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初中数学教案

初中数学教案

栗子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荐】初中数学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初中数学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数学教案1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了解邻补角、对顶角,能找出图形中的一个角的邻补角和对顶角.

2.理解对顶角相等,并能运用它解决一些问题.

重点:

邻补角、对顶角的概念,对顶角的性质与应用.

难点:

理解对顶角相等的性质的探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引导语:

我们生活的世界中,蕴涵着大量的相交线和平行线.

本章要研究相交线所成的角和它的特征,相交线的一种特殊形式即垂直,垂线的性质,研究平行线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以及图形的平移问题.

二、尝试活动,探索新知

教师出示一块布片和一把剪刀,表演剪刀剪布的过程.

教师提出问题:剪布时,用力握紧把手,发生了什么变化?进而使什么也发生了变化?

学生观察、思考、回答,得出:

握紧把手时,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相应变小.如果改变用力方向,随着两个把手之间的角逐渐变大,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大.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把剪刀抽象成什么简单的图形?

学生回答:画成两条相交的直线,学生画直线AB、CD相交于点O,并说出图中4个角.

教师提问:两两相配共能组成几对角?各对角的.位置关系如何?根据不同的位置怎么将它们分类?

学生用量角器分别量一量各角的度数,发现各对角的度数有什么关系?(学生得出结论:相邻的两个角互补,对顶的两个角相等)

学生根据观察和度量完成下表:

两条直线相交、所形成的角、分类、位置关系、数量关系

教师提问:

如果改变∠AOC的大小,会改变它与其他角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吗?

学生思考回答:

只会改变数量关系而不会改变位置关系.

师生共同定义邻补角、对顶角:

有一条公共边,而且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邻补角.

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顶点,而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那么这两个角叫做对顶角.

教师提问:

你同意下列说法吗?如果错误,如何订正?

1.邻补角的“邻”就是“相邻”,就是它们有一条“公共边”,“补”就是“互补”,就是这两个角的另一条边在同一条直线上.

2.邻补角可看成是平角被过它的顶点的一条射线分成的两个角.

3.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也是邻补角.

学生思考回答:1、2是对的,3是错的.

第3个应改成:邻补角是互补的两个角,互补的两个角不一定是邻补角.

教师让学生说一说在学习对顶角的概念后,通过实际操作获得的直观体验.

教师把说理过程规范地板书:

在右图中,∠AOC的邻补角是∠BOC和∠AOD,所以∠AOC与∠BOC互补,∠AOC与∠AOD互补,根据“同角的补角相等”,可以得出∠AOD=∠BOC,类似地有∠AOC=∠BOD.

教师板书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

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三、例题讲解

【例】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

【答案】 由邻补角的定义,得∠2=180°-∠1=180°-40°=140°;由对顶角相等,得∠3=∠1=40°,∠4=∠2=140°.

四、巩固练习

1.判断下列图中是否存在对顶角.

2.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1)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指出下图中具有这两种位置关系的角.

eq o(sup7(,图(1)) ,图(2))

(2)如图,若∠AOD= 90°,那么直线AB与CD的位置关系如何?

【答案】

1.都不存在对顶角.

2.(1)对顶角,邻补角.

对顶角:∠AOC和∠BOD,∠AOD和∠BOC.

邻补角:∠AOC和∠AOD,∠AOC和∠BOC,∠AOD和∠BOD,∠BOC和∠BOD.

(2)垂直.

五、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并强调对顶角的概念与对顶角的性质不能混淆:对顶角的概念是确定两角的位置关系,对顶角的性质是确定互为对顶角的两角的数量关系.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大部分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并能积极主动地提出各类问题并解决问题,达到了基本的教学效果.但是由于对新概念的理解不是很深刻,所以在应用方面存在不足,针对这一情况,教师应选择典型的例题,详细讲解,指导学生探求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做到熟练的应用。

初中数学教案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的意义,掌握的三要素;

2.使学生学会由上的已知点说出它所表示的数,能将有理数用上的点表示出来;

3.使学生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画法和用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正确理解有理数与上点的对应关系.

课堂教学过程 设计

一、从学生原有认知结构提出问题

1.小学里曾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你能在射线上表示出1和2吗?

2.用“射线”能不能表示有理数?为什么?

3.你认为把“射线”做怎样的改动,才能用来表示有理数呢?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

二、讲授新课

让学生观察挂图——放大的`温度计,同时教师给予语言指导:利用温度计可以测量温度,在温度计上有刻度,刻度上标有读数,根据温度计的液面的不同位置就可以读出不同的数,从而得到所测的温度.在0上10个刻度,表示10℃;在0下5个刻度,表示-5℃.

与温度计类似,我们也可以在一条直线上画出刻度,标上读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负数和零.具体方法如下(边说边画):

1.画一条水平的直线,在这条直线上任取一点作为原点(通常取适中的位置,如果所需的都是正数,也可偏向左边)用这点表示0(相当于温度计上的0℃);

2.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为正方向(箭头所指的方向),那么从原点向左为负方向(相当于温度计上0℃以上为正,0℃以下为负);

3.选取适当的长度作为单位长度,在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长度单位取一点,依次表示为-1,-2,-3,…

提问:我们能不能用这条直线表示任何有理数?(可列举几个数)

在此基础上,给出的定义,即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

进而提问学生:在上,已知一点P表示数-5,如果上的原点不选在原来位置,而改选在另一位置,那么P对应的数是否还是-5?如果单位长度改变呢?如果直线的正方向改变呢?

通过上述提问,向学生指出: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缺一不可.

三、运用举例 变式练习

例1 画一个,并在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例2 指出上A,B,C,D,E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课堂练习

示出来.

2.说出下面上A,B,C,D,O,M各点表示什么数?

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正有理数可用原点右边的点表示,负有理数可用原点左边的点表示,零用原点表示.

