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家乡的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

灭队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精品]家乡的风俗作文

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经常接触到作文吧,作文是由文字组成,经过人的思想考虑,通过语言组织来表达一个主题意义的文体。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家乡的风俗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家乡的风俗作文1

明天就是春节了,正所谓初一的饺子得三十晚上坐一宿!这马上就得坐一宿了,当然得露一手!

大年三十一大早,老妈就把我从床上拽了起来,我起来一看,大家正在包饺子,我赶忙跑过去想要帮忙,我一过去,老爸就给了我一个硬币,让我将硬币包进饺子里,我兴致勃勃开始了我包饺子的历程。首先我拿了一个饺子皮,用勺子挖了一勺饺子馅放进饺子皮里,两手一捏,一个饺子成型了。大家都说我包的不错,我顿时骄傲了起来。这时,一直在厨房忙活儿的姥姥走出来对我说:“过年时,讲究守岁时包饺子,辞岁时包饺子即到子时也包饺子,此为两年之交,往饺子里面包硬币的意思是招财进宝,有财运的哦!”我立刻兴奋了起来,准备捞一把“财运”!

晚上十二点,饺子下锅了,元宝似的饺子把我馋的口水垂涎欲滴,我们坐到桌上开始吃,都在挑个大的想要吃到硬币,突然,老爸大叫一声,将硬币吐了出来,老爸乐开了花,而我一脸的`羡慕与遗憾!这就是我们家春节的风俗,大家在过节吃饺子时,一定要包住财运,抢占先机,千万别被自己老爸吃到“财运”了!我很喜欢这个风俗,希望一直保持下去,也希望财运成真哦!

祝大家新年快乐,心想事成,万事如意,天天开心哦!!!

家乡的风俗作文2

远处飘来阵阵清香,似草又似花,无声无息,雨中散着清新,恍若那片深绿,荡漾在我心中。——题记

短暂的春节走过了,天空不再阳光明媚。

天灰沉沉的,雨点似帘子般落下,使万物苏醒,杨柳抽出了新芽,桃李梨树争相开花,草地再也没有冬天那般荒凉,萌发发出了星星点点的绿色。

一年里最重要的节日,除了春节,应该就是清明了吧。

在我的家乡,清明可是一件大事,家家都要祭祖。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天空中飘着毛毛雨丝,前往田间墓地的'我心中莫名的悲伤起来,低着头,像一个机器人一样在田间的路上走着,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关于祭祖我的家乡还有一个特别的风俗,只要是一个姓氏的都会一起祭祖,最后还会聚在一起吃一顿饭,我爷爷和爸爸都会去参加,但是小孩不会去,因为只有成了家的才可以参加。

清明节,你的家乡又有什么风俗呢?不妨来一起交流交流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3

在我的家乡有许很多多的传统节日,譬如:新年、端午节、重阳节……每一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惯。

新年的脚步声离大家愈加近了,而在新年里,大家的风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伙团聚在一块,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大家孩子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大家则是在房间里打麻将,看电视。直到非常晚,大家才上床睡觉。年初中一年级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新年的氛围是否更浓了呢?随着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由于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漂亮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被人感觉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新年,你们的家乡是如何过新年的呢?

家乡的风俗作文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我们全家老少都怀着激动,开心的心情迎接即将来临的春节。关于春节,最值得一提的是那已经相传几千年“年”的故事了。

传说,有一只怪兽叫做“年”。每到春节它就从深海里跳出来祸害人间,还要摸一摸小孩子的头。被它摸过头的小孩,到了第二天高烧不退,重病不起。直到有一个老头说“门外贴上红红的对联,屋里点着金光闪闪的烛光,叫上孩子在门前放鞭炮。”

这样“年。”就被吓跑了,这个习俗一直传到现在。

过春节,大人们最喜欢做的事大概就是吃完晚饭后,坐在一起,吃着瓜子,看着春晚了。他们时不时唠叨几句,有说有笑的.,看起来真是其乐融融啊!而小孩子们则是用压岁钱去买鞭炮玩,整条街上都是噼里啪啦的响声,孩子们那笑声时不时在空中回荡着。

到了年初二,全家都去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孩子们一大早就穿好新衣起床了,正催着母亲快点去别人家玩了吧!

