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资料大全 >综合资料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及方法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及方法

凉人心 分享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及方法

一、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采用灵活多变的启发性教学

在学习中中年级的学生不像低年级儿童那样只能在直接感知的条件下才能进行分析综合,他们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的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具体形象的成分和抽象逻辑的成分不断地发生着变化。例如在教学生如何理解字、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思时,学生虽然不像低年级那样需要通过具体形象事物来认识,但其思维也没有完全地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变,这样一来也就很难掌握字、词在句子中的意思。

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完全脱离通过具体事物来进行感知分析的习惯。但是,我们如能以与这一年龄阶段相适应的“谈话法”来引导学生去感知、去接受其某一事物,就可以避免学生对语文产生的厌学情绪。如在教唐代诗人李白的《夜宿山寺》中的“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时我是这样提问学生的:

师:“谁知道‘危’在句中的意思?”

生:“是危险的意思,老师和爸妈们经常说玩火非常危险。”

师:“同学们的想法真是好,那么我们根据刚才所说的意思放到诗句中体会一下诗句的意思好吗?”

生:“危险的楼房有一百尺那么高。”

师:“如果危楼真有一百尺那么高的话,谁敢站在上面去摘星星呢?我觉得把危楼理解成危险的楼房不恰当。”

这时,学生们好像明白了什么,在下面议论起来。我趁机向学生们提出要求:“同学们,让我们动手查一查字典,看看‘危’共有几种解释好吗?”

生:“共有5种,应取第四种——高的、陡的这种解释。”

师:“好,我们把高的、陡的这种解释放到诗句中去体会一下诗的意思好吗?”

生:“这座楼真高啊!一举手就能摘到天上的星星。”

这样就避免了以往枯燥单一的教育教学方法,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中年级的学生具有“突出个性”的心理特点

教学中应采用鲜明的目标意识来引导学生学习语文,学生在一、二年级的语文学习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汉字,因此,三、四年级的时候在学习中仍很有可能继续沿着以往的“学习思路”去学习,而不能接受关于篇章所表达的思想,也就不知该从何入手学习这一阶段的文本知识,因此就产生厌学、逃学的念头。

针对这一现象,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好与坏是这一阶段让教学任务能否得以顺利完成的必要条件。在中年级阶段的教学中应时刻注意让学生在阅读中真正受到“舒心、怡情、励志”的教育,这样也就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们的阅读兴趣,提高了他们的阅读能力,使学生既能丰富自身知识的积累,又能在运用中得到发展、扩充。

在中年级的阅读教学中教师采用的方法很多,但常用的是“定向性提问”。采用这一方法可激发学生的认识兴趣,让学生突出自己的个性,从而把注意力的思维活动引向要学习的内容。例如教四年级的阅读课文《课间十分钟》时为了使学生认真、仔细地了解文中的同学在课间10分钟进行的多彩的活动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师:“我们每天的课间10分钟玩得有趣吗?”

生:“有趣,我们可以做各种各样的游戏。”

师:“能具体说说你们到底做了哪些游戏好吗?”

生:“跳绳、打篮球。”

生:“打乒乓球……”

师:“你们喜不喜欢这种欢乐的场面?”

生:“喜欢。”

师:“那好,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间十分钟》这篇文章,找一找文中的活动场面与我们平常的活动场面有什么异同好吗?”

这样,学生们就会在回味欢乐的过程中去默读课文,很快找出了文中的三个活动场面,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应真情实感地投入到教学中,努力提高中年级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教师要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创新,全身心地投入到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多阅读一些有关中年级阶段学生心理活动的书籍,才能保证更全面地向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传授更多的语文知识。也只有教师本身的心理素质、自然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在不断地学习中提高了,才能在这一阶段的教学中挖掘出学生的内在潜力,提高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意识。

总之,中年级的语文教学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转折点,也是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关键。故此,我们应着重于这一阶段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使这一阶段的小学生能在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上有更大的转变,从而为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教学上我们应本着以学生的学习为主的教育模式,才能保证中年级学生的语文成绩得以提高。

全部内容,更多精选文章请访问专栏。

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特点及方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