四、小结

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后指出:是非常重要的数学工具,它使数和直线上的点建立了对应关系,它揭示了数和形之间的内在联系,为我们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方法.

本节课要求同学们能掌握的三要素,正确地画出,在此还要提醒同学们,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上的点来表示,但是反过来不成立,即上的点并不是都表示有理数,至于上的哪些点不能表示有理数,这个问题以后再研究.

五、作业

1.在下面上:

(1)分别指出表示-2,3,-4,0,1各数的点.

(2)A,H,D,E,O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2.在下面上,A,B,C,D各点分别表示什么数?

3.下列各小题先分别画出,然后在上画出表示大括号内的一组数的点:

(1){-5,2,-1,-3,0}; (2){-4,2.5,-1.5,3.5};

初中数学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通过对不等式的复习和具体实例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以及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的概念。2.通过例题教会学生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并教会学生通过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得到不等式组的解集,让学生感受数形结合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

1.创设情境,通过实例引导学生考虑多个不等式联合的解法。2.通过例题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方法,并总结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数轴的表示不等式组的解,让学生加深对数形结合的作用的理解,使他们逐步熟悉和掌握这一重要的思想方法。2.在对例题的讲解中,使学生认识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即每个不等式解集的公共部分,从而渗透“交集”的思想。

3.在解不等式组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解题的直观性和简洁性的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会用数轴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集 的情况。难点 :1.弄清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之间的关系。2.灵活运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景,引入课题

学生活动:请学生观看购物街转转盘游戏.(在看之前先让学生看一看游戏规则:转轮上平均分布着5、10、15一直到100共20个数字。每位选手最多有两次机会。选手转动转轮的数字之和,最大且不超过100者为胜出,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品。选手每次必须把转轮转动1圈才有效.)

设第三位选手第二次转的数字为x,他要胜出应满足什么条件? 预设学生

1x?10?75,预设学生2

x?10?教师提出问题:这两个条件只需满足一个还是缺一不可?

预设学生:同时具备?x?10?75

x?10?100?教师活动:

1、讲解联立符号的作用,并引入课题.2、给出定义:由几个含有同一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一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设计意图】从一个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入手.问题的提出具有一定的现实性和探究性,目的是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而引出本课题.学生活动

用心找一找:下列不等式组中哪些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3?x?4?2x?x?2?1?2y?7?6?x?2?2a?7?1?(1)?(2)?(3)?1(4)?(5)?5x?3?4x?1 3x?3?1x?33a?3?0?1??7?2x?6?3x?x?预设学生1:(2)(3)(4)(5)预设学生2:(2)(4)(5)预设学生3:(2)(4)

【设计意图】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明析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几个含有同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

二、探索过程

问题一:?x?10?75这两个不等式的解分别是什么呢?

x?10?100?x?65 ?x?90?问题二:怎么表示不等式组的解呢?

什么是不等式组的解呢?

【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的探讨,让学生在解不等式的过程中得出不等式组的解法和不等式组的解的表示方法.文字语言:大于65小于或等于90的数.图形语言: O***0

数学式子:65<x≤90 学生活动:探究不等式组的解

问题: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并找出其中的'规律(1)?x?3?x?2?x?3?x?3(2)?(3)?(4)? ?x?7?x?5?x?5?x?7学生预设1:通过数轴,能求出不等式组的解

学生预设2:找不出其中的规律

【设计意图】让学生利用数轴寻找不等式组的解,并表示出来,引导学生找出其中的规律,培养学生善于现问题、总结规律的能力

三、练习巩固,拓展提高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不等式组的解

(1)不等式组?x?5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____________则不等式组的解为 x?2?x?5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_______________则不等式组的解?x?2(2)不等式组?为

(3)不等式组?x?1的解为 x?2?x?1的解为 x?2?(4)不等式组 ?2.选择题:(1)不等式组?x?2的解是()x?2?2 ?2 C.无解 ?2(2)不等式组?x?2的负整数解是()x?3?A.–2,0,-1 B.-2 C.–2,-1 D.不能确定

【设计意图】让学生及时巩固,准确找出不等式组的解,在找不等式组的解的过程中引入整数解.四、合作小结,课外探索 学生活动:

1每位同学写一个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不等式;

2、同桌的两个不等式组在一起叫做什么?三位同学的不等式组在一起呢?

3、每位同学把你所写的不等式解出来;

4、同桌所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是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串,在生生、师生互动的情况下,复习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定义和解.增强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五、布置作业

3个小组计划在10天内生产500件产品(每天生产量相同),按原先的生产速度,不能完成任务;如果每个小组每天比原先多生产1件产品,就能提前完成任务.每个小组原先每天生产多少件产品?

【设计意图】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学生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能有效地复习巩固本堂课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板书设计】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x?10?75?x?10?100?x?65 文字语言:大于?x?9065小于或等于90的数.图形语言: O***0数学式子:65<x≤90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解,并找出其中的规律(1)?x?3?x?7(2)?x?2?x?3?x?5(3)?x?5(4)规律:大大取大,小小取小;

大小小大中间找

大大小小为

初中数学教案4

教学目标:

1、 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射线、直线等简单图形(知识目标)

2、 会说出线段、射线、直线的特征;会用字母表示线段、射线、直线(能力目标)

3、 通过操作活动,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积累操作活动的经验,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情感态度目标)

教学难点: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等事实,并应用它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 具: 多媒体、棉线、三角板

教学过程:

情景创设:观察电脑展示图,使学生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激发学习兴趣。

如何来描述我们所看到的现象?

教学过程:

1、 一段拉直的棉线可近似地看作线段

师生画线段

演示投影片1:①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

学生画射线

②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_______

学生画直线

2、 讨论小组交流:

① 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可以近似地看作线段、射线、直线?

