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发展

灭队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电子政务发展

电子政务发展【1】

摘要:随着全球信息化技术飞速的发展,各国的电子商务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电子商务成为各个国家和各大公司争夺的焦点。

但是电子政务在我国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

在我国,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普及与发展,电子商务迅速崛起,众多的信息技术企业、风险投资公司、生产流通企业纷纷开展电子商务。

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环境,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探讨分析了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现状。

关键词:信息化 网络技术 电子政务 发展 环境 趋势

首先我们要对电子政务有一个简单了解,电子政务有很多概念,不同的学者看法也不一样,本文给大家解释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电子政务就是将现代计算机技术运用在政府机关日常的管理中,并借此优化政府的服务职能和工作组织结构,打破以前政府机构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制约,形成一套简、高效、廉洁、公平的新型的政府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的使用,对我国政府职能的充分的发挥,行政效率的提升和监管能力的增强都有着重要的促进意义,并有利于政府的公开化和透明化运作,是政府部门管理创新进程中的必要手段。

在报告中就曾经明确的提出了政府机构要积极推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虽然我国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发展了已经将近20年,但是,对于信息技术在政府机构的应用上,我国才开始刚刚起步,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新事物。

我国的电子政务在目前的很多地方,只是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或者是在尝试阶段,这项工程的建设还需要更多的方面来关注。

本文从我国电子商务技术发展的环境,存在的问题和目前我国电子商务的发展趋势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1 电子商务的发展现状和环境

电子政务在我国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1999年1月,由我国40多家部委(局、办)信息主管部门共同倡议发起的“政府上网工程”,旨在推动各级政府部门为社会服务的公众信息资源汇集和应用上网。

在我国,电子信息技术在政府工作中的应用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目标提出来的。

还有更早的“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

“三金工程”是我国中央政府主导的以政府信息化为特征的系统工程,是我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作为国家的管理部门,政府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开展电子政务,有利于我国发展现代化管理,并有助于提升政府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实现政府办公的现代化。

在电子政务的应用中,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在网上了解到政府机构的各种职能以及办事的程序等,这对人们了解政府,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有很大的帮助。

在政府机关的内部,日常工作中,各个办公室,各个部门之间都通过网络进行联络和资源的共享,不仅能够使工作效率大幅度提升,还能够减少公务开支,从而减少腐化等情况的发生。

2 电子商务存在问题

2.1 人员素质与电子政务发展不相适应。

政府工作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我国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政府人员的素质对电子政务的发展的制约主要有三个方面:首先,在政府文化上,目前充斥的高高在上的官僚的主义文化与电子政务推崇的平等的要求是互相制约的;其次,有些政府人员自身有腐化问题,对于电子政务的公开化和增加透明度功能出现非常抵制的态度,这对电子政务的开展是一个重大的阻碍;第三,有些公务员未经培训上岗,缺乏自主利用电子政务进行工作的能力;第四,有些找政府机关办事的人,由于很多客观的原因,文化素质不高,对网络认识不足,对电子政务提供的服务并不能享受到。

2.2 电子政务人才的培养问题。

目前很多电子政务一线建设者都有这样的体会:这项工作往往是默默无闻,无法直接创造效益,又要花很多钱投入,因此从事电子政务建设的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很难得到更多的培养,很难得到更多的提职机会,正因如此,政府应该拿出专门的资金,为各个部门专门培养信息中心主任,并为他们的进一步科研创造条件。

另外,还可以将电子政务纳入年终目标考核制度当中,一票否决,如果谁不及格,这个机关就没有完成上级政府规定的指标任务。

由于将电子政务纳入考核当中,各个部门的领导势必要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否则这将影响全单位的达标任务,信息中心也顺理成章地得到了领导的重视。

2.3 缺乏专业的电子政务信息建设人才。

从出现电子政务,到现在电子政务在我国应用越来越广泛,这个过程已经发展了将近20年,但是目前的问题仍然存在,有些政府部门请专业的网络公司在政府机关长期维护电子政务工程,并驻守在政府机关,一旦脱离专业人员电子政务系统的运作就会出现问题,有的地区在市、区级政府部门均实施了电子政务的前提下,真正的电子政务人才屈指可数,在这种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电子政务系统其运作情况可想而知。

