算式的关系以及如何将两个算式合成一个算式,是很有帮助的。)

(评析把所有的算法都板书出来,使每个人都知道;并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算式的思想,以重复、确认、澄清他们的想法,比较算式的相同和不同,引起思维的碰撞,使学生从更深的角度重新认识这些算式,这些都是促进讨论深入开展的有效做法。)

2.脱式计算及运算顺序的提出

师:算式35+4,你们是怎么算的?

生:我是先算出日记本的价钱,35是15元,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所以得数是19元。

师:你们都能很快地算出结果,真好!老师也来算一算,35得15,然后加4,可我忘了用谁加4了,怎么办呢?

生:最好是先把15记下来,这样就不会忘记了。

师:记在哪里更好?

生:就记在35的下面吧。

教师板书脱式计算过程:

35+4

=15+4

=19(元)

师:这就是脱式计算。

(反思以前,在教学脱式计算时,是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脱式计算的步骤与注意事项,然后让学生练习计算。学生是被动地用老师给的方法去做,并没有产生对这种方式的需要,所以应用起来只是按部就班、机械地记忆。怎样让学生产生学习新知识的需要,更好地探索、接受新知呢?出于这样的考虑,我进行了新的教学实践:老师遇到了计算的困难,记不住前一步的结果,怎么办呢?激发学生对新的计算方式的需要。有的学生提出把前一步的结果先记下来,有的提出记在算式的下面更好一些。学生又一次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以及帮助老师的成功感。)

3.独立进行脱式计算4+35

(学生先独立在本子上计算,教师巡视,个别指导;然后相互交流一下,有什么不同;接着,全班交流。)

板书各种不同的算法,有:

4+35

=4+15

=19(元)4+35

=15+4

=19(元)4+35

=75

=35(元)师:以上这些算法,你们有不同意见吗?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说一说。)

生1:第三种是正确的,因为4加3等于7,7再乘5就等于35。

生2:第三种不对,因为刚才我们已经算过了,得数应是19,而不能再是别的数了。

师:这样,我们举手表决一下。

(通过表决,只有生1还坚持认为第三种是正确的。)

师:只有生1与你们的意见不一样,并不能说明他是错的。如果你认为你们大家的对,谁愿意站出来说服他?

生3:我认为生1就是不对,不能先算加法,因为我爸爸告诉过我,有加有乘应先算乘法。

生4:我还知道,想先算加法要在有小括号时,要不然,就得先算乘法。

(这时,生1仍然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改变。)

师:你能坚持自己的意见,很好。你和其他同学再分别想一想,你们先算出的分别是什么呢?

(学生小组内讨论,商量说服生1的办法。)

生5:我们用35先算出的是3本日记本的价钱,再加上一枝笔的价钱4元,正好就是19元了。那生1,你是先算什么的?

(这时,学生都异口同声地问生1,你先算的4+3是什么呀?生1想了想,笑了说:我的算法错了,应该先算35,先算出日记本的钱数,才能算出总钱数。)

师:那你们再想想,第二种写法对不对?

生:是正确的,因为这也是先算的35,也就是日记本的钱数,只不过15与4换了位置,得数也是不变的。

师:同学们真是爱动脑筋的孩子!在你们的合作下,这个问题终于解决了,老师为你们高兴!

(反思以前,先乘后加这个新知识,都是老师告诉学生的。从学生的回答能看出,有的家长已经提前告诉学生,这样的算式就应该先算乘法,后算加法。这样很简单,也很省时。学生接受了这个新知识,再遇到这样的算式时,就按这个顺序来计算了。在我听过的同样内容的一堂课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临下课前,一名学生还提出这样的疑问:老师,可不可以先加后乘呢?能看出,学生并不是很明白为什么要先乘后加,而不是先加后乘。我认为,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去观察、比较,去发现,去揭示,对不同的算法进行评判、反思,学生才能真正地理解法则规定的合理性。想说服对立同学,让他改变自己的观点,就需要寻找有力的证据,其实就是先乘后加的依据。在争执中,思维进行碰撞,不但得出了正确结果,而且学生对新知理解得比较透彻、记忆牢固。更重要的是,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比较、理解、思考、表达等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精神都将得到发展。)

(评析教学要做有心人。教师真实、具体、深入地反思,为改进教学、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奠定了很好的基础。这也为进一步开展研究积累了宝贵的素材。)

(四)自我参与,拓展练习

师:同学们帮助小明解决了问题,你们真棒!现在也给你一个机会,可以任选超市中的两种文具,每种可以是一件,也可多件,但总钱数不能超过20元。将你的解决方法列成一个算式,并在本子上进行计算。

(学生自由选择购物,列式计算,并交流。教师深入学生中间,进行个别指导。展示几名学生的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购买了哪些文具以及是怎样列式计算的。)

(反思学生在自主的参与中,加深对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的理解,并灵活运用,解决购物中的问题。)

(五)课外购物,实践延伸

师:这节课有什么收获?

生1:学习了新知识――脱式计算。

生2:知道了有乘法、也有加法时,先算乘法、后算加法。

生3:我已经能在购物时自己付款了。

师:以后去文具超市购买文具时,你们可要自己计算、自己付款了。

(反思将数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让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养成留意身边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的习惯,提高做数学的能力。从学生交上来的数学日记中能看出,他们对实践活动特别感兴趣,而且在解决问题中体会着做数学的乐趣和成功感。)

案例点评

本节课注重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生活中引入数学问题,再应用到生活中,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培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注重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性、价值性、有效性。教学设计注重动静结合,在开放的同时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并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开发课程资源,教学效果很理想。

编者点评

不少教师有着这样的疑问,在看似平淡的计算教学中,如何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其实,参与并不仅仅是操作、活动等外在表现,更是思维的投入。从这节课中,我们确实看到了学生们的积极思考,特别是他们之间想法的碰撞。而这正是教师为学生营造了充分探索、表达、讨论、反思机会的缘故。

也许,我们总要思考一个问题,如何把我们的学生培养成为一个能用数学方式思考和表达的人。这节课已经做了很好的尝试。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目、耳、头、米”4个字。认识新偏旁点横头、反文旁。

2、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在诵读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3、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书籍。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静夜思教案教学设计好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在诵读古诗过程中体会古诗意思,感受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观察大自然的兴趣,落实观察夜空、阅读有关课外读物的实践活动。

教学时间:1课时

课前准备:

1、每位学生留心看夜空,看看有些什么。

2、收集并阅读了解有关李白的事迹、其它诗作等。

教学过程:

一、观图导入。

说说自己看到的。

二、揭题、释题。

1、“思”:思念,想念。

2、谁在什么地方,思念什么?

