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青果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在现实的学习、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论文吧,论文是学术界进行成果交流的工具。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学教学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

摘 要: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化学具有很强应用性.化学素养是指在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以后,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提升其综合能力.

关键词:化学教学论文

与其他学科相比,初中化学具有很强应用性.化学素养是指在学生掌握化学知识以后,能够运用化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提高学习成绩,还可以提升其综合能力.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

在初中阶段的化学课堂中,大部分教师的教学方式都过于传统,总是侧重于技能和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化学素养的培养,并且,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使学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学习和成长.在这种化学教学方式下,没有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更无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种化学教学方式带有强烈的盲目性,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也没有真正激发出学生自身的潜力,无法培养学生化学素养.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初中阶段的化学教学并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不仅仅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过于陈旧,还因为他们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只是单方面的讲授,没有很好的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学生对老师讲授的知识不能更好的吸收和理解,学生本身也没有对知识进行更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所以说,老师要对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使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显著提升.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策略

1.改变教学与学习方式

传统的化学教学方式不仅无法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更无法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来带动学生改变学习方式.由于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学习能力都会有所差异,教师应该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进而提升化学课堂的教学效率.初中化学不仅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它的探索性很强,因此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作用,创设一些合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从而促使学生更加积极自主地进行探究学习,这样不但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化学素养.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学习,也能体会到更多学习乐趣.

2.创设化学教学情境

在讲解化学原理的过程中,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作为案例,为学生举出具有很强实用性的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比如,运用醉酒驾驶相关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酒的有效成分,进而完成检测酒精的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化学知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化学素养.

3.重视化学实验教学

在初中化学教学领域中,实验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很多化学结论和化学现象都需要通过实验来演示和证明,也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并且进行仔细、认真、耐心的'观察.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时间,但是,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以及实验能力.

4.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过去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价模式主要是以分数进行单一的分等,仅注重对学生知识水平的考查,忽略了对学生化学素质的关注,这是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化学教学评价应当着力避免的.在新课改背景下,不仅应当对教师在知识层面的教学过程给予更多的关注,同时要注意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理解能力以及整体综合素质,实现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的有机结合.在对于教学过程的评价方面应当积极探索更为多样的途径与形式,具体可以采用问答、访谈、论文、报告、作业、日记、问卷、成长记录、自我反思、笔试、观摩等等方式;而对于学生学业的阶段性水平评价则可以仍然延用传统的笔试方法,探索得分评价与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新的评价模式.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制作一个盒子,让学生自己编写试题,将所编写试题写在纸上,将纸折叠起来放入盒子中.学生按顺序抽取试题进行口试.在口试的过程中,如果学生回答错误,出题的学生可以为答错的学生解答和指正.有的学生编排了如下试题:下列净化天然水的操作中,净化程度最高的是A.吸附沉淀B.静置沉淀C.过滤D.蒸馏通过这名学生的设问,和其他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清楚了解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综上,化学是初中教育十分重要的基础学科,为了能够使学生掌握更多的化学知识,化学教师必须要不断深入研究和创新教学模式,在实践中逐步完善化学教学方法,从本质上对学生化学素养进行培养.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2

摘要: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化学实验作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增加化学教学的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重化学实验教学,不断优化实验教学。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浅谈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说说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学习能力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初级阶段,对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在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实验是化学学习的基础,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理解相关化学现象,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化学实验是教师辅助教学的手段,减轻教师教学的困难。通过实验教学,教师能够更清楚地向学生展示有关化学现象,解释相关的化学知识。化学实验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教学实验。然而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许多教师常常忽略实验的重要性,同时现有教学条件也导致教师无法将一些实验展示给学生又或者一些教学实验存在一定的难度学生无法完成,许多因素都导致初中化学实验被忽视。为了充分发挥化学实验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转变现有的教学观念,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利用各种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一、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

初中化学是化学学习的基础阶段,教学内容较多,其中有些实验具有一定的难度或者有些危险性。传统教学中,教师在选择实验内容时通常是根据书本内容,选择书本上的展示实验,这些实验通常已经有具体的实验步骤,或者难度较低不具有挑战性。因此,教师在选择实验时,应当注重实验的有效性,选择适当知识点开展实验,设计合理的教学步骤,根据实验内容选择实验器具。教师在设计实验时应当结合课本内容,贴合教学要求,综合考虑教学条件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设计的实验不可过于简单,应当具有一定的难度,这样既能让学生敢于动手实验,也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例如笔者在进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实验时,先让学生提前预习了课本上的实验讲解,在上课时,通过演示实验向学生展示如何配制特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笔者先称取5g氯化钠和45g水,将氯化钠溶解在水中,让学生计算出现有氯化钠溶液的浓度,然后加深实验难度提问学生“用现有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出浓度为5%的氯化钠溶液?”,“用现有氯化钠溶液如何配制出浓度为20%的氯化钠溶液?”,学生积极发言,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课堂气氛活跃,提高了教学效率。

二、注重学生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模式中,通常以教师的讲解为主,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方案,对教学内容作出讲解,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选择某些知识点进行实验。学生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参与度较低,大多是根据教师的指示,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很少能够自由发挥,学生的实验兴趣较低。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初中化学教师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必须加强学生的地位,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给予学生适当的机会进行独立实验,帮助学生验证一些现象,激发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后,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开拓实验,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适当的验证,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加深对知识的记忆。以笔者的实际教学为例,笔者在进行《燃烧及其利用》这个章节的教学时,这个章节最后有一个实验活动是探究燃烧的条件,笔者先向学生强调了实验的注意点,然后将班级同学分成6个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最后总结燃烧所需的条件,在实验的过程中,其中一组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为什么烧柴火有时候添柴会把火熄灭了,有时候会烧得更旺?”,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我让学生将一团揉紧的纸和同质量的未被揉紧的纸一起燃烧,让学生观察哪个先烧完,然后分析这两者的区别,最后得出是因为氧气的原因。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学生的自主性,适当给予时间进行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三、将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化学具有很强的应用性,与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很大的联系。许多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只注重书本知识,忽视了知识点的实用性。学生在学习时无法联系实际生活,对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因此,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将化学实验同实际生活相结合,带领学生通过实验验证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化学知识,让学生知道化学无处不在,对化学产生亲切感,同时也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学习《自然界的水》这个章节时,水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东西,许多学生对它都很熟悉,笔者先让学生说说自己所了解的与水有关的知识,然后引出“现在水污染严重,如何提取干净的水?”这个问题,带领学生进行水的净化的实验。笔者事先准备了一杯有泥沙的水,让学生思考如何获得干净的水。经过笔者的引导,学生纷纷答出了过滤、蒸馏等方法,然后笔者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相应的实验验证学生的猜想。将化学实验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可以拉近化学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初中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初中化学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选择合适的实验内容,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地位,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来提高学生参与化学实验的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杨仁茂.挖掘和发挥化学实验教学功能的探讨[J].北学教育,2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S].太原:山西出版传媒集团,2012.

