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语文园地四教案

语文园地四教案

凉月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语文园地四教案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语文园地四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语文园地四教案1

教学目标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梳理、总结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

2.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并和同学交流。

3.能用一两个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描绘所选事物,并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

1.整行书写时能做到把字的中心写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注意字距均匀,养成提笔就是练字的良好习惯。

2.朗读、背诵古诗《鹿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作者用文字表达感情,我们要了解这种感情,往往要通过想象画面来实现。如何想象画面呢?我们一起走进“语文园地”,学习、交流一下。(板书课题)

二、学习“交流平台”。

1.自由读“交流平台”中的人物对话。

2.指名分角色读人物对话并说一说他们在对话中谈的内容。

3.联系课文,举例说一说自己读书时想到的画面。

4.交流自己在课外书中发现的一些句子,进行简单的欣赏。

5.小结:读文章时,不仅要想象画面,还要“听”声音,“闻”味道。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一)读下面的词语,你想到了什么画面?和同学交流。

人声鼎沸、锣鼓喧天、震耳欲聋、响彻云霄

低声细语、窃窃私语、鸦雀无声、悄无声息

1.读一读。

2.理解词语。

指导:说说这些词语的异同。

预设:

同:都是用来形容声音的。

异:第一行词语形容声音大,第二行词语形容声音小或没有声音。

3.想一想:这些词语让你想到了怎样的画面?

预设:读“响彻云霄”,我仿佛看到了“神舟飞船”发射升空的场景,倒计时结束,只听一声巨响,火箭直入云霄。

4.小结:读词语时,调动多种感官去感受,画面会更立体,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词语。

(二)选一个事物,用上一两个加点的词语描绘它,再写下来。

风、烟花、霎时、顿时、忽然

雷雨、小狗、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

1.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指导:“霎时”“顿时”“忽然”“过了一会儿”“一会儿工夫”都是表示时间短暂的词语,用这几个词语描绘事物一般都是突出事物变化快或者变化多端的。所以在描绘时一定要从事物变化方面着手,想象事物变化的'场景。

2.读一读,用上加点的词语造句,描述一个事物。

预设1:刚才还晴朗的天空,忽然乌云滚滚,大雨如注。

预设2:我家的小狗一会儿工夫就把一根骨头啃完了。

四、学习“书写提示”。

1.看提示:我们写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1)字的中心要在横格的中线上,保持水平。

(2)字距要差不多,标点符号和字之间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3)认真对待每次写字,养成提笔就练字的习惯。

2.练习书写。

五、学习“日积月累”。

1.朗读《鹿柴》。

2.作者简介。

3.借助拼音,读通古诗。提醒学生注意“鹿柴”的读音。(“鹿柴”为地名。其中的“柴”同“寨”,栅栏。)

4.结合插图,联系上下诗句,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针对重点字词进行点拨。(但:只,仅仅。返景:夕阳返照的光。青苔:阴湿的地方生长的绿色的苔藓植物。)

5.展开想象,感悟诗情。

请学生看书中插图,结合诗句内容思考: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6.学生读读背背。

7.检查学生背诵情况。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

想象画面

背诵《鹿柴》

语文园地四教案2

【教学目标】

1、运用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交流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高倾听、应对、表达等语言能力。

2、比较句子,体会词语在表达语意轻重方面的作用。

3、积累农业气象谚语。

4、展示综合性学习的成果,培养学生的成就感,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

【课前准备】

1、学生准备有关“大自然的启示”综合性学习的图文资料、小发明、小创意等。

2、教师准备人类从大自然中受到启示有所发现与发明事例的资料或课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展示事例,激发兴趣

课件出示或讲述下列事例,引入新课。

2000多年前埃及人迈克雷在尼罗河边散步时,踢到了干乌龟壳,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木制四弦的乐器──世界上最早的小提琴。

(课件出示乌龟壳、小提琴,播放小提琴优美的旋律)

(音乐转换为沉重的曲调,教师语气沉重地讲述)

澳大利亚原本没有兔子,只有袋鼠、驼鸟等少数动物种类。1859年英国移民带去20多只家兔到达澳大利亚。那里没有虎、豹、豺、狼、狐等食肉动物,兔子没有天敌,只生不死,不到三年时间,就多得挤满了牧场草地。到了19世纪末,兔子经过的地方,牧草、麦苗荡然无存,仿佛刮了一场龙卷风,或像洪水刚刚冲过一样,丰美的草场变成了荒漠,确确实实发生了一场“兔灾”,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兔子的逞凶束手无策。后来,科学家找到一种针对兔子的粘液瘤病毒,它通过蚊子传播给兔子,大批兔子接连死去,这样澳大利亚的农业和畜牧业才得以恢复。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它告诉我们:自然界动物与动物之间,动物与植物之间都是协调统一的'关系,哪个环节上发生失调,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就会给人类带来灾害。

二、自主选择,分组交流

自主选择交流的内容──从下列方面任选一项交流:自己对大自然的发现;搜集到的相关资料;自己的发明设想;自己尝试实验或设计发明的情况。

自主选择交流的伙伴──交流内容相同的组成一个或若干个小组。

自主推荐在全班汇报的代表──教师适当引导激励上台少的同学,善于发现突出典型并积极向组员推荐。

三、全班汇报,互动交流

1、各小组推荐的代表向全班汇报,教师注意引导学生说话清楚、大方、语言顺畅连贯,通过过渡语评点和重点引导学生评议两三名同学来激励学生;听的同学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在听的过程中或听完之后举手向汇报的人请教,形成台上台下的互动交流,学生不能解答的教师可做解答或引导课外去查阅资料、实践探究。

2、评选“最佳创意奖”“查阅资料能手”“超越自我奖”等,进行精神奖励:全班鼓掌、打节奏为获奖同学唱一支歌曲。

四、同桌互说,强化提高

请向获奖的同学或你认为最出色的同学学习,重新组织自己的语言,再同桌两人一组,一人讲,对方听一听、问一问、夸一夸。教师巡回指导。

语文园地四教案3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语句,激发学生创作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教学过程

激趣导入

1、放映《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师: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拍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它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

八面来风

1、师: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全班交流

3、师: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中外童话名著、中外童话名家)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

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2、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3、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呢?

4、小组交流,师巡视指导。

5、全班交流。

教师可随机播放CAI,对童话编写三要素:幻想、夸张、拟人等特点作简要介绍。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地练读。(自由练读)

4、指名朗诵一点评一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

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

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地朗诵这首小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心间。

6、感情朗读。(自由朗读、表演读、师生合作读、配乐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

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一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讲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1、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2、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所写的童话故事。

2、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第一课时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的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带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1、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2、学生准备。(排练、讲童话、读自编童话等)

3、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晶评哪个。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二进大看台

a、创设情境: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用你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地读自编故事。

c、用情地讲童话故事。

d、出色地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第二课时

学生写童话故事,教师巡视。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2

【学习目标】

1、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

2、积累诗中优美语句,为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开展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4、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激发创作童话的兴趣,训练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前准备】

搜集有关童话故事的插图与资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一、播画面,猜名称

1、猜一猜:

投影童话故事插图,让同学看插图,说出童话故事名称,如《白雪公主》、《小红帽》、《青蛙王子》等。

2、赛一赛:

你还能说出哪些童话故事的名称?看谁说得多。

3、赞一赞:

是啊,正是这许许多多美妙的童话故事随同着我们的生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色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童话世界,去感受它的美妙与神奇吧。

二、议一议,找特点

1、读了那么多的童话故事,你们有没有注意到童话故事在编写上有些什么特点吗?