于是,春节热闹地来了,又热闹地走了。

家乡的风俗作文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大年三十,是爷爷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他要带我们去祭祖。祭祖要买的东西很多,比如水果、纸钱、香烛、爆竹等。爷爷总提前准备好所有东西。

祭祖的'路上杂草丛生,爷爷忙着用镰刀把杂草割掉,以保证我们几个走得更顺。而我们的任务就是把祭祀的物品送到目的地。

终于到了,爷爷又忙着摆放贡品。我们几个小孩儿放下手里的东西,就你追我赶的打闹起来,顽皮的男孩子在坟头上上蹿下跳。爷爷生气了,把我们叫到一边语重心长地说:“晚辈对长辈一定要尊敬,活着的人对逝去的人更要敬重。你看你们像什么样子!”被爷爷训了一顿,我们只好乖乖地站在一旁,再也不敢轻举妄动!

教育完我们之后,爷爷就放起了爆竹。等到爆竹放完,确定安全后,爷爷就点燃了香烛插在坟前,又让我们一人拿一叠纸钱烧给太爷爷。爷爷一边烧纸钱一边对着坟头说着请求太爷爷保佑孩子们健康幸福之类的话。我们也学着爷爷的样子请求太爷爷保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身体健康,福如东海之类的话。

后来我才知道,祭祀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礼仪。怪不得爷爷如此看重!如此讲究!

家乡的风俗作文6

我们平时在家过的风俗大多是包饺子、吃年夜饭、守岁、贴春联儿、走亲访友,今天我不是介绍往常的风俗,而是几句家乡的风俗。

我妈的家乡我的老家,江苏一个城市—海安。每到该贺喜的日子都会请一支舞队来跳这种舞,叫海安花鼓。

海安花鼓”在海安的流传,可以追溯到明代的嘉靖年间。《明斋真识·广陵韵事》有“花鼓传来三十年,而变者屡矣,始以男、继以女,始以日、继以夜,始以乡野、继以镇市,始以村俗民氓、继以纨裤子弟”的记载。在我小时候一有表演,妈妈就会提起这句话,使它印在我的脑子里。

海安花鼓”和苏北地区的“牵驴花鼓”、苏南地区的'“渔篮花鼓”、“洛子花鼓”一样,在明代以前,都属于歌舞戏曲表演。

一次亲戚60岁的宴席上请来一只舞队,正跳着火热时,大嗓门的姨姥姥拍了拍我的肩:“你是不是在学舞蹈吗,来一段。”声音迅速地传到了亲戚们的耳朵中。各个儿都在那里起哄,我被逼无奈上了台。左手拿着鼓,我右手拿着鼓槌,跟着音乐的旋律舞动着。

我家乡的风俗是我心中缺一不可的文化。

家乡的风俗作文7

要说节日,我们家乡的人最爱过的就是春节了!

除夕夜里,最不能少的就是白白胖胖,圆圆乎乎的饺子了。

吃完团圆饭后,我亲自下厨,给全家包饺子。

我将化开的猪肉、白菜、葱、姜和一些调料剁成沫后搅拌在一起,做成了喷香流油的饺子馅。再将一个个小剂子擀成外薄内厚的小圆饼。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这面剂子总是不听我使唤,一会儿变成了长方形,一会儿又是个不规则图形,一会儿又死死抱住了擀面杖,把整个身体都黏在上面,说什么也不肯下来。

好不容易我才把面皮擀好,舀了一大勺肉馅儿放在中间,然后一使劲儿捏紧两边,再捏上一圈漂亮的花纹,整整齐齐的摆放在案板上。那些个“大肚子士兵”东倒西歪的站立着,滑稽的模样令谁看到了都会忍不住捧腹大笑。

经历了这一系列的`“磨难”,我终于把它们送入了开水沸腾的锅中。只见它们又摆出了一副胖娃娃的模样,两手扶着圆滚滚的肚子,上下不停的翻滚,可爱极了。

除夕夜里,全家人品尝着我做的饺子,整间屋子洋溢着温馨和幸福。

家乡的风俗作文8

我的家乡有一些习俗,无论是谁也无法改变。

在我的家乡有这么一个规矩定,在过年的时候,无论是谁,都必须赶回家跟家人团圆,吃‘团圆饭’。

在过年的时候,一家人围在一张桌子上说说笑笑,那是一幅多么幸福的画卷。在平时,因为各自工作与学习的繁忙,大家很

难聚合在一起。作为小孩,总对每年这种团聚的日子充满了期盼。

在吃‘团圆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都要互相碰杯,可是我们这些小孩子不会喝酒,怎么办呢?哈哈,大家一定听说过‘以茶代酒’

这句话吧,我们小朋友就会用饮料或是茶来代替酒来互相碰杯。大家互相碰杯,代表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代表彼此间新年的`期待与祝福;代表家庭的和谐与美好。大家围在一起谈谈自己今年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方面的计划,将它们与自己的亲人进行分享,并相互鼓励与支持。

‘团圆饭’代表人们生活的团团圆圆,日子的美美满满,祖国大家庭的和和美美!

