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网 > 资料大全 > 综合资料 >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及反思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及反思

瞳荧 分享 更新时间:
投诉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重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教学难点:

能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特点。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插图。

2、了解列宁的生平,阅读列宁的故事。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初步感悟课文,识记本课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识记生字。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谈话激疑:同学们,当我们想去一个地方,却不知道路怎样

你通常会想什么办法呢?(学生交流),那你们听过蜜蜂也能当向导吗?今天我们就来共同读一个故事---------《蜜蜂引路》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感知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本课的生字、词语,读准字音,不太熟练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想:课文里写了一件什么事?

3、教师引导:鼓励学生当小老师,教同学们认识生字,重点交流识字记字方法。

4、游戏巩固识字:让学生说出一种识字游戏方法,并让该生当小老师主持游戏,巩固识字。

5、指读课文,检查识字和朗读情况,师生评议,正音。

三、研读

1、引导学生寻找故事发生的起因。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节。

2、组织学生读书,引导阅读交流。

(1)边读边画,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相机理解“附近”的意思。(可以语言叙述,可以画画表示。)

(2)体会列宁为什么要去找养蜂人?理解“常常”和“往常”的意思(引导学生换词或造句理解。)结合课文内容,用“因为……所以……”或者“……是因为……”说说列宁去找养蜂人的原因。

3、联系事情结果,引发学生读书兴趣。

思考:列宁能找到养蜂的人吗?从列宁的话里,你知道他是如何找到养蜂人的?结合阅读课文最后一自然节,体会故事情节的生动性。通过朗读理解养蜂人的“惊讶”。教师适时启发思考:蜜蜂是怎样引路的呢?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附近、谈、派、引、列、蜂”

2、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特征,想办法记住这些字,找出难点字和书写上应该注意的问题。

3、教师范写难点字,强调重点笔画。如: 谈:右边上面的“火”字一捺变成“点”;派:右边不要写成“瓜”字。

4、学生练写,共同评议。优秀作业展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

结合重点的词句理解蜜蜂是如何给列宁引路的,并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课前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读写词语,利用生字词语卡片,组织学生读写。同桌互相检查评议。

2、指读课文。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二、讨论

1、提出问题,引导读书: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

2、合作学习:结合插图,想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想想列宁的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各在什么地方。想办法弄清楚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读书,启发学生可以用语言叙述过程、画路线图、表演等方法。

3、汇报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的方法,展示自己的读书收获,教师相机引导。

如:学生用画画加辅助语言的形式,画出“列宁住处、花丛、园子、小房子等景物,然后按课文内容进行叙述。教师可以帮助学生边说边指,理解课文。学生用语言叙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上适当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先……然后……最后……”等,把话说清楚。

4、抓住重点词句,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感悟

1、启发学生思考:你认为列宁是个怎样的人?

2、引导学生交流自己的看法。强调抓住课文的相关内容,把自己的理由说得有理有据。

四、写字

1、出示“我会写”中的“讶、敲”,引导学生进行观察。

2、学生尝 试书写,教师巡视,注意重点笔画的指导。如:“敲”字应左宽右窄。注意右边“攴”不能写成“支”。

3、同桌互相评议。

板书设计:

26 蜜蜂引路

(仔细观察)

列宁家 养蜂家

伴教锦囊:

词语解释

附近:靠近某地的。

常常:时常

往常:过去的一般日子。

惊讶:惊异

观察:仔细察看客观事物或现象。

教学反思

一、 本篇课文是一篇记叙文,篇幅短小,却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二、 本篇课问篇幅较短,生字也不多,于是我充分发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 本节课要达到的识字教学目标:

1、以小组为单位解决生字词,把不理解的词语圈出来组内解决。如组内解决不了班级讨论。

2、通过小组朗读课文比赛检查课下预习生字情况。

3、组内找出好词好句,利用好词造句,利用多个好词说一段话。由词变句,由句变段。

4、通读课文,理解文章大意。

本节课学生充分发挥了小组的力量,也体现了孩子们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蜜蜂引路》教学设计及反思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