3 电子商务发展方向

根据调查,我们发现在经济和信息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时代,电子政务不仅是政府治理国家的有效工具,且已经成为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全球竞争中的一个竞争力要素。

政府的网站作为政府部门与广大企业、群众之间的电子桥梁,其功能不应该只是政府对外公开展示工作内容的展台,更重大的意义在于提供便民的服务和直接的与民沟通和交流的平台。

在这个网络快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

近年来信息化的发展,促使各国的电子政务也在陆续的建立或建成。

不过在呈现一定的共性的同时,相互间却存在很大的差异。

因为信息环境的不同所以政务也是迥然不同的。

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行政管理的基础、科学决策的依据、联系公众的纽带、宏观调控的手段。

那么为了高效、有序地开发政府信息资源。

政府部门需要从以下方面考虑:①制定详细而周密的开发计划,用以确保政府所需信息资源的有效性和经济性。

②按照既定的流程程序,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采用一体化的形式,有组织地收集、处理、传输、发布各种信息,这样政府工作的效率和效益才会显著提高。

当下互联网浪潮席卷全球,互联网为各级政府展示和宣传政府形象提供了便捷途径。

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是推进政府管理方式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举措。

通过共享信息,实现联合连贯,推动各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业务协同配合,提高对公众的服务水平。

特别是近年来网络监督的发展成为公众反腐倡廉,监督政府的有效形式。

那么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里,面对网民的问政,面对网上的监督,政府的执政需要与人们进行互动,这样做是实现社会和谐的重要表现。

因为网络监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

这样,政府必然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将管理和服务进行合理地集成,对政府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加强互联互通,对政府结构和工作进行优化组合,使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服务,从而降低社会投入成本,促进经济增长。

另一方面,功能服务不仅是政务的电子化,其交互性也十分重要,提供一个与民众互通的平台,让管理者听听民众的意见和呼声,同时也能让民众了解管理者决策的初衷,使官民能有效地互动起来,这样更利于政府和大众加深了解和信任。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一场革命。

从我国电子政务工程启动以来,已经经过近20个年头,政府的网站建设也具备了一定的规模,也总结了自己的一套经验教训,但是如果想得到跨越式发展,那就必须转变观念并提高认识,创造有利于电子政务发展的良好环境,建设一支能适应电子政务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公务员队伍,在服务的便利性上下功夫,把方便群众、满足群众多种多样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参考文献:

[1]姬泊.电子政务发展现状及建设对策探讨.宿州学院学报,2005(2):104—105.

[2]宋军.中国电子政务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对策[J].理论探索,2003(3)3.金太军.论政府的网上责任[J].公共行政,2004(5).

[3]田景熙,洪琢.电子政务系统规划与设计.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4]杨雷.电子政务效益的经济分析与评价.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5]盛辉,成良斌.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分析.科技管理研院,2004(5):18—19.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十九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07—01.

[7]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1年中国互联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

电子政务发展模式【2】

【摘要】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区在推动政府信息化,发展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它的目标模式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电子政务整体上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框架。

电子网络政府的目标模式受到一个国家政府管理的指导思想、管理职能等诸多因素制约和影响。

文章在吸取一些发达国家建设电子政务方面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试对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应采取的布局和模式进行一些探索。

【关键词】电子政务; 发展模式; 政府信息化建设

一、国外发达国家进行电子政务建设的特点

当代发达国家,引领电子政务潮流,他们在构筑电子网络政府,或者说推动政府信息化这个过程中,显现出一些比较显着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 与政府改革紧密相结合。

