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今日小寒农历几月几号

今日小寒农历几月几号

盏尽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今日小寒农历几月几号(2024年),欢迎大家来阅读。

今日小寒农历几月几号(2024年)

2024年小寒是农历的十一月二十五,阳历时间:2024年1月6日4点49分09秒,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公历1月5-7日交节。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

小寒节气的含义

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小寒也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小寒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也是24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时间是公历的1月5日-7日之间。

小寒节气养生知识

注意防寒保暖

小寒时节,人们一定要注意天气变化,防寒保暖,及时添加衣物,尤其是要注意头部和脚部的保暖,以免惹来疾病。出门时,头部保暖非常重要。戴顶帽子可有效防止身体的热量从头部散失。睡觉前用热水泡泡脚,搓搓脚心,能在防寒保暖的同时解除疲劳、促进睡眠。

进补不要盲目

虽然小寒时节是“进补”的最佳时期,但进补并非吃大量的滋补品就可以了,一定要有的放矢。按照传统中医理论,滋补分为四类,即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忌食生冷辛辣

冬天天气本身就很寒冷,一些生冷的食物寒性更大。在这个时候吃的话容易直接刺激胃部,使得它不正常的收缩,轻则引起食欲不振,重则还可能会导致呕吐、抵抗力降低等等。同理,辛辣的食物一样是具有强刺激性的,大量食用容易导致急性胃炎的发生。

规律进食

在冬季,胃部容易发病,如果不能饮食规律的话,很容易引起胃酸分泌异常,加重胃部的负担。因此,每天按时有规律的吃饭才是最佳的保胃措施。如果不能一天三顿正点进食的话,可以改为一天5-6次,分次进食,一次少量,只要是每天有规律的即可。

锻炼禁忌

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小寒时节8个注意事项

1、养肾为先

依据“春应肝,夏应心,长夏应脾,秋应肺,冬应肾”的中医养生原则,冬季最应该养肾,而且也是养肾的最好时机。

按摩疗法是冬季养肾的一种有效方法。推荐两种按摩养肾的疗法:一是搓擦腰眼。两手搓热后紧按腰部,用力搓30次。所谓“腰为肾之府”,搓擦腰眼可疏通筋脉,增强肾脏功能。二是揉按丹田。两手搓热,揉按丹田30-50次。常用这种方法,可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起到强肾固本,延年益寿的作用。

2、注意起居

冬季养生养肾在起居上宜坚持早睡早起、避寒保暖。因为冬季昼短夜长,应尽量早睡早起,穿贴身柔和的衣物,多呼吸新鲜空气,多晒晒太阳,以保持人体的体温、体力及正气。

3、注意适当进补

冬季天气寒冷,正是阴邪最盛的时候。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常用补药有人参、黄芪、阿胶、冬虫夏草、首乌、枸杞、当归等;食补要根据阴阳气血的偏胜偏衰,结合食物之性来选择羊肉、狗肉、猪肉、鸡肉、鸭肉和海虾等,其他食物如核桃仁、大枣、龙眼肉、芝麻、山药、百合、栗子等。

以上食物均有补脾胃、温肾阳、健脾化痰、止咳补肺的功效。当然对于体质偏热、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少食为好。

4、注意保暖

尤其是睡觉前要注意颈部的保暖,尽量不要裸露在外,以免引发落枕。建议穿轻薄保暖的睡衣,能帮助提高睡眠质量。

5、注意适当运动

小寒节气适当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但一定不可过激运动,以免造成肌肉拉伤。运动时间尽可能安排在下午4点到7点之间,此时无论是身体的适应性还是神经系统的敏感性都处于最佳状态。

6、注意防滑

北方大雪纷飞,路面变滑,外出时容易摔倒受伤。因此建议穿着宽松保暖并且具有一定运动性能的鞋子,女性朋友少穿高跟鞋,以免摔倒伤及筋骨。

7、怕冷女性可适度补铁

寒冷冬季,女性一般比较怕冷。营养学家指出,女性应每日摄入18毫克铁,但是大多数女性都没达到这个标准。因此,怕冷的女性可以多吃些富含铁质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羊肉、牛肉、鱼、鸡蛋、黑木耳、牛奶、豆类和绿叶蔬菜等。同时,要注意多吃些含碘较多的食物,如海带、海蜇、海鱼、虾皮等。通过摄入不同含量的食物,补充身体缺乏的`元素,改善身体平衡,减轻手足冰凉、冬天怕冷的现象。

8、注意防抑郁

冬季天气寒冷,人体容易产生情绪抑郁的情况,这是因为寒冷使身体的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处于抑制和降低的状态,血液循环变慢、脑部供血不足造成的。对待这种冬季特有的抑郁情况,可以通过晒太阳来缓解,10时到14时之间的阳光最好,每次可以晒20-30分钟。

小寒如何御寒

1、外出穿戴好

天气越来越寒冷了,我们在出门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全面“武装”好。“外出穿戴好”不仅仅要求我们穿好羽绒服或者是棉袄,同时也要戴好帽子和口罩。很多爱美女性在寒冷的冬季只要风度不要温度,最后受伤的只能是自己的身体。

很多人在外出的时候都有戴手套的习惯,其实在小寒时节出门的时候还一定要戴好帽子。因为我们的头部和整个身体的热平衡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民间,就有“冬天戴棉帽,如同穿棉袄”这样的说法。如果我们出门不戴帽子的话,即使全身穿得很暖和,身体的热气也会很快地从头部散去,因此小寒时节出门一定要记得戴帽子。

除此之外,很多人喜欢在早上洗头,头发还没干就出门了。很多人觉得外面寒风吹干头发比电吹风的效果好多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因为头发还没干就出门或者是睡觉,我们的身体就会积累寒气,这样我们就很容易生病。

2、睡前泡脚

俗话说得好,寒从脚下生,我们在小寒时节要注意御寒保暖,尤其是脚部的保暖。双脚又被人们称为“第二个心脏”,因为双脚跟我们全身的健康息息相关。如果我们保护好足部的话,就可以增强五脏六腑的功能,同时也能帮助我们抵御寒冷。

要想做好足部的保暖工作,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然后用力揉搓足心,也可以用力按揉脚底的涌泉穴。我们可以在睡觉前用热水泡脚,热水最好要淹没脚面。坚持每天睡前泡脚,不仅可以御寒保暖,又能促进我们的睡眠,延缓身体衰老的速度。

今日小寒农历几月几号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