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

杯与酒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1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等基本特征。

2、能观察发现正方体和正方形的不同特征。

3、在操作活动中,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观察过生活中正方体的物体。

2、物质准备:

教具:数字魔方(一个大正方体纸盒,每一面上有一个数字,分别是1—6)。

学具:《幼儿用书》P15-16页,幼儿人手一支笔,剪刀、胶棒或糨糊,抹布若干。

活动过程

1、小老鼠的宝贝。

教师讲述故事《小老鼠和大老虎》引起幼儿兴趣:小老鼠自从和大老虎又和好以后,它意外地得了一个宝贝,两个好朋友可喜欢这个宝贝啦!请幼儿猜猜是什么?

2、初步认识正方体。

(1)教师出示大正方体的.一个面(将其余面用布盖起来)这个宝贝是什么形状?

(2)将整个正方体全部展示在幼儿面前,再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魔方。

(3)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正方形?你是怎么知道的?

3、游戏:抛盒子。

师幼共同商定游戏玩法:先抛扔这个正方体的大魔方,当魔方停下来,看上面的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师幼共同游戏几遍。

4、制作正方体。

(1)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幼儿数一数,它是由几个正方形的面组成?

(2)师幼共同观察展开图,讨论制作正方体的具体方法。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

5、游戏:抛数字魔方。

(1)幼儿两两结对,商量谁先掷盒子,进行抛盒子的游戏。

(2)抛出盒子后,幼儿根据盒子上面的数字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进行跨步游戏、比大小游戏等。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2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3.体验参与数学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教具:正方体 正方形 学具:《幼儿用书》各种长方体及正方体的物品

活动过程:

一、初步认识正方体

师:老师这有一个大魔方,请你看一看它是什么形状的?

幼:正方形(正方体)教师把正方形和正方体进行比较。

(1)师:请你看一看这个魔方的面是什么形状的?(正方形), 所有的面都是正方形吗?

(2)再来比一比,这么多面它们的大小都一样吗?

(3)数一数,这个魔方有多少个面?(6个)

师:像这样的形状就叫正方体。

小结:正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一样大的正方形。

二、巩固学习

师: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很多东西,请你去找一找,哪些东西是正方体(验证)

三、操作练习

制作正方体。

四、抛骰子游戏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3

设计意图

《3至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5至6岁幼儿数学认知的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通过实物操作或其他方法进行十以内的加减运算,通过实物操作,引导幼儿理解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并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问题。为此,我选择了大班探究数学《贪吃的――5的减法》,鼓励幼儿通过学习尝试自己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家里来了五位客人,桌子上只有三个杯子,还需要几个杯子等。

活动目标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

重点难点

1、认识并理解减法算式,学习五的减法运算。(重点)

2、尝试通过操作与游戏活动感知并理解减法的意义。(难点)

活动准备

教师用材料:

挂图《贪吃的》、教具《贪吃的》、数字卡“1234”、符号卡1。

幼儿用材料:

探究册第22至23页、亿童数学区“点数高楼”、自备气球卡,雪花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请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嘴巴尖尾巴长,偷油吃又偷粮,白天洞里躲,夜晚出来忙。请小朋友们猜一种动物。(谜底:)。

(二)集体探究。

1、初步感知减法的意义。

教师将教具中的五根香肠放在挂图上,提问:厨师晚上在储藏柜里放了五根香肠,贪吃的偷走了一根。大家看看还剩下几根香肠?教师引导幼儿用数字卡和符号卡记录操作结果。

小结:储藏柜原来有五根香肠,偷走了一根,还剩下四根,可以用减法算式5一1=4表示。减法就是从原有的数量中减去拿走的数量等于剩下的数量。(用汉字算式表示出来:原有的一拿走的=剩下的.)

2、进一步理解5的减法。

教师提问:还有一些食物也被偷走了,请大家一起来看看储藏柜上每层还剩下多少食物?

教师请幼儿展示结果后,小结:我们可以先数出储藏柜每层有多少食物,然后再数偷走的食物,最后将原有的食物减去偷走的食物就是剩下食物的数量。

(三)分组探究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进行分组探究。

第一组:操作亿童数学区“点算高楼”。幼儿在数字棒上操作方块积木,进行5的减法计算与填写算式的活动。

第二组:操作自备材料气球卡。两人一组,一人在桌子上摆出五个气球卡片,另一人拿走其中几张气球卡,摆卡片的人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第三组:操作自备材料雪花片。两人一组。一人先用雪花片摆出总数,如五个雪花片,另一人用手遮住其中几个,同伴迅速说出算式及答案。

(四)结束活动

1、玩游戏“老鹰抓小鸡”。

教师扮演鸡妈妈,请五名幼儿上台扮演小鸡,一名幼儿扮演老鹰。游戏开始后,“鸡妈妈”带领“小鸡”躲避“老鹰”的追捕。“老鹰”每抓到一只“小鸡”,其余幼儿说一说还剩下几只“小鸡”,可请其他幼儿轮流扮演小鸡和老鹰,尽可能让每名幼儿的参与游戏中。

2、幼儿收拾材料。

教师与幼儿共同收拾整理活动材料,结束活动。

活动总结

课程设置结合幼儿生活容易理解,活动过程清晰幼儿容易理解减法的意义。

赏故事,加深了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4

活动目标:

1、初步认识正方体,知道正方体的一些基本特征。

2、通过游戏活动,正确感知正方体的六个面,知道正方体有六个正方形的面。

3、在操作活动中,努力学会独立完成制作正方体的任务。

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

5、培养幼儿对数字的认识能力。

活动准备:

1、教具(数字魔方一个),每一面上有一个数字1-6。

2、人手一份操作材料,剪刀、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1、小老鼠的宝贝-教师讲述,引起幼儿兴趣:今天来了一位客人。(小老鼠)

小老鼠带来了一个宝贝,请你们猜猜是什么?

2、初步认识正方体。

-教师出示大正方体的一个面(将其余面用布盖起来),这个宝贝是什么形状?

-将整个正方体全部展示在幼儿面前,再让幼儿猜猜是什么?告诉幼儿这是一个正方体的魔方。

-教师进一步引导幼儿观察:这个正方体有几个面?每一个面是什么形状?有几个正方形?

3、游戏:抛盒子

-师幼共同商定游戏玩法:先抛扔这个正方体的大魔方,当魔方停下来,看上面的数字,数字是几,幼儿就拍几次手。

-师幼共同游戏几遍。

4、制作正方体。

-请幼儿观察正方体的展开图,让幼儿数一数,它是由几个正方形的面组成的?

-师幼共同观察展开图,讨论制作正方体的具体方法。

-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并及时地给予适当的指导。

5、游戏:抛数字魔方。

-幼儿两两结对,商量谁先掷盒子,进行抛盒子的游戏。

-抛出盒子后,幼儿根据盒子上面的数字开展各种各样的游戏。如比大小等。

活动反思:

本节课我通过比较法、观察法、对比法,让幼儿能直观看到形与体的.区别和本质联系,从而了解平面和立体的不同,感知各自的特点,从而解决活动的重难点使活动有效开展。活动开展中,幼儿兴趣浓厚,经过操作比较,能大胆表达形与体的区别,知道体是在形的基础上构成的,而且在拓展环节,幼儿能拓展思维,积极表述生活中那些物品是正方体的,使经验知识得到了进一步的内化。

大班数学教案:小老鼠的魔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