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毒盅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需要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

教学目标:

1、会认“缩、努”等8个生字。

2、能根据要求独立阅读课文,了解这粒种子最终成为阳台上的木地板的生命历程。

3、能根据文段结构,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这粒种子的生命历程。

4、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能归纳一粒种子到变成木地板的变化历程,并能根据文段结构,用自己的话说说这段生命历程。

教学难点:体会种子坦然、乐观的生活态度,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方法:创境激趣法,谈话法。

学习方法:想象体验,交流探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

1、播放音乐《童话镇》。

2、出示童话故事的图片,聊童话中的人物,最吸引人的情节,故事的结果。

二、导入

1、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板书课题。

2、结合我们刚聊到的童话故事,用”那一定会很好”练习说话。

(1)灰姑娘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2)丑小鸭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卖火柴的小女孩想:要是——,那一定会很好。

3、文中的主人公是谁,他也有自己的愿望,对愿望他一定满怀?带着这样的感觉读课题。

三、学习阅读提示,明确学习内容。

1、抽生读阅读提示。

2、明确本节课学习内容。

四、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配乐师生合作读。

2、学习字词。

(1)出示图片学习“茎”字,茎的下半部分,在哪些字里见过。

(2)用加一加的方法记“努”,出示“怒”让学生猜字。

(3)说说自己分清“拆”和“折”的方法。

(4)学习拟声词“吱呀”“吱吱嘎嘎”。

(5)反义词和动作识记:推、拉

3、通过填写这粒种子的变化过程,理解文章主要内容。

4、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种子经历的变化。

五、再读课文,体会感悟

1、种子发生的这些变化,是因为它有美好的愿望,找找它的愿望,用波浪线划出来。

2、生交流找出的句子,要求读出对美好愿望的期待之情。

3、用“先……再……接着……然后……最后……练说种子产生愿望,愿望实现,再产生愿望的过程。

4、引导学习第一个愿望。

(1)默读思考:它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愿望?它做了什么?结果怎样?

(2)按“原因——愿望——做法——结果”引导学生复述课文。

(3)体会愿望实现后种子的心情。

5、扶学第二个愿望,引导学生复述。

6、自学后两个愿望,练习复述。

7、一粒种子慢慢长大,不断实现自己的愿望,最后又慢慢变老,多像人的一生啊,你认为童话中哪些想象特别奇妙?你认为这是怎样的一段历程?

8、同样的童话,不同的孩子读就能有不同的想法,太有意思了,但我们都觉得能心想事成是多么美好啊!

六、拓展延伸

1、看看这些图片,这些小动物、植物能心想事成吗?它会经历一段怎样的历程呢?选你喜欢的一幅图画,来讲一讲。

2、木地板又想变成一棵树,它为什么想变成一棵树呢?那又会是怎样美好的历程呢?

教学反思

今天我执教了《那一定会很好》这篇童话故事,文章内容有趣,含义深刻,在教学时我以学生特点及单元目标为依据,做到以生为本,落实目标,提升素养。鉴于此,我的课堂呈现出了以下特点:

一、抓住主线,凸显主题

《那一定会很好》一文中,“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文章中出现了四次,这也就成了文章中的主线,教学时我抓住这一主线展开,引导学生默读找出含有“那一定会很好”的四句话,并弄明白了这四句话分别是种子、大树、手推车、椅子的想法,那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自然而然将学生引入课文之中,感受他们为人民服务的快乐与舒服。

二、引导质疑,促进提升

常言说:学贵在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因此在学习时引导学生质疑非常重要。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引导学生预习课文,让学生先将课题读两遍,说出初次读课题的想法,此时孩子们的想法是好奇的,也是发自内心的:什么一定会很好?“那”指的是什么?等问题油然而生。学生们会带着好奇走进课文。当读了几遍课文后,又引导学生质疑,此时就不单单停留在对课题的质疑,而是深入到对课文的理解之中,步步深入,了解学情,真正做到以学定教,顺学而教,孩子们在质疑中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提问。

三、读演结合,激发兴趣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我没有做过多的讲解,而是放手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本组最感兴趣的一次变化历程读一读,演一演,体会主人公的心理。孩子们兴趣高涨,小组长分工安排,组员们默契配合,声情并茂地朗读与栩栩如生地表演将学生带入情景之中,在读与演中展开想象,亲身体验,感受种子的坚持不懈,大树、椅子、木地板的无私奉献,在评价之中又一次将文本的理解深化。

四、展开想象,获得启示

童话故事富有想象,在教学时我也紧抓这一点,在学生读文中引发学生的想象,在想象中受到启示。如课文引导学生想象种子在泥土中的难受及生长时的努力,体会愿望的实现要经过不懈的努力;想象手推车装着东西跑来跑去的快乐以及椅子看似休息,却还给人们提供方便,感受它们在奉献中获得快乐的心情。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在读童话中受到启示,这也就达到了童话教学的目标。

在看到优点的同时我也感到了课堂中的不足:

1、学生在评价种子的表演时很精彩,不但从动作中体现心理,还从神态上进行了评价,如果此时再让另外一个学生演种子,其余学生朗读,相信种子那种为了实现愿望的不懈努力的精神一定会在孩子们的心里扎根、发芽,学生对读演结合的学习方法也会掌握的更熟练。

2、因为本节课容量太多,因此对含有“那一定会很好”四句话的朗读上欠缺,致使孩子们不能真切地体会到大树、手推车、椅子的心情。

3、在小组合作学习时,组长分工明确,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这是一大进步,可在汇报之后,一节课结束时,不能对小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和小结,使孩子们小组学习仍处于盲目状态,如果在课末留出几分钟时间,让小组长对各组学习进行一个小结,对各位组员的表现进行点评,教师适当引导,相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会得益于法,今后会运用此法,使小组学习落在实处,并走向成熟。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2

设计说明:

本文介绍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作者先写海滨,再写小城,意在把小城放在海滨这个大的背景下,使小城更加美丽。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按照从海滨到小城的顺序一一抓住景物特点,结合重点词语体会海滨小城之美。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的方法,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发现文章“总—分”的构段方式之美,尝试在习作中运用此种构段方式。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结合预学案预习课文;观察校园中最美的一处景物。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入:同学们,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川秀丽,风景优美。我们刚刚告别《富饶的西沙群岛》,今天老师又要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这美丽的海滨小城。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看到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预设:海滨小城指的是哪座城市?海滨小城在哪里?那里的风光怎么样?

4.过渡:现在,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走进课文。

设计意图:问题式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二、初读课文,检查自学效果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给课文标好自然段序号。

2.自由读一读本课的生字,如果还有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3.同桌合作学习生字,说一说自己记住了哪些字,哪些生字比较难记。利用字卡互相考一考。

4.课件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请同学当小老师领读。

海滨海鸥胳臂理睬装载凤凰亚热带榕树石凳每逢除了

5.抽读生字卡片,开火车轮读。

滨鸥胳臂睬载凰亚榕凳逢除

强调:“睬、载”是平舌音,“载”在文中读四声。

6.学习多音字“臂”。

指名读:胳臂(bei)手臂(bì)

7.理解词语的意思。

(1)找一找自己不理解的词语,全班进行交流。请小老师来解决。

(2)教师重点点拨以下词语。

海滨:海边;沿海地带。

浩瀚:水势盛大。

寂寞:孤单冷清。

喧闹:喧哗热闹。本课指人们因为高兴而大声喊叫,场面非常活跃。

热闹:本指繁盛活跃的景象。本课指鲜花竞相开放的景象。

每逢:每次遇到。

(3)小结: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我们要先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再读一读这个句子,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设计意图:本环节主要通过初读课文来学习生字、理解词语的意思。在识字学词中,发挥学生自主识记字词的能力,通过自己质疑、全班解疑,教师点拨等方法来理解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名读课文,边听边思考: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学生汇报,教师点拨。

第1自然段:海滨小城美丽的大海和天空。

第2自然段:早晨,到处都被朝阳镀上了一层金黄色。

第3自然段:沙滩上的贝壳与渔民捕鱼归来时的情形。

第4自然段:小城庭院里的树。

第5自然段:小城公园的美丽。

第6自然段:小城街道的美丽。

第7自然段:总结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3.梳通文章脉络。

师: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海滨的景色?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小城的景色?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写海滨的美丽景色。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写小城的美丽景色。

第三部分(第7自然段):总结全文,交代海滨小城的美丽与整洁。

4.让我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一读这两部分内容。(轻声读、默读、大声朗读、小组合作读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先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内容,再梳理全篇内容,帮助学生理清结构。

四、观察示范,指导书写

1.出示本节课要求会写的生字。

滨灰渔遍躺载靠栽亚夏除踩洁

2.认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3.说一说哪些生字较为难写。互相交流写好生字的方法。

遍:注意“扁”的写法,不要多写一横或一竖。

躺:“身”在做偏旁时长撇不出头。

靠:第四笔横要写得最长。

洁:注意右上部是“士”。

4.教师相机进行示范,重点指导“遍”“躺”“靠”的写法。

5.学生练习书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投影展示学生书写的生字。

7.朗读课文,积累抄写。

在课文中画出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抄写下来和同学交流。

设计意图:注重书写指导,在学生认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交流、示范,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练习积累抄写,从而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宣、诱”等9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处、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重点)

2、默读课文,能了解课文大意,结合课文内容对蚂蚁队长做出简单的评价。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蚁王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文中的生字新词,引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和对重点词句的理解,准确感受蚂蚁队长面对奶酪时的心理变化过程。

【教学难点】在阅读、理解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蚂蚁队长严于律己,爱护幼小的品质,了解蚂蚁群体团结合作的精神。懂得具有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美好精神品质的重要意义,学习蚂蚁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入类型:谜语导题,激发兴趣。

质疑课题:

1、问题交流:你知道这是什么昆虫吗?

