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如何在物理模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如何在物理模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心蛊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如何在物理模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十分注重系统知识的传授,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说还很不够。教师在教学中也较少考虑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应该结合创新教育的精神,在物理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当然,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长期的培养过程,下面我主要想阐述一下在物理模型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几点看法。

在物理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问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育不应该仅仅是训练和灌输的工具。它应该是发展认知的手段。素质教育的实施,将彻底改变以往的封闭式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都将得到极大的尊重,由于学生的积极参与,每个学生的创造性都受到重视,指令性和专断的师生关系将难于维系。教师的权威将不再建立在学生的被动与无知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教师借助学生的积极参与以促进其充分发展的能力之上,一个有创造性的教师应能帮助学生在自学的道路上迅速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对付大量的信息,他更多的是一个向导和顾问,而不是机械传递知识的简单工具。在创新教育体系中,师生关系将进一步朝着“教学相长”的方向转变和深化。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还要明白“教”的真正意义。“教”不同于“训练”!如果我们烙“教”混同于“训练”,就会强迫学生去全盘接受所教的内容,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使学生按照一一个别人的模式、计划和步骤去达到他人设计的目标,这就大方的扼杀了本属于学生自己的自由发展和思考的权力。

其次,我们也一定要理解,“创新能力只能培养,不能教”!创新能力是培养出来的,她需要的只是一种友好的、和-谐的生长环境,教育工作者只不过就是要去创造这样一种适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环境而已。

应该说,中学物理教学是营造这种合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环境的良好途径,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一门好好的学科。中学物理的教学有许多自身的特点,“物理模型”教学就是其中之一。

那么,“物理模型”是什么?

物理学的目的就在于认识自然把握自然。但是,自然界中任何事物与其他许多事物之间总是存在着干丝万缕的联系,并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面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界,人们在着手研究时,总是遵循这样一条重要的方法-论原则,即从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次深入。根据这条原则,人们在处理复杂的问题时,总是试图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若干个比较简单的问题逐个击破。或者把复杂的问题转成比较简单的问题。

基于这样的一个思维过程,人们就创建了“物理模型”。可见,物理模型是指:物理学所分析的、研究的实际问题往往很复杂,为了便于着手分析与研究,物理学中常常采用“简化”的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科学抽象的处理,用一种能反映原物本质特性的理想物质(过程)或暇想结构,去描述实际的事物(过程)。这种理想物质(过程)或假想结构称之为“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的建立,是人们认识和把握自然的一个典范。是先人的一种创举。

“物理模型”的建立是一个创造性过程,对物理模型的认识和理解也是一个创造性的过程一个培养创新能力的过程。可见,引导学生真正认识和理解甚至建立“物理模型”,显然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不可多得的途径。

那么,怎样把握好“物理模型”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下面我想先谈谈几个问题:

一、中学常见的物理模型有几种?”

1、研究对象理想化的模型。例如,质点、刚体、薄透锐、理想气体、恒压电源等。

2、运动变化过程理想化的模型。如,“自由落体运动”、“简谐振动”、“热平衡方程“等等,这些都是把复杂的运动过程理想化了的“物理模型”。

二、物理模型有哪些特点?

l、物理模型是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统一。物理模型的建立是舍弃次要因素,把握主要因素,化复杂为简单,完成由现象到本质、由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而模型的本身又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

2、物理模型是科学性和假定性的辩证统一,物理模型不仅再现了过去已经感知过的直观形象,而且要以先前获得的科学知识为依据,经过判断、推理等一系列逻辑上的严格论证,所以,具有深刻的理论基础,即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理想模型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是抽象思维的结果。所以又具有一定的假定性,只有经过实验证实了以后才被认可,才有可能发展为理论。

三、物理模型有哪些主要功能?

1、可以使问题大为简化,从中较为方便地得出物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2、可以对模型讨论的结果稍加修正,即可用于实际事物的分析和研究:

《如何在物理模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3、有助于对客观物理世界的真实认识,达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为人类服务的目的。

以上是教师驾驭“物理模型”教学首先要明确的几个问题。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又如何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去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首先,利用“物理模型”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时意识比能力更重要。以上我们已经谈到,物理模型的建立很具创新性,教师应该把建立物理模型的这种创新的思路启发地诉之于学生,这样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才是有益的。

其次,利用“物理模型”培养正确的思维方法,从而培养创新能力。正确的思维方法是提高思维能力的基础,良好的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保证,只有正确的思维才谈得上有良好的创新。但是由于年龄的关系,中学生一般只注意知识的学习,并不关心自己的思维方法是否正确,更不能自觉地纠正一些不正确的思维方法,这就影响了思维发展。因此,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思维方法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首要任务。“物理模型”的建立,也是一种严密的正确的思维方法,其思维过程非常明显,分析好每一个“物理模型”的建立思维很重要,以“质点”这个物理模型为例,为什么要将物体简化为质点?在什么时候什么物体可以简化为质点?质点的概念很简单,如果只教会学生质点的概念,而没有使学生明确这种建立物理模型的思维过程以及运用物理模型建立概念的基本方法和思路,这将是教学上的一重大失误!