这一点应该特别值得我们关注。

为什么要关注国外在推动政府信息化、构建电子网络政府与政府改革的结合这个问题呢?因为我们国家在推动电子政务建设过程中,往往在这个方面结合得不够紧密。

国外在政府改革的过程中力度比较大,如上世纪七十年代,在英国发动了一个政府改革,由此引发了西方国家大规模的政府改革。

英国的政府改革很快波及到全世界,后来形成很多不同类型、模式的改革,如所谓的市场导向的改革,完善行政体制的改革等等。

第二 提出要再造政府,重新构建一个政府。

在政府改革中,他们有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将政府承担的一些具体的服务型职能转移出政府,转移给民间组织,甚至转移给私营企业,让他们代替政府提供一些具体的服务职能。

他们认为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把大量政府职能和服务型职能转移给社会,转移给民间机构以后,政府就可以减少具体琐碎的事务,就可以集中精力做好重大决策,也可以提高政府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第三 放松政府对社会、对市场的管制,减少不必要的过于繁琐的规章制度。

也可叫做放松管制,放松规制。

在这一点上不能完全和中国的改革进行生搬硬套,因为从我国目前看,可能还是一个法律、制度比较欠缺的国家,还应该进一步构建和完善社会主义法规体系。

而在西方等发达国家,法律比较完备,规章制度也非常健全,一般做法是遇到问题就立规矩,这样规章制度就越来越多。

而规章制度过多过繁,反过来就会束缚公务人员的手脚,公务人员变成了规章制度的奴隶,他们的自主性、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

所以他们要大刀阔斧的放松管制,放松规制,给公务人员更多的自主权,提高他们的管理积极性。

二、国外进行电子政务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

注重统一规划和技术标准。

电子网络政府的构建,除了要和政府改革相结合以外,还非常重视制定统一的规划和技术标准规范,这一点是极其重要的。

政府信息化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政府的组成是有上下左右协调配合的,政府的运行是有一个权力行使方向的,因此有隶属关系的政府是一级控制一级的,政府信息化建设比电子商务建设的要求更高。

因此我们在推动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如何制定规划,统一标准,就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

在这点上尽管西方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多是一种联邦制结构,比如说美国,它的联邦政府对州还没有直接的领导被领导关系,但是它在构建电子网络政府的时候,也很注重制定统一的规划,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把它作为推动电子网络政府非常重要的前提条件。

关注应用,提供服务。

国外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在推动电子网络政府的时候,十分关注应用,更多强调的是政府给社会、企业、社会成员提供的信息化服务,把应用的重点不是放在政府内部办公自动化上,而是放在政府为社会、企业、社会成员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服务。

由简到繁,循序渐进。

国外包括发达国家在推动政府信息化过程中,在构建电子网络政府时,也是大体遵循了一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

三、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电子政务应该采用的模式

政府管理的模式有管理型的,有管理服务型的,也有服务型的。

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时,政府管理模式是管制型的。

进入市场经济时代,政府管理的模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政府首先要放弃过去那种管制式的模式,向管理型、服务型方向转化。

因此在中国当前社会经济条件下,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我们要构建的电子政务目标模式,应该是管理服务型的。

构建管理服务型的电子网络政府,应该是中国现阶段政府信息化追求的首要目标。

为什么中国现阶段电子政务的目标模式,应该倾向管理服务型,而不是单一的服务型的政府管理方式呢?这是因为管理和服务是对立的统一体,服务离不开管理,管理是为了更好地服务;服务是目标、是目的,但服务更需要管理的保障才能实现.具体分析如下:

一.以人为本,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公共服务

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方向来看,公共服务在我国政府职能中将更加突出。

电子政务是促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重要手段。

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立,将成为我国电子政务的一项重要使命。

以人为本,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是发展电子政务的主要方向。

细分用户、以用户为中心,提供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做法,首先出现在美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电子政务建设中。

近年来,这种思路逐步被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者所认同。

上海、青岛、杭州等地方的政府门户网站中己经开始应用。

从应用结果看,不仅丰富了政府面向社会公开信息和公共服务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改变了政府人员的服务意识,使得政府能够主动寻求和迎合公众需求。

随着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建立深入人心,推进电子政务,既是创建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手段,也是落实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推进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需要,这不仅能够提高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的用户满意度,更能够提高公众对政府服务的依赖度和信任度,是我国电子政务生命力所在。