(1)学生自由交流。

(2)教师评议并小结: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直到21世纪初,人类已知的昆虫有100余万种,但仍有许多种类尚待发现。昆虫是节肢动物中最多的一类动物,最常见的有蝗虫、蝴蝶、蜜蜂、蜻蜓、苍蝇、草蜢、蟑螂等。昆虫不但种类多,而且同种的个体数量也十分惊人。昆虫的分布面之广,没有其他纲的动物可以与之相比,几乎遍及整个地球。分有不同的种类。多数昆虫可以做标本和珍贵的药材,是人类可以利用的良好生物资源。(课件出示昆虫图片)

2、提出谜语:“集体劳动好榜样,通力合作终日忙,山林花间勤往返,储备粮食防饥荒。”(打—昆虫)引导学生边读边根据谜面的提示,试着猜出谜底。

3、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明确谜底是蚂蚁。(课件出示蚂蚁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4、同学们,你平时见过蚂蚁吗?谁能把你见到的蚂蚁的样子或蚂蚁的一次活动说一说?(对学生发言进行评价的同时引导学生根据对谜语的理解,简单说说蚂蚁都具有勤劳、团结的精神。)

5、蚂蚁队长带领自己的队伍,辛勤地工作,他们和睦相处,生活非常幸福。在他们的生活中还发生过许多动人的故事。

6、谈话过渡:今天我们学习的这则童话故事的主人公就是勤劳、团结的小蚂蚁。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请赶快打开课本,翻到第11课吧。

7、板书课题(一块奶酪),引导学生读题,指导读准“奶酪”(“奶”的声母是鼻音,“酪”的声母是边音)。

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看到“奶酪”的感受(特别想吃、感觉非常诱人……)。教师适时激趣:不光你们想吃,小蚂蚁们见到奶酪也会馋得流口水呢。孩子们,小蚂蚁们面对这样美味的奶酪,他们会有怎样有趣的反应呢?接下来让我们到童话故事中去一探究竟吧!

  【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利用谜语创设趣味导入情境,不仅遵循了孩子的认知心理,激发了学生的的学习兴趣,也能够让他们在初步感知蚂蚁特点的基础上自然引出了要学习的童话故事。

二、初读感知

1、听范读。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学生初读。要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检查初读情况

(1)认读生字

练读词语,读生字,再组词。

①出示带生字的新词,让学生认读。

宣布处罚诱人舔一下毅力很强违犯禁令稍息犹豫跺脚聚到

(重点指导生字“处、稍”为翘舌音;前鼻音“宣、舔、犯”,后鼻音“强”等。)

②你认为哪些词语易读错或难读,再反复读。

指导读有关动作的词语:宣布处罚舔一下稍息跺脚聚到

③用字扩词:宣告、心照不宣、处分、独处一处、诱惑、循循善诱、舔一舔、舔犊之情、强壮、自强不息、犯法、明知故犯、禁止、门禁森严、稍息立正、豫剧、不豫之色、聚集、聚精会神

(2)学习多音字:稍:shāoshào处:chùchǔ

练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①注意啦,全体都。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

shāo本义为禾末,引申为略微:稍稍、稍微、稍许、稍纵即逝。

shào军事或体操的口令:稍息。

②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

chǔ1>居住:穴居野处。2>存在,置身:设身处地、处心积虑、处世。3>跟别人一起生活,交往:融洽相处。4>决定,决断:处理。5>对犯错误或有罪的人给予相当的惩戒:处罚、处决。6>止,隐退:处暑。

chù1>地方:处处、处所。3>点,部分:长(cháng)处、好处。3>机关,或机关、团体、单位里的部门:办事处、筹备处。

练学以致用:给下面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a、这双鞋子有点小,稍()微再大一些就好了。(shāo)

b、体育课上,老师喊口令:“稍()息,立正!”(shào)

c、犯了错就该受到处()罚。(chǔ)

d、这里到处()是石头。(chù)

(3)在小组内交流识字方法。

①形声字结构特点:“诱、豫、跺、舔”都是形声字,可以根据形旁表义、声旁表音的方法识记。

②熟字比较法:外—处,范一犯。

③组词扩展:强大自强禁止团聚

(4)认读生字词(以多种形式,如猜读、“开火车”读等。)

(5)理解词语

练把词语和意思连起来。

【嘀咕】使人看了还想看的,吸引人的。

【争先恐后】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

【诱人】小声说、私下里说。

【七上八下】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4)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教师适时进行部分字词的朗读提醒,重点范读指导生字:“诱”读“yòu”,不要读成了“秀”的音节;“舔”读第三声,同时引导他们借助动作理解词义;“禁”的韵母是前鼻音,且在文中读第四声;“稍”是一个多音字,在“稍息”一词中读第四声,教师同时用肢体动作引导学生明确词义。)

【设计意图:此环节教学主要采取了自主学习法,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自主读文,初步扫清了文章认读障碍,也整体感知了故事的主要内容,更感知了故事发生的背景。

4、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1)出示问题: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这篇课文叙述了蚂蚁队长在搬运食物时发现了诱人的的奶酪,它不搞特权把奶酪让给了最小的蚂蚁。)

(2)根据课文前的提示,学生自读课文,完成相关问题。

5、谈话过渡:让我们走进课文,看看它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

【设计意图:“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可以使教师更有的放矢,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可以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敏于发现,可以激活学生的思维。

三、研读课文,交流展示

1、学习课文1—3自然段。

(1)学生自由读课文1—3自然段,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

(2)全班交流,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相机引导:

①蚂蚁队长向大家宣布了什么?

课件出示:蚂蚁队长集合好队伍,向大家宣布:“今天搬运粮食,只许出力,不许偷嘴。谁偷了嘴,就要受到处罚。”(语言描写。蚂蚁队长布置任务,制定规则。)(板书:蚂蚁队长布置任务制定规则)

②一只小蚂蚁在队列里嘀咕什么?(要是偷嘴的是您呢?)蚂蚁队长是怎么说的?(照样要受处罚。)你从中感受到什么?(队长宣布规则时能够做到一视同仁,不搞特权。)

③课件出示:大家一听,都来劲了,争先恐后赶到运粮地点,抢着抬大的,搬重的,谁也不愿偷懒。

读一读,互相交流:

a、“争先恐后”在文中是什么意思?(文中指蚂蚁们抢着向前,唯恐落后。)

b、从这段话你感受到什么?(争先恐后写出了大家听到蚁王不搞特权,劳动的积极性很高,争着抢着干活。)

c、蚂蚁们为什么争先恐后的搬运粮食?(蚂蚁们听到蚂蚁队长说要和大家一起遵守规则,不搞特权,他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

(3)指名朗读课文1—3自然段,师生评议。

(4)在搬运粮食的过程中,蚂蚁队长发现了一块大奶酪,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事呢?课文的那些自然段讲述的是搬运奶酪的事?(4—13自然段。)

2、学习课文4—13自然段。

(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蚂蚁搬运奶酪的内容所在段落(4-13),同时认真朗读课文第4-13自然段,看看:这是一块怎样的奶酪?蚂蚁们面对奶酪时又是怎样反应的?

学生交流,课件出示:奶酪多诱人啊!抬着它,不要说吃,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小蚂蚁们嘴叼着它,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板书:发现奶酪十分诱人)

①这段话主要写了什么?(这段话写出了这块奶酪很吸引人。)

②“诱人”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小组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诱人。)

下文“单是闻闻,都要淌口水和要做到不趁机舔一下,那要有多大的毅力,多强的纪律性啊!”都是为了强调奶酪的味道很好,很吸引人。所以诱人的意思就是奶酪的味道很香,很吸引人,让人无法拒绝。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方法:先找到这个词语,然后读词语的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把能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要遵循词不离句的原则。

(2)在搬运奶酪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奶酪掉了一小块。)

①课件出示:蚂蚁队长叼着奶酪的一角往前拽着,也许是用力过猛,一下就把那个角拽掉了。盯着那一点儿掉在地上的奶酪渣,蚂蚁队长想:丢掉,实在太可惜;趁机吃掉它,又要犯不许偷嘴的禁令。怎么办呢?他的心七上八下,只好下令:“休息一会儿!”