3、课前准备情况(有关李白的)交流。

三、初读古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要求把每个字音都读准。

2、把诗中的生字单独拿出读两遍,认一认。

3、检查读的情况。(主要是字音)

4、读后交流:你知道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四、细读古诗。

1、朗读古诗。你喜欢怎样读?(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读,多肯定,多鼓励)

2、配乐朗诵。

3、当堂背诵。

五、认记生字。

1、说说你认记生字的方法。

2、生字卡片认读。

3、“摘苹果”游戏:把认到的生字摘下,组成词大声说出来。

六、练习写字。

七、课外作业

1、再看夜晚的天空,把新的发现说给同学听。

2、课外继续收集和阅读有关李白及他写的其他诗,还有描写夜空或介绍有关星体的科学知识的一些课外读物。把收集到的和读过的带到班里,向同学介绍或互相借阅。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8

安全标志我认识

教学目标:

1、认知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知道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2、提高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追求平安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点:

认知一些常用的安全标识,知道它们的特征和作用。

教学难点:

增强安全意识。

教学准备:

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这些标志吗?(出示图片)

二、看一看,想一想(分析事例,强化观点):

1、引导学生看图,老师读“安全警示”中的故事(P27)。

2、引导学生想一想,说一说:

你知道在生活中还有那些不安全的地方不能去?

3、教师补充小结。

三、说一说,记一记:(联系实际,辨别是非,指导行为)

1、引导学生看图,读读“小博士”的话,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2、读小博士的话,了解以下内容

(1)出示图片,认识常见的安全标志。(2)听老师讲解这些安全标志的作用。

3、记一记安全标志,同桌互相指认。

4、说说你在哪见过哪些安全标志?

四、总结全课,测一测:

1、小检测:想一想,画一画

(1)你还知道哪些安全标志?请画一画。(2)看图,说说这些地方能去吗?

2、学生看拼音读“小贴士”《学儿歌知安全》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9

教学目标:

1.借助汉语拼音,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课文里有哪些动物,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初步了解夏日下雨前“燕子低飞”等一些现象。

3.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空”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记“山坡”等8个词语。

4.能正确读写“直”等7个生字,注意部件和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努力按照书写要求和正确的执笔姿势和写字姿势做。

5.继续学习联系上下文了解词义的方法,了解“闷”的意思。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朗读课文,学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能正确认读“腰”等12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空”在本课的读音,正确读记“山坡”等8个词语。

3.正确读写“直”等7个生字。

教学难点:

图文结合和结合生活实际,了解句子意思,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课文里有哪些动物,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初步了解夏日下雨前“燕子低飞”等一些现象。

教学准备:

教师:“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直”等7个会写字的田字格字卡;课文图画PPT。

学生:每人一套“腰”等12个会认读字字卡(不注音的)和一套“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卡。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指导”指的是采用班级的组织形式进行交流汇报,以获取学生学习结果以及思维过程,相机进行指导达标。)

一、复习,激趣导入;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教案 导语:同学们,在进入到新课的学习之前,我们一起复习以前学过的一些字词。

(一)复习会写字中已经会认读的以及多音字已学的字词。

1.副板书位置贴出字词卡:急得直哭一边参加吗呀呢吧空气

出示任务:自由读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字音。

2.反馈指导:指名读,相机正音。齐读。

3.小结:这些红色字体的字,我们学习完课文,有的要求能正确书写,有的要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读音。

(二)教案 导语:同学们,在这个单元里,我们学习了课文《古诗二首》《荷叶圆圆》感受到了在夏日的美景和夏日的情趣。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夏日有关的一篇课文,它们又会让我们了解到夏日的什么呢?请看老师板书课文题目。

1.老师板书题目:14要下雨了

2.全班齐读课题。

3.释题,明确主要学习目标。

过渡语:同学们,课题告诉你们下雨了没有呢?(指名回答。预设:课题告诉我们还没有下雨。)你是从课题中哪个词知道还没有下雨的?(预设:我是从课题中的“要”知道还没有下雨的。)真聪明!课题中的“要”告诉我们雨还没有下,不过很快就会下的意思。那么,课文讲了要下雨的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故事了解到夏日要下雨了的一些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新词,把课文读准确通顺了,图文结合了解了课文意思,就能知道了。

二、学习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和多音字。

(一)尝试朗读课文,学习会认的字。

1.出示任务: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课文,遇到不会读的字,拼读一下字上的音节,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朗读下来。

(2)读完课文后,在课文里把会认读的字圈画出来,然后借助拼音把这些字宝宝读准。

2.反馈指导:

(1)订正会认的字的圈画情况。

(2)出示会认的字字卡(注音),指名拼读(学习速度中等的2—3个学生)相机指导。

(3)自由拼读、全班齐拼读。

(4)指名拼读(学习较慢的学生)相机指导。

(二)学习多音字。

1.教案 导语:我们学习了课文会认读的字,但是,这篇课文还有一个多音字,你们会读吗?(在副板书位置板书多音字,并在一旁注音,组本课词语。)

1.出示任务:通过拼读音节,把多音字以及由它组成的词语读准。

2.反馈指导。指名直呼读,空,有空的空。

3.出示任务:你们记得这格字以前学过的读音和组成的词语吗?谁说一说?

4.反馈指导。

相机指导并板书另一读音以及词语。预设:空(kōnɡ)气天空(kōnɡ)

5.自由读一读,然后齐读。(直呼,分别读字读词)

(三)会认读的字音难字学习,学习读准课文。

1.教案 导语: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复习了会写的字里面已经会认读的字,那么这些字宝宝回到课文里,你能读准吗?请同桌互相检查是不是真的在课文中读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的同学要注意把会认读的字读准,听的同学要精神集中注意听,同桌读错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就在下面做个记号;同桌读完后,帮助他纠正。

出示任务:同位互读课文,注意读准会认读的字;如果同桌读错了,在他读完后帮助纠正。

2.反馈指导:

提问:您帮助同桌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或:同桌帮助你纠正了哪个字的读音?(归类指导,如,提出并读准“沉”的翘舌音后,把翘舌音的全找出一起学习。)

