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基神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篇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们应该怎么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

一、教学目标。

1、认识“依、歇、丧”等5个生字。会写“精、希、却”等12个生字。能读写“精心、希望、依然”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3、能模仿作者心理描写的方法,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4、乐意通过上网或查阅书刊搜集有关风筝的资料。

二、教学重点。

1、“村”、“丧”的字形,“磨”、“坊”的读音。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我们”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难点。

1、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2、能较为具体地写出自己不断变化的心情。

四、课前准备。

1、寻找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的文字片段,有条件地可制作相关的多媒体课件。

2、搜集有关风筝的文字资料和图片。

第一课时:

(一)唤起情感,导入学习。

1、唤起情感:童年的生活都是五彩缤纷的,既有欢声笑语,也有滴滴泪水。你觉得童年最大的快乐是什么?和大家交流分享一下,好吗?

2、导入学习: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童年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就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他们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吧!板书并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生字可以多读几遍。

2、把自己喜欢的读给同桌听听,请同桌评出读得好的,给予表扬。(师巡视,了解学情)

3、感知内容:说说课文讲了什么事,根据学生的回答归纳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复杂到简单一步一步的归纳,切忌敷衍。)

(三)读中悟情,以情促读。

1、以读代讲学习第1自然段,请学生朗读,其他同学听、评。教师注意指导“最大的快乐就是做风筝,放风筝。”

2、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读本段,边读边把自己读懂的和不懂的勾下来、写下来。(估计学情:学生能读懂做风筝所用的材料是什么?他们做完风筝后的心情。对于“憧憬”、“依然”二词,学生可能不大明白。)

(2)学生汇报。

学生在说用什么做风筝时,教师可让孩子结合自身经历及收集的资料谈谈看法。“憧憬”一词可根据“泡泡”的提示引导学生查字典,或在具体的语境中解决。“依然”一词可用近义词“仍然”,通过换词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3)当学生在谈到书中孩子的心情时,引导他们读两个句子:

a、我们精心的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b、我们依然快活,把它叫做“幸福鸟”,还把我们的名字写在上面。

教法:多种形式读,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

(4)假如就是你在做风筝,你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让学生入情入境)

(5)多种方式读全段。

3、学习第三自然段。

(1)角色转换:风筝做好了,此时你最想干什么?

(2)创设情境:让我们一起去感受一下孩子们放风筝的欢乐场面吧!播放多媒体课件,或者教师有感情地朗读一篇细致描写放风筝场面的文章,让学生入情入境。

(3)引导表达:刚才同学们欣赏了放风筝的画面,你们看到了什么,与大家交流交流。

(4)角色转换:当你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中,看到高高飘荡在天空中的风筝,你的心里产生了一种怎样的感受?

(5)品味课文:用心多遍朗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哪些地方写出了文中孩子和我们一样的感受。

需要精读的句子:

a、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

b、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注:此二句可根据课堂情况,分析写法,如第一句中动词“托”“牵”的用法。

(6)深入赏读:让我们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兴奋、激动、自豪)再读全段课文。

(四)小组自学生字,交流学法。

1、出示生字,指名组词朗读。

注:“拼”“村”“丧”的读音需特别注意,磨的读音:二声(摩擦)、四声(磨面);坊的读音:一声(牌坊)、二声(作坊)。

2、观察生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注:“村”可与“材”进行比较记忆,“丧”的下面部分没有一撇。

3、练习书写生字。

(五)课堂练习。

抄写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第二课时:

(一)诵读回味,表现情感。

1、选择第1自然段至第3自然段中你最喜爱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读出感情。

2、作者在做风筝,放风筝时的心情怎样?用一个词概括。

(二)细读深究体悟感情。

1、学习第4自然段。

a、读一读:用心读读第4自然段,能发现“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

b、说一说:说说你读后的发现。

c、试一试:能不能用读表现出不同的心情来?(可采用多次读的方式进行)

重点读好这个句子: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方式:读、体会、“大惊失色”、“千呼万唤”可表演。

d、评一评:你们觉得这些同学读得怎么样,从哪些语词的朗读上能感受到“我们”的快乐或难受。

2、学习5、6、7、8自然段

(1)师:假如你高高飞着的风筝断了,飞了,你会怎样呢!

(2)师:我们来看看这些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请读读5、6、7、8自然段。

重点读好: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3)体验:你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孩子的难过而又不甘心的情感。(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为主要体会句。)

(三)回顾课文,畅谈感受。

1、放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着急,为什么还说放风筝是快乐的呢?你有过这种生活体验吗?

2、一个提问下,帮助学生再次疏导出全文线索,板书: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并再次朗读几个描写心情的重点句。

(四)课堂练习。

1、把自己玩耍、活动时候的心情告诉大家,写一写。

2、写几个描写心情的词语,并在小组内交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初步练习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的意思。

3、能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把句子整理成一段通顺的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尊敬老师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句子的重点词语,读懂句子;按事情的发展顺序排句成段。

2、难点:课文最后一句话中“肃然起敬”一词的理解以及这个句子意思的准确把握。

三、教学时间:

3课时。

第一课时:

(一)揭题,谈话。

1、读课题:

(1)课题中的“我”是谁?

(2)谁是她的小学老师呢?

(3)课文主要讲一件什么事?

2、再读课题。

(1)听录音:听后讨论思考题,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学习生字新词。

①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学。

②检查自学情况:

A、讨论作业本第1题。

B、指名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C、师生共同评价检查情况。

3、学习课文第一段:

(1)自由读:

A、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什么?

B、“著名”是什么意思?

(2)结合B介绍居里夫人。

(3)用“居里夫人是____________”说一句话。

(4)再读这一段。

(5)课堂练习:抄写生字、新词,完成作业本第2题,读课文。

第二课时:

1、提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

2、指示学生学习单元提示的一、二句。

(1)读懂一段话首先要读懂句子。

(2)读懂句子可抓住其中的重点词来理解。

3、学习课文第2段:

(1)自读,看看共有几句?哪几句较难读懂?