2、同学自由畅谈。

3、有两位细心的同学也有他们的发现:

引导学习“我的发现”:先快速默读,再男女生分角色读小林和小冬的对话。

4、归纳童话故事编写的特点,教师投影:

《童话故事编写歌》

编写童话请记住,

主人公呀不简单,

要有言行和思想,

结合生活想情节,

(拟人、夸张)

故事当中蕴道理

无拘无束去创作。

5、只要我们善于想像,大自然中的许多事物就会美妙无比。学习“日积月累”中的诗歌《雨中的树林》:

自由读──齐读──师生合作读。

6、结语:

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像为船,夸张为浆,拟人为帆,驶进迷人的童话海洋吧。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与习作

一、谈话激趣

以前我们在他人编写的童话故事里感受到了快乐,这节课,让我们来尝试自身去编写童话故事,相信我们能用我们的手我们的口,营造一个美丽的童话王国。

二、想一想,编一编

1、齐练《童话故事编写歌》,再次明确编写要求。

2、自身创编一个故事:

内容提示:

⑴可选择几种动物。

⑵可选择几件物品。

⑶也可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三、讲一讲,评一评

1、把你的故事讲给好朋友听。

2、把你的故事讲给全班同学听:

讲故事者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主要内容。

听众要求:认真听,给评价。

3、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

四、演一演,练一练

1、自由组合小组,从本组同学所编的童话故事中选大家最喜欢的一个故事,自导自演。

2、在班上扮演,评出剧组和演员。

五、写一写

1、教师动员:

同学们大胆的创编,动听的讲述,出色的扮演,让我们在童话王国里快乐的漫游。下面,让我们拿起笔,把这些有趣的童话故事写下来,我们把它组稿为《童话天地》,让更多的人一起来分享我们的快乐吧。

2、同学动笔作文。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三教案3

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

2、练习创变编童话,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作文情节。

3、激发学生创编童话的积极性,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带来的快乐。

学习重点:进一步了解和掌握童话的特点,练习创变编童话。

学习难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采用对话和拟人的方式构思作文情节。

学情分析:孩子们通过第三组几篇课文的学习,已经对童话的特点有了一定的了解,本次习作,就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孩子们通过编童话,讲童话,写童话的环节,科学地依照思维特定安排教学流程,分层训练,最终达到提高学生写作童话能力这一目标,让他们体验童话创作的喜悦和乐趣,激发学生进行童话创作的积极性。

学习流程:

一、知识链接:

在我们学过的第三组课文中,你最喜欢哪篇童话?为什么?

出示童话特点,加深学生对童话的认识。

二、指导写作方法:

1、出示幻灯片《去年的树》这篇童话,全文一共有四次对话。

第一次是鸟与树的对话。

第二次是鸟与树根的对话。

第三次是鸟与门先生的对话。

第四次是鸟与小姑娘的对话。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故事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

师:这篇童话中鸟会说话,树会说话,称门为门先生,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增添了童话故事神奇的色彩,增强了童话故事的趣味性。(引导学生以对话和拟人方法写童话。)

2、生回忆《小木偶的故事》这篇课文,在小木偶身上都发生了哪些事?

三、生创编童话:

(一)出示自学提示:

之前在小木偶的身上都发生了什么事?

在小木偶的身上又会发生哪些事呢?

主人公可以是原来课文里的,你也可以加入新的主人公。

展开你想象的翅膀,大胆的想象,无拘无束的想象。

1、生续编《小木偶的故事》。

2、指名汇报。

(二)出示钢笔和墨水的图片。

1、生创编童话。

2、指名汇报。

四、写童话:

可以续写《小木偶的故事》,可以写钢笔和墨水的故事,还可以想写什么写什么,写出心中最美的童话。

五、学生互评

六、小结。

语文园地四教案4

教学目标

1.观察一处景物,把观察到的景物写下来

2.按一定顺序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3.在写景时把观察和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重点

按一定顺序描写,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教学难点

将观察到的事物抓住特点,具体描写出来。

课前准备

1.事先布置学生去实地观察校园一处景物,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

2.观察后认真思考,怎样把景物写具体写出特点,要把观察和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教学过程

补记

一、谈话引入,揭示新课。

同学们,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春天,花儿五彩缤纷;夏天,树草苍翠欲滴;秋天,凉风习习,树叶随风飞舞,像一只只蝴蝶……冬天雪花漫天飞舞……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观察一些景物,然后,拿起你手中的笔,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出来,一定是一篇好文章。

二、出示内容,明确要求。

我们都爱自己的校园,它也许像一座美丽的花园,绿草如茵,花团锦簇,在可爱的校园里,我们都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日子。让我们到校园里走一走,看一看,选一处景物,仔细观察一下,再把观察到的按一定顺序写下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语句写通顺。

如果不想写校园里的景物,也可以写别处的景物,或者写发生在校园里的难忘的事。

1.读一读,梳理内容——校园的一处景物;别处的景物;发生在校园的一件事。

2.想一想,明确要求——顺序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

三、指导选材,言之有物。

我们在校园里生活了三年多,对环境应该很熟悉了,你能说说吗?你最喜欢哪个地方,比如校园的花坛,有哪些花草等,你经常在那里做些什么?

1.回忆观察。回忆自己在校园里观察的见闻感受。比如校园的草地、小花园、假山、婀娜多姿的柳树、四季常青的松树、内容丰富的宣传栏、文化长廊、形象生动的雕塑等,你选择哪种景物呢?从中选择自己喜爱又熟悉的具有特色的景物作为描写对象。

2.交流见闻。学生讲述自己观察到的见闻感受,准备怎么写,让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启发。教师结合学生的交流适时点拨、引导。

3.提出要求——

典型:

写一处景物,选择最美的、自己观察得最仔细的;

新颖:

善于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

四、交流汇报,取长补短。

1.分小组交流自己的构思,在交流中得到启发。

2.提出自己在思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师生探讨。

五、点拨技巧,言之有法。

1.了解观察顺序。

无论是观察名山大川,还是观察校园或校园的.一角,都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观察有哪些顺序呢?一是以时间推移为序,可以按一年四季的变化来写,也可以写某一段时间的景色变化;二是以空间方位为序,可以采用由远到近、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等空间方位顺序来描写景物;三是移步换景为序,即随着观察者立足点的移动来描写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色——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景色,后到了什么地方又看到了什么景色。只要按顺序把观察到的景物合情合理地写出来,校园的美景自然会呈现在读者眼前。

2.抓住景物特点。

大家都知道,不同的校园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色。只有抓住校园中那些别具一格的事物或独一无二的景物,仔细地观察,生动地描述,才能使人看出它与其他校园的区别,呈现出它的风格与特色,也才能给人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总之,可以从事物的种类、大小、数量、形状、色彩、构造、声音等角度,或者从事物的静态动态等方面去发现特点,展现特点。

3.表达真情实感。

无论是观察还是描写校园的花草树木、景点景致时,都应该放飞自己的心灵,展开合理的联想,借助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把景物的特征生动形象地展现出来。不仅如此,还要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在景物之中——既可以借景抒情,又可以直抒胸臆,这样别人读了你的作文才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跟你同喜同忧呢。

4.题目生动传神。

题好一半文。一个好题目,能起到吸引读者、统领全篇的作用。写景文的题目一般有两种命题方法:以突出景物命名,比如《校园一角》《四季的田野》等;以突出主题命名,比如《我爱学校的柳树》《美丽的塑胶篮球场》等。

六、点拨思路,动笔起草。

1.写作此文,可以选择以下几种思路——

(1)以时间为序描述。习作先整体描写某处景物,然后按照时间的顺序具体描写这处景物的特点,这样写的好处是条理非常清楚。

(2)小导游式的介绍。观察景物时要选择那些最能看清景物特征的地方作为我们的观察点,介绍的时候就按照观察的顺序像小导游一样将自己观察到的景物一一介绍出来。它的好处是使人如临其境。

(3)再现多彩的图画。这种写法就是用文字再现一幅幅画面,是你观察到的能够打动你的画面。让读者在你描绘的画面中看到鲜艳的色彩、美丽的姿态,听到动听的声音……

2.学生动笔起草,教师巡视,发现问题适时点拨。

七、评议习作,范文引路。

1.赏读佳作,评议借鉴。

课件出示例文。

看后说说自己的收获或想法。

板书设计:

()的校园

顺序清楚

内容具体

语句通顺

作业设计(随堂检测):

当堂作文

教学后记

针对教学实际,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真切的感受。

通过这次作文指导我认为如何把作文内容写具体一定要有针对性的指导。写景作文对于学生来说很难。我通过分析学生的作文,大致存在以下问题:部分学生写景的过程中写了大量的人和事,轻重不分。句子干巴巴的,内容太短不具体,不会具体写一处景物,顺序也有些乱,比如写了花,又写其它景物,再接着写花。针对这次习作今后在指导写作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建议学生每天坚持看半小时书,摘抄好词好句。适当、正确地引用前人描写景物的诗句,为作文增色。

2、按一定顺序观察,有重点地描写,要主次分明,详略得当。。运用以前学过的先总后分、先分后总段的基本构造方法。

3、要仔细观察,抓住不同季节景物的不同特点进行描写,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语文园地四教案5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教你学一招”,和同学交流自己最拿手的本领,交流时做到自然、大方,表达流利,通过介绍、演示、学习,增强生活实践能力。

2.习作练习:写自己学会的一样本领,把由不会到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3.自主发现:能发现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在发现规律的同时积累词语。

4.日积月累:在填空练习中丰富语言,形成语感,初步感受“的”“地”“得”的初步用法,并读读背背12个词语,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的意思和用法,进行词语积累。

5.拓展延伸:通过阅读图画,“看图说成语”,培养观察、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口语交际

1.激趣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学习《绝招》,都非常佩服小柱子,而且表示,如果自己在场,一定也会有令人吃惊的绝招,老师让你们回去准备准备,咱们这节课就来展示展示,好吗?