预设:翘舌音:沉、伸、潮;后鼻韵母的:响。

正音后,单字开火车检查、巩固(直呼)。

3.读准课文练习。

(1)出示任务:自由朗读课文,在读准音的基础上,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

(2)学生自由练习。

(3)反馈指导。

分四个部分(第1部分:从“小兔子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到“‘我正忙着捉虫子呢!’”;第2部分从“要下雨了吗?”到“‘小心淋着雨。’”;第3部分:从“小兔子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到“‘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第4部分:余下的部分。)分别指名读检查。以会认的字音准和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为标准师生评议。

4.小结:朗读课文我们首先就要做到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回读,这才叫做把课文读准了。

(四)读通顺课文学习和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1.教案 导语:刚才我们读准了会认读的字的读音,读准了课文,接下来我们学习把课文读通顺,继续学习会认读的字。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在读准课文的基础上,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读完后给会认读的字找朋友(提示:连在一起读的就是它们的好朋友,用横线在它们的下面画出来)。

2.反馈指导:

(1)反馈订正画词情况,相机强调“连在一起读的才是好朋友”。

(2)PPT示课文词语,会认读的字注音,直呼读字读词,方式如:“腰、腰、腰,弯腰的腰”。齐读,自由读。

3.“腰、坡、沉、伸、潮、湿、闷、消、息、搬、响”口头组词。

(1)(贴出会认读的字的字卡后)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想一想,这些字在生活中,它们会和哪个字宝宝组成词语的呢?同桌说一说。

(2)反馈指导:

①逐一反馈,学生组词正确的,就以字卡为中心板书成词语;如学生用同音字组词的,则把这个词语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示区别和纠正。

②将学生组的词语带读一、两遍。

(3)小结:同学们真用心,能在生活中知道那么多的词语,其实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我们可以通过生活认识很多字,知道很多词语的。

4.学习读通顺课文。

(1)教案 导语:通过课文的词语和我们组的词语,我们了解了会认读的字的意思,在这个基础上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我们读课文的时候,要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词语间的停顿,不要把会认读的字宝宝好朋友拆散了。

出示任务:请同学们朗读课文,做到注意标点符号的停顿,注意句子中间的停顿。

(2)反馈指导:

分四个部分分别指名读检查,分部分相机指导读好下面句子的停顿:

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燕子边飞边说:“要下雨了,空气很潮湿,虫子的翅膀沾了小水珠,飞不高。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轰隆隆,天空响起了一阵雷声。哗,哗,哗,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3)自由朗读、齐读全文。

5.总结(该环节的学习状况及相关知识点:1.逗号、句号、感叹号、冒号的停顿;2.以短语为单位读好句子中间的停顿。)。

(五)会认读的字认字的初步评价

1.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2.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

三、图文结合,品读语句,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主题。

(一)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

教案 导语:我们学习了会认读的字,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了,下面我们结合课文的图画学习课文,看看通过要下雨了的故事,我们能了解到夏日要下雨了的一些什么呢。让我们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提问:我们已经多次读了这篇课文,还记得故事里有哪些小动物吗?(指名回答。预设:故事里的小动物有小白兔、燕子、小鱼和蚂蚁。板书:小白兔、燕子、小鱼、蚂蚁)

哦,故事里有那么多的小动物,那么,他们之间发生了些什么呢,我们继续学习。

1.(按照课文插图顺序出示课文插图)

出示任务:仔细观察这三幅图画,想一想,每幅图画画的是什么地方?小白兔和谁在干什么?

个体观察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注:只要求意思相同,不要求文字雷同,后面的回答、说话要求相同,不再注明。)

预设:

图1:图画画的是在山坡上。小白兔和燕子在说话。

图2:图画画的是池子边。小白兔和小鱼在说话。

图1:图画画的是小白兔的回家路上。小白兔和蚂蚁在说话。

3.教案 导语:那么,这些图画又是对应课文的哪些部分呢?请同学们朗读课文课文,想一想。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想一想,这三幅图分别对应的是课文的是哪些部分?分别在那个部分后面写上对应的序号。你是根据哪些词句判断的,用横线画出来。

个体读书思考操作,同桌交流。

4.反馈指导。

预设:(指出判断依据后,指导朗读该部分,老师小结该部分意思。)

图1:从“小兔子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到“‘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词句:天阴沉沉的,小白兔直起身子,伸了伸腰。

小燕子从他的头上飞过。

小白兔大声喊燕子边飞边说

朗读指导:关注句号、问号和感叹号,关注语气词“呀”“呢”,读好陈述句、问句和感叹句;朗读对话。

小结意思:这一部分写了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燕子告诉他,要下雨了。

图2:从“要下雨了吗?”到“‘小心淋着雨。’”。

词句:小白兔往前边池子里一看,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

小白兔跑过去,问小鱼说

朗读指导:关注问号和句号,关注语气词“吗”“呀”“吧”,读好问句和陈述句;朗读对话。

小结意思:这一部分写了小白兔来到池子边,小鱼告诉他,要下雨了。

图3:从“小兔子连忙挎起篮子往家跑”到“‘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词句:他看见路边有一大群蚂蚁,就把要下雨的消息告诉了蚂蚁。

一只大蚂蚁说

朗读指导:关注感叹号,关注语气词“呢”,读好感叹句;朗读对话。

小结意思:这一部分写了小白兔在跑回家的路上,蚂蚁告诉他,要下雨了。

(二)想象图画,继续了解课文内容。

1.教案 导语:我们通过图文结合,了解了课文从课文开始到“‘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的意思: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小燕子告诉他,要下雨了。小白兔来到池子边,小鱼告诉他,要下雨了。在跑回家的路上,蚂蚁告诉他,要下雨了。但是,课文还剩下两个自然段,你们能不能给这两个自然段也画一幅画呢?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剩下的部分,想一想,你会给这一部分画一幅什么样的画呢?用句子“我会给剩下的课文画一幅这样的画:……”说一说。

个体读书思考,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PPT示想象的图画,大家认同图画后,指导朗读剩下部分,老师小结剩下部分的意思。)

预设:

我会给剩下的课文画一幅这样的画:小白兔往家跑,大雨下起来了。

朗读指导:关注感叹号,读好两个感叹句;读出急切的心情和“果然”的意味。

小结意思:小白兔加快脚步往家跑,大雨真的下起来了。

3.小结:同学们通过朗读和想象,读懂了课文剩下的部分,知道这部分是讲小白兔加快脚步往家跑,大雨真的下起来了的意思。

(三)完成课后“想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练习,继续了解课文内容,感悟主题。

1.教案 导语:同学们通过图文结合了解了课文内容,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了,看你们是不是真的了解课文内容了。