(2)齐读第2句,讨论。

①“簇拥”“献上”分别是什么意思?

②用上这些词说明了什么?

③有感情地朗读。

(3)让学生说说这句话我们是怎么样读懂的?

(4)用学第2句的方法学习第4句。

①自读,理解“吸引”“神情”。

②什么“吸引”居里夫人?当时样子是怎样的?

③居里夫人为什么会神情激动呢?说明了什么?

④感情朗读,体会思想感情。

4、学习第3段。

(1)自己轻声朗读。

(2)完成课后题2。

(3)居里夫人尊敬老师走向主席台是为了什么?

(4)指导学生感情朗读第3段。

①居里夫人尊敬老师,热爱老师是通过她的什么描写反映出来的?

②具体按什么顺序写的?

5、学习课文第4段。

(1)自由朗读,思考居里夫人是怎样介绍老妇人的?人们有什么反映呢?

(2)理解第2句:

①“深情”是什么意思?

②“深情地说”我们应该怎样读?

③居里夫人深情介绍自己的小学老师说明了什么?

(3)读懂最后一句,理解“肃然起敬”“站起来”“久久鼓掌”。

6、读单元提示的后半部分,小结。

7、读通全文,思考:会场上久久不息的掌声表示了人们什么思想感情?

第三课时:

1、词语复习。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按课文内容填空,完成作业本4

(1)学生独立练习。

(2)讨论校正,比较“献给”与“递给”,“亲吻”与“轻吻”,“深情地”与“有感情地”。

(3)居里夫人为什么要点出“小学”的老师?

4、自由朗读课文,你学会了什么学习方法?懂得了什么道理?

5、指示感情朗读。

(1)应带着怎样的感情朗读?

(2)指名分读,师生评价。

(3)齐读课文。

6、再读单元学习提示。加深理解学习方法。

(1)读“单元提示”。

说说本单元的学习要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将看到的事物写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

1.出示一、两则,指导格式。

2.口头,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试着将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学会修改自己的。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的基本情况。

1.格式正确与否。

2.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作品进行评议

1.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出示小黑板。

3.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指导识记这些字。

5.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出示小黑板。

2.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试着背诵顺口溜。

6.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出示人体挂图。

8.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指导识记生字。

11.指导书写。

三、作业

1.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4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时做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得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且认真执行计划。

2.习作介绍自己的课余生活,写好后读给父母听,让他们分享。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读“认”,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重点

学习多音字,读读认认和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和习作。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安排:

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过程:

口语交际 我们的课余生活

1.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了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安排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认真执行计划,这一阶段的课余生活充实而又有乐趣,许多同学都想把这乐趣与大家分享。

2.前后四位同学组成四人小组,在组内展示各自的课余生活记录本,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自己在课余都做了什么事,有哪些收获和感受?

a.可以讲讲课间课后同学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可以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调查考察活动;

c.可以讲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完成了多少万字的读书量,摘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的教益;

d.可以讲讲自己在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功夫,有多少长进;

e.可以讲讲自己随同学伙伴或家人外出游览、休闲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3.全班交流。

每组推选一位优秀代表进行全班交流。

4.共同评议。

a.就刚才几位同学们交流的来看,他们的课余生活安排有何不同?我们评比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是不是就看谁的课余生活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课余生活项目记录得多?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后达成共识:看谁的课余生活安排得好,不是看谁的计划安排得满,谁的记录本上记录得多,而是要看谁的计划安排得切实可行,课余生活计划中的各项安排得到真正落实。

b.评选出活动新颖、有趣,开展得认真深入,收获丰富、感受深刻、对大家启发大的同学,教师颁发“课余生活之星”奖章。

c.谈谈了解了他人的课余生活之后自己的打算。

  课后记: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5

教学要求:

1、正确书写“搭、父、嘴”等13个生字,会认“父、啦、鹦、鹉、悄”五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神奇。

教学重难点:

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课前准备:

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师:你喜欢小鸟吗?说一说喜欢哪种鸟?(谈感受)

2、师出示“搭船”一词,问:你搭过谁的车或船?去过哪里?(生讲)师:一次,一只鸟就搭上了一位小朋友的船,它要干什么呢?这位小朋友心里怎么想的呢?让我们快去看一看吧!引入新课《搭船的鸟》。

二、检查预习。

学生读文,纠正字音。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三、自读自悟。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以小组的形式汇报,汇报时可自定齐读人数,也可派选一名同学代表本组朗读,听后其他同学随机评价。

四、学习生字,指导书写。

1、学生自主观察本课生字有什么特点。

2、说说你是怎么记住它们的字形的?

3、提醒:本课左右结构的字较多,注意左右比例。

4、学生描红、摹写。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指名分段读课文。

2、开火车认读生词。

二、精读读感悟。

出示阅读要求:请同学们自己自由读一读课文,边读边想:搭船的鸟是什么鸟?这只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你喜欢这只鸟吗?可以用铅笔画出你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把你喜欢的句子自己读一读。

1、小组内交流一下你所画的语句,互相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

2、班级内汇报。

三、重点句段指导。

1、你知道这只鸟长什么样子吗?(生说后,出示鸟样子的句子)

板书:嘴——红色

羽毛——翠绿

翅膀——蓝色

得出:外形美丽(根据板书引导学生背诵第二自然段)

2、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鸟立在船头,你会产生什么想法?引导学生读第3自然段的问句。

3、“我”发现翠鸟后仔细观察它可爱的样子,找到描写翠鸟样的句子后反复读一读。(生读)

4、“一下子”、“没一会儿”说明了翠鸟的动作怎么样?