②这段话主要描写了什么?(蚂蚁队长的心理活动。写出面对这点奶酪渣蚁王左右为难,不知道该怎么办?)

③“七上八下”是什么意思?(形容心里慌乱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也指零落不齐或纷乱不齐。)谁能用上这个词语说个句子?(听到期中考试我只考了八十多分的消息,我心里直七上八下的,不知老师会怎样批评我。)

“七上八下”是描写心理活动的词语。在平时的学习中你见到过这样的词语吗?(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心急如焚心乱如麻心猿意马忐忑不安)

④课文中还有描写蚂蚁队长这种心理活动的词句或段落吗?

这时,奶酪旁边只有蚂蚁队长,他偷个嘴,谁也看不见。他低下头,嗅嗅那点儿奶酪渣子,味道真香!可是,他犹豫了一会儿,终于一跺脚:“注意啦,全体都有!稍息!立正!向后——转!齐步——走!”(“犹豫、终于”写出了蚁王激烈的思想斗争。)(板书:独享奶酪犹豫再三)

蚂蚁队长为什么两次下了同样的命令?他想干什么?(蚂蚁队长第一次下命令是想让蚂蚁们离开,自己吃了这点儿奶酪渣,因为他实在抵制不了美食的诱惑。可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改变了自己的想法,决定把这点儿奶酪渣留给年龄最小的蚂蚁吃。从这里可以看出蚂蚁队长具有抵制诱惑的勇气,能够以身作则,也反映了蚂蚁队长关爱弱小的品质。)

⑤蚂蚁队长是怎么做的?(蚁王以命令的形式让小蚂蚁吃掉这块奶酪渣。)你是从哪里知道的?(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蚁王命令一只最小的小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执行命令!”)(板书:关爱弱小执行命令)

⑥引导学生朗读课文第6-12自然段,了解事情的经过。在朗读中表现出蚂蚁队长“七上八下”的心理活动,在朗读中表现出对蚂蚁队长坚持原则、关心幼小的品质。(板书:遵守规则)

(3)齐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鼓励学生谈谈自己的体会。教师评议并小结。(板书:激励大家干劲十足)

3、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在这件事中,你感触最深的是什么?(引导学生围绕第4-12自然段进行交流,体会蚂蚁队长和蚁群严格的纪律性。)

(2)回顾全文,体味感悟。

①你喜欢这位蚂蚁队长吗?(我喜欢蚂蚁队长,因为他能以身作则,关爱弱小。)你喜欢这群小蚂蚁吗?为什么?(再次体会蚁群严格的纪律性。)(板书:以身作则关爱弱小)

②假如你是蚂蚁队长,你会对蚁群说些什么?又会怎么做?

预设:也会对蚂蚁们严格纪律,自己不能犯禁令,管理别人,首先要管好自己。

4、选择其中一个小蚂蚁,发挥想象,以小蚂蚁的身份改编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教学环节力求在学生充分研读的基础上,自主感悟,自觉内化,理解和感受文本所承载的价值内涵,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

四、课文主旨。

这篇课文叙述了蚂蚁队长在搬运食物时抵制奶酪渣的诱惑,不搞特权,把奶酪渣让给了年龄最小的蚂蚁的事,赞扬了蚂蚁队长以身作则,关爱弱小的品质。

五、课堂小结:

这篇课文是一个童话故事。讲的是蚁王带领自己的队伍搬运粮食的事。让我们体会出了蚁王以身作则、严守纪律的美好品质。教育了我们要关爱弱小。

六、主题延伸:

1、学会服务,关爱他人。请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关爱身边的人或动物,开始行动吧!

2、可爱的蚂蚁队长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只有懂得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人,才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也才能够成为一名真正有魅力的领袖!请联系生活说一说对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重要意义的理解(也可以说说不遵守纪律、不严于律己会造成怎样的后果)。

引导积累关于“遵守纪律、严于律己”的名言警句:

(1)不要过分地醉心于放任自由,一点也不加以限制的自由,它的害处与危险实在不少。——克雷洛夫

(2)在危险关头,要拯救大家的生命,所有的人就得立即绝对服从一个人的意志。——恩格斯

七、推荐阅读:

本文推荐阅读《花花》《谁是森林小天使》

(一)阅读《花花》思考:

山羊老师告诉花花哪四个字?花花是怎么做的?

(二)阅读《谁是森林小天使》思考:

乌鸦为什么能成为“森林小天使”?你从乌鸦身上学到了什么?

八、当堂检测

建议使用荣德基课件中的“当堂检测”做训练。

九、课后作业(选做)

1、推荐阅读《花花》《谁是森林小天使》,完成相关练习。

板书设计

一块奶酪

蚂布置任务制定规则

蚁发现奶酪十分诱人以身作则

遵守规则独享奶酪犹豫再三

队关爱弱小执行命令关爱弱小

长激励大家干劲十足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在教学中放手让学生根据积累的识字经验进行自主识字,教师相机点拨,一方面学生巩固了识字方法;另一方面,激发了孩子识字的热情,学生们积极参与,课堂气氛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读得课堂氛围中提高了识字效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该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个教学理念,我在教学中设计了“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以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互相探究交流,鼓励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相互评价,交流了自己的阅读感受,在评价中进一步体会、感悟,将学生带入文本的故事中,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不足之处:在教学中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自编自演,精心设计角色的动作、神态、语气。引导学生对各个角色进行评价,尽情说出表演的感受,从中体会、感悟,在这样“读读、演演、评评、再读读”的过程中让学生走进文本,设身处地地去进行感悟效果会更好。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4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5

写作思路:

1.审阅题目:本次习作要求我们把玩得最开心、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写下来。

2.选定内容:确定好习作内容,是写帮助别人,还是写一起玩滑梯,还是写一次郊游……

3.表达方式:叙述、描写。

4.表现手法:前后呼应、开门见山。

5.结构顺序:可以开门见山式的交代童年开心的事,然后具体写事情发生的始末,最后点题。

下水文:

那次玩得真高兴

①童年如同一场五彩斑斓的梦,在每个人的童年中,一定会发生不计其数开心的事,我也不例外。

②那是一天阳光明媚的早上,小鸟站在枝头歌唱。

③我和妈妈拿了一个沙包和一只粉笔便出了门。我们用粉笔在地上划了几个方块,准备玩跳房子。

④我把沙包扔进了第一个方块,然后身轻如燕地接连跳过了第一个和第二大方块,又跳进了第三个、第四个、第五个--返回时,跳过第二个方块时,我先稳住身子,慢慢地弯下腰,捡起沙包来,再跳回起点。这样跳了几个来回,我真的很累。由于我心里着急,结果没有瞄准,扔出了方块,只好把沙包递给妈妈。我“悲喜交集”,高兴的是我可以休息一会儿,不高兴的是,只要妈妈一上,我胜利的机会几乎就要消失。我心里默默的祈祷:老天爷,赶快让妈妈扔不准吧!老天爷好像听到了我的“祷告”。这一轮,妈妈果然没扔着。我站在起点,静下心来,瞄准方块,一扔。后面几次,我全部都扔进了方块。

⑤这件事虽然过去了很久,但它就像是发生在昨天一样历历在目。这就是我玩得最开心的事。

①开门见山,交代童年让我开心的事。

②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用拟人的手法突出了当时愉快的心情。

③指出事情的主要任务:“我”和妈妈。

④详细记叙了“我”玩跳房子游戏的过程。

⑤前后照应,紧扣主题。

你平时最爱玩什么呢?把你玩游戏过程中最开心的片段写一写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6

教学目标:

1.观察插图,能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和描写景物。

2.积累好词、好句子,引导学生在进行描写时,适当运用。

3、读懂例文,体会把小动物当成人来写会更加生动的好处。

教学重点:

重点:想象作画,并把想象的内容描写出来。

难点:描写时能有重点地选择小动物,有详有略。

教学时间:一课时

课前准备:PPT课件。课本插图,小动物Gif图片为主要素材。

教学思路:本节课基本思路为借助多媒体,特别选取了可动的gif素材图片,使整幅画面动起来,体现这儿的美丽热闹。按照“观察图画,激发想象---积累词语、说具体句子---读懂例文、把动物当成人来写”三步展开教学。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问:大家为什么喜欢把书上图画涂上颜色?引入本次看图写话主题。板书:这儿真美。

一、出示PPT1(没有颜色),按顺序观察图中景物。

1、学生说图中景物,引导学生注意听,并补充。

2、提问:能按顺序把图中景物说一说吗?