出示任务:朗读课文,想一想:燕子、小鱼、蚂蚁下雨前都在干什么了?用波浪线画出有关句子,然后用句式“下雨前,燕子……。小鱼……。蚂蚁……。”说一说。

个体操作练说话,同桌交流。

2.反馈指导。(先订正画句子,然后才交流汇报说话。)

预设:

有关句子:

(1)燕子,燕子你为什么飞得那么低呀?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2)小鱼都游到水面上来了。要下雨了,水里闷得很,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

(追问:“闷”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同桌交流后,指名回答。预设:不透气。透不上气的意思。是根据句子“我们到水面上来透透气。”的“透透气”知道的。>小结:有的词语的意思我们可以联系上下文来了解。)

(3)是要下雨了,我们正忙着搬东西呢。

说话:下雨前,燕子低飞捉虫子,小鱼游到水面来透气,蚂蚁忙着搬东西。

3.感悟主题。

(1)教案 导语:看来同学们真的读懂了课文了。通过图文结合了解课文内容,通过说话练习,你从课文中知道夏日下雨前会出现哪些自然现象呢?同桌先说一说。

出示任务:通过《要下雨了》这个小故事,你知道夏日下雨前会出现哪些自然现象,用句子“通过《要下雨了》这个小故事,我知道夏日下雨前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

同桌互说互纠。

(2)反馈指导。

预设:

通过《要下雨了》这个小故事,我知道夏日下雨前会出现这些自然现象:燕子低飞,鱼游水面,蚂蚁搬家。

(四)总结:

通过图文结合、读文想象图画和联系生活实际,我们不但了解了词句的意思和课文的意思,读懂了故事,还知道了夏天下雨前的一些自然现象。同学们,真会读书!其实,夏日下雨前出现的自然现象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问问家里的长辈,或读课外书找一找。

四、会认读的字认字的评价。

(一)同桌打乱字卡顺序相互检查纠正。

(二)游戏认字(注:所出示的字脱音节,关注学习慢的学生。)。

五、完成课后练习“读一读,记一记”。

1.教案 导语:同学们,课文我们学习完了,让我们再接再厉继续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的练习。好吗?

出示任务:(PPT出示打乱顺序的词语)读一读这些词语,用自己的方法把它们记下来。

个体读记,同桌互检互纠。

2.反馈指导。

游戏:小白兔回家。要求:词语出现时,会读的站起来读。(做两次游戏,一次词语按教科书顺序出现,一次打乱顺序出现。)

关注缓慢站起来的和不站起来的,指名让他独自读。

3.小结:每学完一篇课文,都像今天这样记下一些词语,你肚子里的词语就会积累得越来越多,读书、说话表达就会越来越好,越来越顺畅。

六、写字指导。

(一)字形教学。

1.PPT示会写的字,读一遍。

2.同桌互相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然后班级交流。(学生说记字方法中说到的形近、音近字词,板书在副板书位置,以方便对照记认会写字的细部;同音代替的字词也板书,以示区别。)

3.根据结构给这些会写的字分类。左右结构:呀、呢、吗、吧、加;独体字:直;半包围结构:边。

(二)指导书写。

1.指导书写“直”。

(1)指名说说笔画笔顺,订正后全体一起书空说笔画笔顺。

(2)观察并说说“直”各笔画起止位置。

(3)范写“直”,提示撇压竖中线起笔,整个字以竖中线为中间左右相等;里面的三个短横间隔相等,贴竖起笔,收笔齐平不碰横折的折;长横稍斜。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2.指导书写“呀”“呢”“吗”“吧”“加”。

(1)观察并说说“呀”“呢”“吗”“吧”“加”各部件的占位。(“呀”“呢”“吗”“吧”左窄右宽,“加”左右基本相等。)

(2)观察并说说“呀”“呢”“吗”“吧”各部件位置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3)范写“呀”“呢”“吗”“吧”。分别提示:这四个字的口字旁要小位置要高,竖在左横中线中间出一点收笔;收口的短横压横中线。“呀”字右边的“牙”横比口字旁稍高位置起笔;撇折压竖中线起笔,对应口字旁的短横转折;撇穿插到口字旁下方过大半收笔。“呢”字右边的“尼”比口字旁稍高;长撇穿插到口字旁下方与口字旁齐平收笔;竖弯钩在竖中线右边起笔,短撇压横中线起笔。“吗”字右边的“马”比口字旁稍高;“马”的横折压竖中线起笔,竖折折钩竖压竖中线,到田字格中心转折压横中线,长横在口字旁下方与口字旁的横折的折齐平起笔。“吧”字的“巴”横折与口字旁齐平过竖中线起笔,稍斜;横压横中线;竖弯钩在竖中线左边起笔运笔,舒弯要展。

(4)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5)观察并说说“加”各部件位置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

(6)范写“加”。提示:“加”字左边的“力”横折在横中线上方起笔,运笔至竖中线转折,折稍弯;右边的“口”比“力”的横折钩略低靠近折起笔。

(7)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3.指导书写“边”。

(1)观察并说说“边”各部件的占位和书写要注意的笔画、笔顺。

(2)范写“边”。提示:“边”字的“力”横折过竖中线起笔,撇穿过田字格中心到左下格收笔;走之底的横折弯贴横中线起笔,平捺稍斜,舒展托住“力”。

(3)学生在教科书上描一个写一个,反馈纠正后改错,写另一个。

七、总结。(学习状况和知识能力点)

八、写字练习。

作业设计:

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口头组词、多音字和会写的字字形比较板书(略)

14要下雨了

小白兔

燕子低飞捉虫子

小鱼游水面透气

蚂蚁搬东西(搬家)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10

本节课教学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55~56页“拔萝卜”——两位数加两位数。我打算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和教学过程三个方面谈谈本节课的一些设想。

一、说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教材中提供小白兔和小黑兔拔萝卜的情境,目的是从中引出两位数加法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背景尝试列式计算,并在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交流两位数加两位数的不同的计算方法,充分体现出算法多样化和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另外,教材在体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第一次引出了竖式计算的方法,这是一种重要而又易被学生接受的计算方法,它是学习笔算的开始,也是以后学习多位数笔算加法的基础,引导学生在分析比较中理解并接受这种方法,体现了一定的算法优化思想。