(强调近似两个字,注意引导学生线段、射线、直线是从生活上抽象出来的)

②线段、射线、直线,有哪些不同之处, 有哪些相同之处?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各自的特点)

3、 问题1:图中有几条线段?哪几条?

“要说清楚哪几条,必须先给线段起名字!”从而引出线段的记法。

点的记法: 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

线段的记法:①用两个端点的字母来表示

②用一个小写英文字母表示

自己想办法表示射线,让学生充分讨论,并比较如何表示合理

射线的记法:

用端点及射线上一点来表示,注意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直线的记法:

① 用直线上两个点来表示

② 用一个小写字母来表示

强调大写字母与小写字母来表示它们时的区别

(我们知道他们是无限延长的,我们为了方便研究约定成俗的用上面的方法来表示它们。)

练习1:读句画图(如图示)

(1) 连BC、AD

(2) 画射线AD

(3) 画直线AB、CD相交于E

(4) 延长线段BC,反向延长线段DA相交与F

(5) 连结AC、BD相交于O

练习2:右图中,有哪几条线段、射线、直线

4、 问题2 请过一点A画直线,可以画几条?过两点A、B呢?

学生通过画图,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

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问题3 如果你想将一硬纸条固定在硬纸板上,至少需要几根图钉?

为什么?(学生通过操作,回答)

小组讨论交流:

你还能举出一个能反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的'实例吗?

适当引导:栽树时只要确定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建筑工人在砌墙时,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绳,沿这根绳就可以砌出直的墙来。

5、 小结:

① 学生回忆今天这节课学过的内容

进一步清晰线段、射线、直线的概念

② 强调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方法的掌握

6、 作业:①阅读“读一读” P121

②习题4的1、2、3。4作为思考题

初中数学教案5

一、教学案例的特点

1、案例与论文的区别

从文体和表述方式上看,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案例则以记录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和说明。也就是说,案例是讲一个故事,是通过故事说明道理。

从写作的思路和思维方式来看,论文写作一般是一种演绎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抽象到具体;案例写作是一种归纳思维,思维的方式是从具体到抽象。

2、案例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

教案和教学设计都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措施的简要说明;教学案例则是对已经发生的教学过程的反映。一个写在教之前,一个写在教之后;一个是预期达到什么目标,一个是结果达到什么水平。教学设计不宜于交流,教学案例适宜于交流。

3、案例与教学实录的区别

案例与教学实录的体例比较接近,它们都是对教学情景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而案例则是有所选择的,教学案例是根据目的和功能选择内容,并且必须有作者的反思(价值判断或理性思考)。

4、教学案例的特点是

——真实性:案例必须是在课堂教学中真实发生的事件;

——典型性:必须是包括特殊情境和典型案例问题的故事;

——浓缩性:必须多角度地呈现问题,提供足够的信息;

——启发性:必须是经过研究,能够引起讨论,提供分析和反思。

二、数学案例的结构要素

从文章结构上看,数学案例一般包含以下几个基本的元素。

(1)背景。案例需要向读者交代故事发生的有关情况: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如介绍一堂课,就有必要说明这堂课是在什么背景情况下上的,是一所重点学校还是普通学校,是一个重点班级还是普通班级,是有经验的优秀教师还是年青的新教师执教,是经过准备的“公开课”还是平时的“家常课”,等等。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或条件。

(2)主题。案例要有一个主题:写案例首先要考虑我这个案例想反映什么问题,例如是想说明怎样转变学困生,还是强调怎样启发思维,或者是介绍如何组织小组讨论,或是观察学生的独立学习情况,等等。或者是一个什么样的数学任务解决过程和方法,在课程标准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要求怎么样,在课堂教学中数学任务认知水平的发展怎么样等等。动笔前都要有一个比较明确的想法。比如学校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不同的研究课题、研究小组、研究阶段,会面临不同的问题、情境、经历,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写作时应该从最有收获、最有启发的角度切入,选择并确立主题。

(3)情节。有了主题,写作时就不会有闻必录,而要是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首先需要教师对课堂教学中师生双方(外显的和内隐的)活动的清晰感知,然后是有针对性地向读者交代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比如介绍教师如何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就要把学生怎么从“不会”到“会”的转折过程,要把学习发生发展过程的细节写清楚,要把教师观察到的学生学习行为,学习行为反映的学生思想、情感、态度写清楚,或者把小组合作学习的突出情况写清楚,或者把个别学生独立学习的典型行为写清楚。不能把“任务”布置了一番,把“方法”介绍了一番,说到“任务”的完成过程,说到“掌握”的程度就一笔带过了。

(4)结果。一般来说,教案和教学设计只有设想的措施而没有实施的结果,教学实录通常也只记录教学的过程而不介绍教学的效果;而案例则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代学生学习的结果,即这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映和教师的感受等。读者知道了结果,将有助于加深对整个过程的内涵的了解。

(5)反思。对于案例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包括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过程、结果,对其利弊得失,作者要有一定的`看法和分析。反思是在记叙基础上的议论,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的意义和价值。比如同样是一个学困生转化的事例,我们可以从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学习理论等不同的理论角度切入,揭示成功的原因和科学的规律。反思不一定是理论阐述,也可以是就事论事、有感而发,引起人的共鸣,给人以启发。

三、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主题的选择

新课程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案例,可从以下六方面选择主题:

(1)体现让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式;

(2)体现教师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3)体现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教学的成功经验;

(4)体现数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教学方法;

(5)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作用;

(6)体现教学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关注和评价,以及怎样帮助不同的人在数学上获得不同的发展,等等。

初中数学教案6

教学建议

知识结构

重难点分析

本节的重点是的性质和判定定理。是在平行四边形的前提下定义的,首先她是平行四边形,但它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特殊之处就是“有一组邻边相等”,因而就增加了一些特殊的性质和不同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的这些性质和判定定理即是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的延续,又是以后要学习的正方形的基础。

本节的难点是性质的灵活应用。由于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它不但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同时还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如果得到一个平行四边形是,就可以得到许多关于边、角、对角线的条件,在实际解题中,应该应用哪些条件,怎样应用这些条件,常常让许多学生手足无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予足够重视。

教法建议

根据本节内容的特点和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建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问题:

1.的知识,学生在小学时接触过一些,可由小学学过的知识作为引入。

2.在现实中的实例较多,在讲解的性质和判定时,教师可自行准备或由学生准备一些生活实例来进行判别应用了哪些性质和判定,既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又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3.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在讲授这节内容前,可指导学生按照教材148页图4-33所示,制作一个平行四边形作为教学过程中的道具,既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参与感,有在教学中有切实的体例,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轻松些.