[3]吴俊明.发展化学实验教学研究需要大智慧[J].北学教学,2013.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3

摘要:实验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实验教学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升,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有利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因此,作为初中化学教师,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探究十分必要。

关键词: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创新

〇前言

在初中学生首次接触到化学知识,因此这是学生的化学学习的启蒙阶段,在这个阶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而化学实验是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因此化学实验教学方法要不断的创新,以便化学实验教学能够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的吸引学生的兴趣。下文中,笔者详细的探究了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的措施,比如教师要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注重更新教学观念、尊重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重新设计或改进实验装置、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以及适时的用微型化学实验替代常规实验等。

1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创新设计

1.1化学教师要时刻注重提高自身的创新素质:若想有效的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设计,教师首先必须做到自身具备很高的创新素养,只有如此,教师所进行的创新才会具备较高的水平,能够赢得学生的崇拜和尊敬,教师的创新精神才能够感染并带动学生创新。化学教师要不断的学习新的化学知识,不断的探索实验的新方法,多学习一些新兴的化学科学,多了解新的化学发明。

1.2化学教师的实验教学观念要与时俱进:新课改要求教师及时的更新教学观念,对于化学教师也是如此,比如学会实验教学观念的更新,而不能一味的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观念下,化学课程多以理论讲解为主,实验操作课不多,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化学教师要注重改变教学观念,做到理论的讲解与实验教学相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教学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鼓励并引导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信念。

1.3尊重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下,学生的动手实验机会不多,教师往往以演示实验代替正规的实验操作课,导致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不高,学习效果不明显。因此,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动手、积极参与,尊重学生在实验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教师把实验操作方法教给学生并向学生演示如何具体操作,提醒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然后鼓励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并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并给出一定的指导。这样学生能够体会到实验的神奇,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今后学习化学的兴趣,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于实验创新的探索。

1.4利用多媒体辅助实验教学:化学教师可以在课前进行演示实验,并把它录下来,演示实验的过程中要注意动作步骤清楚、节奏适中,同时要随着每个步骤讲解要领和注意事项,然后在实验课上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这样学生能够清楚的看到实验步骤,知道实验过程中该注意哪些事项,然后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如果有做错的地方教师对其进行指导或者再次观看视频,分析错误原因并及时改进。利用多媒体辅助化学实验教学有利于节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同时能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得到加强。

1.5重新设计或改进实验装置:化学教材中的部分实验装置虽然非常规范标准,但是使用步骤过于繁琐复杂,学生观察和学习起来比较困难,而且这样的装置实验效果未必理想,很多时候实验现象不明显,学生没有觉得感兴趣反而觉得化学实验很困难,不利于激励学生的化学学习。因此,化学教师可以适当的对装置进行改进,或者依据课程需要对装置进行重新设计,以节省时间的同时还能增加实验效果,能够在短时间内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能够大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6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而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是创新化学实验教学的有效方法。家庭小实验虽然是学生在家里进行而非课堂,但是它对化学教学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家庭小实验能够增加学生的化学学习兴趣的持久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对化学知识和实验进行探索的欲望。而且家庭小实验涉及到的实验用品大多是家庭中常用的物品,使用方便、操作简单,能够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独立实验能力,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学好化学的`坚定信念。比如,教师在课堂上讲完酸和盐的性质之后,可以布置家庭小实验任务给学生,让学生回家把醋和小苏打融在一起,观察其反应,并将反应速度和状态记录下来,下节课时和大家一起讨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既明白了酸和盐的性质,又体会到了亲自动手实验的快乐。

1.7适时的用微型化学实验替代常规实验:随着时代的发展,绿色化学理念逐渐的被倡导,因此,化学教师利用微型化学实验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既符合新时代下教育发展趋势,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微型化学实验采用微型仪器,而这些微型仪器多数来自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废品废物,比如点滴板是利用不用的胶囊板。由此可见,微信化学实验既能够做到废物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还能够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到提高。

2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教育事业也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初中化学教师要顺应我国教育发展潮流,懂得对化学实验教学进行创新,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创新素养,注重把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能力作为化学教学目标,实时的更新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希望以上我的建议能够对其他的在实验教学创新方面存在困惑的初中化学教育工作者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

[2]刘知新,对“化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化学教育,

[3]李文会,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及策略初探,网络,

[4]李中权,邓昌文.浅谈CAI在中学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教学和仪器,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4

摘要:随着社会进步、科技的发展,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如今,多媒体教学已经是作为一种新兴教学手段被所有教师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让初中化学课堂更丰富有趣,是初中化学课程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实践应用

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迅速进入生活的各个领域,多媒体教学的实践和运用就是在其迅猛发展后产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它改变了之前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教学注入了一股新力量。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运用给初中化学课堂带来了新气息,可是在初中化学实际课堂教学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和弊端。下面分析和探讨多媒体在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的弊端和优势,并且提出运用方法。

一、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现状

(一)注重形式化教学,忽视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在多媒体是科技迅猛发展下产生的新兴教学手段,具有很多优质的特点。但是,现在很多教师没有好好利用多媒体,只重视于形式,并没有真正利用它。在初中化学多媒体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在制作课件的时候,只是对一些定义进行解释,把一些比较表面的东西放在课件中,并没有做更深的研究和探讨,这样很多学生在课堂学习的时候抓不住重难点。而且学生的知识结构基础不同,教师因为在制作课件的时候过于重视形式,没有注意到这些问题,导致很多学生对化学知识的了解都比较浅显,记忆也不牢固。

(二)重多媒体课件,缺师生交流。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引起很多人的.重视,很多教师对多媒体教学也非常依赖,在教学过程中过度使用多媒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盯着电脑,学生只盯着屏幕,导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越来越少。因为学生与教师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困难,教师的教学工作也难以开展。如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的教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因为只注重用课件教学,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就无法让学生真正对水资源产生保护情感,以至于在行动上因为缺少情感基础的铺垫而无法做出正确的行为举止。

(三)学生思考时间少,时效性差。多媒体教学的一大特点就是能让学生直观快速地浏览知识内容,教师也能在短时间内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然而,很多教师因为时间紧想要讲解更多知识就快速地让学生浏览知识内容,不留时间给学生思考问题,导致学生失去独立思考问题的空间。如人教版初中化学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的教学中,很多化学教师因为时间紧就匆匆让学生浏览知识内容,在问题思考方面也没有留下多余时间。很多学生因此没有真正掌握知识,有的即使当时看懂了,后面也很快遗忘了。

二、如何在化学课堂中运用好多媒体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有人说过,学习知识这么大的事情是得有相应的环境促进的,而也只有这样,学习才会变得更加有趣,学者才会更努力学,才会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在初中化学课堂上也是如此,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创设相应情境,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不能只是单独地将知识放在课堂中,然后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只会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如人教版初中化学第八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结合相应情境导入课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金属资源产生保护意识,从而引发学生对环境的保护。

(二)善于利用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教师教学增添了不少乐趣,为学生的学习带来了很大方便。在化学课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在课堂上给学生观看一些名师讲堂,或者利用相应软件,如仿真化学实验室等帮助学生学习化学知识,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知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如人教版初中化学《元素周期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用相应软件让学生对这些知识进行直观感受,让学生进行学习和探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三)加强师生交流,优化评价学生学习。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在这一过程中,我们既要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更应该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指导学生如何学习,成为会学习的人。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教师要起到指导辅助的作用,在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点或者内容的时候,应该给予鼓励、支持和帮助,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给予学生的关怀和鼓励。俗话说机器是死的、冰的,但我们可以在利用它的同时让它鲜活起来。如人教版化学第十二章《化学与生活》的教学中,应该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实际想法,然后对他们进行评价,鼓励和支持他们,增强他们学习化学的信心。

三、结语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合理地利用好多媒体,发挥其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徐福斌.多媒体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J].学苑教育,20xx(13).