二、说学情分析

学生在此之前已具备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知识基础,而且有部分学生已获得了一些用竖式计算的知识储备,但是他们只会算,而不会说理,因此本节课重点引导学生学会说理。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初步经历在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

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

教学难点: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

教学教法:

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时,我采用创设情境,引导探究的教法,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动手操作中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从而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同时渗透了探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小棒,计数器,教师准备课件,计数器等。

三、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思路,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一)复习铺垫。

旧知是新知的基础。新知又是旧知的延续。通过复习数的组成和一些口算,为学生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做很好的铺垫。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这一环节中,力图创设一种具体的拔萝卜情境,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发现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从而激发探究的欲望。

2、探索算法,解决问题。通过学生自主探索36+23的计算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结论的形成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思维。算法多样化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在相互交流中提高。

3、优化算法。算法的优化,使学生从比较中选择更简便的方法,当然也着重介绍本课的重点——如何列竖式计算。学生在学会算法的同时,寻找各种方法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应用,拓展新知

这一环节旨在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全课总结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11

一、谈话切入主题

1、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请你看屏幕,我们的祖国像什么?多威武的大公鸡呀!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请你大声告诉全世界人民,我们的祖国叫做——(中华人民共和国)

2、你对我们的祖国还有多少了解?交流一下吧。(副板:山河)在一年级时我们

曾经学过这样一首小诗:“大兴安岭,雪花还在飞舞;长江两岸,柳树已经发芽;海南岛上,到处盛开着鲜花。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教师引诵,学生齐诵)

3、同学们,祖国妈妈还有很多响亮的名字,(出示“神州”“华夏”)让我们深情地呼唤她。(男女分组、开火车认读。)

4、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神州”两字的?(指名读、齐读)

5.是呀,我们是生长在神州大地上的华夏儿女,我们都热爱自己的祖国。

6、要想继续了解我们中国,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识字3》。同学们打开书,读一读下面的格式短文,如果遇到不认识的生字,看看苹果上的音节,尽可能地多读几遍,一会儿比一比谁读得最正确,开始吧。

二、初读,读准字音

1、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指导。

2、师:同学们把书放好。刚才同学们在认真地读,读得怎样呢?谁想起来读?你读第一行,你读第二行,你读第三行,你读第四行(指四名同学)。其他的同学都是小评委,比一比谁的耳朵最灵,听一听他们有没有读错的地方。

3、他们读得好不好?给他们热烈的掌声。4.齐读。

三、学习第一句,识记“川”

1、出示第一句,谁来读?

2、这里有个要求认识的字。“川”你用什么方法来记住它?生交流记笔画、与州区分等。

3、川字最开始是什么样子呢?老师找到了甲骨文中的.“川”字,你看它像什么。

4、这下我们明白了,山川美就是指祖国的大山和什么很美呢?

5、小结:我们用记笔画、与熟字比较、认识象形字等方法记住了“川”字。相信大家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好方法记住其余的生字。

四、学习第二句,识记“涌”。

1、说到山川美,同学们课前都搜集了图片,快在四人小组中交流一下吧。(老师和大家一起去游览一下祖国几处著名的山川。)谁愿意和大家交流。

2、老师这儿也有一组图片,出示“黄河”“长江”“长城”“珠峰”的图片,谁能把老师这里的词条贴在图片下。大声读一读。“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3、观看黄河视频,看黄河波涛汹涌而来,你想说什么?短文中用了个什么字来形容呢?奔。一起读黄河奔

4、黄河特别还流经我们山东省,来看地图,谁上前来找到黄河?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孕育了一代代优秀的中华儿女。跟老师一起深情地呼喊:你好,黄河母亲!

5、不仅黄河气势宏大,再来看长江,这是长江滚滚而来,特别从两座山之间出来巨大的水流,这叫什么?齐读长江涌在什么时候还用到“涌”字。海浪涌上岸来

6、你能用什么办法记住“涌”字?“涌”与“勇”比较识记等。

7、再看这是---长城。有多么长?读长城长。再看这是---珠穆朗玛峰。有多么高?读珠峰耸。

8、再来读黑板上的词,看谁读得好。“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四、学习第三句,识记“岛、隔、峡”。

1、观察地图,找找中国台湾岛在哪里?展示中国台湾日月潭的图片,师:中国台湾虽然与大陆隔着中国台湾海峡,但自古以来它都是祖国的一部分。一起呼唤:祖国宝岛台湾,你好!识记“岛”和“峡”。被海洋包围着,称作“岛”。岛-鸟夹-峡

2、中国台湾岛与大陆隔着海峡,用到一个“隔”字。怎样记住它?

3、出示第三句“中国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生练读,指名读。

五、识记“民、族”,学习第四句。

1、中国台湾不仅风景美,高山族的姑娘小伙子们更美。看图片。你怎样记住“族”字?

2、你知道祖国大家庭中一共有多少个民族吗?我们属于哪个民族?你还知道哪些?看各族图片,跟他们打打招呼。藏族小伙子,你好等。(“读读认认”中的藏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学生反复读_名字。

3、出示56个民族总图,师:各民族正团结一心,振兴中华呢。

4、齐读第四句,“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反复朗读、体会。

六、整体诵读课文。

1、现在看看这篇三字经短文你都会读了吗?看谁读得最好听,最有节奏感。

2、男生读第一行,女生读第二行,好吗?男女生分行合作朗读。

3、刚才听到大家美美地读,老师也想读。我和大家一起来读好吗?我读红色的,你们读黑色的字。

5、配视频读文。

七、巩固识记生字。

1、同学们,现在我把生字从短文中挑出来,你还认识它们吗?生字卡片进行检查。下面我们来开一开双人火车。(1组火车)(举例子。你读字,同桌组词。)

2、出示“我会读”中的词语,认读巩固。

(1)自主读。(2)同桌互读。(3)开火车读。

3、韵文巩固识字:

神州大地,山川壮丽;祖国宝岛台湾,隔海相望;

黄河长江,奔涌不息;中华民族,奋发图强。

八、写字指导。

1、词语会读了,生字记住了。下面动动小手,写两个字,出示相似的字:川、州。

2、学生观察字的的共同点。

3、写好这两字哪几笔最关键。

4、范写指导。川:第一笔是竖撇,中竖要短,右竖要长;州:第一点向左,另外两点向右点;

5、学生先描红,再练习。

6、展示评价。教师拿着红笔全班巡视,发现写得好的打五角星表扬,发现六个字都写得好的,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汉字的形体美,激励学生认真写字。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12