家乡的风俗作文9

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盛大的传统节日,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年祭祀演变而来,在传承发展中承载了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贺岁活动,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带有浓郁的各民族特色。

春节历史悠久,在传承发展中已形成了一些较为固定的习俗,有许多还相传如至。如:买年货、贴对联、年夜饭、拜年、压岁钱、舞龙、放鞭炮、放烟花、庙会、赏花灯等习俗。传统节日承载着丰富多彩的节日文化内涵。

这些习俗里最让我觉得幸福而又快乐的是“吃年夜饭”年夜饭是年节习俗之一,又称团年饭,团圆饭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阖家聚餐。年夜饭源于古代的年终祭祀仪式,年夜饭是年前的重头戏,不但丰富多彩,而且很讲究意头。吃年夜饭前要先拜神祭祖,待拜祭仪式完毕后才开饭。席上一般会有鸡(寓有计)、鱼(寓年年有余)、生菜(寓生财)等等以求吉利。

中国人的`年夜饭是家人的团圆聚餐,这顿饭是年尾最丰盛,最重要的一顿晚饭。也是我最喜欢的习俗之一。

家乡的风俗作文10

我的家乡,虽然一切都很平凡,但家乡的闪光点常吸引人们的关注。其中,祖祖辈辈传下来的民间传统习俗就是其中的亮点之一。

节日的气氛最能体现出传统习俗的魅力。

我们这儿的第一节日是春节。春节还没到,家家户户进入腊月后会陆续杀猪,我的家乡除夕定会吃鸡、鱼、肉这三样菜,鸡必须是最好的,将它整只清炖,出锅装盘时要让头昂起,不仅喻义“步步高升”,而且清爽可口,令人不吃都想咽口水。

春节后的又一轮高潮无疑就是元宵节了。元宵节吃元宵,当然是必不可少的了。软软的白面里裹着一团又香又可口的夹心,咬一口,香甜的'黑芝麻糊流入嘴中,在嘴里慢慢融化开来……元宵节时,什么事都围绕着“圆”,那么自然就离不开灯了,家乡有一个持续了好多年的习俗——灯会。每到正月十四、十五夜晚,步行街、行政中心总会亮起“彻夜不眠”的红灯笼,为家乡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正是因为这样,每次灯会,现场都挤满了人,真可谓是人山人海!

我的家乡虽是个小县,但却有着几千年浓厚的文化底蕴,承载了祖先流传下来的民风习俗。

家乡的风俗作文11

中国的节日有很多,但因为地区不同,节日的方式也不同,接下来就来看看我家乡的节日风俗吧!

春节是中国最隆重的节日之一,大年初一早晨,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吃饺子,平时不喜欢吃饭的孩子也都狼吞虎咽――谁吃到包有硬币的饺子?寓意着这一年有“福”!

吃过早饭,一人坐着浆糊,其他人整理着对联,不一会黯然无色的旧春联就变成了焕然一新的新春联,接着再放三颗大炮,表示新年开始了!

元宵节是春节过后第一个要的节日,这天大家要吃汤圆,晚上把灯管放在门的两边,各点一枝蜡烛,在桌子上面,在面缸上都点着蜡烛,预示着来年更丰收!接着大人们带着孩子拿着自制的灯笼上街溜达一圈!

最后在家猜灯谜,一个人念谜题等,大家绞尽脑汁想出答案后获得一份,欢声笑语消逝了时间,以最终的`分数换取不同的红包!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风俗,它有趣,庄严,有意义,需要我们流传下去!

家乡的风俗作文12

我的家乡坐落在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里。那里虽然没有都市的喧嚣,但家乡的风俗活动的热闹气息足以传遍方圆百里。

正月初十的早晨,公鸡洪亮的打鸣声传遍了全村,人们便不约而同地忙起活来了。村里的老人说,正月初十拜菩萨,要准备鸡、酒、茶献给菩萨,才能求得未来一年的风调雨顺。很快,家家都把拜菩萨的“标配”食物做好了,大家陆续把食物、桌子等搬到了运动场上。不过一会儿,运动场已是人山人海了。

接下来还有摆菜、说吉祥话、旁人献茶等。但最让人喜闻乐见的是舞龙了。舞龙的队伍从入口冲了进来,他们穿着统一的服装,排着整齐划一的队形,举着头顶上的龙左摇右摆地舞着,动作极为协调。他们舞动着的不仅是头顶上的龙,还舞动着他们的青春,舞动着他们的热血,更舞动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舞龙的表演者舞得那么精彩,也让人们跃跃欲试,想大展身手一番。