4.在对性质的讲解中,教师可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个学生分别对事先准备后的图形进行边、角、对角线的测量,然后在组内进行整理、归纳.

5.由于和的性质定理证明比较简单,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思路,由学生来进行具体的证明.

6.在性质应用讲解中,为便于理解掌握,教师要注意题目的层次安排。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概念,知道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掌握的性质.

3.通过运用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通过教具的演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5.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6.通过性质的学习,体会的图形美.

二、教法设计

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的性质定理.

2.教学难点:把的性质和直角三角形的知识综合应用.

3.疑点:与矩形的性质的.区别.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教具(做一个短边可以运动的平行四边形)、投影仪和胶片,常用画图工具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演示教具、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观察讨论;学生分析论证方法,教师适时点拨

七、教学步骤

【复习提问】

1.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矩形中对角线与大边的夹角为,求小边所对的两条对角线的夹角.

3.矩形的一个角的平分线把较长的边分成、,求矩形的周长.

【引入新课】

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这时可将事先按课本中图4-38做成的一个短边也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进相等,引出概念.

【讲解新课】

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

讲解这个定义时,要抓住概念的本质,应突出两条:

(1)强调是平行四边形.

(2)一组邻边相等.

2.的性质:

教师强调,既然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因此它就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此外由于它比平行四边形多了“一组邻边相等”的条件,和矩形类似,也比平行四边形增加了一些特殊性质.

下面研究的性质:

师:同学们根据的定义结合图形猜一下有什么性质(让学生们讨论,并引导学生分别从边、角、对角线三个方面分析).

生:因为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所以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可以得到.

性质定理1:的四条边都相等.

由的四条边都相等,根据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以得到

性质定理2: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引导学生完成定理的规范证明.

师:观察右图,被对角线分成的四个直角三角形有什么关系?

生:全等.

师:它们的底和高和两条对角线有什么关系?

生:分别是两条对角线的一半.

师:如果设的两条对角线分别为、,则的面积是什么?

生:

教师指出当不易求出对角线长时,就用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般计算方法计算面积.

例2已知:如右图,是△的角平分线,交于,交于.

求证:四边形是.

(引导学生用定义来判定.)

例3已知的边长为,,对角线,相交于点,如右图,求这个的对角线长和面积.

(1)按教材的方法求面积.

(2)还可以引导学生求出△一边上的高,即的高,然后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的面积.

【总结、扩展】

1.小结:(打出投影)(图4)

(1)、平行四边形、四边形的从属关系:

(2)性质:图5

①具有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②特有性质: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每一组对角.

八、布置作业

教材P158中6、7、8,P196中10

九、板书设计

标题

定义……

性质例2…… 小结:

性质定理1:……例3…… ……

性质定理2:……

十、随堂练习

教材P151中1、2、3

补充

1.的两条对角线长分别是3和4,则周长和面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周长为80,一对角线为20,则相邻两角的度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中数学教案7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供天津用)八年级下册第十章整式第一节整式加减第2小节整式的加减。

二、设计思想

本节内容是学生掌握了“整式”有关概念的延展学习,为后继学习整式运算、因式分解、一元二次方程及函数知识奠定基础,是“数”向“式”的正式过度,具有十分重要地位。

八年级学生已具有了较强的数的运算技能和“合并”的意识(解一元一次方程中用)同时也具有初步的观察、归纳、探索的技能。因此,我结合教材,立足让每个学生都有发展的宗旨,我采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有针对性、多样式的问题引导学生,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和谐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学习。通过学习活动不但培养学生化简意识,提升数学运算技能而且让学生深刻体会到数学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目标:

1、理解同类项的含义,并能辨别同类项。

2、掌握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熟练的合并同类项。

3、掌握整式加减运算的方法,熟练进行运算。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探究同类项定义、合并同类项的方法的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能力。

2、通过合并同类项、整式加减运算的练习活动,提高学生运算技能,提升运算的准确率培养学生化简意识,发展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通过研究引例、探究例1的活动,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初步培养学生的符号感。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交流协商、分组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敢于探索未知问题的精神。

2、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

合并同类项

五、教学关键:

同类项的概念

六、教学准备:

教师:

1、筛选数学题目,精心设置问题情境。

2、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实物模型,并能展开。

3、设计多媒体教学课件。(要凸显①单项式中系数、字母、指数的特征②长方体纸盒立体图、展开图。)

学生:

1、复习有关单项式的概念、有理数四则运算及去括号的法则)

2、每小组制作大小不等的两个长方体纸盒模型。

初中数学教案8

一、指导思想

教育教学工作是一个头绪众多的系统工程,在纷繁的头绪中需要各项工作有序进展,尤为重要的是强化常规,做好细节,教学常规是对学校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落实教学常规是学校教学工作得以正常有序开展的根本保证。只有搞好教学常规才有可能获得成功的教育。教师教学水平的高低体现于教学各个步骤的细节中,空洞地谈教学能力是苍白的`,只有用教师的备课情况、讲课细节、作业批改情况。教学常规培养着教师的基本功,决定着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说教师的教学水平就是在这些常规细节中培养起来。