2.示范交际

抽一个准备充分的同学,进行演示,老师扮演记者,进行采访,其余学生也可以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问。

引导学生对示范交际进行评议。

3.自由交流

首先交代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教的人要说清楚自己准备教别人哪一招,应该怎么做,这一招好在哪里,你是怎么练成的。学本领的同学有什么疑难问题,可以马上提出来。

学生自由组合,互教互学,自由交流。

4.全班交流

在自由交流的基础上,每组推荐出介绍得好的、大家都感兴趣的到班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进行评价,评出班上的绝招得主。

5.小结延伸

刚才同学的表演确实令大家佩服,其实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长处,只要我们勤学苦练,就能练就一身好本领。希望大家好好练习,今后有机会展示出你们更拿手的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习作指导

1.谈话:在口语交际中,同学们展示了许多本领,再回忆一下,你还会哪些本领,可以是日常生活中学到的本领,如:煮面条、洗碗、洗手绢……可以是在学校学到的本领,如:画画、速算、弹钢琴、做手工……

2.学生自由交流:你都会哪些本领?

3.引导学生注意阅读习作提示:这些本领是怎么学会的,在学习本领的过程中,有哪些趣事,有什么体会,写的时候要把由不会到学会的.过程写具体,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4.学生构思后自主习作,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辅导。

5.放声朗读,检查修改。读读句子是否通顺,词语是否恰当,标点是否正确。

6.学生相互交流,相互评议。

7.全班交流,用实物投影仪展示,师生共同评议。

8.再次修改,大声读读。

9.誊写作文,字迹工整。

教 学 过 程 (第 3 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自由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词语中的带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

2.同桌交流:把你的发现告诉同学,听听同学的发现跟自己有什么不同,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说说你的发现。

4.教师引导、小结:这些词语中,每组两个词语中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左边那个字是右边那个字的声旁,左边那个字加上部首就成了右边那个字。

5.齐读词语,积累词语。

6.拓展练习:你能找出也具有这种规律的词语吗?

二、日积月累

我会填:

光彩夺目的(春天)(宝石)(焰火)

清澈见底的(小溪)(湖水)(池塘)

弯弯曲曲地(流淌)(爬行)(流向远方)

和颜悦色地(说)(点点头)(看着我)

鲜花开得(很美)(正艳)(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织锦)

时间过得(真快)(太慢了)(像闪电一样)

三、读读背背

1.借助拼音读词语,要求读准确。

2.用自己熟悉的词语练习说话。

3.哪些词语是你不懂的,提出质疑。

4.你发现这些词语都是说什么的?

5.读读背背这些词语,看谁记得多,记得快。

四、看图说成语

仔细观察图画,了解图上画了些什么,再根据画面以及自己的成语积累,猜出谜底:开门见山、大材小用、一举两得、三长两短、小题大做、百发百中。

再收集一些画迷来互问互猜。

根据成语,画出图画。

语文园地四教案6

课前准备

1.拜访自己身边最值得敬佩的人,进行观察或记录,为口语交际和习作做好准备。

2.《成语故事》。

第一课时口语交际

谈话导入

在本组教材中,我们认识了一个个闪烁着精神光辉的人,有十七世纪执著追求真理的伽利略,如痴如醉全神贯注工作的罗丹,勤奋专注让鱼游到了纸上的聋哑青年,坚持不懈、勤劳朴实的农民。他们都让我们肃然起敬。其实只要我们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在我们的身边就有值得我们敬佩和学习的人。这次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说说身边值得敬佩的人。

小组交流

1.提出要求:要把事情说清楚说具体,表达出敬佩之情。

2.拿出自己课前所做的观察记录或人物照片,想一想如何把他(她)介绍给大家。

3.在小组内轮流说说自己身边最敬佩的人。

4.小组评选:一是评选出所说的人物,谁最值得大家敬佩和学习;二是评选说得最具体生动的同学。

5.各小组推选一位代表参加全班交流,小组同学共同帮助他把事例说得清楚具体。

全班交流

1.各组代表轮流说,全班同学进行评价:一是评价说的内容是否清楚具体,能否表达出敬佩之情;二是评价表达时是否态度大方,声音响亮,情感浓厚。

2.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评价,双向互动,既可以接受同学和老师的建议,重说某一部分内容,也可据理力争,说得真实自然。

3.引导学生把自己最敬佩的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说一说他们身上值得学习的是什么风范。

延伸拓展

小组同学共同办一张手抄报,把“观察记录”和人物照片等材料合理安排在报上。

第二、三课时习作

激发习作兴趣

上节课,通过口语交际我们认识了那些生活中值得我们学习和敬佩的人,这节课,让我们把这些人物写下来,并编辑一本《我们敬佩的人》班级作文集。

明确习作要求

学生自读习作提示,明确要求:通过人物的形象和所做的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写完后要认真修改。

精彩回顾

1.回忆口语交际时,自己在小组里说的受到组员认可的部分。

2.回忆在全班交流时,被老师和同学称赞的同学是怎样说的。

习作

1.学生试写,教师巡视,了解情况,个别指导。

2.要求按照要求写完后自己修改。

评议

1.先轻声读自己的作文,把自己认为写得较好的段落做上标记。

2.与小组内同学互换习作,找一找对方写得好的段落做上标记,并写几句评语;找到对方需要修改的地方也做上标记,并帮助对方修改。

3.再次修改后小组内朗读欣赏,每组推选出一篇完整习作和一个优美片段,参加全班交流。

4.全班交流中注意从以下几点引导学生进行赏析: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人物描写能够表现人物特点等。[

誊抄习作,编辑班级作文集《我们敬佩的人》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1.自由读文中的三个句子,联系学过的课文想想这三句话的意思。

2.想一想三句话中的引号各有什么不同的作用。(引用、特殊的含义和表示否定,特定的称谓)

3.再翻阅学过的课文找出类似的句子说说你的发现。

4.想想你读过的课外读物中是否有这样的句子,你的作文中用过引号吗,是发挥它的哪一种作用?

日积月累

1.自读成语,要求读得正确。

2.你发现这些成语有哪些特点?(都是描写精神意志的;第三行的两个意思相反,第四行从反面写缺乏意志的后果)

3.自选一个成语说说意思。

4.多种形式开展读的竞赛,使学生熟记这些成语。

阅读

1.自由阅读,自学生字新词,体会“鹏程万里”的含义。

2.指名朗读。

3.交流读后的启示,(人要有远大的目标)并练习用成语造句。

4.推荐课外阅读《成语故事》。

学习目标

1.同学相互交流自己身边值得敬佩的人的事迹。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语句通顺,能够根据口语交际的要求表达和评议,内容清楚具体。

2.写自己敬佩的一个人,内容具体,语句通顺,认真修改。

3.发现引号的不同用法。

4.积累描写精神意志的成语。

5.阅读成语故事,大致了解意义,提高阅读能力。

语文园地四教案7

教学目标:

1、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感受童话故事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2、激发学生阅读童话故事的兴趣,并养成边读边想的阅读习惯。

3、会抓住童话的特点编、写童话。

4、发挥自己的想象才能,展示自己在童话故事方面的收获。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童话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

在听、说、读、写活动中,进一步体验童话的魅力,感受童话给我们带来的快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导入

最近,我们在课内外阅读了一些童话故事,学习童话的兴趣越来越浓了。现在让我们自己讲讲童话吧!