3、师板书引导:观察顺序“从上到下,从远到近”。

4、PPT演示先后次序。

设计意图:有顺序观察能力培养,为能有层次的写话作铺垫。

天空、白云—群山—树林—草地、鲜花—小河。

二、出示PPT2。补充想象,丰富画面。

1、引导。PPT1缺少了什么,你想加上些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颜色、动物……

2、少了它们你会觉得怎么样?(冷清、寂寞……)

设计意图:短语的训练,丰富学生的词语库。如:绿色与嫩绿色,小鱼与活泼可爱的小鱼……体味春天的色彩美与热闹。

三、出示PPT3,学生练习说话。

1、添加Gif图片格式的小动物。

说话要求:选一种动物,把它放到合适的地方,用“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句式练习说话。

课件使用:不处于放映状态,在编辑状态下直接拖放图片。

2、欣赏PPT4,动物动起来的画面,感知整幅画面。(热闹非凡)

3、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具体描述热闹非凡。

设计意图:动物的观察与描述是本次写话的重点训练项目,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典型句式予以规范,同时启发学生围绕“热闹”这个中心发挥想象。

4、出示好词好句,与画面中的动物进行填词练习。

五彩斑斓鲜花

清澈见底小鱼

五颜六色蝴蝶

自由自在小河

5、比较句子。

河岸边开满了小花。

河岸边开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

设计意图:把句子写具体,是中低年级习作起步的基本要求,通过观察感知、理解想象、积累比较,让孩子体会到写具体的方法。

四、学生自主学习例文。

1、学生自由朗读,想想例文哪里写得好?

2、小组交流。

3、小组推荐学生,全班交流。

4、教师小结:把小动物当作人来写,抓住小动物的特点,把它们写得很生动、很有趣。

5、模仿例文,同座练说。

五、写话练习。

练习写话,写完后读给家长听一听。

板书设计:

习作3这儿真美

按顺序当成人

美丽热闹

有的……有的……还有的……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语文教案

教学要求: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识字加油站认识并积累和“目”有关的字,积累识字方法。

3.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积累生活经验。

4.积累有关友善的名句。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交流平台,学习默读的方法。

2.通过词句段的运用,体会词语的运用方法;会给词语分类并积累生活经验。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全班交流默读的方法。

2.你还有什么好的方法介绍给大家?

3.你打算今后怎么做?

二、识字加油站。

1.回顾以前的识字方法。

熟字加偏旁、去偏旁、换偏旁等。

2.(课件出示字词)你有什么发现?

3.说读词语,说发现。

4.从字形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互相交流一下。

三、词句段运用。

(一)(出示第一组句子)

1.读句子,说说句中的加点字能互换吗?

a.小组交流。

b.全班汇报。

2.用加点词各写一句话。

(二)(出示第二组词语)

1.读一读,说说你的发现?

c.小组交流发现。

d.全班汇报。

词语都是生活用品和食品。

2.妈妈要去超市买这些东西,怎样在购物时既方便又不会遗漏?

a.小组合作交流分类。

b.汇报分类结果。

3.说说在生活中可以如何运用。

四、日积月累。

1.课件出示句子。

2.读句子,交流对句子的理解。

a.小组交流。

b.汇报。

3.尝试背诵。

五、总结

同桌间互相讨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此次在教学识字加油站时,我采用了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把新旧知识结合起来学习。学生学得快实际上也应证了我的想法是对的,其次在上完本课后,我让学生互相讨论本课学后收获,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留心观察,认真体验,激发写作的愿望,培养写作的兴趣;

2.能初步按事情发展顺序,围绕一个中心意思,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写具体,逐步提高记事能力;

3.能初步学会描写特定的场面。

【教学重点】

把自己快乐的心情写下来。

【教学难点】

把自己玩得过程写下来。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读懂要求,明确目标

1.我们的活动可以说是丰富多彩,让人回味无穷,你还记得都参加过哪些活动?(学生自由交流)

2.阅读习作要求。

请以“那次玩得真高兴”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

(课件出示1)那次玩得真高兴(板书:那次玩得真高兴)

二、回顾交流,选择材料

1.引导学生回顾活动的情景,试着从活动中选材。

校园生活丰富多彩,课堂上有故事,下课后也有故事。有些故事与老师有关,有些故事中只有学生,有些故事发生在集体活动之中,有些故事发生在一两个人之间。

2.小组交流。

3.代表发言。

4.教师小结,引导学生学会选材:

(课件出示2)

(1)地点:校园、家里、野外、公园……

(2)空间:教室内、操场上、动物园、游戏厅……

(3)时间:课堂上、活动课、课间、周末、假期……

(4)人物:同学、老师、家长、陌生人……

(5)事件:讲故事、猜谜语、书法比赛、歌咏比赛、掰手腕、拔河比赛、踢毽子比赛、运动会、旅游、野炊……

(6)感受:开心、悲伤、喜悦、明白了……

三、紧扣要求,确定中心

1.教师导言:在习作中表现童年生活给我们的感受或是明白了某种道理,或是陶冶某种情操,或是增长某种知识,或是培养某种能力。这就是文章的中心。

2.小组交流,确定中心。(板书:确定中心)

四、欣赏范文,把握技法

1.(课件出示3)

那次玩得真高兴

有一次,我和爸爸,妈妈,哥哥还有姐姐一起去西安的公园游玩。我们走着走着,看见有人在出租单人和双人骑的自行车。我从来没有骑过双人的自行车,所以我觉得很新奇,便和哥哥租了一辆双人自行车,爸爸和姐姐各租了单人自行车,这可是我们第一次与双人自行车零距离接触啊!

刚上车坐好,车子就往右倾斜,还好哥哥比我高,腿长撑住了地面。虽然没有“人仰马翻”,但是我还是有点害怕。刚骑上车就遇到下坡,车子像飞机一样“飞”了起来。我有点紧张,因为怕我飞出去,摔跤。我兴奋不已,双人车真是太好玩了。哥哥大叫一声:“小心,有车来了”,旁边的人急忙躲闪,有的用好奇的眼光看着我们,还有不理不睬的。

车子滑到坡底,慢慢的速度慢下来了,我们都使出劲来踩,速度又变快了,上坡时我们更用力了。突然,我们都精神一振,好像爆发了一样,飞快地冲到坡上。只听见“嗖”的一声,我们冲上了最后最高最漂亮的一个坡。我兴奋的向全世界宣告。此时,我的小脸通红通红的。

双人自行车真是既好玩又有趣,我玩得真高兴!

2.学生欣赏范文,说说什么地方写得好?(小组交流,汇报发言。)

3.师生交流,教师小结,把握技法。(课件出示6)

(1)集体活动有很多,抓住其中印象最深或最喜欢的一次来写。

(2)活动中的人物多,事情中有自己也有他人,应抓住突出的人物写,写出他们的语言、动作、神态、内心等特点。突出的人物可以是自己,也可以是他人。

(3)如果活动的内容多,要按一定顺序写。在描写中要懂得使用表示空间方位和时间先后顺序的词,让你的文章更有条理。

(4)写活动首先要叙述完整。可简要交代活动时间、地点、人物及活动内容。其次要突出重点,把过程写具体。

(5)写好自己,写出感受,如做事粗心,吸取教训;做事要讲究方法,总结经验;不到最后不放弃,做事要善于动脑;要有小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能让人分享活动的快乐,感悟活动的收获。

(板书:印象最深突出的人物写快乐感受)

五、提出要求,学生习作。

1.学生再次自由阅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

2.学生自由完成习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六、互相交流,修改习作。

1.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优秀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亮点,提倡借鉴。

2.课件出示教师巡视时发现的存在普遍性问题的学生习作。

(1)学生自由阅读。

(2)自由发言,进行评议,发现问题,提出建议。

(3)集体交流,进行修改。

七、自我修改,誊抄习作。

1.请同学们根据交流情况自行修改,老师将把好的习作展示在宣传栏内。

2.小组内交流修改的文章。

3.把自己的习作认真誊抄。

八、总结。

从作文中,我感受到丰富多彩的集体生活给同学们带来快乐,使同学们增长知识,让同学们变得团结,也使老师看到了一个个活泼、向上、团结、勤奋的好孩子。老师为你们的健康成长感到欣慰。

【板书设计】

那次玩得真高兴

确定中心印象最深

突出的人物写快乐感受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山行》。

2.学会本课生字认识10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挑”的读音和用法。

3.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4.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能根据图片和关键词的意思理解古诗的大意。能联系诗句,说说诗中的秋天给自己留下的印象。

2.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

一年有四季,四季各不同,你喜欢哪个季节?说一说理由。

四季风景如画,四季都是诗情画意的。在这美好的秋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诗歌。

板书,齐读课题。

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诗歌《山行》。

二、整体感知

1.认识作者。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唐代诗人,字牧之,号樊川居士,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晚唐杰出诗人,尤以七言绝句著称。著有《樊川文集》。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大李杜”指李白和杜甫。

你还知道杜牧的其他诗歌吗?