分析。

二:多种渠道和终端方式相结合,提供普遍服务

发展电子政务,必须结合我国国情。

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

推进普遍服务。

关注弱势群体。

积极发展多种终端,提高偏远地区人群的信息获取能力。

因地制宜发展公共服务,避免信息化带来欠发达地区和部分人群的“边缘化”现象。

电子政务的服务对象是社会公众,如果社会公众无法接触到电子政务,那么电子政务服务供给再丰富,意义也不大。

因此,我国发展电子政务不能够一味依赖互联网网站和计算机,必须发展多元化信息渠道,使得电子政务能够进入千家万户,成为“家常便饭”,这对于我国电子政务发展和提高政府行政效能都至关重要。

结语:

未来政府信息化的总目标是通过一个一个具体的政务信息化来实现的,这称之为电子政务。

由一个一个电子政务,到最终建成一个电子网络政府,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我们现在构建和推进电子政务,对多数单位、部门来讲,都是一项一项具体应用系统的构建。

一级政府也好,一个政府部门也好,它可能承担很多责任,有很多的职能。

当一级政府对外服务,对社会管理主要的职能,能够用信息化的手段来进行时,就由电子政务走向了电子网络政府。

我们最终是要建成一个电子网络政府,这是我们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芦苇. 电子政务中的政府管理模式变革研究[D]. 西北大学, 2006.

[2] 李蕾.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管理方式创新研究[D]. 贵州大学, 2006.

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的启示【3】

摘要:高德纳公司将电子政府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即‘出现和存在、互动、事务处理、转化变形’(高德纳公司 2001);欧洲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的发展模型来评估电子政府服务的有效性、成熟水平:‘信息情报、互动、多渠道互动和事务处理。

(Europa 2001)。

然而,新加坡家坡电子政务的发展并没有严格的遵循任何发展的模式,给世界提供了一个新颖独特的电子政务发展案例。

对世界电子政务的发展都及其具有借鉴的意义。

本文从新加坡寻找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国家高层的支持、核心理念的科学性以及法律框架等方面探讨新加坡电子政府发展的成功之处,并根据中国的具体国情,找到其中可以学习借鉴的地方,以期为中国电子政务的发展提供有意义的建议。

关键词:电子政务;计划;基础设施;教育支持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政治民主化的发展,公共服务领域也相应出现了一系列的变革,诸如理论方面,从公共行政、到新公共管理、再到新公共服务,每次变革都与公共服务有关。

而在方法技术方面,最令世人瞩目则是电子政务的发展,电子政务的发展带来极为强大了的冲击力,其影响几乎波及全球公共服务领域,给公共服务赋予了强大的力量。

新加坡电子政府解决方案先后于2005 年、2006 年和2007 年荣获“联合国公共服务奖”。

2010年,新加坡同时名列联合国公共行政网(UN-Public Administration Network (PAN))和日本早稻田大学(Waseda University)发布的世界电子政务发展排行榜的榜首。

UN排行榜考察依据侧重于一个国家电子政务的公众信任程度、透明度、传播公共服务的速度和促进制度改革的速度。

早稻田大学的排行榜在考察这些因素之外,还着重的考虑了电子政务接口功能应用程序,包括Web 2.0,云计算和绿色ICT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①可以看出,经过综合、严格的考评,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发展,受到了世界的认可,新加坡已经成为全球电子政务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一、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历程

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历程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早期,而且他的电子政府方面的努力不断被有效的的IT计划不补充和完善,这些IT计划都有增加的战略推力,给政府充足的时间, 根据当前的技术和系统,重新来思考和重新设计政府的行动。

纵观新加坡的信息化发展历程,从 2 0 世纪 8 0 年代初期至 20 世纪初期,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不同阶段对应着不同的信息化复杂计划,具体包括:第一,公民服务电脑化阶段包含1980 — 1985 年的国家计算机化计划、1986 — 1991 年国家IT 计划、1992— 1999 年的IT2000 计划(IT2000);第二,2000 — 2003 年的Infocomm21 计划(Infocomm 21);第三,2003 — 2006 年的互联新加坡计划;第四、智慧国2015 计划(iN2015)。