二、交流步骤

1、自己准备故事内容。

2、小组内讲童话故事,选出最佳故事大王。

3、请每组的故事大王上台讲,集体评议,选出班级的故事大王和最佳自编童话。交际例文:

朱文佳:我要给同学们讲的是俄国作家普希金写的《渔夫和金鱼的故事》。有这样一对贫穷的夫妇,他们虽然靠捕鱼为生,但也过得很快乐。忽然有一天,一条能满足他们任何愿望的金鱼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破盆变成了木盆、破房子变成了木房子、木房子变成了宫殿,渔妇变成了女皇。信守承诺的金鱼一次又一次地满足了老太婆的要求。就在老太婆痴心妄想地要做海上女霸王的时候,她的愿望不但没有被满足,反而失去了她曾经得到的一切。

孙高奕:今天我要讲的是《格林童话》中的《老祖父和孙子》的故事。从前,有位老人,他的儿子、媳妇嫌他又老又脏,每天让他用破碗在房间的角落里吃饭。忽然有一天,夫妻俩发现他们四岁大的儿子在为他们准备和老人一样的破碗时,才猛然醒悟自己的做法是错误的。从此以后,他们改变了对老人的态度,日子过得很快乐。这个故事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孝敬老人,从现在做起。

4、自由组合,演优秀的童话。组内排练,上台表演,评出最佳演员。

5、制作小组的童话故事集,展示。

三、布置作业

1、写出自己所看过的童话故事书。

2、办童话故事的墙报。

【第二课时】

(习作)

一、导入

本次写作训练是编写童话,可以续编《小木偶的故事》,也可以自编童话。选择续编童话的同学,一定要多读几遍《小木偶的故事》,展开合理的想象,再进行续编。选择自编童话的同学,可选择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以它们为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写下来。

二、写作指导

1、写童话和写作文是一样的,就是要写自己身边熟悉的人和事,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本次习作有两项内容,每个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任选一个:

(1)编写童话:根据《小木偶的故事》结尾,续编童话。

(2)编写童话:自己构思一个童话故事,按照童话的写法,编写一篇童话。

2、续编童话指导。

(1)出示《小木偶的.故事》最后两段话:

现在,小木偶会哭、会笑、会生气、会着急,也会向别人表示同情和关心了。老木匠说得没错,笑是很重要的。不过,要是只会笑,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2)展开想象:在小木偶身上,后来又会发生什么事呢?和课文中的遭遇相比,出现了哪些变化?请联系这个童话的内容,从最后两句话展开想象。注意童话故事的特点: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包含做人的道理。题目自定,要吸引人。

(3)学生练习说话。教师提示:想象要丰富,也要合理。想象奇特,夸张。

3、编写童话指导。

(1)选择自己最喜爱并熟悉的几种动物或者几件物品。

(2)展开想象,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一些什么事,编成一个故事。

(3)编写童话故事,可以自己一个人编写,也可以几个同学合作编写。在写之前,最好同桌或小组之间先交流一下,试编一个,互相启发,确定写作内容。

(4)同桌或小组交流,提示:编童话故事与记事作文一样,要说清楚事情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三、习作交流与评定

1、修改评价。

(1)明确修改文章的重要性,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2)复习童话写作的要求:内容生动、神奇;想象奇特、夸张;拟人手法;包含做人的道理。

2、合作评改。

(1)出示一至两篇例文,师生合作评改。

(2)对照上述要求,阅读例文逐项评改,指出写得好的地方,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3)师生合作,边议边改,让学生知道应该怎样修改童话。

(4)同桌交流,互相评议。

(5)自我评议,在需要修改的地方做上记号。

(6)修改习作,誊写成文。

四、习作例文

蝴蝶选美从前,有一个蝴蝶谷,里面住着许多美丽的蝴蝶。他们相亲相爱,幸福地生活着。

一次,蝴蝶们决定举行一次选美比赛,每只蝴蝶都出去打扮自己。十天后,谁最美,谁就当蝴蝶王。

蝴蝶们高兴地飞了出去,去打扮自己。一只蝴蝶飞到凤凰身上,翅膀印上了凤凰的花纹,成了一只美丽的凤凰蝶;一只蝴蝶飞到了孔雀身上,翅膀印上了孔雀的花纹,成了一只漂亮的孔雀蝶;还有一只蝴蝶飞到梅花鹿的身上,翅膀印上了梅花鹿花纹,成了一只俊俏的梅花蝶……

一只小蝴蝶飞出去,刚来到一个出口,突然一位妇女的尖叫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他急忙过去一看,呀!一只金钱豹正叼着一个小男孩狂奔着,那男孩的妈妈哭着,喊着:“孩子,我的孩子……”小蝴蝶一惊,看到旁边有一丛刺玫瑰,便等金钱豹冲过来时,猛地把刺玫瑰一摇,一下子,金钱豹的眼睛被刺瞎了。他大吼一声,扔下男孩,逃跑了。

男孩得救了,但他的伤势很重,必须用鱼鹰岩上的灵芝草才能治好。小蝴蝶二话没说,向鱼鹰岩飞去。他飞了三天三夜终于衔来了灵芝草,治好了男孩儿的伤,又帮助男孩的妈妈精心照料孩子。就这样,十天很快就过去了。

到了选蝴蝶王的那天,小蝴蝶一点儿也没有打扮,身着旧衣来参加选美。男孩赶去把前因后果告诉了大家,最后大家一致选小蝴蝶为王。

评析:小作者写了一个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故事。它告诉我们:心灵的美比外表的美更重要。只有心灵美的人,才能赢得大家的尊敬和爱戴。全篇文笔优美,内容丰满,小蝴蝶豹口救人的情节,设计得合情合理,令人信服。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展示台)

一、我的发现

1、读小林和小东的对话,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明确:童话具有想象丰富、故事有趣、含有深刻的道理、事物拟人化的特点,在生活中是不可能发生的。

2、结合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谈谈对童话的认识和感受。

3、根据学生的讨论,揭示要点:

(1)童话中的主人公,大多是神仙精灵、妖魔鬼怪、鸟兽虫鱼。(引导学生举例说明)

(2)它们都有神奇的魔力,还能像人一样说话。

明确:这些生物本身是不会说话的,童话使它们能说话,实际上表现的是作者自己的思想感情。

(3)童话想象丰富,故事有趣。

明确:这是童话的鲜明特点,也是童话最吸引人的地方。

(4)童话既引人入胜,又给我们有益的启示。明确:说明童话不是没有目的乱编的,好的童话实际上在告诉我们一个做人的道理。(引导学生举例说一说)

4、课前同学们都搜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谁来将你最喜欢的童话讲给大家听一听?(学生可自由发言)

5、学生讲童话故事。同学听后评一评,怎样的童话最能吸引人?

明确:想象夸张却合理,情节曲折却有意义,描写生动传神的童话最吸引人。

二、日积月累

1、幻想、夸张、拟人构成了有趣的童话故事,读着它,心也会随之飞扬。童话故事的形式有好多种,除了课文中的一些童话故事外,还有许多用诗歌形式写的童话,叫童话诗。

2、教师示范朗读或配乐朗诵《雨中的森林》。

3、说说你听了这首诗的感觉。

4、练习朗读: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展示台

1、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加学习成果展。

4、教师评价。

四、课堂小结

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说的那样,童话是小精灵,童话是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青蛙击鼓跳舞,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小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让多彩新奇的童话永驻人间。

教后反思:

本次语文园地包括“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几个栏目。课上我带领学生重点学习体会了《雨中的树林》这篇优美的诗歌。这篇诗歌是结合本单元的童话这个特色展开的。这种诗歌,我觉得不适合提太多的问题,不能把这样美的诗歌肢解开来学习,而是应该重在感悟。学习这篇诗歌就应该品味“雨中树林”的神奇,让学生自己找神奇,并读出神奇、有趣的味道来。课外让同学们多阅读一些童话,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精心准备,练习讲一讲,或演一演;结合课堂学习,了解童话特点,为续编童话和自编童话做好准备。

语文园地四教案8

【设计理念】

精心设计情境,让学生自始至终在介绍本领,教本领、学本领的情境中饶有兴趣地参与交流;努力转变角色,让学生在宽松的交际氛围中积极主动、无拘无束地进行交际;充分体现互动,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双向互动、多向互动中锻炼和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学习目标】

1、以教你学一招为话题进行交流,学会把自己拿手的本领说清楚。在交流中培养按一定顺序表达的能力。

2、学会认真倾听、主动提问、文明插话,养成良好的交际习惯。

【预设教学过程】

一、双向交流,介绍拿手本领

1、谈话导入新课。

2、介绍本领名称,随机展示本领。

3、介绍拿手本领,进行双向交际:

教师引导,生生示范:

教师引导两位学生互相了解、介绍拿手本领,进行交际示范。

评价讨论,明确方法:

在对两位同学的交际进行评议的基础上,出示友情提示一:

说说拿手本领是什么?这一招好在哪里?注意说话要有礼貌。

寻找朋友,双向交际:

学生向小组内的好朋友了解并介绍自己的拿手本领,进行双向交际。

交际展示,点评提高:

请两位学生展示交流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评议。

4、谈话小结,出示话题:教你学一招。

二、多向互动,教学拿手本领

1、教师展示本领,师生示范交际。

教师在教学生本领的`过程中与学生示范交际,引导学生学会按顺序说清自己的本领是怎么做的,学会及时提问、礼貌插话。

2、引导学生评价讨论,明确交际方法。

在讨论教本领时师傅、徒弟各应该怎么做的基础上,出示友情提示二:

师傅:按顺序说清怎么做?解答徒弟的疑问。

徒弟:一边听一边动脑筋,及时提问。

3、组内互教本领,评比优秀师傅:

学生在小组中轮流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其他同学,进行多向交际。每组评出一位教本领时按顺序说得最清楚的同学为优秀师傅。

4、全班交流反馈,展示教学成果:

请优秀师傅代表把拿手本领教给全班同学,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提问,文明插话,进行交际。

三、自由交际,介绍并教学本领

1、出示友情提示,明确交际方法:

师生谈话,出示友情提示三:

寻找好朋友,互相介绍自己的拿手本领,再教一教,学一学。

2、自由组合,介绍并教学本领:

学生离开位置,寻找好朋友,在介绍本领的基础上,互教互学各自的拿手本领,进行综合性交际。

四、拓展延伸,课外交际

师生谈话,出示友情提示四:

1、课后把自己的拿手本领介绍给其他人。

2、看看周围的人有什么拿手本领,请他说说怎么做的,并主动向他学一学。

语文园地四教案9

教学目标

1.注意日记的格式。

2.认真观察自己最感兴趣的事物或活动,把自己最想写的写成一则日记。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写作能力,养成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勤动笔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培养孩子观察的兴趣,让孩子养成留心周围事物的好习惯。

教学难点

把自己观察中的`发现具体、生动地写下来。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注意观察生活中的事物,选定观察对象,有意识地留心观察,边观察边思考,把观察中的发观作好记录。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明确习作要求,指导学生选材构思

一、谈话导入

在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课上,老师分享了大家发现的乐趣。今天,我们要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观察发现写成一篇日记,让别人读了,能更好体会到你的观察过程和有所发现后的快乐。

二、读题,明确具体要求

1.生自读题目,领悟题目要求。

2.小组交流自己近日观察所得:

交流自己看到到的情况。要求:说清楚自己一开始看到了什么?后来又发现了什么?是怎样发现的?并由此说出观察的感受。

(教学意图:有时学生在老师或课堂上不敢大胆讲,但在同学之间却能畅所欲言,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思维,也为后面的写铺路。)

3.全班交流,师一边帮忙整理,理成一则观察日记雏形

4.根据学生的汇报交流观察方法:观察要仔细,要反复地看,多个角度看。

5复习日记格式

三、欣赏佳作,指导习作方法

(教学意图:对于三年级的孩子来说,做到观察细致和语言流畅比较难,出示范文能让学生学习习作技巧,较快地写好文章)

范文欣赏:

聪明的小蚂蚁

今天,我在梧桐树下做作业。做好了作业,我就坐在梧桐树下仔细地观察起蚂蚁觅食来。

蚂蚁来回忙碌着。我把面包屑撒在地上,一会儿,十几只蚂蚁闻到了气味,就围了过来,它们用触角碰碰面包屑,然后,就都爬到面包屑上,有的驮,有的推,有的拉。面包屑太多,一时拉不完,于是,一只蚂蚁急冲冲奔向洞穴去报信儿。不一会儿,一大群蚂蚁从洞穴里出来了,它们把面包屑全部搬到洞里去了。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又一群蚂蚁拖着一只苍蝇来到洞口。那苍蝇太大,洞口太小,怎么能拖进去呢!瞧,有的蚂蚁爬到蚂蚁的头部去了,有的咬住了翅膀,还有的在苍蝇的尾部咬来咬去-----过了一会儿,奇迹出现了,又肥又大的苍蝇被小小的蚂蚁分成数段,拖进了洞里。

蚂蚁身体小,力量也很小,但是它们志气不小,能把一只肥大的苍蝇搬进洞穴。

小蚂蚁真聪明啊!

四作业布置:

写一篇观察小日记

语文园地四教案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并能学习这种方法认识生活中的生字、

2、教育学生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3、让学生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4、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5、学习“我的发现”,让学生了解颜色的分类、

6、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7、继续培养爱阅读,爱积累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2、让学生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3、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课前准备:课件,准备一张火车票或其他车票、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师: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3、引入新课、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认识上面的生字:昌、铺、调、硬、

3、读生字:同桌读、抽生读、

4、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5、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4、读词语:

柳条 云朵 枫叶 椅子 路灯 胡子

5、你能用刚才那样的句子也说说上面这些物体吗?

6、学生全班交流、

(1)柳条像姑娘的发丝、

(2)云朵像羊、

(3)枫叶像邮票、

7、师:你有哪些理解词语的方法?

8、读句子,理解句子里词语的意思、

隐蔽:即隐藏,这里指小灰兔藏在草丛里面、

烦恼:困难,拿不定主意,心烦、

流连忘返:这里指山水像画一样美,让人流连其中,舍不得返回、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 学习留言条:

1、谈话引入: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揭示新课:学写留言条

2、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点儿菜、

小新

11月4日中午

3、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4、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5、学写留言条:

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6、学生写留言条、

7、分小组交流留言条、

8、每个小组推荐一名写得好的,在全班交流、

二、我的发现: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全班交流、

三、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四、我爱阅读: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自由读,想一想:

(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3、请同学汇报、

4、你觉得阅读的乐趣在哪?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语文园地四教案11

学习目标

1、我的发现: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激发学生创作童话的兴趣。

2、日积月累:积累诗中优美的诗句,激发学生创作的欲望,为学生创作童话提供参考。

3、展示台:交流阅读本单元课文和综合性学习的收获,提升对童话的认识。

课前准备

1、课件(童话片段)、音乐。

2、课前有关童话的资料。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1、《神笔马良》、《哈利波特》、《指环王》的片段。

2、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都是些什么电影吗?

3、是的,这些精彩的电影都是根据童话故事改编而成的。其实,童话故事一直陪伴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今天就让我们共同走进童话天地,一起去感受他的美妙神奇、绚丽多姿吧。八面来风

1、课前同学们都收集了很多关于童话的资料,现在能相互交流一下吗?

2、交流

3、老师也从网上下了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我的发现

1、师:这么多美妙的童话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的色彩。其实呀,童话故事的编写是有一定规律的,小林和小东就发现了一些,我们来看看吧。

2、男女生分读书上的“我的发现”

3、说说小林和小东经过本组童话故事的学习后发现了什么?

4、回顾读过的童话书,看看你们发现了什么?

5、全班交流。

日积月累

幻想、夸张、拟人凑成了可爱的童话故事,读起它,心也会随它飞扬。正如在诗中漫步一般!你听——

1、配乐朗诵《雨中的树林》

2、喜欢这首诗吗?

3、用心、用情的朗读。

4、指名朗读——点评——再读

5、教师小结:童话世界可真有趣!正如《雨中的树林》所说,童话是小精灵,童话市滚动的雨珠,是串串项链,是青蛙击鼓跳舞,是又软又香的落花,是酸甜可口的.浆果,是会变魔术的雨点儿。让我们再一次用情的朗读这首诗,用多彩新奇的童话用驻人间。

6、感情朗读。

7、教师总结:同学们,希望你们以后能以想象为船,夸张为桨,拟人为帆,让你们的“童话号”驶向幸福的彼岸。

展示台

1、过渡:这单元的学习即将结束,先请同学们看看教材中几位同学的学习成果展示。相信同学们的收获一定比他们更多,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展示、展示。

2、分组展示学习成果。

3、组织参观学习成果展。

4、评价,然后把评价情况装入“成长记录袋”

课后作业

《童话天地》即将组稿,希望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写童话、演童话、办童话墙报、读童话、合作编写童话——精心准备,走进下节课的“大看台”。

第二课时

口语交际.习作

学习目标

在亲身经历中,感受童话带来的乐趣,激发学习童话的兴趣。

在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过程中,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课前准备好自编故事、合作表演的童话及童话故事。

表演所需的道具、音乐。

教学过程

引言

浓浓的童话情让我们经历了一段段美好时光,重新拾起它,你会觉得它是那么美好。

这节课让我们在写童话的、讲童话、演童话的过程中,再一次尽情体验童话给我们的快乐吧!