板书:一下子没一会儿

得出:动作迅速、敏捷。

5、读下面这段话,注意加点的词语,想象翠鸟捕鱼的情景。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师指导朗读。

6、最后通过妈妈的介绍,我知道了那只鸟叫“翠鸟”。由此可见,大自然也是我们的老师。师指导朗读第5自然段。

7、小翠鸟居然敢站在船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8、指导学生朗读全文。

四、拓展阅读。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给同桌,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2、把自己了解到的有关的翠鸟的知识介绍给自己的伙伴。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6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读含多音字的词语;了解汉字一词多意的现象。描学四季的词语;背名言;读一读描写雪景的美文。

过程与方法:

在读一读的过程中,积累词语,培养语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含多音字的词语。

1.自由读词语,读准字音。注意读好带点字的音。

2.同位交流读。

3.说说,你还能用这些字组成别的词吗?

4.复习一些以前学过的'多音字,拓展延伸。

二、认一认描写四季的词。

1.自由读词语,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2.读词语。调动学生已有的对四季风的感受,理解词语。

3.多种形式读词语,注意读出四季“风”的不同特点。

4.比一比,谁先记住这些词语?

三、积累名言。

1.自由读,把句子读通读顺。

2.小组交流,对这两句话的体会。

3.比一比,看谁背得快?

4.写一写,鼓励同学们选一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

第二课时

一、阅读短文。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勾画写的美的词句。

2.同桌合作读,结合生活体验交流自己读短文后的感受。

3.指名读课文,指导读出感情。

4.鼓励学生把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5.拓展延伸,再去找一找描写雪景的文章,进一步体验雪景。

二、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看你发现了什么?

2.联系小伙伴的提示语,和同桌交流自己的发现。

3.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4.师:你还能说出哪些与季节有关的词语。看谁说的多?说的好。

5.出示四幅“春、夏、秋、冬”的画,把刚才的这些词语写到恰当的话下面。

6.选择一个季节,向大家介绍以下,用上同学们刚才说的词语或词组。

口语交际

一、创设交际情景,

师:我们在前面学习的许多关于“风”的词语,看谁说得多。

二、今天,我们就来给风图上颜色好么?

指导学生读一读,题目中人物的对话,明确本次口语交际的重点。

三、请学生说一说,你希望风是什么颜色的?

四、小组交流:假如风有颜色,世界会是怎样的呢?

看谁的想法最奇妙。最能体现出自己的个性。

五、小组推荐或自荐2名学生上台说给全班同学听一听,教师引导评议。

(重点评议:话语是否清楚、具体。想象是否奇妙,是否表现了美好的愿望。)

六、假如风有颜色,世界将更加多姿多彩,让我们那出画笔,画出这奇妙的世界吧。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7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课文。

2.理解词语“琳浪满目、物美价廉、一应俱全、璀璨”能仿照第五自然段的写法,学会围绕中心句写几句话。

3.了解香港的美丽和繁华,激发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释题。

1.板书:齐读课题一遍:东方之珠。

2.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小声读课文一遍,,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东方之珠”的什么?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遇到生字多几遍。

2.检查预习生字词,多音字词组情况。

香港(gǎng) 贸(mào)易 琳浪(láng)满目 物美价廉(lián) 粤(yuè)菜 佳肴(yáo) 一应(yìng)俱全 海豚(tún) 清澈(chè) 闪耀(yào) 霓(ní)红灯 璀璨(càn)

应(yīng)该

答应(yìng)

3.理解不懂的词语。

(1)提出不懂的词。

(2)指名理解不懂的单词说说侈是用什么方法理解的。

(3)师归纳方法:①联系上下文理解。②查词典。③问父母。上网。

4.了解各段主要内容。

(1)让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保说说你知道哪段主要写的什么。(学生想说哪段就说哪段

5.了解本文主要内容。

6.再读课文了解香港的美。

第二课时

一、复习感知。

1.师生共同写课题“东方之珠”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东方之珠”的哪里?美吗?

2. 请你用“东方之珠”一词说一句话。

(“东方之珠”是我同的香港。“东方之珠”是“美食天堂”。香港是一颗无比璀璨。)

二、细读课文。

1.看录相,看后说说你的感受。

2.课文是怎样写出香港的美丽和繁华。

先默读第一片自然段。

读了这段你知道了些什么?

(我知道了“东方之珠”的是香港。香港在祖国的南端……)

3.细读2.3.4.5自然段。结合录相说说你最喜欢哪些?为什么?读后交流。

4.认真再读2—5自然段,喜欢的段落多读读,体会你喜欢它什么?

5.细读第二自然段。

(1)第一段写的什么?用一个来形容。(繁华:师板书)哪些同时写出了香港的繁华? (琳琅满目应有尽有)

(2)认我们去看看她的繁华吧。(看录相)

(3)多么繁华的香港啊,你看了后心情怎样?(高兴、激动)请你怀着此刻的齐把第二自然段读一遍全班齐读。

6.细读第3自然段。

师:香港我们领略了香港的繁华,认我们去看看香港有什么好吃的。

(1)看录相,看了后侈想怎么样?

(2)齐读课文第3自然段。

(3)人们为什么把香港称作“美食天堂”?读后交流。

7.细读第4自然段。

(1)喜欢海洋公园的同学请你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

(2)师生引读。

(3)你觉得香港的海洋公园好玩吗?为什么?

(因为公园里有海豚和海狮出色的表演,一会儿……有时……有时……)

(4)既然海洋公园这么好玩, 海豚海狮多么可爱,你愿意把这段背下来,以后讲给你的小伙伴、爸爸、妈妈听吗?