这四个阶段,6个计划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新加坡的信息化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二、具体分析

(一)适合国情的发展模式

很多文献视传统政府转变到转变到整合的电子政府为一个渐进的发展过程。

Layne&Lee(2001)将电子政府发展以成长的明显阶段来描述,也就是’编目、事务处理、垂直整合和水平整合’。

高德纳公司的模型是将电子政府的发展定义为四个阶段,即‘出现和存在、互动、事务处理、转化变形’(高德纳公司 2001);欧洲委员会提出了一个四阶段的发展模型来评估电子政府服务的有效性、成熟水平:‘信息情报、互动、多渠道互动和事务处理。

(Europa 2001)。

然而新加坡的电子政务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电子政府发展视角,他并没有明显、有序的遵循任何理论性的电子政府发展模型,因为实际的情况远比理论上更为错综复杂。

学者发现在第一个阶段,虽然主要的推动力依赖于已经存在的的政府系统的计算机化办公,但是,一些“综合、集成”发面的努力已经开始在IT2000的计划中。

这是一个很适时的点,即当时很多互动性的、事务处理性的服务已经被放在网络上。

这一不完全忠于理论上的有序相继的发展步奏的趋势被互联网的大规模扩散加速,这给与了政府跳跃或加快一些中间步奏的选择权利。

因此,在今天这个复杂的环境下概括电子政府系统的发展途径可能会做出一些错误的设想。

或是改善政府运作,或是政府发行新闻信息性的网页,或者提供互动和事务处理性的设施或者是提供综合性的服务,这些决定都是根据特殊的电子服务的环境做出的。

(二)领导层面的视野和支持

在一般组织中,高曾管理者的支持往往能够提IT和发明的地位,带来互联网的更大规模的商务使用。

同样,在电子政务的发展进程也很大程度上受到政府高层领导的影响。

在新加坡,高层领导在电子政务方面清晰肯定的认识鼓舞了改变的斗志,使政府机构能够理解电子政务改革的发展方向(Ke&Wei2004)。

新加坡在发展电子政务发面最公开明确的支持之声体现在当时的副总理(现在的总理)李显龙在2003年7月15的e-GAP2(e-government action plan 2) 发行时做的陈述:最终,eGAP2并不是关于IT,而是关于改变政府的方法。

(三)灵活和可扩充的公共基础设施

发展电子政府需要建立起一个可补充的ICT基础设施,他需要是灵活的和组装式的,这样可以方便未来的扩充。

互联网连接、宽带容量、安全的服务器、电脑这些都是成功的实施电子政务的必要的先决条件。

从一开始,发展ICT设施,就是新加坡的一项基本政策。

这体现在众多的政府在G2B和G2C阶段采取的方案和举措中。

IT2000计划,很主要的焦点都聚集在建设ICT设施上。

(Teo&Lim1999)这一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将新加坡建设成为“智能岛”。

最值得关注的基础设施方案有:Service Wide Technical Architecture(SWTA)、Broadband Infrastructure For Government(BIG)、Government Access Infrastructure(GATE) and Public Service Infrastructure(PSI)②   (四)知识教育计划

电子政务更多是组织性的改变问题,而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

新加坡实施的IEP(Infocomm Education Program)计划保证了公共官员具备ICT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

这是一个持续性的规划,它保障了政府官员能及时升级自己的ICT知识,从而能够开拓ICT能力,最大限度的保障公民和商业的利益。

教育公众和激励他们使用电子政务系统的规划也在实施当中。

桥接数字鸿沟的关心已经被政府高层意识到。

这明显的表现在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曾在2003年7月15的e-GAP2的发布上做的陈述中:“将公共服务放在网络上面还不够。