[2]王小中.初中化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几点思考[J].考试周刊,20xx(39).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5

一、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不仅可以加深对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理解,也有助于学生科学世界观的形成。可以通过具体物质及物质变化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各种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例如:通过水的蒸发和冷却、石蜡的熔化、镁带燃烧等,使学生树立“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这一观点;通过分解反应和化合反应、氧化反应与还原反应、溶解和结晶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认识物质间存在着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的对立统一关系;通过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使学生理解矛盾的普遍性以及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观点;通过学习核外电子排布的知识,理解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的关系,使学生懂得由量变到质变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二、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现在青少年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的娇惯、溺爱,生活环境优越,因此很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合作精神。一项重大成果离不开集体的智慧,需要大家团结合作。合作是现代人必备的素质,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如在分组实验中,让小组内学生自己分工,选好操作员、记录员、汇报员。之后共同讨论问题,设计实验,相互配合,观察分析实验现象。通过分组实验,让学生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与他人互相合作、相互影响、相互启发,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又如,在解答开放性习题时,组织学生共同讨论,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相互补充。这样使学生有更多互相交流、互相切磋的机会,并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长处与不足,认识到与他人合作能使自己思想更开阔、更深刻。再比如进行研究性学习时,让学生自由组合,一起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以上有意识地渗透,使学生在充满合作机会的个体与群体交往中,克服了自私和妒忌,学会了沟通、互助、分享,这样既能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欣赏他人,同时也能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和欣赏。

三、通过环境保护教学,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及社会责任感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类对地球的索取也在不断增加,这样对地球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在不断加剧。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是每个化学教师的职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重视课本上有关环保知识的教学

现行初中化学教材中蕴含大量的环保教育内容,是实施环保教育的重要载体。如在讲空气这一课题时,给出一段资料:据调查表明,世界城市人口中有一半左右生活在二氧化碳超标的大气环境中,每天有800人因呼吸受污染的空气而死亡,另有10亿多人生活在颗粒物超标的环境中。历史上因空气的严重污染造成的灾难不少,且是触目惊心的。然后使学生知道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危害。又如,在学习爱护水资源时,我给学生讲了“黑龙江”璧南河的污染以及政府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治理污染的措施。也提到了许多地区被迫用污水灌溉农田或作为居民饮用水,对区域居民健康带来危害。然后使学生知道水体污染的原因和危害;我把课本的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这时再让学生自己讨论出解决措施,教师最后总结。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可以在每次实验后,告诉学生废弃的物质倒在指定的容器中,可回收的物质尽可能回收利用。如用高锰酸钾制取完氧气后,指导学生回收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充分利用每一种药品;在做完酸、碱、盐的实验后,指导学生酸性、碱性废液经处理后再排放。这样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课外组织必要的环保活动

如组织学生收集雨水,测定雨水的PH值,从而了解本地空气污染情况;让学生收集废旧电池,防止其对土壤、水体的污染;组织学生出黑板报宣传节约用水、节约用电思想,使更多的人了解节省能源就是保护环境。

四、结合化学家的成长经历或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和勇于探索的思想教育

初中教材中涉及到的一些化学家,他们的成长经历或事迹是教育的极好素材。例如,发现多种气体的英国化学家普里斯特利,英国化学家、原子论的创史人道尔顿,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等等,都是自学成才的典范。还有英国化学家卡文迪许,他虽然出身于贵族家庭,但他从不涉足贵族社会的社交活动,不过腐化堕落的生活,生活简朴,学习刻苦,全身心地投身于化学研究。通过这些名人轶事的介绍,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而且有益于他们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训练。

五、结合我国化学成就和化学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有着光辉灿烂的历史,在化学上也有巨大的成就。在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

1.古代灿烂的文化。我国“四大发明”、冶金、瓷器、酿酒等化学工艺超前于欧美,开发和利用天然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国家。

2.我国的地域资源。煤、石油、天然气矿产丰富,铁、锌、钨、锑、铝等金属储量均居世界前列,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3.现代化科技的进步。建国以来,化学的成就辉煌,硕果累累。如纳米碳管的发现以及1993年底至1994年初中国科学院北京真空物理实验室的研究人员用超真空扫描隧道显微镜,开展了原子操纵的研究,通过移走硅原子“写”出了最小汉字“中国”。通过这些内容的介绍,不仅使学生增长了知识,而且会使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之情油然而生。

总之,初中教材中德育的内容丰富多彩,德育渗透的形式、途径多种多样。作为一名化学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当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捕捉动态生成的教育信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以达到完美育人的目的。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6

传统的化学教学课堂仍以教师讲授为主,方法单一,课堂内注重化学知识结构体系和理论学习。这样的教学,尽管能促进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但长此以往,学生就会感到乏味,渐渐对课堂失去兴趣,从而出现厌学惰绪。尤其表现在化学实验上,大部分教师为了省时、省力,只是在课堂上做演示实验,很难组织学生分组实验。

甚至有些教师就连演示实验也省去了,直接宣读实验过程和结果,让学生背实验。试想,这样的化学课堂能够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吗?所以,摆在广大化学教师面前的课题不是教会教不会的问题,也不是教好教不好的问题,而是怎样在有限的40分钟或者45分钟课堂时间内,在教师的精心设计和组织教学下,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取得最佳学习效果。那么,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具体应该如何做昵?

一、转变教学理念,课堂教学以学生为本。

随着新课程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教师要转变化学教学理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教学围绕着学生的学习而展开,而不是以教师的教为中心。长期以来,我们都只是关注单纯的化学知识内容,更准确地说是只关注具体的知识,这样做无法体现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惰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这就要求教师要改变过去的教学习惯,学会将“裸露”的知识包装起来。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导”的作用,用科学而严谨的语言做好课程引导;用通俗易懂的词句做好解释,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主动投身于学生学习之中。课堂不是教师自唱自演的练武场,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舞台。教师的教学设计要充分研究学生知识结构体系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依学定教,创设具有一定惰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生活化学场景、化学问题,让学生带着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来学习化学,把化学课堂设计成开放的、便于学生展开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组织好教学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索求知、创新学习,从而获得成功,体验喜悦。

二、加强化学实验,组织好学生实验。

初中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学科。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化学实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和技能,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使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在教学中,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多开展实验教学和探究学习活动,根据学生现有探究能力,制订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具体方案,并认真加以实施。根据班级人数,合理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小组实验,开展有效的合作交流和探究。

让学生通过互相学习,真正掌握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改进课本中的实验,通过实验、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辩论等多种方式,在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活动中,增进对化学所学知识的巩固,提升能力。比如浓硝酸与铜的反应、浓硫酸的脱水性等污染比较大的实验,还有比较典型的对比实验如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受热分解等。

三、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思维。

树立起创新意识是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动力,也是进行创新的起始。爰因斯坦曾经说过,他没有什么天赋,所具有的只是与生倶来的强烈的好奇心。当学生对于化学知识产生好奇的时候,也就是其产生兴趣和创新意识的时候。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变革中,多是由于人类对于某种事物产生了惊奇或者好奇,从而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才出现了一系列重大的发明和创造。巴普洛夫看到狗流唾液的现象,产生好奇的心理,经过一系列的探索过程,最终创造了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假设当时的巴普洛夫没有对这种现象产生好奇,可能高级神经活动心理学也会出现,但是必然会晚很长一段时间,对于高级活动心理学的研究也必然会滞后很长一段时间。

学生的创新能力主要来源于其创新意识,那么如何去创新昵,就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合适的问题设置,可以让学生产生疑问,激励学生思考和解决,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对于教学过程中一些比较容易产生错误的地方,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适当提出问题,然后引导学生独自去思考解决,经过这样的过程,学生对于知识的印象就会比较深刻,对于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也会起到积极作用。

四、充分运用多媒体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中的不断深入,其拥有的`丰富资源、便利平台为优化教学方式提供了丰富的课题素材和形式多样的表达模式。充分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科教资源,可以为化学教学注入无限生机与活力,同时为学生提供一个生动形象、惰境逼真的教学环境,可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将信息技术更好地融入化学教育中,充分发挥其优势,提高教学效果,是信息技术与化学学科整合的主要的目的。为此,我们需要从浩瀚的信息资源中发掘并积累具有实用价值的素材,不断学习并掌握信息应用技术,提升自身素质与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过程有效结合,充实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利用信息平台主动学习,从而大大提高教学质量。