8.细读第5自然段。

(1)每当夜幕降临,整个香港流光溢彩,显得更加美丽繁华。

(2)自由朗读看看书上怎样写灯的。(灯的海洋)

a.用“﹏”勾出中心句。用“=”勾出中心词

b.“灯的海洋”从何看出来。读好比喻句。

c.你得香港怎么样?(用了一个描绘、美丽、漂亮、繁华都可,师相书:美丽。)

(3)结合录相,指导有感情的的朗读。

9.香港的海洋公园是那样的迷人,街市是那样的繁华,每一个人都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10. 师小结:这颗“东方之珠”在离开祖国母亲怀抱一百年后终于在1997年7月1日,在每一个中华儿女的期盼是回来了,我们衷心祝愿香港的明天更加美好,永远闪耀在世界的东方。

三、作业。

仿照课文第五自然段的写法,任选其中一句写一段话。(注意带点的词)

课外时,同学们个个生龙活虎。

妈妈事非常细致。

小明很爱学习。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8

教学目标

1.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2.并从中获得启示,3.培养学生要多动脑筋,4.勤于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初步学习用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5.解决问题的方法。6.会认3个生字,7.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冰鞋,8.斧头,9.手锯,10.玩意,11.免得,12.抢走,13.难过,14.算术,15.当初,16.随便,17.仍然,18.敌人,19.台阶,20.所以,21.懂得”等词语。2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3.学习通过生活中的一件事说明一个道理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点:科利亚怎样从挖木匣中得到启发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设计: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会生字、新词,理解意思。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教学重点

(一)识记生字,

三、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课文的题目看,2.《科利亚的木匣》,3.这篇课文主要是围绕着什么写的?(木匣)这篇课文围绕着木匣写了一件什么事?都写了哪些内容?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

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

2.学生自学生字、新词,,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检查学生自学生字、新词情况。

1.指2.名3.按自然段读课文(每人读一自然段),4.注意学生生字词的读音。

5.指6.名7.读生字词。

8.正音

9.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本课有两个多音字。“量”本课读liang(2声),还有个读音是liang(4声);另一个多音字是“数”,它可以读“shu”和“shu)”,本课两个读音同时出现,“科利亚刚学数数”,第一个数读“sh(”,第二个数读“sh)”。

5.分析字形结构记住字形,理解字义。

在学生识记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你还会用什么方法记住字形和理解字义?引导学生按汉字的特点,记字形,理解字义,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区别“匣”和“箱”的字义,“匣”比较小,“箱”一般比较大。它们的共同点,都是盛东西用的。

(4):区分字形

斧和爷;锯和据;免和兔;抢和枪;难和滩;阶和价。

(四)初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带着问题读课文。?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小组讨论,这课写了一件什么事?

(3)指名汇报: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

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在学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五)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从中得到启示,明白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无论什么事物,都不能用一成不变的眼光对待它,而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采取相应的做法。并且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学习精神和生活态度。

(二)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给课文分段。

(三)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 认真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从中受到启发。

三、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明白科利亚认真思考的过程,以及顺利挖出木匣并悟出了其中所蕴含的道理。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交待学习目标。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科利亚的木匣》一课的生字和新词,并且初读了课文,知道了本课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事。本节课继续学习这一课,通过学习,让我们知道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并且使我们得到一些启示。

(二)讲读课文

小声读课文,边读,边对照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想: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即什么线索)写的?

本文是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受到启示”的顺序写的。

1.学习课文第1部分

(1)出示思考题:

①科利亚是怎么埋木匣的?

②科利亚为什么埋木匣?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3)指名读第2自然段:找出科利亚埋木匣的动词:放、盖、踩、撒,从埋木匣的这一连串的动作中,你体会到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4)指名读第3自然段:说一说科利亚为什么把木匣埋起来?

一是因为全家人要躲避战争,东西多不能带走。另一方面更重要的原因是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善于观察思考,他见妈妈把家里的箱子埋起来,受到启发,所以自己也学着妈*的样子把木匣埋起来。

出示句子让学生体会理解:

“科利亚只会数到十,就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科利亚数到十,量了十步,埋下了他的木匣。”

让学生读这两个句子,体会“只……就……”的用处。

在这里“只”强调了科利亚的年龄小,只会数到十,因此就量十步。

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很大,就是因为他只会数十步,年龄小,才造成后边挖木匣时,挖不着,为后边的内容埋下了伏笔。

2.学习课文第二段:

(1)出示思考题:

①妈妈是在什么情况下,什么时间,挖埋在地下的箱子的?

②妈妈是怎么挖的?

③你怎样理解妈妈说得话?

(2)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的4~7自然段。

(3)个人读之后,小组学习讨论。

(4)画出妈妈说的话,让学生谈谈自己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

妈*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强调了算术真有用,第二层意思是假设当初不是数三十步埋箱子,而是随便挖坑埋箱子,那现在肯定就不好找到了。同时,这里也渗透着,科利亚也是照妈*的样子埋的木箱,挖的木匣,那为什么挖不着呢?怎么算术又不管用了呢?原因在哪里呢?这里又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5)学习课文8~12自然段:

①读第8自然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科利亚是怎么挖木匣的?

出示句子:他挖呀,挖呀,坑已经挖得很深了,还没找到匣子。他又朝左边挖,朝右边挖,仍然没有找到。

科利亚把坑挖得很深,朝左挖、朝右挖,说明挖得面积比较大,还是没挖着。

②学习9和10自然段:

让学生小声读课文,想:当小伙伴们笑科利亚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

理解“也许”,是可能的意思。

让学生反复读第十自然段,谈谈自己的理解。

科利亚心想:自己的方法没有错呀,既然家里的大箱子都没有被法西斯挖走,那么自己的小木匣也不会被法西斯挖走。从科利亚的话中,暗示了他当时思维的过程,所以想来想去,认为“这里面一定有原因。”

③读课文第11自然段:

通过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

从“科利亚丢下铲子,坐在台阶上,用手摸着脑门想。”看出科利亚遇事开动脑筋,认真思考。从科利亚的话中体会三层意思:一是经过思考,他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当时很激动,会很大声地告诉大家,用了叹号。二是找到了为什么挖不着木匣的原因。三是料定自己会马上找到木匣的。

让学生体会当时科利亚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④学习课文第12自然段。

齐读这段,理解果然的意思。

3.学习课文最后一自然段:

科利亚学着妈*的样子,照妈*的方法,自己量了十步埋下了木匣。后来,又用和妈妈同样的办法去挖木匣,妈妈很快挖到了她埋的箱子,而科利亚没有挖到自己埋的木匣。后来,经过科利亚动了一番脑筋,知道了自己没有挖到木匣的原因是,四年前埋的木匣,那时自己年龄小,步子也小,现在九岁了,步子大了一倍,那时量十步,现在应当量五步,果然量五步挖到了木匣,从这件事中,科利亚受到了很大的启示。

(1)默读课文,划出科利亚受到了什么启发?再读一读,你是怎么理解的?