预设:《清明》、《秋夕》等。

2.听《山行》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山行》: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作者在山里行走时看到了怎样的景象。

4.出示诗歌,指导学生读好节奏。

预设: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5.教师检查学生对课文的朗读情况,要求能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丢字,不添字,不重复。努力把文章读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三、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径、斜。

领读生字,注音拼读。

结合图片,理解生字的意思。

径:小路。

斜:不正。

石径斜:石板小路弯弯曲曲。

2.你认为哪些词语的意思比较难懂,小组内相互质疑解答。

预设:

生:产生,生出。

坐:因为。

晚:晚秋。

于:比的意思。

四、研读古诗

(一)诗人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景物?

预设: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

结合图片,解释重点词语。

寒山:深秋的山。

霜叶:被霜打过的枫叶。

(二)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山行》中的风景。

学生结合景物提示,描述风景。

(三)小组说一说诗歌的意思。

(四)抓字眼,晓诗意。

1.作者说“白云生处有人家”,这里用“白云深处”也是可以的,“生处”与“深处”有何区别?

预设:

“深”是浓厚,浓郁的意思。

“生”是生出,存在的意思。

“生处”为云之源头,给人高山之巅、更为遥远的感觉,同时又有云腾雾涌、白云飘忽的动态感。应当是“生”字好于“深”字。

2.“霜叶红于二月花”中“红于”改为“红如”效果一样吗?

学生看图思考,然后表达观点。

预设:

因为“红如”不过和春花一样,无非是装点自然美景而已;而“红于”则是春花所不能比拟的,不仅仅是色彩更鲜艳,而且更能耐寒,经得起风霜考验。

(五)入诗境,悟诗情。

1.出示古诗,简析诗歌中的风景。

前两句和后两句写景有何不同?前两句和后两句诗人的感受有何不同?

预设:

前两句抓住“寒”字,描绘了一种辽阔深远的远景。

后两句抓住“红”字,描写了一种秋比春美的近景。

2.你更喜欢哪两句?为什么?

预设:

后两句是千古名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两句诗采用了非常有新意的对比,用红叶比春花,在美的基础上渲染了一层坚强。诗人表达了自己独特的情感,古诗中写秋的诗文大多是悲凉的,而这首诗却表达了一种喜爱的情感。古诗的诗意富有哲理,这两句成为千古绝唱的重要原因就是它富有哲理:把枫叶经霜象征为经受挫折、磨难,然而“经霜色愈浓”。因而,这句诗就有了鼓舞、激励人们的作用。

五、学写生字

美好的诗意要用美好的文字表现,这首诗中还有这几个生字需要我们会写,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寒、径、斜、霜”等4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注意讲解“寒”宝盖儿宽,三横紧凑,撇捺要舒展。“径”的右上部分不要写成“又”。“斜”左右结构,注意两部分的高度。注意“霜”的三部分的位置等。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

六、指导学习《赠刘景文》

过渡:诗人杜牧抓住了一片红叶,就送给了我们一个美丽的晚秋,其实秋天的美景有很多,喜欢秋天的诗人也有很多。课文第二首诗歌《赠刘景文》就是其中的一首。让我们先来认识作者——苏轼。

(一)认识作者。

苏轼:字子瞻,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二)感知古诗。

出示诗歌,有节奏地朗读诗歌。

预设: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橘绿时

(三)小组合作学习古诗。

想一想:《山行》这首诗我们是从哪几方面来欣赏的。

预设:字、景、情、理。

1.小组长领学生字。

(1)出示会认的生字“犹、傲、橘”。

(2)出示会写的生字“赠、刘……”等7个生字,小组成员每人一个生字讲解,并示范书写,直至完成任务。

(3)小组挑战,听写生字。

2.一起赏景。

(1)诗中描写了哪些景象?

预设:荷叶、残菊、黄橙、绿橘等。

(2)联系诗句说一说,诗中的景物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3.引导悟情。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首诗给刘景文?

作者写枯败的荷叶、傲霜的残菊有什么用意?又为什么写到了橙黄橘绿?

学生自由讨论,教师随机点拨。

预设:刘景文当时已经58岁了,有些迟暮之感。作者写这首诗告诉他秋天正是收获的季节,勉励刘景文奋发有为。

4.诗歌中有没有一句话让你觉得包含道理?

预设:菊残犹有傲霜枝。

“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霜凌寒的气节。

七、总结提升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这是刘禹锡的名句,其实秋天不只有火红的枫叶,灿烂的菊花、还有很多像橙黄橘绿的美景。秋天多美好,让我们去寻找诗意的秋天吧。说一说你眼里的秋天。

八、巩固提高

打开“基础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片,观察回答。

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都有什么?这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图上的儿童在干什么?

板书,齐读课题。

2.解读课题。

夜:夜晚。书:书写。见:看见。

夜书所见:夜晚写下自己所看见的(情景)。

二、感知内容

1.认识作者。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

2.听《夜书所见》的朗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不理解的字词。

3.自由朗读《夜书所见》。

(1)读准字音,把诗句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图文对照,想一想作者看到了哪些景象。

三、研读古诗

(一)出示古诗,引导学生读好节奏。

(二)抓住关键字理解诗意。

预设:

萧萧:风声。

挑:用细长的物件逗引。了解多音字“挑”。掌握“挑”的意义和用法。

促织:蟋蟀。

篱落:篱笆。

(三)读一读诗歌,说说你喜欢的诗句。

1.赏析前两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两句诗中诗人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预设:孤单忧愁寂寞

诗人的心被思念家乡的情感填满,朗读时要读出来。

2.赏析后两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诗人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

预设:

诗人看到了明灯,想到了“挑促织”——斗蛐蛐。想起了童年的生活,内心又充满了开心快乐,被幸福感填满。进而有为思想丰富了内涵。

3.诗人的感情变化是非常明显的,跟读诗歌,读出情感变化。

自由朗读诗文,读出诗人的感情变化。

(四)背诵诗文。

1.根据老师的提示背诵诗文。老师出示诗句中的一个字,学生背出相应的诗句。

预设:送、动、挑、夜。

随文识字,学习生字“送、挑”的写法。

2.这三首古诗都是关于秋天的美文,一定要背诵课文,把美文收到自己的记忆宝库里。

小组检查背诵,比一比看谁的背诵最有节奏感,最有感情。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背诵成果。

四、主题阅读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遍地美景的季节,在诗人的眼中,秋的美景是说不尽的。

1.老师这里还有几首古诗也是关于秋天的,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品一品。

出示诗文《秋思》、《夜雨寄北》。

学生自读诗歌,说一说诗中的景,诗中的情。

2.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歌,快来分享一下吧。

学生展示自己收集到的诗歌。

总结:秋天的诗歌有古道西风的苍凉,也有一鹤排云的豪迈。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也能发现秋的美丽。

五、巩固提高

打开“阅读训练——《古诗三首》”,一起来闯关吧!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9

教学要求:

1、认识“钥、匙”等11个生字。会写“盒、丰”等13个字。能读写“清凉、留意、扇子”等16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喜欢秋天,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难点:

1、能读出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体会作者在遣词造句方面的特点。

课前准备:

教师:搜集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让学生在父母的带领下到户外去感受秋天,还可查阅资料从文字图片上去感受秋天。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欣赏秋色,育情导学。

1、教师引述:这儿有几幅画面,想让同学们欣赏一下,并说说是什么季节的景色,好吗?

2、在舒缓的音乐声中,教师一一出示有关秋天景象的图片或展示课件。

3、唤起情感:你觉得这样的景色美吗?你喜欢秋天吗?为什么?

4、学生交流看法和感受。

5、想象导学:

a、请发挥一下你们的想象力,说说是谁把美好的秋色带到我们的眼前?

b、有位作家觉得是那清凉而又温柔的雨把秋天带给了我们。在他的眼里,那细细的雨犹如一位变幻神奇的魔术师,想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吗?

二、听读课文,感知内容。

1、播放朗读录音或配乐范读课文。要求:边听边想象画面。

2、听了之后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初步体悟本文语言文字的美。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多读几遍。

4、把自己认为美的语句和段落读给同桌听听。

5、快速阅读课文,看看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

三、品读课文,想象动情。

1、品读第一自然段。

(1)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反复品读,谈谈自己对本段的看法。

(2)在品读时,注意读好“清凉和温柔”、“轻轻地”、“留意”,其中“留意”一词需引导学生理解。

(3)想象画面:秋天的大门被打开以后,你最想看到的是什么?

2、品读第二自然段。

(1)引导学生朗读:秋天的大门打开后,作者首先看到的是什么?

(2)指名学生朗读后并回答。

(3)采取赛读的方式让学生欣赏性地朗读课文,喜欢哪一句就读哪一句,并把那一句所描写的景物简单地画一画。

(4)品析文字:你觉得这一段中哪一句说得格外有趣?