如果,新加坡咩有舒适的电脑和互联网,那么我们发展的IT设施,门户网页都将被闲置。

因此我们必须强力的推进提升IT知识水平,向所有新加坡公民提供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途径。”为此制订的“电子政务教育计划”明确规定:不论年龄或出身,所有新加坡人都要接受使用互联网和IT技术的教育或培训。

由于在政策上进行大力扶持,实现了学龄儿童家庭的计算机保有率达 100%。

③可以说新加坡在提升青少年 ICT技能的政策方面执行得非常彻底。

(五)“众多机构、一个门户”的核心理念

本着“众多机构、一个门户”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网上服务整合与集成。

新加坡政府部门进行网上办公是以政府门户网(www. gov. sg)为中心站点,协调具体部门进行“打包服务”,实现了政府网络服务的整合。

对前台的业务流程设置与后台不同政府部门之间的业务协调处理问题实现了高度化的双向互动,网站上集中了1600多项网上服务项目,包括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所涉及到的政府相应的服务、企业从注册到生产经营甚至消失过程涉及到的与政府打交道的事务办理。

(六)发展对电子政务的信任

信任是电子商务成功的最关键的一个因素,它也被定义为电子政务成功的必须要建设的一个板块(Srivastava and Teo,2004;Warkentin et al.,2002)。

新加坡采用的一种有四个不同方向的方法来建立对电子商务的信任和信心:建立一个安全的环境、建立对电子交易的信心、建立使用者的信心和提高使用者的意识。

根据公众和企业的反馈,IDA(工业发展署)意识到了信赖标记的广泛使用对电子交易的信任水平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新加坡国家信任委员会(NTC)于2001年2月28日成立,它于建立公众对电子交易的信心。

NTC实施的第一个全国范围的信赖标志计划被称作“TrustSg seal”。

那些一直坚持做诚信的高品质电子交易的的商家将会被给与奖励。

另外,信任问题关系到隐私和安全的问题。

新加坡有很严格的普通法传统和法律规定,防止个人信息外流滥用。

个人信息在“信心责任”的一般法律和各个部门的特别法规下被保护起来。

这一信任建设计划实施的非常好,被得到了肯定。

联合国针对这一计划给新加坡颁发了公共服务奖。

(七)提供合理的法律框架

一个能有效的保障公民和商家的安全和隐私的法律系统,对电子政务的成功是至关重要的。

新加坡政府意识到,透明和对政府有利的法律法规是建设电子社会、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发展的先决条件。

新加坡是世界上最早制定和实施严格的网络法律的国家之一,这些严格的网络法律的存在是新加坡成为电子政务发展的领军国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加坡国会(议会)在1998年6月29日,颁布的电子交易法令是世界上最早颁布的关于网络活动的法令之一,它不仅覆盖了数字化、电子签章,还包含了电子记录、电子契约这些。

这一法令在所有种类的电子交流中都适用。

在1998年,政府通过了计算机滥用法令修正案,赋予抢险采取行动来对抗计算机恐怖事件和网络犯罪更强大的力量。

三、对我国的启示

(一)根据我国的国情,走适合自己的模式

从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案例中,我们首先应该学习到的是,根据自己的具体国情,走出自己的发展模式。

新加坡由新加坡岛及附近63 个小岛组成,面积 699.4 平方千米,截至2009年 6 月,新加坡总人口为499 万人,公民以主要种族区分:华族约占7 5 % ,马来族约占1 4 % ,印度族约占 9 % ;余者为其他种族。

这个国家缺乏持续可耕种的土地,手工业也很缺乏,资源很匮乏。

但是,新加坡有着国家发展的独特优势,国家面积小,人口少,那么保证其政策全局性就更容易,对政策执行监督就更直接有利。

新加坡在电子政务发展过程,并没有按照理论构建模式严格有序的进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现实的环境和情况远比理论想象的复杂的多。

对照新加坡,我国面积960万平方公里,幅员辽阔,人口众多,人口构成情况更要复杂的多,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模式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说,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环境更要错综复杂的多,我们的电子政务发展必须更具自身的情况,学习但不能完全照搬他人的做法。