二、检查反馈

本次检查大多数教师都比较重视,检查内容完整、全面。现将检查情况总结如下教案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绝大多数教案设计完整,教学重点、难点突出,设置得当,紧紧围绕新课标,例如:刘兴华、孙菊、江文等能突出对学科素养的高度关注。教师撰写的课后反思能体现教师对教材处理的新方法,能侧重对自己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指导,并且还能对自己不得法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进行深刻地解剖,能很好地体现课堂教学的反思意识,反思深刻、务实、有针对性。

2、教学环节齐全,注重引语与小结,使教学设计前后呼应,环节完整。

3、注重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注重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4、教案能体现多媒体教学手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不足:

1、教案后的教学反思不够认真、不够详细,没能对本堂课的得与失作出记录与小结,从中也可以看出我们对课后反思还不够重视。

2、个别教师教案过于简单。

作业方面的特点与不足

特点:

1、能按进度布置作业,作业设置量度适中,难易适中,上交率较高,且都能做到全批全改。

2、作业批改公平、公正,有一定的等级评定。教师批改要求严格、细致,能够反映学生作业中的错误做法及纠正措施。

不足:

1、对于学生书写的工整性,还需加强教育。

2、教师在批阅作业时,要稍细心些,发现问题就让学生当时改正,学生也就会逐渐养成做事认真的习惯。

初中数学教案9

教学目标:

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利用已有二次函数的知识经验,自主进行探究和合作学习,解决情境中的数学问题,初步形成数学建模能力,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索中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并运用于生活,感悟二次函数中数形结合的美,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合作学习获得成功,树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进行解二次函数,这是重点也是难点。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分组复习旧知。

探索:从二次函数y=x2+4x+3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

可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1)如何画图

(2)顶点、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

(3)所形成的三角形以及四边形的面积

(4)对称轴

从上面的问题导入今天的课题二次函数中的图象与性质。

(二)新授:

1、再探索:二次函数y=x2+4x+3图象上找一点,使形成的图形面积与已知图形面积有数量关系。例如:抛物线y=x2+4x+3的顶点为点A,且与x轴交于点B、C;在抛物线上求一点E使SBCE= SABC。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F,使BCE与BCD全等。

再探索:在抛物线y=x2+4x+3上找一点M,使BOM与ABC相似。

2、让同学讨论:从已知条件如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例如:已知一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C(2,1)且与x轴交于点A、点B,已知SABC=3,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三)提高练习

根据我们学校人人皆知的船模特色项目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

让班级中的上科院小院士来简要介绍学校船模组的`情况以及在绘制船模图纸时也常用到抛物线的知识的情况,再出题:船身的龙骨是近似抛物线型,船身的最大长度为48cm,且高度为12cm。求此船龙骨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在解题中的作用。

(四)让学生讨论小结(略)

(五)作业布置

1、在直角坐标平面内,点O为坐标原点,二次函数y=x2+(k—5)x—(k+4)的图象交x轴于点A(x1,0)、B(x2,0)且(x1+1)(x2+1)=—8。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将上述二次函数图象沿x轴向右平移2个单位,设平移后的图象与y轴的交点为C,顶点为P,求 POC的面积。

2、如图,一个二次函数的图象与直线y= x—1的交点A、B分别在x、y轴上,点C在二次函数图象上,且CBAB,CB=AB,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3、卢浦大桥拱形可以近似看作抛物线的一部分,在大桥截面1:11000的比例图上,跨度AB=5cm,拱高OC=0。9cm,线段DE表示大桥拱内桥长,DE∥AB,如图1,在比例图上,以直线AB为x轴,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以1cm作为数轴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2。

(1)求出图2上以这一部分抛物线为图象的函数解析式,写出函数定义域;

(2)如果DE与AB的距离OM=0。45cm,求卢浦大桥拱内实际桥长(备用数据: ,计算结果精确到1米)

初中数学教案10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运算律探究去括号法则,并且利用去括号法则将整式化简.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类比带有括号的有理数的运算,发现去括号时的符号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去括号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严谨治学的学习态度.

重、难点与关键

1.重点:去括号法则,准确应用法则将整式化简.

2.难点:括号前面是“-”号去括号时,括号内各项变号容易产生错误.

3.关键:准确理解去括号法则.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过程

一、新授

利用合并同类项可以把一个多项式化简,在实际问题中,往往列出的式子含有括号,那么该怎样化简呢?

现在我们来看本章引言中的问题(3):

在格尔木到拉萨路段,如果列车通过冻土地段要t小时,那么它通过非冻土地段的时间为(t-0.5)小时,于是,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00t千米,非冻土地段的路程为120(t-0.5)千米,因此,这段铁路全长为

100t+120(t-0.5)千米①

冻土地段与非冻土地段相差

100t-120(t-0.5)千米②

上面的式子①、②都带有括号,它们应如何化简?

思路点拨: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类比数的运算,利用分配律.学生练习、交流后,教师归纳:

利用分配律,可以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得: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20t-60

100t-120(t-0.5)=100t-120t-120×(-0.5)=-20t+60

我们知道,化简带有括号的整式,首先应先去括号.

上面两式去括号部分变形分别为:

+120(t-0.5)=+120t-60③

-120(t-0.5)=-120+60④

比较③、④两式,你能发现去括号时符号变化的规律吗?

思路点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试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去括号法则,然后教师板书(或用屏幕)展示: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同;

如果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反.

特别地,+(x-3)与-(x-3)可以分别看作1与-1分别乘(x-3).

利用分配律,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去掉,得: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没有变号)

-(x-3)=-x+3(括号没了,括号内的每一项都改变了符号)

去括号规律要准确理解,去括号应对括号的每一项的符号都予考虑,做到要变都变;要不变,则谁也不变;另外,括号内原有几项去掉括号后仍有几项.