一、说教材

我的说课内容是“9加几”,这个内容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它是学生掌握了11~20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也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进位加法的基础。根据《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我把本节课的目标定为:

1、认知目标:

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和“9加几”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

2、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情感目标:

通过合作交流和动手操作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合作学习意识。

教学重点:渗透转化思想,应用“凑十法”正确计算9加几的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 “凑十法”的思考过程。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以多媒体为主要教学手段,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教学,并力求体现以下几点:

1、创设富有情趣的活动情境,以激发学生学习的浓厚兴趣与动机。

一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容易疲劳,因此,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将数学知识融于他们感兴趣的活动之中,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很自然地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计算教学体现算法多样化,允许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中,我不打算强调各种计算方法的优或劣,也不刻意去提示学生用哪种方法简便,而是让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因为学生的认知水平有一个渐进的过程。

3、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我尽量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开放性的讨论中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去获取新的知识,让学生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和探索方法的过程中,发现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不同于常规的思维方法和途径。

三、总体设计

本节课我安排了五个教学环节:

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设疑激趣

在这个环节中,我首先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切入点,用生动的语言激发学生的兴趣。“小朋友们,四月份是我校的体育节,我们学校不仅举办了盛大的开幕仪式,还举行了全校运动会。看,比赛开始了,运动场上多热闹哇(出示课件一——主题图)!跑道上正在进行二年级的60米跑决赛,运动场的中央还进行着跳绳、踢毽和跳远等比赛项目。在操场四周的看台上,同学们正在为参加比赛的运动员加油。为了给运动员解渴,他们还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课件二)这样,直接引出问题,并引导学生观察为运动员准备的盒装饮料,激起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意识。

第二个环节:自主参与,探索新知

这一环节是获取新知的过程,教学中我将以学生自主探索为主,这个环节我将分三个步骤来完成。

第一步骤是讨论交流,得出方法。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我注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组织学生讨论“还有多少盒”的问题,让学生通过互相交流说出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种方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赞扬和鼓励。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显示各种解决方法。在交流过程当中,学生探讨出的方法有很多种,思维比较凌乱。可能出现的情况有:(课件三)

(1)依次一个一个的数1、2、3、4、……12、13;

(2)先数箱子里的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

(3)9和4合起来是13

(4)先拿一盒放进箱子里,补足十,再想“10+3=13”

教师引导学生将第四种方法的思维过程用下图表示出来,想:9加1得10, 10加3得13。

9 + 4 = 13 (课件四)

1 3

10

通过直观的`分析比较,让学生找到自己喜欢的方法。

第二个步骤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比赛环节:利用主题图让小组成员互相提出加法计算的问题,看谁提得多,并给予奖励。运用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巧妙自然地将9加几的问题搬到黑板上,例如:

踢毽组和跳绳组一共有多少人?

9 + 3

踢毽组和跳远组一共有多少人?

9 + 7

在整个过程中,学生自主寻找要解决的问题,并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教师只起引导作用。

第三个步骤是归纳算法,巩固记忆

儿童的思维离不开动作,操作是智力的源泉,在引导学生归结“凑十法”算理时,我先让学生动手操作,用摆小棒的方法计算9+3,左边摆9根,右边摆3根;再让学生回忆几加几凑成十,让学生自己想办法移动小棒,根据学生的思路,填写思维图。学生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从3根里拿出1根和9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课件五)

9 + 3 = 12

1 2

10

第二种是从9根里面拿出7根和3根凑成10根,10再加2等于12

9 + 3 = 12

2 7

10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摆圆片,计算9+7,学生也可能出现两种思路 (课件六)

9 + 7 = 16 或 9 + 3 = 12

1 6 2 7

10 10

这里我没有强调“看大数,分小数”,而是让学生自由地选择“分小数”或“分大数”,只要能凑成十都是可以的。

(3)巩固新知,寻找规律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不持久,在突破重难点之后,我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一个砌房子的游戏,将9加几的算式有规律的排列,先让学生发现每个算式的第一个加数都是9,从而引出课题“9加几”,再让学生计算结果。既调节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巩固了9加几的知识。让学生计算出9加几的算式后,再观察得数特点,发现规律,找寻又快又对的计算窍门。

9+1=10

9+2=11

9+3=12

9+4=13

9+5=14

9+6=15

9+7=16

9+8=17

9+9=18

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可以发现和的个位上的数都比第二个加数少1,那我继续追问,这个1到哪去了?学生很自然的想到1和9凑成10了,从而对“凑十法”进一步加深了印象。

(4)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这一环节是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灵活应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我安排了两个练习。 第一个练习是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色彩鲜艳的菠萝、苹果图,培养学生看图列加法算式的能力,(课件八)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第二个练习是根据图意填写算式。这道题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先让学生弄清楚画中的内容,再让同桌互相讨论提出问题。可以自己选择计算出蜜蜂的只数或鲜花的朵数。在计算鲜花的朵数时,学生可能会按从左到右的顺序把算式填成6+9=15,要给予肯定;在计算蜜蜂的只数时,学生也有可能按蜜蜂的颜色分类把算式填成10+5=15,在肯定学生计算正确的同时,也要表扬他能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并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

(5)全课小结,完善新知

我先让学生说说这节课里学会了什么?解答这些题你最喜欢用哪种方法?在进行评价时,我会采用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来表扬和鼓励学生,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方法得到老师的认可,学习的兴趣会更高,真正感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 以上是我对“9加几”这部分内容的分析和教学设想。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13

一、 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主要是向同学渗透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本单元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让同学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并通过观察、比较、猜想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让同学学会运用数字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在日常生活中,数有着非常广泛的应用,在第一学段同学已经有了初步体会,特别是在一年级上册认数的时候,教材在“生活中的数”中就已经出现了像邮政编码、门牌号、车牌号这样的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数不只可以用来表示数量和顺序,还可以用来编码,本单元就是在同学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体会数字编码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通过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数字编码,培养同学的数学思维能力。邮政编码、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等这些数字编码和我们的生活紧密相关,在这些号码中都蕴含着数字编码的思想,同时也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当。运用数字或者符号来描述事物,可以比较简洁、准确地表示出事物蕴含的客观规律,也便于我们分类查询和统计。