(2)出示科利亚说的话,一方面进一步理解他的话的意思。

科利亚善于动脑筋,勤于思考,他从自己埋木匣,挖木匣的过程中,悟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他懂得了周围的一切都在发展变化,面对着发展变化的事物,不能采用固定不变的态度,应当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1.自己默读,按照“埋木匣”、“挖木匣”、“得到启示”的顺序,说一说科利亚是怎样埋木匣的,怎样挖木匣的,他从中得了什么启示。

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3.指名说一说,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总结全文:师生共同完成。

1.用最简练的语言说一说本课写的是一件什么事?

本文写的是科利亚埋木匣、挖木匣的事。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懂得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在发展变化之中,看问题不能用固定不变的态度,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板书设计: 的木科利亚匣

埋木匣:四年前 5岁 步小 十步

挖木匣:四年后 9岁 步大 五步

受到启发:勤动脑,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9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填写词语,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精彩的句段。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从而为北京有这样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优美语句的意思。

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重点课时)

体现新课程理念:本文详细的介绍了北海公园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皇家园林。用优美的语言介绍了园内的湖光山色、园林建筑,展示了北海公园的美丽如画,精致典雅。我用争当小导游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实践中学习语言文字,感受语言文字,同时配以课件生动真实的展现北海公园的美景,让学生在积累运用语言的同时,体验、感受公园的美,北京的美,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热爱北京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填写词语,摘录课文中优美的词语或精彩的句段。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从而为北京有这样美好的地方感到自豪。

教学重点:感受北海公园的风景如画,知道北海公园闻名于世界。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优美语句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都去过哪些公园?生自由发言,说一说自己去过的公园给自己留下的印象。(困)

2、下面老师要带你们到北海公园看看。(板书)北海公园

二、新授:

1、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指名读课文。思考:北海公园给你留下最初印象是什么?

(板书)美丽的

3、我们到那里看一看怎么美,不过首先得把这节课的字词读准确。

出示:

皇家建筑琼岛苍松翠柏宫殿庙宇

亭台楼阁水面开阔一尊朱红色

(指名读,领读,开火车读。)

4、默读课文,思考:介绍了那几个景点?都有哪些特点?你是怎么知道的?

5、汇报:琼岛四面环水

白塔高大雄伟

五龙亭造型别致

三、细读课文:

自学提示:读你最喜欢的景点。说说是怎么写清楚的?你准备怎么向大家介绍?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1、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琼岛的图片。使学生感受琼岛的美丽。

2、指导朗读。

3、利用填空的方式指导背诵。

4、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白塔的课件。学生感受白塔的高大雄伟。

2、按由下至上的顺序演示。感受白塔每一层的美丽。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三)学习第四自然段

1、学生边介绍,老师边出示五龙亭的课件。学生感受五龙亭的造型别致。

2、按由中间向两边,再由上至下介绍五龙亭。

3、指导朗读。

4、这一自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四、拓展延伸:

用你收集的图片,按一定的顺序向大家介绍。(由下至上、中间向两边、从左向右等)

(指导学生把语言组织完整,介绍时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

五、作业:朗读课文。

板书:

22、美丽的北海公园

琼岛美丽如画

白塔雄伟精美

五龙亭造型别致

课后反思:教师是新课堂的设计者、引领者,要重视教师语言的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对于学生的话我的重复过多,语言还不够凝练。关于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作为教学的补充资源,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以帮助学生增加感性意识,辅助学生加强对文本的理解。但是,怎样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文本学习完美融合,我做的还不够。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0

教学目标:

1.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参照“我的词语库”自主积累词语。

2.默读课文,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

3.了解课文内容,知道生活中我们应不断地探索。

教学重点:

1.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鼓励学生在生活中不断探索。

2.会认4个字,会写6个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启发学生发挥想象,了解船的发展演变过程,培养学生发愤学习、不断探索的。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预习课文,师生收集各种船的图片。

2.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教学投影片(或挂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你们外出旅游或走亲戚时,都坐过什么样的船呢?介绍一下吧!

2.学生自由交流。

3.出示图片,体会船的多样与作用。

4.:船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国防、经济等方面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那么,船最初是什么样?它又是怎样发展变化而来的呢?我们一起学习第17课:船。(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通读顺。

1.听课文朗读录音(或教师范读)。

2.说说你知道了什么。(简单概括课文内容或说己的感受。)

3.轻声地自由朗读课文,想一想在字词句和课文内容方面,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4.交流朗读收获,互相质疑解疑。

读准字音:树干(ɡàn) 扁(biǎn)平 潜(qián)水艇

理解意思:(出示相应的教学投影片)

蒸汽机:将蒸汽的能量转换为机械功的往复式动力机械。

军舰:列入海军编制,用于完成战斗任务和保障任务的战斗舰艇和特种舰艇。现代军舰一般装有导弹,火炮,鱼雷,水雷,反潜武器和其他兵器。有的还载有作战飞机和直升机。

油轮:专门用来运送石油的轮船。

潜水艇:利用水容器装水排水,随着水的装和排,潜水艇也随之沉和浮。

庞大:巨大。

豪华:特别华丽堂皇。

同桌互读课文,说说船的发展演变过程:

树干——筏子——独木舟——帆船——汽船——军舰、油轮、潜水艇……

三、检查生字的自学情况。

1.出示要求认写的字:稳、歪、扁、棍、喷、舰。

2.读一读,给生字组词或说话。

3.说说你是怎样记住它们的。

稳:左右结构,左边是“禾”字旁,右边是“急”字。

歪:会意字,“不正”为“歪”。

扁:“遍”字去掉走之儿。

棍:形声字,形旁为“木”,指“棍”是“木”做成的;声旁为“昆”,与“棍”韵母相同。

舰:形声字,形旁为“舟”,指船;声旁为“见”,与“舰”同音。

喷:与“愤”比较,“有心真气愤,有口能喷水”。

4.试在田字格中练写两个。指名板写、、再写。

5.出示词语,读一读,记一记: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庞大。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用表格或者图画的形式把船的演变过程表现出来。

2.读记生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分自然段朗读课文,检查随文识字的情况。

2.出示卡片,开火车认读,大面积检查生字词语认读情况。

生字:稳、歪、扁、棍、喷、舰。

词语:漂流、平稳、扁平、借助、豪华、娱乐。

3.对照自己设计的表格或图画说说船的演变过程。

二、朗读课文,感悟理解。

1.自由读课文,思考:船在各个不同阶段,分别有什么优点和缺点,人们为什么要改进它?

2.交流讨论:

树干:简便易行,但不平稳。

筏子:不容易翻,但走得慢。

独木舟:快、安全、还可以放东西。

装上船桨:使船走得更快,但要用手划,比较费力。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更快。

轮船:把桨装在船上的大轮子上,不需要风也能走。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现代的轮船: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军舰、油轮、潜水艇……

3.分角色表演:分别请几个学生演不同阶段的船。

4.如果你是一艘豪华客轮,见到最初作为船的那段树干,你会说些什么呢?

三、拓展延伸。

1.你还知道哪些船?你还希望有什么样的船?根据你的需要想一想,动手设计并画下来,再向大家介绍它的特点和作用。

2.从船的发展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船的发展演变过程是人类不断探索的过程,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也应该努力学习、不断探索。)

四、巩固练习。

1.你注意过身边的事物吗,它们也像船一样在不断地发展变化,请你举例说明一下。如:书包、文具盒、自来水、电铃等等。

2.选择你喜欢并且熟悉的一种事物,想想它是怎样发展变化的,然后写下来。

五、实践活动。

说说自己还知道哪些船,还希望有哪些船,为什么。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

教学要求:

一、知识与妙技:

进行口语社交;完成习作教学;学习多音字;累积古诗词;学习新生字;展现作品

二、进程与法子:

(一)在口语社交中磨炼流利说话,学会写作。

(二)在发现、钻研中学习多音字、新生字。

(三)在背诵中累积。

(四)在展现中扩展见识。

三、感情态度价值观:在读、写、背中练习说话本领。

重难点、要害:一、进行口语社交。二、完成习作。三、背诵古诗。

课时支配:三课时

教学计划: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进行口语社交。

教学进程:

1、导入

出示展现课余生存的照片

2、交换看相片的感受。

3、分小组讲自己的课余生存

一、交换自己做了什么事

二、交换自己有甚么劳绩。

三、交换有甚么感受。

四、讲讲往后的计划。

4、请讲得好的同砚上台讲述自己的课余生存。

一、生讲,师略记层次。

二、予以解说、梳理。

5、评选。

一、每组选出一个上台。

二、评选谁讲得好。

6、功课:回家讲给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完成习作。

教具准备:带上各人与课余生存有关的用具

教学进程:

1、豪情导入

一、出示几个同砚课余生存的用品:书、画画、乐器……

二、让门生自由讲自己的课余生存。

2、引诱写作

一、请几个同砚上台讲述。

二、教师点评。

3、写作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一、掌握多音字。

二、背诵古诗。

三、从生字中学生字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进程:

1、认读生字、区分、组词、掌握多音字

2、古诗

一、出示古诗,学习生字

二、师范读,门生跟读

三、议议诗意:一个小孩坐在河边学垂钓,他歪斜着身子坐在草丛中,绿草半掩着他的身材。过路人向他问路,他一句话也不回答,只是摆手表示不让问路人凑近,惟恐发出响声把要中计的鱼儿吓跑了。

3、学习新生字。

4、功课:背诵古诗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2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转述,知道怎么转述,使不同程度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2.培养学生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重难点

能清楚明白地转述,培养学生的转述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以学生的主体活动为中心,创设学生身边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让每个学生在活动中都积极参与,大胆实践,提高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创设情境。

同学们,昨天在全体教师会上,学校布置了一项活动,你们想知

道是什么活动吗?现在请大家认真倾听。

教师转述: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同学们的综合素养,下周学校将举办一次学生单项作品展示活动。学校要求每位同学根据自己的爱好拿己最满意的作品,如绘画、手抄报、征文、书法、手工制作等。同学们可以任意选择一项参加,请你们准备好自己的作品,本周五上交。

2.揭示课题。

从老师的谈话中你们知道了什么?(指名汇报)

刚才老师扮演了转述者的角色,像这样把别人说话的内容由我转告给你们,也就是把别人的话传达给另外的人,这就叫“转述”。(板书课题:转述)

(利用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事情,巧设口语交际的情境,激发学生口语交际的积极性,形成主动参与活动的内部诱因。)

二、明确要求,引导交际

1.同学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转述,那么转述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先自由读课文,再动笔画一画。

2.学生汇报,随机板书。(板书:认真倾听,说清楚、说明白)

