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

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

趁年轻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

随着社会一步步向前发展,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报告包含标题、正文、结尾等。写起报告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1

他们在历史的风烟里龃龉前行,斑白的鬓发是岁月难以抹去的痕迹;他们在沥血的尖刀下永不屈服,无言的斗争是国人永不屈服的脊梁。中华民族是一个善于遗忘的民族,过往的岁月里我们遗忘了太多本该铭记的历史,而今,让我们一同 重走抗战路线,彰显红色信仰 ,悉数这段被人们遗忘的抗战旧事。

我们此次沿着当年红军抗战的路线,一路走来,沿途拜访了多名抗战老兵及抗战英雄的后代,旅途虽多困难,但更多收获。

7月23日早上我们整装待发,于上午十点左右到达泾阳县民政局,一番接洽后,得到了民政局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料。资料上显示泾阳县现有五位在世老兵,综合考虑老兵年龄及住处等多方面因素后,我们选择拜访胡福才、徐效参两位老爷爷。

怀着忐忑的心情我们坐上了去往胡爷爷家中的 村村通 ,几经周折终于见到了 传说中的 抗战老兵,胡爷爷虽然年事已高,但神采不减当年,一直执意要站着与我们说话,如果不是资料上明明白白写着,谁也不会想到眼前这位老人竟已是耄耋之年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抗战胜利70周年社会实践报告。

当初见的尴尬随着谈话的深入散去,老人向我们娓娓道来了自己在那段革命岁月里最难以忘怀的故事。

作为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儿,当年只有12岁的胡爷爷进入了安吴拥军学校学习,带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了无牵挂的心态,胡爷爷去过延安,到过东北,喝过小米粥,也咽得下高粱面,谈起当年的从军生涯,胡爷爷的一席话让我们大为感慨。

他说打仗的时候红军是最受欢迎的,所到之处,人民都热情接待,提前为士兵们做好饭,而红军战士们不白拿老百姓一分钱,临走时会打好条子抗战胜利70周年。说起领导人,虽有安排有小灶,但都跟大家吃一锅饭,当一家兄弟。

纵观中国近代史,我们不难明白为何抗日战争会最终取得胜利,抗战的胜利靠的是军民一心同仇敌忾的勇气,靠的是纪律严明听党指挥的纲纪,胡爷爷用自己的经历向我们展示了那段历史真正的面目,也让我们这群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体会深刻体会到今日脚下祥和的土地昨日或许经历着我们难以想象的血雨腥风。

没有哪一场革命不是用鲜血浸染而成,没有哪一段历史不是用白骨堆砌而来

在采访的最后,胡爷爷坦言自己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金钱与名利对于他而言都不重要,眼下祥和安乐的日子才是他曾经日夜期盼的。是啊,对于一个经历了人生大悲大喜的老人而言,还有什么比得上眼下儿孙绕膝子女孝顺来的幸福呢?但不得不说,当老人颤巍巍将军功章戴在胸前行了个军礼的时刻,我们从他被岁月压弯却依旧坚韧的脊梁上看到了一个革命老兵当年的风采,这是那段峥嵘岁月对他最好的礼赞。

有了上午的经验,下午的行程顺利了许多,我们顶着烈日辗转来到了徐效参爷爷家,一进门,大家都惊呆了,眼前这位鹤发童颜的老人难道就是徐爷爷,在村支书的介绍下,我们才得知,徐爷爷当年是一名随军医生,怪不得身体依旧健朗,只见他的小孙子好奇的望着一群大哥哥大姐姐,老人了解了我们的来意后非常热情得接待了我们。

在一番交谈后我们了解到在抗日战争时期,徐爷爷由于年龄较小,所以并未亲上战场,但在校学习的他时常与同学们讨论前线战事,热切关注着周围的情况。后来,作为一名一线军医,徐爷爷可以说是惯看生死,战场上血淋淋的一幕幕将他的内心磨砺得无比坚硬,谈起现今的中日关系,徐爷爷好像又变成了当年那个意气风发的小伙子。

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2

年轻的时候,他们奔赴抗战前线浴血杀敌,九死一生迎来胜利之日。如今,他们华发苍颜,苦难与牺牲的记忆从未忘记。他们感怀抗战的艰辛、胜利的不易,更珍视和平的珍贵。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由我校学生会、《渭华青年》编辑部、国旗仪仗队成员组成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赴武乡史实地寻访实践团〞,来到山西省武乡县开展了弘扬太行精神,寻访抗战老兵系列活动。在武乡县民政局协助下,《渭华青年》编辑部学生记者专访了已经94岁高龄的抗战老兵魏志唐家中,重温那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