二、 教材处置

教材首先由同学非常熟悉的老师点名的生活情境来引入,由于我是借班上课我改为先让同学介绍自身的好朋友开始,引出姓名可以区分班上的同学。再让同学讨论用别的方法区分班上的同学。教学例1时,书中的邮编和地址距离同学的实际很远,我举了几个例子,通过不同省份、不同邮区、不同县(市)的邮政编码更有利于同学比较和观察,使同学更容易更形象的了解邮政编码的结构和含义。在应用的时候,我出了一封收信人地址没有省、县的信,要同学运用所学知识帮助解答,从中体会到数学在生活的价值,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最后我让同学用编码的眼光观察生活,

教学内容:人教版课标实验教科书P111~P113以和相应的练习。

教学目标:

1、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例,使同学初步体会数字编码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通过观察、比较、猜想来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3、让同学学会运用数进行编码,初步培养同学的笼统、概括能力。

4、使同学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表达和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会、探索数字编码的简单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编码的组成和数字反映的信息。

课前准备 :

1、多媒体课件。

2、同学收集信封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14

【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认识“熊、鹿、奶、答、商、量、烧、赶、紧、系”10个生字,会写“关、住、奶、想、种、爸、起、赶”8个字,学习“心字底”“走字旁”2个新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从实际中体会什么叫“守信用”,学做讲诚信、善理解的好孩子。

(二)能力训练点

1、培养学生识字,写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3、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

【重点难点】

让学生从故事中收获“讲诚信”的道理,并指导学生能从实际生活中去体会。

【课前准备】

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揭题。

(师板书:和)同学们,认识这个字吗?你会填这个空儿吗?(和)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小熊和小鹿》(板书课题)。

2、读题质疑。

齐读课题。师问:你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吗?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自由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字音,不掉字。

2、同桌合作读书,当个小老师,纠正读的不对或不准确的字音。

3、读后释疑:通过读书,你读懂了什么?

4、师范读,生圈画带生字的词语。

我会认:

熊鹿奶答商量烧赶紧起

系孩种爸打关住想

三、认读词语,巧记生字

1、生自由认读圈画出的词语。

词语闯关:

小熊小鹿奶奶答应种树爸爸

住院商量发烧赶紧失望突然

对不起没关系

2、出示词语。

小熊小鹿答应商量发烧赶紧

爸爸奶奶对不起没关系种树住院

①学生试读;

②找一找这些词中有几个字读轻声,读一读;

③小组赛读;

④去掉拼音开火车读。

3、游戏中识字:

①离开词语,生字还认识吗?

②“摘星星”(师在黑板上贴好写有生字的星星卡,生随机摘生字卡片,大声读出来,并组词、扩词)

4、小组合作,交流识字方法。

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你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谁愿意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读给大家听。

3、个人挑战赛。

4、齐读。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认真、流利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一、复习生字激趣导入

1、出示词语,同桌比赛,看准认得又快又准

2、出示生字,开火车认读]

3、提问: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小熊和小鹿,熊妈妈说,他们都是守信用的孩子,这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精读理解,感悟内化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朗读,提问:妈妈要带小熊去奶奶家,他高兴吗?从哪儿能看出来?

2、试着读出小熊的高兴(指导读好儿化音:直打滚儿)

3、你什么时候也会乐得直打滚儿?]

4、齐读第1自然段

(二)学习2—4自然段

小熊这么想去奶奶家,为什么又没去呢?

1、指名读2—4自然段,其他人划出对话。

2、小熊为什么一定要在家等小鹿?(强调:答应)

3、男女生分角色读对话]

(三)学习5—6自然段

妈妈走了,小熊一个人坐在凳子上等小鹿来。

1、(示图2)你看,小熊两眼直直地盯着墙上的闹钟,听着嘀嗒嘀嗒的声音,开始,他会怎么想?

2、可是,闹钟走了一圈,小鹿;闹钟又走了一圈,小鹿还是;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去奶奶家都回来了,小鹿仍然没有来。这时,小熊会想些什么呢?

指导朗读: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小鹿还没来。

3、小熊感到失望极了,你也曾有过失望的时候吗?说一说。

4、试着读读第6自然段,提问: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呢?

(四)学习7—8自然段

如果你是这只小熊,看见小鹿来了,你会怎么做?我们来看看小熊怎么做的。

1、师生分角色读7、8自然段(师饰小鹿爸爸,生饰小熊)

2、小熊明明失望极了,那么生气,为什么会对小鹿的爸爸说“没关系”呢?

3、故事中的小熊和小鹿,你更喜欢谁?为什么?

小结:是呀,答应过别人的事,一定要努力做到;若一时做不到的话,也要及时通知对方并作出解释。]

(五)学习第9自然段

1、(示图3)瞧,熊妈妈也不住地点头,赞许地说:......

2、齐读第9自然段

3、提问:你是个守信用的孩子吗?说一说。

三、巧设练习,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情感朗读:出示句子

小熊等啊等,等了很久,妈妈都回来了,可是小鹿还没有来。小熊失望极了。

想想怎样才能读出小熊的失望呢?]

2、练习

照样子说一说

小熊和小鹿都是守信用的好孩子。

我们都爱踢足球。

(苹果和梨)都(是水果)。

(我们)都(爱做游戏)。

[______________X都。]

四、指导写字

1、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田字格中的字,想一想,怎样写好这些字。

2、重点指导。

“起”和“赶”,“走字底”最后一笔是捺,这捺要托住右上的“己”和“干”。

“想”和“答”,都是上下结构的字,但要注意在田字格中各部分的占格。

“奶”字的最后一笔为撇。

3、师范写,生临写。

4、练写,互相评价。

五、拓展训练

[课文中对话很多,你能在括号里加上合格的词吗?