在制作优秀的化学课件时,需要丰富的学习素材和多种软件的应用技术,而信息时代的互联网络,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宝库。我们平时可以通过搜索功能,搜集我们需要的文字、声音、图片、视频等资料,如燃烧的火焰、盐类的结晶体都可以在制作实验课件中得到应用。搜集到有用的资料后,将其进行归纳、分类、优化,进而整理形成自己的素材库,做到需要时取之可用。利用PPTFLASH等应用软件,将这些素材资料串联起来,制作成我们需要的化学课件。课件制作的过程中,信息技术与化学结合更为紧密,从而促使化学教学效率不断提升。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7

化学是我国初中的基础学科,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一定要对其充分重视。当前我国教育模式依然是传统模式占据主要地位,教育工作者要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当前,范例教学在我国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推广和应用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范例教学不仅可以作为学习的催化剂,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社会生存能力以及独立思考能力。

一、范例教学的优点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引入范例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1.范例教学可以将原本乏味、枯燥的化学知识点变得形象、生动,进而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课堂主动性。2.范例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空间,有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范例教学可以有效保证学生能力和课堂教学的一致性。

二、范例教学的主要原则

1.基本性原则。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一定要注重化学知识概念和相关规律的讲解以及传输,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知识水平。比如在讲解原子相关知识的时候,教师一定要注重对概念的分析,结合实例,对原子知识进行有效讲解。此外,教师在选择课堂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地选择典型问题,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能力。

2.基础性原则。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要注重化学的基础知识,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智力开发和知识掌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增强学生化学基础知识为立足点,注重教学内容是否和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能力、知识水平保持一致,从学生发展角度制定教学计划,这样可以锻炼学生的做题能力。

3.尊重学生兴趣。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要尊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从学习兴趣和教学目的两方面进行安排,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确定学生主体地位。

三、范例教学的应用

1.合理选择范例,明确教学目标。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利用教学范例讲述课堂的学习内容,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水平。教师在教学中,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将教学原理和教学技能有效结合,明确教学范例的选择和教学内容。教学范例的选择不仅要包括解题技巧和方法,同时还要包括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在进行酸碱知识的讲解中,教师要合理地结合实验案例讲述教学知识,提出问题,并且通过实验解决问题,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还可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开发知识潜能。

2.组织教学范例,营造课堂气氛。范例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的应用,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激励以及开发学生学习动力。因此,化学教师在采用范例教学的时候,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鼓励,学生在正确回答教师提问后,教师要给予适当的表扬,学生回答错误以后,教师也不能严厉的批评,要采取勉励的手段,提高学生的求知动力和学习积极性,不仅有利于引发学生的课堂思考,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教师在应用范例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分组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以及总结,不仅可以活跃化学课堂严肃气氛,还能促进知识交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

3.明确教学模式,按需选择范例。选择正确适当的范例对开展范例教学有关键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掌握水平合理地选择范例,教学范例一定要包括已学知识内容和将学知识内容,起到温故知新、承上启下的作用。此外,在选择范例的时候,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知识能力和已有知识水平,确定范例的难度。已选择范例要具备针对性,通常来说,一个范例要针对一个知识点,这样才能起到强化教学细节的作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4.符合学生兴趣,注重教学反思。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初中是学生心理和生理改变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要把握学生特点,调研学生的学习兴趣。选择范例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学生兴趣,营造符合学生兴趣的情景,使学生产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化学知识。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课堂来表现,教师在课堂上要保持和学生的互动,通过多交流多沟通及时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程度。在下课前,教师可以采用问答模式来了解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情况,在课下,教师还可以通过与学生进行一对一交流,听取学生对教学的建议和意见。教师之间还要增进教学交流,通过向其他教师借鉴教学方法和教学范例,增强教学能力。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知识,学好化学知识对初中生来说至关重要。化学不仅能够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生活实践。因此,化学教师一定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辅导学生学好化学知识。同时,教育工作者还要注意范例教学的推广和应用,切实提高我国初中化学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8

随着教育改革不断加深,在教育过程中就开始注重的情感教育。在以往的教育过程中,认知教育的重视程度是远远高于情感教育的,但是在新的教育观下,就需要在两种教育模式上寻求平衡。初中化学的教学不仅是要让学生能够掌握一定的化学基本知识,还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化学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审美能力能够提升,并且能够形成美好的心灵,这对于学生的长久发展来说是大有好处的,也能够促进德育的目标。

一、融入情感教育

初中化学的学习,不仅是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提升,还需要让学生能够在认知学习中,审美能力和道德素质能够得到提升。但是目前在初中化学的教育过程中,教师往往没有注意到这点。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没有照顾学生的情绪,尤其是对于一些后进生而言,教师往往没有重视对这些学生的负面情绪进行引导,因此就使得后进生感觉不到教师对自己的喜爱。为了能够使得每个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就需要教师能够用平等的态度与每一个学生来进行交流,使得学生在遇到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能够主动与教师进行交流,这样就能够促进学生健全的心理的养成。

比如在进行初中化学“溶液”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的时候,这部分的涉及到许多的概念,比如溶解度、饱和溶液以及不饱和溶液这些的概念,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对这些概念并不能够完全理解,因此教室就需要对学生进行耐心讲解,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有一些情景应用进来加强学生的理解,比如盐水、糖水等。尤其是对于一些后进生而言,学生不理解的时候,教师还可以对学生进行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溶液是如何由不饱和溶液向饱和溶液来进行转变的,学生就会对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有直观的感受,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够得到不断提升。然后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还会感受到教师的责任和对自己的关心,学生也会怀着这种责任和关心来进行成长。

二、优化教学内容

要通过初中化学教学来促进学生的德育和美育的教育,还需要对教学内容来进行优化。让学生能够通过丰富多彩的化学内容来感受到化学知识的有趣。教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不仅是需要对课本上的知识来进行整合,还需要通过课外教学内容的融入和教学形式的优化,使得学生的道德素质能够得到提升。教师自己在讲课的过程中,需要充满热情,用自己的热情来感染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才能够感受到一种正能量,从而促进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养成。

比如在学习初中化学“氧气”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能够对氧气的学习来产生兴趣,就可以通过视频来播放人们在潜水或者在太空行走时候背着的氧气瓶的场景,让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明白教学内容氧气对于维持人生命的重要性。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于氧气的重要有深刻体会,就可以让学生自己去憋气一分钟,让学生感受在一分钟没有氧气的时间里面是怎样的感觉,学生在憋完气之后就对氧气是维持生命的元素有深刻的理解。然后教师可以对学生讲由于环境的恶化,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量大大增加,这就会对氧气的浓度造成影响,通过这样的讲解,学生心中的责任感就会提升起来,就会明白自己身上的责任,怀着这种责任感里进行学习,学生的学习效果就能够得到不断提升。

三、实践促进德育

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的时候,还需要将化学知识和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让学生通过生活化的例子来增强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些生活化的例子中引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教师在可以让学生来自己动手俩探究化学实验,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就会加强对于知识点的理解。而且在探究过程中,遇到困难的时候,学生也会主动去探究问题的答案,在探究过程中,学生的学习能力就能够逐渐得到提升,学生在自主探究过程中就会培养起来责任心和创造力,这对于学生以后的学习都是有好处的。

比如在学习“二氧化碳”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上课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来自主查找资料,来了解二氧化碳在生活中是如何应用的。然后学生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就会发现二氧化碳是存在于生活中各个角落的,比如啤酒中的二氧化碳,人工降雨中用到的二氧化碳等,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就会发现化学世界的神奇,然后就能够逐渐喜欢上化学的学习。教师为了让学生对于二氧化碳有更深的理解,还可以让学生来进行化学实验来对二氧化碳的制备和性质来进行理解,当学生看到大理石和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时候,学生就会有一种成就感,然后在以后遇到类似的化学问题的时候,也能够主动去进行探究。而当学生看到燃着的火柴在二氧化碳的作用下熄灭的时候,就会对二氧化碳能够灭火的性质进行了解,然后在后面的学习中讲到二氧化碳灭火器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进行理解。在这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查找资料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探究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学生在探究中就会感觉到化学世界的神奇,然后就能够逐渐喜欢上化学的学习,能够自主进行探究,这才是化学学习的根本目的所在。在不断的探究中,学生就会具备化学的基本素养,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发展。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9