(5)联系生活,丰富想象:你能联系家乡秋天的某一景物特色,像书上那样用优美的语言表达出来吗?

四、变读为述,积累语言。

1、师引:假如是在诗歌朗诵会上,你打算用怎样的方式把这两段内容朗诵给大家听?

2、让学生先在四人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进行朗诵练习。

3、指名学生上台进行表演性朗诵并点评。

五、识字写字。

1、学习生字,交流学法。

注:注意区别“飘、漂、票”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怎样既正确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

3、练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听写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秋天的雨就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有着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她把秋天的田野染得格外美丽,引读第二自然段。

3、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二、交流感悟,丰富想象。

1、品悟、想象第3自然段内容。

a、教师引导:谁能说说你从第3自然段里,看到了秋天的雨里还藏着什么?

b、学生交流后,再围绕“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让学生想象:秋天的雨里还藏着哪些香味。

c、出示“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这句话,读后让学生说说小朋友的脚怎会被香味勾住?

d、转换角色,让学生进一步想象,交流感受:假如你当时在果树下、花丛中,最想做的事是什么?

e、让学生带着这种美好的情感再读第3自然段,可让学生评赏谁读得好,以评促读。

2、品悟、想象第4自然段。

a、师转换话题:秋天的雨不光带来了色彩和香味,还挺会关心人的呢!谁来读读第4自然段?

b、多人次指名学生读后,可让学生说说,秋天的雨举起金色的小喇叭,他会对一些好朋友关心地说些什么?

c、引导学生具体、丰富地想象后,可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经验积累,让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其他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

d、语言训练:出示说话卡片:“它告诉大家,____________。小喜鹊____________,小松鼠____________,小青蛙____________,松柏____________,杨柳树叶____________,大家都在准备过冬了。”先让学生说说其它动植物是怎样过冬的,然后讨论交流这些话如果放在文中,放在哪里最合适。

三、总结拓展。

1、出示课文第1—4自然段的开头句,让学生背诵课文,学生愿意背哪部分就背哪部分。

秋天的雨,是一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有一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藏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天的雨,吹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美丽而又丰收的秋天已经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学了这篇课文后,此时同学们最想做的又是什么事?(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在课余组织指导学生开展观察活动,为语文园地的教学活动作铺垫。

板书设计:

秋天的雨

是一把钥匙

是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带来冬天的消息丰收欢乐

教学反思

《秋天的雨》是一篇语言特别有韵味的写景美文。我在教学之前便给它定位为重点让学生欣赏文章的语言的韵味,感受秋天绚丽多彩的色彩美、美妙的声音,让学生以各种形式的读来感受和想象。

教学中我首先以秋天的季节特点导入,然后配乐范读课文。让学生听朗读,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读课文检查预习情况,通过词语分组让学生感受新词的层次,在这里我没有在田字格里给学生范写,这是一个关键的失误,三年级的学生还不具备独自认读、写字的能力,这一点以后我会多加注意。

重点讲第二自然段:看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中抓住两个重点句子:“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呀扇呀,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红红的枫叶像像一枚枚邮票,飘呀飘呀,邮来了秋天的凉爽。”读中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句子并同桌讨论,再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然后拓展训练“_______像______”的句式。在让学生欣赏优美句子的同时,让学生发挥想象,能说能写。学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感受秋天的色彩美。说说秋天有那些颜色?理解“五彩缤纷”的意思。在重点字词上,抓住“邮”这个字,用换词的方法,例如换成“带”可不可以,让学生体会“邮”字的好处,并进行交流。

上完这节课,我感受很多,思考很多。有收获也有遗憾,教学中,首先是师生都走进了文本,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同时能较好地落实知识点并拓展,收到较好的效果。但也有遗憾,安排计划只能是预设的,而课堂是多变的。当学生不能按照我的预设回答问题时,我有一些手忙脚乱,安排欠妥,在某些环节放开了没能即时收回来,造成时间不够,没有时间“回读”感受也说明我的教学不娴熟,没有做到“教育机智”。而且这篇课文应以读为主,但在指导学生朗读上功夫不够,没有让人感觉到学生在老师指导下有层次的进步的朗读,应该让学生也尝试配乐朗读。

在安排课时上第一课时应该重点强调字词基础,把生字和生词砸实,比如组词,多音字,偏旁等,让学生在预习的同时自己来交流反馈。并且把练习册的练习当堂订正反馈。而我在教学中省略了这些步骤,有失妥当。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应该多多注重细节,灵活应变,争取进步。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0

教学要求:

1.会用查字典的方式认生字。

2.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3.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4.积累关于团结合作的谚语。

教学重难点:

1.学会用预测的方法理解文章意思。

2.掌握“假、几”等多音字,积累四字词语,熟悉引号的用法。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觉得预测有什么好处?

(1)组内交流。

(2)同学之间说一说。

2.为了更好地做出正确的预测,你有什么好的办法吗?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先用字典查“典、基”等生字。

2.同桌间相互检查、互相指正。

三、词句段运用。

1.读准加点的字音。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行四个词语中的加点字。

(2)小组交流:组内同学互相读一读。

(3)指名朗读,注意正音,齐读巩固。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四行词语,每一行带点的都是多音字。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字?你能举个例子吗?

2.下列成语有什么特点?你还能说出这样的成语吗?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每一列三个成语的特点。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的发现是否和其他同学一样。

(3)指名朗读。

(4)全班交流。

(5)教师引导小结:这三列成语,都是含有数字的成语。

(6)拓展练习。

同学们还知道哪些这样的成语?你能举个例子吗?

3.读句子,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句子。

(2)小组交流:看看自己有什么发现?

(3)全班交流。

(4)教师引导小结:对于人物的语言描写,有的提示语在前,有的提示语在后,有的提示语在中间。

(5)拓展练习。

你能举个例子吗?

四、日积月累。

1.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先在组内朗读,相互正音,再交流自己的收获,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讨。

2.小组朗读。

3.师生对读,齐读。

4.看谁最先背下来。

5.背诵比赛。

教学反思:

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文本资源,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字、词、句的规律,并进行迁移。如“日积月累”等训练,都应该引导学生在自主发现的基础上认字、写词、说句子,而后以教材为依托进一步将教学作必要的延伸。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发现形声字的识字方法。

2.积累词句,阅读故事,提高朗读、理解能力。

3.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培养口头表达能力和自主能力。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学习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我会认

1.课件出示。

2.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

(每个字的左边都与字义有关,右边都与字音有关。这样的字是形声字。)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4.巩固识字,认读生字卡片。

二、学习展示台。

1.识字交流站。

(l)交换识字卡片,把自己认识的字直接读给同学听。

(2)小组推荐识字多的同学交流识字方法。

(3)在老师的指导下,举办会说话的墙,把学生认识的汉字贴在教室的墙壁上。

2.故事会。

(l)学生自立讲故事。

(2)评一评,谁的故事讲的好,评选出故事大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记记。

1.小黑板或课件出示词语。

2.自由读一读,要我们积累的是什么词语。

(以一到十的数字开头的成语。)

3.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4.比赛记,看谁记得最快。

5.说说你知道的成语的意思。

二、我会填。

(l)学生自由填,交流。(分别填上:。!?)

(2)交流为什么这样填?

三、我会写。

(l)观察,认真看图,看图上画了些什么?

(老师带着同学们去猴山上看猴子。)

(2)小组合作交流。

猴子们在干什么?

同学们的表现怎么样?心情怎么样?

(3)小组内互说。

(4)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四、我会读。

(l)自由读,把短文读正确,读流利。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会课文生字词;有感情地朗读读课文;背诵自己的喜欢的段落;了解西沙群岛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2、过程与方法: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不同的朗读形式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和富饶。

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西沙群岛的喜爱,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目标3

教学过程:

投影出示:中国地形图

师: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这是黑龙江省,这是

首都北京,在这!再往南走,这就是西沙群岛。他是由许多小岛组成,像祖国的南大门一样,是海防的前沿哨所。

出示板书——西沙群岛

师:那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板书富饶

(生:齐读课题)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参观——

播放课件:西沙群岛

师配合画面:那里的海水五光十色,异常美丽,海底更像是奇妙的公园,海滩上有捡不完的贝壳,最有趣的是可爱的大海龟,海岛上群鸟纷飞,绿树成荫。

师:谁能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美丽的大海。

生:我看到可爱的大海龟。

生:我看到各种各样的鱼。

生:我看到各式各样的珊瑚。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板书———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师:作者是怎样描写这美丽的风光的,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请大家打开课文默读,找一找,圈一圈。

思考:课文是按着怎样的顺序具体介绍西沙群岛的风光和物产的。

生:第二自然段是写海面的。

生:第三、四自然段是写海底的。

生:第五自然段是写海滩的。

生:第六自然段是写海岛的。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归纳:

作者按照地点的变化向我们介绍了西沙群岛的海面——(海水颜色多),海底——(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多),海滩——(贝壳、海龟多),海岛上——(鸟、鸟蛋、鸟粪多),并且在介绍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它们的特点,使得这些景物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

边出示板书: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过渡:下面就让我们去细细欣赏这些美丽的景物吧!首先学习海面(出示思考题)同桌交流讨论、汇报)

1、一找描写海水的句子?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2、为什么海水会有这些颜色呢?请讨论原因

课件出示海水:

师:谁能说说描写海水的句子?海水都有哪些颜色?