(二)持续性的、统揽全局的国家电子政务发展规划

1、高层领导的重视

国家领导层面的重视对电子政务的全局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新加坡电子政务发展自始至终得到了政府高层领导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尤其是其在长期的发展中逐步完善的电子政务治理体系,为更好地开展电子政务的领导、组织和协调提供了强有力的机制保障,对解决在发展过程中可能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起到了不可或缺的推动作用。

2、规划制定科学化

新加坡电子政务的发展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一系列具有重要战略指导意义的信息化发展规划和电子政务专门规划。

其战略规划制定和执行的重要特点是“缜密考证,严格执行”,新加坡的一项电子政务规划的制定时间之长,往往可以达到5年之久,先后会反复经过学者、官方的考察、研究、讨论,经过社会公民的讨论、听证,笔者认为,这不能被认定为是无效率的,因为,经过这样反复的论证,公民的参与,保障了政策制定的科学性和现实性,尽量的避免了政策在执行中被发现存在先天缺陷,从而再来花大量的力气纠正,更减少了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半途而废的可能。

(三)基础设施的全面和可扩容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首要,我国应当构建标准且无重复的政府 ICT 资源,促进政府内 ICT 基础设施通用化。

同时,由于信息技术发展速度超乎想象,电子信息技术的更新速度也非常惊人,我们搭建的基础设施必须是灵活的、能够扩容和更新的,这样才能避免,我们刚刚搭建好的平台路径已投入使用就已经过时落后,更严重的是成为沉没成本,无法继续使用,造成极大的浪费。

新加坡发展电子政府首先建立起一个可补充的ICT基础设施,他们是灵活的和组装式的,这样可以方便未来的扩充。

(四)电子政务集成化、整体化建设

新加坡政府本着“众多机构、一个门户”的核心理念,进行了网上服务整合与集成。

我们的政府部门也应该明确思路,进行合理的规划建设,在落实部门责任制的同时,加强中心网站整合能力,力求建立统一的门户网站,统一的应用平台和统一的身份识别体系。

(五)国民知识教育

正如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2003年7月15的e-GAP2的发布上做的陈述:“将公共服务放在网络上面还不够。

如果,新加坡咩有舒适的电脑和互联网,那么我们发展的IT设施,门户网页都将被闲置。”电子政务体系的构建需要专业的IT人才;电子政务的运转要国家公共官员具备ICT所要求的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电子政务的广泛参与需要公民也具备基本IT技能和知识。

因此因此新加坡强力的推进提升IT知识水平,向所有新加坡公民提供使用电脑和互联网的途径。

目前,我国必须要重视国民素质教育,投入较多的人力、财力进行人才教育和培训,努力提高民众的信息化水平和技能。

强化公务员能力培训,重视电子政务人才培训工作,要求各级官员、公务员都具备一定的信息化知识和操作技能。

这是一个工程量大,持续时间长,投入资源多的过程,且效果比较缓慢,但是,这是电子政务发展必须的人力准备。

(六)完善法律框架

为适应社会经济活动和政府公共服务的转型,新加坡启动立法程序,制定相关法律,如:《电子交易法》;政府还制定了若干与之相配套的行政法规:如《信息安全指南》、《电子认证安全指南》、《电子交易执法指南》、《电子交易(认证条列)》等。

④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对营造安全的电子政务环境至关重要。

一个能有效的保障公民和商家的安全和隐私的法律系统,是电子政务的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国电子政府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完善的法律体系的保驾护航,构建安可靠的电子政务法律环境是我国发展的电子政务的硬保障。

参考文献:

①《Korea and Singapore Top E-Government Rankings for Citizen Service》,Journal of E-Governance 33 (2010) 67

②SHIRISH C. SRIVASTAVA ,THOMPSON S. H. TEO《Electronic government as a guided evolution in singapore:vision for the world in the 21st century 》,Academy of management best conference paper 2005 PNP:E3

③王喜文,《亚太各国的IT战略比较》,物联网,2011.12,P6

④王铭,《新加坡营造电子政务的良性生态环境》,城市管理与科技,2010.4,P76-79

电子政务发展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