小熊(高兴地)说:“太好了,我正想奶奶呢。”

妈妈()说:“明天再去种行吗。”

小熊(坚定地)说:“不行,我要在家等他。”

小鹿的爸爸(抱歉地)说:“今天小鹿发高烧住院了。他让我来说声‘对不起’。”

小熊(赶紧)说:“没关系。明天我还要去医院看望小鹿呢。”

总结:括号里的词决定了说话态度,平时要多留心体会、运用。]

六、总结课文

1、问: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学生谈收获,教师相机评价。)

2、师总结:为了朋友之间的一个约定,小熊放弃了去奶奶家玩,小鹿虽然因为发高烧没有应约,但特意请爸爸来向朋友解释。我们要像小熊和小鹿一样,做一个守信用的好孩子。

七、布置作业

1、把喜欢的词填入词语花篮中。

2、书写生字。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篇15

教学目标

1、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片理解孤单和快乐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重点朗读出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3、体会有朋友就有快乐的含义。

教学重点:

朗读大树和喜鹊前后心情的变化

教学难点:

理解孤单的意思。

解决难点手段:

抓住“一个”和“只有”,借助音乐和图片渲染孤独悲伤的气氛,谈自己的经历进一步理解孤独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草长莺飞,。你们看,有一只美丽的鸟飞到了我们的课堂中,这是什么鸟?生:喜鹊。

二、复习生字

1、复习词语

对,就是喜鹊,这只喜鹊还带来了词语宝宝,你们认识他们吗?我们一起开起小火车,念一念。

2、复习会认字

同学们,老师这里还有12只喜鹊需要你们送它回家,只要你带领同学们正确读出喜鹊上面的生字,就可以将喜鹊放回到鸟窝中。

(如果有错误,找同学更正)

过渡:喜鹊啊,喜欢成群活动,尤其是冬秋季常常数十只,一大群出现。但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只喜鹊,却是孤零零的一个。这只喜鹊是什么心情,他快乐吗?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6课树和喜鹊

三、初读课文,总结课文

师:请同学们把书翻到32页,请听老师读课文,注意听清楚字的发音。

师:好,同学们,听完老师的朗读,现在请你和同桌两人相互读读课文,注意要将课文读通顺,读准字音。

师:同学们,读完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忆下这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谁来填一填。

提示: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树和喜鹊从前很(孤单),有了(邻居)后,变得很(快乐)的故事。

预设:如果孩子没有说邻居,说了朋友或者伙伴也给予肯定,引导孩子找出原文中的词语。

师:这篇课文啊,提到了两种心情分别是什么。

生:快乐和孤单

师:老师写在黑板上,这也是咱们本课的生字,会学习的小朋友们,眼睛一定会认真看着老师书写。(简单指导书写)

四、精读课文,分析感悟

(一)、重点品读第一自然段

师:同学们,课文第几自然段,描写了树和喜鹊很孤单。

(如果读了第2自然段,师引导:对,第2自然段说了他们很孤单,但是具体描写喜鹊如何孤单的,是哪段呢,谁继续补充)

(找学生点读,展示课文)

1、点出变调

师:老师注意到了,这位同学这几个词读得非常准确,同学们可以一起来读一下。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

2、理解孤单

师:这段文字里有一个词反复出现了三遍是什么?(只有),对,只有,只有一个,没有其他。

师(配乐,老师图片):孩子们,这里只有这一棵树,除了这一棵树,在也没有其他的树了,树上只有一个(鸟窝),除了这一个鸟窝,再也没有(其他的鸟窝),鸟窝里只有(一只喜鹊),除了这一只喜鹊,再也没有(其他的喜鹊)。这里只有一棵树,一个鸟窝,一只喜鹊,难过的哭泣时,没有人给你安慰,开心的游戏时,也没有人与你分享,如果,你就是这棵树,这只鸟,你会是什么心情呢?

生:难过、伤心、无聊、无助……

师:是啊,像图片上这样,孤零零一个,没有人陪伴,就是孤单!这种难过伤心就是孤单时候的心境。同学们请看(展示图片)

当我没有伙伴,一个人坐着公交车回家,我很孤单;当放学了,爸爸妈妈没有来接我,只有我一个人在学校,我很孤单。同学们,还有什么时候,你会孤单呢?

3、感悟朗读

师:是啊,孤单会让人伤心、无助,孤单让痛苦悲伤的事情,那么谁能深深体会这种心情,来读一读这段话呢?师:同学们读的很好,我们一起齐读这段话吧。

(二)重点品读第五自然段

师:这样可怕的孤单并没有维持很久,这里种了好多好多树,每棵树上都有鸟窝,每个鸟窝里都有喜鹊。(拉开大屏幕)太阳升起来了,喜鹊们欢快的飞出鸟窝,开始自由自在的一天。喜鹊和大树感受到了另外一种心情,那就是(快乐),哪一段写出了树和喜鹊的快乐呢?谁来为大家读一读。(找一名同学,并在大屏幕上展示)

师:老师找到了喜鹊和大树们快乐相处的'画面,快来一起看一看。

1、讨论:鸟儿们快乐的场景

过渡:喜鹊们真快乐啊!每天,天一亮。喜鹊们打着招呼叽叽喳喳飞出,天一黑,又叽叽喳喳的归巢。(展示大屏幕)假如,你就是其中的一只喜鹊,你会叽叽喳喳和朋友们说些什么呢?

2、感悟朗读

师:同学们,喜鹊就像是大家说的那样,每天开心新快的生活着,那么,你们能读出这样快乐的情绪吗?谁来试一试。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现在啊,我们男生女生合作,男生读天亮飞出,女生读天黑归巢,看看哪边的喜鹊更快乐。

师:想一起读的同学站起来。

3、学习AABB词语

师:这段话中,有一个词语很有特点,谁能找到。

生:叽叽喳喳、安安静静

师:你能说说他长的有什么特点吗?

师:是的,这个词前面两个字一样后面两个字一样,我们叫它aabb样式,像这样的词,你还能想到哪些呢?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这样的词语,大同学们一起齐读一下。

师:同学们,以前树和喜鹊是如此的(孤单),而现在,他们又是如此的快乐,那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你能在文中找到答案吗?板书邻居

三、分析情绪变化原因,总结中心

过渡:师:同学们,以前树和喜鹊是如此的(孤单),而现在,他们又是如此的快乐,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只因为他们有了(邻居、朋友)

板书邻居、朋友

师:你知道什么是邻居吗?

生:就是住的很近的。

师:其实啊,当邻居陪我们一起玩耍,分享快乐、分担忧愁时,邻居就是我们的朋友

师:同学们,每个人都需要朋友,朋友是快乐源泉。老师搜集了你们平时和朋友在一起的照片,我们一起看了看吧。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想对你的朋友说些什么。

师:是啊,同学们真高兴你们拥有自己的朋友,如果你还没有朋友,就敞开心扉,去交朋友吧,因为,有朋友,就有快乐。让我们再次走进《树和喜鹊》重温朋友带给我们的温馨和快乐!

四、拓展作者知识

有朋友就有快乐,这也是这篇童话的作者,金波先生要告诉我们的道理。介绍金波先生。

除了金波先生,并展示他写的其他书目封面。

板书设计:

邻居孤单

快乐

朋友

一年级的活动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