生: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五光十色。

生:深蓝的,青的,绿的。

生:淡绿的,杏黄的,淡青的。

师:这样的海水真是五光十色。(板书:五光十色)读一读

师:我们来到大海边,哇!这里的大海有蓝的,绿的,

青的,来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师:为什么海水会有不同的颜色?

找学生说说海水为什么“五光十色”?并用“因为……,所以……”的句式来表述。(出示课件)

生: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海水有深有浅。所以从海面上看,色彩也就不同了。

师:那就让我们到这美丽的海水里再去感受。

生:读

师:西沙群岛不仅海水美丽,海底还有美丽的珊瑚、海参、大龙虾。

让我们尽情地潜入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寻找那些海底的生物吧!

用你喜欢的方式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出示思考题)

师:好谁能说说这一自然段写了几种海底生物?

说说海底珊瑚是什么样的?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

谁能找出描写海参的句子?说说海参活动时的样子?

谁能找出描写大龙虾的句子?说说大龙虾什么样子的?

生:这一段有三种海底生物,有珊瑚、有海参有大龙虾。

生:珊瑚有的像绽开有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生:从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看出来的。

生:海参在海底懒洋洋的蠕动。

生:大龙虾全身披甲,在海底划过来,划过去,样子挺威武。

出示课件:

师: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

真是各种形状,海参——生(懒洋洋)

大龙虾全身披甲——生(威武)让我们再读再体会

西沙群岛的富饶(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生:读

师:刚才同学们带领老师进入了珊瑚、海参、大龙虾的世界,其实在海中最多的还是鱼。

电脑出示课件:

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有的身上长着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飞虎鱼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好看极了。气鼓鱼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它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生:为什么人们说西沙群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师:我也想问一下。

生:表示鱼很多,水也很多。

师:你明白了吗?这鱼很多,真有点夸张,他说一半是水,

一半是鱼,板书:鱼多,你还能从哪看出来呀?

生:各种各样的鱼数不清。

生:鱼成群结对地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

师:感受到什么?

生:鱼非常多。

师:从成群结对感受出鱼很多。同学们,不同的词语同样

能让我们感到鱼很多。现在读一下我们喜欢的句子。

生:读。

师:谁来说说你喜欢的句子。

生:我喜欢“各种各样的鱼多得数不清。”

师:这句话带给你怎样的感觉,你就怎样读。

生:读。

师:你还喜欢哪句话?

生:有的……有的……

师:这句话很长,来,喜欢这句话的同学一起来读一读。

生:读。

生读:有的……有的……

师读:西沙群岛的鱼远远不止这些,太多啦!正像人们说

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看选择题(电脑出示)

选择题:

“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

意思是:

①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②水很多。()

③鱼很多。()

选择③,“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

很多,夸张地描述了鱼占了海洋中的一半。

西沙群岛的海底恰似一个美丽奇幻的鱼的世界,

让我们再读再体会西沙群岛的富饶。(课件出示课文)

(一群群的鱼在珊瑚丛中穿来穿去……一半是鱼。)

[点评:师:刚才我们游览了各种各样数不清的鱼,现在我们就到海滩上、海岛游一游看一看。

师:浮出水面,我们漫步在细软的沙滩上。

请女生朗读描写贝壳的句子,男生朗读描写海龟的句子。

边读边思考他们各有什么特点?能否各用一个词来概括。

生:交流师:板书:贝壳千奇百怪

海龟有趣

师:让我们男女生互换,再读第四节,边读边体会他们的特点。生:再读。

师:如果说海里是鱼的世界,西沙群岛的岸上就是鸟的天下。

老师和你们配合着读好这一小节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树下堆积着——(厚厚的一层鸟粪),这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五)学习最后一节

引读:西沙群岛就是这样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岛上的英雄儿女——(日夜守卫着祖国的南大门)。随着——(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总结:全文共有七个自然段,条理清晰。按总述分述的顺序叙述。分述部分又是按照“海面——海底——海滩——海岛”这样的层次围绕“风景优美、特产丰富”展开具体叙述的。着重写了物产丰富,从而突出了主题“富饶”,课文又抓住西沙群岛的特点来描述。用词准确、生动、形象,是这篇课文表达方法上的特点。

六、作业

1、抄写生字词2、背诵2、3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3

教学要求:

1、认识、会写“毕、废、购、酒、斤、录、疾、驶、郊、段”10个生字;辨析多音字“了”。

2、默读课文,做到边读边思考。

3、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能在说话、写话时尽可能地把话说得简洁明了。

教学重难点:

1、学习边读边思考,明白什么样的话是废话。

2、弄清楚小熊收购的废话有哪些毛病,应如何修改。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借题激疑

师: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一篇童话故事,故事中有哪些动物呢?

2、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故事?

3、对于这些问题,就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吧!

4、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收购废话》。(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师:首先,请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标记生字词,和本课出现的一些成语。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带生字的词语。

师:都找出来了吗?我想请来把第一行的字词读一读。生:……

师:真不错,普通话很标准,声音也很洪亮。

师:第二行的字词老师还想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希望你也能像一样,做

到声音洪亮,让全班同学都能听到。

生:……

师:你可以当小老师了,你来带大家把第二行读一遍。

师:下面再跟老师把生字词读一遍,注意咬准字音。生:……(去掉拼音读)

(三)巩固识字,书写难字

1、汇报自己用什么方法记住了哪个难字或易写错的字。

师:在这些生字里面,有没有你觉得比较难记或者是难写的字呢?

生:…

师:你又是如何把这么难的字给记住的?请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其他同学。

生1:……

生2:……

2、练写难字,教师巡视,引导观察它们在田字格中的位置,重点指导写好“购、酒、驶、段”,注意左窄右宽。

师:老师认为呢,难写的字有“购、酒、驶、段”,请大家自觉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注意左窄右宽。(生练)

3、及时评议,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

4、出示句子,了解“了”的两种读音。

“这个人罗罗嗦嗦说了一大堆废话”中的“了”怎么读?

“小熊帮助大家把话说的简洁明了”中的“了”又该怎么读?(出示“明了”)你还能给“了liǎo”组几个词吗?

师:请大家看到大屏幕,我想请字写得的一位小朋友读读第一句话。

生:……

师:你来读读读第二句。

生:……

师:认真听的同学一定注意到了,我们这里有一个…、、

生:多音字。(板书)师:谁能分别给它们组词?

生:……、

师:相信通过你的帮助,同学们一定能记住这组多音字,谢谢你!师:课文当中也出现了不少的成语。谁来说说你找到的成语有哪些?

生:(预设)一望无际、画蛇添足、关门闭户、自相矛盾。

师:那你能说说你对一望无际的理解吗?一望无际在我们书本的第5自然

段。请其他同学做好笔记。

生:……

师:解释非常到位,表扬。师:那画蛇添足又是什么意思?

生:……

师:看来你对画蛇添足这个成语理解了。我们在生活中做事的时候就不要画蛇添足了。

师:再看到关门闭户,你来解释。生:……

师:自相矛盾呢,是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不一致。

(四)听范读,划分段落大意

师: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范读,注意听清楚字音,

边听边思考:

本文可划分为多少段?每段分别又说了什么?(段落大意连线)

师:你把课文分为了几段?是怎么分段的?生:……

师:真会归纳。下面看一看老师是怎么分段的。(PPT连线)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4

教学导航

教学目标

1.能交流、总结默读的基本方法。(重点)

2.能根据形声字的特点认识“眨、瞪”等5个生字,大致理解和“目”有关的词语的意思。

3.能辨析“陆续、连续、继续”3个词语的用法,并选择其中一个写句子。(难点)

4.能分类整理购物清单,体会分类列清单的好处。

5.朗读、背诵关于如何待人的名言,大致了解名言蕴含的道理。

教学准备

教师 多媒体课件

学生 生字卡片、词典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

一、交流平台

1.同学们,本单元我们学习了一种读书方法,还记得是什么方法吗?(默读)

同学们,默读是读的一种重要方式,是语文学习中训练阅读能力的重要方法。你们学会默读了吗?默读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你们是怎样做的?小组交流交流。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默读时,我们要做到:不发声读,不动嘴唇;不用手指着读;边读边思考。

默读时,我们还要注意做到:眼到、心到、手到。眼到,就是要认清每一个字,不能一目十行,以免养成不求甚解的不良习惯。心到,就是集中注意力,一边读一边想,理解词句的意思和内在联系。读了以后,能对自己提出的不懂的问题,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手到,就是在默读时,边读边动笔。可以画出重点词句,或标出段中的层次,记下自己不懂的问题,提高默读的效果。

默读时,还要注意速度,不能把注意力放在字词上,而要放在对内容的理解上。

3.同学们,你们做得都很对。我们再来看看小军他们三个人是怎样做的?