摘要:在人类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化学科学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对化学科学有许多的负面认知,将环境问题归咎化学。为此,初中化学教学要重视环境教育,化学教师要将环境教育有机的融合于化学的启蒙教育之中,为学生提供获得环境保护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的机会,为未来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

关键词:化学教学;环境教育;环境意识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和工农业的发展,导致了人类干扰自然、改造自然的力量空前强大,于是,我们看到了人类在创造财富的同时,环境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为此,自上世纪70年代的斯德哥尔摩的人类环境大会之后,环境教育运动便在世界各国纷纷兴起,90年代的里约热内卢环境与发展大会之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环境教育都成为基础教育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教育部颁发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中,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教育课程性质描述中就有“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化学与环境、化学与资源、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认识化学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在实践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其在面临和处理与化学有关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思考和判断”的教学定位,并要求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以达成“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初步形成主动参与决策的意识。增强安全意识,逐步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了解化学的应用价值,初步树立STS(科学技术社会)的观念,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和为了社会发展所必须的科学素养。课程标准为初中化学提供了具体而有效地实施环境教育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机会,对初中化学教师而言,关注环境问题,在教学中重视环境教育,已然成为一个刻不容缓的话题。

一、教师的环境意识决定了化学教学中的环境教育高度

1.教师对环境问题应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思想支配行动”,作为化学教师,已经具备了从化学的视角关注环境问题的科学素养。面对我国国民总体环境意识水平较为低下的状况,以及频繁出现形形色色破坏环境的社会问题,我们更应该站在化学工作者的角度,旗帜鲜明的为保护环境摇旗呐喊。只有在思想上引起足够的重视,才能把培养和提高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意识,促进青少年学生形成自觉的环境行为,视为化学教育的使命,才能在化学教学中有意识的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

2.教师要在环境教育中正视化学科学的作用与地位毋庸置疑,进入到社会大众视野中的环境问题,绝大多数都与化学相关联,从排放到空气、土壤、河流中的有害物质,到进入人们食物中的诸多有毒、致病物质,乃至于对生态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似乎都与化学脱不开关系,化学也就因此而成为公众眼中的洪水猛兽。事实上,化学污染严格地说并非化学本身之过,而是人类活动没有从自然———社会———科学技术这个大系统的观点看问题,片面追求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造成的。化学污染的真正源头是化学的实际应用即化学工艺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由此造成对人类生存环境乃至整个生态系统的破坏。为此,化学家已提出绿色化学的奋斗目标,把不再使用有毒、有害的物质,不再产生废物作为绿色化学的理想,把污染治理转变为污染预防。绿色化学的诞生无疑是化学自身发展中的一场革命。同时,从事分析、监测、治理环境污染的正是化学家和化学专业工作者,他们不但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方面承担重任,更把保护世界视为己任。教师作为具有较高化学科学素养的群体,更应该通过环境教育,为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作用鼓与呼,切不可人云亦云,不分青红皂白的将环境问题归咎于化学科学的发展。3.教师要把环境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环境教育的理念、目标、要求以其鲜明的时代特征,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对青少年学生的环境教育既是当今社会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青少年学生在中学阶段所养成的各种行为习惯和人格特质,很大程度的决定了他们进入社会的思想行为。对于初中化学而言,其特有的启蒙教育特点,成为我们对公民进行环境教育的基础课程。同时,环境教育的有机融入,将会给刚刚接触化学学科的学生,展示一个具有时代特色、生机勃勃的学习背景。因此,教师应该自觉在在教学中,将环境教育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获得环境保护知识、技能、态度、价值观、责任感和参与意识的机会,为未来社会发展做好人才和知识的准备。

二、初中化学教学中环境教育的途径

1.充分挖掘化学教材中的环境教育素材在我国,依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编写的初中化学教材有多个版本,每一套教材的编写者都在“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和化学与社会发展”等五个主题中给出了进行环境教育的学习素材。如“身边的化学物质”选择了空气、水、金属等跟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学习素材,使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同时,这些物质与人们所关注的环境问题密切相关,这样的教学内容就是我们渗透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环境意识理想切入点。同样,“化学与社会发展”这一主题选择了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化学物质与健康、保护我们的环境4方面内容作为二级主题,这其中包含了与化学密切联系的材料、能源、健康、环境等内容,教师在该主题的教学中,就应该使学生知道自然资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认识人类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的必要性,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所提供的学习情境,在组织教学时,对学生进行相关联的环境教育。如在对“空气”的学习中,就有关于空气质量问题的`学习素材,教师一方面要让学生知道空气质量问题所包含的化学知识———常见的空气污染物和污染源,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知道,为解决空气质量问题化学家们所作出的努力,比如,将主要的空气气体污染物转化为无害气体的科学成就。更要教育学生关注造成空气质量问题的社会因素,如沙尘暴现象源于人们过度开垦与砍伐,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2.组织学生活动进行环境教育充分利用课外学习活动,进行联系实际、联系社会的环境教育,是强化环保教育重要手段。虽然化学课程开设在九年级,要在完成学业,准备毕业、升学考试的同时,组织学生开展大规模的课外活动,会有很大困难。但是,结合教材要求学生进行一些小型的课外活动还是可以的。比如,结合水资源的学习,让学生对家庭、个人用水习惯进行调查,从而强化学生爱护水资源的意识。事实上,各种版本的教材,对爱护水资源注意主题所设计的学生活动,都具有可操作性。如人教版和科粤版教材都以社会调查的形式,教育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水资源保护问题。科粤版的“调查活动”设置了“①你家的节约用水状况;②你的家乡存在缺水问题吗?③你知道我国正在兴建的‘南水北调’工程吗?”三个问题,从家庭到家乡,再到国家层面的大型工程,给教师提供了层次分明、丰富立体的环境教育素材,教师应该以此为抓手,组织学生开展学习活动,将环境教育落实在学生的体验性学习中,同时让保护环境的意识通过学生传递到千家万户。而人教版的“调查研究”,一方面以家庭洗衣机、热水器的使用为背景,让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用水节水问题,另一方面安排学生“通过互联网调查水污染和治理的事例”。把对水资源问题的关注点,从家庭活动延伸到了互联网之上,更加贴合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应该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突破教学活动的时空限制,鼓励学生在网络上搜索信息,线上、线下相互交流信息,使环境教育更充满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和协作性。此外,通过办专题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专家来校作讲座,世界环境日、世界无烟日等纪念日,等等,寓环境教育于富有知识性、趣味性的各种活动之中,既巩固课本中学到的知识,也能使学生提高认识环境和评价环境的能力,增强他们环境保护的意识。要寻找身边可以利用的环境教育素材,教师就要成为环境教育的有心人,才能从身边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件中,发现环境教育的契机。

3.抓住实验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契机化学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同时又是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不可或缺的良好途径。从实验药品的用量到对实验废弃物、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的处理,无疑都是环境教育的切入点。此外,教材在修订过程中,对一些实验的改进、舍弃,都包含着对环境问题的关注。比如,人教版教材中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将实验版教材中的所用的白磷改成了红磷,避免了实验结束后对过量的白磷处理不当造成的环境问题。再如有关酸碱盐性质的不少实验,教材都用点滴板替代了常规的试管,同样的从节约药品的角度体现了绿色化学的理念。这些都可以成为教师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素材,使学生意识到环境问题就在我们身边。总之,将环境教育渗透到化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环境保护意识以及环境保护技能,对化学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意义重大,培养具有良好环境素养的年轻一代,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0