二、范例学习

例1.化简下列各式:

(1)8a+2b+(5a-b);(2)(5a-3b)-3(a2-2b).

思路点拨:讲解时,先让学生判定是哪种类型的去括号,去括号后,要不要变号,括号内的每一项原来是什么符号?去括号时,要同时去掉括号前的符号.为了防止错误,题(2)中-3(a2-2b),先把3乘到括号内,然后再去括号.

解答过程按课本,可由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例2.两船从同一港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甲船顺水,乙船逆水,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50千米/时,水流速度是a千米/时.

(1)2小时后两船相距多远?

(2)2小时后甲船比乙船多航行多少千米?

教师操作投影仪,展示例2,学生思考、小组交流,寻求解答思路.

思路点拨:根据船顺水航行的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船逆水航行速度=船在静水中行驶速度-水流速度.因此,甲船速度为(50+a)千米/时,乙船速度为(50-a)千米/时,2小时后,甲船行程为2(50+a)千米,乙船行程为(50-a)千米.两船从同一洪口同时出发反向而行,所以两船相距等于甲、乙两船行程之和.

解答过程按课本.

去括号时强调:括号内每一项都要乘以2,括号前是负因数时,去掉括号后,括号内每一项都要变号.为了防止出错,可以先用分配律将数字2与括号内的各项相乘,然后再去括号,熟练后,再省去这一步,直接去括号.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68页练习1、2题.

2.计算:5xy2-[3xy2-(4xy2-2x2y)]+2x2y-xy2.[5xy2]

思路点拨:一般地,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

四、课堂小结

去括号是代数式变形中的一种常用方法,去括号时,特别是括号前面是“-”号时,括号连同括号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符号.去括号规律可以简单记为“-”变“+”不变,要变全都变.当括号前带有数字因数时,这个数字要乘以括号内的每一项,切勿漏乘某些项.

五、作业布置

1.课本第71页习题2.2第2、3、5、8题.

2.选用课时作业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11

一、教学任务分析

1、教学目标定位

根据《数学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心理特征而确定,即:七年级的学生对身边有趣事物充满好奇心,对一些有规律的问题有探求的欲望,有很强的表现欲,同时又具备了一定的归纳、总结表达的能力。因此,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让学生掌握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公式并熟练应用。

(2).过程和方法目标

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认识数学特征,获得数学经验,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说理意识和简单推理,合情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

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有自信心,激发学生乐于合作交流意识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2、教学重、难点定位

教学重点是多边形的内角和的得出和应用。

教学难点是探索和归纳多边形内角和的过程。

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选自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三节《多边形的内角和》的第一课时。本节课作为第七章第三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内容上,从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层层递进,这样编排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

2、联系及应用

本节课是以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仿照三角形建立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因此

多边形的边、内角、内角和等等都可以同三角形类比。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探索与归纳能力,体会把复杂化为简单,化未知为已知,从特殊到一般和转化等重要的思想方法。而多边形在工程技术和实用图案等方面有许多的实际应用,下一节平面镶嵌就要用到,让学生接触一些多边形的实例,可以加深对它的概念以及性质的理解。

三、教学诊断分析

学生对三角形的知识都已经掌握。让学生由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是一个定值,猜想四边形的内角和也是一个定值,这是学生很容易理解的地方。由几个特殊的四边形的内角和出发,譬如长方形、正方形的内角和都等于360°,可知如果四边形的内角和是一个定值,这个定值是360°。要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这个结论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用量角器来度量。让学生动手探索实践,在探索过程中发现问题"度量会有误差"。发现问题后接着引导学生联想对角线的作用,四边形的一条对角线,把它分成了两个三角形,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就得到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让学生从特殊四边形的内角和联想一般四边形的内角和,并在思想上引导,学习将新问题化归为已有结论的思想方法,这里学生都容易理解。课堂教学设计中,在探究五边形,六边形和七边形的内角和时,让学生动手实践,设置探究活动二,为了让学生拓宽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这个活动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理解稍微有些难度,但学生可根据自己本身的特点来加以补充和完善。在教学设计中,要求根据小组选择的方法探索多边形的内角和。首先,小组内各个成员对所选择的方法要了解,能够把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再者,小组内各个成员需要分工协作,才能够顺利的把任务完成;最后,学生还需要把自己的思维从感性认识提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这样就培养了学生合情推理的意识。

四、教法特点及预期效果分析本节课借鉴了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在做中学"的理论和叶圣陶先生所倡导的"解放学生的手,解放学生的大脑,解放学生的时间"的思想,我确定如下教法和学法:

1、教学方法的设计

我采用了探究式教学方法,整个探究学习的过程充满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体现了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

2、活动的开展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设疑、解疑,组织活泼互动、有效的教学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大胆猜想,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内容。

3、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我利用课件辅助教学,适时呈现问题情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增强直观效果,提高课堂效率。探究活动在本次教学设计中占了非常大的比例,探究活动一设置目的让学生动手实践,并把新知识与学过的三角形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探究活动二设置目的让学生拓宽思路,为放开书本的束缚打下基础;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合情推理的意识。通过师生共同活动,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懂得数学内容普遍存在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特点。练习活动的设计,目的一检查学生的掌握知识的情况,并促进学生积极思考;目的二凸现小组合作的特点,并促进学生情感交流。

以上是我对《多边形的内角和》的教学设计说明。

初中数学教案12

[教学目标]

1、体会并了解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意义

2、能列表、描点、连线法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3、通过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分析,探索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本节教学的重点是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图象的性质

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分两支,给画图带来了复杂性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1、情境创设

可以从复习一次函数的图象开始:你还记得一次函数的图象吗?在回忆与交流中,进一步认识函数图象的直观有助于理解函数的性质。转而导人关注新的函数——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研究: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又会是什么样子呢?

2、探索活动

探索活动1反比例函数y?

由于反比例函数y?