01、回忆往昔,峥嵘岁月数风流

初见魏大爷,是XX年7月27日的中午,在魏大爷朴素而又整齐的家中。魏志唐和所有中国的老人一样,慈祥、敦厚;不同的是,现年已94岁的魏大爷,经历战火磨砺,依旧精神矍铄。谈起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冲动的心情溢于言表;在他对那段战火纷飞的岁月回忆中,更多包含的是感慨与提炼。访问魏志唐老人,你定是写不出一篇多么轻松的文章,但你可以感受到老去的仅仅是岁月,而不老的是抗战精神与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

94岁的魏大爷小时候生活艰苦,没读过书。参军是残酷生活的出路,更是保卫家乡的壮举。15岁开始当民兵,白天站岗放哨,为八路军训找军粮、埋地雷。当时没有口袋,就用裤子装粮食送到山上。1945年入伍,同年7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他在八路军129师参加抗战,是太行三纵队司令部警卫连战士。1947年随军南下去淮海,保卫八路干部。受过三次枪伤,分别是眼睛、手和腿。魏大爷说起这些事,我们依稀看到了他当年的斗志昂扬;同时,我们也感慨魏大爷的记忆力。

后来从警卫连调到729团一营一连,开始打鬼子,参加了安阳、新乡、山东等战斗,每天背着60多公斤的包,装着锅碗、米面、子弹100发、三个手榴弹、一个步枪等。魏大爷说,有一次他们各班包饺子吃饭,刚把饺子下到锅里,命令要走,只能边走边吃,渴的不行在河边喝洗衣服水。随着老人的讲解,我们的思绪仿佛又回到了往日的峥嵘岁月,心潮澎湃,感慨万千。

02、投军报国,抗战场上拼全力

说起战况的惨烈,魏大爷几度哽咽。回忆牺牲的战友,魏大爷说道:“你真不敢相信,昨天还一个炕上睡觉的战友,第二天就没了……〞他说,想起有些战友只能仓促掩埋,甚至尸体垒着尸体,他就更加愤怒日本侵略者,打击日本侵略者的决心也更加坚决。

“在羊山时,刘伯承亲自查看战场,指挥作战。但是在羊山集战斗中,我被炸弹把腿炸伤,被担架抬到前方。〞说着,魏大爷向我们示意他的腿部。之后去了山东养伤,在抗日军校大学识学习。如今魏大爷每天都会去八路军太行纪念馆转一转,回忆当年的情景。

新中国成立后,魏大爷担任石家庄高级步校新生连连长,1955年转业到长治市人民银行工作,1984年离休。魏大爷说,自己有6个子女,长期居住在外地,经常回来看他,子女孝顺,家庭和谐。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他将于9月受邀赴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大阅兵活动。他说,非常感谢国家对老兵的照顾、关心和帮助。

03、丰碑不朽,抗战精神代代传

雨果曾言,历史是过去传到将来的回声,是将来对过去的`反映。抗战的胜利,不仅是人民的胜利、正义的胜利,更是抗战中迸发出的伟大精神的胜利。魏大爷以一个抗战老兵的担当,诠释着“拼搏、奉献、团结、自强〞的伟大抗战精神。魏大爷告诉我们,现在社会不一样了。但今天和平年代仍旧需要传承与弘扬抗战精神。“红旗下生,红旗下长,你们都是大学生,要好好学习、孝敬父母、知行合一。〞临行前,他寄语我们每一位渭华学子。

雄关漫道,而今迈步。时光荏苒,七十年弹指一挥已是盛世;沉烽静柝,民族危亡关头的呐喊在历史中回响。新一代青年人正从无数像魏大爷一样的抗战老兵中接过火炬,传承抗战精神,以抗战精神投身于新时期的学习与工作,凝聚实现中国梦的巨大力量。

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3

为响应团中央的全国大学生抗战纪念胜利70周年寻访活动并结合团中央每年推行的大学生“青春三下乡〞活动。7月15日,西北工业大学人文与经法学院赴湖南韶山实践队来到了著名的山水洲城——长沙。在长沙进行社会实践的一天内,我们攀登了岳麓山,游览了湖南大学和橘子洲。

