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

忆离人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墨子的教育思想

墨子,名翟,战国初期人。早年曾“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淮南子·要略》),后自立为墨家学派。墨家学派纪律严明,是一种宗教团体式的特殊私学。

墨子认为人性如素絲,“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墨子·所染》),因而很重视环境和教育的作用。他的社会教育主张是“上说王公大人,次说匹夫徒步之士”(《鲁问》)。墨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兼士”,并力图把缺乏兼爱精神的“别士”改造成兼士。

 

墨子的教育内容也与儒家有别。他讲诗书而非礼乐,善守御而重科技。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耕柱》)。

 

墨子也将道德教育放在首位。他说:“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修身》)并总结出一套德育原则和方法:

 

一是义利结合。“万事莫贵于义”(《贵义》),而利民、利天下就是最大的义。

 

二是言行一致。“使言行之合,犹合符节也,无言而不行也。”(《兼爱下》)

 

三是强力而行。他认为“志不强者智不达”(《修身》)。

 

四是合其志功而观。主张将道德行为的动机与效果统一起来考察。

墨子的教育思想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