3.大家已经清楚转述的注意事项了,谁愿意试着把老师刚才转述的内容说一下?引导学生把活动内容说清楚、说明白。还要关注转述者态度是否自然大方,其他学生倾听是否认真。

(此环节通过独立阅读教材,初步知道如何转述。接着把活动实践与指导表达结合起来进行,进一步明确转述应注意的要点,并进行交际的实践训练。)

三、模拟情境,实际交际

(一)向同学转述活动通知:如果我班张磊同学因事没来上学,请向他转述这个通知。

1.实践训练。

小组合作,每组选派两人,一个人扮演张磊,一个人转述学校的通知,其他人认真倾听并进行。之后,组内再轮换一次进行转述实践。

2.选代表进行表演,全班学生集体评议。

出示要求:

(1)转述者要把通知内容说清楚,说明白,做到态度自然大方。

(2)张磊同学要认真倾听并做出回应。

在小组内转述实践时,要做到:与指导有机结合,对于表现好的要及时鼓励,如果交际双方表述不够清楚,要进行转换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交际中形成交际能力。

(时刻注意面向全体,让更多的孩子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全面提高课堂效率。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注意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培养的是交际双方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努力实现听与说的双向互动。)

(二)请同学向家人转述通知:如果张磊同学因病不能上学,我们打电话转述学校的通知,而接电话的却是张磊的家人,此时该怎么转述呢?

1.实践训练。

同桌进行口语交际实践练习。

2.请同学与老师合作来表演,其他同学。(师生表演,可以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分别扮演张磊的妈妈、爸爸等不同角色,训练学生的应对能力。

要点:引导学生从应对能力与礼貌用语上讲行。

(“交际性”是口语交际训练的重点之一。对象不同,交际的语言和方式也有所不同。所以本课的课堂情景,做到了“一景多用”“一题多练”,提高了训练效率。)

四、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1.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需要转述的情况。

预设:妈妈有事让你转告爸爸;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别人听;转述家长要对老师说的话,等等。

2.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组内转述。

3.根据时间情况请一两个小组汇报,注重相应的。

(关注学生的感悟体验,为学生创造展示的时间、空间,激活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五、提升,课外交际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从知识技能与情感态度等方面进行引导)

2.师:要想把一件事情向别人转述清楚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只要把握好好转述的注意事项,并在生活中多锻炼,相信你们一定能行。

3.作业:请同学们把今天的“通知”转述给家长,明天再把家长对此次活动的意见转述给老师。

我们的生活中,无时、无处不需要口语交际。希望同学们利用各种场合、各种机会经常锻炼说话,提高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转述认真倾听

说清楚、说明白

态度自然大方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3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

2.导入: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已经感受到了民族小学的美。这一课我们要急需朗读感悟,我们会进一步地发现民族小学的美和课文的美。

二.分段读议,加深感悟

1.第一自然段

a.请各自轻声读第一段,想一想读着这部分课文,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b.学生读后交流。

可引导学生从上学路上的景色、不同民族学生的服饰、到校后的活动等方面想象、讲述。

c.大家一边在头脑中展开想象一边朗读就能读得更入情入境,谁来读一读?

教师评点后再指名练习。

d.配乐朗读这一段。

2.第二、三自然段。

a.“当,当当!当,当当!”大青树上的钟声敲响了,民族学校的学生开始上课了。请各自轻声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想象一下民族小学的孩子是怎样上课学习的,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b.学生各自读课文,然后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自己认真上课的情况想象补充,譬如:大家专心听讲,窗外有猴子蹦来跳去都不去张望;大家积极开动脑筋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手举得高高的;读书时整齐响亮,声音抑扬顿挫……

c.如果你是一棵小树、一只小鸟、蝴蝶或者一只猴子,看到小朋友们学习这么认真,课文朗读得这么动听,你会怎么做?

引导学生转换角色,入境体悟窗外的安静,体会仿佛是周围的花草鸟虫猴子都被教室里优美的读书声吸引,静静地欣赏,不忍打搅。

反复朗读这几句话。

d.下课了,小朋友做些什么?操场会是怎么的一幅情景?想象描述。朗读有关句子。

4.第四自然段。

a.这所民族小学留给你什么印象?交流感受。

b.我们参观了这所民族小学,了解了他们上学、上课学习、下课活动的情景,多么美丽的民族小学,多么可爱的学生!参观结束了,让我们说上几句道别的话。

c.抒情地齐读这一自然段。

三.感情朗读,比赛背诵

1.课文写得很美,你喜欢哪一部分?请你有感情地朗读一下。

2.把你喜欢的部分背下来,看谁先背出来。

四.抄写句子,加强积累

把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抄在作业本上。

五.综合性学习

你们的课余生活是怎么安排的?让我们把每天的课余生活记录下来。可以用日记的方式来记,也可以用列表格的方式来记,以后我们再来交流。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4

学习目标

1、认识“桦、胸”等5个生字。会写“郊、散”等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郊外、散步、胸脯”等14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3、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重、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读懂文中的语句。

2、了解列宁用爱鸟之情感染、启发孩子放鸟归园的故事,体会列宁爱鸟更爱孩子的情感,懂得知错就改是诚实的表现。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课前准备

1、生字卡片。

2、教学挂图。

3、多媒体课件。

4、收集关于列宁的生平、故事等资料。

第一课时

一、交流资料合作学习

1、出示列宁照片,这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同志。利用课前预习收集的资料,谈谈你对列宁的了解。

(1)学习小组交流资料(教师下组参与,发现有价值的交流资料)

(2)全班交流

2、学生交流后,教师小结简介列宁。今天要学习的这个故事,就是一个发生在伟大领袖列宁身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