走进“大看台”

过渡:上节课老师让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编童话、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走进今天的“大看台”,同学们一定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想一试身手。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开始吧!

学生准备

1、一进“大看台”

a读自编故事,忠实的听众发表建议。要求:通顺流利、有感情的朗读。 b讲童话,悉心的听众品评哪个最好。要求:大胆、大方、大声;抓住故事的主要内容,用自己的话讲述。听众要认真听,评价要说出理由。

c演童话,热情的观众谈谈观后感。要求:有合作意识,表演大方,抓住童话的主要情节。

d总结经验,听取建议,再次准备,教师指导。

2、二近大看台

a创设情景:同学们,“童话大看台”现在开始了,请你用最热烈的掌声请出第一位表演者。

b有感情的读自编故事。 c用情的讲童话故事。 d出色的演童话故事

交流收获

教学反思:

本组教材围绕“中外童话”这一专题编排,教材选取了不同作家、不同风格的4篇童话,安排了以编童话、讲童话、演童话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学习。“资料袋”“口语交际”“习作”“我的发现”“日积月累”“展示台”等也围绕这个专题安排,整组教材形成了一个比较严密的教学系统。学生对童话并不陌生,本组课文是为了让学生走进奇妙的童话世界,了解童话的内容,品味童话的语言,体会童话的特点,这一组的教学具有总结、提升的性质,教学时不仅让学生阅读一篇篇童话,而且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起对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初步认识。教学时综合考虑整组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每篇童话的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活动。在教学时,既充分利用好教材中提供的优秀童话,也有效利用学生已经阅读过的童话,还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童话,并在大量阅读、建立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童话的特点。

在进行本组课文第一课《巨人的花园》的教学开始,我就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童话教育,引导学生去了解和认识什么是童话。为语文园地三的写童话进行教学铺垫。

《巨人的花园》中,作者通过巨人细节的描写来表现巨人心里的变化。通过对巨人细节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体会和理解巨人的心里变化。也在这个过程中,教导学生学习从一个人某个细节去表现这个人的心理变化。将作文的教学融入到平常的阅读教学当中。

本组课文中的《去年的树》,通过对话的方式展开文章。这样的写作方式是学生很少接触的,这里面也涉及到很多标点符号的使用。在教学这篇课文中,我一直很注重教导学生如何使用对话这种方式去将自己编的故事写出来。但是在教学当中,我以为学生已经学会了标点符号的使用,尤其是冒号和双引号的使用。在之后的学生作文中,我发现很多学生对于标点符号的使用仍然迷迷糊糊,不知道应该怎么在作文格子里面书写标点符号。

教完这个单元的课文,我发现如果想要编写出好的童话,学生的阅读量必须达到一定的程度。而现在,学生普遍都不喜欢读书,因而阅读量也不够,在编写童话的时候,常常出现故事瞎编,没有内容,很空洞。对此,我真的很措手无策,可是为了让学生还是能够写出童话来,也只能够借助于作文书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语文园地四教案12

◆学习目标

1、 通过多渠道搜寻,了解并介绍美丽的自然景观这一过程,让学生从中感受美,热爱美,从而学会捕捉美!

2、 举办自然景观展示会,让学生走进大自然,热爱祖国的山山水水。

3、 寻找身边的美丽的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让大家一起分享。

4、 背诵4组句子,并课外搜集积累,了解汉语遣词造句的微妙。

◆课前准备

1、 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并搜集自然景观的图片、音像资料及文字材料。

2、 实物投影仪。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1、 我们的祖国山水秀丽,美丽的自然风光无处不在。远在天边的天山草原,圣洁的雪山、湛蓝的天空、雪白的羊群、碧绿无垠的草原是那样的令人神往;而近在身边的皇城沙滩,海浪、阳光、礁石也同样让人留恋往返……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有一双寻找美,善于观察的眼睛。这几天大家一直在搜寻美丽的自然景观,这节课就把你发现的寻找到的美展示给大家。

2、 指名一生上台交流。

听众反馈:听了xx的介绍,你有什么不懂的?你感受到美丽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

教师总结:介绍一处美丽的自然景观,首先要有次序有步骤把一个个画面呈现出来,让大家随着你的视线去观察,还要用优美生动的语言去描述,让大家在你的语言中感受景观之美。

3、 自由准备,稍作调整

4、 再次指名交流。

a、 听众要做到认真倾听,做个小记者,可以向同学介绍提问、建议也可以补充。

b、 介绍者做到准备充分,随时答记者问。

5、四个小组交流,每组评出一名“美的使者”。

6、你经过了搜寻,听取了同学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

7、联系“宽带网”。用你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或自己撰写的资料),整理成图文并茂的“美景介绍书”。课后分组举办“祖国一日游”风景名胜展示会。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同时学习我的发现,日积月累)

1、学了这一组课文,又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我们知道美就在身边,今天来写一写我们寻找到的美景。

2、搜索你的记忆,哪一处自然景观令你印象深刻?

a、可以是著名的大型风景区,如黄山、杭州西湖、雁荡山、天河风景区。

b、也可以是身边的微型景观,如海边沙滩、公园(校园的)一角。

c、也可以是一次偶遇,如海边日出、荷塘月色、都市夜景。

3、你准备怎样去写呢?回忆我们学过的课文,以及上节课同学们的介绍,对你有何帮助?

a、可以用方位、时间等顺序来构成文章,让人读来视野清新。

b、把笔墨多花在所写的自然景观的特色上。

c、联系“我的发现”。我们一起去听听小林小东的发现。你有何发现?(受到的启发是把画面呈现于脑海中,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它写出来)

4、要写一手好文章,离不开平时的词汇语句的积累。出示“日积月累”。

a、看看下列这些词句对你有何帮助?自由读,指名读。

b、你发现了什么?(每一组中的两个句子的写法是一样的,四组各有特色)

c、你最喜欢哪一组?为什么?在哪儿运用比较合适?

d、你在哪儿也看到过这样特别的句子?试着说几句。

e、课外去找一找这样有意思的句子,课下交流。

5、学生作文,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的难题。

6、学生作后修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修改作文(可以朗读自己的大作,默读皆可)。

7、课外写作文。

第三课时

作文讲评

1、挑选若干“典型”作文片段,用实物投影仪展示,请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同学们认真倾听后交流。可以提意见、建议、欣赏、补充。

着重留意:

a、语句是否通顺恰当。

b、语言是否准确精妙。

3、听取后,再次修改完善作文。(可以自行修改,也可以四人小组交流修改)

4、欣赏佳作。(实物投影仪出示本次作文的“擂主作文”)

a、可以教师朗读,学生边听边随机点评。

b、也可以学生自由朗读,你从中学到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优点)

c、 还可以四人小组组成“评审团”,派代表发言。

语文园地四教案13

【学习目标】

1.通过认识人体的器官,认识8个生字,8个生词。

2.通过字词句的运用,知道轻声的几种构词方式,并能读准确。知道带有“点”笔画的独体字的笔顺规则。

3.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重点】

1.了解轻声词的构词方式,养成课外积累词语的习惯。

2.日积月累,通过诵读《寻隐者不遇》,培养收集古诗词的兴趣。

【学前准备】

字词卡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闯关,识字加油站

1.导言:同学们,这节课我们首先玩个“我来指,你来说”的小游戏,好不好?

2.教师指鼻子、眉毛、嘴巴等身上不同的部位,学生认真观察,快速说出表示不同部位的名称。激励学生比一比,看谁说得又快又正确。

3.闯关游戏:读词语。

(1)多媒体课件出示,学生浏览词语卡片。

(2)学生先在小组内合作朗读词语,再相互之间比赛正确认读词语。

眉毛 鼻子 嘴巴 脖子 手臂 肚子 小腿 脚尖

4.识记生字——眉、鼻、嘴。

(1)过渡:我们能够正确读出表示身体部位的词语,那么,有什么好的办法能够记住它们呢?