【摘要】初中阶段化学学科作为基础性学科,有效的教学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探索能力,同时也会激发其兴趣。基于此,本文从实际入手,明确分析了初中阶段化学教学存在的不足,同时也阐述了具体教学策略,旨在为学生各项能力提高提供保证。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对策

引言

初中化学教学只有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思路,贴近实际生活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作为教师要重视课堂的学习效果,给学生营造一个适合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氛围,进而提高教育教学的成果,推动初中化学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1.初中化学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

1.1初中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兴趣是督促学生学习最大的动力。如果学生喜欢学习化学,那么学生则不需要教师反复的督促,其自身所具有的学习化学的自觉性会很高。但是,化学其自身的知识结构比较严密,且抽象性较高,而课堂教学的形式单一,使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情绪不高。这样的学习情况下,学生学习化学相对比较困难,而在长时间的累计下,导致学生对于学习化学失去了信心,难以将注意力集中到化学课堂学习中。

1.2初中化学教学水平有待提高。在我国传统教学形式当中,教师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和主体存在的,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学生难以正确的在课堂教学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而随着我国近些年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良好的改善自己的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的核心地位还给了学生,而自身作为学生学习当中的指导者,很好的起到了辅助作用。但是,目前初中的课堂教学所呈现出来的现状,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仍旧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深,教育改革政策的颁发体现在实际教学活动当中的仅仅是表面形式,没有真正的深入到其本质。而这种封闭式,填鸭式的教育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良好的自我发展。

2.初中化学课堂教学中主要问题解决的对策

2.1教师要提高教学水平,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初中化学教育过程中最为明显的问题主要是:教学内容落后,教学模式单一,实践教学少。而教师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最为重要的就是以各种形式丰富自己的课堂。教师可以在原有的教学基础之上实现教学解放。教学解放指的是教师通过各种形式的教学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活动,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而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都是以学生的兴趣作为切入点,而教学输出不仅是化学知识,还要实现素质教育的有效增强,将各种信息化教学技术良好的融合到课堂教学当中,使化学课堂更为灵活、智能和动态,从而有效增强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热情。很多初中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认为失误点经常会出现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化合价问题中。而导致这里出现问题最大的原因就是学生的记忆错误。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就可以通过教授学生“化合价之歌”,通过朗朗上口的歌曲使学生更良好的去记忆,而歌曲的记忆方式充分的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征,从而有效调动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

2.2学校要不断完善实验设备,增加学生实验操作。学校针对化学实验设备上,要不断加大投入,完善相应的实验室设备,从而促使学生能够有效增强自身的化学实践能力。化学实验室是化学学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良好的指导学生进行实验,促使学生能够将自己学习的知识切实的落实到实践中,但是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进行化学实验的过程中,不要参与太多,从而实现有效锻炼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促使学生切实的做到对相关化学知识的掌握。

2.3教师要重视教学反馈。教学反馈是对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果的一种反应方式。这就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时刻的关注,实现良好的教学反馈。教师在进行初中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反馈的情况进行经常性的反思,并根据其进行教学方式和教学目标的革新,相应的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从而促使能够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时,也保证了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

2.4坚持以学生为教学主体。为了有效提升初中化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要从更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出发,有针对性的改良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在应试教育的教育背景下,教师采取的教学方式大多是以“单一式”为主,学生一直以来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灌输,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难以被激发出来,导致教学的质量难以达到目标。因此,初中化学教师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明确,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切实的做到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从而促使学生将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都投入到课堂学习当中,对于自己的想法清晰的表达出来,教师为学生解惑,帮助学生摆脱在学习化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从而促使化学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得到了切实的保障。

2.5不断提升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学习化学的兴趣,是完善自己课堂教学的关键之一。首先,教师可以将化学课堂自身的魅力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分感受。例如,课堂开始之前,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觉得割玻璃的刀和金刚石具有什么关系?而金刚石和铅笔芯中的石墨又具有什么关系?”通过与学生生活经历进行联系,从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可以通过实践性的化学实验吸引学生的目光。例如,学习燃烧相关的知识,通过白磷燃烧的实验,促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燃烧必备的条件。

结束语

化学教学是初中教学结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即便其中还有很多的问题,但是通过教师的努力和学生的配合,使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一定程度的提升。教师通过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完善教学结构,促使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实现有效的提升,从而为之后的学习打下夯实的基础。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1

一、传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框架束缚

一直以来,不管是高中还是初中,化学课上的实验教学部分一直被传统的观念束缚,被各种条条框框约束。尤其是初中化学教学,按照规定的模式,循规蹈矩。他们的目的只是单纯的去验证前人已经得出的结论,验证教科书上的理论,而不是根据已知的条件去质疑,去探究出现此现象的原因,只是停留在理论表面,没有深入去挖掘探讨,基本上处于照方抓药的状态。

2.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很多的化学教学只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进行试验,而不是为了让学生明白实验过程中出现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去探究这个原因,探究的结果又是怎么样,有什么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单纯的把固有概念和理论灌输给学生,没有把课堂教学和生产实际相结合,做不到理论联系实际。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提高和创新思维的养成。

二、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重要性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通过新课标下化学实验的新型体验式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快更扎实的掌握学到的知识,并会就自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通过请教老师、同学、或查阅资料主动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发挥想象力,对同一个问题利用不同方式进行探究,集中注意发现一些细小的问题,通过反复实践进行验证。并有可能在这个发现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前人(包括著名的化学家等)没有发现的问题,为未来走向科学的道路奠定基础。

2.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

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中明确的指出了教师的教学不能只面对少数学生,而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管是学习好的`“尖子生”还是学习不好的“差生”。都需要将这些客观存在的实际情况考虑的现实的教学中去。只有这样,所有的学生才能够得到充分的发展,使自己的优势得以发挥,弱势得到补充。

3.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相比较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而言,实验教学更能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创造力,并能帮助学生学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其一,做实验就是增强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的教学手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掌握各项实验操作技能,培养实践能力。其二,在自主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逻辑思维能力,养成独立的思考分析与创新实践能力。

三、新课标下化学实验教学策略

1.重探究强合作

虽然,化学实验中有相当多的验证性化学实验,但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应该将实验过程作为一个探究性的过程,重视引导学生去设计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探究性能力。通过全方位的思考探究会使学生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同时,各同学之间要加强合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汲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使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合作的过程中不断成长进步。

2.完善实验设备

做化学实验就会需要大量的实验器材,如果没有充足的配套设施就难以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各级教育系统,各级学校及各级老师都因该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给与学校充分的资金支持,给学生配套安全的环保的高效的实验设施。使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实验实施的方式,都有较大的选择空间。

3.转变教师教学观念

要将化学实验教学与传统的实验教学结合起来,化学教学与化学实验教学应当相辅相成,如果将两者结合将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老师们要充分认识理解化学实验的重要性,努力将化学实验教学课变成学生的动手课,而不是老师的动手课,这样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

由此可见,传统的初中化学教学中还存在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新课标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把学生培养成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世纪中学生,学校及老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探究精神,并尽可能完善实验设备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转变老师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行实验的主体。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2

一、认识的改变,注重自主学习

简单的初中化学实验并不是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的,是需要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下支撑的。首先面对的就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化学实验课堂上的作用。作为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更重要的是理论知识的学习,并且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实践的结合是每个学生都应该逐步的认识到的。他们几乎都是在兴趣的支配下进行的有目的的学习,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有什么样的联系?这种能力的培养是建立在一定的理论基础上的,作为授课教师,首先是对化学实验认识上的改变。应该将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式学习。教师的引导只是他们学习道路上的指明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反省的基础上加上授课教师的教诲能够使学生更快的培养自主钻研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初中的化学实验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课堂,应该是让他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地方,授课教师在当做是引路人的基础上帮助他们完成理想的实验。