分析好每一个“物理模型”的建立思维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领悟这种思维过程,去品味这种思维过程,例如,在讲“自由落体”时,就应该引导学生去理解,为什么要把物体的下落运动理想成“自由落体”,明确学习“自由落体”的真正的实际意义,经过引导、启发、分祈,学生自然而然地就会领悟到其中的奥秘,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的。

每一个物理过程的处理,物理模型的建立,都离不开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教学中,通过对物理模型的设计思想及分析思路的教学,能培养学生对较复杂的物理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区分主要因素和次要因素,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正确运用科学抽象思维的方法去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有助于学生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这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再次,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物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接受,并会因此而失去学习的信心。但如果借助“物理模型”教学,通过采用模型方法,突出物理问题的主干,疏通思路,帮助学生建立起清晰的物理图象,使物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筒,这样不单起到降低教学难度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的作用,同时还潜意识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点,在“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的教学过程中,要摸清学生各种错误的思维方法,及时予以纠正。例如,学生受了绝对化的片面思维方法的影响,不理解物理学中采用的理想化的思维方法,以为理想化不精确,脱离实际,有时对教师导出的某公式所采用的近似方法表示不可理解,在实验中追求百分之自的精确度。这里我们就要及时指出物理模型的特点和功能,使学生明确物理模型的科学性,明确物理模型的条件性。及时纠正这类学生的思维方法,这也是培养和锻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好途径。

总之,物理模型是培养学生创造性的很好素材,充分科学地用足用活物理模型,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的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环境,我们就一定能培养出一代具有创新能力的适合现代化建设的新的人材!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2017-03-21 08:56 | #2楼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的不竭动力。”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重要、最广泛的学科,其发展过程就是一个人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的创造过程。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探索,发现创新意识的培养是在随时随刻,无处不在,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的基础上,合理的构建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氛围、情境,使师生交往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水平,就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促进学生的能力的培养,能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参与精神,就能使学生处于激活状态,就能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

那么在物理教学中,怎样把物理教学与创新能力更好的结合,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呢?

一、培养兴趣,诱发创新动机

学习物理的兴趣,大都由主动参与开始。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创新的动机,教师对学生的主导作用是很大的,教师的“传道、授业、解惑”是古人的教育观,如今教师的一言一行、甚至教师的个性都会直接感染着学生,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本身也会成为学生学习兴趣的潜在动力。

1、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兴趣,诱发创新动机。

在“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在教师的引导下,更应让学生从课堂走入社会,了解社会。如讲“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这一节所提及的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与危害,虽然内容不多,但却阐述了它与工业、农业、社会生活等的利害关系,如果在教学中把此内容扩展到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活环境等方面,向学生介绍有关大气层的知识,以及大气环境的污染情况,要求学生做一个关于大气污染的调查报告,并提出如何控制和防治大气污染,尽可能多地提出自己的设想、建议和方案。这样做能有效地把物理知识、技术和社会三者联系起来,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潜移默化地在学生中形成治理环境的创新动机。

2、在实验教学中培养创新兴趣,诱发创新动机。

物理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就是从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认真的加以总结、思考得来的。实验探究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因此介绍科学家对实验的设计理念,对启迪学生创新意识有很大帮助。让学生从实验探究中学习知识,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

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1、培养学生捕捉新问题的能力

人们发现新问题的能力不仅与观察能力有关,而且与捕捉新问题和大脑的积极思维是不可分的,是创新意识的主要表现。如奥斯特在观察到通电直导线下小磁针偏转实验并进一步分析,从而得到利用电流可以获得磁场。那么一个新的问题应自然就产生了,“利用磁场能否获得电流呢?”就导出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又如在讲托里拆利实验后提出:试管粗细、长短变化,或者给水银槽加减水银,或者试管倾斜,或者把试管顶部、中部打一小孔后该实验有哪些变化?这样可以锻炼学生提新问题,提高创新能力。

2、创设物理情景,提高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物理现象的必然结果是物理问题。回答物理问题,必须创设物理问题的情景,即设计出符合物理问题物理模型,物理过程。如在讲到如何比较物体运动快慢时,让学生设计一个物理过程来回答。很多学生设计了这样情景:跑100米时,在跑的过程中比较快慢和在结束后按成绩比较快慢。这样体现了在时间相同比较路程和路程相同比较时间的两种不同方法,提高创新能力。又如在讲杠杆平衡的条件时让学生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好多学生通过分析设计出了简单易行的实验方案,并亲自实验观察,得出了正确的答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在物理教学中巧妙的把物理教学与创新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既提高学生有学习的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激活学生的创新意识,才可以更好的进行创新,并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再添一抹亮丽,并在祖国的画卷上,写下一个惊叹号!

如何在物理模型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