(2)“眉”字的识记:眉毛是生长在额头之下、眼睛之上的毛发,所以“眉”的下面是“目”。出示:“眉”字的演变过程。

(3)“鼻”字的识记:人们常常指着自己的鼻子表示自己的意思,所以“鼻”字的上面是自己的“自”。

(4)“嘴”字的识记:提到嘴首先想到的是“口”,然后是“嘴角”的“角”,再加一个“此”,就是“嘴”了。

5.准确识记带有月字旁的字。

(1)教师指导学生观察黑板上词语出现最多的一个部首是“月字旁”。

(2)同桌合作找出带有“月字旁”的字。

(3)小组合作说一说还认识哪些带有月字旁的字。

(4)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带有“月字旁”的'字表示身体某一部位。

7.小结。

二、游戏闯关,字词句运用

1.游戏闯关:摘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1)教师指出闯关要求,准确读出苹果上的词语即可得到苹果。

(2)多媒体课件出示词语:胆子、粽子、镜子、爸爸、妈妈、哥哥、故事、月亮、时候。

(3)学生先小组内合作将字音读准,小组派代表读词语,正确读出词语摘一个苹果,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摘的苹果最多。

2.运用词语造句。

(1)导学:同学们真是收获满满啊,摘到了这么多苹果。老师还能用两三个苹果上喜欢的词语造句子呢。(老师示范用自己喜欢的词语说话)

(2)学生小组合作交流用自己喜欢的两三个词语说话。

(3)集体交流,学生代表汇报,教师将说得比较好的句子板书写在黑板上,全班同学齐读。

(4)指导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在句子中的读法。学生读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纠正指导。

3.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说出自己知道的带有轻声音节的词语。

三、游戏闯关,书写汉字

1.导学:同学们摘了这么多的苹果,真开心,接下来朱迪要带领我们到动物城堡里的游乐园逛一逛。但是,我们要完成以下任务才能进去。

2.多媒体课件出示任务卡:正确、美观地书写汉字。

(1)教师在黑板上示范,按照正确笔顺书写“主”字。学生书空和老师一起写“主” 字。

(2)师生同步竞争书写“门”字。看谁写的笔顺正确。

(3)男女同学派代表在黑板上比赛书写“书”字,其他同学做小评委。

(4)同桌之间竞争书写“我”字。教师提示独体字书写时按照正确的间架结构和笔顺进行书写。教师巡视观察。

3.总结带点字书写规律。

(1)引导学生观察发现这几个字里面都有一个共同的笔画“点”。

(2)总结带点字的书写规律:笔画“点”在字的上方或者左上方时先写点;“点”在字的右上方时,后写点。

(3)根据“点”的书写特点,指导学生按照正确的笔顺书写带点的字

四、回顾全文,布置作业

1.导问:今天大家跟着朱迪玩得开心吗?谁能向大家说一说今天有哪些收获呢?

2.总结。

3.作业布置: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住本课的生字。

语文园地四教案14

一、教学要求:

1、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创设情景,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能细心地观察,主动认字。

3、通过读句子巩固、积累对“越 ……越……”句式的用法。

二、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的识字兴趣。

2、让学生在生活中识字。

三、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学生搜集商标、

四教学过程:

一、 谈话导入课题

今天是小熊的生日,瞧,它提着篮子正在准备好吃的来招待好朋友们呢!(画面上出现一只小熊)

二、 我会认

1、小熊来到苹果园想摘些苹果来招待好朋友们。看,这么多的苹果啊!闻一闻,好香的苹果呀!小朋友们帮忙摘苹果吧!(画面上出现几棵苹果树,树上挂着八个大苹果。)

2、指名上台来摘苹果。(点击苹果出现生字,学生带读)

3、大家仔细观察这些生字,说说你的发现。(指名回答:都有一个“木”;点击:“木”变红色)

4、回答得真好!那为什么这些字都有个“木”呢?同桌讨论一下,等会准备回答。

5、指一生来回答?(一人回答,同桌补充。)

6、过渡:这组同桌互相帮助,回答得真好,帮小熊摘到了这些苹果。希望其他小组向他们学习,互相合作一起来摘其他的'苹果。(点击出现另一棵苹果树)

7、观察后回答。(点击“日”变红色)

8、除了这些部首以外,我们还学过很多部首,你们能不能把相同部首家族成员找出来。请小组长上台来抽签(准备),小组成员一起来完成。(小组合作完成练习,教师相机指导,后请一两个小组的代表发言,并介绍识字经验,其余组评议。)

三、我会读

1、 过渡:小朋友们帮小熊摘了好多的水果,小熊为了感谢大家,给大家送来了生日请帖,邀请小朋友们参加它的生日宴会。(教师分发请帖)

2、现在,小熊还要给其他好朋友发请帖呢!(点击:出现其他的各种职业的好朋友)师:小熊的朋友有当医生的河马、当厨师的小猪、当售货员的小兔、当老师的小猫、卖面包的小花狗 、卖花的小松鼠。小熊必须把请帖分到他们上班的地方(出现街道图)谁是热心的小朋友帮小熊认认地方,送请贴好吗?(生根据招牌帮小熊送请帖)

4、谁来帮忙送请帖?(指名回答,并回答你是怎么认识这些招牌的?他生适当评价)

5、小结:这些小朋友真是学习上的有心人。平时注意观察,在生活中识字。那么除了这些招牌以外,你们还会认书本上的这些招牌吗?(出示书上的招牌)

6、小熊看到我们班的小朋友这么热心,决定为我们举办一场认招牌擂台赛(出示背景图,播放轻音乐)把你们平时搜集的商标、招牌拿出来,向小组的同学介绍一下,并说说这些地方是作什么的?小组长把你们这组认得最多的同学的作品张贴出来。(小组交流并互评给予奖励)

5、大家来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谁想向大家介绍一下,教教大家认一认。(指名上台教)

6、小朋友们认得真多,很棒!以后小熊遇到什么问题,就可以向你们请教了。小熊在大家的帮助下,完成了生日宴会的一切准备工作,在家里等好朋友们的到来了。(点击出现小熊的家)先轻松一下吧。(课间操)

五、我会读

1、(出示背景图:生日宴会的热闹场面)呀,好朋友们来了。(出示小动物)生日宴会真热闹!

2、好丰盛的食物啊!突然,外面下起大雨了。(点击:出现下雨的景象,雨越下越大,天越来越黑。)

3、原来他们准备吃完出去做游戏的,现在没办法玩了。吴老师给大家提个建议吧,咱们来进行一项说话比赛,好不好?说什么呢?我们先来看这三句话(出示课文中的三句话)。大家一起来读一读。(齐读)

4、谁发现这三句话中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指名回答)

5、这样的句子,我们会说吗?谁来试一试?(指名回答)

语文园地四教案15

教材分析

“交流平台”引导学生交流感受人物品质的方式。“识字加油站”要读准描写人物品质、心情的词语。“词句段运用”要积累有关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体会故事含义。仿写句子时,要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理解名言警句,感悟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学情分析

从人物的外貌、行为、动作等方面感受人物的品质,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已有领悟,能和同学互相交流。“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学生基本接触过,能在课堂中和同学交流。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对于学生来说,也不困难。“日积月累”中的几句名言分别选自《周易》《老子》《论语》《孟子》这四部国学经典,字面意思可以理解,但要领悟其中的道理需要教师课堂提示,学生才能完全弄明白其中的道理。

教学目标

1.交流、总结怎样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认读7个描写人物的词语中认识9个生字。

3.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4.积累名言。

教学重难点

1.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

2.学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3.积累名人名言,了解大意。

教学策略

1.交流平台

结合本单元课文,学习、了解怎样通过人物外貌、语言、行为表现人物的特点,并能在习作中加以运用。

2.识字加油站

引导学生借助以前学过的识字方法学习生字,重点指导“慷、慨、徊、锲”等字的认读。

3.词句段运用

第一题安排的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先指导学生读句子,找出病句,再根据病因,全班讨论修改方案,最后运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修改完之后再读这段话,体会词语的表达效果。在第二题中,主要先让学生读熟句子,体会表现人物行为时运用连续的动作描写,再仿照例句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

4.日积月累

先让学生读熟名言,再通过查资料或与同学交流,大致了解名言的意思,引导学生背诵积累。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与同学交流、总结如何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2.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

教学过程

板块一

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师导入: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几篇课文?