二、课前活化,课堂尊重自主

课堂的气氛对于学生来讲,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学生对于教师的`授课没有兴趣,势必会造成课堂鸦雀无声的尴尬,因此,授课教师要在体会学生上的情绪基础上,不断地带动课堂气氛,使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完成实验的教学。比如,课堂上的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等方式,都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体验。例如,对于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来说,学生可能接触的都是日常的燃烧。对于化学试剂的燃烧可能没有那么多的接触。那么,授课教师可以演示氢气的反应,将适量的锌粒放入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将装好导管的的橡皮塞旋转塞好,另一端导入另一个倒立的试管中,待反应一段时间后,用手堵住倒立的试管,用火柴点燃后放在试管口,会听到“砰”的一声。这个有趣的实验下,学生产生很多好奇,那么授课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点燃的氢气为什么会有响声?产生了什么样的反应呢?带着疑问,学生先自主的进行实验的预习,紧接着,设计相关方案,再通过教师的允许下自主进行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并在实验结束后分组讨论。

三、多样化教学,深化课堂效果

也许适当的方式能够带给学生不一样的学习效果,因此教学课堂不能只是单一的模式,应该是多种方式并存的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应让学生时刻是“走进实验室”的意识,在不断地认识仪器,动手接触实验仪器的基础上,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把理论转化为实验能力,转化为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能力。授课教师的传授方式可以是学习小组;也可以是一人操作,其他学生评价指导;督促式实验方式,使得学生能在互助合作中得到能力的逐步提高。同时要是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聚散思维,能够举一反三,能够不断地延伸课堂,掌握知识的联系,不断拓展知识面。例如,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章中讲述的奇妙的二氧化碳,学生可以结合氧气的制取和性质实验,在教师的监督下自主选择发生装置和收集的装置以安排实验,演示二氧化碳的制备过程,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独立完成实验报告。在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的时候,授课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应该选择什么样的药品呢?”针对问题,展开自主实验的探究。要求学生进行下列实验的探究,将下列几组药品进行混合观察现象。大理石和稀盐酸混合,大理石和稀硫酸混合,碳酸钠和稀盐酸混合。要求学生在实验的探究的过程中,根据实验的现象,明确大理石和稀硫酸反应一开始产生气泡,片刻以后反应停止。碳酸钠和稀盐酸反应的速率太快,不方便收集,所以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最后的药品应该选择大理石和稀盐酸。在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知识的同时,学生的探究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因此,在化学的实验教学中,授课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探究,教师要引导他们独立思考并解决实验问题,在不断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的同时,逐步培养他们的自主实验的能力。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3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它对增强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了解化学学科特点,加深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和谐,提高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习方式的转变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新课程教学强调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尤其要重视学生自主发现知识、探索知识能力的培养,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获取知识。欲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兴趣就有探索知识的动力,而实验却是激发学生学习化学兴趣的最有力措施。

一、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初中学生天生就有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他们总想知道事物变化的原因,而化学实验的现象对学生的感官有很多冲击作用,学生因为神奇的化学现象而喜欢学习它。那么在具体的教学中,如何利用化学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阶段,学生开始学习化学时,应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化学实验教学也是如此,开始时,让学生观察那些现象明显的化学实验,如镁带燃烧、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等。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外实验,如魔棒点火、水点“香烟”等。这些实验都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这种兴趣的品质还不高,欲培养学生的稳定兴趣,就要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让学生体验成功。比如,学生知道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如果反复观看这个实验现象,那么学生的兴趣就会消退。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创新意识,才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稳定性,使学习兴趣成为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动力。如让学生探究人呼出的气体与吸入气体的成分变化,学生将这两种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发现呼出的气体也能使之变浑浊,从而体验到利用化学知识探究实际问题的成功。从本质上看,学生观察的还是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使之变浑浊的现象,但教学效果是不一样的。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获得了成功,使学习兴趣变的更稳定。

二、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实验是化学的灵魂,而观察则是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在利用实验探究问题时,离不开各种信息的收集,要准确收集到各种信息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那么,在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呢?

首先,要教给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的方法。如对实验现象的观察,由左到右、由上到下、由内到外,不漏掉任何部位的观察方法,还要注意对重点部位的观察。

其次,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简单的、现象明显的观察转到较难的、不易觉察现象的实验观察。

刚开始观察一些发光的、颜色变化明显的`实验,如白磷燃烧、木炭在纯净的氧气中能剧烈燃烧等,逐步转到放热的或吸热的化学反应实验的观察。在观察现象较为复杂时,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例如,在观察铁丝在纯净的氧气中剧烈燃烧时,不要只顾看火星四射,而忽略了对黑色物质(四氧化三铁)产生的观察;再如,在酸碱中和反应实验观察时,酚酞试剂颜色变化的时间特别短暂,需要反复多次做实验来观察突变现象的耐心。只要平时加强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会不断提高,当学生有了较强的观察能力后,就具备了分析化学问题的基础。

三、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教学的要求,在传统教学中,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常在黑板上讲实验,让学生背实验,这种方式只能将学生培养成“纸上谈兵”式的人才。对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应该放在化学教学中的首要位置上,因为学生没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是无法开展实践活动的,更谈不上有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具体实验操作中规范熟练的技能尤其重要。实验技能是一名化学实验者基本的但又是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做实验时,简单的错误操作往往易被人忽视,这不但对实验结果有相当大的影响,而且也会带来安全隐患。如药品用量的随意性,硝酸与金属铜反应时,金属铜的取量太多,生成大量的有毒气体,既浪费药品又影响健康,还会造成环境污染等。实验操作的规范正确与否,不仅是保证安全和实验效果的先决条件,还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所必需的。而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和提高,始于基本操作技能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要严格要求,规范操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操作习惯;其次要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使重要的实验技能能反复练习,不断强化,使学生逐步形成规范化操作意识,甚至成套实验装置的组装、系列实验的操作,都能做到准确而有序,为实验能力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再次要重视课后的归纳与总结,引导学生对相似的或同类型的技能进行分析比较进而使学生能熟练掌握。

四、利用化学实验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新课程教学的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因此大力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活动;尤其是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能有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需要提出对解决问题的猜想、开展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分析得到结论,这个过程与科学家研究科学问题是一样的,因此开展探究学习活动,不仅能让学生体验到像科学家研究科学那样的过程,还能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素养。要成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必须严谨操作每个实验步骤,事实求是对待实验中的现象与数据,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探究学习可以让学生独立进行,也可以以学习小组形式合作进行,对于较复杂的实验,一般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学生在合作探究时,能学会与他人合作的艺术,提高与他人交流的能力,这为学生以后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实验是化学教学的灵魂,尤其新课程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更应该重视实验教学。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4

一、开发生活小实验,提高实验教学的有效性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化学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学习困难,有些困难需要借用实验把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体现象。然而,有些实验是存在一定的难度或者是不足之处,此时化学教师可以探究和展开生活小实验弥补课堂实验的不足之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生活中的一些废弃品进行重复利用制作实验,整个过程中学生会以高度饱满的热情进行实验设计和演示,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解决,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例如,化学实验室常备的化学工具有烧杯、试管、分液漏斗、试管架和量筒等等,这些工具可以利用日程生活中的吸管、废旧的衣夹、一次性注射器等废旧东西制作成量筒、烧杯、试管以及试管夹等化学工具,还可以借助橘子进行电解质实验等等。通过自己动手制作实验及实验工具,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得到提升,对化学学科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培养和激发。在布置作业的.时候也应该注意作业的可操作性,例如让学生自己观察蜡烛火焰的构造以及蜡烛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在家里主动动手进行操作和观察,并在上课前和同学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在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学生还很是感兴趣,回到家后主动准备了蜡烛、玻璃杯和小碗进行试验并记录了实验现象和结果,在第二天彼此分享实验结果,大家讨论的非常热闹,遇到解决不了或者是不确定的答案时,很多学生积极主动向教师询问和分析。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学生基本上顺利完成了该项试验并在化学课堂上进行了演示,家庭小实验的开展让学生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实验的操作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开展小组活动,进行化学实验的有效性