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南岳72峰之一的岳麓山。抗战时期,岳麓山“与长沙城隔江相望,对长沙有瞰制之利〞,使其成为长沙战场极其重要的一个军事制高点。一山、一城,在那段异常惨烈的战史中,曾如此唇亡齿寒、存亡相依。刚踏入山脚,便感受到暑气削减,满目翠绿,清风蝉鸣,神奇地将我们带人了一个平和宁静的世界。我们沿着蜿蜒的山道一路向上,又走过了一级一级的青石板台阶,来到了陆军73军抗战阵亡将士公墓。抗日战争期间的三次长沙会战,由三湘子弟组成的陆军73军于长沙围抗日军,该军在剧烈的战斗中,伤亡重大,其第5师师长及将士,还有其他几个师及军司令部直属部队众多官兵壮烈殉国。1946年春,最后一任军长韩俊指令专人督修公墓于此。站在这些墓碑前,尽管隔断着几十年的时空,我们依然能感受到他们保家卫国的一腔热血以及勇往直前、不惧牺牲的精神。

从岳麓山下来便进入了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湖南大学是历史悠久、声誉斐然的著名高校。被誉为“千年学府,百年名校〞。湖大校园风景秀丽,大量近代的红砖黑瓦述说着她的古朴历史。我们着重参观了湖大的新老图书馆,老图书馆现在作为一个景点来开放,馆中收藏了大量的各界人士捐赠的文艺作品,使得这座红楼更具文艺气息,新图书馆颇具现代化,方正的大楼直指青天。

路过岳麓书画院,几根断裂布满青苔的花岗岩大门柱静默的立在草坪上,这些都是日军轰炸留下的伤痕,告诫世人战争的残酷,在湖大风光绮丽下也掩盖着饱受战火侵袭的沧桑,她几度迁址,几经受创,损失了大量珍贵的仪器和文物。同时校园内的建筑设施也被摧毁,使得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开展。即便如此,当时的`湖大并没有被吓倒,而是以英、德、法、日四种文向中外文化界发表宣言,表示抗战到底的决心,极大地鼓舞和鼓励学生们的抗日热情和士气。回想我们西工大的先辈们,同样是在日军轰炸的威胁下,“七星灯火、坝上长夜〞的故事是他们航空报国的最美诠释。

来到橘子洲,远眺湘江北去,仰望岳麓青翠,大家都情不自禁朗诵起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问,流露出他的风华正茂。千万重,其中的豪气与壮志仿佛在宣告世人,他毛泽东来了!忆往昔思今日,如果没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这一代人的努力,中国的今天我们无法预料。他们在面对日寇钢铁洪流下,带动着身边一批又一批的爱国者为民族存亡而战。恰同学少年,此时的我们心潮澎湃,恨不得回到那个时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白天的行程结束的很快,但大家都充满了对这座城市的不舍,虽然有很多未能做的,留下了许多的遗憾,但是大家感触颇多。这一天里,我们在岳麓山上缅怀英魂,驻足于那些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牺牲的前辈先烈的墓前;走在湖南大学的校园内,感悟那个年代留下来的那种大学生的豪情;在橘子洲头,我们意气风发,忆往昔峥嵘岁月。夜色下的星城愈发的美丽,我们漫步在湘江江畔,享受着这夜间难得的静谧和清风带来的凉爽,大家不免沉醉于此。

历史并未离我们远去,历史也并没有被我们的国人遗忘,曾经我们民族所遭受的不幸一切一直在被缅怀、一直在被反思。我们走过了多个抗战遗址和纪念馆,每一个地方都是人来人往,每一个地方都可以看到驻足认真聆听的游客,这都足以说明,我们国民的爱国热情是高涨的。而且,不管是在网络还是报纸上,我们都可以看到湖南人民是多么在意和看重这段抗战历史,不断地寻访、不断地纪念,把这片土地上的一切都融入到这片土地上人民的骨血中去了。

短短的七天,我们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人聚在了一起,大家共同经历着一切,大家互帮互助,这种感情是无法被别的东西超越的。我们这次的主题是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寻访活动,我们在各地的寻访、参观,就是像重走当年的抗战路线,去体会感悟他们经历的一切,去体会感悟他们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认清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我们的人生价值在于何处。我们只有不断壮大自己,才能让我们的国家壮大,不让历史重演。一个国家、民族要富强、复兴,最重要的就是人才,而我们就是国家的储藏力量。

抗战胜利社会实践报告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