(课件出示)

小军:默读的时候不要发出声音,也尽量不要用手指着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

小丽:我默读时,会随时把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读完后再想办法弄清楚它们的意思。

小妍:默读时,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能帮助我理解内容。没读懂的地方我会标记出来,联系上下文进一步思考,或者向别人请教。

同学们,一起读懂这三句话。

-65405168275

同学们,默读时一定要记得这样做哦!

二、识字加油站

1.同学们,现在老师带你们认识几个和“目”有关的字。你们看:

(课件出示)眼睛图,“目”字演变:“目”字外面的方框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两只眼睛。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有许多汉字都与眼睛有关。你们认识这些和“目”有关的字吗?

课件出示生字:睁 眨 瞪 瞅 瞧

2.同学们,这些字你会读吗?自己试试。

同学们,你能读准哪个带“目”字的字,就站起来领读哪个。正音:“睁、瞪”是后鼻音。

3.同学们,你是怎样识记这些生字的?把你的识记好方法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①眨:形声字。表示眼睛很快地一闭一开。(动作演示)时间久了,眼睛会不会累呀?因此,右边是个“乏”。

②瞪:左右结构,形声字。“登”的意思是上,升。加上“目”表示睁大眼睛。(动作

演示)

③眶:与“框”区别识记。

④睹:加一加的方法记:目+者=睹。

同学们,我们再来看看几个和“目”有关的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眨眼 眼眶 怒目圆睁 目瞪口呆 耳闻目睹

同学们,你会读这些带“目”字的词语吗?同桌互读。

同学们,都会读了吗?把我们的“小火车”开起来吧。

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分组比赛,比比这些词语哪组读得更出彩。

同学们,这些字词有什么特点?(都和眼睛有关)你还知道哪些和“目”有关的词语?与大家分享分享。

小结:

同学们,和眼睛有关的词语还真不少!无论看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用到眼睛。你们可要好好保护眼睛啊!

1.读读想想,下面几个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借助词典了解每个词语的准确含义,选择一个词语写一句话。

课件出示句子:

①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

②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

③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同学们,自己读读这三个句子,边读边思考:这三个词语可以互相调换吗?为什么?小组交流交流。

2.同学们,谁来把你们小组的交流成果与大家分享分享?

(课件出示)

陆续:前后相继,时断时续。例如:下课了,同学们陆续走出了教室。

连续:一个接一个。例如:在大学我连续两年英语考了第一名。

继续:(活动)连下去;延长下去;不间断。例如:我今天得继续做昨天没有完成的

工作。

小结:同学们,这就是用词的准确性。

一起来读读这三个句子。

-654053625853.你们理解了这三个词语的意思,也知道了这三个词语的不同用法。接下来,你能选择其中一个词语写一句话吗?自己试试。

把你写的句子与小组同学分享分享,其他同学评议。

谁来把你们小组写得最好的一个句子与大家分享分享?

第二课时

(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15

教学要求: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学习第一段的写法,从不同方面把一个地方的景色写具体。

3、学习课文按不同方面连段成篇的方法。

4、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热爱家乡海滨小城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抓住不同景物的特点,了解海滨小城的美丽景色,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课文按不同角度连段成篇的方法。

教学难点:

仿照某一段的写法写一段话。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无论你走到哪里,都能欣赏到美丽的景色,今天,我们又要到美丽南国来欣赏,地处广东海滨的一座小城的迷人景色。(板书课题:20海滨小城)

2、分析审题:海滨指的是哪里?课文写的是什么地方?课文的写作顺序是什么,同学们,思考一下。

二、理清文章思路。

1、自由读课文,标清段的序号,思考:课文哪几个自然段是写海滨的,哪几自然段是写小城的?

2、讨论分析:

第一部分(1—3)海滨的景色。

第二部分(4—6)小城的景色。

三、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1、指名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海滨的哪些景物?用“横线”标出来。(板书:大海沙滩)

2、自由读1—2节,用“()”标出体现大海是美丽的词语,加以理解。

3、学生找句子——抓词语——谈体会(板书:蓝棕银白白灰金黄)

小结:这两段主要抓住景物的颜色进行描写,表现了大海是迷人的,景色异常美丽。

4、自由练读——互读——指名读(要求读出颜色的美,大海景色的迷人)

5、默读3节,思考:这段主要写了什么景物?(板书:贝壳船队)

6、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并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1)这里的孩子见得多了,都不去理睬这些贝壳,贝壳只好寂寞地躺在那里。

(2)船队一靠岸,海滩上就喧闹起来。

7、二人互读——指名读——男女生分读(要分别读出海滩的宁静与喧闹氛围)

四、学习第二部分。

1、过渡:刚才学习了1—3节,了解了海滨是美丽的,下面用同样的方法自学4—6节。

2、投影显示思考题:

(1)课文写了小城的哪几个地方?用“”标出。它们各有什么特点?用“()”标出。

(2)抓住关键句体会:它们美丽在哪里?

3、讨论板书:

庭院——树多花园——树茂街道——干净

4、投影显示,理解带点词的意思。

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一片片红云中。

5、指导朗读:作者把小城写得这么美、整洁,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赞美之情,要通过你的朗读,让别人也体会到这种情感。

6、自由练读——齐读。

7、根据提示练背5节,投影显示:

小城的公园( )。这里栽着( )。一棵棵榕树就像( )撑开的( ),树叶( ),可以( ),( )。树下( ),每逢( ),( )总是( )。

五、总结。

1、齐读全文,体会作者的热爱、赞美之情。

2、结合板书,思考:课文是怎样连段成篇的?

板书设计:

海滨

小城海滨(1—3)大海

沙滩

小城(4—6)庭院

花园

街道美丽

整洁

《海滨小城》教学反思

《海滨小城》这篇课文条理十分清楚,先写海滨,再写小城。写海滨由远到近,先写大海,然后写海上的船舰和渔民、战士,再写海滩。写小城,先写家家庭院都栽了很多树,再写公园里的大榕树,然后写干净的街道。每介绍一处地方的景色,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形象地把它们的静态、动态、颜色、大小、数量、形状等具体地描述出来,突出了海滨小城的美丽、整洁。

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谆谆善诱

在教学第四自然段。先让学生找出中心句,然后让他们边读课文边品赏出这个自然段的意思,除了写树木的种类多外,还写到桉树叶散发出的香味浓;凤凰树开的花如一片片红云。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庭院的特点,并会用准确而精练的词“很美”、“树多”归纳出来。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起诱导作用,学生做到“多思”、 “多读”、“多讲”,真正做到精讲多练,强化语言训练,而且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欣赏文章的能力也起到很好的培养作用。

二、抓住重点,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把自学的金钥匙

在这节课里,教师做到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于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教给他们一把独立欣赏文章的金钥匙。如教师在教学第四自然段时先是诱导学生由表及里逐层深入地品读这一重点段,接着就让学生运用同一方法去自学第五、六自然段,并作出小结。这样的“扶”、“放”就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精讲巧练,抓准训练点

在狠抓素质教育和目标教育的今天,教师的精讲巧练符合时代的特点,如教学第四自然段最后一个句子,教师让学生一个接一个有感情地朗读比喻句后,再引导学生品味比喻句内含的形象美和色彩美。当小结第四自然段后,紧接着让学生完成填空题,这样不但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而且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落实。是符合大纲中的要精心设计作业,要有启发性的要求。又如:总结全文后还设计了内容相似,结构相同,要求一致的语言训练,使学生觉得内容丰富有话可写。进而体现了读写结合的优越性。

1、新课导入不够新颖,可以做得更精致一些。这节课我的导入方法是直接导入,就告诉学生这节课我们来学习海滨小城这篇课文。其实海滨小城这篇课文的课题暗藏玄机,可以叫学生多读几遍课题,再提问学生还想知道些什么?最后叫学生利用课题找答案。师傅的建议是我豁然开朗,果然有名师风格。

2、整节课的课堂气氛太平和了,激情可以再多一些,这样可以带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在课堂上读书的时候没有发出声音。这一点我也尝试训练过的,平时的课堂他们有发声音的,可能来听课的人多了,都不好意思发音了。特别高年级的同学,这点以后要抓出来重点训练一下。

4、课堂上学生参与热情较低,师生互动少了。这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开始我担心讲不完可能我自己讲得比较多了,忽略了学生,互动少了点。以后的课堂要多注重学生说,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们。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