3、板书课题。

二、读通课文,自主学习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好自然段序号。

2、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检查自读情况。重点指导读准“散(sàn)步”、

“胸(xiōng)脯(pú)”、“白桦(huà)树”。注意“诚”“病”“蹦”读后鼻音。

3、赛读课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读书竞赛,互相提提意见、帮助别人读得更好。

三、指导学习,读懂第1自然段

1、指名读第1自然段,说说了解到了什么。

2、课文是怎么描写这三只灰雀的?找出来读一读。

说说哪几个词语用得好,借助多媒体动画,相机理解“婉转”、“来回跳动”、“惹人喜爱”。

3、教师引读列宁喜爱灰雀的句子,体会列宁心中的感受,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

4、巧妙结尾、设置悬念:第二天,那只深红胸脯的灰雀竟然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里去了?列宁和小男孩围绕着这只灰雀发生了一段怎样的故事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四、课堂作业

1、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2、画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

1、贴出三只灰雀在枝头欢歌、跳跃的图画。

听,三只灰雀在枝头欢蹦乱跳地唱歌,多么惹人喜爱。列宁每天散步都来到这儿,和它们打打招呼,问候问候它们。可有一天,列宁发现有一只灰雀不见了,那只灰雀到哪儿去了呢?

二、深入学习,读懂第3至10自然段

1、自由轻声读一读课文3-10自然段,哪几段是列宁说的话,哪几段是小男孩说的,找一找、读一读。

2、屏幕出示课文3、5、7、9自然段,请大家读列宁的这几句话,仔细体会列宁这些话的意思。

a、学生交流。哪句话特别有体会,可以说一说,也可以把体会到的用朗读来告诉大家。

b、列宁的着急、担心、惋惜、关心集中表达了列宁对灰雀的一种情感。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板书:爱。

3、聪明的孩子,有谁知道灰雀到底到哪里去了?你从课文哪儿看出来的?出示4、8、10段。

a、各自练读这几段话,指名朗读检查。指导读好“一定会飞回来的!”教师运用手势,指导学生加强语气。

b、读后体会:这时候,小男孩在想什么呢?

c、男孩为什么要捉走这只灰雀?他对灰雀的喜爱和列宁对灰雀的喜爱有什么不同?小组讨论、发表看法,相互补充,汇报体会。

5、相机小结:列宁的爱是给鸟自由,男孩的爱却夺去了鸟的自由,列宁才是真正的爱鸟!

6、细细体会列宁和男孩的心理感受,分角色朗读3-10自然段,

三、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1、在列宁真爱的感染下,小男孩把灰雀放回树林,看,它们又在枝头欢唱了。多媒体投影显示:列宁和小男孩在白桦树旁看着灰雀。

2、自由朗读11-13自然段。

3、读了这几段,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吗?学生交流、提出疑问,如“列宁为什么要问鸟?鸟怎么会说话呢?”等等。

4、小组讨论,解答上面列出的两个关键问题。教师参与讨论、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列宁尊重孩子,理解孩子,他可不愿伤害这个可爱的小男孩的心,这就是对孩子的爱!

5、你们一定也和列宁一样,为鸟儿重归自然、为孩子改正错误而高兴吧!拿起书来,美美地读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6、小结板书,总结课文。

四、收集故事、积累提高

1、学了这篇课文,你发现了什么?大家一起来说说。

2、收集列宁或其他名人的故事,读一读,开展讲故事比赛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5

一、教材分析

读懂例文《家乡的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还不行,还得要学会问,学会查资料。能就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的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将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二、学情分析

能就家乡的一种产品,进行仔细观察,并询问有关的人,查阅有关的资料,对这种产品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培养搜集材料的能力和良好习惯。将观察到的、询问到的与查阅到的资料整理成文。

三、教学要求:

通过阅读《银杏》,懂得要全面了解某一事物,光靠看不行,还得请教别人,查阅资料。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题目自定。

四、教学重难点:

能在习作中介绍家乡的一种产品,先写出它的外部特征,再写出它的价值或用途等。

五、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指导阅读例文,小结写法

1.轻声自读例文,思考:这篇习作是围绕一个什么主题写的?记叙了哪些材料?

2.再读例文,思考:作者详细写了哪些材料?略写了哪些?为什么略写?这些材料是怎么来的?

3.提问:从中,你得到了什么“秘诀”?

4.小结:要围绕一个主题选材,要根据主题的需要搜集材料,安排详略。

5.再读例文,思考:在例文的材料写作上,作者所写的侧重也是不一样的。你看出来了吗?为什么?

6.小结:在写作时,要搜集多方面的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写这一事物。用不同的写法,这样会使文章内容更丰富多彩。

二.指导选材

1.提示:课前,我们搜集了有关家乡特产的各方面材料,选择一个主题,围绕主题选材,确定详略,列一个提纲。

2.组织交流。

3.提示:听了同学的发言,你有什么启示?修改你的提纲。

三.进行习作

1. 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习作练习

教师巡视,指导修改。

第三课时

一.小结

1.小结此次习作的大致情况。

2.表扬此次习作写得好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3.表扬此次习作有进步的同学,并请他们朗读自己的?优秀片断。

总结此次习作的主要问题。

二.指导修改

1出示一篇有共性问题的习作,并且出示讨论题:

(1)这一篇习作与刚才的习作比,存在什么问题?

(2)这个问题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3)可以怎样解决?

(4)如果是你,你会怎样修改?

1.组织交流。

2.提问:(1)从刚才的讨论中,你有什么启示?

(2)你觉得自己的习作有什么问题,可以怎样修改?

3.要求同桌交流互提修改意见。

三.尝试修改

1.教师巡视修改情况。

教学后记

学生在作文时往往不注意说清以下几点:产品的外部特征,如形状、大小、质地、颜色等。这些主要从观察中获取。该产品的营养价值或用途,食用方法或使用方法。这主要是靠询问和查阅得到的,介绍这方面的内容要注要讲究科学,不能出现错误。还有就是产品有食用或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这方面的材料也是靠询问和查阅得到的。要注意有详有略,有所侧重。

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