要分几个层次来探求:

(1)可以先估计——例如:位置(图象所在象限、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等)、趋势(上升、下降等);

(2)方法与步骤——利用描点作图;

列表:取自变量x的哪些值?——x是不为零的任何实数,所以不能取x的值的`为零,但仍可以以零为基准,左右均匀,对称地取值。

描点:依据什么(数据、方法)找点?

连线:怎样连线?——可在各个象限内按照自变量从小到大的顺序用两条光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连接起来。

探索活动2反比例函数y?2的图象.x2的图象是曲线型的,且分成两支.对此,学生第一次接触有一定的难度,因此需x2的图象.x

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式进行自主探索活动:

2的图象的方式与步骤进行自主探索其图象;x

222(2)可以通过探索函数y?与y?之间的关系,画出y?的图象.xxx

22探索活动3反比例函数y?与y?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征?xx(1)可以用画反比例函数y?

引导学生从通过与一次函数的图象的对比感受反比例函数图象“曲线”及“两支”的特征.(即双曲线)反比例函数y?

k(k≠0)的图象中两支曲线都与x轴、y轴不相交;并且当k?0时,图象在第一、第x

初中数学教案1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能熟练掌握简单图形的移动规律,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够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2、能力目标:

①,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逐步探索图形之间的平移关系;

②,对组合图形要找到一个或者几个“基本图案”,并能通过对“基本图案”的`平移,复制所求的图形;

3、情感目标:经历对图形进行观察、分析、欣赏和动手操作、画图等过程,发展初步的审美能力,增强对图形欣赏的意识。

二、重点与难点:

重点:图形连续变化的特点;

难点:图形的划分。

三、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

多媒体、磁性板,若干小正六边形,“工”字的砖,组合图形。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景,探究新知:

(演示课件):教材上小狗的图案。提问:

(1)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

(2)它可以通过什么“基本图案”,经过怎样的平移而形成?

(3)在平移过程中,“基本图案”的大小、形状、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小组讨论,派代表回答。(答案可以多种)

让学生充分讨论,归纳总结,老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并对每种答案都要肯定。

看磁性黑板,展示教材64页图3-9,提问:左图是一个正六边形,它经过怎样的平移能得到右图?谁到黑板做做看?

小组讨论,派代表到台上给大家讲解。

气氛要热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掘他们的想象力。

畅所欲言,互相补充。

课堂小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启发学生在我们周围寻找平移的例子。

课堂练习:

小组讨论。

小组讨论完成。

例子一定要和大家接触紧密、典型。

答案不惟一,对于每种答案,教师都要给予充分的肯定。

六、教学反思:

本节的内容并不是很复杂,借助多媒体进行直观、形象,内容贴近生活,学生兴致较高,课堂气氛活跃,参与意识较强,学生一般都能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教学过程中渗透数学美学思想,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初中数学教案14

教学目标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2.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3.通过加法运算练习,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教学建议

(一)重点、难点分析

本节课的重点是依据运算法则和运算律准确迅速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难点是省略加号与括号的代数和的计算.

由于减法运算可以转化为加法运算,所以加减混合运算实际上就是有理数的加法运算。了解运算符号和性质符号之间的关系,把任何一个含有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算式都看成和式,这是因为有理数加、减混合算式都看成和式,就可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计算.

(二)知识结构

(三)教法建议

1.通过习题,复习、巩固有理数的加、减运算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法则与技能,讲课前教师要认真总结、分析学生在进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常犯的错误,以便在这节课分析习题时,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改正.

2.关于“去括号法则”,只要学生了解,并不要求追究所以然.

3.任意含加法、减法的算式,都可把运算符号理解为数的性质符号,看成省略加号的和式。这时,称这个和式为代数和。再例如

-3-4表示-3、-4两数的代数和,

-4+3表示-4、+3两数的代数和,

3+4表示3和+4的代数和

等。代数和概念是掌握有理数运算的一个重要概念,请老师务必给予充分注意。

4.先把正数与负数分别相加,可以使运算简便。

5.在交换加数的位置时,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如

12-5+7 应变成 12+7-5,而不能变成12-7+5。

教学设计示例一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一)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了解:代数和的概念.

2.理解:有理数加减法可以互相转化.

3.应用:会进行加减混合运算.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计算的准确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通过学习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继续渗透数学的转化思想.

(四)美育渗透点

学习了本节课就知道一切加减法运算都可以统一成加法运算.体现了数学的统一美.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采用尝试指导法,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每一环节,设置一定题目进行巩固练

习,步步为营,分散难点,解决关键问题.

2.学生写法:练习→寻找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练习巩固.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把加减混合运算算式理解为加法算式.

2.难点:把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直接按有理数加法进行计算.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练习讨论,总结归纳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步骤,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练习反馈.

七、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同学们学得都很好!请同学们看以下题目: -9+(+6);(-11)-7.

师:(1)读出这两个算式.

(2)“+、-”读作什么?是哪种符号?

“+、-”又读作什么?是什么符号?

学生活动:口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师继续提问:(1)这两个题目运算结果是多少?

(2)(-11)-7这题你根据什么运算法则计算的?

学生活动:口答以上两题(教师订正).

师小结:减法往往通过转化成加法后来运算.

【教法说明】为了进行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必须先对有理数加法,特别是有理数减法的题目进行复习,为进一步学习加减混合运算奠定基础.这里特别指出“+、-”有时表示性质符号,有时是运算符号,为在混合运算时省略加号、括号时做必要的准备工作.

师:把两个算式-9+(+6)与(-11)-7之间加上减号就成了一个题目,这个题目中既有加法又有减法,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板书课题2.7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1))

教学说明:由复习的题目巧妙地填“-”号,就变成了今天将学的加减混合运算内容,使学生更形象、更深刻地明白了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组成.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1.讲评(-9)+(-6)-(-11)-7.