随着新课改的进行,越来越多的学习方式被学生和教师所使用,其中小组活动是最受欢迎和效果最佳的教学和学习方式之一。在课堂上开展小组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彼此的优势和劣势,还能够让学生之间优势互补,同时还能促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在长久的联系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塑造和培养,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和成长带来积极向上的作用。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实验进行改变,可以用小组活动代替实验操作,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交流和分析,例如在讲解《物质的溶解》时可以提出以下问题:物质溶解时溶液的温度会上升、会下降还是温度不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实验操作,并根据实验观察现象,最后得到答案是由于硝酸铵能够溶于水,这就导致溶液的温度是下降的。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再追问学生:这个实验能不能说明所有能溶于水的物质在溶于水的过程中都能够使溶液的温度下降呢?此时可以让学生把溶于水的氢氧化钠固体放入水中观察溶解现象,学生们通过实验会发现氢氧化钠固体在溶解时会使得溶液的温度上升。根据两组实验的对比,教师还可以提出:除了这两种现象,溶解过程中会出现其他现象吗?通过实验的对比,学生们会对物质溶解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及结果会有充分的了解。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

好习惯的养成需要正确的引导喝帮助,在化学实验学习中必须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保证实现过程中失误和误差的减少。比如:实验操作方法需要规范、使用实验仪器应采用正确的方法,在做实验时应做好实验记录和报告,在使用化学试剂和药品应注意安全等等。只有平时的试验训练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才能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实验习惯并培养学生严禁的科学态度。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化学实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对学习化学有整体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是需要有意识的培养,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可以加大有效课堂实验和家庭小实验的力度,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实验习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15

国际间的竞争表现为综合国力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归根结底就是教育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人才的竞争更加激励。如何培养有创新意识、有开拓精神的人才?现代教育面临着新挑战,科学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一个核心。它在培养人才、塑造人才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科学教育的成功与否,将决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创新能力乃至竞争能力,它也就必然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渗透科学教育呢?本人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以人为本,渗透科学教育思想

初中学生摆脱了儿童的幼稚和依赖心理,自我意识、参与意识增强,喜欢尝试新事物。教师要依据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认知特点,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用趣味实验、小故事、谜语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化学教学时利用“清水变牛奶”、“无色的酚酞试液使无色的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等现象比较明显的实验设置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的眼球,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将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和家庭小实验变为学生实验,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亲自操作实验,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学生在亲身经历探究实验时,获得对化学世界的感性体验和理性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施教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教师与学生在施教过程上是不平等,但学生作为社会个体,在人格上与教师是平等的,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杜威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的最深刻的冲动”。初中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时期,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教师尊重学生,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之间才能构建起信息沟通、情感交流的平台。教师尊重学生,就要做到客观公正看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学困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精心呵护并加以引导,增强其自我效能感。教师切忌用岐视的眼光、批评的言词,否则易让学生形成敌对情绪、自抛自弃的行为,让教师以前的努力倾刻间都化为泡影。

二、开拓创新,渗透科学教育精神

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法已不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化学教师要重视学生实验的教学,尝试探究新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以学生通过实验获得的事实性实验为起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实验结论。在化学教学时,教师将无色的酚酞试液滴到盛有浓氨水的试管中,酚酞试液立即变成了红色。教师提出建议“你能不能设计一个实验,让酚酞试液与浓氨水不接触,也能发生同样的现象?”当教师提供了一只大烧杯、两只小烧杯、两支试管、胶头滴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长滤纸条、一团脱脂棉、浓氨水、酚酞试液。学生豁然开朗。一方法是一只小烧杯放浓氨水,一只烧杯中放酚酞试液,用大烧杯罩住两小烧杯。另一方法是两支试管分别盛两种液体,用导管将它们连接起来,过一会儿,看见酚酞试液变成了红色。当学生为自己的设计感到兴奋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产生此现象的原因,学生归纳总结出氨气挥发性,氨气分子跑到酚酞试液中去了。教师将教材中演示实验转变成探究实验,实验设计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观察现象、解释原因,学生的主体性充分发挥。

在信息时代,知识储量迅速增加,网络上的各种习题铺天盖地,市面上辅导书层出不穷。如何选择习题进行有效教学成为教师关心的话题。为了让学生从浩瀚的题海中摆脱出来,教师要站在科学方法论的理论高度研究各种题型,分类概括,精选典型例题和习题。在教学中,我把化学计算题型进行分类,化学式的计算、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含杂质的计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等,前面几种是基础题,最后一种是提高题。学生对计算溶质的质量分数中一个重要的量溶液的质量很难理解。我又将它分为两类,反应前溶液的质量和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在学生多次错误尝试中,逐渐减少错误,最后寻找出正确的答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己总结出计算溶质质量分数的一般方法。教师选择精典题目是一项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工作,它关系到学生逻辑思维、整体思维、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的训练。

生活处处有化学,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身边熟视无睹的物品就是我们化学用品。路边的小石子、废弃的铁铜、厨房里的油盐酱醋、家庭中的汽水、蜡烛等都能为化学所用。教师根据农村学校教学设备简陋、教学仪器不健全,从校外广阔的自然资源寻找化学药品和替代品,弥补教师想让学生做的实验不能做的遗憾。

三、从做中学,渗透科学教育方法

实用主义代表人物杜威提出“从做中学”,他认为“从做中学”是学与做的结合,是知与行的结合。中国的教育家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是对杜威的继承和改造。现在开展的“做中学”与杜威的“做中学”有所区别。他所提出的“做中学”是基于生物本能要求的'一种活动,给儿童提供一定的材料,让儿童毫无目的地去“做”。现在的“做中学”是以国际脑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为背景,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夏帕克的亲身经验为依托,经过美国、法国多年的试点、验证,得到较好效果而受到肯定之后,才被我们国家引入的。我根据学校具体情况,灵活地安排学习内容。

(一)课前准备要充足

教师选取的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运用的材料大多来源于生活,教师熟悉教材,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为实验提供学生无法自备的实验仪器、化学药品,尽可能的给所有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

(二)创设情境激趣

当我展示一瓶气体时,介绍这是一瓶氧气,学生半信半疑。怎样检验是不是氧气?请学生自己来操作实验。当带火星的木条在集气瓶中复燃时,学生都很惊奇,学习气氛很活跃,探究氧气的奥秘的热情高涨。设置有趣的实验,生动的故事等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目光,使学生情绪饱满、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三)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和假设

教师要学会“忽悠”学生,不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答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水平,提出自己的想法,允许学生出错。学生把自己的猜想和假设记录下来,以便用实验来验证。如根据探究铁制品生锈的条件,探究铜变成铜锈的条件,由于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Cu(OH)CO],学生利用控制变量法作如下猜想:有铜、氧气,水时能不能生锈?有铜、水,二氧化碳时能不能生锈?有铜、二氧化碳、氧气时能不能生锈?有铜、氧气、水、二氧化碳能不能生锈?添加盐酸又怎么样?添加食盐又怎么样?这样丝丝入扣、层层深入,合理猜想。

(四)相互合作,验证假设

当学生提出初步的猜想与假设后,要引导学生积极设计实验方法。要让学生先明确实验目的,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再根据已学的知识、收集的资料进行思维,在此基础上,再帮助学生修改、选择或综合设计出最佳的实验方案。学生相互间配合,完成实验,验证假设是否成立。

(五)表达与交流

教师尽可能地为学生间的交流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集体面前汇报自己的实验过程,鼓励有不同看法的学生可大胆提出质疑,把自己的观点提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教师再结合学生们的观点,把一些学生们能够理解和接受的科学概念进行简单的概括和小结,并将学生们提出的有疑问的问题记录下来。

初中化学教学论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