“龙”走了,“菩萨”来了。那“菩萨”是由一群中年男子抬着的'。他们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健步如飞,一点儿也看不出岁月的痕迹。活动在人们烧香、拜菩萨中落幕了。

家乡的风俗,以独特的文化被世人传承,像一坛陈年美酒沁入人们的心田。

家乡的风俗作文13

中国是一个大国家,由许多许多的城市组成,每一处地方的食物不同,语言不同,习俗更有差异。

每年快到春节,人们都要以各种方式祭奠自己的祖先。我土生土长的徐州有这样一个惯例,把一张张的黄纸折成一个锥形,用线一个一个串起来,还会把一片片金黄色的.纸叠成一个个大元宝。最后再成袋成袋的将这两样东西烧给祖先。每到快要上坟的时候,妈妈总是为这事“牺牲”好几天。而在连云港,这一切都不需要费太多的精力了:先买来一沓子黄纸。将黄纸分成二三十张一摞,用底面是一个古代铜钱状的“纸锣子”,像盖章似得把“铜钱”刻在纸上,最后再将这些黄纸分散成扇子状,这些工序完成以后,我们就能带上酒肉饭菜去祭奠祖先了。

春节期间,我们也不能光祭奠祖先,还要热热闹闹的图个吉利呢!

瞧,那高高的、挺挺的,站在寒风里的叫“摇钱树”。顾名思义,就是摇一摇就能掉下钱来。我每次回老家,都会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看到这些挺拔的“摇钱树”。爷爷每年都不惜花大价钱买来又高又茂盛的“摇钱树”,希望我们全家都能发大财,行大运。我家乡的习俗十分有趣吧,有空儿,你们也来亲眼看看吧!

家乡的风俗作文14

有的人喜欢春节,有的人喜欢端午节,而我呢,最喜欢春节了。

春节是我最难忘的节日,过春节时有很多的风俗呢,如:大扫除、贴春联、放鞭炮、吃年夜饭、拿压岁钱。过年时家家户户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贴春联时,人们都把表示新年祝福的话贴在门的两边,还会挂上灯笼,到处都是一派喜庆的景象。福字呢,可以正着贴,也可以倒着贴,倒着贴的意思是福到家里来。每年除夕晚上,一家人围坐在同一张桌子上有说有笑地吃着年夜饭,准备迎接新年的到来。大年初一,家家户户都要到亲戚家拜年,那时小孩子们最高兴了,因为拜完年,小孩子们可以拿到红包呀!

你知道为什么大人要给小孩子红包吗?就是传说从前有一个“年”的怪兽,每次过年的时候它都会出来,摸小孩的.头,被摸到的小孩都会发烧,有的病重的小孩都烧成傻瓜了,有一对老人家,他们年纪很大才有孩子,所以他们很爱他们的孩子。有一次,家人用红包包了几枚铜钱给孩子,那个小孩子玩着玩着就睡觉了,他把红包放在了枕头边,“年”看见了,它被吓跑了。后来这个消息传开了,从此每到过年,长辈都会在过年时给晚辈包红包,也叫压岁钱,这样孩子就能在新的一年里平安、健康地成长。

我喜欢春节,你们喜欢吗?

家乡的风俗作文15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我们的祖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虽然各地都有风俗习惯,却不尽相同。今天我想介绍的就是我的家乡春节的风俗——包饺子。

春节吃什么主食呢?有的地区吃汤圆有的地区吃饺子。我的家乡在东北,不同于南方,北方人过年是吃饺子的。每到春节,家家户户都会包各种馅的饺子,有芹菜馅、白菜馅、韭菜鸡蛋馅……我最爱吃的就是东北特色的酸菜馅饺子了。

饺子的'制作方法很简单。先准备好面粉,往面粉里加入温水,不断搅拌至棉絮状就可以揉面了,揉成一个大面团后把它切成一段一段的,压成面饼放在一边。再把之前买的蔬菜和肉混在一起剁成馅,前期工作就做好了。之后就是把馅放在面皮上,把面皮合上捏紧,重复多次,一个个圆滚滚的饺子就包好了。

北方人还喜欢在饺子里放点东西,有的人家放糖,用意是吃了新年日子甜美;有的放花生,因为花生又叫长生果,用意是吃了人可长寿;还有的往饺子里放硬币,用意是谁吃到了就“财运亨通”。每年我们家包饺子的时候都会放俩硬币,只是每次都被爸爸吃到,真是让人羡慕。

这就是我家乡的风俗之一,你的家乡有什么风俗呢?

标签:风俗作文

家乡的风俗作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