(2)生交流。

(3)师引导生体会本单元课文在内容上的共同特点。

①师引导:它们在内容上有什么共同之处?

②预设:它们都表现了人物的精神品质。

2.学习“交流平台”栏目。

(1)(课件出示:交流平台)师导入:课文中是怎样表现人物特点的呢?让我一起去“交流平台”看看吧!(课件出示“交流平台”的内容)

(2)生自由读“交流平台”内容。

(3)感受人物的品质。

①师引导:从有关他们的描写中你读出了什么?

②示例:从哈尔威船长的话语中可以读出他镇定沉着、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③指导朗读,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4)方法拓展。

师:课文还有哪些地方也运用了这样的方法表现人物的品质?

示例:“哈尔威船长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有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这句话通过描写哈尔威船长的行为,表现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的高尚品质。

(5)师小结:阅读文章时,要注意从人物的外貌、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同时也要将这种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学会运用多种方法写出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本板块的设计紧扣教材内容,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的句段中感受人物的品质,再联系自己的阅读实际回顾交流,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多种表现人物特点的方法。

板块二

识字加油站

1.交流词语,激发兴趣。

(1)师过渡:刚才我们在“交流平台”栏目里学习了描写人物的方法,在你平时的阅读中,积累了哪些描写人物的词语呢?(生自由交流)

(2)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识字加油站”,边识字边学词,认识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

2.多种方法识字词。

(1)借助拼音,认读生字。

①师引导:请同学们翻开课本,借助拼音,自己认读“识字加油站”中的9个生字,看看能否把字音读正确。

②生自由练习后小组内交流。

③课件出示生字。

师指名认读,相机正音。

(2)认读词语。

①师引导:哪位同学已经会认读这些词语了,并愿意领着大家读一读?(师指两名学生领读)

②课件依次出示“识字加油站”中的词语。

③师指名认读;生开火车认读;全班齐读。

④师引导:同学们,再认真读读这些词语,想一想这些词语分别可以描写人物的什么。(生交流)

⑤师归纳:“慷慨、贤惠、临危不惧”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品质;“和蔼、彬彬有礼”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神态;“悲戚、焦躁不安、心急如焚”可以用来描写人物的心情。

⑥生齐读词语。

(3)拓展练习。

①师引导:同学们,你们能在具体的语境中准确用上这些词语吗?赶快与同学交流交流吧!

②生自由交流,畅所欲言。

③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描写语言:妙语连珠、伶牙俐齿、结结巴巴、对答如流、出口成章

描写动作:指手画脚、手忙脚乱、手舞足蹈、毛手毛脚、摇头晃脑

描写神态:聚精会神、全神贯注、目不转睛、闭目养神、得意扬扬

描写心理:心急如焚、忐忑不安、心花怒放、心乱如麻、七上八下

描写外貌:眉清目秀、面色苍白、白发苍苍、面黄肌瘦、衣冠楚楚

3.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我们不仅学会了多种描写人物的方法,还认识了一些描写人物的词语,课余时间,希望大家能积累更多的描写人物的词语,并能学以致用,让你笔下描写的人物鲜活起来。

【设计意图】积累词语,先要过读准字音这一关,因此,教学时,按照“个体自由读—组内互读正音—开火车读”的顺序进行,这样的教学环节,能够最大限度地扩大参与面,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运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一段话;能仿照例句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2.积累有关精神品质的名言。

教学过程

板块一

词句段运用

1.课件出示“词句段运用”第一题内容。

(1)师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师引导复习学过的修改符号:我们学过哪些修改符号?(课件出示四种常见的修改符号)

(3)师引导生找出错误。(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常见的语病病因:

用词不当;搭配不当;语义重复;前后矛盾;成分残缺。

①生自由读这段话,明确病因。

②小组内讨论交流;师指名交流;师生共同修改。

(4)课件出示正确答案。

(5)师总结修改病句的方法:修改病句时,要认真读句子,理解句意;根据病句特点逐项检查,找出病因,进行修改;修改后再读几遍,看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修改符号是否使用正确。

(6)师引导生进行拓展练习,强化修改病句训练。(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用学过的修改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中的4处错误。

《舌尖上的中国》是中央电视台播出的一个中国美食纪录片。在节目播出的那段日子,每晚10点,许多不计其数的观众守在电视机前,观看烹饪师加工制作各种美食的画面和香味,垂涎不止。这部纪录片,虽然在介绍中国美食,也是在介绍中国文化。

①生自由读句子,找出错误之处。

②师指名交流,师生共同修改。(课件出示修改后的句段)

③师指名读修改后的句子,看看是否与原句意思一致。

【设计意图】要提高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首先要帮助学生了解句子中常见的病句病因及修改病句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尝试修改课本上的例句,在具体的语言训练中掌握修改病句的方法,并在拓展练习中巩固提高。

2.仿照例句,选一种情况,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1)课件出示课本中的句子。

课件出示:

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罗盛教听到孩子们的哭喊声,知道有孩子落水了,就急忙向河边跑过去。他一边飞奔,一边脱棉衣。冰窟窿里泛着水花,罗盛教猛地跳了下去。他在水里摸了好一阵,也没摸到。他钻出水面吸了口气,立刻又钻了下去

(2)生自由读句子,读正确、读通顺。

(3)师指名朗读句子,加点词语重读,边读边体会加点词语的作用。

(4)师表演连续动作,引导练习说话。

①师表演:走进教室,放下书本,环顾全班同学,喊“上课”。

②生练习说话。

③师指名表演:拉开椅子,坐下来,伸个懒腰,拿起一本书,大声读。

④同桌互相练习说话,全班交流。

(5)拓展练习。(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蝴蝶飞舞

小男孩打羽毛球

妈妈下班回到家

①师指名读,相机引导:现在请大家任意选择一种情况,想象画面,写一组连续的动作。

②生练习仿写,师巡视指导。

③师指名交流。(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蝴蝶飞舞:

一只蓝白相间的蝴蝶,轻盈地从一朵小黄花上跃起,在空中划过一道美丽的弧线,然后扇动着双翅,在空中上下翻飞。

小男孩打羽毛球:

他将手中的羽毛球高高地抛起,用另一只手握着球拍用力打向对方,然后紧盯着打过来的球,球又回到了他的面前,他连忙高高举起球拍,向飞来的羽毛球抽去。

妈妈下班回到家:

妈妈下班回到家,赶紧换上拖鞋,走到厨房,系上围裙,麻利地做起饭来。

【设计意图】通过课本中描写连续动作的例句引路,以表演、练说等形式,训练学生的仿写能力。

板块二

日积月累

1.学习“日积月累”栏目。

(1)课件出示“日积月累”内容。

(2)生自由朗读。

(3)师指名朗读,相机正音。

(4)了解句意。

①师引导:读了这些句子,结合课前预习时查的资料,你理解这些句子的意思了吗?

②生交流。(课件出示句子意思)

③师引导生归纳名言的共同点。(示例:这组名言都是关于人物精神品质或处世态度的)

(5)反复诵读,积累背诵。

(6)拓展练习。师引导:你还知道哪些相关名言?(相机出示课件)

课件出示: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

以修身自强,则名配尧禹。

——《荀子》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

2.课堂总结。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组关于古人读书的成语故事;学会了怎样用连续的动作描写人物的方法,还积累了一组描写人物精神品质的名言,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词句和方法牢牢记在心中,活学活用。

【设计意图】教学时,指导学生反复诵读,结合课前查找的资料理解句意,都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背诵,并能在实际的生活和阅读中加以运用。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的教学重在调动学生的思维,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时,我基本放手,每个栏目先让学生自己摸索学习各个知识点,再提出问题,全班交流解决。

“交流平台”这一栏目,注重启发学生联系本单元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是怎样通过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等表现人物的品质及特点,并在平时作文中加以运用。

“识字加油站”主要在具体的语境中识记生字,积累一组描写人物的词语。“词句段运用”中的词语是关于古人读书的成语,教学时,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成语故事及含义,从而受到刻苦读书的教育。“词句段运用”的句子部分主要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写连续的动作,主要采用表演、小组练习的形式,并在创设的语境中练习描写,学以致用。“日积月累”重在积累,让学生自己去主动理解、记忆、运用名言,增加他们的知识储备量。

语文园地四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