(1)省略括号和的形式

师:看到这个题你想怎样做?

学生活动:自己在练习本上计算.

教师针对学生所做的方法区别优劣.

【教法说明】题目出示后,教师不急于自己讲评,而是让学生尝试,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这时,有的学生可能是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运算,有的同学可能是先把减法都转化成了加法,然后按加法的计算法则再计算?这样在不同的方法中,学生自己就会寻找到简单的、一般性的方法.

师:我们对此类题目经常采用先把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时就成了-9,+6,+11,-7的和,加号通常可以省略,括号也可以省略,即:

原式=(-9)+(+6)+(+11)+(-7)

=-9+6+11-7.

提出问题:虽然加号、括号省略了,但-9+6+11-7仍表示-9,+6,+11,-7的和,所以这个算式可以读成?

学生活动:先自己练习尝试用两种读法读,口答(教师纠正).

【教法说明】教师根据学生所做的方法,及时指出最具代表性的方法来给学生指明方向,在把算式写成省略括号代数和的形式后,通过让学生练习两种读法,可以加深对此算式的理解,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1)

1.把下列算式写成省略括号和的形式,并把结果用两种读法读出来.

(1)(+9)-(+10)+(-2)-(-8)+3;

(2)+()-()-().

2.判断

式子-7+1-5-9的正确读法是().

A.负7、正1、负5、负9;

B.减7、加1、减5、减9;

C.负7、加1、负5、减9;

D.负7、加1、减5、减9;

学生活动:1题两个学生板演,两个学生用两种读法读出结果,其他同学自行演练,然后同桌读出互相纠正,2题抢答.

【教法说明】这两题旨意在巩固怎样把加减混合运算题目都转化成加法运算写成代数和的形式,这里特别注意了代数和形式的两种读法.

2.用加法运算律计算出结果

师:既然算式能看成几个数的和,我们可以运用加法的运算律进行计算,通常同号两数放在一起分别相加.

-9+6+11-7

=-9-7+6+11.

学生活动:按教师要求口答并读出结果.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2)

填空:

1.-4+7-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9-15+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3+2-4=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2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活动:讨论后回答.

【教法说明】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时,很可能产生“-9+7+11-6”这样的错误,教师先让学生自己去做,然后纠正,又做一组巩固练习,使学生牢固掌握运用加法运算律把同号数放在一起时,一定要连同前面的符号一起交换这一知识点.

师:-9-7+6+11怎样计算?

学生活动:口答

[板书]

-9-7+6+11

=-16+17

=1

巩固练习:(出示投影3)

1.计算(1)-1+2-3-4+5;

(2).

2.做完前面两个题目计算:(1)(+9)-(+10)+(-2)-(-8)+3;

(2).

学生活动:四个同学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

【教法说明】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师小结:有理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题目的步骤为:

1.减法转化成加法;

2.省略加号括号;

3.运用加法交换律使同号两数分别相加;

4.按有理数加法法则计算.

(三)反馈练习

(出示投影4)

计算:(1)12-(-18)+(-7)-15;

(2).

学生活动:可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

【教法说明】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四)归纳小结

师:1.怎样做加减混合运算题目?

2.省略括号和的形式的两种读法?

学生活动:口答.

【教法说明】小结不是教师单纯的总结,而是让学生参与回答,在学生思考回答的过程中将本节的重点知识纳入知识系统.

八、随堂练习

1.把下列各式写成省略括号的和的形式

(1)(-5)+(+7)-(-3)-(+1);

(2)10+(-8)-(+18)-(-5)+(+6).

2.说出式子-3+5-6+1的两种读法.

3.计算

(1)0-10-(-8)+(-2);

(2)-4.5+1.8-6.5+3-4;

(3).

九、布置作业

(一)必做题:1.计算:(1)-8+12-16-23;

(2);

(3)-40-28-(-19)+(-24)-(-32);

(4)-2.7+(-3.2)-(1.8)-2.2;

(二)选做题:(1)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2)当时,,,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十、板书设计

初中数学教案15

一、课题

27.3 过三点的圆

二、教学目标

1.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2.. 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3.了解三角形的外接圆和外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经历过一点、两点和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作圆的过程.

难点:知道过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画圆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

现代课堂教学手段

五、教学方法

学生自己探索

六、教学过程设计

(一)、新授

1.过已知一个点A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2.过已知两个点A、B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3.过已知三个点A、B、C画圆,并考虑这样的圆有多少个?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索、思考、交流后,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学生展示本小组的探索成果,在展示后,接受其他学生的质疑.

得出结论:过一点可以画无数个圆;过两点也可以画无数个圆;这些圆的圆心都在连结这两点的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经过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可以画一个圆,并且这样的圆只有一个.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给出三角形外接圆的概念:经过三角形三个顶点可以作一个圆,这个圆叫作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例:画已知三角形的外接圆.

让学生探索课本第15页习题1.

一起探究

八年级(一)班的学生为老区的小朋友捐款500元,准备为他们购买甲、乙 两种图书共12套.已知甲种图书每套45元,乙种图书每套40元.这些钱最多能买甲种图书多少套?

分析:带领学生完成课本第13页的'表格,并完成2、3 问题,使学生清楚通过列表可以更好的分析题目,对于情景较为复杂的问题情景可采用这种分析方法解题.另外通过此题,使学生认识到:在应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时,当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后,还要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确定问题的解.

(二)、小结

七、练习设计

P15习题2、3

八、教学后记

后备练习:

1.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 ,则这个三角形的外接圆面积等于 .

2. 如图,有A, ,C三个居民小区的位置成三角形,现决定在三个小区之间修建一个购物超市,使超市到三个小区的距离相等,则超市应建在()

A.在AC,BC两边高线的交点处

B.在AC,BC两边中线的交点处

C.在AC,BC两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D.在A,B两内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初中数学教案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